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文无第一,就是各说各的,只要死不认输你能拿我怎样,就算全世界觉得我不如你,我还是觉得我比你好。武无第二,呵呵,不服,搭把手试试,立现搞下,再不行,生死斗,不认输就得死。所以他俩的水平,我们在你心中认为谁高,就是谁高,不用管别人的看法。
第一版本小强文学网
[作品]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
四小悠
文学的影响力大小重要看该文学是不是反映了真实的东西的真实本性,从而引导新的文化发展方向,了解人性,虚假的,愚昧的,落后的都会被扫进垃圾堆!日本和美国文学单一文学论近代不分伯仲
lexielai
路遥是励志的,但他的观念有点传统,旧,而且去世时年轻,格局还是差一点,路遥的书适合高中及以下文化阅读,陈忠实的书基于传统文化基础,高度更高,大学以上文化程度阅读更有味道。
lwx8341
这个题目有点意思,第一眼看题目,觉得特别简单,二选一完全可以挥笔而就。看第二眼,又发现不对,貌似前后又有点自相矛盾的意思,再看第三眼,又感觉有点想要挑事的意思,再仔细琢磨一下,又发现出题人把坑挖得有点深,因为在同词上有点惜墨如金,使外延有些大,历害!佩服!
不过,既然出题人都不怕给两位作家拉仇恨,咱还怕什么呀!
我的答案是:没有可比性,他俩并列第一。
首先他俩是不同风格的作家,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历史题材,怎么比?评分标准是什么?比如说郭晶晶与孙杨,都是玩水的,又都是世界冠军,你说谁更高一些,按身高,肯定是孙杨,按比赛时谁站的高,肯定是郭晶晶高。
第二、题目开头就说了“文无第一”,既然文无第一,又何来高低呢?这就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三,题目不完整,猜的越多,写的就越多,这样浪费时间不好,提请出题人注意一下,比如我就揣摩你是不是想问:谁的造诣高?谁的水平高?谁的影响力高?等等。
好了,答题完备。
oldmao
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是美国文学、日本文学在国际上哪个影响力更大。我认为是前者!我们不妨先对美国文学、日本文学作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最后得出答案。
一、美国和日本的简要历史与文化发展美国原来是印第安人的土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移民至此,给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也带了各种文化。1775年美国人民爆发独立战争,次年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到现在也不过245年的建国史。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是很长的,但是他们没有文字,也就谈不上文学了。美国文学脱胎于移民文化,是舶来品。移民初期,各国的移民们忙着争夺土地、资源,文学基本上没什么发展,真正的发展要到17世纪,算起来至多不到400年的历史。
日本将自己的历史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幕府时代,一直到近代的明治维新。其实,在公元3世界中叶,日本境内才出现大和国,但是一直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是没有文字的。直到公元7世纪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日本才真正地走向快速发展轨道,中日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日本各类文化的大力发展。日本文学兴起于大化改新之后,到处可见中国文学的身影,分为上代(奈良时代)、中古(平安时代)、中世(鎌仓时代・室町时代)、近世(江戸时代)、近代(从明治到昭和二〇年)、现代(昭和20年到现在)。由此可见,日本的文学发展史至少有1300年。
二、美国和日本的民族群体与文化多样性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人口约3.3亿,主体民族是欧裔美国人,其次是拉丁裔美国人、非裔美国人,之后是亚洲裔美国人,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只占1.2%的比例。上述的分法还是以各大洲区分的,真正细分到国家则非常庞杂,可以说各国的都有。欧裔美国人主要有德裔(16.5%)、爱尔兰裔(11.9%)、英格兰裔(9.2%)、意大利裔(5.8%)、法国裔(4.0%)、波兰裔(3.0%)、苏格兰裔(1.9%)、苏格兰和爱尔兰混血裔(1.7%)、荷兰裔(1.6%)、挪威裔(1.5%)、瑞典裔(1.4%)、俄罗斯裔(1.0%)、威尔士裔(0.7%)、捷克裔(0.6%)、丹麦裔(0.5%)、匈牙利裔(0.5%)、芬兰裔(0.2%)等;拉丁裔美国人以墨西哥裔为主(11.22%);非裔美国人不好细分,因为殖民之前非洲是没有现在的这些国家的(13.2%);亚裔美国人主要为华裔(1.2%)、菲律宾裔(1.1%)、印度裔(1.0%)、阿拉伯裔(1.0%)、日裔(0.9%)、越裔(0.8%)、韩裔(0.6%)。虽然,美国文学历史非常短,但是美国这样复杂的民族组成,使得美国文学兼采各家之长,文学作品涵盖各种文化,创作题材十分广泛。
日本有1.26亿人口,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除了人口微乎其微的阿伊努族人和琉球人之外,大和族人口占比达98%以上,几乎可以说是单一民族国家了。虽然,日本文学受中华文学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由于其民族的单一性,文学题材是比较窄的。
三、美国和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美国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如此,文化影响力也是如此,仅仅是美国的大片,就占据了各国票房的大头,然而各国影片的反向输入的能力却是微乎其微的。美国人民是来自全球各国的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文化非常包容,再加上美国恐怖的综合国力,这就使得美国的文学几乎辐射到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角落。
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受到现有国际秩序的约束和弹压,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在其家门口的驻军。日本的经济在国际上排第三,但是军事实力因为美国的压制则要大打折扣,没有战争权,在国际似乎低人一等。日本的文化输出与美国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而且输出的主要是动漫,文学的辐射主要在东亚文化圈。
四、美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比较通过以上对美国和日本在历史、人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文化传播力等方面的比较,不难看出,日本的文化传播能力和辐射范围要远远低于美国的,包括文学影响力,可以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面。所以,综上所述,美国文学比日本文学影响力更大。
rainbow旺
什么是电影文学?
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新的文学样式,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电影剧本可以是剧作家根据生活直接创作,也可以根据其他文艺作品改编。改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种再创造。
电影剧本用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一种文学作品,可供读者阅读和欣赏。然而它并非是最后完成的艺术作品,也不仅仅是供读者阅读欣赏的,它是为拍摄电影而创作的,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因此,它既属于文学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是文学特性与电影特性辩证统一的产物。电影剧本如果不适宜拍成影片,脱离了电影的基本要求和规律,也就失去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必须用电影思维方式来创作剧本。电影剧本的特性,首先表现在它应该具备鲜明的动作性和画面感。读者在阅读剧本时 ,应能“ 看见 ”或联想出未来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的画面 ,“听到 ”这些画面中的声音 ;其次,它应显示出未来影片中的蒙太奇结构以及丰富的潜台词。正是这种动作性、画面感和蒙太奇结构使电影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给予读者特殊的审美享受并成为银幕形象的基础。
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形象的可视性;②高度的逼真性;③蒙太奇结构。
2.什么是戏剧、什么是戏剧文学,其特征分别是什么?
戏剧是一种把人物安排舞台上、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思想性格,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戏剧文学是供戏剧演出用的剧本,它是戏剧艺术的首要因素,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其特征是:在一定时空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动作化与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作品共同的要求,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而,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必须具有以下的其特有的特点:
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戏剧有许多种,它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按照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话
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它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即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
它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按照
篇幅规模,它又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资料来源:文学概论
原贴:什么是电影文学、戏剧文学
游走の蝌蚪
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建国时间相对较短,文学更是薄弱,我们熟知的作家(马克•吐温、海明威、福克纳等等)在世界的范围内都算不上一流,其他的可想而知;日本虽然历史悠长,但文学是其短板,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可以说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唯一代表,到了近代,终于出现了川端康成这一巨擘,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日本的美,但其影响力随着川端康成的去世而日渐衰微。在全世界的文学史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英、法、德、俄四大家。
danielleli
从文坛的影响力来看,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影响力更大,这是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在世界的首要位置。
另外,由于日本文学隐晦,优美,多是作为小众文学来推崇,因此就影响力,日本文学就显得更加逊色。
kikoco__小痘痘
1、 什么是电影文学?
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新的文学样式,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电影剧本可以是剧作家根据生活直接创作,也可以根据其他文艺作品改编。改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种再创造。
电影剧本用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一种文学作品,可供读者阅读和欣赏。然而它并非是最后完成的艺术作品,也不仅仅是供读者阅读欣赏的,它是为拍摄电影而创作的,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因此,它既属于文学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是文学特性与电影特性辩证统一的产物。电影剧本如果不适宜拍成影片,脱离了电影的基本要求和规律,也就失去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必须用电影思维方式来创作剧本。电影剧本的特性,首先表现在它应该具备鲜明的动作性和画面感。读者在阅读剧本时 ,应能“ 看见 ”或联想出未来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的画面 ,“听到 ”这些画面中的声音 ;其次,它应显示出未来影片中的蒙太奇结构以及丰富的潜台词。正是这种动作性、画面感和蒙太奇结构使电影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给予读者特殊的审美享受并成为银幕形象的基础。
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上,其核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和典型性,人物形象是否能反映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衡量电影剧本文学价值的主要依据。然而,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仅仅为电影的艺术价值提供了一个基础,影片是否能充分反映剧本的文学价值,甚至超过其文学价值,首先取决于电影导演的完美处理,以及演员、摄影、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的共同创造。就剧本和影片而言,通常只有两种情况:剧本的文学价值得到体现甚至提高;剧本的文学价值遭到削弱(影片不如剧本)。
电影文学的产生,是电影艺术日趋成熟的结果,电影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影艺术的进步与繁荣。在早期电影创作中,既没有完整的剧本也没有从事电影剧作的作家,只是导演根据自己的意图来拍摄情节简单的无声短片。随着电影的影响的扩大,一些作家和戏剧作家参加到电影创作中来 ,为电影拍摄提供故事梗概、戏剧冲突和拍摄大纲,然后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加以丰富、完善。此后不久,出现了比较详尽的电影脚本,这是电影剧作的一个重要发展。然而电影脚本仍旧只是为拍片服务的,并不具备独立的文学价值。在电影脚本的基础上产生的电影剧本,使电影文学独立于其他文学样式。1922年,洪深为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创作了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申屠氏,发表在 1925 年东方杂志第22卷1~3号上,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
原贴:什么是电影文学、戏剧文学
永远不被盗号
“三分法”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划分为三个大类: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这种分类标准在外国相当流行,从亚里士多德到别林斯基都是采取这种分类法。亚理斯多德(公元前384一前322年)早就明确地指出:文学模仿现实有三种方式,“既可以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以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①。这是“三分法”最早的说明,所谓“像荷马那样”指的就是叙事(史诗)类;“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指的是抒情类;“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模仿”指的就是戏剧类。亚理斯多德以后,西欧一些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都沿用这种分类标准。例如,贺拉斯(公元前65一前8年)虽然没有专门讨论文学体裁的分类,但当他说到“用什么诗格来写”时,实质上也是按亚理斯多德的说法分成三大类。②波瓦洛(1636一1711年)就谈得更加明确,他在《诗的艺术》中,专章地讨论了被他看成是“次要的诗类”的抒情作品的写作,文专章地讨论了所谓“主要的诗体”悲剧、喜剧同史诗作品的写作③,同样是采取了“三分法”。到了别林斯基(1811一1848年),“三分法”这种分类标准就得到更详尽、更充分的说明。别林斯基不但明确地把文学体裁划分成史诗类、抒情类和戏剧类,而且研究它们的各种具体样式及其演变,认为“诗只有三类,再多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了”④。
原贴:文学体裁的文学体裁的分类
找不到李小姐
1、第一阶段:殖民时期(约1607-1765)
这一时期大约从1607年JohnSmith船长带领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地Jamestown到1765殖民地人们愤怒抗议英国政府颁布的印花税法。
2、第二阶段:启蒙时期与独立战争时期(1765-18世纪末)
这是北美人民争取独立、建立美利坚和中和国的时期。18世纪30年代,在欧洲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上帝的作用大大削弱,清教徒们掀起一场“大觉醒”运动。
18世纪末期,北美大陆的政治形势发展很快,从1765年英国殖民者第一次反对英国政府的印花税到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文学作品主要围绕着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和方向、政府的形式与性质等问题。
3、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
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民族文学开始全面繁荣,逐渐打破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垄断局面。
这时期作家们跟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和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之思情。特别是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的倡导, 这些作家们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摒弃以神为中心的清教教义。
4、现实主义时期(1865-1918)
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工业化带来了蓬勃兴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政治日趋腐败,政界丑闻屡见不鲜,是人们重新认识新的生活和新开发的土地。于是乡土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现代主义时期(1918-1945)
自20世纪开始,美国文学进入新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对于自由民主的信念开始动摇,普遍感到迷茫,甚至绝望。他们不再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是强调“只争朝夕”,“及时行乐”。
这个阶段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大繁荣时期,大量作品涌现而出,作家们一心寻求能否反映社会分崩离析和道德沦丧的手法技。诗歌上也有很大突破。
6、当代文学(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作家的眼里,历来向往的“美国梦”变成了梦魇;民主的理想、个人的追求、宗教的信仰不复存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失去了作用;现代人和历史失去联系;没有前途和未来,又无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只能永远在孤独异化的困境之中。
这一切反映在文学上,产生了50年代排斥一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垮掉的一代”(theBeat Generation)作家。60年代后,无论小说还是是个都以人的异化为主题,用夸张的手法、荒唐可笑的情节表现人的困境。“黑色幽默”(BlackHumor)、“荒诞派戏剧”(Theatreof the Absurd)等流派相继出现。
对于日本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著名学者加藤周一(1919—2008)毫无讳言地冠以“杂种性”来称谓。这是1956年从西欧公费参观归来的加藤周一站在甲板上看到当时日本时候的切身感受,随后他这样著文来描绘当时眼中的日本风景:可以称得上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一方面是迫近大海的山和水边的松林,隐现在松林背后的渔村的白墙、那个水墨画常常描绘的古老而美丽的日本,是与欧洲完全不同的世界;另一方面,船从玄海滩一进入关门海峡,船的右侧便呈现北九州的工厂区、林立的烟囱冒出的烟柱和高炉的火光以及活跃而勤奋的国民所创造出来的“现代的”日本。[1] 加藤周一看到的是日本步入科技近代化后的时代风貌,尽管他随后一再强调对“杂种性”这个词既不赋予好的涵义,也不赋予坏的涵义,但是该文发表后还是引起很大的争论:日本民族文化是继续以“杂种”的姿态演进下去还是回过头改为回归“纯种”的日本文化?这在困扰日本民族的同时也成为激励他们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的动力。
当然历史证明,倔强的日本人还是不加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对于这一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将之美誉为日本人的“自我修养”。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善于将自己需要学习的目标“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训练”,然后达到一种“圆熟”的状态。[2]从上可知日本人善于从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从而在改头换面之后成为日本的特色之一斑。
二
其实,整个日本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又何不是如此?在对日本文学数百年发展历史的梳理过程中,可以看到即便在不同的文学阶段,这种文学的“自我修养”居然和日本社会的发展历程几乎是非常惊人的如影相随。
关于日本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受容关系,学界通常从三个阶段来划分:第一阶段主要是受到中国汉文学影响,可以称为汉文学浸淫时期。据学界考证,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汉字就经由辽东、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国土东南部的九州等地。[3]日本人随后将中国汉字与日本语言结合起来,创造出来万叶假名,但是汉字仍是日本近代以前官方的主要沟通工具。以日本最早出现的著述为例,《古事记》(712)和日本书纪(720)就模仿了中国古代《千字文》、《史记》等著作的创作体式,包括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汉诗集怀风藻(751)收录的120首诗歌亦能看到中国古代诗人张正见(钓竿篇)、王勃(侍宴)等人诗作的词句,以上足可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学创作风格压倒性影响之深刻程度。这种影响一直到了日本明治初期十年过后才逐渐式微,汉字不再成为日本人交流使用的主要语言工具。第二个阶段是受到以英、法等欧洲文学思潮影响的时期,时间跨度从明治维新开始一直到日本二战战败,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众所周知,明治文学打开了日本放眼欧洲全盘西化的序幕,鹿鸣馆外交的同时,以英法为代表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欧洲文艺思潮相继登上日本文坛,促使日本文学从以中国古典文学为影响的古代脱离出来,经过冲突、并存,再到融为一体,最终导引日本文学走向近代。第三个阶段就是日本战败后到如今的受到美国文学影响的70余年。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军的监督下,日本文坛大量译介美国文学作品,例如海明威、福克纳、米切尔、考德威尔等知名美国作家作品传到日本,日本的许多作家如永井荷风、岛崎藤村、有岛武郎、中岛直人、三浦朱门、安冈章太郎、大庭美奈子等人也纷纷留美镀金,发表美国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这加速了美国文学价值观念对日本文学的浸淫。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作品畅销全世界的大作家村上春树,文中的浓烈的美国味道早已是学界无需多论的共识。
三
对于日本汉字演变自中国古文字的事实,日本学界从来不缺少争议。日语汉字最早舶来自中国大陆这个虽然早为学界所共识,但仍有日本学者高唱“日本固有文字存在论”。最为有名的就是日本的国粹主义学者平田笃胤(1776—1843),他在著作灵能真驻中主张日本的古传文字著作等皆是来自日本创世神高皇产灵神与神皇产灵神创造的外,甚至还大放厥词地辩解日本是世界万国的本源之所在,其他国家都是秉承日本的古传[4]。为了宣示自己主张的正统性,平田笃胤还著有神字日文书一书,置日本汉字始于中国人渡日之后的事实于不顾,宣扬日本的文字来自日本创世神的恩赐。
在文学作品层面,日本受到外来文学影响的问题,也有日本学者不断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强调外来文学因素会抹煞日本文学的独自性,于是掩耳盗铃式地一味夸大日本文学的自创性。最具代表的就是西乡信纲所著的《日本文学史》,该书大力主张日本文学的传统性和创造性,甚至不惜在文学史撰写中对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文集怀风藻的存在事实视而不见,从文学史的撰写中一笔勾销。西乡信纲在上代文学的撰写中,对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进行评价时,他甚至做出这样草率的论断:
《万叶集》是从对外来文化进行民族抵抗出发而形成的感情的文学;而汉诗(指怀风藻)只是由头脑里产生的理性的文学,卖弄学识的文学。作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古典作品流传至今的,当然不是怀风藻,而是《万叶集》。[5]
西乡做出这样过度武断主张的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在有意突出和歌文学的正统性的同时,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压倒性地位的汉诗悉数排除在日本文学史的框架之外。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很多追求“纯种”文学的日本学者们的日语文字一率历史的夙愿。但是,毋庸讳言,缺少了汉文学存在的日本文学史的论述而因此流于单薄、单调,缺乏足够客观全面的学术视野。
这个问题直到近二、三十年的文学史撰写时候才得到纠正。加藤周一撰写的《日本文学史序说》一书中在承认中国汉字对日语词汇的影响关系之后,也认为“接受日本语影响的日本人反过来也会生产日本人独特的汉字”,消化了汉语,逐渐形成了日本语言的表述体系,主张两种文字都对日本文学的表现力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6]。
四
到了近代,日本文学史的书写对于日本翻案文学的评价同样如此。
翻案文学是日本文学史上独有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它主要是模仿和援用其他外国作品中的情节、结构、创意和写作方法等,然后加入日本元素使之成为全新面貌的文学作品。到了明治时代,日本政府推崇全盘西化,很多文学家在学习外语、留学期间接触了西方文学并受其影响。他们通过翻案创作的小说形成了又一次跨文化和跨文本的“自我修养”的过程。但是,翻开各种版本的日本近现代文学著述,文学史学家们大多对这一文学形式视而不见。例如,评论家猪野谦二对于翻案文学的评价是“过渡期的翻译文学”,具体的评价是:“欧洲文学的翻译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给予日本近代文学主流形成以巨大的启蒙。”[7]在这里,猪野氏将翻案划分到翻译的范围,或者以翻译代替翻案一词,足可见他并未将翻案看做是一种写作方法,而是当作文字间的等值转换,足可见对翻案文学的轻视态度之一斑。
事实上,日本很多作家都是一边翻案和一边写作的。以写作于江户末期的日本最长篇幅的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为例,作家曲亭马琴正是基于对中国古典《水浒传》的了解,大量汲取中国白话文学的丰富营养,在结构和叙事等层面改头换面,最终名存文史。明治大作家尾崎红叶的翻案情况同样如此,无论是对中国典故的援引还是对英语文学的翻案,在创作出佳作的同时也极大地充实了日语小说的措辞修饰水准,丰富了日语的表现能力。从这个角度再来看日本的翻案文学,如果只是单纯地框定在翻译的桎梏中,显然是不够客观。
日本文学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第三个阶段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战败国日本的单独占领和管制。麦克阿瑟所率领的美军共46万人陆续进驻日本,控制了各大都市和战略要点,日本现代文学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到美国文学的洗礼,各种文艺思潮走马灯似的在日本文坛登场亮相。例如战后派存在主义作家安部公房的一系列旨在表现人类存在的悲剧的作品(如红茧、《箱男》、诗人的生涯等),用荒诞不经的存在主义写作手法表现普通人物的时代命运和在不公平社会制度下个体存在的各种不合理性。红茧中无家可归的青年最后化作一只冬眠的虫蛹,用厚厚的茧丝将身体包裹起来,《箱男》中第一人称的“我”与数张照片的真假交叠互相转化,诗人的生涯中事业挫折的青年诗人最后消失变为诗稿中的一个页码,其寓意也正在于此。
2016年10月,美国歌手鲍勃迪伦意外摘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七度陪跑再度受到关注。虽然位面多有遗珠之憾,但是仍不能减少村上春树在世界文坛上的重要影响作用。实际上,不断向文坛贡献佳作的村上春树也一直十分热衷翻译美国文学作品。早在高中时代,村上春树就翻译过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数部小说,随后还翻译了钱德勒、雷蒙德卡佛、约翰欧文等数位美国作家的小说。正是得益于翻译过程中美国文学创作和叙事风格的浸淫,使得村上春树的小说处处流淌着浓郁异色的美国味道。对此,村上春树毫不避讳,他甚至还曾无不兴奋地说道:“在将作品翻译的过程中,我似乎也参与到作家写作过程中的妙不可言中了。”[8]
五
毋庸置疑,汉诗的模仿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案是日本文学史上最绚烂的两朵奇葩,而在此同时,英语文学也在日本现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上给予以重要的滋养。本论也并非要故意夸大日本文学的“杂种”性和复杂性,而是希望从汉诗、翻案和小说创作三个维度来力求呈示出日本文学史构造过程中所投射到的来自中国古代文学、欧洲文艺思潮、美国小说写作方式等多元文明史观的影响,这些都是构筑日本文学史的独自风景所不可忽略的重要给养。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以上依然展示出来日本民族向外来文学借鉴的痕迹,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正是通过这漫漫求索的“借鉴模仿”和“自我修养”过程,才催生今日的日本文学史所展示出来的更多的丰富性与可能性。而如今,经历了数度凤凰涅槃的日本文学也开始输出无数作品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文学的书写风景。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相继斩获诺奖,大大彰显了日本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村上春树更是成为每年10月份诺奖角逐的大热门,虽然数度铩羽而归,但是日本文学的魅力却未因之有所削弱。
综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日的日本文学已经步入史上最繁荣、最丰富的阶段。
我认为日本文学秉承中华文化比美国文学影响大。
捉影汉子
我谈谈我的个人感受——
对中国主流文学界来说,日本文学和美国文学都可谓影响巨大,从我们业余文学圈的视角来看,八十年代日本文学就有大量的名著进入中国,而美国的文学名著进来的要稍微晚点,外国文学名著中,我也是阅读日本的名著要早于美国的。
但是日本文学,无论小说还是诗歌,一本一本的阅读下去、一首一首的欣赏下去,渐渐地就会产生和看日本电影一样的感受,那种似乎是日本文化独特的东西,我这里主要说的是日本的现代文学,那种细腻、暧昧的叙述方式,是我个人阅读选择的问题,还是日本文学确实如此,为什么我总觉得不管是川端康成的小说还是松本清张的小说,总能叫你感觉到一样的叙述方式。总之,渐渐地对日本文学的审美疲劳来的比较早一点,就不太愿意继续阅读日本文学的作品了。
但是,美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虽然稍微晚点,却持续的时间更长久,其中原因可能和美国的经济、文化等总体实力的强势有关,但是美国文学中一些作家诗人的独特性,要鲜明的多,而共性的东西则要少得多,海明威的小说,和福克纳的小说完全不同,你看不到他们俩有丝毫的相同之处,同样深刻揭露美国社会里各种腐败、黑暗、荒唐和人性的东西,德莱塞的小说和马克吐温的小说去差异并不仅仅是长篇和短篇,更在于个人语言、叙事方式上的超凡脱俗的、强大无比的个性魅力,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具有全景一样的广阔性,而马克吐温我们都知道其短篇小说的幽默辛辣,一个很短的篇幅,却叫你读到了想笑却稍微震惊之余又笑不出来的效果。何况,我个人感觉在现代派文学方面,美国的现代派作家群体之庞大、个性之鲜明,都远超日本现代文学——或许是我个人更熟悉美国文学的缘故,《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喧哗与骚动》的意识流、两部回归线的超现实主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什么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等现代文学的标签,都产生于美国现代文学。
而客观上,美国文学中获的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也远远多于日本——日本总共只有两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即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而美国那边却有赛珍珠、威廉福克纳、海明威等总共七位,另外四位的作品我没有阅读过,不熟悉,所以从世界范围来说,美国文学的影响力恐怕也要大过日本很多。偏偏美国的那位赛珍珠还和中国渊源极深,其获奖作品《大地》的题材还是中国的,自然赢得了中国文学爱好者很多亲近感。
所以,虽然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亲缘性,但美国文学凭借个性魅力和总体实力庞大,其影响力还是更胜日本文学一筹。
水吉草玉
比起地球板块的支离破碎来,我们每个人精神世界里东拼西凑起来的文学板块恐怕会显得更加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人类已经利用飞机这一伟大的航天器破除了地理的阻隔,可是世界各国语言和语言之间的阻隔就不能像乘坐飞机那么可以轻松地飞跃。受到国家政治、文化权衡、势利考量等等复杂因素影响的文学翻译家们,有时候也不得不对某一国家、某一区域的文学现象视而不见,好像封闭了临海窗户的主人,再也瞧不见海景和帆影,甚至他对一丝一丝腥咸的海风都失去了嗅觉。
《世界文学》副主编高兴绝对是一位追求完整文学拼图的人,这些年文学翻译界被欧风美雨吹淋得至今还廊檐水滴沥不断,高兴主编的大型东欧文学丛书蓝色东欧,却有如一股潮汐自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多瑙河向我们的心扉涌来。
蓝色东欧的第一辑把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3部小说、罗马尼亚作家加布里埃尔·基富的小说、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罗马尼亚诗人卢奇安·布拉加等诗人的抒情诗选目不暇接地铺叠于我的视线。这些作家都是我未曾阅读、了解的作家,所以除了诗歌和博罗夫斯基的小说未及披览而外,剩下的几部小说读来给我的震撼远远超出原先肤浅的预料,阅读的体验里不时有闪电的弧光扫过脑海。
从收入第一辑的几部当代小说来看,我发现东欧文学的想象有着极为深厚的纵深空间。以前在拉美文学里弥漫着的与远古丛林世界一脉相承的魔幻气息,在东欧文学里,以另一种渊源有自的精神气脉,闪烁出异样的光彩。非常有意思的是,不论是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伊斯梅尔·卡达莱,还是来自罗马尼亚的加布里埃尔·基富,他们的小说里都不约而同地回响着遥远的神奇故事的声音。按照原型批评家弗莱和世界著名的民间故事研究家普罗普的勘探,欧洲传奇故事有着与古希腊传奇、11世纪骑士传奇、哥特式浪漫小说有着隐秘的关联;真正的神奇故事是长着长翅膀的马、喷火的蛇、幻想中的国王和公主等,这显然不是资本主义所能产生的,它显然比资本主义还要古老。
卡达莱和基富把小说的触须延伸到了更为广阔深远的世界里。卡达莱的长篇小说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故事原型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一个传奇故事:死去三年的康斯坦丁为兑现自己的诺言,从墓中出来,把远嫁他国的妹妹带回到了母亲身边。这个事关复活神灵的小说框架,一下子让整部小说叙述的格调进入到了幽灵的格调里。小说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巨大的悬疑:远嫁国外的杜伦迪娜为抚慰母亲无尽的思念,在某一天回到了故乡。负责调查的斯特斯上尉于是展开了一次次的侦探。美丽迷人的杜伦迪娜告诉大家,是信守承诺的兄长康斯坦丁在充满尘土气息的暗夜里,穿越欧洲平原,将她带回到家乡,包括斯特斯上尉在内的所有人一度陷入怀疑、惊慌和恐惧之中,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哥哥康斯坦丁早已在三年前入土为安。“究竟是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这个悠长的疑问,既是斯特斯上尉和他家乡的人们的发问,又是阅读者的疑问。正如本书的译者邹琰所言:卡达莱的故事我们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最初一直抵制幽灵故事的斯特斯上尉,最后变成了幽灵故事的捍卫者。正是康斯坦丁的幽灵给阿尔巴尼亚、给剩下的世界带来与这个世界结合的信息。而小说所要试图接近的一个理想境地就是康斯坦丁生前的一种梦想:从自己的内心最深处建立和承诺一种崇高的制度,它不是纯精神的规则,不是意识的乌托邦,而是零散分布在阿尔巴尼亚人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种子,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之外新生的一种以个人的承诺、对主体自立的渴望为基点的现代个人主义。这显然是对身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时代,面对私有化不断扩大、社会认同受到侵蚀、政治与意识形态遭到弱化、疏远的情形下,小说家触摸到的一种新的生活逻辑、新的生存伦理。
权力之图的绘制者(加布里埃尔·基富著),乍见这样一个书名,会把它当作是一篇描写暴君、独裁者的小说,是亚历山大大帝、尼布甲尼撒二世们开疆扩土的传奇。而实际上的情节却是政府官员马太·帕维尔某一天忽然接到了一封从天而降的遗产通知书,之后便是帕维尔踏上寻找遗产馈赠人远在他国的神秘伯父的漫漫路途。
一封遗产继承的信函神奇地把现实一分为二:一半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它遵循自己的规律;而另一半,脱离正常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在寻找的过程里,帕维尔遇见了有着许多名字的瘸老头撒旦。撒旦承认是他导演了一切。帕维尔和同样受到捉弄的画家布莱诺维奇为此而痛苦而愤慨,最终他们决定联手对抗撒旦。在这个过程里,帕维尔不仅发现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撒旦的捉弄,更大的发现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撒旦,得到这个启示,帕维尔们便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不用碰铅笔就把铅笔削了,用眼神就可以弄弯一根管子、改变街上一辆汽车的颜色、推倒一棵树、止住一场雪。撒旦的魔力还能让他们飞着去旅行。空间旅行之后,帕维尔还独自一人进行了一次时间旅行,他被送到了一辆正在原野上闪电般疾驰的夜间列车上。他从第一节车厢的过道里开始逆行往后面的车厢走,在短短的两分钟里便进入了孩提时代。成功后,帕维尔新的愿望就是探究未来的生活,他选择的时间正好是走进新千年的那个夜晚。可是一直折腾到天亮他都没有成功。小说最后的结局是觉醒了的帕维尔,不愿凭借撒旦的魔力生活下去,他想结束让他灵魂不宁的生活。于是,他走向了教堂新能量的来源。在信仰的支持下,他最终摆脱了内心的恐惧,战胜了恶魔马太·帕维尔感到逐渐恢复了原样,有了寒冷和疼痛的感觉,记忆也回来了:从前的生活场景潮水般涌入了他的脑海。他,还是原来的他,但是没有了那个被称之为“恐惧”的器官。
合上书本,这几部小说带给我的新鲜体验,一浪一浪震荡于心,目力不及的遥远处,还有更其阔大的蓝色,它们隐示着异样的冷静、忠诚、渴望、幻想,骚动如凡·高的《星空》
记得采纳噢!
原贴:文学星空50字新闻 文学
小李飞刀的妈妈
如果按文学成就来给世界各国分档次,美国排在第二档,日本要靠后得多,只能在亚洲跟伊朗、印度并列。
第一档:法国、英国
第二档:俄国、美国
第三档:意大利、德国
第四档:爱尔兰、奥地利、波兰
其他随便。
法国文学历史长,没有衰弱期,列代大师辈出,世界级作家如下:维庸、龙萨、蒙田、莫里哀、高乃依、拉辛、拉伯雷、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梅里美、波德莱尔、大仲马、小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普鲁斯特、纪德、马拉美、魏尔伦、蓝波、瓦雷里、阿波利奈尔、艾吕雅、莫里亚克、尤瑟纳尔、萨特、加缪、尤奈斯库、萨洛特、乔治佩雷克、克洛德西蒙、罗伯格里耶、莫迪亚诺等等。
英国文学同样历史长,无断层,强手多,世界级作家如下:乔叟、莎士比亚、培根、笛福、约翰多恩、弥尔顿、德莱顿、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简奥斯汀、萨克雷、狄更斯、夏洛特、艾米丽、乔治艾略特、哈代、丁尼生、勃朗宁夫妇、高尔斯华绥、伍尔夫、劳伦斯、毛姆、乔治奥威尔、戈尔丁、奈保尔、多丽丝莱辛、哈罗德品特等等。
俄国文学有过极其灿烂的时期,但是相比英法历史要短一些,起伏也较大,迟至普希金才开始进入世界文学之林,世界级作家如下: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帕斯捷尔纳克、普宁、曼德尔斯塔姆、茨维塔耶娃、叶赛宁、勃洛克、吉皮乌斯、布尔加科夫、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别雷、阿斯塔菲耶夫等等。
美国历史很短,但它的文学史可说是寸土寸金,没有浪费的时段,世界级作家如下:惠特曼、麦尔维尔、爱伦坡、霍桑、梭罗、马克吐温、德莱塞、杰克伦敦、欧亨利、尤金奥尼尔、弗罗斯特、史蒂文斯、庞德、福克纳、纳博科夫、海明威、玛格丽特米切尔、索尔贝娄、斯坦贝克、马拉默德、厄普代克、威廉巴勒斯、克鲁亚克、金斯堡、冯内古特、约瑟夫海勒、诺曼梅勒、艾萨克辛格、雷蒙德卡弗、托马斯品钦等等。
意大利是这些文学大国中历史最长的,但它有断层,有衰退期,小说不够发达,世界级作家如下: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但丁、彼特拉克、塔锁、薄伽丘、莱奥帕尔迪、皮兰德娄、达里奥福、卡尔杜齐、翁加雷蒂、蒙塔莱、夸西莫多、卡尔维诺、翁贝托艾柯等等。
德国作为欧洲大国,早期因文学不发达,一直是欧洲嘲笑的对象,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异军突起,世界级作家如下:歌德、席勒、莱辛、荷尔德林、海涅、保尔海泽、格奥尔格、贝恩、豪普特曼、布莱希特、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亨利希伯尔、君特格拉斯、赫塔米勒等等。
爱尔兰、奥地利、波兰不是大国,是强国,作家数量没有那么多,但都能大杀四方,世界级作家如下:【爱尔兰】斯威夫特、王尔德、萧伯纳、叶芝、乔伊斯、贝克特、西默斯希尼
【奥地利】里尔克、穆齐尔、特拉克尔、茨威格、卡夫卡、保罗策兰、汉德克
【波兰】密茨凯维奇、显克微支、莱蒙特、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托卡尔丘克
iris
路遥与陈忠实,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作家。在表现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上,他们也各有所长,各有所侧重。因此,要在这个基础上论他们的所长所短的话,那也是没有价值也是没有意义的。而过也即是人们常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含义。
无敌辣螃蟹
cathy002
kevin中派男人
lvase
原贴:文学星空50字新闻 文学
口一口宝宝
原贴:文学常识:第一...
菜头
原贴:文学常识:第一...
樱流
丽江-驼铃
钱贝贝
原贴:文学是什么——我的文学观
昕昕小鱼
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的丈夫应征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后来阵亡了。她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
记得那天,我借用你的新车,我撞凹了它,我以为你一定会杀了我的,但是你没有;
记得那天,我在你的新地毯上吐了满地的草莓饼,我以为你一定会厌恶我的,但是你没有;
记得那天,我忘了告诉你那个舞会是要穿礼服的,而你却穿了牛仔裤,我以为你一定要抛弃我了,但是你没有;
是的,有许多的事你都没有做,而你容忍我钟爱我保护我,有许多许多的事情我要回报你,等你从越南回来,但是你没有。
。
原贴:文学
小小发Eleven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
太逍遥了,太超脱了。
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 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同样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 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衙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消化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天下大众,和而不同。
童年读之,童心不平。
壮年读之,壮志豪情。
老年读之,老泪纵横。
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 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 过去,她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一种载体;现在,她是一种主流,一种方向,一面旗帜;将来,她会变成一段回忆,一段历史,一个标志。这是不以某个人、或者说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怀军)
诗心永驻
至柔动刚,至静德方。
得主有常,万物化光。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 (徐晓东)
诗野开阔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水流行险,不失其信。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 因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 (翟奉勤)
诗境高远
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 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 (马先华)
诗出有名
天上情怀,人间至爱。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 (巍昆仑)
诗路遥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勿失其孚。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意漂洋过海,不翼而飞;书屋因大雁歌而生辉,闺房因荷花图而升华……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诗词三百首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历史的公正评价。
(沈丹诚)
诗梦沉沉
尊位大中,而上下应。
刚健文明,时以元亨。
我们需要空气!我们需要阳光!我们更需要诗词三百首!每一次读到她,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过去,我们为之陶醉不醒;现在,我们为之流连忘返;将来,我们也会为之永远记住一个时代!永远记住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 (李光祖)
诗香浓浓
行而未成,君子弗用。
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打开诗词三百首,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这股气息来自高山、来自大海;来自天涯、来自海角;载满芬芳、载满激情;上下澎湃,纵横驰骋;沁人肺腑、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金来基)
诗海泛舟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
画家戴熙说过:“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 诗词三百首记录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描绘的是一种世所罕见的人生感悟。许多历史画面因为有了这些题诗,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个别画面甚至价值连城,这些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铁林)
诗气正旺
飞龙在天,位乎天德。
乾无用九,乃见天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诗词三百首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 (王金忠)
惜诗如金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旧的两千年过去了,诗词三百首为我们留住了旧世纪的最后一道美丽的晚霞;新的两千年开始了,诗词三百首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世纪的最初一缕迷人的晨曦。 (史慈)
诗性天成
益地而巽,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白玉先生的天性、人性、个性,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诗词三百首理解。 作者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了宋元明清文人在理性的背后,普遍存在的酸性和奴性。 这数百年来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这种心性在极端压抑之下的释放。唯独大唐,是允许人的个性自由张扬的时代,也是天性、人性、个性结合得最为完美、最为充分的时代。后人把那个时代称为真正的浪漫主义时代,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都是合情合理的。 到了清代,国人可怜得只剩下奴性了,尤其是文人,诗词只能依照钦定词谱,文章只能作成八股文。为此,作者恨不得要“横跨宋元明清,”恢复国人数百年来被强烈扭曲的天性、人性和个性,并痛苦地叹息到:“钦定词谱和八股文是强加给文人的一条死路,而不是活路。 ”他极力主张天性要率真,人性要质朴,个性要张扬。 这与人类社会和谐、文明向前发展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和平、自由、春天”是诗词三百首的一个永恒主题!(魏磊)
诗彩缤纷
云形雨施,品物流行。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诗词三百首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地开辟着诗词领域的新天地,她继承和发扬了前人诗词的许多精华,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极大的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诗集原称新诗词三百首,后来接受了多数人的建议,定为诗词三百首。另外,书中所用的词牌,除“新浪淘沙”外,几乎都未另加“新”字,以尊重原词牌本身的独特美感和历史底蕴。 (汪照敏)
诗情脉脉
诗中乾坤,四季如春。
以顺天意,以慰民心。
诗词三百首让我们在充分享受灿烂阳光的同时,眷顾到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在尽情沐浴温暖春风的同时,感慨到寒冬中蕴育的无限生机。 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太阳公公有四个美丽的女儿,她们虽然从未团聚,彼此间却一直在传递着春天的消息。这四个美丽的女儿就是春、夏、秋、冬,这个春天的消息就是诗词三百首。 (李正刚)
诗光明媚
日月久照,四时久成。
观其所恒,万物之情。
诗词三百首有四大特点:恰到好处的平仄合一,恰到好处的诗画合一,恰到好处的古今合一,恰到好处的天人合一。 她切合民众的心态,理解民众的感情,倾听民众的呼声,尊重民众的选择。 反对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从来没有把钦定词谱作为尚方宝剑供奉在民众之上。
她把世界上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组合,进而把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诗词歌赋的境界推向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高峰)
诗不可挡
庸言之信,庸言之谨。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诗词三百首在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和空间里,采取了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唤醒了千百万人沉睡了千百年的心灵。 尽管她在当今诗坛上以全新的姿态独树一帜,但她的骨子里依旧保持着唐诗宋词的基因,血液里依旧流淌着唐诗宋词的神韵,这也正是她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文章合为时而作”,她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正如她在诗中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 ”也正因为如此,她最终能以“百万雄诗过大江”的强大阵容,实现了古体诗词由旧世纪向新世纪的跨越。今天,我们在感慨经典的同时,会以同样的心情感慨到:“诗词三百首,心血二十年。 书海从此起波澜:势不可挡,一洗旧文坛。 ”(德忠)
诗怀坦荡
无边无际,无声无息。
淡淡白玉,谦谦君子。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符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鼎盛、衰落、灭亡的过程。汉字,作为大自然综合信息的一个缩影,已经毫无质疑地成为人类历史上生存能力最为强大的语言符号,它对人类文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生动性,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符号,但它总有一天也会走向衰落,走向灭亡,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它的最初使命是为了让人们便于交流、便于沟通,便于更好地生存。今天,人们渴望能够利用它来记录和诠释最尖端、最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这也是它本身图生存、图发展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所以,一味地复古、一味地怀旧,并不意味着学问高深,清代成熟起来的诗律词谱带有典型的复古倾向,这种诗律词谱能够长寿一千多年,就已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了。
语言文字需要简化、需要更新,诗律词谱也同样需要简化、需要更新,诗词三百首就是以这样的胸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一诗激起千层浪
丽泽君子,朋友讲习。
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风行水上,涣奔其机。
用拯马壮,匪夷所思。
诗词三百首一经问世,立即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关心她的人越来越越多,持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人,一直在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这种文化现象令人欣慰。尽管在硝烟弥漫中,个别人的言辞过激,大失风度,但在提倡言论自由的今天,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诗词三百首极力主张个性的张扬,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越辩越清,诗人也好,读者也好,总有一天都会摆正自己的位置,……
革命导诗
潜龙勿用,终日乾乾。
龙战于野,或跃在渊。
诗词三百首给沉寂多年的诗坛带来了新的革命,给退守一隅的顽固派和保守派带来了新的打击。上个世纪,有人称诗人是中国的梵高,然而时代不同了,欣赏水也不同了,加上诗人与画家对客观事物表达方式的不同,所以中国的梵高要比外国的梵高幸运得多。 诗人本身也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空间里,这种返朴归真的表现手法竟得到了这么多的人的认可和赞同。
炼诗补天
日终则终,日食则食。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诗词三百首填补了我国诗词史上的许多空白,她在追求简单、崇尚自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偿试和探索。 这类原生态式的诗词本来就是对天籁最直接、最真实的记录和描绘,实际上,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的往往就是这类诗词。
诗全诗美
受子介福,于其王母。
众允之志,失得勿恤。
诗词三百首寻寻觅觅大半生,却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诗情画意并不在权威之门、大雅之堂,而是存在于最普通的民众之中,忧郁多年的心情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就象一下子获得了绵绵不绝、无穷无尽的力量,彻底挣脱了传统旧势力的束缚,把专家学者的铁规戒律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出一百年不敢出之风头,开一千年未曾开之先河,旁若无人地站到高处,指天画地,直抒胸臆,把自己天真率直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十全十美。
三人行,则必有我诗
君子攸往,知得知丧。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无咎无誉,可贞含章。
诗词三百首一版再版,在整个社会上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者所到之处,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趟雷区、涉奇险,用热血和汗水,为青春、为时代,谱写了一曲不折不扣的自强者之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据说,凡是诗人经过的地方,三个人当中,必定有一个是知道诗词三百首的。
兴诗动众
体仁长人,嘉会合礼。
利物合义,贞固干事。
弘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几代人的努力方向。用最吝啬的笔墨,勾勒出最饱满的艺术形象,是画中的上品。 同样道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思想感情,必然也是诗中的上品。 诗词三百首的兴起,惊动了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她用最大众化的笔墨,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描绘了一幅最大众化的精彩画卷。
诗业辉煌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含弘广大,品物咸亨。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使我们充分感悟到人性的一种至善至美;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使我们彻底领略到人生的一种全新境界!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为我们驱走了黎明前的漫漫长夜;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为我们带来了雷雨后的万里晴空!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今天这样酣畅淋漓地呼吸了;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今天这样自由自在地歌唱了!
胜利大会诗
耳目聪明,柔进上行。
得中应刚,是以元亨。
诗词三百首中,有一百首是骂出来,有一百首是逼出来的,还有一百首是杀开一条血路杀出来的。诗人最终选项择了自信,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所以能够继承过去,立足现在,把握未来。
“百鸟朝凤,同唱一曲欢乐颂。”她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把诗情画意送进了千家万户。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那匆匆离去的身影,也可以看到战争的硝烟以及民主、共和的曙光;在这里,你会听到来自远古呼唤,也会听到来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至今未落的话音。
诗不我待
以立不易,从一而终。
夫子制义,刚当位应。
在过去近一千年的岁月里,中国女子以小脚为美,明明是畸形的、丑恶的东西,举国上下却推崇备至,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完美的重要标志。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钦定词谱无异于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可至今仍有许多人把它作为高深的学问招摇过市,甚至凭它养家糊口。
废除妇女缠足,彻底解放了一半的国人;简化诗律词谱,也彻底解放了一半的诗人。
汉语言中,字有字体,句有句型。正楷、行草等为字体,诗律词谱则为句型,前人的书法能够把字体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后人的诗词同样也可以把句型的美表达得贴切自然。
。
原贴:文学
hua1992com
朗诵素材
朗诵录音(听听别人的,对你会有帮助,甚至听到感人片断直接就决定用那篇)
原贴:文学
人生旅程
四大名著的所有书本文学价值都很高,内容也很丰富,可以说这些书集也都描写了各个時代的历史千秋。它都是宝藏品!任何一个人咋能随便去评价或给这些名著排号,入座呢?
出题的先生们!为何总不停地去追问如:李白,老杜,孟浩然等的诗您又最喜欢谁?谁才算第几?请问您又算老几?
shmily_mc
四大名著,我在读四年级时(十岁),常听老人讲,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一个老学究则说过,少别入红楼,青别读水浒,始终不知何意,恐是他们自己的认识怕小孩受其影响吧。在此就不研究了。但给小的我种下了想一看的神秘感。
读〈石头记〉就是那时读的,是同学带到学校我向他偷借的,硬是用课外时在短时间读完的。由于年令小,也没悟出个所以言来。只是满足寂寞好奇而已。到后来认真的读了红楼梦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感觉红楼梦是一部家族兴衰,世事无常,人情冷暖,跌宕起伏的红楼喜与悲,情与泪,善与恶,美与丑的大千世界交响乐。是一部伟大巨著。
当然其它三部巨著也各有千秋,看它们的生命力就得知一二。也都给人以思想,军事,做人的哲理及启迪和愉乐。但特别是红楼梦对文学的后世影响和对人们认识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陈小瑶
四大名著谁为第一,我谈一下我的看法,这四本书是我在学生时代读过的,我看的第一本书是西游记,一夜之间翻一遍。看每一章都掐头去尾,只扫中间的主要情节。看过以后,觉得孙悟空虽然七十二般变化,但每次给妖精战斗完胜极少。总是到处请救兵,粗枝大叶翻一遍后,就不愿再看。第二本书看水浒传,里面的章节基本上是一条线,由写甲,甲碰到乙,乙见到丙,情节紧凑。水浒传前半部看着入迷,越看越松劲。结果平方腊我就不再看了。第三部看三国演义,看三国演义比较费劲,两个星期才开一遍,看过一遍后,再回想一下,哪个地方想不全,就再翻开看看。红楼梦最后看,越看越没劲,净些男女丑事和家庭琐事。结果没看到四分之一,就不看了。我觉得最好的书是三国演义。
空庭
红楼梦第一,当之无愧。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作者翻看过多遍,评价四大名著哪一部的文学价值第一,首先要明确文学价值的概念。
四大名著都是长篇小说,小说的文学价值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语言文字,评价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即可围绕这三个维度,以五星级为满分进行比较。
人物角色,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掩卷沉思,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四大名著每一部都是鸿篇巨制,出场角色都有数百人,有名有姓者不在百名之下西游记的取经团队,师徒四人,神仙妖怪;水浒传的江湖好汉,一百单八将;三国演义中的帝王将相,英雄奸雄;《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都是文学舞台上的明星人物。
但在人物角色塑造的数量、难度和原创性,红楼梦显然更高一筹。
1,西游记的角色有一定传说基础,师徒四人性格迥异,形象生动,但其他角色都是神仙妖怪,正邪分明,且仅限于在某些章目中出场,因此同质化比较突出,缺乏深刻性。
评价星级
2,水浒传人物角色众多,各有所长,但除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仅突出本领的差别,在性格上刻画较少,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
评价星级
3,三国演义的人物角色均为历史真实人物,原创度低,且人物角色“脸谱化”,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人物角色非黑即白,非忠即奸,对历史人物的重塑以蜀汉为正统,贬低曹魏、孙吴,因此为人诟病。
评价星级
4,红楼梦中出场的人物有975个,有名有姓者732人,无称谓者243人,在四大名著中最多。这些角色没有任何历史或传说为依据,全部为作者原创,原创难度极大。
红楼梦中的角色,有的贯穿始终(如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在内的金陵十二钗),有的一晃而过,但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每一个人物的姓名中充满隐喻。由于篇幅极大,笔法细腻,主要人物形象都得到充分刻画,人物的相貌特点、性格气质、内心世界都得到展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心驰神往。
评价星级
故事情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必须依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令人读来欲罢不能。
1,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以西天取经为线索展开,内容集中在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风雨坎坷,特别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火眼金睛,一路斩妖除魔,保得师父取得真经。整个故事十分紧凑,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想象力丰富,新奇性强,因此赢得老幼妇孺喜爱。
评价星级
2,三国演义的故事主线是汉末三国的历史兴衰,时间跨度最大,要把上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部作品中,故事情节又不能脱离历史,创作难度极大,但作者巧妙地将真实历史和民间传说糅合在一起,演义出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甚至超过真实历史的影响力。
评价星级3,水浒传的故事情节以梁山泊起义为线索展开,故事有一定史料和传说基础,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拓展,主要好汉在上梁山前都有各自的传奇故事,因此能引人入胜,但在梁山泊聚义,一百单八将聚齐后,故事的吸引力反而不如前半部。
评价星级
4,红楼梦的故事围绕四大家族的兴衰展开,对大多数读者而言,相比其他三部名著,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可能是“最不吸引人”的,因为它既没有三国演义的波澜壮阔,又没有西游记的魔幻瑰丽,也没有水浒传的快意恩仇,似乎只有家族兴衰,日常小事,女儿心性,且大量使用隐喻手法,因此使得很多读者对《红楼梦》望而却步。
评价星级
语言文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优美的语言文字,就如同一个美女的颜值和服饰,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1,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惟一的喜剧化作品,文字风格诙谐风趣,语言口语化强,各种成语、歇后语、俗语、俚语层出不穷,读来轻松活泼,趣味性强。
评价星级
2,三国演义的语言文字特点是半文半白,说文不太文,说白不太白 ,遣词造句,工整考究,内涵丰富,逻辑性强,对缺乏文言文基础的读者而言,读起来略有困难。
评价星级
3,水浒传写的是江湖好汉、草根英雄的故事,因此在四大名著中口语化最强,用词简练、明快、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能够体现语言的时代性特点。
评价星级
4,《红楼梦》堪称古典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的至高境界和集大成者,《西游记》的诙谐风趣、轻松活泼;《三国演义》的文雅隽永,工整考究;《水浒传》的简练明快,质朴平白,都在《红楼梦》中取得了完美统一,读来如同琳琅满目,优美生动。
评价星级
另外,《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文学修养极高,注重炼字造句,推陈出新,每个人物角色各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与其性格特点密切相关,个个妙语连珠,人人富有情趣,最大程度体现了清朝的时代背景和达官权贵的阶层特点,真可谓“怒骂嬉笑,皆成文章”。
综上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三个维度的评价,《红楼梦》当之无愧是四大名著也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当然,另外三大名著的文学价值也只是略微逊色,彼此都在伯仲之间,见仁见智罢了。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leiahdean
可以这样说,曹雪芹写红楼,是受了水浒西游的启发,是在借鉴这两部书的某些写法而完成红楼的。水浒是一部写男人的书,书里塑造了一百零八个男人形象,情态各异,亳不雷同。曹雪芹在红楼里也对应的写了一大帮女人,有人算过也是一百零八个女人,这些女人之中也不泛有齐家治国之志之才,尊重女人,把女人推上了颠峰,这个文学手笔是其他古典文学没法可比的。西游是神话,而红楼也是从神话入手,但又不局限于神话,而是把实现的故事,通过神话展示,是完美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曹雪芹是个会读书的人,他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青取于蓝却胜如蓝。所以,我以为,不但红楼冠首无愧,而且是必须的。
雪压冬云
实际上要回答的是什么是文学价值。
文学价值是什么?就是作品里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价值。通俗一句话讲,对读者对社会有多大的进步意义,给读者多大的美的享受和启发。
这四部书各有千秋,但是创新力最大,影响力最高,渗透人们生活最强的恐怕非《西游记》莫属。
渔夫
现在最时髦的词:量子。什么东西都把量子加上去。就连/美女们的丝袜,都加上去。“量子丝袜”,谁知道这个量子是什么?玩的就是让你不知道。高科技的东西,不需要你去了解,大家只管用就可以了。不要去聊。
四大名著是什么?通俗小说。早几十年前,一群屁小孩围在一起,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谁说的对,谁在乎?只要讲故事的人会讲,小伙伴们就愿意听。
罗贯中,呉承恩,曹雪芹,这几个老伙伴们能侃。神吹出来的故事,让老伙伴、小伙伴们津津乐道了二百来年,吹的和真的似的。你去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说:“我们今天讲一个红孩儿大战孙悟空的故事”。小朋友们会听聚精会神的听你讲。而你给他们讲林黛玉葬花,如果没有纪律约束,小朋友们宁可玩自己的小手,也懒得理你。你给跳广场舞大妈们聊一聊袭人,妙玉,大妈妈会很乐意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你跟她们说量子,大妈回答说:“亮子?不是去石家庄了吗”?“不是,是量子计算机”。“亮子拿了别人的鸡?”“大妈,是量子力学”。“什么?亮子没有女朋友?”这天没法聊!所以说,四大名著的价值,要分对象。
对'《红楼梦》如醉如痴的人,他们组合了一个研究会。叫做“红楼梦研究会”。所谓的研究,便是挖掘出小说中的言外之意。小说里面没有写出来的,我发现了,原来某事是某人干的。某诗某词,蕴含着某件事某个人的结局。研究得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清楚得硬是不行。遇到一个不明事理的人,你把自己研究的心血给他说,人家冷冷的回答:“书中没有这么写”。你还能把曹雪芹给穿越回来,把你的研究成果让他证实不成?
都是闹着玩的事,怎么研究都可以,千万不要当真。前不久某地官员,弄出一个“孙悟空的故乡”。这就不好了!
So丶玲嘟嘟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分别属于四种文学类型,《西游记》融现实生活于神奇幻想之中;《三国演义》将人生智慧寓于历史斗争之中;《水浒传》则把官逼民反的叛逆情思引导于对前途出路的探索之中;《红楼梦》则从个人爱情婚恋生活中折射家族兴衰荣辱命运的奥秘。每一部书都能给读者以不同的启迪。
如果单就文学艺术角度而论,文学价值最高的当然非《红楼梦》莫属。一是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小说创作。二是所展现内容的丰富与艺术表现手法的精湛浑然一体,堪称文学的典范。尽管关于作者曹雪芹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只从小说文本内容与形式来看,《红楼梦》确实是有极高的文学成就,令读者从中获得无限审美愉悦。
所以,我说,《红楼梦》值得反复阅读欣赏。
dorischy
悟空提及的四大名著,其实是我国白话文小说的四部经典著作。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
其实,若要论及四部书的文学价值,应该是各有看点各有侧重。不是文字上另辟蹊径,就是立意上独占鳌头,都称得上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煌煌历史巨著,其文学价值也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曾经答过类似的问题。但悟空偏又抛来疑问,还美其名曰是以征文的形式,对优质回答有额外奖励的。在下虽然鲁钝,文笔稚拙,但一直坚持回答各类感兴趣的问题,倒不指望得个什么巨奖解决后半生的衣食和温饱,因为在下虽屡次被推荐到榜首,还没有一次获得像模像样的奖励,这次亦然。权当是个兴趣问卷,由着自我认知说上几句而已。
在我个人阅读体会中,我最推崇的文本是后来居上的《红楼梦》。这本书原本家里就有,还是那种竖版繁体的,少时青葱,偏偏喜爱一些咬文嚼字的文字,文章就看得有些杂,也有些乱,却不敢说多,比我阅读多的人大有人在。
《红楼梦》是清代雍正时期,由作家曹雪芹积毕生之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的一部白话文小说。
整部小说紧密围绕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徐徐铺排展开,写得一唱三叹,波诡云谲,堪称一部史诗级的文化巨著。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世人所供奉和追随,成为了占据中央显赫位置的鸿篇巨制,是我国古典白话文小说的巅峰之作,问世几百年来,无与匹敌,雄峙巅峰。
这部小说最大的看点,是作者充分运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隐晦笔触,若干条线索并行不悖,时而潜行隐晦,时而酣畅淋漓,使人读了很是快慰,忍不住击节赞叹,其文学价值相较于其他三部巨著更胜一筹,更高一节,不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其文字营造的氛围也格外清芬绮丽,有一种相见恨晚、欲罢不能的感觉,难怪世人将此书奉为我国自有古典白话文小说以来最优质的小说作品——这个称谓一点也不为过。
尽管这部书在传阅过程中遗失了后一部分书稿,成为无可弥补的巨大缺憾。但纵是这般,这部书依然有一种无以形容的惊心动魄的巨大魅力,就像欧洲那座著名的雕像维纳斯,虽然断臂残缺,却天然有一种无法逾越的残缺之美,凋落之美,美得楚楚动人,美得哀感顽艳。
在我个人的认知里,我对另一部巨著也很喜欢,那就是被誉为古典白话文小说开山鼻祖的《水浒传》,这也是我个人接触最早的一部白话文小说。这部书的作者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不惟合写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还奉献了另一部史诗巨著《三国演义》,可以说一举捧出了文学史上的两朵文学奇葩,是古典白话文小说的双璧,一起跻身四大名著之列,可谓是神之又神,奇之又奇,堪称神奇。
若论及文学高度,施氏师徒摘得了榜眼,虽不及《红楼梦》那般令人叹为观止,仍是两部文学价值和史实爆料、主旨立意不可多得的上佳篇什,四大名著的定位实至名归。
吴承恩的《西游记》,多写妖魔鬼怪的离奇故事,围绕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展开了饶有兴致的叙述,其文本胜在构思的奇绝宏丽、出人意表。
图片来自网络
星星躲在云朵里
三国演义,一:有些学会治国之道,二:一些人学会带兵打仗的谋略,三:一些人学会了经商敛财之法。总之,三国演义是一本为人处世知识大全的范文,有取之不尽之精华。
九月衣
我觉得是西游记,道不完的人间真情诉不尽世事沧桑。解说正义的力量,惩恶扬善任重道远,佛海无边。
支持因果轮回,修炼我心我佛取得真经,造福于世,普度众生,心生慈悲造福人类。我们悟真理,懂感恩知回报。
iamsteven
你觉得四大名著中,哪本书的文学价值排第一?
我觉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红楼梦》小说具有思想性强,艺术成就高,后世流传广影响大等突出特征的整体因素所决定的。
《红楼梦》思想性强,全面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特征,描写了封建贵族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以这个"三角恋爱”故事来代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以及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出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看到它走向灭亡的必然。主人公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判逆者,另一个封建贵族叛逆者是林黛玉。而薛宝钗则是书中与林黛玉相对立的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封建主义的理想和人生道路。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尖锐矛盾,成了病入膏肓的不治之症,表现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大厦将倾的必然趋势,这不是一个家庭的个别现象,它预示着封建制度灭亡的命运已无可挽回。
《红楼梦》写于作者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这部伟大作品。作者以精雕细琢的水磨功夫,描绘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各色各样的典型形象,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地位分别采用不同手法,深入的镂刻出他们最主要的特征,如宝玉对女孩的怜惜和爱慕,黛玉的孤芳自赏与多愁善感,宝钗的老于事故与虚伪作人,熙凤游泼辣与狠毒都表现的特别突出。许多地方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细腻深刻,注意揭示主人公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红楼梦》的诗词篇幅很大,几乎每一章回都有优秀的诗词将人物和故事紧紧揉合在一起,文学色彩十分浓厚,语言遣词造句优美绝仑,简洁纯净,准确传神,丰富多采。在艺术结构上也较《三国演义》更宏伟、更严密、更完整。
《红楼梦》流传二百多年来,“草灰蛇线”令不少文人追踪溯源,究根问底,续书著作,如红楼补、后红楼等,还形成并出现一批专门研究讨论“红学"的专家,争吵不休。红学家们"开言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牛劲,使各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龃龉争锋,老拳相向。历来以飞《红楼梦》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小说、电影就更是不胜枚举。
因此说,在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尤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更高,排为四大名著之首。
unser
因为标题说的是“文学价值”,那么我们就要秉持这一视角去评判四大名著。
援引“百度百科”:【释义】①体现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文学价值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②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因而,我们不能把读者的数量来笼统地等同于文学价值高低。四大名著因为剧情的属性光看书名就能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孩子们喜欢《西游记》,企业主或职场管理人喜欢《三国演义》,情窦初开的少女们喜欢《红楼梦》,小男孩们喜欢《水浒传》。
但是四大名著的优秀又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的读者年龄层分布。各类读者们都可以从中得到裨益。——当然也要结合故事发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去深入理解。
《西游记》教人不畏艰难险阻去为目标而奋斗;《三国演义》教人注重用谋略去取胜;《红楼梦》里面能让人琢磨在复杂人际关系里的怎样待人处事;《水浒传》教人不畏强暴、伸张正义。
但如果单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说,《红楼梦》是首屈一指的,不仅仅是在“四大名著”中——放到所有古典小说(注意:是“小说”)中去它都是舍我其谁的存在。它的用词、各类描写、人物性格表现、叙事方式……都是上等的范文。对于热衷于文学的读者来说,看它的遣词造句都是一种享受,更别提它的剧情推进、心理、动作描写、词章的点缀……
或许从功利的角度,对社会活动的推动、影响作用来说,《红楼梦》比不上其他小说。但是单论文学欣赏价值,它确实是四者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