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直击灵魂深处的文学作品?


loloa
感谢邀请;
我老伴是基督教会成员,耶稣基督是圣灵,教会直击人们的灵魂。教会里有文学艺术,行善积德,圣灵的感动。《圣经》是深入快活的文学作品。
近代著名文学作家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小时候读孔乙己根本不理解其中内涵。年龄大了后有一年和朋友相聚,在酒店温酒,吃到了茴香豆,随用手机重读"孔乙己",无法形容当时的感受。感觉直击心灵,当时心痛的没能全部读完这个短篇作品。又如“红楼梦”,看似写的是些日常生活,但真正读懂读透,就会有一种惊心动魂的感觉。卡夫卡《乡村医生》,高尔基人生三部曲,肖洛霍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有些文学作品,因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感受,没到一定的火候而看不懂,所以重点不全是作品,关键是心。谢谢!

小肥亮的小菲侠
在浩瀚的文学作品的海洋中,直接灵魂的作品可以说太多太多。于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巨著《悲惨世界》。书中描写了穷苦工人冉·阿让一直在辛勤地帮助姐姐抚育她的孩子,为了不让孩子饿死,他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抓后被判入狱五年,在入狱五年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尝试逃跑,结果都被抓了回去,最后刑期加到了十九年。
十九年后,被释放的冉·阿让已经人到中年,身上已经永远打上了苦刑犯的烙印,找工作四处碰壁,生活难以为继。有幸他遇到了善良的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当晚寄宿在主教家。为了生活,他偷了主教的一副银烛台半夜逃走,路上遇到警察被抓回来与主教对质。慈悲为怀的主教告诉警察烛台是自己送给他的,再次救了冉·阿让。被救后的冉·阿让决定洗心革命,改名换姓,化名为马德兰,埋头创业,用他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
当地一个叫尚马蒂厄的老头被当成冉·阿让正在接受审判,冉·阿让于是陷入了矛盾挣扎中:如果承认自己的身份则会再次被捕,再度限于过往的痛苦之中;如若不承认,一个无辜的人就会为自己所累,被捕入狱。良知最终战胜了一切,他毅然走上法庭,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冉·阿让因此又开始被通缉。此后他又经历过被捕、出逃助人等一系列事件。
小说很长,情节扣人心弦,尤其是当无限的痛苦与慈善的人性交织在一起让你去选择的时候,你如何面对?这可能是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难题。当然,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律的严苛,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还有人性深处最真实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绝对值得一看。
我是苏小妮,喜欢就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kikocandy
一、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作品通过对三个家庭的概括:手工业工人的周家、资产阶级的陈家,封建地主的何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描绘。围绕主人公周炳的生活道路,展示大革命前后我国南方与反革命激烈尖锐的斗争。
二、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上的花环。小说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题材,歌颂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塑造了高干子弟赵蒙生、连长梁三喜、牢骚大王靳开来等不同形象。
三、前苏联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通过对一位普通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陌上骆驼
谢谢邀请!
妥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中国人的书,鲁迅先生的部分作品。
有人专门作过仔细比较,鲁受妥的影响非常深,也比较有特色。但,鲁与妥相比,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妥的那种深度,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

慧儿1976
谢邀,最近流行刷脸,其基础是脸与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我想灵魂这玩意,与脸一样,每个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征,并随着岁月的磨砺而饱经沧桑。我大概近二十年没读文学作品,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基本上是三十岁以前的记忆,能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肯定是触及到我当时的灵魂。回答全凭记忆,错漏在所难免,请海涵。
第一,《浮士德》记得读过两个中译本,其中一个是郭沫若译的,讲的是个灵魂交换的故事。
第二,杰克,伦敦的系列短篇。其中《警察与赞美诗》,甲板的天篷下至今难忘,前者讲一个流浪汉为了享受监狱的温暖和免费食物以度过冬天的严寒而故意犯罪的故事,后者讲黑人小孩冒者被鲨鱼呑噬的危险跳水摸起贵妇们戏谑抛进海里的硬币。也许那时我的灵魂正为手中攥出汗的五分硬帀,是该买个馒头过早,还是买本小人书而纠结。
第三,哈代《还乡》,莫泊桑《俊友》,茨威格《危险的怜悯》,松本清张《波浪上的塔》,德莱塞《天才》。这几本书是被荷尔蒙浸泡的灵魂,对爱的疑惑。
第四,艾明之《火种》中,当铺伙计收假宝石戒子,挑媒油灯下乡的故事记忆犹新。茅盾的《子夜》小股民为了解股市内幕把女儿送给大伽玩,结果蠢女错听信息,老父破产跳楼的事,历历在目。浩然《艳阳天》中的大脚焦二菊。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都曾在困惑的世事中,刺痛疲乏的灵魂。
当然,象泰戈尔《沉船》一类己记忆模糊,可能磨砺的灵魂,己对文学的幻象感到麻木。


夏正正
那些直击灵魂的书
文/大悔忆智冰
有哪些直击灵魂的文学作品?
已经有很多答案了,我现在觉得其中《红楼梦》看似写的日常生活,但真的细思恐极,真正读懂会感到惊心动魄。
那么多美好的人,那么多美好的情感,永远消失,那些吟诗作画、斗草看戏,连丫鬟都在写诗的岁月!那真是没有后来的一场梦!有多少梦,没有后来!
如果《红楼梦》真是曹雪芹的自传,那么后来的结局是“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儿子病了无钱医治,儿子死亡,曹雪芹“泪尽而逝”!
直击灵魂的还有沈从文的小说,他把中国人灵魂的美好,写得令人心醉,如美国意象派大师埃兹拉.庞德先生所言:“中国人的道德,是基于审美的道德。”
鲁迅先生深刻、目光犀利,他看见中国人吃用生命拯救他们的人的人血馒头!鲁迅先生还看见许多庄严其实非常可笑。
另外推荐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吴杉著《凡高》。
读完这本世界名人传记,我在扉页写了以下一些感触:
“凡高是一切献身艺术的人的化身。
“吴杉先生这本书是一本语言简洁到无法删掉任一个字,情绪克制不露声色的书,很久没有见到过这种圣徒式的写作风格了,而这正好与凡高的神圣相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