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原始_森临
晚清同治四年(1865年),满清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率兵追剿捻军,被捻军重重包围,被一个叫张皮绠的捻兵斩于马下,僧格林沁之死的历史意义不只关系到他个人,而是构成晚清历史的一个军事转折点。
捻军骑兵将领任化邦,李鸿章称他今日第一等骑将好汉。
因为僧格林沁一死,清朝八旗武装没有了能够真正担当的主帅,此时的绿营兵因废弛腐败而开始了裁撤淘汰。去年1864年太平天国被攻陷后,曾国藩的湘军就开始逐步解散,但此时的战局无人控制了,于是曾国藩的湘军马上奉命北上对付捻军。
清朝最后一位八旗名将僧格林沁,图为内蒙古通辽市僧格林沁博物馆。
另外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1864-1865年间平定南方太平天国残余后,清朝开始倾全力对付捻军,于是李鸿章淮军北上,左宗棠楚军往西。此时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正在裁撤淘汰,比如八旗兵转为了预备军,由国家养着成了游手好闲的纨绔兵痞,而绿营兵则改行成了各地的警察,俗称“巡防营”。至此,满清的军事力量全部由湘军、楚军、淮军等地方团练组成的汉人武装和主力。
北洋新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现代化军队。
此时的湘军、淮军、楚军虽然只是装备了火器的古代军队,任然腐朽落后,而且在对外侵略时屡屡败仗,但是队伍依然健在并没有崩溃,而且汉人控制的满清朝廷的格局已深深构成。如果当年僧格林沁不死,清政府肯定不会把军权掌握在异族人手里,曾、李、左在各地办的团练武装要么被编入八旗绿营,要么解散,因为太平天国刚刚剿灭时,曾国藩就开始遣散兵勇自己也逐渐卸权了。而汉人掌握军权后一直得以延续,到后来胡燏棻在天津练新兵,袁世凯成为了北洋新军领袖,军权还在汉人手里。
大宁府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在平捻的时候阵亡,消息传回清廷中枢之后,“两宫震悼”,吓坏了慈禧,也吓坏了满朝臣工。
清史稿评价僧格林沁:“有清藩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
清朝设有五个藩部,即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布特哈,藩部不同于藩属国之处在于它们直接受到清朝的统治,最高权力机构为理藩院。
僧格林沁和策凌一样,出身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五个藩部这么多人,可实际上真正为清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却只有僧、策二人而已。
僧格林沁之于清朝,犹如满桂之于明朝,只不过,僧格林沁之死对于清朝的影响却远甚于满桂之死对于明朝的影响,说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转折点并不为过,说僧格林沁之死改变了清朝国运亦可。
为什么死了一个僧格林沁,竟让清朝满朝悲戚,如丧考妣?
僧格林沁是晚清军事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清史稿说他和策凌是藩部中为清朝建立大功勋的唯二之人,倒不如说他是晚清唯一一个还能打仗、会打仗和敢打仗的旗人将领,毕竟当时的满人已无人堪用。
咸丰三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师北上,席卷山东,竟有直逼京畿之势,将咸丰皇帝吓了个够呛。
好在僧格林沁屡出奇谋奇兵,先于咸丰五年正月东连镇木城,活捉敌将林凤祥;再于六月在山东冯官屯生擒李开芳。林、李二人是太平军一时之宿将,僧格林沁打败了他们,也打断了太平军的北伐之路,从而保住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也是清朝将僧格林沁视为“长城”的原因。
后来,捻军再起于山东,咸丰皇帝一看无人可用,只好再次起用了僧格林沁,让他率师平捻。
僧格林沁率领所部打得捻军找不着北,从太平军到英法联军,再到到捻军,清朝京畿三次面临险境,清政府都是让僧格林沁出手。
只可惜,僧格林沁只挡住了太平军那一次,英法联军那一次失败了,捻军这一次更惨!
僧格林沁竟然上当被围,陷入了捻军的包围之中,最后在突围时坠于马下,从而被追上来的捻军给一刀砍了。
从此之后,旗人之中,再无一个可用之人,清朝统治者能不伤心?
僧格林沁和曾国藩素有“北僧南曾”之称,原本一北一南共同拱卫清朝江山的同时又相互钳制,但是僧王一死,打破了这个平衡。
僧格林沁代表的是清朝的根本——八旗军军事集团,曾国藩则代表的是新兴的汉族军事集团,清政府更相信僧格林沁还是曾国藩?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僧格林沁也是晚清八旗军的灵魂人物,他在,则八旗军尚可一用;他亡,则八旗军没了灵魂,再无一战之力。
这时候僧格林沁的阵亡,便代表着被清朝视为根本利益所在的八旗军军事集团被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军事集团所取代,所以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
没有了僧格林沁,便没有了精锐的蒙古铁骑,没有人可堪一战的八旗军,清政府还能用谁去制衡湘军?
如果任由湘军继续发展的话,将来功高盖主,曾国藩想谋权篡位怎么办?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被清政府视为失去了“国之柱石”,没有柱石,焉能安稳?
僧格林沁一死,八旗军再不堪一用,清朝自此失去一臂,也因此不得不开始重要汉人将领,从而使得清朝的军权开始从满人、旗人的手中流向汉人将领。
僧格林沁死后,曾国藩的湘军迅速发展成为了清军中的最强军,让慈禧和清政府忌惮不已,这也是慈禧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想方设法废了湘军的原因。
好在曾国藩想要“成圣”,没想着造反,所以好好地配合慈禧裁撤了湘军。
只不过,湘军虽然被解散了,但是清政府却已经没办法阻挡汉人将领的崛起,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以及后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宋庆的毅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这些成为支撑晚清统治的军事集团又有哪一个不是以汉人将领为首?
这一切,始于僧格林沁的阵亡。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标志着晚清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转变,从而改变了清朝国运,这恐怕也是蔡东藩评价僧格林沁为“清祚之所赖以保存者也”的原因。
vivipiggy
谢邀。僧格林沁死了以后,旗人没有了统军主帅的人才,军队的领导权转移到了汉人的手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僧格林沁的死确可说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僧格林沁是蒙古族旗人,世袭亲王,八旗军统帅。晚清名将,被誉为“国之柱石。他曾参与和领导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和捻军的作战,身历数百战,战功赫赫。其中,1853至1855年间,僧格林沁率军在天津和山东地区,先后歼灭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并活捉了北伐军的两个主帅,林凤祥和李开芳。名震天下。在对捻军的作战中,僧格林沁也多获胜利,但后来(1865年5月)因为轻敌穷追,遭到捻军伏击而战死。
僧格林沁死的前一年(1864),湘军攻占天京,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率湘军和淮军进入北方剿捻,。1868年,捻军被基本消灭。此后,虽然清朝保留着八旗军和绿营军(汉人)的军制,但军队的主要领导权却落在了汉人手中。并且,汉人也进入了政权中心,如李鸿章。这对后来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欢迎点评。
火苗红红
僧格林沁本是蒙古郡王,后又被朝廷封为了亲王!此人的性格骄横,脾气暴躁且顽固!不过此人手下有非常厉害的骑兵,他们骁勇善战,并且还一度成为保护清朝的重要武装力量呢!按理说这样的人若是死了的话,就算不能够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至少也会叹息一声的,但事实却是人们提起僧格林沁的死,却会认为他的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究竟是为何呢?
僧格林沁的骑兵虽厉害,但是武器装备却跟不上在他们和英法联军的战争中,单单是武器装备上,他们已经吃了大亏了,对面的军队可是拥有着先进的热武器的西洋军队!所以他们渐渐感到吃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与英法联军相抗衡。在咸丰十年,僧格林沁奉命前往山东,他开始着手负责山东和河南的军事要务!同时他的军队和曾国藩的湘军有了一定的联系,开始慢慢的接触上了。也就是在同一时期,清朝的正规军已经基本上被太平军灭的差不多了!此时,清朝唯一能够信赖的一支军队也就只有僧格林沁到骑兵部队了,他们部队成为了抵制江淮地方军阀势力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但虽说这支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实践操作的经验都不差,但若是和曾国藩还有李鸿章的军队相比的话,还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僧格林沁这个人一向目中无人,虽说别人都认为他的骑兵不如曾国藩的军队,但是他从没有把对方放在眼中。甚至还经常因为嫉妒曾国藩,而屡次三番的告黑状,经常去弹劾曾国藩,无故就去欺压对方,甚至还怂恿其他军队去挑衅湘军!僧格林沁曾做过一件令曾国藩非常生气的事情,他教唆陈国瑞去杀害李昭寿,而这个李昭寿是曾国藩的手下。曾国藩知道了之后,自然异常的气愤,毕竟是自己手下的人被杀了,人人都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僧格林沁的这个做法确实有些欺人太甚了。虽说平时,僧格林沁也经常发起挑衅,但是曾国藩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退让便退让了,能忍气吞声便不言语。但是却因为此事让曾国藩对僧格林沁也有了很大的积怨。
湘军和淮军本是地方军阀,他们拥有着很深的门户之见,这些军队是不愿意让他人来统领的。僧格林沁的骑兵力气非常的重,而且对待部下就像是对待奴隶一般,因此僧格林沁的骑兵作战失败之后,其他军队都不愿意出手相助,而是会选择袖手旁观!朝廷下令让僧格林沁去管湘军和淮军,曾国藩知道之后便借故拖延时间,拒绝北上!而僧格林沁这个人心高气傲的,也拒绝湘军和淮军的帮助,并且还上奏阻止此事。
在同治三年的冬天,僧格林沁的军队遭到了敌军的伏击,而且人由于低估了敌军便贸然出击,结果自己输得很惨,僧格林沁仅仅带了10余名骑兵逃了出来。之后,僧格林沁在战争中又屡次吃亏,他的士兵主要是以骑兵为主,这些士兵动作灵活,比较适合在北方作战,若是与敌人纠缠打死仗和运动仗的话,那么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
僧格林沁在捻军交手之后就一直耿耿于怀,想要找机会把对方置于死地!因此,他带领着蒙古马队,一直跟在对方军队的后面穷追不舍,一个月的时间跑了三四千里。僧格林沁作战的心情非常的迫切,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对方耍的团团转。捻军故意带着僧格林沁兜圈子,最终把他们带入了埋伏好的陷阱内,把他们一举消灭掉了。僧格林沁死后,朝廷感到非常的震惊且恐惧!自己本想让他率领军队把对方给镇压下去,但没成想最终却全军覆没。僧王死后再无八旗,他的死意味着曾经一起打天下的那只满蒙骑兵已经完全没落,在军事掌控上满清已经失去了控制权,只能依赖汉人军队苟延残喘。由此可见,僧格林沁的死确实令晚清军事史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Jhyf123
古代朝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国以人兴!
如果国家有一个明君,那么国家就会兴旺发达,百姓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如果一个君主有一个良臣,那这个君主以及他的朝廷百官们就可以省心省力安享富贵。
毋庸置疑,无可反驳,道光也罢,咸丰也罢,父子两代都不是什么明君。
而,曾格林沁绝对算一个良臣!我们都知道,大清中晚期之后,满蒙人才日渐凋零,一度到了断层的程度。
如果没有曾格林沁的话,早就断层了,曾格林沁之后,满蒙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人才。
至于说汉人的人才。
汉人从来也不缺人才,几千年的积累,有人烟处即有人才,有读书声处即有大才!满清不爱用呀!
也许是因为曾格林沁出生长大在草原,此人天性就忠勇朴诚,无论领军还是治民,诚意在前,信用在后。
军民人等莫不对其感恩戴德。
他的军队到了某个地方,第一项工作一定是安民,只有有人报来有士兵扰民,无论他有多忙,也要亲自骑马飞快赶去现场处理,就怕有人说“下不为例”。
虽然他严令不准军士扰民,其对军士却也非常之好,每次军队开饭,士卒不开饭,他的中军帐是不准开饭的。
我们可以说,就曾格林沁一个人也为大清朝廷拉了“无尽的美誉度”!
大清朝遇到曾格林沁可真是捡到宝了。这块宝还真的是捡来的。
先是曾格林沁的叔叔娶了大清的一名公主,可是公主和驸马叔叔总是不生育,于是驸马叔叔就把曾格林沁叫去了北京,每天带着。
一次,驸马去见道光,道光很喜欢曾格林沁,转天专门嘱咐公主:“干脆就认曾格林沁当儿子好了,那孩子看着很有能力呢!"
曾格林沁摇身一变就成了爱新觉罗家的亲戚,姑表至亲!
到得他长大,他又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能说什么呢,能给的兵就全部给他呗!自己人嘛!自己人里面除曾格林沁外也没有能领军的了呀。
南方太平天国兴,嗯,离北京很远,离东北更远,南方是汉人之地也,让曾国藩们去吧,既不给钱,也不给粮。
给的什么?
给的政策——准许办团练!省下的钱粮给谁呢?
给曾格林沁呀!京城周围的燕地,鲁地,晋地,要交给自己人的。
曾格林沁干的很好。
蔡东藩说:“自僧格林沁肃清燕鲁,而京畿乃完全无缺。”
忽然,曾格林沁一个不小心就战死沙场了,让爱新觉罗再去找那个自己人带兵呢?
没有了!
所以说,晚清的军事史在这里转了大折。转去了那里?
自此以后,所有的军事将领们基本上被汉人垄断了。cos1989
因为僧格林沁的军队,是清庭最后可以控制的有战斗力的军队了,当然这里的有战斗力,只是就冷兵器战争而言。
大家可以看看当时清朝局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太平天国被平定,但平定的不是清朝八旗军队,也不是绿营兵马,而是曾国藩搞地方团练创建出的湘军镇压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只是曾国藩功高震主,更是意味着湘军是当时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八旗和绿营,说白了这些军队也就是字面意思了,真打起来,恐怕还不如放五万头猪让对方抓呢,毕竟抓猪需要时间,而这些军队一触即溃,跑的比兔子还快,简直是啥作用的起不到!
而僧格林沁率领的军队呢,早在太平天国北伐军到天津一带时,就展现出自己的战斗力了,镇压了这支北伐军,当时咸丰帝高兴之下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还进封为亲王;更是因为僧格林沁与朝廷的特殊关系,可以说他率领的军队是朝廷最后可以依仗信任的军队了。
僧格林沁与朝廷是什么关系?
按史书记载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也就是说他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
当然到了他这一代时,家里也就是一个普通草原家庭,甚至还贫穷。
1825年,也就是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也就是被人家收为养子,一步登天了,承袭为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
大家可能认为,一个蒙古郡王而已,能与朝廷有多紧密的联系呢,别着急且看宋安之继续说下去。
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确对于朝廷来说不那么重要,但他的妻子重要啊,他的妻子是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也就是说僧格林沁被道光帝的姐姐收为养子了,是道光帝的外甥,咸丰帝的表兄弟。
正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清庭对于僧格林沁很是重视,屡屡加官进爵,而僧格林沁也知恩图报,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带兵也有一套,在当时朝廷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僧格林沁带的兵,战斗力可谓是独树一帜。
正因为僧格林沁率领的军队有战斗力,本身也是身经百战,会统领军队,所以是在湘军崛起以后,清庭最后可以依仗的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但不巧的是,1864年太平天国被曾国藩平定,次年僧格林沁剿灭捻军之时身中埋伏,战死沙场。
他这一死,不只是意味着朝廷损失一位亲王,损失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更是损失了朝廷对抗湘军的最后依仗。
僧格林沁死后,湘军可谓是彻底一家独大,再无可以稍微牵制平衡之人,还好曾国藩并无反意,加之慈禧太后通过自己的权谋之术,来打压分化湘军内部,才不至于使湘军反客为主,甚至造反的。
所以说僧格林沁之死,的确可以称之为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清庭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就是湘军一家独大了,清庭只能采取分化打压来维持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被压制了二百多年的汉人势力迅速抬头,自此以后,清朝全国各地督抚基本上都是汉人担任,中央朝廷式微,全凭慈禧的权谋之术维持最后的威严,等到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南方几省督抚甚至不遵朝廷诏令,直接进行了东南互保。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白桃扇
僧格林沁——清朝的最后一个勇将。他的死标志着清朝军事力量的衰落,汉族大臣的军事力量的崛起;他的死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开启。从此以后,清军彻底放弃了冲锋战术,没人再回拼命。
清朝末年,国家外面又强敌,内部又内乱。太平天国起义,一支太平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一直从长江打到了北京城下,帝都告急。而此时的八旗子弟们已经习惯于遛狗斗鸡,早已经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于是咸丰皇帝紧急调僧格林沁进京勤王,这位蒙古小王爷并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腐化——他依然保持着草原勇士的勇猛,并且手下拥有一支2万精锐骑兵。
采用的战法是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用过的——曾经用这个战法横扫了欧洲,打败了南宋。北京城下,僧格林沁2万骑兵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他把骑兵分成5列,前面的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射击骑兵。破阵骑兵和弓箭骑兵间隔30米,在距离敌人一百米的地方,后方的弓箭骑兵仰望45度,一起射箭,密集的箭雨会越过破阵骑兵落入敌阵。就在敌人慌乱时,破阵骑兵已经冲到了前面。把太平军的几十个大阵瞬间破掉,杀的太平军片甲不留。
五年后,英法联军攻打到了北京城下,僧格林沁的2万精锐骑兵面对英法8000人联军,面对英法联军的方阵,僧格林沁决定给这群洋鬼子一点教训,僧格林沁预估: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200~500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名士兵,在冲到100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可能会杀伤他1000~2000名士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因为他后面的一万多骑兵会冲入敌军方阵,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僧格林沁发起了进攻,但是他惊奇的发现——英法联军在500米距离的时候他们就开枪了。他并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是新式装备——线膛枪和米你弹,而不是老师的滑膛枪。这意味着:敌人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7~8秒,自己的骑兵在冲到对方阵前的时候,将会遭受到十几轮的射击,而不是预想中的1~2轮。破阵兵全部阵亡,弓箭兵暴露在了对手的射击范围内和刺刀面前,纷纷被射击落马。
那一天,僧格林沁的部下骑兵没有一个撤退或逃走的,他们全部阵亡在了冲锋的路上。僧格林沁大败而归,损失了2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十几个人。僧格林沁成为了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面冲锋的将领。他不是不勇敢,而是时代变了。
北京城洞开,咸丰皇帝跑到了热河病死了,两宫的太后掌权了,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随后,要找一个替罪羊,于是,已经没有兵力的僧格林沁就成了替罪羊的最好人选。他被夺走了一切封号,而且被排挤边缘化,最后逼迫他带领他的残存的骑兵,去干意见不可能的任务,僧格林沁战死沙场。
公正来讲,僧格林沁是一个负责人的人,他的军队也是极其又军事素养的人,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怯懦,没有逃跑;但是以冷兵器去和热兵器作战,这本身就是不可能胜利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个人的努力也会成为悲剧。
僧格林沁死了,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该登场了,他们看到了失去兵力的僧格林沁如何从铁帽子王被人逼死沙场的——还带着自己亲手带出的士兵。汉朝大臣显然比僧格林沁更具有智慧,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有一次,在攻打武汉的时候,曾国荃带兵冲锋,损失了3000人夺下了武汉,曾国藩气的直拍桌子,严令湘军不准冲锋,只准挖壕沟,用炮火和子弹杀敌。——曾国藩看到了僧格林沁失去了士兵后的下场,自己可以失败,但是绝不能失去手里的士兵,否则比僧格林沁的下场更惨,毕竟僧格林沁是王室,自己只是清廷不得已而启用的。
从此以后,湘军、淮军大力购买先进的装备,他们绝不冲锋,而是用炮火和子弹消灭敌人,保住部队就保住了自己赖以立身的根本。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湘军、淮军、左宗棠的部队等都是装备了世界上一流的装备,甚至装备了当时美国都不舍得买的机枪、加特林(早期的版本)、火炮;但是这些大臣在上奏朝廷的时候总是说敌人的炮火如何多,敌人的火枪多猛,自己打的是多么的艰辛。其实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猛,二是为了多向朝廷要军费;三是为了自保。
曾国藩、李鸿展、张之洞、等洋务派,大力购买国外的兵工厂和先进技术,先进装备。
靠这种方式,清朝在军事上一路上所想披靡,国力也渐渐恢复了。直到日本侵略朝鲜,这个平衡才打破了。在双方武器装备等同的情况下,日本兵的冲锋直接导致了淮军将领直接弃城带兵逃回来了——他怕士兵死了,李鸿章的老本没了。
就连当时的德国教官都奇怪,清军在炮火和日军对射的时候勇猛无比,但是对方一冲锋,清军就立刻跑了。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但是李鸿章不打算打了,他知道和日本人打必须要拼命的,这会打光他的老本——没了老本的李鸿章和他的家族将回和僧格林沁,不,甚至比僧格林沁还惨,其他的国内利益集团都想取代李中堂,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更为关键的是,和日本人拼光了老本,还有其他几个列强呢。
翁师傅此时已经断了海军好多年的军费了,这就是前车之鉴,更有僧格林沁的战死沙场,不就是求和花点钱,总比把老本输掉要号。
所以李鸿章去谈判的时候,伊藤博文的让步不仅仅是李鸿章的谈判,还有他背后强大的陆军。
清廷的毫无信用,淮军的弃义,是国家制度的失败,而战争的失败,和武器无关,是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武器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制度和人才是决定胜败的决定因素。
toltolot
清朝立国初期,我们熟悉吴三桂、孔有德,也熟悉豪格、鳌拜、多尔衮、岳乐;雍正乾隆年间,我们知道年羹尧、岳钟琪,更知道福康安、阿桂、海兰察;但到了道光年以后,八旗大将,我们就只知道一个僧格林沁了,其他的则是曾国藩、刘铭传、左宗棠、石达开、李鸿章等等汉家军队,八旗绿营还有人,可能打的会打的,没了……
僧王,大清八旗军最后一面旗帜,无论满蒙汉哪个旗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近逼北京,僧格林沁临危受命,率军出征,而后接连胜利,不仅击败北伐军,更是打出北僧王称号,和南方曾国藩遥相呼应,时称南曾北僧,成为八旗军一面大旗
僧王,不失英勇,但性格骄纵,看不起汉人。1864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曾派遣湘军一部,北下归僧王指挥,可僧王搁置不用。1865年5月,僧王陷入捻军节奏,高楼寨一战,麾下7000多蒙古骑兵尽数被灭,本人也被诛杀于不远的吴家店
大清以骑射立国,僧王麾下蒙古铁骑,更是天下无敌,估计临死前,僧王不这么认为了。毕竟,时间过了两百多年,身披铁甲的巴图鲁们之前没能挡住八里桥的速射枪弹,之后也没挡住捻军张宗禹的连番算计。僧王的时代过去了,死在一个捻军小兵手里,很憋屈,曾经的南曾帅北僧王,就剩下一曾国藩,大清军队,改制了……
僧王之死,有两个意义
第一,标志大清军队近代化改装,再无阻路,洋务运动快速兴起
第二,标志大清八旗军成为历史,大清皇权再无威慑之力,革新开始了
僧格林沁死了,旗子倒了,晚清军史当然迎来转折
Jane的简单生活
僧格林沁的死代表了大清兵权从满蒙势力转入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人势力
在雍正乾隆时期,即便有年羹尧、岳钟琪等将军的存在,大清的将领还是以满清、蒙古为主。大清的兵权还是紧紧掌握在满蒙势力的手里。
从天平天国之乱、捻乱、陕甘回变、云南回变、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等战争,满清将领慢慢战死而新生力量有没有得到补充,湘军、淮军于是崛起:
八里桥之夜展示的英法联军占领八里桥之后的战后情形
1、和春,满州镶黄旗、钦差大臣,在第二次围困金陵时,被李秀成攻打杭州不得不分兵而失败战死;
2、乌兰泰,满州正红旗,擅长训练、火器,在追击太平军的昭平山中被击败战死;同时战死的有满州正白旗的长瑞、昌寿。
3、文瑞,蒙古镶蓝旗,守杭州时战死;
4、双来,汉军正白旗人,攻打扬州时战死;
5、胜保,满州镶白旗人,被东太后慈安赐死;
6、托明阿,满州正红旗人,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伤退休。
7、德兴阿,满州正黄旗人,1867年去世。
8、舒通額,满州镶白旗人,同治三年在平定捻乱中战死;
9、恒龄,满州镶黄旗人,同治四年在平定捻乱中战死;
10、苏克金,满州正黄旗人,同治三年在战斗中突发疾病而死。
11、何建鼇,汉军镶红旗人,和僧格林沁战死;
12、乐善,蒙古正白旗人,在大沽炮台中战死;
在僧格林沁死后,满清势力基本上没有有能力的将领,只有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形势图:用障碍拦截河口,导致英法船只集中并进入射线范围,左边的岸炮猛轰
僧格林沁是冷兵器时代的代表?很多人认为僧格林沁的死,是代表了大清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认为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的失败就在于僧格林沁顽固的使用蒙古传统骑兵战术对付英法联军导致的。
那么僧格林沁真的是只懂冷兵器和骑兵而不懂火枪吗?
1、在挫敗太平军北伐中就有两次明确使用火炮攻击的记录:
“毁堆村、连村、杜场诸贼屯,炮殪悍酋吉文元”“悍党詹启纶出降,焚西连镇贼巢,仅余死党二千余人,以大炮环击。”
2、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胜利就是僧格林沁善用火炮伏击的证明。
3、八里桥之战战败是败于英法联军武器升级而非僧格林沁只懂骑兵冲击。根据俄国布克斯盖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条约的记录作战过程:
A、骑兵以树林为掩护同时袭击法国炮兵和英国陆军并意图突入后方,但被照明弹被迫中止;
B、在八里桥墓地附近,骑兵再次试图冲击英法联军,同样失败;
C、在八里桥桥堍,清军和英法联军在这里进行激战——这里是清军最后的防线。清军的27尊炮兵连和埋伏的清军,被八门法国线膛炮摧毁和射杀。
D、法军度过运河占领八里桥后,清军才撤退。
参战的法国将领蒙托邦如此回忆:
“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这座桥是一种古老文明造就的伟大古迹。那些衣着华丽的骑兵,在桥道上挥动旗帜,毫无掩护地以一种对我军大炮和火炮无能为力的炮火反击。”即:英法联军的线膛炮,是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的原因。
从俄罗斯人的记录来看,僧格林沁的战术是用骑兵同时冲击英法联军,一是让英法联军军乱,二是用大规模骑兵来引诱英法联军追击进入僧格林沁以27尊火炮和禁旅八旗为主的埋伏圈。
僧格林沁的骑兵冲击是诱敌之计,但两次都没有能够成功,反倒被英法联军步步为营进攻而发现了埋伏,最终失败。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时所拍摄的战后所拍摄炮台照片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时,并没有丧失八旗精锐。八旗精锐的丧失,是在剿灭捻乱之时。根据俄罗斯人伊格的估计,八里桥之战投入5到6万兵力,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战损率2%,不算高。
我不知道大家所说的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精锐)尽失,是根据什么来的。但从斯盖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条约中:
“一部分军队奔向北京,而大部分则向北跑回草原老家。”的记录来看:蒙古骑兵精锐并没有全部战死,或者大部分战死,而是跑回蒙古。
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基本上都是在平定捻乱时战损的。当时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采取围堵策略,而僧格林沁都是主动率军直入大战:
“自苏克金、舒通额、恒龄等殁后,得力战将渐稀。朝命先调湘淮军著名兵将,多观望不至,僧格林沁亦不原用之。”骑兵主力的战损记录:
“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最号劲旅,骁将以舒通额、恒龄、苏克金为最”而上面也说了,舒通额、恒龄、苏克金都是在同治3、4年战死的。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应当是跟随三人战死而丧失的。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isechina
因为僧格林沁手中所掌握的蒙古铁骑,是清朝朝廷所能够倚仗的最后的家当。
自从太平天国以来,汉人军阀——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掌握了可观的军队。
但是满蒙方面并不是毫无底牌的,僧格林沁统帅的蒙古铁骑,就是清廷依然能够震慑这些汉人军阀的保证。包括在湘军攻克天京的时候,僧格林沁的军队并没有歇着,而是死死的扼守着湘军北上的路线,就防着曾国藩有反心呢。
但是就是这最后的底牌,在和八国联军的八里桥之战中,终于全军覆没。
僧格林沁单骑逃回北京。后来继续带兵剿捻,但是毕竟自己的精锐已经赔光了,打仗也不灵光,最终被捻军设计擒杀。
僧格林沁死后,满蒙八旗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精锐,军权已经完全落入了以李鸿章、袁世凯为代表的汉人军头手中,而清朝朝廷也只能依赖湘淮军来剿灭反对朝廷的力量。最终,清朝的国祚也正是断送在袁世凯手中。
小缘
“宁遇阎王,不遇僧王”。说僧王是清王朝的护国柱石完全没毛病。众所周知,清朝在建立初期建立了满军八旗、蒙军八旗和汉军八旗,这是清朝打江山的资本。后来随着八旗子弟的腐化,又建立了绿营常备军。绿营常备军和八旗军相比,先天不足、后天也不足,也面临着更替。
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就是在这一时期,随着清朝唯一的名将——曾经力擒李开芳、林凤祥的僧格林请被捻军击毙,清朝再无自己可以倚重的力量,只能放开闸门,让曾国藩去筹建湘军、李鸿章筹建淮军、左宗棠筹建楚军。大力发展地方团练,这些团练大多是乡党之人,淳朴勇猛,有的还配备优良火器,有厘金作为军费储备,所以战斗力较强。
也是至此之后,满汉易位,越来越多的汉人大臣成为疆臣,并入住中枢。军阀武装成为尾大不掉之势,从湘军、淮军到北洋军阀,这一局面延绵百年。
陈小宝
因为僧格林沁是满蒙贵族最后能拿的出手的将领了,僧格林沁一死,整个满清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压制汉臣势力的崛起了,甚至后来的东南互保也能追溯到这里。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就派了林凤祥、李开芳进行北伐,这路太平军最近的时候打到了天津,可以说差点就颠覆了满清,而消灭这支太平军的正是僧格林沁。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僧格林沁虽然最终战败,但是也曾在大沽口击败过英法联军,取得了清军对英法联军唯一一次胜利。所以僧格林沁确实是满清最后的名将。
并且当太平天国在南方摧毁满清的统治时,在北方也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捻军起义。当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南方与太平军激战的同时,僧格林沁也在北方与捻军大规模作战。可以说,如果没有僧格林沁,那北方的满清统治早就被捻军给毁灭了。
然而随着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大臣将太平天国剿灭。而僧格林沁却被捻军设伏给灭了,他自己也被一个16岁的小伙子给一锄头刨了。这下子满清再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名将了,更可悲的是随着僧格林沁战死,这些捻军又开始在北方撒着欢的闹了。
满清在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启用准备裁撤的湘军、淮军等团练武装。而这些汉族大臣不但成功将势力扎根在了南方,甚至开始扩张到了满清中枢。可以说,僧格林沁的死影响了满清的走向,如果没有僧格林沁的死亡,那么满清就可以扶植忠于自己的力量,甚至可以依靠中枢将满人重新安插到南方,就可以避免南方遍地汉人督抚的局面。
然而僧格林沁最终还是死了,满清再也没有忠于自己的直属力量,满清必须依靠汉族大臣的势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甚至当八国联军侵华时,东南各省关起门来搞东南互保,结果事后慈禧连个惩罚都没有,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僧格林沁的死。
反反覆覆纪念
如是说曾国藩创立湘军对抗太平天国运动,标志着清朝汉人武装力量的崛起;那么僧格林沁之死,标志着清朝八旗武装力量的崩溃。
清朝自立国以来,实施满蒙共治的政策,也就是说在满清统治者眼中,蒙古人算是自己人,而汉族人则是被统治的那一群人。而清朝的统治者最为倚仗和信任的军事力量,其实是满蒙军事联盟。
僧格林沁,可以说满蒙军事联盟中最后一个名将。
其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弱的不行,只是这层窗户纸一直没有被捅破而已。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八旗兵的战斗力再一次刷新了下限,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不行了,必须得让汉人武装力量来对抗太平天国。
但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汉人武装力量依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在剿灭了太平天国之后,还是要无奈的裁撤人员。
因为在此时的满蒙军事联盟中,还有一位叫做僧格林沁的悍将,他带领下的八旗兵又恢复了一定的元气,成为清朝统治者所倚重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清朝统治者才有底气去裁撤湘军和淮军,因为他们认为僧格林沁会带来八旗子弟找回先祖的荣光。
然而,僧格林沁勇则勇矣,却恃勇少谋,最终被捻军诱敌深入,斩杀在战场上。
僧格林沁之死,意味这满清军事联盟中一位能打的悍将也没有了,满蒙八旗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已经事实上不存在了。而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捻军作乱,外有列强入侵,无奈之下只能启用湘军和淮军。
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核心军队,便是来源于湘军;而李鸿章的淮军更是一跃成为清朝的国防军,北洋水师也便是其一部分;而湘军淮军之后,袁世凯的新军崛起,后来民国初期的大军阀,基本来自袁世凯的新军。
big_michael
僧格林沁,“中兴了"满洲八旗,重振了骑兵兵种,是当时野战军的中央主力,勇气可嘉,骑兵战术也很过硬,收拾国内各种旧营是很牛的,可是整体兵种思想己经在国际大变革中落败了,马刀,骑兵,弓箭,镫里藏身冲阵与火枪线排相比毫无胜算,这批顽固派,根本接受不了火枪线排阵。
作为骑兵战术技术可圈可点。但战场的选择并不知己知彼,大晴天,大平原。
马对火枪。
这次战败损失了满族大批精英贵族,也让国家看到了思想落后的恶果,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此爆发。
这帮满清人,把很多东西完全弄颠倒了。
火烧圆明园,英国真正的毁的是圆明园的一架农时天文钟。
毁掉了这架天文钟,大清朝农业根基生产秩序就陷入紊乱,几十年之内农粮生产,军饷税负都会陷入混乱。
圆明园的大量绘画图纸,都会损失。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都会遭受巨大损失。玉石古玩都还是次要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平天国,义和团,都越闹越穷,越来越愚昧。而国力也越来越难恢复。
武人不识字,文人不摸枪,一切从头再来。
“精英"骑射力量,安排生产计划的历法仪器两大损失,军费用军票,(玉器,字画,古玩)也全没了,一句话,这损失太大了,从此之后饿着肚子打仗,饿着肚子造反,此起彼伏。
外战打不赢,国内没饭吃,清朝风雨飘摇。
到了孙中山时代,中国天文历法已经严重失准。
老版的皇历已经翻不得。根本和气候对应不上。农时紊乱。
枪械,火炮军费,军事思想更是严重落后。
这场失败之后中国建立了电报局。
火枪和电报开始引入中国。
长期得不到仪器修正的汉历,被西洋历抢占了市场。
耕,战两失。
晚清的经济体系被破坏了。
清军入关以来,两大根基动摇了。
?
僧格林沁,曾经的套马汉子,本是蒙古族人,为何会成为清政府重点拉拢的对象,实际上这本就十分令人奇怪,而且他作为当时消灭太平天国运动有生力量的主要将领,随后还给予了当时的英法联军沉重打击,只可惜草原上的汉子,最终还是没有办法直接与钢枪大炮抗衡。
如果说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你信吗?
其实这么说我也不信,只不僧格林沁确实能和成吉思汗扯上关系,尽管僧格林沁不是成吉思汗的直属后代,但是由于他的祖上,往上倒20多代,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这血统也自然是非同一般,但其实小时候的僧格林沁,日子过得是相当的苦,富不过三代,尽管老祖宗是成吉思汗的弟弟,但是这也并不能成为僧格林沁一家不面对现实的理由,所以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僧格林沁和他的父亲,还是要经常给别人放牧。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满族政权,清政府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所以就只能找人结盟,自然当年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元朝,就和清政府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满清贵族自然有必要和当年的蒙古族皇室后代搞好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僧格林沁最终也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所以就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僧格林沁最终有幸成为道光皇帝亲姐姐的过继子,这是何等的殊荣?尽管在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公平,但是现实本就如此,而此后的事实也证明,僧格林沁最终做到了不负众望,毕竟是变相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优良基因,僧格林沁先被加封为科尔沁郡王,随后因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亲王。
其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当时不是英法联军以及八国联军的介入,僧格林沁的实力,在整个大清帝国的疆域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首先,当时整个清政府的正规军,基本上被鸦片祸害了个干净,在加之本身战斗力就不强,而且恰恰太平军比较顺应民心,所以在短期内有着极其强大的影响力,但要真正说起太平军的战斗力,确实要比不上僧格林沁带领的蒙古骑兵,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僧格林沁带领手下屡战屡捷,同样也成为今后埋在僧格林沁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
尽管僧格林沁是蒙古族人,但在当时本着满蒙一家亲的原则,也使得清政府向来是把僧格林沁当成自己人的,但是这在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满清官员与当时汉族官员们之间的矛盾,清朝汉族官员上升通道就有限,即使再有才能也不行,所以满清贵族孤注一掷,过分的相信僧格林沁了,确实不可否认僧格林沁能力是不赖,但是往往希望越大,最终的结局也不会尽如人意。
僧格林沁对于满清军事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当时整个满清八旗子弟兵,实际上已经默认僧格林沁的统帅地位了,反而这对于当时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相对于就冷落了许多,如果在当时,清政府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或许压根太平天国运动,压根就不会发生,但是没有办法,僧格林沁就是当时整个满清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