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提到的作品

[作品]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

蒲松龄

[作品]新红史

《新红史》一书包括七个部分:印度王统、香跋拉王统、汉地历朝帝王传承、蒙古王统、西夏王统、吐蕃王统及宋元明时期西藏地方割据势力。全书主要篇幅是记载西藏历史。《新红史》是一部纲要性的通史,有此地方过于简略...

班钦索南查巴

[作品]西藏王臣记

此书作者为五十达来喇嘛,作于明末,较详细地介绍了吐蕃王朝历史及文明时期西藏出现的萨迦政权和帕木竹巴政权的历史。他用文学手法叙述历史,行文古典简洁,用辞典雅华的,不仅是一部有参考价值的史书,而且也是一部...

五世达赖喇嘛

[作品]西藏王统记

吐蕃在祖国历史上建立王朝达二百余年之久,从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中,几乎和唐朝的统治相终始。在这二百余年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文献典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但在公元9世纪时,出现...

索南坚赞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作品]西藏的观世音

揭示雪域高原佛教文明诸多殊胜之缘起 首次披露西藏神秘圣物地下掘藏所得宝书 本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翻译成汉文出版的西藏特有的神秘圣物——“地下掘藏所的宝书”。 本书系西藏佛教文明第一宝贵史料,是雪域民族神...

松赞干布

最新跟帖
Lawrency

Lawrency

和亲又被称为"和戎","和蕃",这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一种政治联姻,中原王朝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和亲,最早是出现在汉朝时期,之后在历朝历代均有发生,这种政治婚姻很少能和爱情沾边,所以我们不要把文成公主的和亲想得多么美好,而和亲既然和政治有关,所以和亲公主的地位也和身后的国家是相互关联的,自然文成公主的地位是高于尼泊尔尺尊公主。

和亲图

松赞干布遣使求亲,文成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是位很有作为的君王,他统一了西藏,平定内乱,大力发展西藏的经济,积极的周边国家开展外交关系,当时的大唐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富民强,松赞干布是非常仰慕的唐朝,于是派使者前往大唐,希望能和大唐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后来松赞干布在得知突殿与吐谷浑都迎娶了大唐公主后,很羡慕,觉得吐蕃的实力可不比他两差,于是又派使者前往大唐,送上金宝,奉表求婚。

松赞干布画像

松赞干布突然来这一出,唐太宗没有搞明白他的目的,加上吐谷浑在中间挑拨离间,唐太宗权衡再三,拒绝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松赞干布一气之下就把吐谷浑给打了一顿,吐谷浑脚底抹油溜了,松赞干布就进攻了大唐的松州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史书中写的是唐军大败吐蕃,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大唐谢罪,并送上无数珍宝再次请求和亲,唐太宗才同意送文成公主和亲。事实上大唐对吐蕃的军事作战,是很吃力的,而和亲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

吐蕃地图

史书上关于文成公主的记载,多是从她入藏开始,关于她的身世背景只是提到了她是宗室女,也就是说她是皇帝的远亲。李世民封她为公主,让她为大唐和吐蕃世代友好去和平,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吐蕃和大唐的交流更加的频繁,最直接的就是在大唐时期,吐蕃自松赞干布后的历任赞普(类似藩王,亦有宗教领袖的意思)继位,均会派遣使者,请大唐天子册封,也为之后朝代和西藏地区建立联系奠定了基础。

文成公主像

尼婆罗尺尊公主的传说

至于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在正史上并没有她的相关记载,关于她的故事出现的也比较晚,据说她是吐蕃的附属国尼婆罗的公主,尼婆罗是个古老的国家,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加强和属国尼婆罗的友好关系,另外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是宗教地区,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就需要和印度半岛保持良好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迎娶了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像
虽然我们在一些吐蕃,尼婆罗的史料,文献中,不能找到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记载,但是在关于拉萨大昭寺的建筑过程的记载中,却一直流传着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尺尊公主,而修建了大昭寺的传说,或许尺尊公主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名讳很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音译等原因出现了错误。两位公主在之后被吐蕃的人民视为菩萨的化身,她们一位为吐蕃带去了宗教信仰,一位为吐蕃带去了文化技术,都促进了吐蕃的发展,非要挣个地位的高低,反而不符合她们去吐蕃和亲的目的了。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像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Miya

Miya

文成公主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她为了促进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远嫁青藏高原,是促进汉藏友好关系的历史杰出女性,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本文主要普及一下尼泊尔尺尊公主的生平,以及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二者之间的地位差距。

尺尊公主是何许人也?

尺尊公主来自于西藏南部的泥婆罗王室,后来远嫁拉萨,成为了吐蕃松赞干布的第三位妻子。有人说:尺尊公主远嫁的原因是吐蕃为了促进和巩固同印度半岛之间的宗教联系,但是根据历史资料考证得出,历史上并没有松赞干布前往泥婆罗迎娶尺尊公主这一情形,很有可能是宗教主义者杜撰出来故事传说。

关于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间的地位高低,在吐蕃有这样一个传说: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目睹人间疾苦,所以流下两滴眼泪化为度母前往吐蕃普度众生。其中绿度母是尺尊公主,白度母是文成公主,所以在西藏传说中两位公主的地位相同,甚至有宗教主义者认为出于宗教关系,尺尊公主的地位要高于文成公主。

地位差距悬殊的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

那么这两位公主到底谁的地位更高?答案是肯定的——文成公主要高出很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松赞干布对两位公主的待遇:文成公主进藏时,是由松赞干布亲自前往大唐提亲,并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随后迎接公主回了拉萨;而尺尊公主进藏的情形,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确切记载,更不要说是松赞干布亲自迎娶了。

再看二人到拉萨后的待遇:文成公主进藏时吐蕃老百姓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为公主修建了壮丽堂皇的宫殿——“布达拉宫”,并随即加冕立为王后;而关于尺尊公主在拉萨的待遇,同样没有任何吐蕃文献的记载,只是被册封为王妃而已。

最后一点,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之间的悬殊差距。文成公主虽然不是唐太宗亲生女儿,但也是大唐宗室之女,而尺尊公主是泥婆罗国王的亲生女儿。表面上看是文成公主略逊一筹,实际上大唐和泥婆罗相比,就如长空皓月对萤火之光,一个是吐蕃眼中的天朝上国,另一个是吐蕃的下属小国,孰轻孰重可想而知。

宗教信仰导致的信口开河

综合以上三点而言,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地位差距。实际上说尺尊公主地位高于文成公主的人,大多是一些狂热的宗教主义者,用故意抬高尺尊公主来抬高自己的宗教地位,他们的证据也大多来自于宗教传说,难以为凭!

叶霞

叶霞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夫多妻的社会里不同妻子的地位谁高谁低,以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来看,当然是受到丈夫宠爱的人的地位更高了,这个思想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这个丈夫是一个身份尊贵的人,他所娶的妻子也都是一些有着高贵身份和背景的人,那么情况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当妻子的身份远高于丈夫,并且丈夫恐惧于妻子的身份,那么不管丈夫爱不爱这位妻子,妻子在家中的地位就是最高的。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里面,每一位驸马爷想必都是将公主当做菩萨一样在家中供着,生怕委屈了她半分而导致自己全家人头落地。要说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二者的身份,自然是文成公主的身份更高一筹,二者甚至可以说不是在一个级别上面。文成公主代表的是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尺尊公主仅仅是吐蕃下属国家中的一个小小公主,连吐蕃都比不上唐朝,二者相比自然高低立下。

但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简单。

虽然确实论起身份来,文成公主是高出尺尊公主不少,但是奈何松赞干布根本不在乎你唐朝,要知道文成公主嫁过去的背景是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不成功,不停地骚扰唐朝边境,而唐朝拿此毫无办法,只能够请求和吐蕃和亲,吐蕃自始至终的目的都不是唐朝的公主,而是随着公主一同来的物资,技术,工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文成公主在吐蕃只能说有着一个安身之地,地位可能真的不太高。毕竟他的丈夫也不喜欢他,自己的娘家也震慑不住丈夫。

再说说这尺尊公主,尺尊公主来自于泥婆罗,泥婆罗是吐蕃的附属国,论起地位来自然是比不上文成公主的,但是松赞干布喜欢她呀,唐朝和吐蕃相距千里,两地人的审美自然不同,而泥婆罗和吐蕃便不是很远,所以在松赞干布眼中尺尊公主是要比文成公主美得多。

况且尺尊公主的父亲是自己的臣子,作为吐蕃的主人自然要安抚好下属国家的情绪,因此善待尺尊公主便是一个途径。而自身的喜爱,加上尺尊公主需要被善待的身份,尺尊公主自然在吐蕃的地位比文成公主高上不少。

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便可以证明二者在吐蕃的实际地位,那就是吐蕃为两位公主所修建的寺庙,因为吐蕃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由于文成公主的嫁妆里有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因此松赞干布决定修一座寺庙来进行供奉,那就是小昭寺;而尺尊公主也带了一尊释迦摩尼的身像,而松赞干布修建了一座大昭寺。两者从名字上看就能看到区别,而实际上大昭寺也同样比小昭寺规模宏大。因而实际上文成公主在吐蕃所享受的待遇是不如尺尊公主的。

虽然在各种记载中文成公主的地位肯定是高于尺尊公主的,因为唐朝的影响力摆在那里。但是我们从各种方面来分析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的时期里,并没有尺尊公主享受的待遇高。

lyre

lyre

尺尊公主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又如何与文成公主比较地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成公主地位没有尺尊公主高”的说法叫嚣尘上,然而在中原、吐蕃与尼泊尔的所有正式典籍,甚至敦煌经卷里,都没有关于尺尊公主的记载。

事实上,尺尊公主的各种故事,仅仅出现在藏地的各种神话传说当中,在现实里极有可能就是没有的,而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封“赞蒙”,也就是王后,两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关于所谓“文成公主地位不如尺尊公主”说法的“依据”,无非这么几个:

一,尺尊公主比文成公主更早嫁给松赞干布,她是大老婆,文成公主是小老婆;

二,布达拉宫其实是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修建的,文成公主嫁去的时候都已经修好了;

三,为尺尊公主修建的是大昭寺,为文成公主修建的是小昭寺。

基本上所有关乎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地位高低的说辞,大概就是这三条,但仔细推敲就能发现这些根本都站不住脚。



首先是名分问题,在藏地与敦煌经卷之中,文成公主拥有明确的封号,那就是“赞蒙”,这个封号与松赞干布的“赞普”是相应的,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王后”。

退一万步来说,尺尊公主先嫁,并不代表她的地位就高,那时候尼泊尔乃是吐蕃的臣属,而文成公主名为和亲,但她却是松赞干布被唐朝一顿揍之后,求了两次求娶的。

唐朝时期的和亲与汉朝初期不同,就连突厥、吐谷浑都有唐朝宗室女去和亲,名为和亲实际上却是下嫁,松赞干布两次求娶,并亲戚前往柏海迎接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珍而重之是非常明确的,尺尊公主的“备受重视”全凭猜测。



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松赞干布在公元631年就已迁都逻些城并且建立红日宫,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布达拉宫,而五年后他就派遣前去长安求亲。

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宫殿的说法并不可信,但若说是为了尺尊公主就更加荒谬。

按照玛尼宝训中的说法,松赞干布是在红山见到了光环,当时的苯教大师称这里有天神的眷顾,因此在红山修建了宫殿。

在藏地的资料文献中,松赞干布修建宫殿与任何女子都没有关系,而且当年松赞干布迁都逻些城本就受到了诸多反对,若为一女子大兴土木,必然有损基业。

布达拉宫的建造与文成公主、尺尊公主都没有关系,不能证明两人地位高低。



至于文成公主的小昭寺,还有尺尊公主的大昭寺,这个理由其实更加可笑。

“大昭寺”与“小昭寺”是汉译说法,两寺原名叫“罗婆朱囊寺”与“嘎西朱寺”,传说是为了供奉尺尊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与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原本,大昭寺供奉的是八岁等身像,而小昭寺放的是十二岁等身像,后来又经过了调换,大昭寺与小昭寺的大小之分出现于明朝永乐七年,文成公主都去世近千年了。

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的塑像,尺尊公主在松赞干布右边,然而藏地并没有以右为尊的规矩。

用大昭寺与小昭寺的名称来定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地位,实在有点雷人。



按照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文成公主被松赞干布迎入吐蕃后,称为“赞蒙”并享祭祀,这是王后才能够拥有的待遇。

吐蕃的相关典籍对于所有事物的记载都是惜字如金,就算是浩大的战争,往往也都是寥寥之语并不详尽,然而在吐蕃文献里,关于文成公主主持祭祀的记载就有三处。

不要说尺尊公主,吐蕃时代的其他王后,没有任何一个主持祭祀的记载。

在中原地区也是如此,若非地位足够或者有什么非常显著的事迹,女子要想出现在记载当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成公主能有诸多记录,就是地位最好的证明。

关于典籍记录方面,尺尊公主不是比文成公主少,是根本就没有正史记载。



目前,所有吐蕃时期的史料,还有敦煌文献,以及中原的史料中,都没有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的记录,就算尼泊尔自己也没有。

要知道,松赞干布时代尼泊尔乃是吐蕃之臣,若是有公主成为吐蕃王后是何等荣耀的事,绝不可能没有任何的记载。

尺尊公主是到密教兴起之后才开始出现的的,还是在一些神话故事里,比如柱间史等,但这些书本身就类似于《聊斋志异》,而且距离吐蕃王朝年代久远,根本不足信。

松赞干布身后被安奉藏王墓,而孀居多年后离世的文成公主被奉入合穴,至于那位尺尊公主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用一个不存在的尺尊公主来说文成公主的地位低,实在是非常荒唐的。



文成公主在藏地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首先她是松赞干布的王后,并且在松赞干布离世之后仍旧享有主持祭祀的资格,这是非同一般的。

不过文成公主也是挺不幸的,她青春年华时远赴雪山高原,与松赞干布并没有生下孩子,在松赞干布离开人世后,她也没能再返回唐朝,孤独守在高原上。

与以前那些和亲匈奴的公主几次三番再嫁不同,文成公主并没有如此,一直孑然一身。

她既非新任赞普的母亲,而且后来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不好,但文成公主并没有受到什么苛待,这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文成公主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争论的,毕竟现实里都没尺尊公主,遑论比较高低。


冰原雪

冰原雪

本人认为文成公主地位高,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当时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修建。布达拉宫对藏族人来说那就是神圣的地方,世代敬仰的地方。可见文成公主在藏民心中的地位。

now23zki

now23zki

这个问题问得好。

一直以来,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的地位更高,总有一些争论。下面我试着从七个方面来为大家梳理一下,看看哪一位公主才是吐蕃最有地位的女人。

一、从娘家的背景来看

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娶进来的媳妇地位有多高,和她的娘家势力有着必然的关联,这是亘古不破的真理。

唐朝和亲吐蕃,是在唐朝打赢了两国之间的战争,而且唐朝正处在贞观之治极盛时期的和亲,是靠实力实现和平之后的上邦大国对小邦的和亲。

文成公主的父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堂兄弟。文成公主虽然不是皇帝的女儿,但地位仍然是十分尊贵的。尺尊公主只是小国尼婆罗的公主,尼婆罗只是一个位于尼泊尔的吐蕃属国,松赞干布只是为了加强与泥婆罗的关系才娶来尺尊公主。相比之下,大唐和泥婆罗谁轻谁重,不言而喻。

二、从迎娶的难易程度来看

按照唐书记载,唐贞观八年,松赞干布第一次派使节前往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使节在长安了解到,突厥、回纥、吐谷浑的国王都与大唐联姻,这让松赞干布也有了迎娶唐朝公主的想法。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吐蕃使节又一次出使唐朝,向唐朝提出“尚公主”的请求,被李世拒绝。

(吐蕃接亲)

两年后,吐蕃联合象雄大举进攻吐谷浑。吐蕃史书世系明鉴记载:“赞普致书唐主曰:‘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

面对吐蕃的挑衅,唐军必然做出反击。据《资治通鉴》记载:“ (八月)壬寅,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

在这次战争中,唐军让吐蕃吃到了苦头。唐军在主力部队还未到位的情况下,仅仅是先锋部队就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胜利,压倒了吐蕃,致使吐蕃退兵并遣使谢罪。

(唐与吐蕃之战)

大唐禀着“打一拳又给个萝卜”的方针,为了维护西部国境的安定,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这是胜利者的一种姿态,是以上对下的一种恩宠。所以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上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

而松赞干布娶尺尊公主这一事件,史书记载很少,仅有一些吐蕃小说如《西藏的观世音》之类野史上有记载,甚至有些学者一直对历史上有无尺尊公主这一人物都有争议,所以说在迎娶的难易程度上,文成公主大大超过了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

在吐蕃大事纪年以及吐蕃碑文等等这些吐蕃原始史料的记载里,都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尺尊公主。说明吐蕃根本没有重视尺尊公主,也证明尺尊公主地位必然低于文成公主。

三、从两位公主在西藏的待遇来看

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后,曾给李世民上过一封答谢表,里面说:“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文成公主进藏后,吐蕃松赞干布特意为她筑造城堡、建立宫室。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旧唐书记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

公主进藏后,松赞干布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

(雍布拉康——文成公主行宫)

而关于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专门修筑红山宫一事,疑点甚多。《西藏王统记》记载:“赤尊公主自作念言。藏王……即能修建一大城堡。定于阳木羊年为新城堡奠基。”这座宫殿就是红山宫。

可是吐蕃的丹珠尔目录上,关于修建红山宫的用途是这样说的:“为发展先祖之基业,乃建红山宫。”按照这个说法,红山宫根本不是为迎娶尺尊公主修建的。

如果丹珠尔目录记载是真实的,那么文成公主有专门为她修的宫殿,尺尊公主却没有,两人地位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四、进藏时间先后并不能决定地位

文成公主入藏时间确实晚于尺尊公主,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这一点不能证明两位公主之间的地位。

当时的西藏是没有长妻、平妻之说,根据大事纪年的说法,吐蕃赞普的妻子中,得到蒙赞这个封号,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待遇的仅有文成公主一人。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直在一起生活,直到三年后松赞干布去世。

在这一时期,吐蕃历史文献、吐蕃碑文以及王统记、贤者喜宴等吐蕃资料中,都有对文成公主的记载,确并没有出现尺尊公主的名字。如果尺尊公主是松赞干布的王后(蒙赞),绝对不可能一处也不出现记载。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谁先嫁到吐蕃,谁就是老大。

五、大小昭寺之争

文成公主为了镇伏“恶道之门”,在绕木齐建小昭寺安置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这事不假。

大昭寺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供奉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有人就据此认为大昭寺高于小昭寺,所以尺尊公主地位高。

(大昭寺)

在此我要说一句,小昭寺在西藏被称为“惹冒切寺”,大昭寺称为“祖拉康寺”,大昭小昭是汉人的称呼,怎能证明两位公主的地位?

按照史书记载,文成公主将从大唐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留在小昭寺,吐蕃人为了防止觉神像被抢走,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转移到了大昭寺隐藏,直到后来金城公主将其取出供奉在大昭寺。可见吐蕃对文成公主带去的佛像的重视。而尺尊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也被金城公主转移到小昭寺。

关于调换佛像的事,历来争论很多,也有学者认为,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根本没有调换,是一直放置在大昭寺,而尺尊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也是一直放在小昭寺的。

(小昭寺)

不管此事真相如何,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小昭寺供奉的是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

调换佛像是西藏的一种传说,还有许多更加离奇的传说,在此不一一例举了。

六、松赞、文成、尺尊三人塑像的排列方式不是证明地位的标准

虽然一般情况下,松赞、文成、尺尊三人塑像的排列方式是松赞居中,文成公主在左,尺尊公主在右,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西藏历史上并没有“以右为尊”的规定,就是讲究座次排列的中原地区,“尚左”或者“尚右”也是互相调换的。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规定。

七、从后世纪念来看

西藏地区的人民都知道西安有尊曾开口讲话的绿度母菩萨,在藏人心中,文成公主就是绿度母菩萨的化身。直到现在,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视为菩萨,把她供奉在寺院中,万民敬仰,受持香火。

(绿度母菩萨)

另外一位尺尊公主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不如我举个例子。西藏的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所以,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在西藏的地位谁更高些,读者们应该有了答案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贤者喜宴、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资治通鉴》、《西藏王统记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抛个媚眼送萝卜

抛个媚眼送萝卜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英雄,他统一了西藏,是藏族人们心中的神话,而其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更是为藏汉两地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来,有关于松赞干布的两个妻子,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低问题的争论一直屡见不鲜,很多人都说来自泥婆罗(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比大唐送去和亲的文成公主地位要高,说尺尊公主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可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尺尊公主是一个连是否存在都充满争议的人物。

在吐蕃的史料,敦煌文献以及汉史中都没有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记载,甚至于尼泊尔本国的原始史料中都没有这位公主的记录。后来佛教密教的产生,才在一些神话传说中有了松赞干布娶尺尊公主这件事情,如后世的柱间史,《西藏王臣记》等书中就记载了尺尊公主。然而这些书成书时离松赞干布时期十分遥远,二是此类书中记载了许多荒谬的事情和神话故事,可信度并不高。

而说文成公主地位不如尺尊公主的,无非就是以下几个理由:

松赞干布是为了迎娶尺尊公主修建的红日宫殿(布达拉宫),在文成公主进藏时,红日宫殿已经修好了。所以说布达拉宫是为尺尊公主修建而不是文成公主修建,松赞干布更加重视尺尊公主。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建大昭寺,为文成公主建小昭寺,大昭寺听名字就比小昭寺厉害,所以松赞干布更喜欢尺尊公主。尺尊公主先进藏所以地位要高,文成公主后入藏所以是小老婆。

其实仔细推敲起来,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两次求亲才娶回来的大唐公主,贞观十年时,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请求两国和亲,可当时的吐蕃不愿意向大唐称臣,所以当时的唐太宗拒绝了。

两年后,松赞干布率兵进攻吐谷浑,在八月攻打到了松州,大唐派侯君集率兵迎战,让先锋牛进达先行,牛进达到达松州后派兵夜袭了吐蕃军队,斩首了数千人。吐蕃军队被偷袭受创后,松赞干布才退的兵。在松州之战四年后,松赞干布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上书愿意称臣并请求迎娶公主,至此唐太宗才选取了宗室之女前去吐蕃和亲。

当时的唐朝一直都有和突厥,吐谷浑等周边政权通婚,大唐作为天朝大国,派去突厥,吐谷浑这些边境小国和亲的公主其实都是下嫁。松州之战刚吃了败战但是却能和大唐联姻,这让松赞干布非常的高兴。在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松赞干布还特意亲自从都城逻些(今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玛多县)迎接公主入藏。

事实上,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的公元631年,松赞干布就已经迁都拉萨并开始在红山上建立红日宫殿,这座宫殿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

关于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布达拉宫并不十分可信,松赞干布于公元631年迁都拉萨修建宫殿,而其第一次向大唐请求和亲时是贞观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

虽然说松赞干布不是为了文成公主修建的布达拉宫,但是也绝对不是为了尺尊公主修建的红日宫。

作为一名君王,松赞干布绝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做出如此重大的事情,虽然太史公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可烽火戏诸侯是假的,而迁都这样重大的事情并不是儿女私情能随意左右的。

松赞干布其家族悉补野家族发源于雅砻地区,早先的藏区分布着大小十多个政权,而悉补野家族因为连续出了几个英明的君主,所以迅速的打败了藏地其他的势力。到松赞干布时期,悉补野家族的疆域已经跨过了雅鲁藏布江,基本上统一了吐蕃。

此前,吐蕃的宫殿都是在扎西次日山上的雍布拉康。而松赞干布时期,因为疆域已经跨过雅鲁藏布江,这座在大山上的王城已经是不利于君主对于领土的全面管辖,所以松赞干布有了迁都的想法。

(雍布拉康)

迁都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一决议肯定会受到一部分利益受损之人的强烈反对,所以需要一个说服力十足的理由。松赞干布看中了雅鲁藏布江北的拉萨红山脚下一块叫做“吉雪沃塘”(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的地方,这块地方据说悉补野家族的先祖拉托托日年赞在此修炼过,在那时就已经有了红山会成为吐蕃新王都的说法。

而在玛尼宝训中记载:在松赞干布带领众臣去红山脚下查看时,远处的红山正巧被一道光环所笼罩,这一奇特的现象被当场的苯教大师解释为天神眷顾赞普,让他在红山修建新宫殿。从现代科学来看,当时的天降光环很有可能是彩虹。

“化身松赞干布想到:‘现今对此雪域王国我将完成教化之事……’得见拉托托日年赞所居之吉雪地区修行。于是,将各种供物以车迎送,并连同眷属臣工人一同前往……并建宫室居之。”

天神的神谕给了松赞干布一个完美的借口,所以松赞干布回去后丝毫就决定迁都,并且在红山山巅上修建红日宫殿。

松赞干布选择迁都于红山脚下的“吉雪沃塘”是出于各方面的考量,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当时的吐蕃版图,红山正位于正中心,方便对边境的管辖;而红山四面环山,山中间有盆地,盆地中吉曲河(拉萨河)穿插而过,有山有水,如此易守难攻的的优越地理位置对于一个新王都来说是十分合格的。

在大藏经丹珠尔目录中也记载了修建红日宫的缘由:“为发现先祖之基业,乃建红日宫。”

松赞干布根本就不是为了尺尊公主而修建的红日宫,又何来松赞干布更重视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地位较低一说。

关于大小昭寺名称反应两位公主受宠程度高低这一说法也是没有的事。

大昭寺和小昭寺是现在的叫法,这两个寺庙最初的名字是“逻婆朱囊寺”(幻显寺)和“嘎西朱寺”(四喜幻化寺)。

传说尺尊公主带来的嫁妆里有一尊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而文成公主的嫁妆是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松赞干布为此修建了大小昭寺放置两尊佛祖等身像。而大昭寺放的是尺尊公主陪嫁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小昭寺放置的是文成公主陪嫁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现在的大昭寺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因为后来调换的结果。

两座寺庙有了大小之分大概是在于大昭寺每年藏族新年进行的拉萨传昭大法会。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时,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大师创立了祈愿大法会,规模更大的大昭寺成为了法会的举办地点,大昭寺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可这时候文成公主已经去世一千多年了。

据传,大小昭寺佛像互换是因为唐朝军队攻打吐蕃,藏人为了保护佛像不被破坏,才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藏于大昭寺内,战乱过去后,便直接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奉于大昭寺内。

据藏地史料《新红史》中所记载:

在此王之时,唐军抵达吐蕃,红山焚于火。尊者释迎牟尼佛像被藏匿于大昭寺,未得到。

这里的王指的是松赞干布的孙子,吐蕃第三十四代赞普芒松芒赞。松赞干布是吐蕃的第三十三代赞普,而他的儿子英年早逝,所以松赞干布去世后直接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芒松芒赞在位时,大唐军队曾经攻打到吐蕃,红山宫都被战火所焚。于是有人将释迦牟尼佛像藏身于大昭寺内,这样才让唐军没有得到佛像。

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因为文成公主的和亲,和大唐保持了二十多年友好的边境同盟关系,这时候的吐蕃向大唐称臣。可芒松芒赞继位成赞普后,吐蕃和大唐的关系变得恶化,双方经常为了边境领土之争而发生冲突。

而芒松芒赞担任赞普的时间是公元650年到公元676年,期间吐蕃和唐朝多次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基本上都是为了争夺青海和乌海地区。公元670年,唐朝出动五万军队支持吐谷浑,而吐蕃出动二十万军队迎战,于是唐朝军队大败,吐蕃稳固的控制了青海西部,而唐朝长期控制着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在边境领土之争上两国可谓是旗鼓相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以说《新红史》中所说的唐军占领红山,还火烧红山宫殿的举动,在国力颇为强盛的芒松芒赞时期恐怕难以达成。

事实上唐朝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记载唐朝军队攻打红山的记录,而唐朝三征高句丽,侯君集出兵吐蕃都是有记载的,不可能如此重大胜利的事件漏掉没有记载。

作为胜利方的大唐却在唐史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一场冲突的记载,仅凭《新红史》中一段没有日期记载的话似乎难以佐证唐朝军队攻占了红山。而唐朝军队攻占红山都是一件难以下定论的事,更何谈因为火烧红山宫殿为了保护佛像不被毁而藏匿佛像所导致佛像互换呢?

所以说大小昭寺更不能体现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地位之分。

说尺尊公主先入藏就是正妻的人其实太过以己度人了,事实上藏族地区没有所谓的正妻,平妻之分。关于大昭寺内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三人的塑身,尺尊公主在松赞干布的右边所以地位要尊贵一些也是如此,藏族并没有明确的右为尊的观念。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许多吐蕃书籍,史料都有都有关于文成公主的记载。

贤者喜宴中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在吐蕃,称为赞蒙并且享有祭祀是王后才有的待遇。

大昭寺前的甥舅会盟碑碑文中有一段“当其创立大唐之二十三年,王统方一传,圣神赞普弃宗弄赞(松赞干布)与唐主太宗文武圣皇帝和叶社稷如一,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至赞普牙帐。”

正是因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不低,所以才会留下这么多的记载。就像唐太宗的妃嫔,妃子徐惠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因为向太宗谏言所以被写进了旧唐书后妃传;而唐太宗的儿子李恽的生母王氏,虽然替太宗育有一子,但是却只有姓氏,没有封号,没记载出生地,生卒也不详。

不管地位高低如何,文成公主都称不上幸福的女人。16岁的女子因为皇帝陛下的一声令下就必须背井离乡,前去数千里外完全陌生的地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两国交好的重要使命。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共同生活九年,而且没有生育一儿一女,在和以前接触的文化教育完全不同的地方独自孀居了三十年,想来是十分孤独的。

而文成公主在藏区做出的杰出贡献使得藏区人们永远记住了她,在藏族人们的心里,文成公主是神圣的,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地位高低就能概括。

奶油

奶油

尺尊公主要比文成公主她的地位要更高一些。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和亲的背景。那时的吐蕃非常强大,松赞干布刚开始要求娶唐女时,唐太宗拒绝了,后吐蕃发兵攻打大唐,大唐边将顶不住才同意和亲,并不是平等的一次友谊和亲。

所以文成公主的地位要低一些也是很正常的。文成公主到吐蕃后,有一定地位,但不如尼泊尔的公主,她和她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匠、文代、书籍推动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受到吐蕃人民的喜欢和爱戴,在民间声望很高。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他的婚姻其实是一次政治婚姻。

因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他们的语言以及生活习惯都并不相同。所以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文成公主他为吐蕃做出了非常重大的东西。所以虽然松赞干布他并不喜欢文成公主,但是他依然十分的尊重他。而且松赞干布还有其他的王妃。而他最疼爱的是一位尼泊尔的公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尺尊公主。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和亲也间接地维护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和平。因为在当时吐蕃他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对于唐朝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然而由于和亲的缘故使得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所以说文成公主虽然他的婚姻并不算完美,但是他却为两个国家带来了繁荣以及昌盛。而且通过文成公主的努力是吐蕃的制造业也得到了一种腾飞猛进的效果。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将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外,她还和松赞干布努力推行改革,使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能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西方的有力屏障。而大唐王朝和吐蕃的关系,更达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

松赞干布十分宠爱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后,成为了松赞干布的王后。为了表示对文成公主的尊重,松赞干布命人专门修建了一座宫殿,即后来的布达拉宫。文成公主曾向松赞干布表示,不喜欢他们族人以赭涂面的习惯,松赞干布为了讨公主欢心,立马下令将这个习惯废除。唐朝文化在吐蕃得到了推崇,松赞干布还派了学生去长安读书。

松赞干布还有一个老婆叫做尺尊公主,据说是来自尼泊尔的公主。有人说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而建,而小昭寺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由此说尺尊公主的地位在文成公主之上。这其实是不对的,大唐乃是泱泱大国,而尼泊尔是比吐蕃还要小的国家,孰轻孰重松赞干布还是分得清的。再者尺尊公主或许从一开始就是虚构的人物,因为很多文献里面都捕捉不到尺尊公主的影子。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状况如何?

根据吐蕃人自己撰写的史料,文成公主被尊称为“赞蒙”。因此,文成公主无疑是松赞干布的妻子。至于当时吐蕃是否实行平妻制,我们就不研究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文成公主绝不是世人所称的小妾。

那么,文成公主在几位妻子中的地位如何?据书中记载,松赞干布的后妃只有三条记载,一是用来记录松贡赞的生母,另外两条都用来记录文成公主。这之后的六年,松赞干布死后,与赞蒙文成公主一起同住了三年。“和”到了羊年(683)的冬天,祭拜赞蒙文成公主。

从这两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松赞干布所有的妃嫔中,只有文成公主被吐蕃史籍特别记载,享有后世的祭品,这足以证明,在松赞干布的妃嫔中,文成公主的地位是最高的。

文成公主手里有很大的权利。据说文成公主进藏时,绝阿释迦像(释迦牟尼十二岁)的形象只在小昭寺供奉,尺尊公主带的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同)的形象则在大昭寺供奉,说明文成公主的地位是不比齐尊公主。然而,在吐蕃时期,其实大小昭寺之间没有具体的区别,而小昭寺的名字也是后世的说法。

文成公主死后,那阐布、屯米桑布扎、噶尔东赞等大臣的后人按照文成公主的意愿,在小昭寺安放了不动金刚像,并转移了释迦牟尼像到大昭寺,而且还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根据柱间史记载,佛像的更换完全由文成公主安排,由吐蕃大臣负责。这说明文成公主在宗教事务中有很大的权力。

melburg

melburg

李世民打了很多年仗,几乎是战无不胜,但是在对付吐蕃这件事上,的确是犯了难。当时松赞干布带着人在打四川藏区,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派人去抵抗。

按照大唐的历史记录,这次大战的结果是大唐大获全胜。胜利的结果是,大唐免费送一个公主,也就是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做老婆,此外还带着大量工匠、财宝、丝绸等陪嫁。

我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胜仗,会让李世民如此大度。我咋没见汉武帝打了胜仗以后,把汉朝的公主送到匈奴那儿做媳妇儿呢?难道汉武帝打的胜仗都是假的?

由此可见,其实唐朝和吐蕃这一仗,唐朝的确是吃了亏,但是自己的史书上咋能这么写呢?我大唐盛世,应该毫无瑕疵才对。可惜自欺欺人的话,咱们关起门来说两句就好了。


和亲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要不李世民咋不派自己女儿去?

文成公主是真的公主吗?显然不是,历史上和亲,很少有真公主,至少不会有当朝皇帝的亲生女儿。

比如说著名的王昭君出塞,王昭君其实是汉元帝后宫中不得宠的妃子。为了不浪费大好青春,毛遂自荐,这才成了和亲的对象。

汉武帝送到乌孙国和亲的细君公主刘细君,这个人地位的确有些不一般,因为她的确是皇室身份,只不过刘细君的父亲江都王刘建,因为谋反全家被诛,刘细君成了罪臣之女。

细君公主去世以后,汉武帝又把解忧公主嫁到了乌孙。刘细君先嫁给了老乌孙王,后来他死了,按照习俗她又嫁给了老乌孙王的孙子军须靡。刘细君死后,解忧公主也嫁给了军须靡。而解忧公主同样是罪臣楚王刘戊的孙女。


由此可见,一来用作和亲的女人不是什么身份尊贵的人,在汉武帝这里都是罪臣之女,二来和亲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文成公主当然也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她是唐朝宗室之女,至于是谁的女儿,没有定论。由于后来是派遣江夏郡王李道宗护送出塞,所以猜测是李道宗的女儿。

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可见他跟李世民的关系,其实已经相当远了。他的女儿用来和亲,其实也表达了李世民对和亲这件事的态度,那就是反感。

如果这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为啥李世民不派自己的女儿去和亲呢?可见文成公主也是被逼着前往和亲,至少在唐朝这边是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怎么样呢?

历史书上传颂文成公主的伟大行为,为吐蕃和中原的联系,建立了强有力的纽带。又说文成公主带去的种子、农民和耕作工具改进了当地藏民们的耕作习惯。还说她带去的工匠,带给了吐蕃先进的制造业。

可是为什么就不提一提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之间的感情呢?说实在的,因为没得提,毕竟属于政治联姻关系,最初压根就没有感情基础。

那么相处久了,是不是就会出现感情呢?很可惜,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爱有多么热切。但凡有一点证据,其实唐朝人都可以无限夸大,可是真的没有,总不能自己杜撰吧?

其实当时松赞干布可不止有文成公主这一个媳妇儿,他一共有五个老婆,分别是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有象雄妃、茹雍妃和蒙萨妃。这么一来排大小的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文成公主是不是这五个老婆里地位最高的呢?

对不起,还真不是。松赞干布本身是有一位正妻的,也就是说松赞干布实际上是娶了一个妻子,四个小妾,而文成公主正是这四个小妾里的一个。


这简直是天崩地裂的打击好不好?可事实偏偏就是如此。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以后,既没有得到他的宠幸,又没有为他生下过一儿半女,所以地位非常普通。毕竟是外来户,跟其中三位吐蕃本地的妃子,是没法比的。

其实和她有同样命运,还有一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她的地位有很多说法是要高于文成公主的,因为小昭寺里供奉的佛像,是尺尊公主带去的。

比不上吐蕃本地的妃子也就算了,居然连外来户尺尊公主也比不过,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不过这两个人属于同病相怜,因为都是外来户,为了保证赞普血统的纯正,轮不到她们俩给松赞干布生孩子。


文成公主的地位被提高,要感谢金城公主的相助。

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到了唐中宗时期,大唐王朝已经相当发达了。唐朝初年之所以掣肘于吐蕃,主要是因为刚刚大一统不久,需要与民休养生息,所以我们会发现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后,出征的规模都不大。

可到了唐中宗时代,唐朝有钱了,再也不怕打仗了。反观吐蕃却一天比一天落寞。这个时候唐休璟带领的唐朝军队多次击败了吐蕃。

唐朝扬眉吐气了,吐蕃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求亲来化解矛盾。最终唐中宗将哥哥李贤的孙女李奴奴册封为金城公主嫁到了吐蕃。

李贤是得罪武则天,结果被武则天给赐死的,所以他的孙女即使被唐中宗收养了,却也没有什么地位,用来和亲是最合适的。

不过由于这个时候唐朝十分强大,而吐蕃显得相对弱小,所以金城公主到了吐蕃以后,倍儿有面子,她扩建了大昭寺,将文成公主带入藏的佛像,供奉在大昭寺中,以体现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也就是说,其实文成公主的地位,是金城公主拔高上来的。


总结:再有面子,金城公主也没孩子。

金城公主可谓是和亲公主里最有面子的了,因为当时的大唐王朝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军事力量强大,派她来和亲,纯粹是给你吐蕃留下一点颜面。

可是就算是这样,金城公主在藏区待了近三十年时间,却没能为丈夫赤德祖赞生出个一儿半女来,这也是个谜。所以说,人家娶你,依旧还是为了政治需要,给你地位,那是怕你的娘家人,仅此而已。真觉得和亲的公主在那边日子过得多好,那可太天真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大头孜

大头孜

古代虽是男权社会,但并不一定代表所有的女人地位都会低下,衡量一个女人地位的高低既要看女人自身的表现也要看她背后的娘家的实力,再确切来说娘家背景实力的强大以及对她重视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女人在夫家的地位。类比到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背后的娘家,一个是当时的唐帝国且正处于冉冉上升期,一个是无法与唐相抗衡的尼泊尔,谁地位高低,一目了然。既如此也许有人就有疑问了,既然唐朝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将文成公主送出去和亲呢?


这就涉及到了当时的背景以及唐朝自身的国策了,唐太宗时期唐朝虽然国力强大,但唐朝的重心并不在西北,而是在东北的高句丽和北部的突厥,东突厥在唐太宗初期已被李靖灭掉,北部已不足为患,至于东北的高句丽,在隋炀帝时期就已是中原王朝的眼中钉,唐太宗自然也不会放过。正当唐太宗忙于东北事物时,远在西北的吐蕃迅速崛起并侵占了已臣服唐朝的吐谷浑,党项等地,短暂的胜利让松赞干布迷失自我自以为可以战胜唐朝,随派兵入侵唐朝边境,结果被击败。

吐蕃的骚扰也让唐太宗不满,他命令侯君集前去给吐蕃一个教训,松赞干布一看唐军主力来了,立马退出侵占的吐谷浑等地,遣使请罪,顺带请求和亲。唐太宗看松赞干布如此有诚意再加上灭掉吐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即同意了松赞干布的请求,在这个背景下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文成公主来了之后,松赞干布是什么表现呢?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简言之就是极其恭敬然后筑城,修建宫室。在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可见文成公主娘家也即唐朝这个背景给予了松赞干布给文成公主极高的尊重。

至于尺尊公主,到底是否嫁给松赞干布到目前为止还成谜?因为在敦煌文献、吐蕃金石铭刻及汉语史书等资料里,都没有提到尺尊公主。按照常理来说假如尺尊公主的地位身份比文成公主还尊贵的话,史书及石刻中不可能不提及,既然没有提及我们有理由怀疑尺尊公主的地位和身份。不过后来随着佛教密教的兴起,尺尊公主这个虚构或者存在的人物身份被无限拔高,至此就有了题主的疑问。


关于松赞干布、吐蕃对唐朝的尊敬和臣服可以从一些小事中体现,其一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直接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然后学习中原的习俗,其二唐朝著名猛人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事迹中,他并不是一个人灭天竺,而是前往吐蕃借军才灭的天竺。如若不是唐朝强大和松赞干布对唐朝尊敬的话,他怎么会借兵给唐朝的一个将领。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文成公主的地位可想而知。

baobaodand

baobaodand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