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都说文言文吗?
weixb
不是。
在造纸术被发明出来前,古人都用竹简写字,竹简写得多了,又大又重,非常不方便,所以人们写文章记录就简短了,尽量简短到一卷竹简能够写完。
tony王—黄黄
肯定不是。即使在现代。书面用语和口头语也有区别,更何况古代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本班和我们班都是一个意思。但是,本班只会用在书面语上,如果平时说话也用本班。是不是显得格格不入了。
同理,文言文是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用语。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古人的教育普及率是没有那么高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读过书,一个字都不认识,根本就不知道书中文字的意思。所以根本不可能用文言文交流。
浪子回头金不换
说简单点哈!古代人交流都是用大白话,只有文人墨客写文章或其它书面信息才用文言文
Maggie棋
文言文是书面用语,古代人平时就说白话!
水晶蜜糖
1.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其是一种书面语,是用来书写的,并不是用来说的。
2.中国古人怎么说话和交流?不好意思,由于没有录音机,现在也不可能完全复原几千年前古人的口语习惯。但是,我们还是有书面文字来记载的。
论语· 述而中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所以,中国古代是有官话的---雅言,但是这个雅言是会变的,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
明代以中原雅音为正。明代以前中原地区经多个北方民族侵入,衣冠南渡至南京地区,故南京地区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官话遂以南京音为基础,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从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约40万占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而南京官话则通行于整个明朝,北京官话通行范围小,地位较低。
清朝雍正八年,清设立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而北京音是在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的基础上,融入满族语音的一些要素而成。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
而至于题主所说的穿越回去,这个要看穿越回去的年代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随着人口迁移其方言都是会变动的,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言也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才形成的。
这时候可能就要感谢汉字了,即使听不懂,还是可以看得懂的,当然写繁体字对于现代人来说有点难度,为了不穿帮,还是让古人来写吧
许小歪歪歪歪歪歪
中国古代有个很大的特点,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话完全不一致。
从四大名著啊,元曲啊,里面可以看出来,不管是读书人,还是普通民众,都是说的大白话,只有在一些重大场合才会用之乎者也去记述。
老残
文言书书面体,是古人写作时用的,古人也说白话,只是古人的白话和现在的白话不同。
文言的规则变化较小,几千年前的文言,现在还能看懂。白话变化快,时间久了就看不懂了。
随意挽青丝
其实古人说话,不是满嘴“之乎者也”哦!他们日常交流还是像现代人一样通俗易懂的。当然这得从中国古代书面语和口语两条线的发展轨迹说起。
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的,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书面语。只不过前者建立在先秦汉语口语的基础上,而后者则建立在近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
我们来看看最近很火的康熙到光绪的朱批,知道了。
是不是很口语化。其实,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论语》《孟子》这类,可以说就是当时口语的实录,所以古人大概说话也是这个调调。“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当时说话,就是这么个腔调。
大约在两汉时期,口语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离。中国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除了以通语解释方言以外,还注重以今语解释古语。《方言》卷一就记录: 假、炽、怀、摧、詹、戾、艐,至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
这种情况在唐朝出现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的大发展。由于潜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于方便传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译的佛经和佛教故事多使用当时的口语,成为早期白话的重要来源。
宋朝的文人和学者们有时也使用白话文。譬如苏轼最爱用“呵呵”,在给挚友兼亲家文与可写信时、在给同事和文友鲜于子骏写信时、在给“河东狮吼”男主角陈季常写信时,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
到了近现代,我相信大家高中时都做过这篇阅读理解:
胡适和黄侃打赌文言文和白话文谁更简洁。胡适对学生说,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学生们绞尽脑汁拟定了电报,挑出字数最少的一份,写的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
这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通过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等,开始了“白话文运动”,至此,终于让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了汉民族的共同书面语。
sharonchang1
不是。古人用文言文,是专门用于文化人之间的书面交流,一是为区分有文化与没文化,证明有文化的人很高深,二是省笔墨,古代用竹简写字,能省则省。
mycpl
不是。文言的意思就是文(字)在说话,不是人在说话。我们汉语书面语只是从18世纪白话文运动之后文和言才一一照应,也就是说,说的话和写下来的字一个对一个。在白话文以前,书面文字和日常口语是脱节的,书面语(文言)自成系统,日常口语自成系统。所以清朝甚至民国以前,大部分人说话说的是方言,官话(普通话)叫雅言,但官场、社会上有文化的人互相交流都是写信,用的是文言。
行者无疆喵在路上
据我所知,应该不是,文言文应该是书面语言。
这么书写的原因可能是两个:一是节省纸张,尤其是在竹简时代,篇幅有限,所以记录事情必须言简意赅。二是故意提高书籍的阅读难度,这样可以限制绝大多数人掌握知识,老百姓懂的越少,思想就越禁锢,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小。
yky43101
不全是,在古代,文言文也只是上层专属的“官方语言”,而在下层中,不读书的平民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难懂的文言文了,当时底层的百姓都是说大白话的。
yphouse
文言文是大约在秦汉固定下来的,就是当时人们的日常语言。固定下来后,文言文不再改变,或者说改变甚少。但人们的口语是随时代在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