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个什么样的人?
motoqika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游记》了解他的。尽管《西游记》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历史作品,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但却过于迂腐,若无几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难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又是什么样呢?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僚读书世家。陈祎的幼年生活是比较坎坷的:由于父母早亡,陈祎10岁时就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算是真正的和尚——当时很多人为逃避国家赋税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后却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为。朝廷为整治这种乱象实行度牒制度——只有获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则就是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此时年纪尚幼的陈祎并未获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庙修行佛法,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这年年仅13岁的陈祎不要说入围这14人之内,甚至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对这次考试极为向往,于是陈祎一直在考场外徘徊。主持完考试的郑善果一出考场就见到在外徘徊的陈祎,于是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陈祎回答:”我学佛的时间尚短,功力也浅,所以没资格参考“。郑善果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陈祎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广大佛法。“郑善果当即对同僚说:”背诵佛经的功力不过是寻常功夫,然而风骨气度却是极其难得。如果我们剃度了这孩子,将来必会成为佛门中一代伟人“。
就这样陈祎成为了法号玄奘的一名僧侣。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洛阳佛教界里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到过长安和四川。21岁时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五年时光里他”走遍燕赵,历访周秦“并在26岁时再次来到长安与众高僧共同切磋佛学。因其学业出众而获得”佛门千里驹“的称号。当时以为印度高僧正在长安讲经,好学的玄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上门求教。此时玄奘正在研究刚传入中国的瑜伽之学,但苦于缺乏原始的梵文经本,印度高僧告诉他:瑜伽之学最好的经本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可惜我没带来。高僧的这番指点使玄奘萌生了一个念头——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经。他很快开始为西行做准备:一方面加紧学习梵语,一方面申请办理”过所“(护照)。然而办理”过所“的结果却是”有诏不许“。当时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国民出境。没有护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准备与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缩了,只有他一人始终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长安一带突遇严重的霜灾,朝廷无力赈灾,只得下旨让百姓外出觅食。玄奘就夹在逃难者中间混出了长安城西门,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实上玄奘压根就不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经,其实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难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风险和沿途恶劣的环境。
玄奘刚到凉州,都督李大亮就派人劝他东归长安并在自己的辖区发布”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阵候捉“的通缉令。一代高僧就这么成了通缉犯,不得已之下玄奘只能昼伏夜行来到今天的甘肃瓜州。当地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充分理解并由衷敬佩玄奘西行求法的志向,于是放了玄奘一马,但还是催促玄奘尽快离开,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芦河(今疏勒河),然后是玉门关和五烽。玄奘在离开瓜州之前来到一所寺庙礼佛,在此遇到同样前来礼佛的胡人石磐陀。二人交流后石磐陀表示愿尽力帮助玄奘西行取经。到了晚上石磐陀又带来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瘦马。然而老人却劝玄奘打消西行的念头并告诉他:前面过了河就是玉门关,守官盘查很严。玉门关西北方向有五座烽火台,均有将士日夜值守,随时捉拿偷渡出关者,甚至直接将人乱箭射死。各烽火台之间相隔百里,其间尽是沙漠荒丘,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的警戒点内,要想取水而不暴露难于登天。过了烽火台就是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这里又称流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即使结伴而行也常迷路而葬身沙海,独自一人通过几无可能。玄奘则告诉他:我为求法不畏艰辛,不达目的誓不东归。得知西行艰辛的石磐陀也打消了继续西行的念头,他甚至一度打算捉拿玄奘送官。然而玄奘始终不为所动,当他行至五烽一带时被哨兵抓住带去见了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想送玄奘去自己的老家敦煌长住讲经。一心西行求法的玄奘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王祥见拗不过他,就送给他干粮和淡水并告诉他如何绕过五烽的道路。玄奘因此得以顺利通过五烽,此时的玄奘已走出了当时大唐的辖区,偷渡的危险不复存在,接下来他要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了。
偷渡成功后摆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余里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古称沙河,这并不是一条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构成的“河流”。那里死寂一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小说《西游记》里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应是据此想象生发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困顿疲惫的玄奘在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准备饮水时,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懊悔的玄奘想回去取水,当他勒转马头准备返回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于是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他调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向西走去。一望无际的大漠,四顾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他看见无数妖魔鬼怪袭来,一会儿又见一支军队,还有随风飘扬的旌旗。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海市蜃楼。 白天沙漠中的热风,裹挟着黄沙,闷热难耐;黑夜中的莫贺延碛只有死人的白骨闪烁着磷光。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走了5天之后滴水未沾的玄奘已达到他生命的极限,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人和马都昏昏沉沉地卧倒在沙石上。僵卧到半夜,忽被一阵清风吹醒,顿时浑身倍感清爽,那匹识途老马也站了起来,驮着玄奘前行。两天后他走出莫贺延碛,到达了伊吾。
初到伊吾的玄奘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高昌王麴文泰的使者请到了高昌。国王安排玄奘住进高昌国王城最豪华的房间里。玄奘坐在宝帐中,接受国王和文武百官的顶礼。随后所有的妃嫔家眷也都一一过来顶礼。高昌王的盛情让玄奘非常感动。第二天一大早玄奘还没起床,高昌王就率领王妃过来请安。他请玄奘到道场与僧众交流,并恳请玄奘留下来,不要西行了。玄奘西去的决心已下,婉言谢绝了高昌王和僧众的请求。高昌王含泪告诉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养玄奘终生,并且让全国人全部皈依玄奘,并希望他能在这里讲授佛法。经过无数次思想工作,玄奘还是坚持西行。高昌王软硬兼施,玄奘部不为所动。玄奘告诉他:如强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尸骨,留不下自己的心,从此开始绝食。高昌王亲自捧盘子殷勤请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几天后眼看玄奘马上就要饿死了,高昌王终于屈服了,有条件地同意他西行——这个条件就是玄奘取经归来务必再取道高昌。玄奘答应了这个条件,麴文泰随即与之结为兄弟并给玄奘西行路上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写信请求关照。
在麴文泰的帮助下玄奘顺利抵达了印度,然而就在他准备渡过恒河前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时又遇上了劫难:他被一伙强盗绑架了。按说玄奘是个苦行僧,身上并无多余的财物,如何会引来强盗的觊觎呢?原来这伙强盗并非为了劫财,当然也不是为了劫色,他们是打算拿玄奘祭祀他们信奉的突伽女神。玄奘见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强盗们说道:”愿赐少时,莫相逼迫,使我从容安心就死。“说完就闭上双眼念起经来。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平地里刮起了一阵没来由的风,吹折了树,吹飞了沙,吹涌起了浪,甚至那停在岸边的船都要颠覆!暴徒们的法事自然做不成,玄奘不慌,他们倒自己慌了,这就急急忙忙问旁人:“这个和尚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法号叫什么?”这时与玄奘同船的一位老者高呼:”报应啊,取经的和尚杀不得啊!“强盗们见状再不敢为难玄奘,就这样玄奘又躲过一劫。然而取经路上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此时在玄奘通往那烂陀寺的道路上还横亘着海拔七千多米的凌山。凌山是葱岭北麓的一座终年积雪的冰山,山势险峻陡峭,攀爬起来异常艰难,若遇雪崩巨大的冰层会断裂脱落滚下山来,以致于吞没人畜。好在这时玄奘身边已有高昌国王鞠文泰安排的随行人员护送,多少算是有了些照应。最终他们用七天七夜翻越了凌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凌山没一块干燥之地,所以他们只能席冰而寝,由于气压过低,所以饭菜根本煮不熟。当他们一行人翻越凌山后冻饿而死者已十有三四。
西行求法虽殊为不易,但玄奘沿途还是依例巡礼拜佛、探访高僧、弘扬佛法,与此同时他也将沿途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成为了日后的《大唐西域记》。虽然这部作品直到贞观二十年(646 年)才正式集结成书,但其素材草稿却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完成的。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包括如今我国新疆地区在内以及中亚、南亚当时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宗教等各种情况,成为如今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第一次提出可以开辟一条穿越青藏高原进入印度的通道以取代传统的经西域进入印度的丝绸之路,此事连同后来的文成公主入藏、王玄策出征中天竺等事件共同推动了从长安经拉萨延伸至印度境内的道路网的形成,无形中为我国西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及沟通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交往联系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一切是当时的玄奘法师所无法预料的,他仍坚定不移沿着此前历代西行求法高僧走过的路线向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前进,直到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玄奘在这里一共待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他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贞观十五年(641年)42岁的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戒日王特意邀请了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这次大会。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
这场盛会之后玄奘携带取得的经书和一些印度奇花异果的种子踏上归国之路,因为是随印度戒日王派出的出使大唐的使团同行,来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盗劫匪都不用再担心了。不过《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渡河失经却是实有其事:玄奘在渡过印度河时遭遇风浪,五十夹经本及花木种子失落河里。此后的旅途中玄奘没再遭遇什么险阻,644年他抵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此时高昌王麴文泰已死,高昌国也已不复存在。玄奘无缘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转而向大唐朝廷上书禀报自己求法归来的消息。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应对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得知玄奘归国的李世民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于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李世民的接见。玄奘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李世民允许,最终李世民安排玄奘到长安的弘福寺译经。贞观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将自己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口授于弟子辩机,由后者执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李世民并请其作序。李世民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据统计:玄奘及其弟子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8年6个月的时间里一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超过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翻译完一卷。玄奘对每天的翻译任务都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如果当天的任务未能完成,那么晚上就需要补足。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法师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于是停笔对弟子说道:“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此后他绝笔不再翻译,而是专心悟道拜佛。正月初八这天一名弟子告诉玄奘法师:自己梦见一尊庄严高大佛塔轰然倒塌,不知此梦是何征兆。玄奘法师告诉这名弟子:“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一天后这位曾用自己的双脚远行十万八千里的得道高僧在玉华寺跨越屋后的水渠时不慎跌倒。这次跌倒仅就伤势而言并不严重,不过此时年事已高的玄奘法师就此卧床不起,静养数日未见任何起色。二月初四玄奘法师整天不停念经,到了这天夜间他右手支撑起头部,左手伸在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到了初五夜半时分众弟子围坐在玄奘法师身边,一名弟子问道:“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决定托生到弥勒佛净土呢)?”这时玄奘法师用最后的力气回答道:“得生。”留下这两个字后六十五岁的玄奘法师就在玉华寺内圆寂,弟子们将其灵骨葬于长安附近之白鹿原。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玄奘灵骨被寺僧移至终南山;到了宋代金陵高僧来终南山朝拜,发现玄奘法师顶骨,遂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
春之暮野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历史和小说《西游记》有很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唐玄奘的出身。历史上的唐玄奘是高干出身,他的曾祖父陈钦曾担任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陈康是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做过江陵的县官。虽然祖辈的官职越做越小,但真实的玄奘,家世远比小说中要高得多。
其次是玄奘出家的原因。小说中玄奘出家的原因是生活所迫。历史上的玄奘出家,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二哥的影响。玄奘的二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投奔二哥,但并没有立刻成为正式的僧人,直到十三岁那年,隋炀帝派了一个叫郑善果的人到洛阳去梯度僧人。
当时,出家没那么容易,郑善果要剃度的名额总共才14人,还要经过层层考试和面试。面试时,玄奘一句“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让郑善果大吃一惊。虽然玄奘的年龄达不到录取标准,郑善果依然力排众议录取了玄奘。
第三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小说中,西天取经是为唐王祈福,真实的历史是,唐玄奘在研究佛经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现有佛经说法不一。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玄奘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
和小说不同的是,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不但没有通关文书,甚至在出境时都是违规偷渡。
玄奘曾经就西天取经上书朝廷,没有被批准。长安三年,朝廷允许难民出城自寻生路,玄奘裹挟在大批难民中逃离长安。难民们外出寻找食物,他则向西踏上一条艰难的路。没有护照,玄奘的行为就是偷渡。
在凉州,玄奘停留了一个月,一边宣扬佛法一边等待出关。可是,还没等他出关,就被凉州都督李大亮请去问话。李大亮要求玄奘放弃取经计划。当时边境处于战备状态,为防东突厥,唐朝对外出人员要求很严格。更何况玄奘还是没有证件的人。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玄奘继续前进的决心,他在当地一位高僧的帮助下悄悄离开凉州。
在瓜州,玄奘拜访了刺史独孤达。独孤达也是一位佛教徒,两人正谈得起兴,独孤达忽然收到凉州发来的通缉令,通缉玄奘。问清了玄奘西行的真实意图,独孤达很感动,不但没有逮捕玄奘,还帮助他买了一匹马,找了一位胡人向导。
趁着黑夜,玄奘和胡人向导出发了。他们走小路来到玉门关的河边。在河边,向导扎好木筏就丢下玄奘回去了。玄奘独自一人过河,出了玉门关。
过了玉门关,还有5个把守严格的烽火台。在离第一烽火台不远的地方取水时,玄奘被烽火台上的士兵发现,一支箭过去,玄奘差点丢了性命,他又一次面临被遣返的处境。
烽火台的长官也许是佛教徒,也许是被玄奘的执着感动,居然违规放了他。这个执着的和尚,再一次放开脚步,向西走去。
茫茫沙漠,玄奘一个人独自行走,大自然的危险时时存在。在沙漠,玄奘迷了路,更可怕的是,水袋打翻,水流光了。在沙漠,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此后的四天五夜,玄奘滴水未进,奄奄一息。好在他挺过来了,他来到高昌,受到国王的热情款待。
高昌国王想留住玄奘,但玄奘意志坚定,坚决西行。于是,高昌国王准备了充足的人马和补给,让玄奘带着上路。
有了作伴的人,但危险并没有减少。在翻越雪山时遭遇雪崩,很多人遇难;在横渡印度河时玄奘被抓,差点成了祭品。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比小说中的八十一难还艰难。但玄奘凭着内心强大的信念,终于到达了取经目的地那烂陀寺。
在这里,玄奘学习了五年,然后又游历了周边几十个国家,了解各地教派的主旨。
之后,他参加了戒日王在曲女城举办的佛教研讨会。研讨会上,玄奘的学识让人佩服,他的名声很快传到各地。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回长安,受到唐太宗的召见。旧唐书玄奘传记载,“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唐太宗没有追究玄奘的偷渡罪,而是和他谈了很多,问了很多路途中的见闻。之后的二十年,玄奘在寺院中翻译佛经。期间,还完成了由他口述,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不畏艰险,独自一人西天取经,完成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这是因为他内心有一个顽强的信念:求取真经,解除疑惑。这是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事业,才有这样的执着。也只有如此执着,才有留存于史巨大的成就。这也是玄奘对现代职场人的启发。
玉瑾
是个取经的修行的出家人吧,是个一心虔诚向佛修行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传播西方佛教为国忧民的人吧。只能这样说,说真的对于这个历史,对于其它这些,我不是很感兴趣,只能回答到这里啦,不好意思,见谅!
走x了雄
吴承恩的《西游记》让很多人知道了玄奘大师,也让很多的人忘记了玄奘大师。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和《西游记》里的唐僧相去甚远,唐僧只是文学世界里幻化的一个人物形象而已。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传言,大师诞生的前夕,母亲梦见大师身穿白衣,向西而行,于是母亲就问他:“你是我的儿子,为什么要走?”,大师回答:“为了取经求法,所以要走。”
问佛缘沿着玄奘法师西行路线,我们和题主一起寻觅玄奘法师的足迹,放下《西游记》中的唐僧,去还原玄奘大师的本来面目。一篇文章无法完整而准确的描述大师本人,本篇选取了大师一生中的部分传奇经历,用来表示我对玄奘大师的仰慕之情。
一、名门之后河南省偃师市的洛州缑氏县凤凰谷,洛州即今天的洛阳,距离少林寺不远,隋朝仁寿二年的二月初五,这里出生了一名男婴,取名陈祎[yī],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玄奘大师。为了方便,后文一律以玄奘称呼,不管他当时是什么身份。
这是一户书香门第,仕宦世家,玄奘大师的曾祖父是北齐的征东将军,南阳郡的开国公,祖父为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学识渊博,天性淡薄名利,做过县令,但因见朝政腐败而辞官隐居。
陈惠共有四子,玄奘是最小的一个。大师自幼便品貌非凡,聪慧过人,好静而喜读圣贤书,熟读儒家经典,对父母孝敬有加,举止有先贤风范。玄奘大师的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号长捷法师,通晓经教,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
玄奘十岁时,父母离世,二哥长捷法师将他带到净土寺内照顾。幼年聪慧的玄奘,受耳濡目染,出家学佛的种子,就在这个时候悄然种下。
二、年少有为隋唐年间,世俗凡夫,想要出家为僧,需要通过“度僧”的考试。按难度,应该不比现在考重点大学简单。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洛阳招考僧人,因为年幼而没有考试资格的玄奘,在考场门外往返流连,被主考官大理卿郑善果发现,经过一番盘问,竟然破格录取了玄奘。主考官郑善果这样评价当年的玄奘:“风骨清奇,品格俊雅,实在不易求得,现在度他出家,日后必成法门大将。”,很是钦佩这位主考官的慧眼识人和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这一年,玄奘十一岁。
玄奘果然不负众望,因为他博闻强识,修学精进,没过几年,便可上座为众说法,而且“条理井然,言词练达”,从此声名远播。据三藏法师传记载,此时玄奘大师十三岁。
但隋朝末年,洛阳战乱,盗贼四起,玄奘兄弟二人历经艰辛,辗转来到了四川空慧寺。此时的成都高僧云集,佛法兴隆。三年后,玄奘的佛法修学又突飞猛进,当时的道基法师曾经这样赞叹他:“余少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玄奘的声名也从四川远播湖南、湖北、江浙一带,不论僧俗都对玄奘仰慕有加。
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玄奘大师有缘在四川受戒,由一位博学的沙弥而正式成为比丘,这一年,玄奘大师二十一岁。
在空慧寺的三年,大师又把寺中的经论全部看过,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再为他决议解惑,所以玄奘决定再回长安。途径湖北荆州天皇寺,首次独自为大众讲经说法,盛况空前。得到当时汉阳王的极高礼遇。此后,效法善财童子,北上游学,参访众多高僧大德。唐武德八年春,玄奘大师终于返回了长安,在大觉寺驻锡,礼当时名望极高的法常和僧变二位高僧为师。
三、求法缘起玄奘大师学识渊博,又受众多高僧大德的指点,除了对经典的了解十分深入以外,也发现了各家言论的差异,有些甚至互相矛盾,到底孰是孰非,实在是难以取舍。虽苦思精研,难以得到能让自己满意的正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玄奘遇到了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他告诉玄奘,印度有个叫那烂陀的地方,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位戒贤法师,通晓一切佛法。于是,玄奘决定西行求法。
四、取经之路大唐初年,战乱频起,加上路途遥远,西去印度之路,异常艰险。为求法而西行的僧人,死在途中者不计其数。然而大师信念坚固,矢志不移。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国家尚不安定,禁止人民出国。玄奘决意私自前往天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偷渡,可见玄奘求法之心如何坚定而急切。机会出现在这年八月的秋天,因受天灾,朝廷准许百姓出城谋生。玄奘乃混入灾民,出城西去。
到达凉州后,却被凉州都督阻拦,因朝廷有旨,禁止百姓私自出国。幸亏得到了凉州著名的高僧慧威法师的帮助,才得以逃出凉州,继续西行。为了避免被官兵追捕,隐姓埋名,昼伏夜行,一直到瓜州,才敢露面。
位于今天甘肃酒泉的瓜州,当年是大唐西域的军事重镇。就在寻找出境之路的时候,玄奘收下他的第一个弟子,商人石磐陀。石磐陀答应大师,送他通过边关的五座烽火台,并由一位老者给他带来了一匹枣红马。后来,这匹马因为对路途的熟悉,后来驮着昏迷的玄奘找到绿洲,而救了玄奘的命。
然而,到达玉门关后,石磐陀怕送玄奘西行之事暴露而祸及自身和家人,竟意欲杀害玄奘。在玄奘发誓绝对不会将他的身份暴露之后,石磐陀才打消杀害玄奘之心。天亮之后,师徒分别。
西行之路非常艰辛,玄奘独自一个人,出玉门关百里以后,到了边关的第一座烽火台。烽火台是西行的必经之路,因为只有这里才有水源。很不幸,入夜取水的玄奘被官兵发现,被抓住去见校尉王祥。碰巧的是,王祥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其帮助和指点才得以通过五座烽火台。
一次次的艰难困境,一次次的逢凶化吉,似乎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然而无论如何,玄奘西行求法的脚步一直都是那么坚定。
五、老马识途过了这五座烽火台,就到了绵延八百里的沙漠“莫贺延碛”,穿过沙漠,就算离开了大唐的国境,进入伊吾国了。
玄奘大师在漫无边际的沙海中,经历了西行路上的第一次严酷的生死考验。沿途因为不慎将水囊堕地,补给断绝。在沙漠,水是生命的源泉,绝望之中,几番犹豫之后,玄奘法师,决定继续西行,然而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决定。玄奘誓言,“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据记载,玄奘孤身一个人,四天五夜滴水未进。最终,那匹枣红马驮着已经昏迷的玄奘找到了一片绿洲,玄奘大师绝处逢生。这几乎是玄奘西行路上,离死神最近的一次。
六、高昌结义玄奘大师到了伊吾国,竟然在玉佛寺见到了三位中国僧侣,得知玄奘大师到来,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光脚跑出来迎接玄奘,二人想见,相拥而泣,对大师说:“想不到今生今世,还能再遇见故乡的人!”,而刚刚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玄奘大师,也情难自禁,放声痛哭。西行以来,玄奘第一次如此悲伤。
玄奘在伊吾休整后,准备继续西行的时候,玄奘法师受到了高昌王的邀请。高昌乃西域古国,距离当时的长安有近五千里,就在今天新疆吐鲁番附近。是中国通往西亚的重要一站,丝绸之路的要地。
高昌王麴文泰是一名汉人,笃信佛教,对玄奘大师爱惜有加,几番诚恳挽留,阻止玄奘继续西行。挽留不成,最终变成威胁。但是,玄奘西行求法信心坚定,竟绝食三日以抵抗王命,最终感动高昌王:“弟子不敢阻止法师西行,请先进食吧!”。玄奘大师要高昌王指日发誓,才肯进食。绝食事件之后,高昌王要求和法师义结金兰,成为异性兄弟。玄奘大师说:“只要不阻止我西行,其他事情都可商量。”,并答应将来取经回国,再到高昌讲经三年。
可以说,没有高昌王的全力支持,是否能真正圆满,还是有很大变数的。这段有惊无险的传奇经历,即便是独立拍成电影,也是精彩绝伦,感人至深的。
临行前,高昌王为法师选了四个徒弟和一批随侍,黄金百两、银钱三万,吃穿用度,据说给玄奘准备了足够二十年的盘缠,还给西域沿途相关的二十四国,修书备礼,请求关照,安排得细致周全。临行前,高昌王仍然不忍大师离去,整夜未眠。次日,西行路上,玄奘大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队伍,从此不再孤身一人。但脚下的路,却一步险似一步。和高昌王分别时,感念国王的深情厚礼,玄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七、屈支辩法玄奘一路向西南而行,就到达了佛法兴盛的屈支国,屈支也称龟兹[qiū cí]。玄奘在这里受到了国王大臣和僧侣四众的热烈欢迎。屈支是玄奘一行人翻越葱岭雪山的前一站,因为这时葱岭雪山正值冰封雪冻之时,所以玄奘大师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因为龟兹为鸠摩罗什大师的故乡,所以玄奘大师对这里也心怀恭敬。这期间,玄奘遇到了一个叫毱[jū]多的僧人,曾游学印度二十多年,号称无经不读,在屈支,被奉为佛学泰斗。起初毱多对大师非常傲慢,可几番辩论后,毱多自愧不如,才对玄奘敬畏有加。曾私下对门人弟子说:“这位支那僧,实在很难应付,如果到了印度,那边的青年僧徒,恐怕没有比得上他的。”
八、遭遇劫匪离开屈支的第二天,玄奘大师的人马遭遇了突厥的一群贼寇,总人数竟然在两千人左右。玄奘的队伍没有防御能力,束手无策。可正当大家觉得大势已去的时候。劫匪内部忽然起了争斗,也许是因为分赃不均的原因,劫匪的队伍竟然一下子全都散了。大家不但命保了下来,连高昌王送的宝物珍品和无数的金银用度,也都免遭洗劫。玄奘大师感叹西行以来,冥冥之中似乎总能逢凶化吉,于是心中常常默念观音菩萨名号,感恩加持。此后四百多里路,一直无惊无险,最后到达了凌山北麓。
九、凌山飞雪葱岭处在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这里的凌山,四季冰封,峰岭险峻。又冷又滑,翻越十分困难。在加上狂风夹着雪花,使人寸步难行,犹如到了寒冰地狱。但玄奘没有恐惧,因为他坚定的求法之心没有变过。虽然如此,但也感觉一直游走在鬼门关口,稍不小心就会命丧雪山。就这样熬过了七天终于翻越了凌山,到达热海南岸。同行人马,损失近半,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玄奘悲痛不已,却又无暇停留。雪山之行无疑是玄奘大师西行求法里最艰难的一段路了。
十、弘扬佛法玄奘过了雪山和碎叶城,继续西行到达了撒马尔罕。这里,国王好战,百姓好斗,不懂佛法,均为拜火教徒,城内虽有两座寺庙,但无僧人住持,偶有客僧参拜,必遭人驱逐。跟随玄奘大师的两个徒弟,也因为去寺庙礼佛而被驱逐。
最初,国王接待玄奘大师,也只为给碎叶城叶护可汗的面子而已。次日,玄奘国王讲解佛法,竟然被一夜之间,被大师的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佛学知识征服,开始接受佛教,并祈请法师为他们受斋戒法。汉文化和佛法的魅力被玄奘法师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见大师的才学和人品的高贵不俗。西行路上,即是求法,也是弘法。
十一、活国辩法覩[dǔ]货罗,东扼葱岭,西接波斯,南邻雪山,北拒铁门。大师从铁门,到达了活国。在这里遇见了曾经游学印度的高僧达摩僧伽,本想先请问高僧参究哪些经论,不料这位高僧非常自负:“所有经论我都有研究,随意问就好了。”
结果,这位门人众多的高僧,最终无法应对大师的提问,尴尬惭愧。之后才开始和大师坦诚的讨论佛法,自此对玄奘敬重有加,到处公开宣传大师的学识德行,坦言自愧不如。由此可见,古人对知识和品德的敬重之情,虽有一时过错,但过而能改,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人,曾几何时能放下面子,坦然虚心,面对现实。
十二、恒河劫难公元631年春,玄奘看到了慕名已久的恒河。然而,玄奘在这里却遭遇一次非常危险的劫难。一群信奉突伽天神的强盗,劫持了玄奘,准备祭祀天神。就在祭祀的时候,“天象大变,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强盗以为得罪了天神,便放弃祭祀,仓皇逃走,玄奘大师因此逃过一劫。此次劫难,被认为是玄奘西行路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十三、留学印度公元631年秋,玄奘终于到了那烂陀寺。在佛教历史上,那烂陀寺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精通佛法的学者。玄奘大师在这里,兢兢业业,专心求学。
在这里,玄奘法师见到了闻名已久的戒贤法师,而这位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也似乎冥冥之中在等待这位来自大唐的僧人。公元632年春,戒贤法师为了玄奘重开讲堂,成为当时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玄奘大师以其学识,在那烂陀寺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在近万人的求学者当中,只有十个人得到了和他一样高的待遇,类似现在大学的最高奖学金。
课程学完后,玄奘大师又在印度游历五年以印证所学,并体验当地的人文地理、社会生活,后来都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西游记》的创作元素。
十四、印度圣者公元640年春,玄奘返回那烂陀,完成学业。由于辩经的一次次胜利,玄奘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年冬天,印度的戒日王诏见玄奘,要求玄奘参加一个全国最大规模的辩经大会,参会的有十八位国王,僧人与会者三千余人,其它教派人士两千余人。同时,那烂陀寺也派来了一千多人参加。
根据印度的辩经规定,辩论设定奖惩制度。作为论主的玄奘提出,如果他的观点,如果有人可以破解,则斩首相谢。然而,五天讲经的时间里,没有一个挑战者出现。就是说,连一个提出异议的人都没有。至此,让玄奘大师在印度成为圣人、大师。很多人开始皈依玄奘法师。大乘信众称他为大乘天,小乘信众称他为解脱天。玄奘由此成为印度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受到了帝王的极高尊崇。时至今天,玄奘法师也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留学生了,而这个空前绝后的留学生却是以偷渡的身份走出国门的。
十五、归国之路玄奘在印度停留了十四年时间。公元641年,法师走上了归国之路。经过印度河的时候,五十多本经书和收集的奇花异果的种子掉入水里,和西游记中描述的情节颇为相似。玄奘离开印度,从丝绸之路的南道返回大唐,历经四年,公元645年,玄奘抵达长安。回想当年,从当年西出长安到现在,前后经过了整整十九年时间。
十六、弘法译经在洛阳城,唐太宗接见了玄奘法师,并表示支持玄奘的事业。公元645年三月,长安弘福寺,玄奘法师开始翻译佛经。在朝廷的支持下,玄奘法师挑选一批优秀的高僧,开始了严谨而有序的佛经翻译事业。从此呕心沥血十数载。《大唐西域记》也在此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完成。得到了全力皇帝的支持后,佛法开始在大唐兴盛起来。
公元657年,玄奘58岁,他回到洛阳附近的故乡,迁葬父母的坟墓。60岁开始,玄奘一直在玉华寺肃成院从事译经活动,一直到圆寂,再也没有回过长安城。生命里最后的时间,都用在了翻译佛经上。公元664年正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大般若经翻译完成,玄奘也停止了他的佛经翻译事业。他预知时至,交代弟子,归期将至,不再译经。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六十二岁的玄奘大师安详离世。四月下藏,长安附近五百里,聚集了僧俗四众百万人之多,送别玄奘大师。
十七、佛学大师玄奘大师翻译佛经十九年,佛经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史无前例。回顾法师的一生,十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踏入佛门,十三岁正式剃度出家,二十七岁开始,历经磨难,西行求法,十九年孜孜不倦,求学圆满,十九年译经,翻译了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并创立了法相宗。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玄奘的一生,毕竟仁者见仁,可能很多人对玄奘的印象来自于西游记里的唐僧。自从完整的了解法师的人生经历后,恭敬和感慨的心情一直交替起伏。人生能如此严于律己,信心坚定,真是中华文化之幸,佛门之幸。玄奘法师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的精神。
maxiaomi
历史上的玄奘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为人是否啰嗦不得而知,但是从一路西行到印度求真经这份勇气和胆识就可得知他不是一个婆婆妈妈优柔寡断的人。相反,即使是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果敢的勇士。此外据传他也是个早慧儿童且学霸型人物,以下就列举一些事例来看看。
在净土寺剃度出家的陈袆法名玄奘,虽然年纪小(13岁左右剃度,且唐朝的僧人考试难度高,他的年龄也不符,算是破格录取),但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在洛阳的佛学圈里声名鹊起。此后他又因战乱到过长安和四川,并在21岁时受“具足戒”,即完全具备僧人的资格和条件,由此也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除了天赋外,玄奘还充分体现出好学的精神,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佛典,四川的著名高僧道基法师曾评价他说“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
玄奘既不是《西游记》里描写的“奉旨取经”,也不是唐太宗的御弟。一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偷渡的风险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比如偷渡,玄奘刚到凉州,其出国求法的消息就传到都督李大亮那里,李立即派人找来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强令其东还长安。其后怕他继续西行,还发出“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的通缉令。而唐朝的法律非常严厉,偷渡国境是死罪,而协助偷渡者也将一并处死。没有“护照”的玄奘只能绕过玉门关,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边关五烽。这期间,先要经过八十余里的沙漠,他孤身一人循着白骨和马粪前行,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到达五烽中的第一烽——白墩子。因担心被官兵发现,他白天藏身在沙沟里,到晚上才爬出,悄悄来到水源旁取水。之后差点被射杀,但是他求真经的虔诚与意志感动了边检,最后放行。
此外,关于他西行的故事还有很多,无一不体现出他的勇敢以及意志坚定等等过人品质。
平平的2014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时开始传入中国。 佛经主要用当时通行天竺(古印度)的 梵文所写,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经 典也由后来的一些僧人如达摩老祖翻译成汉语,所以当时同时存在着汉语和梵文佛经。玄奘从小出家当和尚,在寺庙里就开始接触梵文。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玄奘发现前人翻译的佛经有很多问题,这促使他下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查看梵文原本。
唐太宗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先经兰州、瓜州,过玉门关,再渡过莫贺延沙碛,到达今新疆哈密、高昌、焉耆、库车、阿克苏等地,又经今天的塔什干等地到达北印度。他在那里且行且学,历时四年,到达了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并在那里刻苦学习印度佛经达五年之久,被当地人推崇为精通三藏的十德之一。以后又继续到南、东、西印度参学达四年,再回到那烂陀寺用梵语为寺里面的僧人讲佛经,还用梵语与当地高僧辩论,名震天竺。算下来,玄奘共在西域学习生活十七年,徒步行走五万多里,足迹遍及中亚和南亚110个国家和地区,搜集到了657部梵文佛经。十七年后玄奘回到当时的都城长安,受到唐太宗的亲自召见。唐太宗对玄奘的在外经历和成就大为赞赏,传下旨意让他在弘福寺专心翻译取回的梵文佛经,后又专门为他建造慈恩寺及翻经院。玄奘历时近二十年,翻译出瑜加师地论大般若经等75部经、论,共1335卷,丰富了我国的宗教文化,保存了珍贵的古印度佛教典籍。
通过简单了解玄奘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玄奘能够精通百国语,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他从小就对佛经感兴趣,很早就接触了梵文;他是带着问题去西天学习梵文佛经的,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他历时十七年,游历110个国家和地区,有最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需要;最重要的是他的刻苦和努力,他为了能够准确翻译佛经,查看了大量的梵文佛经,核对了大量资料,请教了无数人士,潜心钻研,才达到通百国语的水平。
静静遥望
《西游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因为这部小说唐玄奘变得十分有名,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失掉自信力吗中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里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就有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他也就是西游记唐僧的原型。
玄奘(公元602—664)河南偃师人,法相宗的开山鼻祖,著名的翻译家。唐贞观元年西行五万里,与印度那烂陀寺取经,留学印度十七年,学遍大小乘各种学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纶657部,翻译佛典75部,1335卷。
《西游记》和央视版的《西游记》里我的唐僧大大可谓风光无限,他和唐太宗拜了把子,人称“御弟哥哥”有女儿国的国王要嫁给他,看到没有秒秒都是人生高峰。还要妖怪要嫁给他。经过的国家都还有国家首脑亲自接见,还得给他的护照亲自盖章。简直是太牛叉了。心情不爽了就虐待孙悟空玩会。
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没有这样风光的,别说和唐太宗拜把子,连面也见不着。因为遇到隋末天下大乱,官宦之家的玄奘没了父母,童年就进了佛门。不管我们的“御弟哥哥”还是挺好学的。学着学着就产生了很多“为什么”,忽然有一天遇到了个西域僧人,告诉他说佛教的发源地好些有答案。这样就萌发去西去取经的念头。可是当他要出国的时候,他的护照没有被批下来,怎么办?志向不改,不让我去,偷渡。
偷渡的时候还差点让人给逮着,遇到沙漠去取水还差点被射死。遇到山贼这个小心脏啊,哪还有是女儿国国王啊。千辛万苦到了梦寐的那烂陀。留学十七年。游走了几年的回国之路。实际上玄奘的取经之路艰辛困苦。
˙вi.凓
受吴承恩《西游记》及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就算放到世界范围内,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因受艺术作品的局限影响,大多数人所知的仅为神话故事中的玄奘。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神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分别。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对比《西游记》原著小说,对这位旷古绝今的高僧生平进行浅显的了解。
《西游记》讲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故事,与史实与着本质的区别。区别首先体现在玄奘的出身上。历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陈袆,祖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一带)。陈袆高祖陈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位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最风光时任北齐礼部侍郎;父陈慧,做过陈留、江陵县令——祖上门楣可谓风光至极。玄奘幼年失去双亲,随其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十三岁时得到大理寺卿郑善果的器重,被破格录用。小说中的玄奘出身由来,相信大家在荧幕之上已经“复习”过很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之二,在于取经的目的。
《西游记》描绘的西天取经,一则是如来传经,二则是破灭唐帝心魔,可说唐僧前往西天,一来是为帝王分忧,二来谋求己身“修成正果”,所扮演的角色,实在是一个传经、取经的“使者僧”。妖怪食唐僧肉而长生不老则更像是一个逆向的夺宝冒险故事,齐天大圣等强力打手的加盟,则更丰厚了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其实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路子。历史上,玄奘之行,到印度取经,是周游天下,遍寻名僧以求师,是玄奘在大量研究佛学经典上的求索之路,“遗教东流,六百馀祀,……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他所以西行,求的是佛理,求的是本性,是为了解决中土佛教存疑、争议而行进。小说中唐僧西行,实是诸方推动的结果,有观音点化,佛祖鼓励,有皇帝需求,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则完全是个人自觉的行为,两相对比,小说中唐僧虽是善行代表,却不及玄奘普渡、求索的志向。
从返程来看,小说中的唐僧已经走上人生巅峰,肉身成佛,回归东土轻而易举,回国之际甚至有皇帝前来迎接,而玄奘的返程,却要比西行还要困难了许多,至少他带回来的经书,不是没有重量的。
自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八月始往西行,至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起返程,再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前后共达十九年。奔波劳碌,已经使得玄奘在身体素质上大为下降。
公元664年,玄奘仅因摔了一跤,虽是极轻微的擦伤,却仅六日便与世长辞,与小说实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玄奘在回归长安后至其辞世前夕,前后长达十九年都投身于佛经的翻译。
春城人
谢谢邀请!玄奘为何西行,他一路都经历了些什么,他又如何到达天竺?
唐僧从唐朝的国都长安出发,途经河西走廊,从中亚新疆一路向西,到达了西面大雪山之后一路向南,最终到达了天竺。这段历史被吴承恩先生演绎成了西游记,路途当中唐僧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成就了不朽的历史故事和王朝传奇。但许多历史学者提出疑问,在当时没有人可以完整地绘制出整个亚欧大陆板块的地图,所有去到西南方向的通道都不完整,途中要经过雪山沼泽和生死未卜的丛林,那么唐僧团队是如何到达的天竺呢?
一、前人的足迹是西行的最初保障
唐僧去到天竺,靠的并不是西游记上他三个弟子所拥有的广大神通。靠的是前人所给予的经验和他自己一路的探索。在玄奘出世天竺之前,张骞就已经在西域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他多次去往西边寻求外交上的联络,他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少数民族建立了友好的往来,所以仅仅对于中亚和新疆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去往方向,从汉朝时,中原王朝就已经非常清晰了。至少从长安城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这条路线已经非常的成熟。
二、在佛法中探索,最终决定西行
在公元618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元年,由于中原地区政治陷入混乱,战争频繁的发生,所以玄奘只能和自己的同门兄弟一起去到西南天府之国寻求一片净土,他们在四川地区寻找佛教的大师学习。在619年,玄奘在成都地区学到了许多新的佛教文化知识,他也充分了解到了摄论的核心意义,所以在成都的这段时间,玄奘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四五年间,他寻找到许多当地有名气的老师,和老师交换了思想,然后学到了新的内容。
在公元626年,印度天竺国的僧人到长安拜访出使玄奘,得到这条消息之后,他便积极的和印度的僧人进行交流,交流之后他感悟颇深。也正是这个契机,玄奘有了向西探索寻求更加深层次佛经奥义的想法,他愿意历尽千辛万苦,无论生死,前去寻求佛法探得佛教的真经,因为印度天竺佛僧,让他认识到佛教文化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佛教经典在天竺,而非在中原。
对佛教文化无比痴迷的虔诚信徒玄奘,在公元627年,向唐太宗提出想要和自己的朋友一同前去天竺国,寻求更深层次佛法的计划,但是唐太宗没有同意玄奘以官方团队去天竺拜访出使。唐太宗没有同意意味着唐王朝无法以官方的角度给予玄奘太多的支持,所以他下定决心,要以个人的身份私自出访天竺国,这才有了一段波涛汹涌跌宕起伏的历史,这段历史记录了玄奘初始近5万里路程的经历,在当时,26岁的他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行的道路。这段历史也被后世的吴承恩演绎成为了一部传世佳作——西游记。
三、跌跌撞撞的西行探索之路
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之后到达了凉州,他不能够在此地有太多的停歇,因为大漠的气候十分的复杂和恶劣,一旦停止了脚步便很有可能葬送于荒漠之中,所以他在瓜州地区一路向西,经过玉门关离开了中原王朝,翻过了诸多山峰,踏过了许多河流,到达了中亚地区的哈密,在新疆地区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君王的接见,少数民族给予了他优厚的待遇,然后他又从新疆库车地区不断向南,最终到达了葱岭西,然后再从阿富汗一路向南,翻越了大雪山,到达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进入克什米尔到达天竺。这段路程总计13,800里。
到达了克什米尔的弥罗国之后,玄奘在当地不断的拜访和巡游,找到不同国度的佛教根源,寻求佛教的奥义,他一边学习,一边向深层次的印度探索。他在寻求佛教文化的同时,又拜访了当地佛教的历史古迹,这一路他受益匪浅,不仅仅有了阅历,也有了新的佛教见识。
玄奘从公元628年初始,在公元641年,与当地的戒日王见面,然后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和交流。
玄奘在当地举行了佛法的辩论和佛教的各种仪式,在一切完成之后,他回到中原唐王朝,十几年的历程,锻造了一个不朽的佛教传奇,玄奘对中原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此,你怎么看?
郝雨
玄奘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对佛经翻译的突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学者玄奘, 也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二十七岁时出玉门关, 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 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经。 他在印度留学十七年, 遍游五印度, 在各地的辩论会上以精通佛学闻名。 返国时他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唐太宗在宫中建立弘福寺, 请他从事翻译佛经。 后来他又在大慈恩寺、 玉华宫等地建立译场从事译经, 经常“三更暂眠, 五更复起”, 孜孜不倦前后达十九年之久,译成的佛经有大般若经、 大毗婆沙, 《瑜伽师地论》等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并将印度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重译为梵文, 传入印度。
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西域和印度的历史与文化等。 他当时提出了新的译经标准,即“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要儆到译文忠于原文, 而又通俗易懂。 他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法, 译笔严谨, 远超过前人的译经。
我国从苻秦时代和隋代起即建有翻译佛经的译场,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有所改进, 宋初则更为完备。 当时参加翻译佛经的人细分为十一种职司,即译主、 证义,证文, 度语,笔受, 缀文、 参译,刊定、润文, 梵呗、 监阅等。 玄奘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制定了翻译的原则和理论,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瞿秋白曾给予了佛经翻译以很高的评价:“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一一梵文。第二, 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一一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 敦煌石室的唐, 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 佛经的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目莲救母变文等文学作品, 即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成。 至于佛经中的不少用语, 如音译的“涅槃”,“南无”,“般若”,“舍利”; 意译的“众生”,“圆寂”,“因缘”,“果报”等,还一直沿用至今。
zoeyor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虽然并非全是真事,但唐朝确实有个叫玄奘的和尚,佛号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曾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去取经。
玄奘原名陈祎,公元602年出生今河南郾师县。由于家中贫穷,13岁便出家当了和尚,开始钻研佛经。他非常好学,经常到各地向高僧求教。公元623年,他来到长安拜师,听说古印度(天竺)的那烂陀寺有位成贤法师,精通各派佛学学说,于是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取经。
公元627年,玄奘不顾洪荒出玉门关西进,抱着“求学”的心愿,横穿400公里大沙漠。途中,他失手洒掉了最后一皮囊水,但仍然继续西进,走了五天四夜,滴水沒进。他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经过中亚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用了4年多时间终于到达了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在那里向成贤法师等人学习佛学理论。两年后,他又到各地去游历,先后到达100多个国家,参加过很多佛学辩论会,沒有人能驳倒他,因而名震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开18天大会,玄奘的两部佛学著作被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沒有一个人提出质问。
玄奘在印度游学17年,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梵文经657部,受到唐太宗李世民赞赏和推崇。玄奘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费时19年,译出75部,计1335卷。这些佛经的原本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的译本就城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史料。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古印度。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他西行取经的见闻,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山川、物产生活等情况。这部书近百年来被译为多国文字,很受研究者的青睐。
公元664年,玄奘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对促进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亦称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等。由唐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凡十二卷。该书记述了唐玄奘求经印度过程中,历经一百一十国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对各国位置、佛教古迹、历史传闻、人物传记、佛教情况,从及山川地形、风土习俗、物产气候等情况均有详细的描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及中亚史地的重要文献。十九世纪译成法、英文体,二十世纪又有英文重译本问世。日本人作过注释。清代丁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
活动公告板
玄奘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但是与吴承恩《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形象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如果没有《西游记》里面唐僧形象的成功塑造,玄奘这个历史原型估计也就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玄奘生于公元602年,玄奘是他的法号,在出家前他的名字叫陈祎,实际上玄奘的家境还是不错的,他后来出家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寒而出的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学问的人,母亲也是名门之后。后来由于父母双亡,玄奘幼年也经历了一段苦日子。玄奘的二哥在玄奘之前已经出家,所以玄奘经常跟随二哥 学习佛教经典,接着他也跟着出了家。
唐朝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了来自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上门请教后,玄奘更加佩服这位印度僧人的学识,因而下定决心西行印度取经。但是他多次向官府申请,都未获批准。
一直到公元627年,唐朝都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发生灾荒,朝廷被迫允许民众自谋出路,玄奘于是利用这样一个机会乘机西行。他经过敦煌,过了玉门关,经现在的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到达阿富汗北部,再经过巴基斯坦北部到达了尼泊尔南部,也就是当年佛陀的诞生地,最终于631年历时四年到达中印度。到达印度后,玄奘随即进入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进行学习,前后一共学习了5年,在印度学习期间,他先后撰写了会宗论、制恶见论等著作,并因积极参加论辩活动而出名。
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受到了当时宰相房玄龄和长安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从印度还带回了600多部经卷,同时还带回了大量的佛像和舍利。玄奘回国后受到了唐太宗和唐高宗的礼遇,并在朝廷的支持下积极开展译经活动。玄奘还把自己西行的经历写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记》。
小女在路上
玄奘,原名陈袆,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出生于儒学世家,13岁时便在净土寺出家,唐武德元年来到成都,向道基、宝暹等法师学习。后又先后去了天皇寺、吴会、相州等地,向许多得道高僧求过经。唐武德末年,玄奘入长安大庄严寺,潜心研究佛教理论,并萌发了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求法的想法。恰巧当时长安来了一位印度高僧,玄奘在听他介绍了天竺佛教的发展情况后,更是坚定了西行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玄奘计划西行,却遭到朝廷的反对,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两年后,玄奘混迹在难民中逃出了长安,开始了西行之路。朝廷知道后,以偷渡出国的罪名通缉玄奘。试想,在茫茫大漠中,一个没有的通关文牒的僧人的前行之路会多么艰辛。
玄奘游历过印度各地,贞观四年在烂陀寺拜戒贤为师,潜心研究翻译各种经书,将《老子》等翻译成梵文带入印度,在当地是知名度很高的佛学家,还曾受到北印度的统治者戒日王的热情款待。
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了十七年的求法之旅,带了大量经书、佛像归国。唐太宗特派使臣前来迎接,长安百姓夹道欢迎,这位曾经偷渡出国的僧人如今也受到了他应得的礼遇。回国后,玄奘一直致力于佛教经论的翻译,共译佛经75部,为中国的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