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否已经遇到了“职场危机”?谁将是第一批被清退的80后?
贾阿蛮
这是一个伪命题,转移矛盾的一个命题!就像看过一篇说90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天天打游戏,老天都不帮助你的文章,这个是什么逻辑。
不怕现实境况不好,怕的是一个群体被整个否定,而这种否定是通过一种改变思想的方式来进行的,还是变成了转移矛盾的牺牲品。是一种你不知不觉中就中招了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你通过不断的受教育,然后一天一天的固化你的思维,固化你的认知而形成的。
职场危机的背后是什么,职场危机的背后是就业,如果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何来职场危机,而不是几零后。解决这个危机,那个危机的办法是解决就业问题,而不是宿命论的谈论那些人先死,那些人后死的问题。
90后大学生不具有一代可垮性,而80后工作问题不是职场危机带来的,是现实的就业明显不足。同样70后或者60后,也并不是天天在那里遛鸟跳舞。
这种问题太过于渗人,比较起来让xx打一顿都比这个强,打一顿摧残的是你的身体,但是你还有思想;但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让你变成植物人。
云云云云琪
在财会领域,有一句老话“会计越老越吃香”,因而财务、会计之类的专业和职业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成了香饽饽,被视为铁饭碗。似乎只要年龄到了,经验也就丰富了,资历也就够了,岗位也就升了,工资也就涨了。
其实,这种认识虽说有些偏激,却也不为过。财务掌钱,对企业的资金链负责,重要性毋庸置疑。会计挺重实务的,谁计算器按得快,Excel表格做得好,报表做得溜,谁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老油条当然秒杀小萌新了。
即使是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人也还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
如果你的认知还停留在几年前,你会发现当今的职场越来越难混了,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技能,已不再是吸金利器。
你似乎,还有被清退的风险!
是的,
你如果不适应新规则,
就注定被新规则淘汰。
1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颠覆行业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互联网+”更是颠覆了各行各业的传统模式。以会计为例,只会敲计算器,就像敲算盘一样已经过时;会做一两个报表,都还达不到是会计最最最基本的入门要求。
不乘风破浪,就被浪淹没。
2人工智能取代基础职业近期人工智能可是引起了广泛热议,在最新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也高调亮相。可以预见,只要极短的时间,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胜任技术性、操作性的人力工作了。关键是它们做得快算得准,还不要工资,也不用休息,又不必花心思管理。
你是老板,你选哪个?
3各领域深化改革要说今年政策变动最大的,就是财务领域了。从会计从业考试取消风波再到会计职称体系调整,无不说明了准入门槛的提高,也说明了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其他领域像证券、司法等,也出现了相似的改革情况。
你想考个从业资格证然后慢慢养老,
已经没有机会了。
4基层饱和,竞争激烈很多领域的基层人才早已饱和,还要面临人工智能的冲击和后备人才的涌入,想要图个安稳还是趁早别做梦了。人工智能在技术操作上远优于你,后备人才又有与时俱进最新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观念。
你啊,难,难,难!
前几天网上疯狂的在讨论90后的人应该有多少存款,对于小编来说存款增长很坚挺一直是0,对于90后年薪百万的注册会计师而言,这却不值得参与探讨。
但对于一些职场人士而言,能否继续“爱岗敬业”都是未知数了。
01 25岁正该闯,多少职场人却倒下了
每天忙忙碌碌做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不用思考太多也不用学习太多,像机器似的运转就行了。两点一线,一日三餐,工作就这样一直下去,生活也这样一直下去。
这是你一厢情愿,公司可不乐意奉陪到底。面临技术革新和市场冲击,公司也要考虑如何生存如何盈利。
有的公司选择了转型,有的公司选择了换血,对于没有太多竞争力的老员工而言,这就尴尬了。论年龄无优势,论拼劲无优势,论专业无优势,出路也就只有清退了。
02职场变迁快,不进则退
我国每年应届大学生数量年年新高,这还没算上专科、中专、成人专科、成人本科、硕士等各种毕业生群体。
很多职场中人也才毕业没几年,刚毕业那会儿还没打算好未来的路怎么走,就被快速卷入某行业,现在又将被无情推出。很多人择业图个简单安稳、体面多金,就从事这个职业了。
其实对于很多老板来说,你没经验不要紧,只要你愿学习、有潜力,我可以给你这个机会。可如果是换做一个只想着做些基础工作混日子的人,老板愿意给这种不思进取的人机会么?
即使在一线大城市很多基础岗月薪也才3000—5000之间,既然做的事情都一样,老板为何不把机会留给薪水要求更低、态度更积极、发展潜力更大的实习生呢?
试错是正常的,但要善于总结加以改正,而不是麻木地将错就错、不思进取。职场是残酷的,你如果自己都不努力,就不要怨天尤人。
03尽早认识职场危机
很多人其实也很努力,甚至于天天加班,但其实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努力(就像驴拉磨),从未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反思做出调整。很多行业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高级人才匮乏,低端从业者却又泛滥。
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你也一腔热血,今年我要考过这个证,这个月我要读完几本书,甚至于周末我还要去报职场技能班。可工作渐渐忙了起来,本质上是由于自己的惰性,像温水煮青蛙似的慢慢地就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和优势。等你醒了,已经没有优势了。
没有高学历,没有高含金量的证书,没有在高水平的岗位上有过工作历练,这些在旁人看来一眼就洞穿的劣势,却被很多像她一样的财务人选择性忽视。
眼界多高直接决定了你拼搏的动力有多大,忽视自己面临的职场危机,你就将无路可走。没有高学历,没有高含金量的证书,没有高级岗位历练,没有复合型能力,这些本可以改变的地方,你却选择性忽视了,最终耽误的只能是自己。
04让自己走出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力,也需要对自己花费的时间买单。那些月薪3k+和3w+的人,我不否认有各自资源、机遇的区别,但更多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学习状态。
你又是如何处理时间的呢?更多的用于看书考证,还是刷剧发呆?
通过微信群认识一个言职课堂的学员,创业两年小有成果,每天还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张校长的《财务报表分析精要》。
还有一位是备孕妈妈,在孕产期还在学会计学知识,已经报名了新一轮的初级职称考试了。
他们尚且如此努力,如你、如我不思学习,还在抱怨社会不公职场潜规则?职场最大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走出舒适区吧,在学习中成长为职场的常青树。
05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
财务人的职场危机,说白了就两点:
一、知识不够,二、能力不够。
知识决定了你能站多高,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因此摆脱职场危机,走出职业瓶颈,首先还是在学习上。
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一直比同行精深,同时还拥有所处的行业知识,这样是不是就不畏挑战了?再学点管理学知识赶上了升职,也许就变成同行担心被你清退了。
工业化时代分工高度稳定,每一个领域都相对独立、发展缓慢,一个人学完自己细分领域所有知识的线性成长路线,能够把自己培养成相关领域的专家。
但在“互联网+”的智能时代,你有信心比机器人掌握的知识更多更快?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已经不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了。
多学点知识,多长点能力,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在职场竞争中就多了一分优势。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哪一个老板会嫌弃自己的员工会得太多呢?
言职课堂邀请大学教授和创业大咖,
研发了各类实用型复合型职场进阶课程。
点击右上方关注头条号“言职有理”
陪伴最有梦想的你,
成长为实现梦想的人。
可倪1210
80后已经走过了青葱岁月,步入中年的考验。“职场危机”肯定是生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做的就是跳出工作的圈子,增强大局的观念。
朋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前不久,他们公司要启动一个新项目,他布置给了83年的 Jason。Jason做了一份详尽的工作计划来来讨论。
Jason 很认真,PPT很长,极尽所能地把想法都归纳了,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宏观性。
就好像是一场大富翁的游戏,Jason 忙着造房子,却缺乏布局,埋在细节里,失去前往的方向。
然而 Jason 自己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他自视很高,觉得是中流砥柱,猎头的电话也常常光顾。但都是在经理级别跳来跳去。所以常常不快乐,迷失在自我认知与市场认知的差距里。
想送那句著名的雷军的话,给职场80后——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
要学会树立一些更为长远的信仰,而不是一味的只看眼前的好处。无法克服从点到面的突破,距离提拔上一个台阶,还有一段路要走。
也给职场女性一句肺腑之言,尽早的详细规划自己独特的人生航线,为你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梦想制定恰当的目标。
Triones_XM
我也是80后(84的),现在是一大型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不过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上一个公司也做到中层,然后跳槽。感觉有压力了,虽然说人要不断进步,但是在特定环境中,人大部分是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的。自己感觉能力还是挺强的,一直都是独单一面,靠努力从毫无背景的国企脱颖而出,现在外面也偶尔有私企抛出橄榄枝,甚至和几个老板面谈过。但怎么说呢,年龄大了,反而有点求安。其实有时也很迷茫,行业在走下坡路,自己养家糊口身背房贷,何去何从?虽说走一步算一步,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刚毕业时意气风发,可叹时光远逝,80后共勉吧。
黄頸鹿Zz
我就是一名80后,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一直到成家立业以后,一直都被社会各界的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只要大家一提起80后,什么不好的标签都可以朝你身上甩。
曾经的我们被贴上“叛逆、自私”的标签;如今,在职场也开始对80后贴上了“被清退”、“职场危机”这种标签了。应该说每个时代的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我反对这种动不动就贴标签的行为,任何一个词语都不足以描述整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这是不客观的,也是很幼稚的。
在职场,被清退的永远是那些没有能力,不求上进的人。无论你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甚至于以后的00后,都是一样。身在职场,你需要学习力和创造力,才可以立足,而不是凭着年纪大小来作威作福。
迯離墳墓的宄
什么时候都会有危机感,只有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不被淘汰
Mr.lu
一个热爱学习永远都在前行的人是不会被淘汰,我们来分析下
一、我们先来把80后分为85前和85后,85前到现在工作经历至少12年以上了,从业经历在12年以上的人基本上工作阅历都比较丰富,但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批人,他们基本已婚已育,生活成本较高,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因为责任肯定努力的比例要超过从前,企业面对这样的群体还是比较受欢迎和拟以重任,相反如果你10几年的工作经验,在一个企业还是普通平凡的岗位,那必定会被淘汰,企业其实都会培养人作为人才储备,而你不求上进淘汰是必然。
二、85后到现在工作应该都在7年以上了,其实同第一条基本相似,当然在一个行业三年只是皮毛,五年只是优者,十年才能是成品,20年以上才能算是精品,所以还是开头那句话,无论什么年龄层次的人,不与时俱进,不努力前行必定会被淘汰。
足迹行
最近在招聘过程中,看到了非常多的招聘信息,大量图书公司在招人,大量自媒体在招人,在朋友圈里也能看到很多朋友在招聘。虽然看似有很多招聘职位,但同时,又能看到很多人似乎并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一方面是大量岗位空缺,很多人在找工作,但另一方面又是招聘方招不到合适的人,很多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这似乎成为了当前矛盾焦虑的职场的某些体现。
在身边确实看到了很多人遇到的职场危机,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工作做得基本是很被动,并没有主动去在工作中创造一些价值,事事都是听指挥,基本就是一个行当里的可被代替的流水线工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目前从事的是大文化领域的工作,更需要其中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但是在这里面的很多人,更多是把一些基本工作做好,自然工资就会偏低,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也少,当这个行当出现一些变动,例如这几年自媒体的急速发展,使得媒体行业的快速式微,其中没有好的写作能力采访能力策划能力的人,就会被这种变化甩出轨道。“职场”危机自会出现。
这种快速变的出现既有大势变化所带来的必然性,又有偶然性,产生剧烈冲击的就在此刻。这时候,可替代性越强,被他人替代,被机器替代可能性越高,就越可能被淘汰。因而,在外在剧烈变化时期,只需强化个人的价值,加强各方面的不可取代性,那无论外在如何变化,都会有个人好的发展。
阿辰
1980-39岁~1989~30岁最难的80后遇到了最尴尬时间,90的迅速崛起70后占据有利,让80后在高考之后再一次感受到了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在70、80、90中间,80后发现自己往往是以替补的身份到处奔波。如今的三十而立对80后面临着:结婚、生子(开放二胎)、住房、双方父母及生活费用提高的压力,焦虑烦躁、不愿意上班、逃避问题、情绪不稳定各种的压力带来的是精神、情绪、身体的影响,80后成了亚健康以及各种疾病的高发人群。80后的群体由少不经事的“小屁孩”也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80后正式开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