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与西方科幻小说相比,水准如何?

提到的作品

[作品]神秘岛

《神秘岛》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

凡尔纳

[作品]基地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 阿西莫夫这位“未来历史学家”,这位美国的“太史公”,用“史诗”般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最新跟帖
欧阳曦子

欧阳曦子

“三体”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完整细腻的宇宙社会体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文笔其境界不是通常科幻小说能比的,无论中外,一个作家一生中只能完成一部像“三体”这样优秀的作品!牛叉的“三体”会在未来得到更高的评价。
icetalker

icetalker

三体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小说,当时是连续三天看完的,走路吃饭都在看,通宵看,完全停不下来。之后觉得不过瘾,把大刘所有的作品都找来看了,在球状闪电中看到了丁仪。所以自认为三体是球状的续篇,很长的续篇。在这里,不想长篇大论文学艺术。只表达下自己作为读者的真实感受,对于某些回答我是不敢苟同的,比如有个人说"三体一会软一会硬",我只想笑,和有时候同上年纪的人同看电视,被以"这个一点都不打,不好看"为理由强行换台的感觉相同。根据问题,就拿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作为比较。很抱歉近几年没看到西方有什么出名的科幻。当然电影是很多,现在说的是小说。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还有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等等,说实话,我是强迫自己读下去的,否则我完全看不下去。名为科幻小说,却是古典文学的表达方式,真的是读不下去。如银河帝国,篇幅浩大,但是给我的感觉,还是国家与国家矛盾,生存资源,战争这种古老的人类历史话题,只不过把地球背景换成了宇宙空间,说到底还是脱离不来人类的历史架构,看起来不管多宏达,完全没有读下去的欲望。再一个,大段大段的枯燥乏味的对话,这倒和战争与和平类似,总之还是那种严肃刻板的表达法。这是其一,故事架构不过是人类历史架构的扩大,表达手法刻板。我相信,在阿西莫夫的年代,他的描述肯定让当时的读者大吃一惊。可惜现在是已经探测到引力波的21世纪,他们的科幻已经完全过时了。这也是我一直的看法,科幻小说是有保质期的,不存在随时间推移成为经典的文学特质,这就是这些大师作品无论如何也比不了三体的一点。不为什么,也不是他们写的不好,仅仅是因为过时了。其二,三体故事种提出的"宇宙生存哲学",前无古人。黑暗森林理论,三体世界的推演等等,耳目一新,西方科幻小说最多就考虑到人与人工智能的伦理关系而已,就优势巨大的西方科幻电影里也没有这些有深度思考的东西。上升到全宇宙的高度去探讨存在的意义,将宇宙作为一个大背景,提出可能的生存法则,你告诉我之前的科幻小说中哪本有这种体量?其三,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主角,还有那几位面壁者,相信很多人对叶文洁罗辑章北海这些人物印象深刻。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觉得说三体时软时硬的人好笑的原因。三体是小说,不是科学论文,塑造人物需要很多软的东西,不要一副就你聪明,作家都是傻逼的模样…其四,硬度。所谓硬度,不是像银河帝国那样,告诉你这艘飞船怎么怎么大,这个星球图书馆怎么怎么厉害,一种完全没有细节的宏观描述,我只会觉得他大,不会觉得他真,也就没有代入感,读起来索然无味。抱歉之前没有过多关注前沿物理科学,读三体时很多概念很模糊,要一边读一边百度一下。我敢说,在三体之前,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基础科学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和将来的关键作用,也不知道量子力学原来那么神秘,更不知道空间维度的相互关系。即使这些大多是推论。三体就硬在,他的科幻造物,是从现有科学的基础上细细推敲出来的,代入感很强,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些东西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这就是硬度。而不是像银河帝国那样,告诉你最后的宏观描述,好大的飞船。总结。三体绝对领先于那些西方大师的作品,不管从什么方面说。重申一点,不是阿西莫夫写的不好,仅仅因为,他的科幻,过时了。同代的中国科幻也看过一些,比如王晋康人类四部曲,逃出母宇宙,郝景芳北京折叠,流浪马尔斯等等,从人物塑造,故事架构,视野格局都和三体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郝的流浪玛厄斯,原谅我看了不到十页,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其实这些对于科幻来说,也不都需要有三体这样的格局,需要的是硬度,硬度,硬度,只要硬度够,其他差点我也能看下去,但是迄今为止,没看过一本能硬过三体的…你能推荐一本吗?
Wczy2001

Wczy2001

对于评价如此高的小说《三体》,基于人性的弱点也不免流俗去将信将疑地亲自验证一下:看了第一部觉得还好,但不急于看另外两部。隔了一段时间看到第二部下部时,深深震撼于作者对庞大地球舰队即刻灰飞烟灭于一个三体外星探测器攻击之下的壮丽宏大场面的描写:这时你会完全折服作者的想像力并同意“外星人对地球文明绝对是恶意的”这个观点(与霍金的最近的观点一致,但此书2008年先于霍金2010年的观点发表出版,但2010年时此书还未译成英文版霍金应该没有看到),并和书中人类一样深信世界末日将至,但结尾出人意料反转,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悬疑设置与情节掌控写作能力。第三部:作者的想象力继续爆发,每一次觉得故事要到头的时候,看一下页码发现显然还远未结束,情节一次次的反转,让人不忍释卷。叙述视角从地球越出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对四维、二维空间及太阳系由三维空间降维到二维空间最终毁灭的想像力酷炫到极致的描写令人瞠目结舌(一般认为宇宙有多达十维的空间),最后宇宙坍塌缩回奇点再次大爆炸的开放性结尾让人意犹未尽,真是见所未见的宇宙奇观。叙事从容、冷静,缜密的逻辑及哲学思辨力令人印象深刻,不时跳出来的幽默令人莞尔。在宇宙面前地球尤其人类个体是如此渺小的这种阅读感觉,使我面对《三体》这部巨著感觉自己低了下去,一直低到尘埃里,但心里开出花来……看《三体》须具备一定的天体物理学理解能力,但书中堪称精妙的比喻比比皆是,形象、准确而恰到好处,高深的物理学概念和宇宙规律的逻辑因此变得容易理解。看西方经典科幻感觉有较大的距离感,格局不大,没有宏大的宇宙观。《三体》的思想哲学层次已从人类命运上升为宇宙的本源及未来,是西方科幻望尘莫及的。这样一部神作出自地道中国人(不是华裔外国人什么的)之手这一事实,到现在我还有点恍惚,还有点回不过神来!!!
小强逵逵娃娃

小强逵逵娃娃

三体为什么奥巴马都要看?因为它某些方面和历史有对应。比如人类面对三体人恐惧与傲慢并存的心理和表现,和清政府遇到八国联军,印第安人遇到殖民者时一样。我们现在看历史,包括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的行为都是透着一股傲慢,其实应该认清现实,放下傲慢,以文明道德观念挤兑强大的入侵者,力争生存空间,慢慢抹平科技差距才是最聪明的做法。三体并不只是一本意淫外星人的科幻小说
RAKURAKU

RAKURAKU

对于《三体》要说的就很多了。但是我觉得他最大的突出点在于物理和哲学的交错,交代出合乎逻辑的宇宙世界观。学过物理的都知道,目前很多物理定理都是先前哲学家预测出来,再由物理学家证明得到的,所以对于人类未知的科学领域,我们暂时无法通过确定的物理规则来印证,但是哲学就可以,透过现象折射出本质,哲学家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大胆的预测。你比如说罗辑和大史抽着烟细道出的黑暗森林法则,相对于费米悖论而言就是一个严密,符合罗辑的解释;再比如西欧狄奥伦娜的魔法,加上关一帆在飞船上的所见所闻,用四维空间中独立出三维的时间维度来合理解释了魔法时代;还有维德在关键时刻唤醒程心来决定是否用反物质武器来捍卫曲率飞船技术,却听到程心说放弃一切时,说出的那句名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也是对道德与人类发展的冲突做出的合理阐述,书中程心的道德光环一次次将人类推向毁灭就是最好印证。还有很多很多,总之三体的出发点都是物理学与哲学的交集,加上大胆的想象,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既开拓了思维,也学会了思考。正是由于个人思维的发射角度不同,所以这个思维过程也让原本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渐渐鲜活,渐渐饱满,渐渐完美。
jiajia_

jiajia_

国外大神级的科幻小说看过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像三体这样的让我欲罢不能,甚至可以说也从来没有一部科幻小说能在国内引起这么大影响。我甚至怀疑刘慈欣的三体已经耗尽了他自己的智慧。在三体之前刘慈欣虽然不火,但是很高产,隔一段时间就来一部非常刺激大脑的中篇,让我从高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都一直有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三体只是他的第二部长篇,但三体之后,他竟然只字未写。看看三体就知道里面有多少精妙绝伦的点子,有人就说刘慈欣太奢侈,这些点子够别的作者写几十部小说了,但刘慈欣只写了三部。当年很火的蝙蝠侠黑骑士其实就是玩了一个囚徒困境的梗,还玩的不怎么高明。三体里也有囚徒困境,不仅出的比黑骑士早,而且玩的更高明。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梗只是三体庞大世界观无数智慧的闪光点中的一个。这些是小的点,从大的方面,三体不仅是是一部科幻,他上升到了人类社会学,政治学,宇宙社会学还有哲学的高度,一部小说里容纳了这么多东西,而且都言之有物,不仅言之有物,而且玩出了深度,实在罕见。更难的还不止于此,曾经有个老师跟我说过,当老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影响学生的三观,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非常难。但是三体做到了,他绝不仅仅是讲了个故事隔天就忘的那种,而是深深影响了许多人的世界观。现在中国航天业中就有许多人说自己曾经受到三体的影响,走上了这条路。三体的成就就仅限于此了吗?三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黑暗森林,虽然这个争议很大,有太多的人说这个理论完全胡说八道小说家言,但事实上是,黑暗森林理论已经实实在在影响到了人类的航天科技,人们蓦然回首,发现当年的旅行者号携带人类坐标信息出行是一件多么荒诞愚蠢和危险的事情。在这之后,多位科学家呼吁,今后人类的航天器绝不能再携带类似信息。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因为黑暗森林的缘故,但其实关系一目了然。从这一点上来看,三体堪称伟大!
franz

franz

三体》在中国科幻上应该算得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好的方面各位都说了不少,我就在这里说一点不足之处。总体感觉刘慈欣的长篇小说并不如短篇小说那么成熟,单从一个片段来看《三体》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从总体来看就感觉有些不协调甚至矛盾。我认为《三体》中有许多概念如“黑暗森林”很有意思,不过刘慈欣在文学上对这些概念的掌控和运用不是特别好,到死神永生时就几乎有些混乱了,而且那种时软时硬的科幻风格有些别扭。我个人认为《三体》还是超越了许多许多西方科幻,在一些方面和一流作品也有的一比,但是总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国外的科幻小说翻译过来的时候很多的词汇或是表达方式上看起来有点问题。西方科幻都是翻译过来的啊,就像是一顿菜做好了不吃放冰箱里冻着,搁三天拿出来放微波炉里一解冻加热就拿上餐桌给你,你觉得能跟原汁原味刚出炉的比么?再说文化背景也不同,笑点双关包袱什么什么的全要靠注释......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当然是三体看着舒服了~不过成就依然是西方科幻高,两相根本无法比较。整体构思上我觉得三体绝对是不差于国外科幻的。
猪仔妈

猪仔妈

科幻小说,要么你有超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脑洞构造一个真实的虚幻世界,叫人深信不疑。这是一种天赋。还有就是一种对物理知识了解颇深能展开适当联想的人,他们可以构造一个合理的科幻世界,让你认为很可能这么发展。第三类就比较高深了,看上去写的轻描淡写,写的科幻也不算太多,但是就是能把人性人心展现的淋漓尽致,科幻不能仅仅写个构造出来的世界,那不是小说那是漫画的场景,只有讲人把人展现出来才能讲故事,故事里边透着人性就算得上好小说了,至于为什么科幻容易描绘出极端的人性人心,因为未来我们面临的是未知的,究竟会怎么样都会好奇,在面临抉择时候怎么选择如何去做都是不定的,人性会在大灾大难大时代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
行路者

行路者

个人感受,看过三体,其他科幻玄幻类小说根本就不想看了
囡囡小兔子

囡囡小兔子

三体的危机是有三个太阳,地球的危机是国家太多不能一条心。但在高维度文明中这些都是虫子。有哪本科幻小说解决了宇宙永恒的问题?死神永生是假的,里面只是时间过得慢,在里面人真正寿命并无多大变化。
陈小二丶

陈小二丶

西方科幻小说我看过《安德的游戏》,基地系列前传等。这些小说存在局限性,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宇宙观,价值观。就拿《基地》来说,在前传(机器人系列)中主要讲的是机器人的发展与人类的繁衍进步,并没有涉及太多关于宇宙的思考和人性的表现。但在阿西莫夫那个时代想到这些以经非常好了。而在《三体》中,他有很多细节是观于人性的,例如②中的张援朝等几家人,②中的澳大利亚大屠杀,③中的第一次预警时发生的动乱……《三体》中的宇宙观是宏大紧密的,他既有维度宇宙观,又有大爆炸宇宙观。大刘对于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叙写的十分有逻辑思维性,不像西方科幻小说之是你入侵我,我打你那样的套路(尽管这只是一部分),也不是安德幼稚的幻想也。《三体》中夹杂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和一些超前的思想,可能不好懂,但这也是其闪光点。总的来说,我认为大刘的《三体》水平比大部分西方的科幻小说高。一家之言,同则取之,不同如过眼云烟好了。
朗萨langsa

朗萨langsa

三体》碾压西方的科幻小说,水准之高,可以说是世界科幻界的一座丰碑!首先三体是一部硬科幻,他不同于网上流传的玄幻小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当前物理理论的提前下推导出的科幻小说。又不同于西方的神秘小说,比如著名的《神秘岛》,并没有披着科幻的外衣写探险或者爱情小说。三体中出现的维度、强相互力、曲率光速飞船、光粒、二向箔、小宇宙等都是当有物理学依据的前沿技术。其次三体把科学与道德哲学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三体的魅力之所在。从古至今,生产力是不断的提高,生产工具是不断的进步,但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一样,社会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一样。在科幻的世界里,随着生产工具的不一样,必然会改变人类现有的社会关系并调整人类的道德准则。比如说,青铜时代号上的人类被称为宇宙人类或者黑暗人类,这些飞船上的人类与地球人类的道德准则就完全不一样,他们被地球人称为反人类的恶魔,犯有毁灭世界文明的大罪!双比如说,程心圣母代表的人类传统道德观念与罗辑代表的黑暗森林法则,它们让人类如何取舍?再比如说,在大低谷时期及三体文明攻入地球前后,人类的心态变化复杂,这些都是在科幻的前提下解答人类的价值观变化。和平与战争时期,人类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最后,三体宏大的述事框架与细节的详细描写给人来了强憾无比的震憾!这是我看的西方科幻小说作家不能比拟的最大一面。三体第一部只是写了地球与三体两个文明的接触,隐约觉得三体已超越了地球N个层次;第二部则引出了黑暗森森,在歌者面前,三体只是一只虫子;第三部则发现黑暗森森只是宇宙真相的一个小点,宇宙的真相无比残酷,歌者也只是一只大点的虫子。而从细节上的描述则更多了!比如第一部智子迷惑汪森,比如三体游戏,又比如古铮计划。上述细节如果还算宏大的话,那么三个老头讨论未日计划,引出了大末日什么样的人应该获救的社会道德就够细了。面壁人罗辑的舒适日子也着墨较多,引出了权力带给人的享受事宜!大事都是小人物做的。比如毁灭地球的歌者只是一个小小的清理员,决定毁灭地球的过程也只是望一眼。对于地球文明煞费苦心经营的掩体计划,人家轻描谈写的随手一张二向箔就轻轻地无死角的搞定。这种强烈的反差给人印象深刻,欲罢不能!
国凯凯

国凯凯

西方的科幻文学偏重于电影场景,商业味很重,恨不得立刻卖出去换现钞。而大刘三体是科学重于幻想,是真的在思考地球以外时间以后的那些事,把那么多的优秀故事都浓缩到三本书里,真是毫不在意商业运作的,其实可以拍出起码五部科幻大片。所以,三体超越了以往的西方科幻,并且绝尘而去,这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光荣。
leslycheung

leslycheung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老外第一次看到三体的时候是懵逼的。西方科幻,主要分硬科和软科。硬科,就像当年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在现在基础上展望未来科技,顺便卖点剧情,可以说大多数科幻英雄电影都是这个套路。软科,就像前段时间的降临,不告诉你什么外星科技未来科技,胡乱架空一个世界就开始聊内心世界、聊自由主义、聊人文关怀,说白了还是西方个人哲学那一套。而大刘的三体就不按套路出牌了。他直接告诉你星际种族之战,让人眼花缭乱的小科技没用,大家都用基本原理直接搞灭族战。看看现在的原子弹就知道了,科幻片里都是用核弹搞外星人。那么科技更厉害的外星人为啥不用更厉害的武器?所以硬科就一个道理写完了,为啥?因为更深层的物理基础原理,一般人根据现有的科学是想不出来的。再来,老外的软科都在讨论人在想什么。三体却讲,等你走出太阳系世界就不是你的了,三体人根本不管你在想什么。你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而外星人的社会跟你的基本结构都不一样,直接就把你灭了,懒得讲。所以传统软科讲的就像是在无病呻吟,有点滑稽。所以大刘写三体基本都是讨论的哲学问题。以前家里科幻书堆了两箱,看完三体第二部连载之后,再也不看其他科幻小说了。
冰的小雨

冰的小雨

我觉得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想法观念不一样!他们喜欢的科幻类型是希望你逻辑严密刻画清晰,最好如同西方画一般,能够真真切切的展现在你面前,比如飞船是什么样,星云里面长的如何,未来人用筷子还是勺子等等,注重细节,注重画面感,这样他们觉得是好作品。而中国人的想法如同国画,留白那种境界,他是什么样的,如何强大,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细节,比如水滴的绝对反射,光粒和二向箔!至于他的具体多强什么样,自己想象,还有国人喜欢套路!
mad115

mad115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