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他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提到的作品

[作品]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

孙武

[作品]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一部军事学术著作,《纪效新书》是我国军事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自孙子以来我国古兵书中历来强调的军事原则;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的形势,致力于创新的具有...

戚继光

[作品]练兵实纪

“当时中国沿海各省有倭寇,戚继光练兵作战,因士兵的出生地区不同,而所加训练亦別。如山东的兵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江苏的兵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书中都有详尽分析。这是一部极值得注意的书,因此书能发挥...

戚继光

[作品]便宜十六策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

诸葛亮

最新跟帖
叫我扒皮刘

叫我扒皮刘

听书

季莫迷夨ノ

季莫迷夨ノ

杨秀清是贫苦人家的孩子,算是地地道道的社会底层出身,确切地说他们家世代都是在广西烧炭的。说实话若不是他在广西遇到了洪秀全,这一辈子他也可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烧炭工了。

但是,杨秀清的一生终究是不平凡的,正是因为在广西他遇到了洪秀全,是洪秀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也成就了洪秀全。

洪秀全的家本来是广东的,他是因为太菜鸟,考取不了功名,所以被迫来到广西开始造反的。

一开始洪秀全在广西创建了一个拜上帝教。他创建这个拜上帝教的目的,就是想要广收门徒,想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老大。

说实话这个拜上帝教刚创建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反清,无非就是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但是,他们的动静闹的太大了,都惊动到了官府。

为此,创建拜上帝教的洪秀全和冯云山没有少被官府请去喝茶。

因为拜上帝教的名声真的是太响亮了,这时候烧炭工杨秀清也就带着自己烧炭的兄弟们加入到了拜上帝教中。

说实话正是杨秀清的到来,为拜上帝教的扩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杨秀清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对广西的一草一木,还有风土民情都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他就建议洪秀全利用迷信的手法,骗当地的民众加入拜上帝教。来扩大自己的教员。

杨秀清等人还装作巫婆,来骗取一些民众的信任。因为当时的广西很落后,他们有病不去看医生,而是去问巫婆。

所以,巫婆的地位在他们的心里是无可取代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利用巫婆的名义,开始扩展自己的队伍。

随着拜上帝教的教众越来越多,他们的行为渐渐的就威胁到了官方。官府就把洪秀全和冯云山给抓了去。

这时候杨秀清就为难了,他必须要把老大洪秀全给救出来呀。毕竟群龙不能无首,说来也奇怪,这个杨秀清竟然是个军事奇才。

说白了他手里拿一张地图,只是看看地图,他就懂得如何打仗,而且还能够一击必中。

洪秀全和冯云山就是被杨秀清给救出来的,他们多次打败清军,就这样杨秀清的军事才能被所有的人所认可了。

恰恰也是因为杨秀清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洪秀全的认可,所以,他才能够成为了拜上帝教的领军人物的。

在他们和官方作战的时候,大部分战役都是能够击败清军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走向造反的道路的。

洪秀全带领拜上帝教的教徒,建立了太平天国,他们自称太平军,从广西的金田开始一路向北杀去,直到占领并且定都南京。

可以说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杨秀清的军事才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要问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这个还真的不是太好回答,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就会打仗,杨秀清就是这样的人。他不用跟谁特意去学,手里拿张地图就能打仗,而且还能打胜。

另外,杨秀清在占领南京之前,能够做到无往而不胜,最为主要的是他遇到的清军都很水,说白了就是清军的战斗力很差,基本上战役还没怎么打,清军就吓跑了。

这就给了杨秀清很大的鼓舞,他的地位就是这样被人给推举上来的。渐渐的他的威望也上来了,很多人都佩服他,所以,服从他的领导。

就这样他带领的军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

但是,当他们到了南京之后,遇到了曾国藩带领的湘军的时候,他们再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很难了。

太平军和湘军作战的时候,基本上胜败的概率是一半一半。这说明当他们遇到真正的正规军的时候,也是会吃败仗的。

最后杨秀清是在内斗当中,被北王韦昌辉杀死的。

韦昌辉等于是充当了洪秀全的一枚棋子,也就是说是洪秀全指使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在杨秀清被杀之后,太平天国也就走向了末路,不久之后他们就被曾国藩的湘军给斩草除根了。

猪宝宝0909

猪宝宝0909

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知识,智慧是天生的不是学来的。我们上学习知识,可我们解决问题的时侯靠的是智慧。当具备足够的常识后和战场上的敌人信息之后,打仗靠的是智慧。那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就是心安静的程度,就是贪舍弃的程度。

曦児小瓶盖儿

曦児小瓶盖儿

欲野无遗贤,难矣!

豌豆和棉花

豌豆和棉花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引用一句名言“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其实每个人生阿里都是相差不大的,都有被塑造成各种人才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社会的分层造成每个人出身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劲儿就朝着不同方向被培养,最后也就成了这一方面的人才,至于是否优秀是否称职我们不论。

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杨秀清出生在天下大乱的清朝末年,原来的一些社会规则已经被完全打破了,每个人的生存道路都被极大的扭曲了,这个烧炭工不想烧炭了,要造反。于是走上革命道路的杨秀清彻底摆脱了以往命运对他的限制和塑造,他变成了一个革命的烧炭工,在激烈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杨秀清不断学习总结,在战争中成长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这还得感谢那个英雄辈出的世代,原有的一切繁文缛节都被打破了,不看出身、不中文凭只看才干,于是杨秀清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如果在和平年代,那么杨秀清很有可能当一辈子烧炭工。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Cloud-li

Cloud-li

天分很高从传统戏曲,大规模械斗中获取军事正志知识

左小穆

左小穆

就现时而言,只要提供平台和机会,农民照样会有很多有军事才能的人出来。

玫瑰小王子

玫瑰小王子

一多半是天赋,一少半是实战经验的总结。

bastbo

bastbo

有些人天赋好,或许没受过学院的系统专业教育,但是,自学成才也是一个路子。

杨秀清属于自学成才那种的。

不过,自学成才有个误区,那就是适用人群,只适用一小部分,不适合大多数人,不然,看看当下各行各业的翘楚,自学成才者的比例才多大?倒是学院派占据主流。

一抹蓝色~

一抹蓝色~

作为太平天国前期的将领,杨秀清的确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曾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连破清廷的江南、江北大营,也曾率军积极北伐,为发展太平天国势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杨秀清在参加起义之前,其实只是一个广西的烧炭工,大字不识,更没有文化,那么他的领袖才能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还要去看看他的身世。

杨秀清幼年丧父丧母,为活命不得不想办法赚钱

杨秀清是广西桂平县人,生于1823年。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趋势,九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全是依靠伯父将它抚养成人。

在所有太平天国将领中,杨秀清年轻时的生活是最悲惨的。杨秀清成年之后,拥有的土地很少,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不得已才去以烧炭为业。杨秀清为了活命,不得不运用智慧想办法多赚一些钱。

比如进山去砍伐树木然后背出去售卖,但是经常遭人盘剥,最后换得很少的钱,只好忍饥挨饿。后来,在太平天国的一份叫天情道理书中说“至贫莫如东王,至苦莫如东王”,幼时的苦难。

可以说,现实的苦难让杨秀清变得非常成熟。

当然,杨秀清能够处处打胜仗,能够带领太平军发展壮大,最主要的是他可以凝聚民心,把原本散漫的农民团结到一起。

这里面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

先说外在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一次危机让自己变成了“天父”的化身。

话说1848年春天,冯云山因为传播“拜上帝教”而被羁押。洪秀全匆忙前去营救,于是教民人心浮动,整个组织陷于瘫痪状态。

面对这样纷乱的局面,杨秀清不得已利用当地巫术,自称“天父”附体,宣讲了天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伟大之处,安定了人心。

等到洪秀全和冯云山归来之后,他们也没有办法拆穿杨秀清的把戏,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拆穿的话,群众将不会再信仰“拜上帝教”。

后来,杨秀清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天父附体,保证了太平天国军队的向心力,当然,最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洪秀全猜忌,最终上演了“天京事变”,身首异处。

除了外在原因,还有内在原因就是杨秀清这个人比较随和,能够听得进去不同意见,会使用不同才能的将领。

在杨秀清受封东王,总理军国大事之后,他办事雷厉风行,整顿营归立法安民,爱护士兵。我们要知道,一个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保证就是“令必行”,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这一点杨秀清做到了。

还有,杨秀清对群众很谦虚。太平天国攻下南京之后,本来不打算建都南京,杨秀清想攻取河南,在河南建都。结果,他手下的一个水手反驳了他的想法,认为建都南京是最好的。因此,他接受了这个建议。

定都天京后,很多官员面见杨秀清,都会带着文件去禀奏大事。杨秀清不掩盖自己不认字的缺点,谦虚的说,我以前家里贫穷,不认识字,你们不要嘲笑我,你们慢慢把写的文件读给我听,我还是能够理解。

有了这些原因,我们也就会知道杨秀清为何能够在太平天国前期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

潘子

潘子

杨秀清是烧炭工,他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一般极具军事才能的人,他们全部都是无师自通的。你看西楚霸王项羽,打仗那么厉害,我们也没有听说过他跟谁学过兵法吧。虽然他的叔父项梁教过他,但是,他都是学了两天不学了。可以说他就没学过兵法,但是,这依然不妨碍他能成为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军事家。

还有“兵仙”韩信,他也是从小兵卒子,提拔为将军之后,开始驰骋于疆场之上,然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恰恰杨秀清也是这种人,可以说杨秀清家干的事情,世世代代就和打仗没有一丁点关系。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以烧炭为生。

那时候烧炭在广西,还是不小的一个产业。

一般和杨秀清在一起烧炭的人,基本上都是湖北过来打工的人。

我们不得不承认杨秀清的交际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这么说在众多的烧炭工里,他的人缘是最好的,而且其他的烧炭工,也都乐意听他的指挥。

所以,这就是他日后能成为一个颇有影响力人物的重要因素。应该说是这个交际因素,成就了他的军事天才。

杨秀清的发迹,是从他接触到拜上帝教开始的。

当他在广西听说拜上帝教之后,他觉得这玩意很新鲜,加入里面可以人人平等,是一个大同世界。

禁不住诱惑,他就带领着自己的烧炭兄弟几千号人,加入了进来。这几千号人物,就是杨秀清人生之中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洪秀全和冯云山创建的拜上帝教,规模还不大。他们在广西发展教众的时候,又遇到了阻力。

因为他们宣传的是类似于天主教一类的东西,人家广西的民众不信这个,人家信的是鬼神之说。

杨秀清掌握了这个机密之后,他就开始提出,用鬼神之说,把当地的人给骗入到教会当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壮大自己的队伍。

那么要怎么骗呢?

这就不得不说杨秀清的高明之处了,不是广西本地人迷信鬼神嘛。他们就从鬼神开始下手。

杨秀清先是找来在民间极具影响力的鬼神大师,给他们利益,让他们在村民面前装神弄鬼的时候,教唆当地的民众都要加入拜上帝教。

比如说,当地的民众的病了,需要问问鬼神大师,自己为什么得病,是不是要烧纸,给谁烧,这个病才能好?

鬼神大师,就当作被鬼上身(在北方叫跳大绳),然后胡说八道一通。最后还不忘记说一下拜上帝教。

就是一系列这样的操作,让拜上帝教深入人心。

那时候人民坚信,加入拜上帝教就会百毒不侵,就不会生老病死,即使不小心死了,也是去极乐世界,享受人类享受不到的富贵。

渐渐的拜上帝教,在广西深入人心了,加入到拜上帝教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随着拜上帝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洪秀全和冯云山被清军给俘虏了。

一下子两个老大都没有了,杨秀清开始着思索着,如何从清军手里,把老大给救出来。

然后,就迎来了杨秀清的人生第一战。

杨秀清天生就是卓越的军事天才,只要他手里有一张地图,明确敌人在那里,他就知道这个仗怎么打。

在营救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时候,杨秀清先埋伏主要兵力设好伏击圈,然后派了一小股兵力,去和清军交战,然后假装败北,把清军一步一步的引入到了伏击圈。

结果两军一交战,清军大败。

本来清军打仗就不靠谱,在遇上杨秀清这样有指挥才能的将领,他们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杨秀清就把洪秀全和冯云山给救走了。

杨秀清这样的人,怎能长期久居人下,因为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所以,他就鼓吹说自己是上帝下凡。

所以,别人一定要拥护他,听从他的指令,只有这样他才能带领民众实现富裕。

拜上帝教,拜的不就是上帝嘛。杨秀清就说自己就是上帝下凡,而且那时候的人竟然还深信不疑。

杨秀清的这一做法,让洪秀全感到了深深的压力,但是,面对这个对他不利的情况,他也是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他只有退而求其次,承认杨秀清的地位,还好杨秀清没有说自己要当老大,老大的位置,一直都是洪秀全。

只不过杨秀清是把冯云山给挤了下去。

你看不得不说,杨秀清之所以能够在军事上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会做人,他知道怎么收买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势力。

毕竟只要有人了,然后再加上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点军事指挥才能,就让他成为了那个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不过,杨秀清能够扬名立万,也都是清军的腐化无能造成的。那时候清军作战,基本上就是一个字,跑。

所以,这也是他们能经常打胜仗的主要原因。不过杨秀清有点也仅仅是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在内斗的政治当中,他是一点头脑都没有。要不他也不会被洪秀全派人给杀掉,而且他在被杀的时候,还是毫不知情,全家都给惨死了。



lvase

lvase

做为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历史上的一位及其重要的人物,无论是在起事之初,还是在历次的和清廷的战斗中,杨秀清都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可是他的出身仅仅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烧炭工”。似乎他的职业和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并不匹配相符。

古人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现在这叫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杨秀清虽然是烧炭工出身,但并不妨碍他读书和走路,我们的古人,著有大量的兵法等军事学著作,别的不说,孙子的《孙子兵法》和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诸葛亮之将苑,《便宜十六策》等等。

杨秀清应该在体力劳动,也就是烧炭之余,一定是没有少看这类书籍的,这应该是他的真正的兴趣爱好。

古往今来,有很多看似没有学历,身份很低的人,最后成为名将,如朱元璋,许世友将军等,二人都曾做过和尚,当时出家无非是混碗饭吃。

还有水浒传当中的李逵,看似大老粗一个,但也有心细的时候。不妨碍他成为108将之一。

杨秀清接触的人中,很有些科举失败,仕途受挫,怀才不遇的人,平时聚在一起,对于一些事情的讨论很多,举凡历史,地理,人文,地形,地貌,何为咽喉之地,何为兵家必争之地,排兵布阵,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另外,那个时候,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没有什么文化,人们很容易被煽惑,被裹挟,加之“拜上帝教”的外衣,起到很好的掩护作用。

当然,那时清廷的实力已大不如前,西方势力的逐渐入侵,也很大程度上让太平天国钻了空子。

最后就是此人有一定的天赋,对于军事方面来说,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杨秀清可以说汲取了古往今来的战争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在战争实践中。

永安封王,东王以下各王均受东王节制,意思就是东王是仅次于天王的二把手,无论是石达开,韦昌辉,林凤祥,还是李开芳,罗大纲等将领,都必须听他的安排和指挥,从以后的历次征战当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可谓在选人用人方面他都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当然,虽然他千算万算,对外作战中气定神闲,指挥若定,但却没有算过自己人,徒令后人叹息的了。

不能荤的包子

不能荤的包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军事这种东西,三分靠学习,七分靠实战。

以解放军为例,十大元帅中有好几个就基本没上过军校。比如著名的彭德怀元帅,只上过速成军校,他的军事能力完全是在实战中培养的。

在说林彪,他在黄埔的学习其实只有大半年而已。

杨秀清有天生的军事才能,同时从广西杀到江苏,这一路血雨腥风的实战,就是最好的战争大学。

而杨秀清身边,也颇有一些职业军人出生的幕僚。当时的广西,民风剽悍,从军的人非常多,军人遍地都是。

在这些职业军人的教导下,杨秀清很快学习了军事的基本知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随后就看杨秀清自己的的才能的。

其实,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四大名臣,之前也通通不是军人,也没系统学过军事。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书生文官,左宗棠是师爷、幕僚,却都称为名将。

说白了,他们也都是自学成才。

这里萨沙想到希特勒的一句名言:我从没有上过军校,但我征服了欧洲。

Ashley

Ashley

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紫金山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没有读过书,长大后在深山烧炭卖炭为生,并在附近的城市卖炭,见到一些世面。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在战争实践中自学成才的优秀军事人才。

老男瓜

老男瓜

军事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勇猛顽强决战决胜。红军将领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冲锋陷阵,不也打成了将军!

行旅过客

行旅过客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