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个什么样的人?
fruily
想了解玄奘大师的一生,推荐看一下金铁木导演拍摄的纪录片玄奘大师,2009年上映,非常经典的一部佛教题材纪录片。毫不夸张的说,玄奘大师是截止目前佛教题材影视作品的巅峰之作。在1905电影网可以直接在线观看。
说这边纪录片是经典,一是大导演金铁木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玄奘大师的一生展现在我们面前,更直观、更写实;更重要的是,玄奘大师波澜壮阔的一生是绝佳的素材,为这样一位得道高僧拍摄传记,真的是要大格局、大手笔的导演才能驾驭的了。金铁木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人选,从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他也确实不辱使命。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能感觉的到,有几个关于玄奘大师的关键点的呈现上,金铁木还是有意弱化了宗教色彩的表述,如玄奘在西行求法路上的生死劫:走到莫贺延碛遭遇断水危机,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在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玄奘最终选择“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直到第五夜,玄奘在荒漠之中奇迹般的遇到一片水塘,化解了这次危机。
还有一次,在631年玄奘到达印度后,在恒河边遭遇一群婆罗门外道在祭拜,他们抓住玄奘,要把他当做祭品,玄奘同样奇迹般的化解了这次劫难。在纪录片中,玄奘是如何安然化解的,并没有交代的特别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这方面的资料,看看佛教中是如何解读这几次生命奇迹的。
对于玄奘在佛教弘传中的贡献,影片并没有交代太细致,因这些内容太过专业,没有很强的可视性。但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有一段旁白,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基本总结概况了玄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这里分享给大家,作为此文的结束语是恰当和圆满的:
在中国佛教史上,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不仅翻译了规模庞大的经书,而且创立了著名的法相宗。玄奘的影响远远超出宗教之外。公元七世纪,他以坚定的意志征服了丝绸之路。玄奘是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旅行者,现代探险家的先驱。
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空前绝后的,他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今天,玄奘已经成为中印两个大国之间友好的化身。印度历史学家Ali说,“如果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英国历史学家Smith说,“对于印度历史来说,怎样评估玄奘都不为过。”
玄奘留给中华民族的,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作家鲁迅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老七
我们大多数人都看过央视版的《西游记》,也都看过周星驰先生演的大话西游。前者塑造了一个唯唯诺诺、文文弱弱,只会对妖精喊“悟空”,对美女低头侧目的唐僧,后者则索性将唐僧塑造成了“絮絮叨叨”惹人讨厌的家伙。一只丑陋的猴儿竟然能变化多端,智勇双全,成了取经途中除魔降妖的大明星。而真实中的那个人却是千里走单骑、万里闯边关,用人格魅力和学识折服了沿途几十位国王、皇帝和整个印度佛教界的玄奘大法师,则早已被世人遗忘在历史的灰烬中!
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而敬畏的心,重新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往事吧!我们会问玄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首先他有着一颗执着心。为了看到正确的佛经,想知道普通人到底能不能成佛。他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地走向那个充满凶险的西方(天竺)。一切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的脚步,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能使他留下来。当一人一骑在茫茫大漠中断水迷路,飞沙走石命悬一线时,绝望和恐怖袭上心头,玄奘想到了死,自己发心求取真经的事业未完不能死。在风沙中的玄奘慢慢蹲下盘膝而坐,心中默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心经念过三遍以后,奇迹发生,风沙不在施虐,那匹老马也奋力一搏,挺身而起,奔跑到几十里以外找到水源。
玄奘法师在27岁开始西行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境内游历求学了。因此他是位户外旅行的行家里手,懂得应对自然险隘、天气变化,懂得与强盗匪人打交道、脱身自保。更重要的,是他懂的如何克服孤苦、无助、彷徨、挫折,并且能够统领一只队伍,团结众人向遥远而近乎未知的目标进发。
玄奘幼年时跟随父亲“备通经典”,13岁就已经聪慧博学被破格授予出家僧的地位,27岁西行求法之前便已经学贯东西、设坛讲经说法了。到达印度那烂陀寺之后,他这位“外国留学生”很快就位列通晓三藏经典的前十位高僧之列,120岁的戒贤法师为他重开讲堂教授《瑜伽师地论》,印度国王戒日王召开的佛学辩论会上,那些操着本国语言又虎视眈眈的反对派们,竟然无人能对他的论点更改哪怕一个字。
玄奘精通梵文和汉语,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了空前绝后的佛经翻译工作,具备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翻译的经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气质儒雅的玄奘,讲起佛法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令高昌国王折服愿与他结拜兄弟,用一夜时间改变了崇信拜火教的撒马尔罕国王改信佛教,舌战印度高僧而无人可匹敌,又令李唐王朝的两任皇帝喜欢地一生都离不开他。
玄奘深谙人情世故。一个能够成为“万人迷”的僧人,必然在社交方式上有其过人之处。在西行取经的路上,每到一处,他总是首先接近和说服统治者,如此才能获得通过和便利。一回到唐朝疆域,他先停在边境上给皇帝李世民写信忏悔,一直等到皇帝的谅解才肯正大光明地进长安城;皇帝起初对佛法没兴趣,他就撰写《大唐西域记》,用有趣的异国风光见闻来吸引皇帝的关注;武则天诞育公主时,他能在一个月内接连上书5封表示庆祝……正是这样一个世故到已经能洞察天地人情的玄奘,才能在重道轻佛的唐朝时代,借用皇家力量完成佛经翻译的浩大工程,并将佛教提升到与本土道教比肩的地位。
玄奘深思远虑、未雨绸缪。尽管回到大唐之后,玄奘以其学识和风度征服了唐朝的统治者,在政府支持下开始了他的译经和抄经大业,但玄奘仍然没有怡然自得。历史上他曾几次恳求唐太宗李世民,为其抄经的事业撰写《圣教序》,唐太宗起初不肯,最终还是答应了。圣教序被刻成石碑,安放在玄奘住持的慈恩寺中。这相当于一种契约和政府背书,让玄奘的事业得以顺利存续下去。果不其然,在200多年后唐朝兴起的灭佛运动中,整个长安城只有两座寺院没有被毁,其中就有玄奘的慈恩寺,他所主持翻译、抄写的大量经书,就安放在那里。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祎(yī),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意为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13岁出家,627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尽千辛万苦,西行到达天竺(今印度),历经十余年在天竺遍访名师学习佛法,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玄奘法师是我非常尊敬的法师,当他看到人们对佛法义理的理解产生分歧时,他想我们看到的读到的这个法到底是不是佛祖讲的那个法?于是就一个人在等不到官府许可的情况下毅然西行,玄奘法师是一个学法求法的出家人,对佛经的阅读和领悟求证使得他具有了般若智慧。正是这个般若智慧帮助他一步步的战胜困难战胜自己,坚定信念实现梦想。
Sachiyo烨子
唐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是佛家三大翻译家之一,他很有才华,据说能过目不忘,而且不需要什么帮助就能直接翻译佛经,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关于唐僧有很多传说。
传闻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金蝉子是佛祖的四大弟子之一,有一次佛祖讲经,金蝉子就睡着了,佛祖看见后很生气,就没有叫醒他,等他睡醒了,佛祖就对他说:"东方需要一个传道的人,你去东土传道吧,经历一番磨难,就知道真法难寻了,就不会偷着睡觉了"。于是,金蝉子就转世投胎,成了唐玄奘。
唐玄奘很小就出家了,那时的他只有11岁,但他很聪明,对佛经能够过目不忘,所以很快就成了高僧,名声很好,传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为了取得大乘真经,便求贤才,唐玄奘就毛遂自荐,对唐太宗说:"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愿为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太宗深受感动,向前抓住唐玄奘的手说:"您能有此忠心,真是难得,但取经路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愿与你结拜为兄弟"。唐玄奘随即与唐太宗在佛前结拜,然后唐玄奘对唐太宗说:"若不取得真经,我将永远沉沦地狱,不管西天有多艰险,我都要勇往直前"。
其实,这期间有一个故事,话说李世民得天下后,有一天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说:"您虽然取得了天下,但你也犯下了杀戮,需要开水路大会来度化亡灵,但本土都是小乘佛法,难以度人度己,需要派人到西天求得大乘佛法,才能度化众生"。唐太宗觉得此道士说的在理,于是就寻觅取经之人。
结果正好唐玄奘答应了,就将唐玄奘选做了取经之人,送唐玄奘上路的时候,唐太宗敬了唐僧一杯酒,唐僧说"贫僧是出家之人,不能喝酒",但唐太宗说"这是素酒,也是送行酒,必须得喝",然后唐太宗从地上抓了一点土,放进了酒杯之中,对唐玄奘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说完唐玄奘就骑着白马上路了。在西游记中,唐僧有四个徒弟,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但真正的唐僧取经只有他一个人,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就是唐玄奘身边有四位神仙,日夜保护着唐僧,因为神仙会隐身,所以人们看不见他们,但唐僧能看见,所以唐僧就领着四个兄弟去了西天,在路上降妖除魔,最终到达了西天。比如唐僧这个人很传奇,有一次他路过森林,被一群猛虎围上了,他就念经结果猛虎就都退了,还有一次他在沙漠中行走,马上就要渴死了,结果下雨了,他就靠接雨水解了渴,并装满了半瓶,然后就靠这半瓶水走出了沙漠。唐玄奘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便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并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唐玄奘对中国的佛教事业立下了巨大功劳,也修成了一代高僧,有人说他就是金蝉子下界度人,或许是真的吧。
小雨加雪
读城|我们欠玄奘一个成都
CDTV3就成都
前天 21:49 ·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官方账号
撂摔苟且,逃离北上广,把远方当家,让生活如诗。
愿景很写意,生活太写实!在没有财务自由的前提下,在一线城市的江湖里,你,就是一座孤岛。逃离本身,就是一道伪命题!
所以,西二旗的程序猿们每天都迎来日出送走日落;成都孵化园里的技术流小哥哥,可能刚刚在一场联谊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远方和情诗!
▲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围城”般想逃离
同理,“少不入川”,也是个伪命题。
关于这座城市,你一定还知道另外一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花园成都
入?有人说别入!离开?有人说离不开!命题,和生死无关,选择,同样艰难!
其实,这并不是一道是非题,考验的是只是做抉择那一刹那的利弊权衡。可这绝对是道哲学题,答案可以很佛系。
而即便是高僧,参破玄机,也需要修为。至少,1400年之前,也曾有一位身在成都的高僧,困惑于这种非A即B的选择!
▲ 玄奘法师
这位高僧就是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的玄奘法师,也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有过童年的人都知道,取经归来,唐僧修成正果,加封成佛。
遇见佛,表达仰慕最直白的方式是什么呢?抱佛脚!
成都,网友送词“佛系城市”。虽说此佛非彼佛,可凭着一个佛字,说上话咱还是有分量的。如若前方是玄奘,成都大可大踏步上前,拍拍头“散打”几句!
佛 系
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态度。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
因为,成都和玄奘,就如同成都和三国诸神,一样有故事!
本期玄奘密码
⊙ 奘法师在哪儿受戒?
⊙ 玄奘法师的舍利子供奉何处
⊙ 玄奘法师和成都有何渊源?
今天,我们并不是要来说教义,你可以不是任何一种教派的信徒.我只是尝试着和你一起去邂逅一个彼此知识面之外的成都了解一个所有8后至少到现在的孩子关于童年,无差的记忆!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或许欠玄奘一个更有普及面的成都 !
▲ @朕说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周国平
“蓉漂”玄奘 受戒大慈寺
三藏法师,法号玄奘,俗称唐僧。对,就是你我无差童年中《西游记》里的那只“自己无能还坑队友”的“弱鸡”。若不是佛系,估计,已经修得正果的他,定会用自己单挑八十一难,负真经之重,还独步5万里的“真人秀”,告诉吴承恩老先生,本佛祖的“硬汉”人设可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弱鸡玄奘”@朕说
▲“硬汉玄奘”@朕说
玄奘法师(602-664)唐代著名高僧,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是事实上,唐僧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蓉漂”。13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618年,隋朝灭亡,四川取代洛阳,成为当时全国佛法的研究中心。当年,玄奘随哥哥来到成都,先后在空慧寺、大慈寺学经礼佛。
空慧寺搜索
空慧寺在哪儿?至今没有定论。据说其前身叫龙渊寺,唐初因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改名为空慧寺。根据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晖撰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习研究的观点:空慧寺位于今成都市东西胜街及将军衙门等处,亦即现在的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所在地(成都市金河路57号)与成都市金河宾馆(成都市金河路18号)的所在地。还有一观点认为空慧寺在今成都市的西胜街附近。
▲ “震旦第一丛林”“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
来蓉学律五年,期间参访峨眉,礼普贤后,唐武德三年(622年),玄奘在大慈寺受具足戒、造籍入册,成为正式的僧尼。
戒,佛家的行为准则。受戒,断恶修善,普度众生。
简单理解:出家是工作, 受戒是修行!也就是说,实习生转正了!
玄奘在大慈寺受戒,在四川佛学界有这一段争论,有空慧寺说,有多宝寺说。但据考证,空慧寺之主持为长捷法师,如系在空慧寺受,三书当有所记,多宝寺属于下院,不具传戒资格,故而认大慈寺受戒。
▲ 玄奘辩经
5年才转正,跟今天的“蓉漂相比”,玄奘实在是等得太久。搁今天,像他这样的“紧缺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依律,最多漂两年,还补助丰厚。
少年入川的玄奘,用5年时间,究通诸部、会通三藏。受戒之后,作为“蓉漂”杰出代表的他,泛舟三峡,取道荆州,出长安“询问殊旨”。可当时啊,由于经常和突厥打仗,所以唐朝对西域实行的是闭关政策。为了西行求法,玄奘先是申请出关,但没人理会。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作了一个相当man的决定,“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也就是说,他偷渡了!
▲ 中国邮政2016年发行《玄奘》特种邮票
玄奘,一路向西,历经磨难走出国门。在拒绝了高昌国王的挽留,赢得龟兹国的辩论,甩掉突厥强盗的围追堵截和数日无饮水的考验后。作为“蓉漂”杰出代表的玄奘开挂了自己“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的“王者荣耀”。
▲ 玄奘西行图
再访大慈寺 故地听“心经”
大慈寺,兴于魏晋,盛于唐宋,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历唐、两蜀、两宋、元、明五朝雄踞四川第一大寺。有“震旦第一丛林”的美誉。据记载,当时大慈寺寺内有96个院子,阁、殿、塔、厅、堂、房、廊共8524间,占地数百顷。匾额“大圣慈寺”乃唐玄宗亲笔所题。
▲ 大慈寺匾额
跨进大慈寺,正对上图佛像的左前方,“玄奘来处“的牌匾悬挂其上。我相信,你一定踏进过大慈寺,可是否曾留意过这块牌匾?
如今的大慈寺内,设玄奘纪念堂,简称玄奘殿。玄奘殿位于大雄宝殿西侧,座东向西,寓意玄奘法师“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誓死求法的精神。同时西边又是极乐净土表法的方位,寓意众生烦恼止歇。玄奘堂的对面是大慈寺祈福殿,内供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当年的玄奘发出“不至天竺,终不归东土一步”的铮铮誓言,正是一心为求佛。
▲ 大慈寺供奉的玄奘法师塑像
玄奘殿,2017年底开始策划设计装修,整个殿堂全部采用四川名贵木材金丝楠木修建,顶部采用传统藻井工艺,庄严大气。
▲ 玄奘法师等身像设计手稿
2018年初,玄奘法师等身像设计完成,该像全部采用侩木雕刻,庄严大气。现在设计草图已经定稿,泥稿很快会呈现。
▲ 打造中的“玄奘殿”
▲ “玄奘殿”正面透视图
▲ 玄奘行迹陈列室
《西游记》中曾多次出现过有关《心经》的描写,百回本第十九回中乌巢禅师将《心经》经文传授给玄奘,并收录了《心经》全文;以后在第二十回、四十三回、八十回、八十五回、九十五回都出现有关《心经》的情节。
▲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菠萝蜜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短精炼,但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能使人看破世事,劝人心无挂碍。目前,流传最广的260子译本,便出自玄奘。传说,玄奘之所以能获取《心经》,还跟他在大慈寺的一段经历有关。
▲ 《心经》
话说,玄奘在大慈寺期间朝礼峨眉,遇一老僧,浑身脓疮,众人避之不及,唯玄奘法师尽心伺候。而后老僧口授梵文心经一部,并告知日后有难,诵此经可度危厄之难(传说老僧是文殊菩萨示现)。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西行途中在沙漠不慎打翻水囊,四日五夜滴水未进。于神识昏迷间遇一白衣人,大呵“还不寻水去”,并以手指一方向,后寻得水源,度过此劫。
▲ 《大唐西域记》
净手熏香、清心净虑,敬书心经,如对如来。今年,大慈寺推出万人抄写《心经》活动,抄经修心,领悟佛智,盛况空前。抄写好的《心经》将封藏于大慈寺观音殿藏经阁。
▲ 大慈寺万人抄写《心经》
3
一念人烟
一念香火
流沙河曾说“没游览过大慈寺,等于没到过成都。冉云飞则用了一本书来说大慈寺的历史。
冉云飞
大慈寺历史沿革和它的兴衰沉浮,和一个人的坎坷跌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一座寺庙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它自身不可逆转的命运。
——古蜀之肺
未完待续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jiuchengdu
小伟看世界
玄奘(602--664年),唐代明僧,法相宗创始人。俗家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家三大翻译家。
玄奘从小聪慧过人,11岁便破格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后入四川,经过几年学习,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很深的见解。但玄奘通过学习,感到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义理混乱,,导致理解不一,分歧很大,难以融合,便决心到印度求取真经。627年,玄奘请求唐太宗西行,未获批准。第二年,初心不改的玄奘私自冒死踏上西行的路。从西安,过玉门关,途径今天的新疆、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到达印度,前后历时17年,行程5万多里,经过了无数艰难困苦,过草原、翻雪山、走荒漠、涉险滩,九死一生,终于取得真经。并带回佛舍利150颗、佛像7尊、经书657部。
643年,玄奘归国,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玄奘几次拒绝了唐太宗要其还俗的要求,并得到唐太宗支持,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先后在弘福寺、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翻译佛经、传授佛法。并由玄奘口授,弟子执笔,写下了《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他经历的国家的山川、地理、物产、风俗等。此后的《西游记》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为蓝本写的。
玄奘精通几国语言,共翻译佛经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74部1335万字多,对后世佛法影响深远。他不仅为修正佛法贡献了一生,更为西亚和印度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了后人的追崇。
真实的玄奘绝非《西游记》中那般文弱、细皮嫩肉、唠唠叨叨,而是高大强健、智慧过人、出口成章,他严谨治学、一心弘法、普度众生成为典范,千百年难得一见的奇人强人。
小布
玄奘(602-664年),唐朝著名法师,汉传佛教史上伟大经师之一,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他是中著名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
玄奘法师学问很高的佛学家(大唐西域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交通特产、民族语言、历史宗教文化、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可以这样讲,玄奘法师对印度历史学的贡献,无论怎么评价也不过分!
猫还要去日本
玄奘法师别的什么都不说,起码玄奘法师的毅力,长相,个人魅力,记忆力现在全国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都没几个人
Qz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和《西游记》的唐僧可不一样:
唐僧有官方护照,而玄奘法师最初其实是个偷渡客。唐朝初年,玄奘法师曾向朝廷陈情,愿赴天竺西行求法。
不过,他的意愿始终没能得到朝廷的批准。因此,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法师便偷偷溜出长安,越过玉门关的国境而西行。
由此可见,玄奘其实是个典型的偷渡客。按照惯例,出行时必须携带的文牒他是没有的,是为“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因此在旅行途中,玄奘还差点被唐朝边境的烽火台守军射死。
与小说中糊里糊涂的弱质文人形象不同,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个非常聪慧而且强干的男性。
毕竟,他是独自翻山越岭、出入险境,身边没有一个孙悟空保驾护航,只能全靠自己的智慧摆平。不仅如此,如此漫长的行程,倘若没有充沛的体力和强健的身体,恐怕也完全支撑不下来。
例如,玄奘法师在高昌国时,得到高昌王麹文泰的礼遇。然而,对方却想要强留他,玄奘“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麹文泰发觉玄奘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这等勇气岂是普通人所拥有的。
总而言之,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
青年摄影师
玄奘法师是一位伟人。他意志坚定,百折不回,为求佛法不惜身命。他智慧过人,在印度学习仅数年便论遍印度无敌手。但是他也不是完人,玄奘法师的一些行为,比如亲近政治,偏爱弟子窥基,也给他招致了一些批评。
下面我简单叙述一下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
一、发心
玄奘早年就聪明好学,对佛学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见解,当时被喻为“佛门千里马”。
玄奘之前的僧人们翻译佛经,追求文辞雅驯,文笔华美,而且是要让中国的读者能看懂为主。由于佛教毕竟是一种外来学说,与中国传统思维有差距,为了让中国人看懂,在翻译时往往不能完全遵照原意。
到了玄奘的时代,学者们对于佛教思想已经比较了解,原先那种翻译方法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玄奘法师对于佛教理论有很多困惑,但是看过去所翻译的经典无法解决他的困惑。因此玄奘决定去印度寻找经典的原文。
二、西行
《西游记》里说,唐僧是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旨意去西天取经,还和太宗结拜为异姓兄弟。但其实历史上的玄奘,是偷渡出国的。
当时唐朝对于边境管理得比较严,平民一般不允许出国。玄奘当时曾经上表请求国家允许自己西行取经,但是没有被批准。玄奘一横心,想着取经是大事,干脆偷渡出关吧。
所以玄奘取经其实是违法行为。他一方面要躲避官兵巡逻搜查,一方面又要克服当时西域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一路上没有猴子和猪保驾护航,玄奘法师只能靠自己的肉体凡躯征服自然。
取经之路最艰苦的一段,是今天甘肃瓜州的茫茫戈壁滩,当时叫做莫贺延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
玄奘在穿越戈壁时,还不小心打翻了水袋。他本想折返取水,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回去了,是否还能再次上路取经,还是个未知数。于是玄奘决定“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最终是玄奘的老马找到了一片绿洲,他才活了下来。
穿越戈壁后,玄奘法师来到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麴文泰和他拜为兄弟。这也是《西游记》中唐僧与太宗结拜的故事原型。
离开高昌国时,国王派了六十人跟随玄奘,还带上了很多行李礼物。玄奘取经之路这才顺畅。
玄奘从大唐到印度,历经西域几十个国家。后来玄奘把自己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现代被中亚印度学者视为是照亮这个地区历史的明灯。因为玄奘经过的这些地域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因此缺乏文字资料。如今无论是谁研究这个地区历史和文化,都绕不开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
三、求法
玄奘到了印度,进入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求学,在那里得到了最德高望重的戒贤法师的指导。
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后,玄奘又游历印度各国,与各地的佛教学者交流、讨论、学习。终于玄奘成为了印度佛教理论的集大成者。
后来玄奘见到了印度的戒日王,并深深折服了戒日王。于是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邀请当时印度各地的僧俗学者参加,以弘扬大乘佛法。
在辩论大会上,不论任何人前来质疑挑战,玄奘都对答如流。最终竟然无一人能驳倒玄奘,可谓打遍印度无敌手。于是玄奘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所谓“天”,在佛教中是“天神”的意思,也就是说玄奘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居然被印度学术界共尊为“学神”,令人叹服。
四、归国
学成之后,玄奘决定归国传法。
当时的印度佛教,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五种,其中无种姓是最愚痴的一类,被认为是永远不能成佛。
玄奘向他的老师戒贤法师辞行时,曾说“无种姓不能成佛”恐怕不能被中国人接受,要求改为一切种姓皆能成佛。戒贤法师没允许他这么做,结果果然不被中国人接受。因为当时中国已经普遍接受了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观点。
玄奘法师带了很多佛教经典归国,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并在长安大雁塔开设译场译经。玄奘译经,以能忠实反映梵文原意为主。
玄奘法师回国后,还创立了唯识宗,这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最接近印度佛教理论原貌的一个宗派。但是由于唯识宗的理论太过繁琐复杂,一般人看着就如同看量子力学,所以曲高和寡,传了几代便衰亡了。
玄奘法师虽然是出家人,但是对政治比较敏感。从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很多代皇帝都跟他有着比较密切的关联。比如他在翻译经书的时候就发议论说我们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转轮王”,但玄奘在给太宗写信、给高宗上表时,就一直称他们为“转轮王”。玄奘还和很多大臣交往密切,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当时的党争。
玄奘法师还偏爱弟子窥基,对其他弟子则往往会留一手。比如他在传授一些高深理论时,会把其他弟子都遣散,唯独留下窥基听讲。而窥基是尉迟敬德的侄子,出身王侯之家,联系到玄奘法师参与政治,不由得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其实不论是参与政治也好,偏爱窥基也好,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玄奘法师的成就太高,形象太伟大,才凸显出了这么一点小小的瑕疵来。
nantang
玄奘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
玄奘大师籍贯是河南洛阳,俗家名字是:“陈祎”,法名是:“玄奘”,被后世尊为:“三藏法师”,也就是后世称的:“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译经师。
玄奘法师,幼年跟随父亲学习《孝经》等儒家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经典的习惯。父亲辞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十一岁那年就开始跟随兄长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先后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长达六年之久。
唐高宗武德元年,玄奘与兄长离开洛阳奔赴四川,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在对于佛法的学习领悟中,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将二者融合,这成为了玄奘思考的问题。
武德九年,天竺僧人波颇抵达长安,玄奘闻听了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伽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教思想的分歧。
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在途中经过兰州到凉州,昼伏夜行,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辛,抵达哈密,得到高昌王的礼遇,后有经新疆,翻越葱岭南下,经过阿富汗北境,再经过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形成一万三千八百余里,途中,玄奘精进修行,通晓三藏。
贞观十五年,42岁的玄奘,与印度戒日王会晤。在曲女城召开全印度佛学辩论赛,有十八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大师舌战群雄,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称为印度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法会。
后玄奘载誉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得到唐玄宗的隆重接见。在皇帝的支持下,玄奘法师在长安设立译经院翻译佛经,并在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地译经。最后,玄奘法师口授,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历异国的所见所闻。
公元648年,玄奘将翻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太宗亲自撰文七百多字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的功德!
三藏法师翻译的佛经,后来,成为从中土传播到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的佛经蓝本。
麟德元年二月,玄奘法师仙逝。
lovlizcc
对玄奘法师的兴趣,当然是从《西游记》开始的。
却说这么多从《西游记》里汲取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私以为,唯周星驰抓住了些筋骨。这主要是说唐僧。他真的很爱哭,几乎是动不动就哭。百回本《西游记》里,神仙妖怪到佛祖菩萨,皇帝朝臣及贫民百姓,前前后后哭了不下两百次,这里头唐僧的眼泪要占一半。孙悟空看不下去,常骂:“师父莫哭,一哭就脓包啦。”这句话又不似紧箍咒,治不了唐僧,后来索性不说,倒是老实馕糟的二师兄把这个话茬子捡起来,骂师父不说,骂悟空也是这个骂法,倒更显得他憨厚老实。
唐僧虽金蝉子转世,前生在如来座下听诵佛经,却是个最没佛性的人。逢难必哭,又时常思乡过度,他有两句口头禅,一则是“前方有山,恐生妖怪,是必谨防”;二则是“道路漫漫,不知何时才能功成回故土”。孙悟空听了这话也总有答对。起初他听唐僧说这样的话,心里烦躁,后来他也渐渐习惯了。师徒情谊渐深时,他也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比如他说:“只要你见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又说:“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与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类似的话变着法儿说,绝不重样。他嘴里口口声声喊唐僧师父,事实上他们的师徒关系却是倒过来的。
要说唐僧是十世修来的罗汉,理应一出生就带有慧根的,但统共一百回的小说,唐僧灵光时只有两处。
一处是发愿上西天拜佛求经,你道他为的是什么?他不为自己功德圆融,不为唐王江山社稷,他为的是黎民百姓能超脱苦海。菩萨说,只有大乘可以实现这一宏愿,小乘是不行的,他就毫不犹豫决定上西天了。一百回的《西游记》,每一回都在考验他的决心,他没有一回动了心的。如如不动,这是真正的佛心。
第二处则直白一些,在取经路快走完的时候。这时师徒四人降了犀牛精,路经天竺国,忽然一日见了座高山,唐僧又悚惧,说起了那句口头禅:“徒弟,前面山岭峻峭,是必小心。”孙悟空笑道:“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忽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唐僧仍然心焦,接着老毛病又犯:“到天竺国都有两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悟空说:“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的《心经》忘了么?”
唐僧信口答:“《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倒背如流都难以形容我对它的熟悉,怎能说我忘了呢?”悟空笑了:“师父只是念得,不曾解得。”唐僧心急:“又说我解不得,那你解得?”悟空只调皮一笑:“我解得,我解得。”对话到此终止,师徒俩想是各自在心里默诵《心经》。这时八戒、沙僧同时笑了,讥讽道,你我都是妖精出身,又不是庙里的和尚,听过讲经,见过说法,摆这个虚头,不羞,不羞。说什么解得,怎么就不吭声了呢?并用言语激道:“听讲,请解!”
三藏这才喝到:“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只这一句话,足以使人对他产生敬意。
佛说“一切皆是佛法”,法天地,法自然,法自性,皆是修为,真经是不在经书上的。唐僧说悟空解得无言语文字,无有来由,没有交代,大概是这一路走来,在心里参悟了。
孙悟空果真是个调伏内心的高手。可是他高出师父的悟性,从哪里来?
悟空本是仙石缝里蹦出来的天地一灵猴,自然化生的。初生便目运金光,射冲斗府,可以惊动玉皇大帝。为了求个长生不老方,漂洋过海数十年头才找到师父。小时候读《西游记》最奇怪菩提老祖的身份,最近两年读点佛经,心想,这个菩提老祖最可能就是谈空第一的须菩提。你瞧,他住的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可不是地地道道的佛家标示么?给悟空一个空字,也正说明这个徒弟的本事,都是他的真传。
师祖登坛讲课,众人寂然,只有悟空喜得抓耳挠腮,问为何故,他嘻嘻哈哈说,听到了妙音。其余人还在懵懂,他已懂得弦外之音。他是内心了然,师父所讲经义,正合他潇洒自然的天性。师父打他三下,倒背着手走开,他已打破盘中之谜,即便在山里砍柴,吃烂桃山的桃,也处处留心,聆听仙音,不知不觉六七年。心有挂碍,是听不到世外仙音的。
他天资奇高,唐僧收他为徒,那一回的篇目叫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开篇一首诗,前几句是这样的: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为唐僧开路,逢山开山,遇水治水,这是表象,他原本的使命其实是引导唐僧的佛心。比如四十三回,唐僧闻得水声震耳,大惊。孙悟空就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到什么水声?你把那《心经》又忘了耶?”唐僧道:“你知我忘了那句儿?”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之谓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唐僧听了此话登时沉默。
但猴子也有调伏不了内心的时候,这是他的劫数。跟随菩提老祖学艺时,师父已经告诉他,将来他有三灾利害,每隔五百年遭大难一次。需要见性明心,方能躲过。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他在老君的炼丹炉里被烧过,五指山下被佛祖的佛法压过,还有一次大劫,恐怕就是跟唐僧取经这次了。虽然修成仙道,但那是理论上的,真正见性明心,还得一次次冒险犯难。
孙悟空上天入地,是个骄傲无比的人物,任谁都要对他敬让三分,若不敬他,他抡起碗般粗的棒子就要打人,用他的话说:“吃吾三棒。”这就是他心里的魔,也是他最大的障。某日路遇强盗,大开杀戒,唐僧怨他不仁,铁了心撵他走,不走就念咒。猴子被念得头痛欲裂,挥泪别了唐僧,来了观音那里哭诉,二心这时便生了。
“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这正是猴子一颗心难伏的时候,紧箍咒越念越不中用,他原来是个越打压越造反的种儿。倒是观音三句话说得他心服口服,一个人坐在莲花池边清洗那后悔的肠子。虽说一早被菩提老祖撵出师门,但悟空何曾停止修习呢?第十七回,菩萨随悟空降服黑熊怪,变作凌虚仙子,悟空见了笑说:“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悟空当时顿悟。
虽如此,他究竟还是认为自己被逐的委屈要大过残杀人命的罪状,这委屈去哪里伸呢?师徒不睦招来六耳猕猴,这野猴跟孙悟空本事一般,长相一般,只是全无善心,却是个实打实的魔,孙悟空与猕猴斗到天上地下,无人能辨真伪,后打到如来佛那儿去,才收了此妖。如来不宜道破天机,孙悟空慧心识得:实在是神离心舍禅不定才招致大祸。
遭此一劫,师徒之间才真正剪断二心,同心戮力,奔赴西天。晓悟不够,还必须证悟,这西天一路险阻,诸多坎坷皆是考验,考验一颗心是否明净自信,是否精诚无欺。“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金刚经》里如来的这句话,三藏还未到西天,其实已证得了。
小说写得这样热闹,可历史里那个真实的取经人却是既无神通的孙悟空开路,也无老实的沙僧替他挑担,没有护教伽蓝暗处保护,更没有神仙菩萨伸出援手。走到敬佛的国家,国王敬仰他的才学,会赏赐一些盘缠,吩咐随从一路护送,但这样的事并不多见,他从头到尾都抱着一路独行的念头,乘危履险,全因志有所存,投命于必死之地,只为寻求万分之一的希望。
本文内容选自 温瑶你的脚步走在你的心上
deathkaykat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不是我们心目里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一心修行的唐僧。相反,玄奘回国后除了翻译佛经外,用了很大精力用在谋求佛教在唐朝的政治地位上。
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的权力合法性是宗教赋予的,几乎所有的皇帝或者国王在加冕的时候,都必须得到教皇的承认和祝福,比如在公元800年,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来到罗马,教皇将冠冕戴在他头上,宣布他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是不是很眼熟?查理曼大帝就是扑克牌中的红桃K)
显庆元年(656年),作为皇后的武则天生产在即,心情不安,于是请玄奘为母子祈福,而玄奘却提出要求:请让这个孩子出生后就出家吧。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同意了此事。
牛不牛?对武则天提条件。
后来出生的,就是唐朝的第4位皇帝李显。如果这事成为传统,那么佛教将取代道教,成为唐朝国教,谁敢说他们继续发展下去,不会影响皇权的至高无上?
佛教和道教当时为了胎儿的性别打了一场赌。
据说当时皇帝问道士:即将出生的胎儿到底是男的女的?
道士们说:是女婴
然后皇帝又去问佛教代表玄奘,而玄奘佛法通明,知道是女的,但却不能跟着道士们一起说,于是回答:是男婴。
然后玄奘发动全长安的僧尼一起祈祷,用佛法将还未出生的胎儿变性,变成了男婴,不过声音却没变过来,所以唐朝第四个皇帝李显,嗓音一直偏向女性。
另外,玄奘还推动皇权,做了很多提高佛教政治地位的事情:
如唐太宗问玄奘:“欲树功德,何最饶益?”玄奘对以“度僧为最”。太宗即下诏,京城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共计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这等于让皇帝开发僧侣出家的限额,但僧侣是不事生产不交税的,所以唐朝的僧侣数量此后不断增加,到了后期甚至影响到国家财政和国家稳定的程度,唐朝中期以后,甚至有些村庄所有的男人都剃光头发,装扮成僧侣,但平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就是为了逃税。
xixiran_milk
历史上的玄奘,其实是个官五代,祖上是封疆大吏,爷爷是朝廷命官,爸爸也都是当官的,那么玄奘为什么要出家,还要去印度求法呢?
想知道答案就快点开视频让我们一起看鉴真相吧!
远方诱惑
玄奘必是一个心智坚定的得道高僧。克服地理,语言的困难,只为传承佛学,普度众生。洛阳自天竺十万余里,而且自玉门关一西,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所经之地皆是高原沙漠盆地,环境恶劣,大唐国力虽强,但西域地区也是鞭长莫及,因此玄奘西行还面临着政治上的压迫。玄奘西游三十载,终于取得真经,了却心愿。得道高僧心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