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老典籍著作很多,那么西方有哪些古经典籍?

比如《山海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等,西方有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

张景、张松辉

[作品]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

倪泰一,钱发平,

[作品]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此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

蚁垤

[作品]物演通论

《物演通论》糅合东方“天人合一”之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之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衰变,生物进化就导致种系残弱,文明前行则促进入寰危机;精神增益...

王东岳

[作品]吉尔伽美什

根据历史上初次记载的英雄史诗改编 王者之争,刺杀雪松林恶兽,与天牛的激斗 因惧怕死亡而追寻永生, 死亡大海彼岸的长生灵药能否将半神之躯重塑为真正的神? 乌鲁克之王与其友人的冒险,以生死为代价领略世间真...

延斯·哈德

[作品]理想国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

柏拉图

[作品]诗学

编辑推荐:《诗学》原名《论诗的》,意好《论诗的艺术》,应译为《论诗艺术》。亚理斯多德根据人类活动的区别,把科学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理论性科学性,包括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第二类为实践性科学,包括政...

亚理斯多德

[作品]古兰经

前言: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广大穆斯林修身、齐家、治国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同时也是阿拉伯文学上独树一帜的第一部散文典籍,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精品。 在一百一十四章、六千六百二十三节被尊为神...

[作品]伦理学

《伦理学》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依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力求客观地分析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关系,注意目标广大人民的道德水平及其不同层次,对有关马克思主义伦理...

罗国杰

[作品]黄帝内经

天地之间,万物翻备,莫贵于人。而人体之保全,又赖于命于天地滋养,违之则病。而人又能治病,医之则救。古之医者,黄帝也。读了《黄帝内经》,即知病从体中生,体在自然中,心与自然万物相应,则病不生,故治病先治...

论敏编

[作品]旧约

最難看懂名畫就是「舊約聖經名畫」,因為它是宣傳教義,表現聖經內容故事。概括的說來,「舊約聖經名畫」,乃是基督出生以前猶太教的正典,被稱為是「法律、預言書以及其他諸書」經典內容的名畫。「舊約聖經名畫」內...

何恭上

[作品]薄伽梵歌

弥漫着金色烟尘的华丽的插图,悠扬清新一如天籁的诗句。 《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宗教和文学名著,也是古代印度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最精彩的哲理插话和印度教最负盛名的经典。 《薄伽梵歌》这个书名是由“薄伽...

毗耶娑

[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伊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科学家,其科学成就遍及物理学、数学、天体力学的各个领域,他建立的经典力学的公理体系为整个近现代科学大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本书中,牛顿遵循古希腊的公理化模式...

牛顿

[作品]形而上学

《哲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第2版)》阐释了形而上学这一令人好奇的观念.并论述了这一观念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在这部深思熟虑的经典著作中,因瓦根考察了三个深刻的问题:世界最普遍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有一个世...

彼得·范·因瓦根

[作品]政治学

《政治学》注重吸纳近20年来政治学研究的成果,如全球化的理论、公民资格理论、人权理论、政治参与理论、合法性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等。突出政治发展的民主理念,构建价值层面的认知。注重对人类政治观念及价值的考...

赵丽江

最新跟帖
bigjenny_

bigjenny_

红与黑,悲惨的世界,战争与和平,少年维特之烦恼,马可波罗游记,

zxdwj1920

zxdwj1920

欧美地区最有名的就是圣经,然后就是死海古卷以及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了。

queenkaka

queenkaka

没有,今天成书的所有有关希腊罗马的史书和一大堆鸿篇巨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梵蒂冈传教士,根据十字军东征时掠夺阿拉伯大小王国图书馆中的文献,集体创作出来的。

璨candy

璨candy

主要就是圣经。其他的就不值得一提了,因为很多西方国家的历史没有经过像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这样熏陶沉淀。而且只有中国的文化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能够被考古学家所解读。很多文字方面东西得以保存下来。
sukie

sukie

首先,我们绝对不能被如今大行其道的“东西方”二元论思维所误导。包括被那个聒噪的文化掮客,商人罗振宇推崇备至的王东岳,就是那个大言不惭地敢写所谓的《物演通论》的那个人,仿佛最近影响力很大,在混沌大学上张嘴闭嘴东西方、东西方的。其实,这一百年来,中国坊间所称谓的东西方文明,也就如同这位王先生所说的东西方文明和东西方文化,其实属于江湖讹传,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今天我们中国人坊间的,非学术意义上的东西方划分方法,或者说,世界文明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这种东西方划分。我们务必要先厘清世界学术界所用的西方与东方的概念,我们才能回答诸如西方文明有哪些古经典集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怎么界定“西方”与“东方”。正如以色列籍美国学者萨义德所说,“东方”,是被驯化成的。东方首先作为时间概念,而非地理概念;其次作为标明宗教教廷所在地的概念;最后是表明西欧与北美、澳洲的政治概念。因此,东方在西方文明的意义里,首先是指耶路撒冷方向的人文历史与文化现实。更重要的是,正是在这个“东方”概念上,是“东方”塑造了“西方”。因此,如果站在中国人的视野去看待“西方文明”,如果不将西亚历史纳入西方文明的历史,那么我们将无法谈论西方文明的古经典辑这件事。因为,首先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巴比伦文明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因为它塑造了《旧约》,而印欧雅利安人,至少部分塑造了巴比伦文明,因为古梵语作为雅利安语,事实证明非常古老。由此我们务必把古印度经典纳入研究:摩诃波罗多以及《罗摩衍那》,更不用提《薄伽梵歌》了。那么在《旧约》(注意,这时候还在西亚)的基础上,《新约》不可回避,因为耶稣,以及《古兰经》,因为默罕穆德。从地理上再往西走,便到了古希腊,古经典辑多如云海。柏拉图的《理想国》以降,古雅典的诸多戏剧、几何原理如此等等,以至于让后来成就了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的名声的,正是西方文明的这些诸多典集。而“学术”一词的词根,就是指在亚历山大港图书馆读书的人,在书卷(羊皮纸和莎草纸)空白地区写注释的行为。而亚历山大主义,就是后来的人,指责所谓的学院派的保守。总而言之,要论西方文明有什么古经典辑,一直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恐怕都算,这是单单一个中国(20世纪才有的现代国家概念和名称,从前可没有“中国”一说,最多,有一个名字叫“震旦”)根本无法比拟的。我们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今天的中国人,夜郎自大的倾向越发严重,只不过富裕了一点而已。我们所有的现代思想,无一不是我们所谓的“西方文明”产生的,包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甚至于立国的纲领。说“西方文明”产生的古经典辑,多如牛毛,汗牛充栋,绝不是一句夸张的说辞。
青青青青青青春。

青青青青青青春。

绞尽脑汁只能找到《圣经》和財经。。。
彩虹狐狸fiona

彩虹狐狸fiona

西方无信史,基本没有可以称得上是典籍的东西。
小修

小修

没有,今天成书的所有有关希腊罗马的史书和一大堆鸿篇巨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梵蒂冈传教士,根据十字军东征时掠夺阿拉伯大小王国图书馆中的文献,集体创作出来的。
qiuqiu

qiuqiu

红与黑,悲惨的世界,战争与和平,少年维特之烦恼,马可波罗游记,
熊猫小桃子

熊猫小桃子

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猫和老鼠。
savior_yu

savior_yu

西方在人文类书没有经典,没有经典总想推崇一部经典,所以它们的经典是非经典之经典……
黄山考拉青年旅舍

黄山考拉青年旅舍

西方古典主要来自两希文明,即希伯莱——基督教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前者经典是《圣经》,后者经典是柏拉图著作对话录、《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著作《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工具论》、《诗学》等等,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nestle

nestle

欧美地区最有名的就是圣经,然后就是死海古卷以及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了。
粽子

粽子

古希腊哲人写的著作非常多,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个原本,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就更多了。这里有个问题:什么叫经典?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一说是“经典”的著作,那就几乎等于真理了,是绝不能质疑的,只能虔诚学习,这才能称为“经典”。古希腊人没有这种意识,他们没有把前人著作当正确的习惯,甚至专门爱挑前人的毛病,专门找前人的错误,一旦找到,立刻就会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亚里士多德曾有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是对这种知识观念最好的诠释。这是东西方知识观念上最重要的不同之处。我们从孔子开始,就喜欢“述而不作”了,只是转述前人的思想,只是转注前人的思想,自己是不会开辟新的知识体系的。所以我们最认可的就是“经典”,也就流传下大量的经典。
Echo163

Echo163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