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12万字,路遥《平凡的世界》104万字。哪一本最让你推崇敬佩呢?
UENN
余华的《活着》,描写了动荡的社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一连串厄运,12万字,写尽命运的匪夷所思和劫后余生的难能可贵;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贫困、位阶、城乡差别等社会因素限制了普通人的情感、工作、生活的选择和表达,104万字,叙事宏大,起到了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积极作用。两部小说的现实性和厚重感,我认为不分轩轾,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命运多舛,只有活着的勇敢”角度来看,两部小说无关字数多少,都值得我推崇和敬佩。
一、余华的《活着》,从1990年开始先后获得过国内国际许多大奖,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和电视剧,影响巨大。小说讲述了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在经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动荡,亲人一个一个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死亡跟他好像没有关系了,而活着对他才有意义。
二、路遥《平凡的世界》,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并于2018年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小说主要围绕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成长,求学、劳动、爱情等走过的艰辛与困顿、痛苦与欢乐的过程,最终过着平凡而充实的日子。凸显了“沾满泥土的脸,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这样一种有力量的选择和温暖的情怀。
推崇活着的意义,敬佩生命的坚韧!
starry_jy
谢谢你的提问,现在奉上我的一知半解。
余华《活着》12万字,路遥《平凡的世界》104万字。哪一本最让你推崇敬佩呢?
这是没有可比性,无论哪本书都是作者当时当下眼睛和心灵看到的世界,也是一个构建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或喜或悲,但是都有存在必要性,都会给人不一样的启发。
余华《活着》这是我看过的书籍,对于里面主人公富贵,在他身上看到很多次的磨难,或者他看到死亡,但是依然可以看到希望,有时候生和死不是对立面。
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一直没看过,也有朋友推荐过,但是没有勇气去看,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解释。
余华的《活着》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这就是作者简介,生于七零年代初期。在1992年时候,《活着》就在作者余华的笔下诞生,对于这个故事,一开始作者是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
在1860年,福斯特的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老黑奴生前要作者为他写一首歌,作者答应了。作者福斯特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作者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听到这首歌,余华就准备创作一个故事,就是《活着》这个故事的灵感的来源,在这个歌曲中,表达了即使在困难中,依旧活着,不是为了身外之外活着,就是了活着本身活着,看到这个点,作者再想到中国刚刚经历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人们的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这就是余华的《活着》。
徐富贵的活着开篇就是“我”要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这时候遇到一个老人,他给我“我”讲述了他的一生。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
富贵看到身边亲人,从自己母亲生病去世,女儿变成哑巴,后来因为产子难产去世,儿子因为救人去世,家珍在女儿去世后去世,自己姑爷在工作时候被夹死去世,外孙吃东西撑死。身边的亲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只剩下富贵一个人,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悲苦的,但是自己也从未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生命,因为他知道天命就是天命,活着本身就是活下去,除非是上帝选择带走你。最后,富贵和牛相伴生活,他的生活没有希望了吗?其实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句话就是这样在生活的体现的。
生活处处是危险,活着本身不会因为任何因素,时时刻刻都是伴随着生与死。
综上:对于《活着》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是感恩,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活着最好的状态。生活在不容易,只要看到阳光,看到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我们都应该觉得生活是美好。
ply
余华的小说一般都是幽默中带着苦难,荒诞中带着讽刺,活着这部作品也是,但主要只描写主人公富贵,历史背景跨越较长。平凡的世界语言非常朴实,环环相扣,超长篇幅可以把每个人物都刻画得很饱满。
活着这小说我不认为是描写苦难的小说,余华的作品特点就是讽刺,一个烂赌鬼最后只剩他活了下来,一个祖辈积攒的家业被富贵两代败光,如果没败光,土改枪毙的可能就是富贵,当时的底层农民是受益者,富农地主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而且他们是无辜的,余华这种讽刺的戏剧性也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
平凡的世界我也不认为是描写奋斗的小说,主人公少平是个热爱知识有理想的人,这种理想连可能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他甘愿在黑暗的矿洞下干活,哥哥开砖厂赚了钱他也不愿回去,一个穷苦的农民不追求财富,所以这样的奋斗不能理解为现在社会所理解的奋斗,至少他不会钱而奋斗,这样的人我认为非常难得。
活着读起来非常顺畅,情节跌宕紧凑,平凡的世界非常朴实,情节平淡,但从丰富程度,完成难度我还是推崇平凡的世界,读完是一种淡淡回味无穷的感觉。
Dear
答:如果推荐给身边人,这两本书都是值得阅读的好书。《平凡的世界》104w文字,是路遥拿生命换来的经典,而《活着》也是余华的心血,余华本身是一名牙医,他用文学告诉我们活着的真正涵义。这两本书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并且应该推荐给那些小辈们读。
《平凡的世界》和《活着》的共同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平凡,而重要的是一定要活的有勇气。在《平凡的世界》中男主人公孙少平所展现给我们的最大的魅力,在《活着》中福贵又何尝不是?
《平凡的世界》故事的开头,讲述高中时期的孙少平,因家庭贫困造成营养不良,瘦高瘦高的他,常年穿着带布丁的衣服,买不起一份像样的饭菜,怕被同学嘲笑,每天故意最后一个去吃饭,悄悄拿走属于他的那个又硬又丑的黑馍馍。我们都穷过,深深的体会到这种自卑的心理状态。
故事的结尾是,饱受残酷现实磨砺的孙少平,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名挖矿工人。这份工作是辛苦的,沉重的,时刻有着生命危险,但为了生存,不得不做。
从开头至结尾,时间过去了好多年,孙少平还是一名底层工人,看似命运没有改变,但却正在发生一点点微妙的变化。这就是生活,平凡人的生活,只要你愿意为之努力,就一定会有改变。
当我们迈出沉重的双腿,想要过好日子,现实却是那么残酷。在你遇到人生低谷,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平凡的世界》一定能够帮助你坚持下去。在你觉得迷茫、难以赴继的时候,翻开《平凡的世界》,它将指引你从黑暗走向光明。
——————————————————————
很多人都说:人到中年才发现,生活真的是太累了。
余华笔下的“福贵”,一个命运跌宕起伏,孑然一身却仍努力生活的老人——福贵,读完了令人心痛。
有人说:如果你已经体会过生命的无常,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故事中福贵从穿着绸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阔少爷最后却与一头老牛作伴。这一辈子他经历了什么?
年轻的富贵有一天他遇到了陈记米行家的千金——家珍,一见钟情。回到家中,福贵就央求母亲找媒人去提亲,顺顺利利地就把家珍娶了回来。
然而,家底殷实、生活无忧,这样在别人眼中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生活,却并没有延续太久。败家子福贵赌博输光了家产,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先是福贵的爹在搬家到茅草屋的那天,死在了村口的粪缸前,接着没过几年,福贵的娘也得了病,撒手人寰。
在福贵死里逃生从战场回来的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听着风吹动屋顶的茅草,看着外面亮晶晶的月光从门缝里钻进来”,他一会儿摸摸妻子,一会儿摸摸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踏实的温暖。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年,就随着有庆、凤霞、家珍的死戛然而止。
有庆是给县长女人献血的时候死的,福贵把儿子背到田地里埋了后,常常对着有庆总跑着去上学的那条小路发呆,看着“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好在还有女儿凤霞,日子总归是有些盼头的。可万万没想到,凤霞生孩子的那天,因为大出血,也死在了医院里。
福贵站在雪里听着女婿一遍遍喊着女儿的名字,看着雪花一片片从身边落下,心里就跟结了冰一样发麻。
失去了儿子和女儿,本来就得了软骨病的家珍,精神一下垮了。
后来,随着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的死,福贵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只有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
但只要读完《活着》,你就会明白:任何苦难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只要勇敢趟过去,就是成长;遇到再大的困难,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这世间除了生死,别无大事。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Derrilin
三体要是和路遥合作能够写出五千万字,有望成为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长长长......长篇小说
逐月
非要让我选一本的话,我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活着》带给我一种生命苍凉的悲观,而《平凡的世界》这给我一种活下去就有希望的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孙少安出生在一个贫困村的贫困家庭里,父亲憨厚能干,却终究没办法支撑起一整个大家庭的开销,孙少安早早就辍学在家帮忙,弟弟妹妹的上学的开销,姐姐的破烂光景,已经让这个少年很快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生活越难,孙少安越是坚韧。他有着成年人应有的稳重,也有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他敢于尝试,也不怕付出,无论生活对他有多不公平,遇到的事情有多糟糕,在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
孙少安有一种别样的魅力,他让我知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只要你肯吃苦,肯努力。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田晓霞,田晓霞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她的纯真远远胜过她的美丽。田晓霞有才华,又不恃才自傲,她有远大的梦想,也对爱情有美好憧憬。
田晓霞对孙少平的态度让我知道,做人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喜欢的就大声说出来,坦坦荡荡地,不要去顾虑任何世俗的眼光。
她爱孙少平,她理解孙少平,支持孙少平,与此同时她也在指引孙少平前进,她的那句“孙少平,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你可以变得不平凡”感动了少平,更感动千千万万的读者。
爱情就是纯粹的,它不需要用金钱和地位去衡量,田晓霞的纯真诠释了纯粹的爱。
贺秀莲是孙少安的贤内助,她为人机灵而不奸邪,做事周到有条理,对爱情更是矢志不渝,对家庭也是尽心尽责。
初嫁孙少安时,她是热烈大方,向往爱情的少女。秀莲深爱少安,虽知道田润叶的存在,但她爱上这个男人,就义无返顾,不管什么什么闲言碎语,也不要什么礼金,一门心思地要嫁给孙少安,要和他一起经营未来的光景。
婚后,她是贤惠勇敢,不怕吃苦的妻子。为了孙少安能够顺利创业,她甚至回娘家向爹和兄弟借钱给孙少安解燃眉之急。她和少安的生活没有过多甜言蜜语,只是认定了这个人,就一生一世常伴其左右,贫困不离,疾病不退。
人生漫漫,近百年光景,只是孤身一人未免太过孤单。
两个人相伴相守,便是人生幸事。
在我眼里路遥《平凡的世界》多少比余华的《活着》要来得温情许多。
《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物有自己的艰难,但更有个人的闪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多以互帮互助呈现。
而余华《活着》围绕着福贵老汉的一生展开,满满的一本书的苍凉,许是我年纪未达,占不能真正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吧。
Kltslmj
两本书都看过,各有特色,内容都很丰富,情节都很吸引人。余华和路遥的写作手法也都很朴实,人物刻画细腻,两本书读到最后几乎让人落泪,特别是有庆和晓霞的死让人感到惋惜,但这就是现实,两位作家堪称写实主义的大家。
就我个人而言,更欣赏.《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能够直击我的内心深处中最柔软的部分,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在故事情节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当时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都是和书中的人物一样是平凡的人,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的数年间,孙玉厚等无数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田福军等无数官员为了将中国建设的更美好而不懈奋斗,孙少平等无数年轻人在时代的变革中重获新生。
路遥耗费的大量的精力写了这本著作,从构思到修改到成书前后用了数年时间,为我们呈现了这部不朽的名作。此书也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大力推进细细品读。
tippicjy
当然是喜欢《活着》,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说这本书不好的是不喜欢听真话的人,中国有一群人现实的东西他们排斥,而且极度选择性健忘,创作者要迎合他们的口味写,就出现了二月河笔下虚无缥缈的夸张清朝盛世,完全无底线,现在的国人富裕了也是在打了鸡血般活着,根本不会探讨生命的意义,处在一种膨胀无谓的状态,年轻人疯狂追星向往奢华,中老年载歌载舞忆苦思甜聚众喧哗,像《活着》这样的书太难得了,值得年轻人看一看,因为上一辈无法客观公正的表述过去的历史,他们正是选择性失忆的那一群人。
我们总是或茫然或积极地活着,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