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司马光,有《清平乐》中那么坏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清平乐

也许,这便是我们要编这本民间生活摹本的暗中理由。但我们虽有仿效,却不必做张文人,或者说我们要把他那种看客式的态度改变一下,把自己放到日常世俗情景之中,真正通持一种民间心思和情怀,来体察在这样的精神之下...

洪治纲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最新跟帖
《昙花一梦***》

《昙花一梦***》

司马光白动好学,虽然幼时患记诵不如人,但他能加倍用功,用心精读,博览群书,勤学不倦。他20岁中进士甲第,次年任为华州判官。31岁时,被召为试馆校勘。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司马光、王安石先后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

公元1062年七月,王安石主张变法,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他针对国家财力不足的状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革主张。虽然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都主张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积弊,清除宋朝的统治危机,但两人的思想方法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司马光思想倾向保守持重、偏执,创新精神不足;王安石则活跃激进、勇于标新立异。王安石主张以法治国;司马光光则强调传统的“仁政″思想。王安石主张改弦更张,创立新制;司马光却主张改良,认为关键“在于择人,不在立法″。

因为宋神宗渴望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的改革主张赢得了他的极大赞赏。司马光见自己在朝廷上不可能有所作为,便决心远离政务,埋头著书。

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司马光避居洛阳长达15年,期间,他组织人员集中精力编撰《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止五代,共1362年,294卷,外加目录、考异各30卷。在编写过程中,司马光先写提纲,他的助手们根据提纲排比材料,修成“长编″,最后由司马光修订、润色、定稿。

司马光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编写《资治通鉴》前后耗时19年。

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病逝,不满10岁的宋哲宗即位,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向来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先诏封司马光为副宰相。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对新法进行了全盘否定,遭到了原来的变法派的极力反对,就连原来反对变法的人也不赞同。

公元1086年,司马光病逝,享年68岁。

hermit

hermit

应该司马光某些比清平乐里更坏!

司马光是很有名的,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口缸!!!司马光道德的标杆,做实事尽添乱,好人不算,坏人也不是,而对大宋来讲害大于利。

司马光早年还是不错的,做一个学问家认真治学还成为一代大家,但和熙宁变法扯在一起,保守和维新两派相斗后(他是保守派),以后好像是变了。

变的斤斤计较, 睚眦必报,整成一偏执狂!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儒臣一个,什么叫儒臣?

对自已要求严格的,古板而迂腐,光说不练

宋史·河渠志 (熙宁二年)六月戊申,命司马光都大提举修二股工役。吕公著言:“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乃罢光行。 王安石曰:“光议事屡不合,今令视河,后必不从其议,是重使不安职也。”

王安石看司马光也蛮准的,他还是做个学问人合适,干实事,尽帮倒忙,不干还光挑刺,和头条里好为人师自以为是的喷子类似。

不过个人对外表现出的个人修养还不错,欺骗了北宋人民的眼。

他死的时候,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

司马光死谥号“文正”,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进昭勋阁主要还是因为高滔滔,高太后也被他在资治通鉴里面描述为可比尧舜,这两个人把党争引向高潮。

王安石在的时候,党争最多就是把对手平调到洛阳长安去发牢骚。

而司马光一来就“元祐更化”不顾好坏废除一切新法,引起一些大臣大力反对,一时间两派互斗,然后他尽把改革派意见不合的,往岭南之类的地方赶,全变成团练。

一场新旧的政争论,从他开始一成了打压,互相倾轧,后改革派上台差点把他坟给挖了。

司马光打压改革派已到了变态的地步,甚至不惜出卖国土,把新党打下来的土地送给敌国。

什么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王安石的改革也一样,好坏兼有。

但是取得了军事上很大的成就,最大那个成就就是“熙河开边",这也是北宋难得的一次开疆扩土。

西熙四年至六年,宋洮河安抚使王韶率军攻占熙,河,岷,宕,洮,叠等州,招服了河湟吐蕃30余万人,为宋朝开拓疆土2000余里。

司马光一上台

以标榜‘清静为心,仁惠为政”为名,欲将神宗时期获得的兰州及陕北五寨之地放弃给西夏,美其名让西夏人感激自己,感激你就不会打你了。

就一政治白痴,

王韶的平戎三策,说“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 。

将领们和部分文官的坚决反对,但是司马光为首一派最终还是将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送与西夏。

而熙河一路则因安焘、孙路、游师雄等人极力反对才勉强得以保存。

欢喜的西夏大夸“宋有司马,幸之”被对手夸的被敌人夸的自已人,有句话不是说了吗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反对那么我们就做对了。反之则然”

不过,司马光的“圣母心”并没有换来西夏的“良心”,最后让西夏听话的,还是武力。

到了宋徽宗初,王厚、童贯率军从熙州出发向湟州进发,又全部收复了河湟地区,新疆且末若羌地区的黄头回鹘也望风而降,宋朝西部边界由此达到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南边,建立了“陇右都护府”。

从侧面包围了西夏不是因为金攻打宋,西夏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过了。本来灭西夏这个事情可以提前完成了,白白错过。

党争误国啊!

司马光这人,不光喜欢对人不对事,还格外记仇。据明代谢肇淛撰五杂俎卷十六载:东坡与温公论事,偶不合。坡曰:“相公此论,故为鳖厮踢。”

直到现在,法律界都当成典型案例了阿云案,就是司马光的主导的

北宋时期,有一个农家少女叫阿云。

十三岁那年,阿云的父母先后去世,叔叔不管她母丧未满,强行把她嫁给了本村的一个老光棍韦大。

史书载,此时“许嫁未行”。

阿云心里非常不满,但是婚期已经定了,她也无可奈何。 为了摆脱这桩婚姻,阿云趁韦大休息时,拿着刀对韦大连砍十几刀。

史书载:“伺其寝”,“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只是“断其一指”。 也就是说,韦大并没有死,只是断了一根手指头。(十几刀才断一根手指,小姑娘可想很瘦弱)

很快官府便把阿云逮捕归案,阿云也全部都招供了。案子审得非常顺利。

旧时女子谋害亲夫,不管成没成功一律处斩,所以本地知县按照宋律之规,以谋杀亲夫将阿云定罪死刑。

并上报知州许遵。

许遵心细觉得当时阿云在母丧期内,所以他们的婚约是无效的,所以不能算是谋害亲夫。于是作出判决:

阿云订亲时,“母服未除,应以凡人论”,订婚无效,不算谋害亲夫,可免死。

恰好在这时候宋神宗下诏说

“谋杀已经造成人身伤害,但官员在审讯犯人并对犯人用刑前,犯人如实供认犯罪情节的,以自首对待,并依照谋杀罪行降低两个等级论罪"

然后按照宋律,死刑这种事都要送到最高司法机构进行审核才能生效。

于是,阿云的案子又被送到了审刑院和大理寺,但依然判处阿云绞刑。

正在这个时候,许遵又被提拔为了大理寺卿,有资格复核判决。他觉得刑部的判决不公平,又把阿云的判决改成了无期徒刑。

御史台知道这件事后,觉得许遵不按照宋律办事,要弹劾他,又把这件事报到了翰林院,翰林院学士们一看各有判决,大吵了一顿也没个结果,只好又上到宋神宗那。

于是,宋神宗就把王安石和司马光喊过来一起讨论。

王安石遵循了皇帝发的诏令“有自首情节、坦白从宽情节的,从谋杀减二等论”,所以支持无期徒刑。

只要是王安石支持的,司马光就反对,当然支持刑部了判决阿云死刑。

一时间朝廷上下争论不休,大家都在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就这样争论了一年多。

宋神宗被吵烦了,就下了一道赦令,大赦天下。

这样阿云不用去死,直接改为流放,几年后便恢复了自由身,回家重新嫁人还生了娃。

这事是皇帝出面赦的,本来人也没被杀死,加上母孝时不能嫁人,又不是嫁给韦大的,本来就不是亲夫,一个手指还做了这么多年的牢。

就这么完了吧?大家都以为完了吧!可是没完!

这事已经过去了十七年,这时王安石已经去世,司马光上台了。

司马光居然把这件事重新翻了出来,改了阿云的判决。判处阿云死刑,后被处死。

因为这件案子太经典了,历朝历代都将其列为重要案例。一直到现在,还在被法律界提起。

这个案子好坏不说,但是有一点这司马老头子太记仇了,一个女孩怎么都不肯放过,就因为他记恨改革派。

综上所述

清平乐》里的司马光从头到尾不是个好人,是过了。

从个体人来讲司马光也是行为规范的人,不好色不贪财。反过来从他个人来讲记恨偏执守旧顽固,是人总有好坏两面。

司马光绝对不是圣人!

但是

把个人的喜好和情感用在对待国家上,那就是他最大的错误,从他执政上看,除了不择手段手段打击改革派,置国家的利益而不顾,甚至丢疆送敌,冤杀无辜,与蔡京等六贼有何差别

言语论道极盛,而无半点亮点,虽其撰写史书之功绩,难掩仕途之晦暗!

知识点:

北宋唯一的一个都护府,陇右都护府

王韶熙河开边开始,到王厚收复河湟,历经三朝,到1104年,灭唃厮啰政权置陇右都护府,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都护为高永年。

河煌开边原本就是为了重新打通河西走廊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陇右都护府的建立,西夏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1125年,金兵南下,北宋危在旦夕。北宋陕西经制使钱盖寻找到唃厮啰的后代汉名赵怀恩,任命他为措置湟鄯事,这是北宋在河湟地区的最后一名命官。

1131年,金兵占领河湟。

1134年,独木难支的赵怀恩率众来到四川阆州。

陇右都护府仅在存在22年后烟消云散。

乂游未尽

乂游未尽

历史有时历史学家也弄不清

白骨琉

白骨琉

清平乐真是一部好戏,终于让司马光这种腐儒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司马光本就不具宰相之才,用人论事只凭主观,岂能公允?司马光中了君子重德而轻才的毒,顽固偏执,重私德而忘大义。如果只守清德而不具才干,那还要唯才是举干什么?

晴天小鱼

晴天小鱼

相信每个人在年幼启蒙教育时,都会听过一些同古人有关的历史小故事,父母和长辈总是希望年幼的你能够通过这些小故事,学习其中的智慧。其中,经常听到的几个故事莫过于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等。这些故事仿佛融汇成一种中华文化一般,灌输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而那些历史人物,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名流千古的榜样人物。



清平乐》中的司马光的人设十分不讨喜,他为人迂腐刻板,没有人情味儿。不论是在女子相扑还是在徽柔夜扣宫门一事上,司马光的做法都让人觉得无法理喻。



女子相扑本是一种市井之中的娱乐项目,是百姓生活丰富多彩,大宋国力繁荣发展的一种映照,谁知道到了司马光眼中,却成了有伤风化,不成体统的事情。这也只不过是一场有趣的比赛,如果平常心看待,根本没什么的,可司马光非要进谏批评这种比赛,甚至让宋仁宗禁了这一比赛。《清平乐》中这一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清平乐》中司马光还有个比较气人的地方,就是在徽柔夜扣宫门一事上。他不仅碎首进谏,弹劾公主,而且还让宋仁宗处死怀吉。他觉得怀吉是为了贪慕权贵,故意离间公主和驸马的感情的。《清平乐》中司马光身上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太容易把稀松平常,或者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想得格外严重甚至是不堪。



虽然历史上的司马光并没有《清平乐》中那样让人讨厌,不过司马光性格古板守旧倒是真的。他一生无子,因为他的妻子无法生育,而司马光又不愿意纳妾,对于妻子给他安排的女子,他都像躲瘟疫一样,躲她们躲得远远的。历史上司马光并不讨厌,只是他思想有些顽固保守罢了。

含笑百合

含笑百合

司马光算不上坏,甚至从儒家道德标准看品质几近完美,司马光的问题在于过度守旧迂腐,这还是以今人眼光看的

夏弦之月

夏弦之月

比电视剧坏多了。

除了符合儒家私德外,以国家重臣来说,司马光比蔡京等更坏,说的上祸国殃民。

以对国家伤害来说,就是个卖国贼。

hexli

hexli

首先,我是有历史观的学者,在群星璀璨的大宋王朝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间,曾经涌现出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及苏氏父子等国家宰辅重臣级杰出人物,仁宗薨世之后,大宋子民无不悲伤,甚至于让西夏百姓与北辽王庭也为之动容并加以奠祭。当我们翻开历史事实与数据之后,必须得承认大宋仁宗一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英才辈出百姓安宁经济繁荣国家富足文化科技发达的伟大时代。皇帝赵祯治国理政安邦定边可以不愧其谥号仁宗,因为他做到了对内施行仁政对外怀柔四方的王者荣耀。有什么样的帝王?就会有什么的臣下?古人云:同气相求,同质相应,同声相和。难道说如此英明睿智的帝王赵祯,能有如此“稀里糊涂”的司马光,也就是电视剧《清平乐》中面对公主爱情大加干涉以死相逼的那位不近人情不谙世故的谏官坏人司马光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啊。司马光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及文学家,一部以政治、军事及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及历史人物评价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足以让其荣耀千秋,为世人所共知与敬仰。其次,在《清平乐》中的司马光,何以为坏呢?这是因为我们各自立场取舍不同造成的,如果站在公主徽柔与内侍梁怀吉(梁元亨)的不伦不类的爱情纠缠里肯定是不能明白谏臣司马光的家国天下。如果我们站在现代社会婚姻自由的角度看问题,司马光似乎涉嫌干涉他人爱情自主婚姻自由,岂不更是大恶不赦?然而,殊不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家庭上及帝后、王妃,下达王孙公主,一切人生大事都不是私人感情那么简单,而是家国天下大事。皇家王室成员皆有一套完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矩与程序,决非可以随心所欲,更不能任性胡为。朝堂有朝堂的法纪,后宫有后宫的仪规,皇家王室成员的婚姻大事与安邦定国紧密相关,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以此观之,司马光完全是为了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而以死相逼反对公主与怀吉的失德失仪之爱情纠缠,那么,司马光不仅是大好人,更是一个大伟人。最后,我们看历史剧,切勿被剧情影响了我们的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尤其是不能让莫须有之“坏”率性强加于一位历史上少有的真汉子,那就是不太智慧的具体表现。

SpringdayH

SpringdayH

司马光如果与人品来论的话是个好人,深明春秋大义,是古代君子,儒者的代表人物,更有豪言:“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但是其政治主张实有局限的地方,所谓人无完人,一个人处其高位,其受人争议的地方也就比较多。

政治水平

首先司马光是个政治家,他曾任宰相高位,他受人诟病的地方主要是抵制王安石变法,他说:“祖宗之法不能变”,王安石说:“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其政治水平确实与王安石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司马光生于太平盛世,可以说司马光是一位圣人,但是宋朝边患问题多,三冗问题比较突出,司马光却没有任何想要改变的动静,他虽然满腹经纶,但是论时政和学以致用,他的水平很一般。

二、史学大才

司马光,虽然诗词,文章成就不是很突出,但其学识与史学功底深厚加之其勤奋刻苦,笔耕不辍,写成了史学双壁之一的《资治通鉴》。

三、道德水平

司马光的道德水平可算得上是完美的典范,其一生刻苦勤奋,为学习靠圆枕头,提倡勤俭节约,并以此传家,在夫妻问题上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制,拒绝纳妾,司马光的儿子其实他大哥过继给他的,更有名言“德者才之帅也”,在道德伦理上说司马光是圣人一点都不为过。

吃货兔兔

吃货兔兔

清平乐中司马光坏吗?封建社会的女人可以不生孩子吗?可以不侍奉丈夫吗?你爹把你嫁给一个丑的男人,怪我司马光吗?你为什么不让你爹换一个?你为什么不让你爹允许你和离?你怪我司马光不通人性,严惩你?

回到历史,司马光是个克制人欲的道德模范,从资治通鉴可以看出司马光的政治能力,废除新法是因为新法本身存在问题,但司马光也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算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吧。

robbie

robbie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我们小学学习的《司马光砸缸》就是这个司马光,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派,阻碍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激进派的政治改革,他的“坏”是以解放前后中国特色的革命史观评价得出的结论。

革命史观赞扬历史上所有的“改革家”,凡是与“改革家”观点和立场冲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坏”。

司马光是政治家,政治家有自己的立场,司马光的立场偏向于保守,不赞成激进的“改革”,根据“革命史观”推导出来就是“坏”。

但是,历史上的评论者们不是也不可能提前用“革命史观”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司马光既是忠臣又是能臣,既不贪污又不卖国,历史上当然是被赞扬的对象。


kittyliu

kittyliu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