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

[作品]诗经

(风雅颂三卷册,全彩插图)

骆玉明 解注

[作品]孟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作品]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少有的几部出类拔萃的巨制之一,是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儒林外史》的评论,至今看来,仍是最准确、最切中肯綮的:“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

吴敬梓

[作品]

《诗》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蒋伯潜 蒋祖怡

[作品]圣谕广训

康熙的圣谕十六条”以及雍正的《圣谕广训》是清一代统治者颁布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也是维护统治稳定,对老百姓进行思想、法制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统治意志,各地方长官及文人都对这二份材料作各种通俗化尝试...

周振鹤集

[作品]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儒学经典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

王国轩、张燕婴、

[作品]四书章句

《四书章句(上下)》像绣精品套装,以竖排印刷方式,为你呈现原版内容。“四书”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

朱熹

最新跟帖
zZ福仔

zZ福仔

科举制开始于隋炀帝,发展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隋炀帝时为摆脱门阀的控制开始开科取士,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创举对后世有深渊影响。

唐朝时开始设明经科,武则天是开设武举,到唐玄宗时开始殿试但终唐一朝还是门阀举荐,恩荫占主流。

宋朝时太宗皇帝扩大科举名额,并进一步提高文人地位。非谋反罪不得处死,在工资方面对文官的待遇也颇高。

明清时,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控制文人思想,加强皇权统治权威。实行八股取士,并以宋代朱子批注的四书五经为根本,考生不得有个人见解。

thirteen

thirteen


四书五经只是答题工具十年寒窗是夸张手法因为每次科举全国多的取两三百,少的只取二三十(不同朝代不同制度人数不同),难度极大,百万分之一的概念,故而说是十年寒窗

至于其考什么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考试皆有不同隋唐有很多考试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帖经、经义就是考对四书五经的默写和理解

到了宋朝考试科目沿袭唐及五代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开始进行改革,乡试、省试、殿试的次序便是这个时期最终确定的。宋朝考试经历了多次改革,考试科目也略有变更不过大体上是诗、赋、帖经、墨义而帖经、墨义就是对四书五经的默写和理解的考试这就是要学儒家经典的原因但是作诗作赋也是要学的并且经是儒家经典,而传是解释儒家经典的书,这种注释各地杂陈,内容不一,(其中最著名的的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而学生在宋朝往往要精通各个版本的注释,隋书里面记载了一个叫房晖远的人就是因为通习了南北的经传被认为是大师。

到了元朝,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不过元仁宗完成了王安石科举新法未竟之功,颁布了统一考试书目,可喜可贺,终于不用复习那么多东西了。但是仁宗用的不是王安石写的三经新义,而是如今饱受争议的朱熹编注的《四书》(最早把四书五经列为教材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候干的)可惜人元朝虽然改了个小革,但是选的官基本不重用,经历了开开废废的反复后大元也就完蛋去了。

然后终于来到了,我们熟悉的明清科举了。明清采用八股文的格式之所以叫八股是因为它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而内容必须要出自朱熹编注的《四书》这时候就不是说考默写这种小儿科的事情了而是作文,大作文那些说八股文都是僵硬敷衍的绝对都是瞎说。固定的格式能写好那真的是才思敏捷才对。就像格律,词曲,都是按规定的格式来填照样艺术多多。儒林外史有句话,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说出了八股的难写不过说了半天说的都是格式,明清考什么呢还是“经义”、“经疑”还是《四书章句》最后乡试、省试、殿试考的东西都是一样,只不过一个是一模一个是二模(很不恰当的比喻哦)的关系

gillian_007

gillian_007

对于科举考试内容,我们以清代为例。县试的场次由担任主考官的知县决定,一般为五场,但也有的地方考四场,或考六七场。第一场是正场,最为重要。其后为覆试,也称招覆。第二场为初覆,第三场为再覆,第四、五场为连覆。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排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六韵诗。有的县试考题分“已冠”题和“未冠”题。清代福建长汀县向汀州府呈报的县试考题公文中,第一场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区分,“已冠”的第一道题是“无求备于一人□□”,而“未冠”的第一道题是“如用之”。一般来说未冠题相对较容易,而已冠题则难度稍大些。覆试则为《四书》文一道,论题一道,默写《圣谕广训》一条。县试的考试内容自由度比较大,不一定严格按朝廷规定进行,不但各省内容参差不齐,即使在同一省份之内的县试内容也不统一。

府试前一个月公布考试日期,程序、内容与县试基本相同。自乾隆年间开始,院试正式考试前,先考经古一场,由学政出经解、史论、诗赋题目,考生可以选作一题或数题。

之后院试举行正式考试,院试一般考两场,包括正场和覆试,每场考试时间为一整天。乾隆二十五年(1760),规定院试正场为《四书》文一道,经题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覆试为《四书》文一道,论题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并默写《圣谕广训》一二百字。不论正场、覆试,学政出题不许割裂题义。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革科举,废八股文、试帖诗,正场试《四书》、五经义各一篇,不许用八股文写作。

清代沿用明制,以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清初科举考试内容多有变化,顺治二年(1645)规定,乡会试第一场试《四书》文三篇,五经文四篇,五经各出四题,士子各占一经;第二场试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道,判五条;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此后,清廷多次调整科举考试内容,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场考试内容形成定例:第一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五经文各一篇;第三场,策问五道,这一规定沿用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百余年都没有发生改变。顺治二年,清廷要求八股文内容典雅纯粹,观点必依宋儒传注,不许引用其他学派的观点。明代科举程式规定《四书》文每篇200字以上,“五经”文300字以上。清初《四书》文、“五经”文限每篇550字,超过字数则不予誊录。为能更好地表达语义,康熙二十年(1681)规定每篇八股文增至650字。乾隆四十三年(1778),每篇增至700字,遂为定制,一直沿用至清末。对于第三场策问考题的字数,乾隆五十一年(1786)规定均在300字以上。殿试对策时,考生需遵循固定的格式,且全文不得少于1000字。

慈禧太后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日发布懿旨规定: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始,乡会试第一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第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生童岁、科试,学政先试经古一场,正场考试内容为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并试《四书》义、五经义各一篇,强调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作答;进士朝考论疏、殿试策问,均以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为命题内容。这与戊戌维新时期的废八股之诏书几乎完全相同。

verkyo

verkyo

祸福来临终归去不必惊恐,功名利禄难久留何必执着。
——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开去。
进日读唐诗,读到了两句比较有感觉的诗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全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时,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赶考。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后,孟郊发奋考试,超常发挥,后来终于考取了进士。
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这首诗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考取功名之后神采飞扬的喜悦之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诗人策马于长安大街上得意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古人说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自从隋朝开科取士之后,广大的读书人从此有了进入官场的机会,考取功名一直是广大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因为考取了功名,一般情况下,朝廷就会任命当官了。
当了官,人就有了权力,有了各种各样的资源,社会地位迅速飞升,乃至于光宗耀祖。这样的美好,谁不想拥有啊?因此,广大读书人朝思夜想为此奋斗一生。
然而,考取功名也是有命的。有些人年纪轻轻,像柳宗元二十一岁就考取了进士,而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考,考到老还是考不上,比如清朝的蒲松龄等人。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和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类似,都是僧多粥少,录取比例很低的。几千比一,几百比一,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考取就很不容易了。
隋、唐时,“进士科”、“明经科”都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的科考难度较小。
进士科是常科,考取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因此也最受读书人重视,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就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如此,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因此,当孟郊都46岁了终于考取了功名,自然而然心里是十分开心的。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考不上的?估计当时孟郊心里觉得奋斗大半辈子都值得了!
如果是现代,46岁自然算是过趟了。现代国家公务员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18周岁到35周岁年龄段的人能够参加考试。
虽然古今多少有差异,但是我认为对待功名这事,真的要放宽心态。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我认为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
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死亡,不必太在意一些事情。祸福来临终归去不必惊恐,功名利禄难久留何必执着?收起

Letitia1234

Letitia1234

四书五经之类的!

树妖爷爷

树妖爷爷

科举制度是隋朝时期由隋文帝建立体系,隋炀帝发展推广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进士科。

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朝常设科目有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到了宋朝的时候进士科演变成为了科举制度中唯一的一科,想要通过考试必须要通过由皇上主持的殿试。

明清时,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



zengqing

zengqing

文学和韬略是主题。



merry0913

merry0913

科举始于隋末,到明朝时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当然也是僵化的开始,它共分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所以也称八股取士,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也只能出于四书五经,可想而知啊,一共能有多少句话用来出题啊。开始还整句的出题,后来根本就开始耍流氓了,瞎断句的,瞎加标点符号的,乱了套了!题目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要是一跃龙门,那就鸡犬升天啦!!!


小渺

小渺

古代科举考什么?考八股。这只答对了一部分,八股文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形式,就像一种文体,答题的程式。科举考试对书写也有要求,馆阁体。草书、行书的书写方式都不行,因为阅卷必须字体清晰,不能潦草。卷面整洁、字体工整,给阅卷人的好印象,对于录取多多少少有关系。

考试内容自然也有规定。县试考试四场都是四书题的八股文,中间有一场必须作赋或古诗的,名为考古,或称古场。第一场没有上榜的(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以后每场都要减人,如与试者共有一百人,则末场所剩不过三几十人。

乡试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经文,第三场考策论和表判断。乡试考中的就是举人。《儒林外史》有范进中举一章,叙述范进参加乡试高中举人的前后情况。

有了举人资格,就可以参加进士考试,即会试。

会试考什么?唐代进士科考三场,第一场试策,考对国家颁布的律令和政策的理解;第二场考杂文,第三场考帖经。进士及第分为甲乙两种,经和策考全通的为甲第,帖经过四以上的为乙第。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前后两边全部帖封,中间只留一行,再用纸将一行里的三字帖上,让考生回答出被帖三字的内容。文字考试中又有策问,考察应试人对时事政治、国家法令的见解。

明清时期的会试内容与乡试相同,只是难度的差异。会试也考三场。

会试之后是殿试,参加殿试是已经高中的举子,即进士,但是此时还没有发榜,尚不能称进士。殿试主要是皇帝主持的笔试和面试,决定进士的名次。

殿试不考八股文,而是考对策。对策的字数与卷子格子的字数一样,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时务策题目有三至五题,千字文,用1000字阐述,看似简单,实则难度颇大。

念念

念念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唐宋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明清时特重经义。

唐: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法科,以律令为主。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宋: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再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让写一篇作文。

明:八股文。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要求。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

风语者

风语者

悟空大师您好,关于古代科举考试内容,出题目由朝中翰林学士定题,监考官传达于举子的。”举子”史称读书优生,经过乡试,省试合格成为举子!才能上京考状元的!这个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的,一般题目都围绕中心以”治国之道,为策略。要求严谨,帖子外不露实名,事先点名进考场。文章优秀字体正楷为准则,考完等待录取!补充一下,到明代以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就比较容易!不过严重引起了举子们困惑。因为脱离社会现实变革。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题目大都以”工商皆本”明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提倡商业为优,农为次之,轻农重商的也不互合事实的!谢谢大师兄祝好早晨曦!

南旋风

南旋风

古代的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都出自“四书”“五经”,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

靓仔仔

靓仔仔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



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从此,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部分试题


第一场,史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猪痘儿

猪痘儿

谢谢老师!

古代科举对官员选拨制度,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干部人才)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国考的面试,古代最高的殿试,有天文地理、文韬武略等方方面面的考试内容。无所不有,无所不考!每个朝代科举内容都不同,与时俱进,优秀答题都是十分尖锐的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准和高度创意,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阅历过不了考核“关卡”。比如:农民关心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地实际,如何在工作中切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落实到位,具体的有什么举措???





和谐号动车组

kimi小黑

kimi小黑

谢邀!

古代科举考试,从隋唐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时1300年。

考试的内容,来自于几本古书,分别是《》、《》、礼、易、《春秋》。

考试的文体为八股文。什么叫八股文呢?

就是文章分四个段落,每段要有排比句,有排比段。这种形式也叫四比。

唐太宗时期,主要考时务策,检验考生对时事社会的看法和改革措施。到唐高宗李治时期,增加杂文、帖经的考试。杂文就是箴、铭、论、表之类的应用文,帖经,是一种考试方式,类似于今天的默写某篇或某段经书。

唐中宗时,先考帖经,再考杂文,后考策论;唐玄宗天宝年间,主要考诗、赋:

北宋初年,沿袭唐朝及五代旧制,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论语帖十道,对《春秋》、礼义、墨义十条,偏重于以诗赋取仕;

宋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改变贡举方式,停考诗、赋、帖经、墨义,改为四场考试。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三道,第二场考论语、孟子、大义各三道,第三场考论一首,第四场考时务策三道。

南宋时,进士科分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诗赋进士第一场,考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考论一首,第三场考策三道;经义进士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第二场第三场与诗赋进士相同。

明朝的乡试、会试分三场,第一场《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首,判五条,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

所有题目和主要宗旨均出自《四书》、五经,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八股行文,否则视为作废试卷。

清朝对明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照搬,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关于殿试的内容,北宋初期考的是诗、赋、论;宋神宗熙宁三年改考时务策一道。

想想古人挺不容易的,尽是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就算是写好了,还要有个知音老师肯定!

(以下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西瓜娟

西瓜娟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