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与西方科幻小说相比,水准如何?

大刘的《三体》是不是已经于西方科幻小说持平甚至超越?
提到的作品

[作品]梦之海

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Ⅱ

刘慈欣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最新跟帖
august001

august001

毫不逊色。主要是《三体》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背景,很有历史感。并且将历史与科幻的想象力结合的很好。即使平时不读科幻文学的人,读《三体》也会觉得很熟悉而“亲切”。这就是一个好的作品超越了文类等级限制的结果。刘慈欣的小说将艺术与科学进行有机融合。在《三体》之前,他其实已经有有一系列的准备,比如创作“大艺术”系列小说。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和科幻小说迷赫尔曼·穆勒所言,“透过科学的眼睛,我们愈来愈领略到:现实世界并非如人类童年时所见的、秩序井然的小花园,而是一个奥妙绝伦、浩瀚无比的宇宙。如果我们的艺术不去探索人类正在闯入这大干世界时所碰到的境遇及反思,也不去反映这些反思带来的希望和恐惧,那么,这种艺术是死的艺术……但是人没有艺术是活不下去的”。《梦之海》中所谓“艺术是文明存在的唯一理由”虽然遭到嘲笑,但最后人类还是要“重新把自己从一群大灾难的幸存者变目为艺术家”。在刘慈欣的小说创作中,还有与写作的“轻逸”有关。卡尔维诺论述过“轻逸”的写作,而他也是幻想文学这种文类的实践者:当我觉得人类的王国不可避免地要变得沉重时,我总想我是否应该像柏尔修斯(柏尔修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他有双飞行鞋,砍下女妖的脑袋后借飞行鞋远走高飞)那样飞向另一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以另外一种逻辑、另外一种认识与检验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这种快乐的“轻”并不是单纯的“娱乐”体裁,而是具有严肃思考的文学。
迪。。。

迪。。。

三体和我已知的西方科幻根本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东西。西方科幻,比如我们熟知的星战、海底两万里、甚至那个小孩子玩游戏结果消灭了外星种族的什么的。基本都是在武器、社会制度、甚至机器人规则什么的上面做文章,而且隐隐的能感觉到西方人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但是三体不一样,甚至球状闪电也是。所谓的黑暗森林原则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我觉得大刘最大的魅力在于在他的科幻小说里,物理学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甚至这种解释是可能的。比如:球状闪电竟然是宏电子,你能想到吗?那个西方科幻想到了?再比如:从宇宙那么大,而已知最快的光速却仅仅只有30万公里每秒,这难道不可疑吗?难道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所身处的三维实际上是已经被“处理”过了的吗?三体的伟大,不在于它描绘了多么牛逼的水滴,而在于它改变了我对这个客观世界中何为客观的理解。
ken361

ken361

三体是不错的硬科幻,不过作为中长篇小说来说太硬了,缺少点科幻之外的内容,不够丰满。就拿西方经典科幻凡尔纳的神秘岛对比,神秘岛去掉科幻背景也可以改编成一部精彩的荒岛求生小说。雪大妈的弗兰肯斯坦除了科幻内容外也是一部完整的揭示讽刺伦理人性的小说。
haiguowu

haiguowu

想象力很好!!有一定深度,西方科幻在某一段时间里到了瓶颈没有新颖的对世界宇宙以及哲学式的思考,题材老化!三体给我的感觉思想性以及想象力很好!唯一觉得在人物刻画和有些情节显得些许臃肿!
路西法

路西法

三体之所以特别是在于他完全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科幻小说,没有哪一个作家提出过他这样的想法,流浪地球把地球改造成一个飞船,逃离太阳系,三体的长处在于他的构思新颖,让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这什么名

这什么名

如果说超越,不止是《三体》,我觉得龙齿刀的双宇也绝对超越了西方同类小说。先别急着喷我,看完下面的理由。在讲小说之前,我们先说说,你认为中国最好的典籍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易经和道德经。可你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一直排在五经之首吗?答案我告诉你,层次不一样。易经与道德经是真正站在宇宙的维度来思考人类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倡双宇的原因。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个变量,换句话说,是个函数,他是变化的,只有把思维提高到了宇宙的维度,才叫经典,除此之外,都是热门而已,一时的现象产物。以光为例子,我们看看双宇的解读:众所周知,牛顿时代,认为光的本质是粒子,但是又不能解释为什么几束光重合在一起,没有发生物理碰撞,从而四处散开。后来,又发现光有波的性质,可以相互干涉,因为只有波可以互相干涉。这就好比水的涟漪,可以互相融合。但是又有实验揭示出,光投射到金属板上,会产生温度,这又具备了粒子的特点,于是量子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像性,既然是二像性,那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无论是粒子还是波,都不过是光的现象,现象当然不能证明现象,因为受到条件的约束。透过现象,光有更合理的解释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人类,直到龙齿刀以小说的方式提出了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能量传递。“什么是能量呢?所谓能量,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化学能量,那是质能方程式所定义的焦耳,也不是我们体内的生物能量,那是与水有关的卡路里。这里所说的能量,具有更为广阔的外延,但是它由最基本的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是能,一个量,还有一个是媒介。当然,既然外延更加宽阔,所以其实无法说得清楚,因为一旦说清楚了,就狭隘了,不过为了让大家理解,必须要把他形象化,否则你脑中的神经元无法调取相应的信息,说了也就白说了。能,可以叫做能子,它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温度、压力、质量等等,这些表现形式的原因,就是能子的作用。能子既不是粒子,更不是波。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透明的玻璃球,或者一个水凝胶,能子提供效果,而不提供产品,因为产品是有形的,能子是无形的,就像玻璃一样,一眼看透,不存在却又很重要。量,也可以叫做量子,人类现阶段量子学定义的量子,是不可被分割的最小单位,说白了,就是微小的粒子,既然是粒子,当然有质量和体积。不过,这种定义,也是狭隘的,我们把量子简单的理解成物质,却不知道,量子其实还有思维的特点,换句话说,量子具备物、思二相性。不过物、思二相性,与波粒二相性一样,还是现象,不是本质,因为本质是无法描述的,不过为了说得清楚,只能是硬着头皮给个定义。量子,就是能子的反物质,也就是产品,产品的功效需要产品这个形态表达出来,因此量子可以说是能子的表现形式,而能子是量子表现形式的原因。当然,这是站在我们这个宇宙来看待的,如果反过来看,能子与量子的关系,却是倒挂的。在明白能子和量子以后,我们还要明白媒介的意义,很多人的思维是简单的二分思维,不是阴就是阳,这是不对的。阴与阳、能子与量子之所以可以相互影响,正是因为还有一个东西,那就是媒介,媒介是个变量,它几乎可以包罗万象,却没有唯一的描述。要讲清楚媒介,首先还是回到我们讨论的原点,光是什么。开篇已经说了,光是能量传递,能子作用量子,以“光速“在量子世界中进行能量传递,在地球大气层里,光的媒介就是”大气层“,在宇宙真空中,光的媒介就是那个所谓的”真空“,可见,媒介是多样性的,它就像环境一样,不断变化再变化,你永远无法在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宇宙中,抓住任何一种固定的媒介。因此,我们看到了现象,那就是亮和热,我们大脑的感光细胞,可以分辨亮与暗,而触觉细胞可以判断冷和热。如果说的抽象点,光就是明与亮的差别,一个相对的亮,影响一个相对的暗,如法炮制,以类似核聚变的速度,快速呈现出来;或者说一个相对的热、影响一个相对的冷,不断重复冷与热、冰与火的交替,从而形成了温度的急速传递。也就是说,只有能子和量子,光是不存在的,必须要有媒介,否者,亮与暗、热与冷,就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此生不相见。媒介,把能子世界与量子世界融合到了一起,它是万物的桥梁与灵魂。因此,宇宙与光一样,不只是阴、阳关系,而是阴、媒介、阳的关系,用双宇的话来说,宇宙由能子、量子和那个变量媒介所构成。当然,这只是双宇冰山一角,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不要用动物的思维定义宇宙,那是坎井之蛙,西方人发明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于是站在门后,用猫眼看世界,能看到的世界顶多比猫眼大一点而已。因此,西方的科幻小说,绝大多数都是狭隘和偏激的,问题还是一个,层次达不到。我们有更高的智慧,我们知道科学只是现象,本质根本无法形象化,我们现在的西方科学与古代的神学,本质是一样的。因为都是用现象在解释现象,并且都坚信这是对的,古代坚信,现代一样没有变过。即使有了一些号称是科学的发现或者发明,也顶多就是改变一下生活方式,用得不好,还会把自己给灭了,这哪里是“科学”,这只是技术。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中的质能方程式E=MC2。这个被西方吹捧为经典的东西,其实是错的。因为C不是一层不变的,它的平方谬以千里,这个算式由于C2太大,因此无法证伪,这就是爱因斯坦用一个平方的本质,小把戏而已。在双宇中,E=MTX,其中T是宇宙衰变的时间,X是变量媒介,因为双宇认为,宇宙中真正不变的,不是光,而是时间。所以西方的科幻小说常常穿越时间,我们的经典小说,根本没有这个功能。从这个小小的例子中不难发现,我们在盲目崇拜西方科学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该有的智慧。中国人的科学=技术+中国哲学,(或者科学+中国神学)。没有哲学的科学是技术,没有技术的哲学,是神学。(当然这里的神学是那些神学经典内涵,不是故事本身)因此,这种级别的科幻小说,只能叫做技术小说,因为太过狭隘。其二,既然是小说,不是圣经,必须要接地气,故事不能太科幻,过于架空的科幻等于是玄幻,没有意义。用双宇的理解,文明是多样的,不在一个层次或者“频道”的文明,永远不相见,我们身上的细胞,就真的只是细胞,而不是一个文明吗?这种例子太多太多。再来,文笔,中国的博大精深,文笔是很重要的表现形式,成语、典故、歇后语等等,老外根本看都看不懂。总结:中国的科幻小说经典的不多,但是如果懂得中国人的智慧,写出来的东西,思想内核早就超越西方了,只看技术达不达得到而已。要提升科幻小说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技术含量,增加哲学内涵,探求本质。
花殇

花殇

我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科幻,一方面,对于宇宙战争的描述,想象力爆棚,其他的绝大部分还未脱离飞船,弱爆了。第二,关于宇宙本质,人性弱点的思考,可以说是哲学思考,科幻里面很少见。第三,软的方面同样异常优秀,云天明播撒宇宙的爱,真实而不做作,童话故事编排的巧妙,专业的爱情小说也很难超越。大爱三体
popolee

popolee

看科幻,当然是科学第一,想象第二,三体以现有科学为载体,发挥宇宙版广度的想象,代入感很强,各种硬科技,简直让人脑袋炸裂。其他科幻文学少有此宏伟格局,多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放大版地球文明。
Clamianmian

Clamianmian

三体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科幻小说。到目前为止为什么呢,就好像爱因斯坦强过牛顿一样,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牛顿之后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学家就能达到牛顿的水准,这就是科学的魔力。爱因斯坦突破了经典力学三体突破了以往科幻小学把人类世界放大到银河系的传统。以往科幻大多数只是把人类的帝国体系和共和体系放大到银河系,主要的战斗在宇宙飞船级别。但是三体路,基础的宇宙规律才是真正的终极武器,维度打击才是终极核弹。正反物质泯灭可以摧毁一个星系,维度打击会摧毁整个宇宙。这就把科幻小学的幻想部分境界提升一个新的等次,也即是说,以往我们认为神圣的宇宙规律宇宙常数,其实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光速从瞬间传播整个宇宙的超级速度到如今的三十万公里每秒,宇宙在从十一维坍塌到如今的三维。总之,三体让我突然发现,宇宙真的是浩瀚无垠的,想象力真的是可以那么大。一个极其小的光粒,可以在适当角度摧毁一个星系,一个小小的二向箔,可以无限扩展把整个宇宙变成二维,甚至到了最后,小宇宙的出现,已经极其玄幻了
唐凰漪梦

唐凰漪梦

大刘的三体作为一部虚实结合、情节完整、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读起来,科幻设想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过程或结果却又显得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从欣赏的角度看,大刘的这部小说厉害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人物设定不按套路出牌。历经磨难的大才女叶文洁虽然开启了地球与三体文明联系的窗口,结局却并非苦尽甘来;一身正义的章北海,为了崇高理想不得不以惊人的意志言行相悖,最终历经艰辛实现理想获得“自然选择”号飞船,但还未有所作为就船毁人亡于黑暗战役;工作上无所不能的大史也只是做好了自己的工作而已;物理学问登峰造极的丁仪却是第一个死于“水滴”的人;自我感觉活着就是浪费空气的DS云天明最后虽有了拯救太阳系的能力,但终究连为之付出一切的梦中女神的手都没碰到过;主角光环照耀下的程心虽然一直能绝处逢生,但却总活的生不如死几次想要自杀;至于罗辑,那简直就是个传说!主要人物尚且如此,次角的命运就更不用说了,在大刘的笔下,人物的命运完全不是我们熟悉的套路。二、宇宙观恢宏大气。距离掩去了所有细节,在宇宙尺度上,光速是基础单位,几十几百甚至上万年弹指一挥间。地球上的事物完全回避了国家民族间的问题,从宇宙观来看,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回避地球上所有关于人类社会常见问题的描写在小说里是完全合理的,这也让三体读起来关于地球人类面对危机时能联合起来共进退而没有任何违和感。三、人性描写入木三分。愚昧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章北海的犹豫葬送了“自然选择”号飞船;地球在圣母程心一次次看似充满爱心善意的主导下,人类最终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这些过程对人性的描写无疑会让看过小说的人感慨万千。四、脑洞大开的神奇。三体星系、智子封锁、光速飞船,改变光速、降纬攻击…这些本身就是很新奇的东西,对这些东西大刘还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具体的看似科幻又似乎科学合理的描写,真心让人感觉厉害!
Jeffli

Jeffli

大刘的三体作为一部虚实结合、情节完整、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读起来,科幻设想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过程或结果却又显得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从欣赏的角度看,大刘的这部小说厉害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人物设定不按套路出牌。历经磨难的大才女叶文洁虽然开启了地球与三体文明联系的窗口,结局却并非苦尽甘来;一身正义的章北海,为了崇高理想不得不以惊人的意志言行相悖,最终历经艰辛实现理想获得“自然选择”号飞船,但还未有所作为就船毁人亡于黑暗战役;工作上无所不能的大史也只是做好了自己的工作而已;物理学问登峰造极的丁仪却是第一个死于“水滴”的人;自我感觉活着就是浪费空气的DS云天明最后虽有了拯救太阳系的能力,但终究连为之付出一切的梦中女神的手都没碰到过;主角光环照耀下的程心虽然一直能绝处逢生,但却总活的生不如死几次想要自杀;至于罗辑,那简直就是个传说!主要人物尚且如此,次角的命运就更不用说了,在大刘的笔下,人物的命运完全不是我们熟悉的套路。二、宇宙观恢宏大气。距离掩去了所有细节,在宇宙尺度上,光速是基础单位,几十几百甚至上万年弹指一挥间。地球上的事物完全回避了国家民族间的问题,从宇宙观来看,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回避地球上所有关于人类社会常见问题的描写在小说里是完全合理的,这也让三体读起来关于地球人类面对危机时能联合起来共进退而没有任何违和感。三、人性描写入木三分。愚昧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章北海的犹豫葬送了“自然选择”号飞船;地球在圣母程心一次次看似充满爱心善意的主导下,人类最终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这些过程对人性的描写无疑会让看过小说的人感慨万千。四、脑洞大开的神奇。三体星系、智子封锁、光速飞船,改变光速、降纬攻击…这些本身就是很新奇的东西,对这些东西大刘还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具体的看似科幻又似乎科学合理的描写,真心让人感觉厉害!

mad115

mad115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