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空间、毁灭、造化、生命、死亡,阴,阳,速度,命运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中间人物
书生意气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摘要】
简要说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提问】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回答】
简要说明小说集《台北人》中冬秋季叙述的用意【提问】
他的作品视野宽广、选材独特、叙事技巧高超,而他的思想内涵仍然是最纯粹 的传统中国。 小说集《台北人》可算是白先勇诸多作品中艺术和思想价值,表达对冬秋季的喜爱【回答】
bubuxu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
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
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摘要】
简要说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提问】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
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
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回答】
革命话语体系中,“社会主义农村新人”最终指向一个
文化隐喻时,英雄的中国形象就诞生了。20世纪初始,
中国文化界就有着一种构.【回答】
问题还没答完呢【提问】
性格纯朴,代表勤劳的劳动人们【回答】
爱想美事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既具强烈的现实性,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为当年曾经感动一代人的著名小说《创业史》更是如此,它反映了“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展后农村的激烈动荡和变革,塑造了以梁生宝为首的不同以往的农民形象,展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复杂的农村社会关系,反映了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各类农民思想和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建国后农民对新农村,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当然,"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简单来说,就是过多受政治的影响和束缚,有浓厚的政治宣传色彩。比如都是光明的大团圆结尾。还有就是写作方法简单粗糙,艺术形式单一,描写的农村生活不够深刻和丰富。从《创业史》来看,虽然梁生宝感动激励了很多人,但不否认,这个人物过于理想化了,也就是说梁生宝的形象超过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是有一定缺陷和不足的。
天地之间
1主角是某个神秘血脉或家族的末落后代
2总有一个牛逼魂魄来教他
3在某个场景救了女主角一命,女主角是很牛逼的一个家族的小姐
4主角从小就是天才结果费了 或者压根没有练武天赋
5主角很低调 家里面不知道他的能力
6各种天才地宝涌向主角 主角后期总要经历惊天浩劫
7进入宗派到成为宗派核心时间相当短暂
8该死的魂魄总要为了救主角而昏迷
9主角家免不了因为主角而面临危机 主角在最危险的时候拯救家族
10主角太优秀 喜欢主角的女人太多
原贴:小说中的十大逆天法则。
竹君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的“同”在于:
(1)两者内容都取材于中国农村,描述的主体对象都是中国的广大农民。
(2)两者根本上都不会脱离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围绕土地问题展开故事情节。
(3)两者创作时都基本遵循了严谨的现实主义风格,塑造了一批有时代特色的人和事。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的“异”在于:
(1)作品创作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对小说主体认识的差异。
简单地说,五四乡土小说属于“知识分子写农民”,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属于“农民作家写农民”;所以前者有思想深度,但对农民的缺点有片面放大的趋势,而且语言“文绉绉”,有着独特的书卷气,并非为当时广大社会百姓所能理解,而只是“留给精英去阅读”;后者语言相对要通俗易懂,但处理问题容易简单化理想化,对农民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不够辨证。
(2)作品矛盾冲突内涵的区别。
五四乡土小说主要揭露的是农民的悲惨生活,揭示的是当时农民与地主、土豪、兵匪等的矛盾;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主要反映的时五六十年代农村的新生活、新风尚,矛盾主要集中于农民群体中新旧思想的冲突(属于农民自身认识问题),即使后来有“两条路线斗争”的内容,那也和五四乡土小说揭示的矛盾有区别,即“敌人”是暗藏而非公开化的,不像五四乡土小说反映的矛盾那样尖锐、赤裸裸。
(3)作品创作时所受思想指导的区别。
lzfchina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
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表现出他的愚昧,鲁迅通过他的被杀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阿Q的形象具有很大社会普遍性,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和强烈的针砭与警示作用。【回答】
MonyQ
要说明17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4 min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那时候,那是,那,那时候,中国土地还没有分产到户,大家都特别辛苦就,或者还没有达到小康的日子
那颗小糖
2总有一个牛逼魂魄来教他
3在某个场景救了女主角一命,女主角是很牛逼的一个家族的小姐
4主角从小就是天才结果费了 或者压根没有练武天赋
5主角很低调 家里面不知道他的能力
6各种天才地宝涌向主角 主角后期总要经历惊天浩劫
7进入宗派到成为宗派核心时间相当短暂
8该死的魂魄总要为了救主角而昏迷
9主角家免不了因为主角而面临危机 主角在最危险的时候拯救家族
10主角太优秀 喜欢主角的女人太多
原贴:小说中的十大逆天法则。
茉緋
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特征及探源
隔水观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左右同时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揭开了又一个文坛大一统局面的序幕,而五四新文化传统,如民主自由、个性化创作、独立思考等则在政权的强力控制下逐渐进入沉潜期。五四传统的沉潜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宣称无产者的政权建立了,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无法支撑五四先驱们达到的探索深度,同时以工农为主体的社会“先进阶级”也没有能力消费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国家初定,既不能无视五四新文化的传统,又不可能放弃对大众精神领域的宣传与占领,于是左翼文学的观念便借助政权力量扩张而至全面贯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手法。周扬给了它一个新名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与西欧、俄国19世纪的“旧”现实主义相区别,即文学要“从革命历史发展上”来反映现实革命的远景,并注重对民众的教育。可见,现实主义的两大任务,一是反映革命的现实,二是对大众的影响教育。文学的现实功用被摆在艺术追求之上。丁玲说:“我也承认,今天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写新人物的这些作品,还不是很成熟,作者对于他所喜欢的新人物,还没有古典文学对于贵族生活描写的细致入微,这里找不到巴尔扎克,也没有托尔斯泰。”从某种程度上看,所谓“现实主义”是五四文学传统沉潜的“非精英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政权出于现实功利的性的考虑,排斥这种执著于高层次精神探索的活动,排斥精英化的启蒙,虽然实际上精英式探索是更深一层意义的启蒙与提高,但是已经说过,这个政权本身负担不起这样的高度与深度,它也不愿意使大众的目光过多地投注到内心、终极等精神领域,而希望能集中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政权自身,从而尽快实现政治统治、经济建设等外在征服的目的。至于作品艺术水平的低劣,丁玲又说:“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因为一切都是新的,当文艺工作者更能熟悉与掌握这些新的内容与形式时,慢慢就会使人满意起来。我希望读者们不要强调这个缺点,因为强调只有增加你的成见,加深你对于新事物与新文艺的距离,让我们不要留恋过去。”
然而实际却并不能使人满意,理论指导与实际执行发生了偏差。其一体现在对通俗文学的批判上。现实主义创作是“非精英化”的结果,亦即有“平民化”的要求与趋势。而根据当时的阶级划分,小市民阶级被定为类似于“亚小资产阶级”,是一个落后的,需要工农改造的阶级。对通俗文学的批判也主要基于它所服务的读者层是小市民阶级。但是,与欧洲相比,中国由于工商业与都市的欠发达,“小市民”作为一个阶级,从未强大到有左右政局的力量,而掌握了文化的工农极其容易与小市民在审美趣味取向上达成一致。因否定城市而否定小市民,到否定通俗文学,再到否定平民化,这是政权力量控制下文学方针与实际情况的悖论。导致的结果是使得一批艺术水平不高,吸引不了知识青年的作品,在面对工农兵时又显得曲高和寡,完全沦于说教。这一点虽然在实践中又逐渐被修复,一批在艺术形式和结构上借鉴通俗文学的作品,如《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的出现所代表的开创意义,却也使得对通俗文学的批判变得模糊与不合理。
其二体现在作家队伍上。可以说,新文学发展到四十年代,内心化伤感化的倾向十分明显,甚至一部分走进了象牙塔。纤柔,秾丽,哀婉的美学风格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解放区文艺此时带着泥土的香气出现了,使得那一批作家得到了解脱,他们为这种刚健、质朴、有点粗野的风格所吸引。同时政权对文艺的重视,使“以文致仕”的古老传统在解放区推行下去,文人与政治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实现。于是大批作家投入到解放区文艺的阵营来,从天上的玄思转到人间的生活,从内心的独语转到土地上的歌唱。这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现实主义的美学意义。然而政治的束缚一旦过紧,现实主义在美学上的吸引力减退,这批作家的创作也就失去了光泽,或退出主流,或艺术水准大打折扣。
总之,现实主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生命力大大减弱,非但不能保持原意旨,甚至走向了现实的对立面——对现实的粉饰、夸张、歪曲,而确实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二 革命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是个类似于“儒道互补”的命题。浪漫主义更加靠近了文学的艺术性追求,更偏重于内心的东西。然而它的妙处就恰恰在于,它同时又是“革命”的,这就意味着这种内心感觉是开放性的,而非封闭的。这极其适应了当时政治宣传与太平粉饰的需要,它不要过多的思考,而只是“光明”基础上的升华,就好比一团蘑菇云,所需的原料并不多,却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外显的,绝不引向深层思考,然而又时在内心前面扣了一下门,这一扣便弥足珍贵,补充了现实主义所缺乏的丰富内涵。“我们的时代充满了浪漫精神,我们的创作也需要美妙无边的幻想。”两者的结合实现了艺术的更上层楼,作者与读者产生巨大的激情共鸣。原本缺乏激情的现实主义充其量只是概念的文字显现,是死板的政治说教,但在浪漫主义激情的巨掌扶持下,现实主义充盈起来,不再笨拙蹒跚。好像因了这激情,所有的一切立刻真实感人而光彩重生。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同时,不论是美好信仰还是英雄人物的精神品格,在作品中看来是从未失去乃至毁灭的,英雄总是能够凭借着崇高的信仰战胜敌人,这使得整个十七年文学基调是喜剧式的,即使激情的宣泄也是喜剧式的。这些作品只提供给读者一些精神支持与情感寄托,而缺乏真正反思的力度与悲剧的最终净化心灵的效果——但这对于它来说是大不必要的,这不是它的目的。由此衍生出十七年文学的美学风格:奔放雄伟刚健热烈。可以看出,这是基于对现实的绝对自信而生成的,也更成功地为不断的政治运动提供激情库存。
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学在“情节化”与“宗教化”上的深层次结合。情节是反映现实的,在世俗意义上宣传政策吸引读者;“宗教化”则有终极旨归性质,情节是它的依托,它又使情节本身成为先验的,不可质疑的存在。情节在宗教的笼罩下不可以被思考,只有“信”与“不信”两种选择。相应地,读者付出的也是类似宗教体验的庄严与激动。这个结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治抒情诗,那些对现实的描述和讴歌,读起来多么感人,读者与作者两方面都表现出皈依来,一同进入理想的圣地。
尽管如此,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在一个限定如此之严的文学环境中,“两结合”并非万全之策。那些喜剧式的激情最终变成一种虚妄,没有深厚动力支持的狂喜只能造成愚昧滥情虚伪,渐渐地这种喜悦也不能再吸引人了。也许是耗费太多了吧,它给民族心理带来的疲乏和理性的匮乏都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恢复的。情节的“宗教化”产生了迷信的恶果,极端缺乏思考同时又极端敏感导致对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不加区分。因为按照它的逻辑,情节的真实性是不可以怀疑的,加之其上的宗教情感也必然是作者自己的真实想法,由是观之,便不难理解五十年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和后来一部《海瑞罢官》引起的文革巨浪。“两结合”的出现,反映了文学当时夹缝中的两难处境:既要迎合政治,又得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这是文学扭曲与变形的一种表现,一旦有了轻松的环境,沉潜的五四传统便
会露出头来找到接续者。
三 断裂与重生
新文学的两大主题:对未来中国现代性的思考与对古老中国“家园”印象式的依赖,或由于阶级斗争的观念,或由于美学风格的差异,都在十七年文学的主流中发生了断裂,极少有人对生存本身做超出马列范围的反思,或者对遥远的故乡唱一曲异乡漂泊的惆怅歌谣。
这有现实的原因,社会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建设取代了思考与怀念。更深一层则是因为对于“现代性”这个命题,政权和工农都不熟悉,在他们的概念中,这是与城市,资本,金钱,诱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里面充斥着不可把握的罪恶,于是,既然无法把握它,那就干脆消灭它好了。同时,解放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消磨了对“家”的远距离的观照,更没有战争年代颠沛流离的家国命运之感。所以,从这些意义上说,新文学的两大主题是被时代断裂,被政治断裂的。两者的重建又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索是一个民族必然要进行的活动,然而由于断裂的原因不同,重建的时间也不同。
关于现代性的思考直到后朦胧诗运动时才真正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经济实力与文化程度达到某个高度时,现代性的问题才有机会被探讨,“城市”的概念也开始复苏。当然,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现代性思考远远达不到西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深度,加之十七年文学与十年文革的排斥,这种思考更显得稚拙。因此便不难理解十七年文学中工业题材与城市题材的浅薄与缺乏生命力,正是由于现代观念的缺乏所致,而同时,这种观念却又是在政治操纵下人为祓除的。
相比较而言,“家园”印象的断裂更是一种美学风格的断裂,因为它与刚健热烈的“时代精神”相悖而遭到了摒弃,例如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即因此成为争议之作。然而在另一个层面上,“家”的概念则被延续下来,从而与五四文学一脉相承,表现为十七年文学中的两大题材:革命历史小说与农村小说。
革命历史小说是将政权统治合法化的产物,除去政权自身的需要外,还表现了政权甫立,民众包括作者在内的对于前途未知的茫然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党”的依赖。因此,“党”就必须被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历史必然,具有千秋万代不可变更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因而,这种证明自己“从何处来”的过程便类似与一个“寻根”的过程,而对这个被塑造出来的历史的坚信依赖也就具有了对“家园”的感情色彩。例如《红岩》中时时刻刻灌输给读者的“党”与“光明”的必然联系。这一点对于占主流的解放区作家来说,意义更加深刻。是革命历史年代赋予他们智慧,光荣,激情以及创作的源泉,解放后的回忆便是一个在“遥想当年”的家园回望中寻找自我肯定的过程。许多作家,例如郭小川,孙犁,都有对战争年代的怀念,从而产生一种心灵的慰藉。
农村小说则更是发于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与熟悉,这是五四文学“乡土性”的直接延续。这里不同的是,没有作家的思考,甚至无关技巧,而主要是对“家”(或者“根”)的直接描述。一切都是深深了解,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在拉家常,所有的语言,修辞,逻辑,情感驾轻就熟。鲁迅当年沉痛地提到的隔在他与故乡之间的“厚障壁”在这里被对“家”的强烈情感轻而易举地消除掉,肯定代替了批判,和谐代替了冲突。但是应该看到,假使如此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农村小说在政治宣传上的优点被强化到了极端的地步,成为跟在政治后面亦步亦趋的工具。“怎样描写农村题材,反映农村中的问题,是作家们的重大责任。由于农村发生了问题,也引起了创作上的新问题。1960,1961年,公社问题明确起来,写得多了。到今年又写得少了,情况还不大摸得准。”由是观之,这种对五四传统的重生由于现实的限制,只是在极其肤浅层面上的一种继续。这里放弃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权力,使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而思考,恰是文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原贴:“十七年”文学的创作特色
asycjp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创作水平总体不高
2.受政治运动影响,创作思想狭窄
3.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文学流派特点
4.有鲜明时代特征即农村合作化运动,有农村新生活的情调和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风格鲜明。
5.人物脸谱化,特征突出
6.正中反人物冲突结构
7.语言通俗不加修饰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摘要】
简要说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提问】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创作水平总体不高
2.受政治运动影响,创作思想狭窄
3.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文学流派特点
4.有鲜明时代特征即农村合作化运动,有农村新生活的情调和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风格鲜明。
5.人物脸谱化,特征突出
6.正中反人物冲突结构
7.语言通俗不加修饰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回答】
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提问】
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回答】
美味芒果
先说不同之处,五四乡土小说属于“知识分子写农民”,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属于“农民作家写农民”;所以前者有思想深度,但对农民的缺点有片面放大的趋势,而且语言“文绉绉”,有着独特的书卷气,并非为当时广大社会百姓所能理解,而只是“留给精英去阅读”
hhyy6268
一、夫妻关系
这种关系是金庸武侠小说重点,其中值得一提的夫妻很多,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有
互爱互助深情有加的,有打打闹闹,互不信任的,从这些夫妻关系中我们可以领略武侠
世界与我们现实世界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从郭靖和黄蓉夫妻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尽
管一个聪明伶俐,貌似天仙,一个憨厚耿直,资质欠佳,但由于真心相爱,其夫妻间形
成了较为难得的默契,为有爱情的婚姻创造了较为理想的典范。胡一刀和胡夫人的夫妻
关系描写的笔墨并不多,但从短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令人遗憾的传统形夫妻关系
,但这也是爱情使然。黄药师与冯衡的夫妻关系也是爱情的力量使两人共同对武林致宝
《九阴真经》下了较大的功夫,夫妻共同作案,智盗《九阴真经》最后冯衡成为这一事
件的牺牲品。但由于冯对黄的深爱,其并没有对这事有半点怨言,使黄药师对此遗恨终
生,他得到的《九阴真经》,确付出了失去爱妻的代价。金蛇郎群与温仪的夫妻关系也
是爱情支撑夫妻关系的又一例证,尽管夏雪宜面临死亡,但他还是念念不忘给妻子留下
宝图,可见其夫妻爱之深切。苗人凤与南兰的夫妻关系是偶然所造成的,他们没有真正
的爱情,是感恩图报形成的,最终也就形成了这两个人关系的结果不好,发生武侠世界
的悲剧。谭公谭婆和陈正德关明梅两对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同类型的,他们夫妻间始终是
打打闹闹,没有一刻安宁,但也是有爱情在其中的,吃醋是每个存有夫妻关系的人都会
产生的一个心理,而谭公、谭婆及天山双鹰夫妻间的关系也就是比较现实的了。
二、兄弟(姐妹)关系
由于金庸小说的主人公多数是孤儿或独生子女,因此在主人公中兄弟姐妹的关系体现得
不是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桃谷六仙兄弟的团结,尽管其智力上并不是聪明绝顶,但其兄
弟间互相关照还是体现较好,这正应了一句话傻人有福,在现代人看来桃谷六仙有点缺
心眼,但他们兄弟六人却不这么认为,兄弟一体,他们快乐着呢!这兄弟六人虽不是令
人喜欢,但也是可爱的人物。再说阿朱和阿紫,这姐妹二人生长的环境不同造成了性格
上的较大差异,阿朱为保护生父的性命,不惜以命换命,但阿紫却利用阿朱与乔峰的感
情,及乔峰的负疚心理,处处要得到自已的利益,这正是其姐妹关系的具体体现,阿朱
是给与,而阿紫是索取。人间的悲剧由此产生。陈家洛和乾隆的兄弟关系中也可以看出
取与予的关系,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陈家洛失去了自已的爱情,而其兄长的无限索取
,置兄弟血缘情义以不顾,造成了又一悲剧的结果。在兄弟关系的体现中,拖雷四兄弟
的关系也很令人思考。老大和老二争的不可开交,而老三是比较随和的,拖雷更是无所
求,因此王位不会给老大,也不会给老二,因为两人的争斗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所以
,任何情况下,兄弟姐妹的情义都有应该是珍贵的,不论是你好还是她好,总之大家一
致了才会有进步,你争我夺必然会代来不良后果。我们应该羡慕桃谷六仙兄弟,他们缺
乏智力的同时,也就没有你争我斗的血腥,这难道不可爱吗?
三、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是金庸武侠小说人物间重要的关系,有怜爱有加的,有毒如蛇蝎
的,有不管不顾的,这些都是人间父(母)子(女)关系的体现。欧阳峰虽然是个被武
林同仁公认的毒物,但他对自已的侄儿,也是自已的私生子欧阳克关爱备至,由于儿子
在他心中的位置不亚于自已对毒物有迷恋,因此对儿子的保护不择手段,但在武林正派
和反派人物的包围下,他是势单力薄,而欧阳峰终于命丧牛家村,使欧阳峰最后被逼入
神精失常的境地。阿朱对生父的感情是不是很强烈呢?并非如此,他能替父承受一掌并
不是生父对他有养育之恩,相反却是抛弃之仇,但爱情的力量便她毅然面对这一掌,为
自已的一生画上一个句号,这正是阿朱的可爱和为别人着想的性格。换了黄蓉,我想她
也可能会如此做,但她绝不会心甘情愿去以死去化解恩怨,而非要想出办法,那怕是象
韦小宝式地洒石灰等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黄蓉的和阿朱不是一个类型的人物,
这就是金庸在人物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在父(母)子(女)关系关系中,值得一评的还
有两个,一个是凌退思,其为了得到财宝的密秘,不惜把女儿活埋,这种现象不是没有
,现代社会不是有许多父母把自已的亲生骨肉买掉吗?父母子对子女的溺爱是正常的,
如黄蓉对郭芙、宋远桥对宋青书,但是要看到她和他在子女的教育上是失败的。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能够成材,重要的一点还是孤
儿较多,即是有父母也是单亲或未在一起生活和教育,这是金庸对人物命运设计的重要
特征。
四、师徒关系
在武侠世界中,师徒关系要高于血缘的关系,因为练武之人的本事来源于师傅,如此只
有对师傅敬若神明,才能使师傅倾囊相授,因此,才有郭靖对江南七怪中的五怪的死心
中悲愤,与黄蓉分手。从师徒上来讲,喜爱自已的徒弟应是天经地义的事,小龙女和杨
过一起生活,造就了师徒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尽管最初小龙女对人情事故并无心机,但
事情的变化使他和她之间爱生了不可磨变的爱情,这是师徒关系的最好的典范。君不见
在大学的校院中师生恋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吗?另一种师徒关系是体现在师傅自私自利方
面,这样的师傅如戚贵发、万震山等等,而最令人痛恨的是岳不群对令狐冲,由于他的
阴谋,令狐冲更是九死一生,令狐的心苦只有经历过一种不解和失望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到他被师傅除名的悲凉,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感受。从某个角度分析,岳不群一手策划
了林之平与岳录珊的爱情,也葬送了令狐冲与其的抚养与师徒关系。赵志敬这样的师傅
是令人痛恨的,没有人品的师傅不配做师傅,杨过的一些淘闹之处是可以原谅的,但做
为师傅对徒徒弟绝不应费尽心机去折磨徒弟以泄私愤,这就是赵志敬不能担当起师傅的
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人师表是由人品所决定的,郭靖会成为一个好师傅,但他不善
于做师讲授,这是他人生的憾事。我们应该羡慕张翠山,因为他有个好师傅张三丰。如
师傅还有一些,如洪七公,心地善良,一灯大师失错必改,他们做师傅不在武艺的高低
,而在人品和榜样,这才够得上一代宗师。
五、朋友关系
段誉的交友和其追女是相一致的,他认为可交之人必与其结交,这是他的优点,也是其
心中有佛的最主要的体现。再就是石破天,他对大悲的保护尽管力微,却出于真心,他
的理论很真实,即无所求才是有所求,你报求的别人不想给你,你求了也没有用,而你
不想求,如果你做到了,未求的东西反而会来到你的身边使你得到。对于石破天与赏罚
二使的结拜兄弟正是这种不可知和不可求中完成的。但遗憾的是金庸在小说中没的把二
使的性格特征描写得比较完善,没有从侧面烘托石破天的人生信条,使小说在情节上有
了一种不可小看的错落。谢逊和张翠山的朋友情义是在张无忌出生后发展的,这种发展
为两个人物性格变化创造了条件,张翠山能为保护谢逊而自尽,充分体现了张翠山对朋
友情义的重视,在道义和生命之间,英雄们始终会选择道义。还有一个重要的朋友关系
是刘正风和曲洋,这两个人物成为琴萧知已不仅仅是以音乐会友,而是心灵上的一致相
通。十年修得同船渡,确实在人世间知已难求,而知已得一死不足惜,这就是人生不同
于动物世界的一个特征,即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
六、情人关系
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悲哀,同时也是武侠世界的不幸。丁典的爱情被
凌思退给葬送了,而其生离死别让狄云体会到人世的凄凉。水笙的情人原来并不是狄云
,但在阴差阳错之中她和他建立了相当的信任,这就是情人间的默契。香香公主为了情
人的大业,不惜用自已去做代价,而当她知道情人上当时,又以死示警,这是情人的可
爱。段正淳是个到处留情的人,但他对情的人投入也不能说他是一个不正派的人,从一
而终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但人的感情不能说是一承不变的,人们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
时,感情生活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大的乐趣体现,因此情人关系的确定是武侠世界和现实
世界相通的。游坦之的悲剧在于她确定的情人是阿紫,而李莫愁则由于情人另娶造成了
其心理变态,瑛姑的变化则是由于其追求感情生活,而老顽童又不懂情人心理,这些悲
剧形成了情人关系的最值得一书的内容。阿朱和西施是幸运的,有情有终于会得到自已
所希望得到的爱情的。
原贴: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camilletsang
古希腊讽喻故事集《伊索寓言》,相传为奴隶伊索所作。 2、 中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所写的《神曲》,原名《喜剧》,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薄迦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 4、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作家是塞万提斯,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 5、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大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有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6、 拉伯雷是法国十六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 7、 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有讽刺喜剧《伪君子》。 8、 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笛福,其代表作为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9、 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运动中的讽刺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 10、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后者的创作延续了六十年之久。 11、 席勒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其代表作有戏剧《强盗》、《阴谋与爱情》。 12、 拜伦是英国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唐璜》。 13、 雪莱是与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是其最优秀的作品。 14、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德国诗人海涅的代表作。 15、 雨果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最著名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16、 司汤达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 17、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包括96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18、 福楼拜是法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 19、 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匹克威克外传》,他的第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是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是其后期创作的代表作。 20、 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其代表作是讽刺小说《名利场》。 21、 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爱米丽勃朗特,都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前者写了自传体小说《简爱》,后者写了小说呼啸山庄。 22、 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末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他的名篇。 23、 罗曼罗兰是法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著名的作家,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 24、 左拉是法国著名作家,卢贡——马加尔家族(包括《娜娜》、《萌芽》、《金钱》等20篇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25、 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家,《玩偶之家》是其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26、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7、 斯托夫人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老黑奴汤姆的命运,控诉了南部反动的蓄奴制。 28、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惠特曼,其诗集《草叶集》,对我国新诗产生过影响. 29、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30、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历史小说上蔚的女儿、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原贴:十七年著名长篇小说有
fushibaomian
大家进来看看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真正的遭遇
萧峰<天龙八部>
萧峰(1030-1065)辽朝大臣,契丹乙室部人。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重熙十七年(1048年),从耶律仁先伐阻卜部,破之。十八年,讨敌烈部,为敌烈部节度使。二十年(1055年),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北面林牙。清宁九年,密奏耶律重元父子有阴谋。及重元叛,同耶律仁先起兵平叛,追耶律重元至北漠,逼重元自杀。以功封南院大王。咸雍元年,病死。辽道宗諡号文忠,追封辽西郡王。
杨过<神雕侠侣>
杨过(1236-1367年)南宋末将领。字改之,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六世孙。宝佑二年(1254年),年十八,从王坚在合州(今四川合川)筑钓鱼城,以御蒙古,城筑就,升都统制。善骑射,军中号“飞将军”。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军围合州,他与王坚并力坚守,使蒙古攻九月之久而不能下。七月,射杀蒙古大汗蒙哥,大败蒙军,以功调任
襄阳城守备使。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军围襄樊,战死。
郭靖<射雕英雄传>
郭靖(?-1269年)南宋末士兵。为宋京湖安抚制置使吕文德龙卫兵小卒,咸淳五年(1269年),蒙古军围襄阳城三年馀,一日,吕文德读丘睿有“郭靖杨过张无忌”语,见其名列杨过之前,於是被召用,他勾结茅山道士黄药师(桃花岛主?),伪称能施六丁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人,可生擒忽必烈而退蒙古兵。吕文德深信不疑,授以官职,赐金巨万。郭靖募城中市井无赖为六丁六甲之兵。又曰:“择日出兵三百,直袭蒙古大都(今北京)”。及开城门作战,与黄药师坐城楼作法。蒙古军蜂拥入城,不守。吕文德大叹:“误国家者,你也;误国家者,我也。”将郭靖和黄药师斩首,尔后,吕亦自刎死。
张无忌<倚天屠龙记>
张无忌(?-1366年)元末北方红巾军领袖。父祖皆为白莲教教主,其父起义失败牺牲后,他与母殷氏逃奔杭州,后匿东海居砀岛上。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刘福通迎至毫州(今安徽毫县),建宋政权,改元龙凤,称帝,号“小明王”。以杨逍、范遥为左右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刘六知枢密院事。未几,刘福通杀杨逍,任丞相,进封太保,改行中书省,辖毛贵、赵均用、朱元璋等部。及遣三路军北伐,龙凤五年(1359年)五月,移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八月,退居安丰(今安徽寿县)。九年二月,张士诚命吕珍袭安丰,朱元璋率军解围,迎他至滁州(今安徽滁县)。十二年,被朱元璋部将常遇春溺死於瓜步江中。
段誉<天龙八部>
段誉,后理国主,又名段和誉。1108-1147年在位。年号日新、文治、永嘉、保元、广运。宋大观三年(1109年)遣使至宋京师,贡麝香、牛黄等方物,宋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避位为僧。諡号宪宗宣仁皇帝。
段正淳<天龙八部>
段正淳,后理国主,段思廉孙。1095-1108年在位。宋绍圣元年(1094年),高升泰夺其兄段正明皇位,次年升泰卒,遗命以国还段氏。升泰子泰明立他为王,改国号为后理,年号天授、天明。但大权仍操高氏之手。封泰明为中国公,其鄯阐领地号中国。高氏世代为大理国相,称高国主。崇宁二年(1103年)曾遣使高太入宋求经书、药书。宋大观二年(1108年)避位为僧,諡号中宗文安皇帝。
王重阳<射雕英雄传>
王重阳(1112-1170年)金朝道士,全真教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学道后改名吉,字知明,号重阳子,世称重阳真人。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天眷初曾应武举,中甲科。大定元年(1161年)穴居终南县南时村,号“活死人墓”。七年赴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传道,筑全真庵,遂创全真教。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又制定道士出家制度。其徒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号全真七子,北七真。著有<重阳全真集
>、<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元世祖赠号“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加赠“重阳全真开化辅极真君”。
袁承志<碧血剑>
袁承志(?-1651年)明末家民起义首领,辽东巡抚袁崇焕之子,崇祯三年(1130年)崇焕被冤杀於京师,其为崇焕部将左辅救出。投王嘉胤。四年四月王死,代领其众。至八年(1635年),有众数万,为“十三家”首领之一。崇祯十一年,起义军普遍受挫,多受抚降明。他与贺一龙、马守应、刘希尧、贺锦等转战至英、霍山区,坚持斗争,号“左革五营”。十四年与张献忠联合。十五年,李自成起义军席卷河南地。又率部附自成。大顺政权建立,受封制将军。顺治二年(1645年)与李锦、高一功等入湖南,联合南明永历帝共同抗清,因受南明朝廷排挤、歧视。随高一功退入广西。八年,由黔入蜀途中,遭孙可望阻击,牺牲。
陈家洛<书剑恩仇录>
陈家洛,清朝武士。江宁(今浙江海宁)人。少时以武闻名。康熙间,客於京师显贵之家,以武术技艺闻名当世。雍正中,因浙江总督李卫镇压顾云清反清案受株连,但未被处死。至乾隆间,八十馀终於家。旧时江湖间流传其侠义之事颇为广泛
北七真、全真七子<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
清净散人----孙不二
孙不二(1119-1182年)金朝女道士、全真教清净派创立者。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亦称孙仙姑,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马钰之妻。善翰墨,工吟咏 。大定九年(1169年)从马钰从王重阳学道。十五年,入关祭王重阳於祖庭,后出关游洛阳,居凤仙姑洞修道,从者甚众。著有<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密书>等。元世祖时追封“清净渊贞顺德真人”,武宗时加封“清净渊真玄虚顺德真人”。
丹阳子----马钰
马钰(1123-1183年)金朝道士、全真教遇仙派创立者。原名从义,字宜辅,后更今名,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丹阳真人,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家饶馀财,号“马半州”。善诗文,能经史,擅针灸疗法。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赴宁海传道时,与妻孙不二师事之。主张“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著有<洞玄金玉集>、<渐悟集>、<神光集>等。元世祖追封为“丹阳抱一无淡真人”,武宗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普
化真君”。
长真子----谭处端
谭处端(1123-1185年)金朝道士、全真教南无派创立者。原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世称长真真人,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大定七年(1167年),因患风眩瘫痪,往谒适在宁海传道之王重阳求治,病愈后从学道,侍之左右,终身不退。王重阳去世后,居葬守墓。后出入伊洛间,广收门徒。有<云水集>。元世祖赠号“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武宗加封“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
广宁子----郝大通
郝大通(1140-1212年)金朝道士、全真教华山派创立者。原名升,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钻研<易经>,精於阴阳数术之学。大定八年(1168年)从王重阳学道士昆嵛山,改名磷,号恬然子。十二年,西游岐山,法名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世称广宁真人。大安年间,赐号“广宁全道太古真人”。著有<三教入易论>、<示教直言>、<太易图>等,有文集<太古集>。元世祖时追封“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时回封“广宁通玄妙
极太古真君”。
全阳子----王处一
王处一(1142-1217年)金朝道士、全真教嵛山派创立者。字玉阳,号全阳子、华阳子,世称玉阳真人。宁海(今山东牟平)人。从王重阳学道,居昆嵛山烟霞洞修仙。据传曾翘一足独立九年,未尝睡觉,帮人称铁脚先生。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世宗如见,问以延年之理,以“惜精全神,修身之要,端拱无为,治天下之本”相答。二十九年,奉诏为世宗主醮。承安三年(1198年),章宗召见,问以养生之道,赐号体玄大师。元世祖追封“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武宗时加封“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
世生子----刘处玄
刘处玄(1147-1203年)金朝道士、全真教随山派创立者。字通妙(一说道妙),号世生子,世称长生真人,莱州(今山东掖县)人。少为屠,酗酒。大定九年(1169年),从王重阳学道。十年,於终南县刘蒋村为王重阳守墓三年。后往来於京洛、莱州间传道。明昌二年(1191年)曾被诬下狱。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召见,问以至道,以“寡嗜欲则安,薄赋敛则国泰”相答。著有<仙乐集>、<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道德经注>、阴符演>等。元世祖封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武宗加封“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
长春真
丘处机(1148-1227年)金、蒙时道士,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栖霞)人。王重阳七大弟子(全真七子、北七真)之一。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时奉诏前往,至则力劝不嗜杀人。1223年,自西域返。其往返经历,弟子李志常所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记之甚详。及返燕,持成吉思汗后赐玺书,放奴为良和救生者达二三万人。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
原贴:金庸小说中的人物
端太久的mm豆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创作水平总体不高
2.受政治运动影响,创作思想狭窄
3.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文学流派特点
4.有鲜明时代特征即农村合作化运动,有农村新生活的情调和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风格鲜明。
5.人物脸谱化,特征突出
6.正中反人物冲突结构
7.语言通俗不加修饰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回答】
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提问】
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回答】
小火斤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
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表现出他的愚昧,鲁迅通过他的被杀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阿Q的形象具有很大社会普遍性,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和强烈的针砭与警示作用。【摘要】
简要说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提问】
农村题材小说的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信息及性格特点。他们是纯朴的,而且是敢于奋斗,不甘寂寞的一代农民。
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
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表现出他的愚昧,鲁迅通过他的被杀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阿Q的形象具有很大社会普遍性,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和强烈的针砭与警示作用。【回答】
心儿_菲菲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的“同”在于:
(1)两者内容都取材于中国农村,描述的主体对象都是中国的广大农民。
(2)两者根本上都不会脱离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围绕土地问题展开故事情节。
(3)两者创作时都基本遵循了严谨的现实主义风格,塑造了一批有时代特色的人和事。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的“异”在于:
(1)作品创作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对小说主体认识的差异。
简单地说,五四乡土小说属于“知识分子写农民”,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属于“农民作家写农民”;所以前者有思想深度,但对农民的缺点有片面放大的趋势,而且语言“文绉绉”,有着独特的书卷气,并非为当时广大社会百姓所能理解,而只是“留给精英去阅读”;后者语言相对要通俗易懂,但处理问题容易简单化理想化,对农民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不够辨证。
(2)作品矛盾冲突内涵的区别。
五四乡土小说主要揭露的是农民的悲惨生活,揭示的是当时农民与地主、土豪、兵匪等的矛盾;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主要反映的时五六十年代农村的新生活、新风尚,矛盾主要集中于农民群体中新旧思想的冲突(属于农民自身认识问题),即使后来有“两条路线斗争”的内容,那也和五四乡土小说揭示的矛盾有区别,即“敌人”是暗藏而非公开化的,不像五四乡土小说反映的矛盾那样尖锐、赤裸裸。
(3)作品创作时所受思想指导的区别。
五四乡土小说,主要是在文学研究会“写实化”、“血与泪的文学”等理论指导下进行创作的,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主要是在当时“体制化”的思想引导下进行创作的,所以五四乡土小说显得要更有时代特色与鲜明性,出现了不少有作家个性特色的作品(因为社团内部可以存在不同认识的缘故),但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单看每一部作品会觉得不错,但总体看起来有千人一面的感觉(“体制化”的桎梏所致)。
草草写了些,并非大学中文专业水平,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多多指正。
如果当时yilan
所谓“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不过,乡土文学中也亦时常出现粗犷的民俗,剽悍的民风,甚至是野蛮的陋俗、愚昧的乡规和残酷的阶级压迫,所以,如果认为乡土文学只是叙述心灵的净土或只描写诗意的田园风光,显然不够全面。乡土文学中,粗犷的阳刚之气与纤细的阴柔之美同在,化外之境的淳朴人性和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都可以为乡土文学所容纳,而愚昧与文明的冲突,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更是形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主题。至于乡土文学的作家,如沈从文,自命为“乡下人”,刘绍棠,自称为“土著”,他们的乡土作品的视野,表面上看,似乎只专注于乡土间的纯美故事;细究起来,现当代任何一位以乡土文学为题材的小说家,几乎都无法完全回避关于现代意识和外部世界对乡村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以直接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另一些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叙述可能间接地表达对于现代文明的某种否定态度。但是,不管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对现代文明取何种态度,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并非封闭的“乡土文学”,这一题材的文学类型,总是直接或间接应对着现代文明的挑战。
据考证,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在现代中国,最早的是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 “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
花谢丶谁哭
明明young
gwen1110
原贴:古龙小说中的人物
公元223年
原贴:古龙小说中的人物
tulipde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四类农民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1949—1966)的文学创作中,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一直以其独有的地位和成就而备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当时文坛上的大多数作家都来自农村,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同时,农村题材小说还有着其他题材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既拥有着从“五四”新文学到解放区文学以来农村题材小说形成的传统优势,还拥有着丰富多彩而又激动人心的现实生活素材和感受。
因此,在当时的文坛上,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是最多的,作品也是最多的,成绩也是最突出的,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贡献出了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等经典作品。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最重要的收获是在表现当时农村生活状况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同时,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民形象。其中,有四种类型的农民形象最值得注意。
第一类形象是“先进人物”,即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 如《三里湾》中的王金生、王玉生,铁木前传中的九儿、四儿,《山乡巨变》中的李月辉、刘雨生,《创业史》中的梁生宝,《艳阳天》中的萧长春、焦淑红等,他们乐观、自信,既有政治觉悟和牺牲精神,又有知识文化和学习欲望,大多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作家们有意识地树立的学习榜样。虽然,梁生宝、萧长春、焦淑红等形象有较为明显的拔高的痕迹,并没有如实地反映真实的农村生活状况,但这正是当时作家对现实的认识,也是他们追求革命理想和创作理想的结果,更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第二类形象是“中间人物”,即走资本主义道路自发势力的代表 如《三里湾》中的“糊涂涂”“能不够”,铁木前传中的黎老东,《山乡巨变》中的陈先晋、“亭面糊”,《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郭世富,《艳阳天》中的“弯弯绕”“马大炮”等,他们大多是从“旧社会”的苦日子里煎熬过来的,与乡村历史和文化有着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他们年长而智慧,对乡村生活有深刻认识,但又保守而怕穷,对“发家致富”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对走集体化道路这类新生事物则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排斥。但是,连作家们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这些作家们竭力帮助甚至努力批判的人物,无意中却成为描写得最为成功的形象。
第三类形象是“异己分子”,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 如《三里湾》中的范登高、《创业史》中的郭振山、《艳阳天》中的马之悦等,他们大多精明而能干,自负而自私,有头脑、有知识、有经验,又曾有光荣的革命经历,在农民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但由于缺乏坚定的意志,热衷于个人的发家致富,成为革命道路上的变节者。
第四类形象是“地主富农”,是农村中暗藏的阶级敌人的代表 如《山乡巨变》中的龚子元夫妇、《创业史》中的姚士杰、《艳阳天》中的“马小辫”等,他们大多凶狠而狡猾,曾有罪恶的历史,对穷苦大众有着深刻的仇恨。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正是因为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农村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并成功地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所以成为当时农村社会的一面镜子。
说明:本回答参考了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樊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特此致谢!
爱evain
黒子当当当
1.裴珏2.谢铿3.南宫平4.梅吟雪5.吕南人6.芮玮7.展白8.方宝玉9.胡不愁10.小公主11.水天姬12.展梦白13.铁中棠14.云铮15.朱藻16.水灵光17.温黛黛18.沈浪19.熊猫儿20.金无望21.王怜花22.快活王23.朱七七24.白飞飞25.俞佩玉26.红莲花27.朱泪儿28.江小鱼29.花无缺30.燕南天31.苏樱32.铁心兰33.张菁34.慕容九35.楚留香36.胡铁花37.姬冰雁38.中原一点红39.无花40.原随云41.苏李宋42.华真真43.张洁洁44.李寻欢45.阿飞46.上官金虹47.荆无命48.郭嵩阳49.孙小红50.林诗音51.郭大路52.王动53.林太平54.燕七55.红娘子56.杨凡57.秦歌58.田思思59.田心60.萧石逸61.连城璧62.风四娘63.沈壁君64.孟星魂65.老伯66.小蝶67.高老大68.叶开69.丁灵琳70.上官仙儿71.白玉京72.高立73.双双74.段玉75.华华凤76.萧少英77.丁喜78.傅红雪79.公子羽80.燕南飞81.明月心82.柳长街 83.龙五84.小雷85.纤纤86.谢晓峰87.燕十三88.铁开诚89.陆小凤90.花满楼91.西门吹雪92.司空摘星93.老实和尚94.小马95.王风96.赵无忌97.上官刃98.小雷99.卫凤娘100.上官怜怜101.小方102.李坏103.马如龙104.杨铮105.吕素文106.高渐飞107.元宝108.卜鹰 好歹也算一百单八将吧, 看我打的这么辛苦 给高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