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网络玄幻小说却不被广泛承认?

ぷル哆唻咪♫﹌
不被承认,是因为写的差。
如果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说,金庸的作品是值得一说的,文笔流畅扎实、故事格局够大、人物塑造够深。古龙在功力上差了不少,所以就一直试图在形式上另辟奇径,这个不多说。
玄幻小说,是中国本土的仙侠小说和西方舶来的魔幻小说融合后形成的一个品种(如果可以算是一个单独的品种的话)。而所谓的网络玄幻小说不算是一个分类,网络只是载体,和小说类型无关。

壬戌闰润
没有说不被承认了,有些小说其实写的还是挺好的,作者对历史研究也很有深度,比如雪中悍刀行写的就挺不错的,而且很有文采。

米卡米卡
看了很多其他人的回答,有对网络文学嗤之以鼻的,有把网络文学吹上天的,相互嘲讽攻击的也有很多,但是都没有答到点子上。
一部作品能被奉为经典的,一定离不开时间和广大读者的检验。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时代背景不同金庸先生
以金庸先生的作品为例,大部分作品成书时间在19世纪60、70年代。
金庸先生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成书于1955年。
封笔之作《鹿鼎记》成书于1969年。
在19世纪60、70年代,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资源都比较匮乏,而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读物,在架空历史的背景下构建了一个江湖世界
江湖世界的人物武功高强,招式精妙,让人大开眼界。
江湖里有爱恨纠缠,也有快意恩仇,读起来酣畅淋漓。
江湖里更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民族情怀,让人心潮澎湃。
加上大部分武侠小说作品展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正面积极向上的意义,
所以官方也乐于见到这种作品能广泛传播。
正是凭借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特点,武侠小说迅速成为了广大群众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
而网络文学是2006年开始进入黄金期,17K小说网,纵横中文网相继成立,随后腾讯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形成了目前阅文集团占据半壁江山,掌阅文学、百度文学、阿里文学等多家并立的一超多强局面。
网络文学依托于互联网快速崛起,但是较低的创作门槛以及超大数量的创作者导致网文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现代较快的生活节奏产生了很多的“快餐式网络文学”,大部分创作者不是在研究如何能写出高质量、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品,反而在钻研读者的喜好,故意在创作中迎合读者,导致大多作品逻辑混乱,节奏快但营养低,虐文、爽文、种马文等充斥网络。
创作者为了获取收入,也不得不依照网文平台的一些规定,完成日更万字的任务,从而导致作品质量不高,文章水分较大,有凑字数的嫌疑。而动辄百万、千万字的作品更是让大多数人不能完整地阅读一部作品。
如果作品都没有被完整地阅读,那么这些读者对作品的评价也肯定是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就像很多回答里面的评论,有很多人说网络小说看了几章就看不下去了,就批评作品是垃圾。但是反过来,吹嘘古典名著和武侠小说优秀的这些人,未必真正地读过这些名著的原著,大多还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的,所以他们的评价肯定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
有一些网络文学作品非常优秀,我们研究这些作品后会发现,这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者也往往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自身的阅读量也非常大,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
所以想要发光,前提是自身要是金子!
虽然也有很多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但是目前网络文学口碑有两极分化的态势。这样在传播上造成了一些阻碍。这是网络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造成的。
第二个方面是作品受众不同武侠小说的打斗场面让小孩子竞相模仿,
爱恨情仇让青年、中年人融入其中感同身受,
家国情怀让经历过动荡的老人感触不已,
所以武侠作品可谓是老少皆宜,受众更广。
而网络文学依托于互联网
学生或者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接触机会更大,
所以网文的读者偏向年轻化,受众广度较小。
第三个方面是衍生作品的传播度不同武侠作品火热的80.、90年代,正赶上香港影视行业的黄金时期,武侠小说被众多影视公司多次翻拍,演员阵容更是巨星云集,演员演技在线,观众认可度很高。
当时的影视创作更尊重原作者的意见,能较完整地还原原著的内容,进一步加强了武侠小说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十世纪后大陆影视行业蒸蒸日上,但是影视投资的目的更加商业性。
大热网剧《雪中悍刀行》口碑褒贬不一,分化严重
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很难有发言权,一些影视作品与作品原著的剧情、人物设定等方面相差甚远。
而且出于商业原因,这些改编的影视作品大量启用流量小生、小花,很多演员台词功底差,甚至有很多数字演员,演技更是拉胯,所以受众集中于流量明星的粉丝,整体作品口碑不高,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与之前的武侠作品相比,差距非常大。
综上三个方面,目前网络文学与经典武侠作品在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的差距。
当然,并不是说网络文学就是层次低、品质差,而是想要得到广泛的认可,网络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间会给我们最终答案。
一部优秀的作品,肯定是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我也相信,在行业潮水和泡沫退去之后,会有更多的优秀作者能沉下来创作出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肯定能有成为经典的作品。
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misty97
网络小说重新看的非常少,所以不能算经典!

轩硕妈妈
网络小说毕竟都是想像有些不切实际或超出现实生活,而且小说毕竟要人去看,一般的人看到很多字就没有想去看的心,而且看小说在人们看来就是宅在家不愿意出去,窝在被窝里看,看多了眼睛容易近视,眼睛不舒服,因为你要很认真在那里盯着字看,也有可能金庸古龙的武侠是因为久远。

新星教育
古龙小金庸的小说被奉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的小说深入人心。他们塑造的人物都性格鲜明,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让人看后几十年,还能对某一个角色,某一本书记忆犹新。
现在的玄幻小说不知道是在什么基础上编造的,能力也不是人类可以企及的,这样能成为经典才怪了。

frogwazi
这么说吧,文章的修辞和描述比现代网文要高一档次。
另外现代网文层次不齐,语文没学好就靠想象,描述情节不清晰,挖坑后自己填不好,烂尾严重。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想象力更加丰富,这是金庸时代的局限性。
读者现在读的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个性描述,这是重要的,清一色爽文,无聊看看即可,但是更加需要的是有印象的东西

生之微末ヽ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是中国当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与现在的玄幻小说有区别的

lunagir1
谢邀!
小说是一种文化,武侠小说也不例外,像金庸的小说,有很多文化底蕴的东西,对于音乐,历史,佛学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和体现,古龙的就更多了,读古龙的小说,时时被优美的文字渲染着。
再看看网络玄幻小说,只是以情节取胜,语言晦涩,毫无美感可言,更无文化底蕴,可定义为速食文化,很快就被遗忘了,没有可流传的意义。
另外,金庸古龙小说被改编成很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也增加了其流传度,反观部分玄幻小说,也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基本都是滤镜唯美抠图,这也是玄幻小说无法作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balala
现在的网络小说,以字数算钱,那些作者洋洋洒洒能多水就多水,动不动就几百万几千万字,能写出经典才叫奇怪

淼姑娘_
谢邀!
金庸和古龙二位先生武侠小说出现的年代,文学创作还不像现在这么鼎盛。人们能读到的文学作品很有限。
而金庸、古龙二位先生的作品恰逢其会,人们读来很有新鲜感。故而才会有那么多的人知道二位先生的作品。
如果二位先生的作品放在如今网络文学时代,当然也会有人读,但是只怕指责的人也会不少。
其实,金庸、古龙武侠,与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或许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不被承认,难道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之人就不会承认吗?
而如果倒退到金庸、古龙那个时代,他们的武侠作品会被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完全承认吗?
其实,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作者,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读着金庸、古龙武侠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
金庸、古龙武侠,对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创作起了很好的启蒙作用。就拿笔者而言,我平常也写些网络小说,并不想将其当职业,只是想当爱好而已。
而就是我有写网络小说这样的爱好,终究也是因当年曾读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觉得写小说很有意思,自己也才开始慢慢创作的。
由此可见,金庸古龙武侠小说被奉为经典,因其影响力大,不仅在影响读者,更影响着现在的作者们。
而其实对于创作者而言,无须总觉得自己的小说要得到广泛认可。难道不被别人承认,自己就不创作了吗?
咱们就聊这么多吧!

danazhang_
可接触的面太窄,可选择的太少

redcc
因为金庸写的大多有真实的历史背景

strawberry8
有意思的问题,煮鹤不缺席。
题主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实际解释起来是十分复杂的。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金庸和古龙之间,其实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尽管我们经常习惯性的,把金庸和古龙并称为武侠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但实际上金庸的地位还是要比古龙高一些,作品也比古龙更经典一些的。
说到这儿肯定会有人反对:我不这么认为啊!我就觉得古龙比金庸写得好十万倍啊!
这里不争论你怎么认为;你觉得古龙至高无上,金庸不值一提,那是你的自由。
我们就事论事地讲,这个世界上有研究金庸作品的“金庸学”,但你听说过“古龙学”吗?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有那么多人写金庸小说的分析评论,可古龙的为什么那么少呢?
事实就是事实,从内容深度和影响力上来说,金庸始终都隐然高了古龙一筹。
不是自媒体创作者不想写古龙作品分析评论,而是古龙的作品深度和留白不够,除了武功排名这个方向以外,几乎没有下笔的空间。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古龙真的完全不如金庸,就事论事地讲;古龙在文笔技巧和感情细节描写上,都要高金庸一筹。
那么为什么金庸和古龙两位大师的作品,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这就得从两位大师的创作初衷和生活经历说起了。
这里普及一个常识:金庸出生于1924年,而古龙出生于1938年,金庸比古龙大14岁;而古龙1985年去世,金庸2018年去世。
金庸比古龙多活了多少年?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金庸写武侠小说,本来是为了卖自己的报纸。
金庸除了武侠小说作者这个身份之外,还是一个企业家、新闻学家。
而古龙是一个风流不羁的浪子,写武侠小说是为了生活。
两个人的身份和生活态度,注定了他们作品的差异。
熟悉武侠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一般都有三个版本:连载版、三联版、新修版。
这三个版本中,连载版是金庸发表在报纸上的最初版本,说不好听了就是“草稿”。但是看过这一版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三联版是金庸封笔不写武侠小说以后,将所有的作品重新修订整理过的版本,也是现在大家看到最多的版本。
新修版则是金庸晚年再次修订整理的版本。
金庸的作品,经过三次打磨整理。
最初连载版的很多不合理的桥段都被删减掉了,其中一些剧情和逻辑上的漏洞都被修复,甚至人物性格都有所改变。
这才有了大家所熟悉的三联版金庸作品。
好的作品不仅仅是写出来的,更是精心修改编辑而来的。
而古龙呢?他能按时交稿就谢天谢地了,还说什么整理!
金庸的作品比古龙的作品厚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后期的修订整理,以及金庸的人生阅历和见识比古龙高不少。
这重复一下两个关键词:打磨整理、人生阅历。
如今的网络小说作者平均年龄有多大?即使是成名大佬,又有几个会浪费时间打磨整理自己的作品?
那么这些大佬为什么不去打磨整理自己的作品呢?
第一个原因是耽误挣钱。
成熟的网络小说作者,大部分都没有做文学家的志向,人家写网文只是为了挣钱而已。
浪费大量的重新打磨整理自己的作品,并不能为自己引来流量,为什么不去新开一个本子挣钱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读者和作者地位的改变。
在古龙和金庸的时代,人们读小说的方式是靠报纸和书本。
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特点:先交钱买,你才能读到内容。
报纸几块钱一份,书几十块钱一本,你内容不满意也交过钱了,即使不爽一般也会看下去。
但现在的网络时代,读者都是先看内容,再决定要不要交钱。
你如果写得不能让读者得到爽感,他们可能立刻就跑了,不给你流量,你也就赚不到钱了。
所以现在的网文,基本上都是把讨好读者放在第一位,网站运营的要求放在第二位,最后才是自己的创作初衷。
跟金庸古龙相比,他们寒碜不寒碜?
挣钱嘛!不寒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开始研究网文和网文读者群体。
网络上传得比较神奇的几部网络小说,我都多多少少看过一些。
其中《魔道祖师》、《无心法师》、《大奉打更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比较老的已经看完,《雪中悍刀行》看了一大半还在跟进,《庆余年》正在跟进,“总裁系列”“赘婿系列”的网文都看了几本,但无一例外的半途而废,实在看不下去。
网文作者的文笔其实有很多人都非常出众,但内容的厚重程度和内在逻辑…嗯…不提也罢。
但是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套路老化严重。
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网文,基本都是主角先被人欺负,然后帅气反杀,再被人欺负,再帅气反杀……
个人感觉,网文质量整体来说这几年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下降。
一个套路大家用,翻来覆去就是没人去创新。
那么多人在“被欺负+打脸反杀”这个套路里摸爬滚打,都卷成裤裆里的毛了,还谈个鸡儿的发展?
先前我也认为网文只是因为出现的时间太短,所以认同它们的群体还没有长大。
但经过这半年多的深入了解,我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网文作者里走经典路线的作品并不少,但是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没有什么热度和流量……
著名导演冯小刚曾经说: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垃圾电影?还不是因为现在有那么多垃圾观众。
网文读者群体的欣赏水平,直接决定了网文内容和质量的走向。
网文读者大多都是累了一天的底层人士,他们读网文不是为了欣赏文学,而是为了放松身心,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中获得一点轻轻的快感。
大家都很忙的,什么铺垫、留白、烘托谁有功夫等?
打一个粗俗点的比方:古典小说如青楼花魁,要先品茗清谈,吟诗作对,等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才能关灯干大家不感兴趣的事儿。
而网文则如站街的流莺,谁有空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大家都那么忙!赶紧滴!一手交钱一手解裤腰带,扑克扑克……好了!你爽完该干嘛干嘛,我洗洗赶紧接下一单……
一个人睡了花魁,可能会跟别人吹一辈子。
但是如果在街边搞了个“流莺”……一般都是提起裤子就打死不承认了。
网文的尴尬也就在这里,读者群体成长以后,阅历和见识达到了一定程度,很多人就不会再认同过去读过的网文。(这里插一句:如果你始终觉得自己读的网文就是经典,不妨反思一下你有多久没有向上发展了。)
以我个人观感而言,网文作者中可能达到古龙水平的人其实有不少。
但想要做到像金庸那样上课本,让学者们掀起研究热潮,短时间内几乎已经没有可能了。
时代已经改变了。
超越金庸的作品一定会出现,只是不太可能是以网文的形式呈现,因为土壤不适合。
你相信沙漠里能长出白莲花吗?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大信的。

晨露微凉
只不过是话语权现在还没能过渡给到更喜欢看网络小说的世代,很多网络小说写的非常好,等前一辈人逐渐丧失话语权时,网络小说风评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