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吗?
![青春杰](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青春杰
不是,蒙古主体是C,匈奴是Q。
![little_yingying](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little_yingying
在我国古代的北方草原上,居住着的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众多的民族,所谓匈奴、突厥……蒙古等,不过是作为一个民族成了草原众多民族的“统治者”而已,一个政权的名称罢了。而若仅凭“苍狼白鹿”图腾就断定古代匈奴和当代蒙古人为延续世系,实在是太偏面。更何况,蒙古人“苍狼白鹿”图腾与匈奴人的“苍狼白鹿”图腾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匈奴国末期被自然灾害、内斗折磨得逐渐衰弱,此时四周长期受匈奴欺负的鲜卑、汉朝、乌孙、丁零热火朝天的进行反攻清算,鲜卑成为攻击匈奴的主力。由于鲜卑和其他民族的长年进逼,加上内乱不断灾荒不绝,北匈奴被迫败退到燕然山和阿尔泰山地带。奄奄一息的北匈奴又屡屡惨败,最后由鲜卑在匈奴国的原有净土上建立了强大的鲜卑国,60万匈奴人融入鲜卑,另有一部分匈奴西迁。
古代北亚游牧民族的领土从东亚延伸到中亚、西亚,甚至一度延伸到欧洲。在这样一个横跨洲际的国家里,自然是什么人种都有(参考今天的俄罗斯),各人种之间混血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现在有不少人争论匈奴、突厥到底是蒙古人种还是高加索人种,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愚蠢的。事实是两种人种都有,蒙古人种为主,高加人种为副。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的统治阶层都是蒙古人种,如阿史那、塞尔柱家族都是典型的蒙古人种。
突厥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混入。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中国长城脚下放牧,过几年草场闹自然灾害或疫情时,就可能转场去中亚草原了,再过十年中亚草原再闹灾,可能就转场去东欧草原了,一路掠夺人口,可能一个突厥男人在中亚掠夺了一个波斯女人生一个混血儿子,十年后他的儿子又在东欧掠夺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生个孙子,结果一家人蒙古人种、欧亚混血、欧洲人都有了。接触过蒙古人的朋友应该会知道,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天生黄头发的蒙古人,以及蓝、绿色眼睛的蒙古人,被称为“色目蒙古”。
成吉思汗时代是不存在“蒙古”这个民族的,当时只有蒙古部和之后蒙古国,成吉思汗本人是个突厥人,属突厥的蒙古部,成吉思汗从来也不知道有个民族叫“蒙古民族”,因为蒙古民族形成是他死后的事。帖木儿时代,蒙古民族刚刚形成,而突厥西迁也没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突厥人与蒙古人的关系,就像今日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的关系,属于亲属的关系。
先有成吉思汗统一北亚草原突厥各部,建立蒙古国,蒙古国民开始自称蒙古人,时间久了在共同的蒙古人认同下,才逐步诞生发展固定下来了蒙古文明(含服饰文字宗教)等,蒙古民族才诞生,这个先后顺序要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灭南宋的所谓蒙古人,准确定义是:蒙古国的人,而不是蒙古民族,因为那个时代蒙古国刚诞生,蒙古民族尚在形成初期,还没有摆脱突厥的概念。所以元帝国时代从中亚大量引进自己的伊斯兰化的突厥亲戚色目人来华一起统治中国人。
考古学家在诺因乌拉匈奴墓葬中发现了“苍狼白鹿”图腾。而《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鹿)一同过腾汲思海(贝加尔湖)来至斡难河源头的布尔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因此,有人就说,古代匈奴和当代蒙古人为延续世系。
这种说法有些太偏面,如果探究一个民族的起源或者来源,仅是靠这么简单的一样东西就能将它敲定,也许就不需要考古学家了
不能因为“苍狼白鹿”就说匈奴人和蒙古人为延续世系。更何况,蒙古人的“苍狼白鹿”与匈奴人的“苍狼白鹿”是有不同的。
蒙古人的“苍狼白鹿”是这样的:远古时,蒙古部落与其他突厥部落发生战争。蒙古部落被他部所灭,仅幸存两男两女,逃到名为额尔古涅昆的山中。后来子孙繁衍,分为许多支,山谷狭小不能容纳,因而移居草原。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孛儿贴赤那(意为苍狼),他的妻子名叫豁埃马阑勒(意为白鹿),他们率领本部落的人迁到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居住。
在这里,人们不难看到,蒙古人的“苍狼白鹿”其实就是两个人。史集的记载也是这样的:“大约距今二千年前,古昔即被称为蒙古的部落,与其他突厥部落发生了纠纷,终于诉之战争……活下来的只有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所有蒙古部落都起源于逃进额尔古涅·昆的那两个人的氏族。而孛儿帖赤那(意为苍狼)则是那两个人后裔中一些部落的首领”。
然而,匈奴人的“苍狼白鹿”是谁或者说是什么?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么一说,最早的蒙古人并不是有着相同族源的一个民族,而是由很多说不清来源但操蒙古语(有一些还操突厥语)的部落组成的。像我们今天知道的“克烈部”、“乃蛮部”(操突厥语)以及“篾儿乞部”和我们前面说到的“塔塔尔部”,这些部族之间经常发动战争,再加上后来的辽、金王朝不断用兵北方,让草原各族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难。
塔塔尔人最初看不起蒙古人,还和他们有仇。成吉思汗就成长在草原上这么一个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动荡年代,他先是投靠了“克烈部”,并在“克烈部”王罕的支持下,击败“篾儿乞部”被选为那里的可汗。金人出兵“塔塔尔部”时,成吉思汗看到了复仇和削弱“塔塔尔部”的大好时机,与金军一起大败“塔塔尔部”,被封后实力大增。随后,又击败“克烈部”和“乃蛮部”成为草原的霸主。草原上的很多部落也因此成为“蒙古”的属部,“蒙古”成了他们的总名,他们因此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这就是说,在我国古代的北方草原上,居住着的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众多的民族,所谓匈奴、突厥……蒙古等,不过是作为一个民族成了草原众多民族的“统治者”而已,一个政权的名称罢了。
![acm199win](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acm199win
蒙人的历史由蒙古人、蒙古国自己说:看看蒙古国是怎么说的:二O一六年七月十月蒙古国总统道尔吉说:二千二百二十六年前的今天大匈奴国成立、八百一十年前的今天大蒙古帝国成立、一百零五年前的今天蒙古国宣誓独立、九十五年前的今天大蒙古国正式建国。当中国派李克强总理参加蒙古国建国庆典
![qk0211](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qk0211
当然不是,虽然生活在一个地方,但他们是两个民族,他们的发式都不一样,起源地、起源时代都不一样,语言应该也不一样。
![jan 忧然字得](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jan 忧然字得
不是,蒙古族是东胡后裔,东胡被匈奴挤压到了大兴安岭一代,同族比较著名的有鲜卑乌桓,甚至契丹人都有很大渊源,语族上都属蒙古语族,,而匈奴应该与突厥联系好大,都属突厥语族,很可能突厥是匈奴人后裔,,,不过蒙古语族,突厥语族,通古斯语族都属阿尔泰语系,应该是草原森林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都算密切,也一直是汉族北方强敌,从东胡到匈奴到鲜卑到柔然到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到满族,,,两族群之间的战争史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发展史(当然了,西南方南方各个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大都属于汉藏语系),如果七大语系划分准确,中华文明圈内主要是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两种,另外有部分南岛人,比如说台湾高山族平埔族,日本虾夷人,甚至东南亚包括印尼菲律宾马来等,,,不过南岛语系很可能源于汉藏语系,韩国日本混血太严重,语系好像不太确定。。。
![liuecho](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liuecho
蒙古人是室韦的一支,祖先是东胡,和匈奴人没有关系的!
![Hannibal](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Hannibal
蒙古人是北方草原很多少数民族的大杂烩,他们原本不大,叫室韦,因为有了个成吉思汗,靠武力把很多小民族吞并,再同化,才有了后来的蒙古族!
![朱小频](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朱小频
同意,是匈奴的一个部落
![水猪猪](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水猪猪
夏末(约公元前1500年),帝喾封在大松国(今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子契十四世孙成汤,联合有莘氏部落结为商族,自范阳起兵挥师南进,并由山东发动灭夏之战,一连灭亡了顾葛、豕韦、昆吾等多个较大的夏方国部落,在江淮一带大获全胜,并捉获了夏后姒桀,将其流放南巢。其幼子淳维等夏贵族及宗亲,在豕韦的彭老氏部族掩护下,纷纷逃往西北泾渭流域的彭、卢、羌、髳等夏遗民方国及邳人、姺人等亲夏部落……后来,在商朝“高宗伐鬼方”的打击下,彭、卢、豕韦、昆吾等夏方国,以及曾经的“牧野八师”等夏遗军民才终归于破灭,并沦为“五戎(彭卢戎、义渠戎、郁郅戎、乌氏戎、朐衍戎)”也即后来的匈奴各部……
周初(公元前1066年),殷商原太师箕子胥余(纣王之叔),因不愿降周称臣,在他带领下,亡国的大部分殷商军民纷纷离开中原,自愿迁去东北的蛮荒之地。受箕子影响,东北的殷商方国及东夷部落不但未参与抗周,也未参与武庚叛乱,所以,孤竹、箕仲及鲜虞氏等殷商贵族得以保全。当箕子在东北开疆拓土,兴家立业后,朝廷追封箕子为朝鲜方国国君,同时,按西周朝觐(服事)的“月祀、时享、岁贡、终王”礼制,允许箕子及其北迁的各殷商贵族选择“戎翟荒服”的“终王”规格。随着时间的流逝,殷商遗民与中原互动联系的减弱,不但箕子朝鲜地位由“箕侯”降为“箕伯”,东北地区也由准华夏国家逐步下降为蛮夷戎狄之国,统统被秦人称为东胡……
汉初(公元前208年),北方的东胡和匈奴诸部族发展壮大起来,其中,匈奴在冒顿挛鞮氏单于带领下,趁东胡的有熊氏与北殷氏(魏晋时的乌桓、鲜卑)不和,向商都、釜山(今乌兰察布)及草原大举进攻,东胡只得退回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此后一百多年里,科尔沁和呼伦贝尔草原被被匈奴统治……
东汉初年(公元85年),随着北匈奴的势力衰耗,聚居科尔沁的鲜卑(北殷氏后裔)人开始连年出兵攻击掳掠北匈奴。公元91年,奉东汉大将窦宪钊旨,与乌桓(有熊氏后裔)、南匈奴组成胡汉联军,打败并将北匈奴贵族逐往西域后,鲜卑趁势占领孒漠北,因战争中俘获了十多万匈奴人口及牲畜等,便又开始在北方发起民族兼并及融合而强盛起来……
西晋末年(公元268年),鲜卑分支拓跋氏的首领拓跋力微(后来的大魏始祖),捉获一豕韦氏族姓包尔,名木骨闾的王子为奴。木骨闾骁勇善战而被赦为平民,又因屡立战功而被升为百户。公元307年,木骨闾与其部众因“坐后期罪而亡匿”,且又集合逃亡者万余人一同潜回阴山,并汇合了山北纥突邻部,铁弗匈奴刘卫辰部以“柔然”自称。木骨闾卒,其子孙引以为氏,而且不断兼并掠夺其他部落,拥有了广大部众、聚落和财富,成为当时的世袭贵族 以及后来蒙古国的先人。公元402年,柔然进入奴隶制时期,史称柔然汗国……
北齐初年(公元551年),柔然汗国锻奴(平凉杂胡)部造反,先后纠集周围铁勒部落数万人众,建立部落联盟,号称突厥并大败柔然汗国。公元552年至555年,突厥部日益强大,其首领土门(伊利可汗)又联合高车,再次发兵攻击柔然,柔然可汗自杀,其王室一部分逃至北齐,一部分投奔西魏。然而,在突厥使者的威逼下,投奔中原的柔然军民又被交还突厥,配其王公家为奴为婢。留在漠北的柔然余部逐渐融入了突厥、契丹部落……
唐初(公元630年至“安史之乱”),颉利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被俘,突厥亡。在突厥由盛而衰期间,原柔然除最初反叛的阿史那本部外,柔然本部(木骨闾部)、东胡(鲜卑、女真)部、北匈奴余部、吐谷浑部及敕勒部和高辛氏汉人等,大多融合为蒙古语族;铁勒部、高车部、回鹘部及其西域诸胡部,大多融合为突厥语族,但其中有的部落,如回鹘、塔塔尔(今鞑靼)等氏族,因被成吉思汗征服而纳入蒙古……
蒙古人之所以认定匈奴为其先祖,是因为匈奴确曾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统一了东胡。殊不知,他们与东胡诸族中的室韦(黄种人)血缘更近……
所谓证据如:蒙古人“日弋猎禽兽,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贵少贱老……妻后母、包寡嫂,盛行收继婚”等习俗、规制、法令与匈奴无异;蒙古人“其俗多祀,且以女人为尊为巫,好祭天、祭告鬼神祈福禳灾……偏发左衽,衣袖袍,长裤着靴……东面为贵以敬日之所出”等习俗、规制、法令也都与匈奴乃至古华夏无异
![日月照晴空](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日月照晴空
概述:——突厥是曾经活跃在中亚和蒙古高原地区部落或民族总称。突厥一词于公元540年出现在中国史册。史书所说不一,有咸海、漠北索国、汉地平凉、阿尔泰山等说法。总体说方向偏西,中亚地区。
突厥集团强大后所统治下的人员构成主要是游牧民族,但是分布广泛,突厥最初是铁勒部落人。
——蒙古族是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各部落,才形成蒙古族。
成吉思汗出身乞颜部,后又联合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儿等部落。
《蒙古秘史》和《史记》记载,蒙古部最初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小部落,被突厥人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为了逃避敌人,他们逃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息繁衍。经历400多年,部落壮大,分出若干氏族部落。蒙古族起源在北方。
总结:在种族出现之前,大家以部落区分,
突厥人曾经统治众多游牧部落,征服过蒙古部落。
虽然都是游牧部落,他们有着血海深仇,蒙古人生活区域被突厥覆盖或者统治,但蒙古人不是突厥人。
所以——突厥人是突厥人,蒙古人是蒙古人,蒙古族在形成之前也不是突厥人。
![杜huaheng](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杜huaheng
匈奴不是单一民族,而是以匈奴部落为核心的军事大联盟。
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将上古三代的熏鬻,鬼方,猃允,犬戎,戎狄一股脑地看作是匈奴的前身。其实是中原学者对北部西北部周边地带的少数民族不甚了解的结果。
匈奴是纯粹的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骑射闻名,这样的民族战国以后泛称为“胡”。但三代到春秋的戎狄则从事半耕半牧兼营渔猎的混合经济,是定居的农业民族。在人种上,戎狄同华夏族都是东方蒙古种。
在春秋至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干冷气候日益明显。北方草原上流动着大量从北亚向南迁移的游牧民族(北方蒙古种)。而中原诸侯经由变法,实现了文明的升级。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高效政府,和数以十万计的庞大军队。中原外围的戎狄大量被兼并同化,少数也向北移动,从混合经济转变为纯粹的游牧经济。
而北方秦,赵,燕,再取得对周边胡族的军事胜利之后,将中原常见的长城修在了北方。形成巩固的国防工事,结合边防郡县武装和邮传系统,就是一个长效的防御体系。
燕将秦开驱逐东胡,向北开疆,兴建燕长城。原本半农半牧的东胡联盟,退往草原变成纯粹的游牧民族。这样,原本需要在冬季南下但河套、阴山、燕山以南来谋求生路的游牧民族,只靠小股骑兵就能掠夺村邑,获取生活资料的条件就不存在了。
长城的存在,迫使更多的北方戎狄加入到胡人行列。但更重要的,是促使游牧民族开始寻求联合。通过更大的联盟和更高的权威,分配草场和河流,以及在合适的季节集中兵力突破中原人的防线。
这时我们再看匈奴列传中关于冒顿单于的故事,也许就会明白更多的内容。匈奴部族原本活跃在阴山一带,其王子冒顿在夺得本族权力后,先后灭亡了东胡、大月氏和楼烦,将其部众纳入自己的麾下。成为匈奴大联盟的一部分。但是匈奴毕竟还停留在部落时代。血缘关系是其最重要的社会纽带。所以匈奴各部仍然保留自己的氏族组织。冒顿将他们分成左右,设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等,拱卫自己的中心地带。
比如东胡故地,在今天的西拉木伦河(西辽河)、老哈河至辽河一带。统归左贤王管辖。
但在西汉盛世时期,汉武帝多次重创匈奴。致使匈奴退往漠北。东胡的乌桓、鲜卑遂脱离匈奴。
蒙古族一般认为是东胡的一支。而东胡是在辽西地区历史悠久的游牧族,它的历史也许要比匈奴人更为久远。
![烽火](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烽火
匈奴在汉朝就分裂了,北匈奴西迁到欧洲,暴打了当时的欧洲土著,南匈奴归顺汉朝,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消亡。而蒙古起源于东北亚,一个在西一个在东,而且相隔一千多年,不可能与匈奴有任何关系
![xiaonancy](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xiaonancy
蒙兀室韦是渔猎民族,不会是蒙古人祖先。而且室韦语言至今不清楚。据内蒙古学者研究,匈奴、柔然、契丹语均为蒙古语,而鲜卑语不清。近年蒙古国出土六世纪柔然石碑上的文字证明柔然国使用蒙古语。
![lamp](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lamp
蒙古人在历史长河中,也在更新和融入其它民族血液,所以不纯是古匈奴人
![37°8](https://img.guwenji.org/siteinfo/2017/02/18/E0258BCB-6A87-8595-580C-8C1BACC3C32F.gif)
37°8
历史不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