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是怎样的?
roychi
满清的皇帝,被电视剧洗白太厉害了,按二月河三部曲的说法,康熙、雍正、乾隆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还号称什么康雍乾盛世,简直不可理喻,哪来的盛世?其实呢,满清十二帝整体上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甚至倒退作用。以他们的文化素养,落后民族武力上打败先进民族,他们成功了,并无意味着他们就是对的。
就说雍正,被《雍正王朝》洗脑后,都认为他是一个勤奋、节俭、反腐的好皇帝,甚至认为清朝皇帝没有一个庸君,这也是被清吹神吹的事,其实呢,所谓勤奋,不过是权力欲达到顶峰的一种体现。最高当权者不是越忙越好,正常就行。美国总统当世界警察管全世界的事还能经常休假呢,就古代农耕社会那点事也能忙得吐血?所谓勤政节俭,不过是用权欲压制了利欲而已。
还一个吹雍正的是康熙驾崩时国库存银不足800万两,而十三年后雍正驾崩时国库存银超过5000万两,好像有多大的功绩似的。国库存银也不是越多越好,银子哪里来的?不都是民脂民膏吗?存得越多,说明搜刮越厉害,最后那么多银子都被乾隆这个花花公子花掉了,哪有一点用到民生上去?老百姓替国库高兴什么?你自己也得不到一个子,只不过好了那些吸血鬼贵族而已。
再就是狠辣,雍正把跟自己有过节的兄弟非常残酷地迫害致死。满清皇帝本来就没什么文化,对文化传播既恐惧又痛恨,尤其是满清入关全靠暴力,得位不正,雍正本身也被认为得位不正,因此大兴文字狱,把著通鉴论陆生楠和注《大学》的谢济世一概诛杀,还搞了本大义觉谜录为自己洗白,可惜到了乾隆朝,大义觉谜录也被列为禁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现在吹捧康雍乾的那些文人,要是回到当时,项上人头能不能保得住,真很难说!
AilieZ
雍正皇帝画像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NASSZI
大清雍正皇帝在位仅13年,又恰逢夹杂在两位长寿皇帝“康熙”与“乾隆”之间,常常被世人所忽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在清朝统治的巅峰“康乾盛世”中,还有一位叫胤禛的雍正皇帝。直到一部叫《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播放,这位常常被忽视的雍正帝才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八爷党
九子夺嫡:胤禛的对手
与注定就要成为皇帝的玄烨和弘历不同,胤禛从来都不是康熙的首选,“九子夺嫡”是康熙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甚至直到今日,雍正的皇位来历是否合法依旧是史学家和民间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胤禛在登基前到底有哪些皇位竞争对手。
二皇子:胤礽,清朝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子,也是最后一个皇太子(唯一的例外是乾隆的儿子嘉庆,为了在位时间不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乾隆在在位六十年时立嘉庆为皇太子,并随即传位于他,自己隐退成为太上皇)。因对其母亲已逝皇后赫舍里氏的宠爱,康熙对胤扔的培养是费尽心血,并早早立为储君,可见康熙心目中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其实是胤扔。但可惜就可惜在宠爱他的父亲实在是太长寿了,胤扔最终也没有坚持住这段时间里的煎熬,但两立两废仍可见康熙对其的宠溺。
《步步惊心》中林更新饰演的十四阿哥
八皇子:胤禩,素有“八贤王”之称,其人颇具才能,在朝中势力也较大,还兼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的支持。但错就错在胤禩实在是太锋芒毕露,因此暗中遭康熙厌恶。可以说八皇子是自身才能上胤禛最强的竞争对手,但实质上也是最先退出竞争的对手。可见封建王朝帝王的个人喜好对事件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
十四皇子:胤禵,雍正的同父同母亲兄弟,却未和哥哥胤禛站在一边,反倒是加入了八皇子阵营。在八皇子继位无望时被推举出来作为雍正的竞争对手。胤禵军事才能出众,亲自统帅大军进驻青海,为大清王朝的西北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喜爱。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篡位疑云大多都在这位十四阿哥和雍正之间展开。
清西陵
篡位疑云:淹没的真相
雍正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获得了大清帝国的皇位,但他的皇位来的是否合法,确实至今都争论不休的问题。认定其皇位不合法的论点大体有两种说法:
一、康熙在临终前将重臣隆科多召至身前,在其手上写下了“十四”,但由于隆科多早已投靠了四阿哥胤禛,于是偷摸用舌头舔掉了“十”字,而将“四”字展示给众阿哥看,胤禛遂登上皇位。
二、胤禛伙同隆科多将康熙的遗诏偷出,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了“传位于四阿哥”,胤禛遂登上了皇位。这也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版本,遂广为人知。
以上说法虽然广为人知,但是有其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作为满族统治者的大清,怎么可能在皇位继承这么重要的问题上采用汉文写遗诏,而不是用满文,通常来说这么重要的诏书会同时用满文和汉文书写。后来这条反而被雍正的支持者拿来证明,篡位只那些是被雍正得罪的读书人们对雍正皇帝的诬陷。
同时书有汉文和满文的诏书
但雍正皇帝是否真的清白也还是存疑,主要还有以下几个疑点:
一、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便宣布会将遗诏密封,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到底是什么让雍正如此急不可耐的要给传位的安全性再上一把锁?
二、雍正皇帝并没选择将陵寝安置在传统的清东陵,而是以风水为由,另寻一处建造了清西陵。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至死都不愿意葬在自己的父亲和列祖列宗身边?是觉得死后无颜面对父亲和列祖列宗吗?
雍正皇帝的帝位来源是否合法,早已被淹没在了历史深处。也许只有等另一项考古新发现才能为这个历史谜团揭开其真正的面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雍正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无论是八阿哥,还是十四阿哥上台,都未必能比雍正做的更好。
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
勤于政务:励精图治的十三年
自康熙帝以来,大清王朝持续了数十年的宽大政治。整个官场贪污成风,大臣们凭借一张借条便可轻易从国库借出银子来己用,导致整个国库亏空严重,至雍正继位时,大清国库仅存800万两白银。而雍正此时却要面对着西北战事、西南土司叛乱两大“吞金”之事。
雍正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开创了君臣秘奏制度,让皇帝的消息来源更加广阔。还重用年羹尧,迅速平定了西北战乱;重用李卫、田文镜、乌尔泰加速内地经济发展。其父康熙帝在厌倦政务之时,多次南巡江南,而雍正终其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北京,一心都扑在政务上,时常午夜还在批阅奏折,以至于有传言雍正皇帝是活活累死在皇位上的。
除了勤于政务,雍正还提倡勤俭节约,其一生未为自己修建过一座宫殿。地方官奉上贺表时若用绫绢,他也会说为何如此不知节约,让其以后不再使用绫绢而改用纸张。至乾隆继位时,大清的国库已经从800万两白银增至了6000万两,此时充盈的国库充满了雍正十三年来苦心孤诣的心血。
雍正皇帝在给大臣的一封书信中,有一句抱怨颇值得玩味:
朕是在藩邸阅历世情四十五年,备尝世间辛苦才成为天子的四阿哥。朕非生长深宫之主,若怀轻朕之心,恐将来噬脐莫及。
这恐怕是雍正帝的肺腑之言吧!
清末重臣李鸿章
结语:康乾盛世至关重要的润滑剂
乾隆皇帝一继位便恢复了其爷爷康熙的宽大政治,充盈的国库加上宽松的政治环境,加速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成就了大清王朝国力的巅峰“康乾盛世”。而雍正在期间发挥了重要的枢纽和润滑作用,如若没有雍正十三年的严政以打击贪污腐败,恐怕迎来的就不是“康乾盛世”,而是被肆意发展的官场腐败提前摧毁清王朝。
引用日本清史学家宫崎市定先生的评价:清朝末期的官场腐败也许会提前百余年出现,清朝或许等不到西洋文化的进攻便早已从内部分崩离析了。
typhoonelectric
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个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皇帝。他对康熙往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康熙晚年,由于“太平盛世”而滋长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时期他处理朝政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朝野上下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种种腐败之风严重泛滥,已经直接威胁着"盛世”的存亡,于是整治腐败、整顿官场风气的重担就落在了雍正的肩膀上。
雍正执掌朝政13年,可以说,是以务实精神治理天下的。清代官场上流行者这样一种陋习,各省文武官员刚到任时,几乎都是极力地诉说当地的吏治如何地糟糕,等过几个月,就一定奏报说,通过雷厉风行地整顿,情况已如何地好转,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对这类奏报,雍正说见得太多,都看得厌烦了,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只可信一半。”
雍正惩治贪官,澄清吏治在历史上是除了名的,这主要是他本人的性格比较务实而不讲情面,同时他也算是有清一代比较勤奋理政的皇帝,他在位13年,13年如一日,亲理政务,白天无一刻清闲。上朝研究正事,聆听大臣面奏,商讨各种建议,处理突发事件。晚间则要批阅批不完的奏章。
雍正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做法。一是在经济方面,施行摊丁入亩,这是一项重大的赋税改革,一举取消了人头税,这对无地或者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也就不再用逃亡躲税了。可以老老实实种地,国家自然增加了税收,同时,减少了流民,使社会安定了。
二是火耗归公,因银两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的损耗,所以征税时作为附加费征收,而这一项收入实际上是作为地方官吏的额外收入,火耗无法定征收额,州县随心所欲,从重征收,有的抽正税一两,火耗达五六钱,人民负担甚重。雍正实行“火耗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大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禄,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
当然,雍正为了加强皇权,也是不遗余力的,创立军机处,使得权力更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作为政府行政中枢,实际上在权力运作中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但这个班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处理政事迅速而机密,从而保证皇帝的权力不会被架空。
与创立军机处伴随的是推广奏折制度,特别是秘密奏折,虽然此举使得广大官员可以直接呈送奏折给皇帝本人,但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政治生态被破坏,官员人人自危。另外在地方上的改土归流,这一政策实际上褒贬不一,主要是土客的矛盾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客的斗争越发激烈,清朝频繁的起义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少数民族的身影。
雍正虽然勤勉,反腐反贪,做了很多皇帝几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但同时他个人的权力欲望也十分旺盛,对臣子的不信任,其实都是其加强皇权,创立军机处,扩大秘密奏折制度的原因之一。
digiking21
雍正是一个勤政、有魄力、有能力的帝王,在位13年,他把康熙爷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地干干净净,也给乾隆皇帝弘历留下了丰厚的基础。雍正承先启后,是康雍乾盛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雍正人生中有两条重要准则,一是“朝乾夕惕”,一是“以勤先天下”,雍正的一生都在始终如一的坚守这两条准则。
雍正“以勤先天下”,意思是要用自己的勤奋给天下人做出榜样。在位期间,雍正每天只休息4到5个小时。一年之中,雍正几乎全年无休,只有生日、年三十等少数几天才会给自己放一天假。
雍正建立密折制度,允许各级官吏给皇帝直接上奏,畅通了帝国上下的沟通渠道,有效防止欺君罔上,从而巩固了皇权;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决策的最高秘书机构,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同样加强了皇权;推行改土归流,收回西藏土司们的行政特权,改为由朝廷直接任命当地官员,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无阻;颁布摊丁入亩制度,推广“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减轻了广大平民百姓的纳税负担。使赋税制度更加合理;建立秘密立储制度,即将事先拟好的传位诏书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只有在皇帝驾崩后才能打开并宣告继承人,这一制度使得清朝后世再也没出现过类似康熙晚年的太子之争。
康熙临终前对雍正说:“我就是因为对下面太纵容,才使得官僚系统贪腐问题严重、国家机器效率低下。我选择你作为继任的皇帝,就是看重你行事风格严厉。因为只有采取严厉措施、整肃朝纲,才能使大清帝国重回正常轨道“。这段话深刻的揭示了雍正皇帝的行事特点,就是严厉。他刚刚登基,就开始清理国库,追讨欠款,并且宣布就算是当年康熙爷宽宥的人,到了他这里,也不能豁免,否则一律抄家处理。追缴到自己的弟弟即康熙十二子胤裪,因为无法还清欠款,当即下旨要抄家变卖家产。连一向与雍正交好的老十三来讲情,也被严厉斥责“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朕必亲自查出!”。由此可见雍正行事风格之雷厉风行和无情。
雍正一生简单而节俭,没有像他老爸康熙和儿子乾隆那么铺张浪费,没有像他们一样南巡,劳民伤财。他也没有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苑,没有后宫佳丽三千。
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百姓安居乐业。雍正末年,国库存银由康熙末年的七百万两,增至5000多万两。可以说,雍正积攒的家底,是乾隆盛世的重要基础。另外,雍正也使出霹雳手段惩治贪官。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能臣干吏辈出。
当然,除了优点,雍正肯定也是由缺点,毕竟人无完人。雍正最大的污点就是大搞文字狱,制造了许多抄家灭族大案,吕留良案就是其代表。给吕留良定罪时,虽然吕留良本人已经死了。但雍正依然将其挫骨扬灰,并满门抄斩。据说雍正的死就跟这个案件有关。传说吕家有一个小姑娘吕四娘逃过了此劫,从此勤学武功,立志报仇。雍正十三年,吕四娘潜入宫中,刺杀了雍正,并割下了雍正的头颅。因此,雍正的陵墓中是没有头的。这个传说的真假还有待进一步地验证。
“朝乾夕惕”是雍正的人生准则,意思是早上自强不息,晚上小心谨慎,雍正一生都践行着这个准则。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由如此的做为和成就。
zjiwill(北京)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雍正皇帝,其他优质作者都一一回答了。
今天只想说一下雍正皇帝对待自己妃子们的态度。
雍正对待自己的女人并非凉薄寡恩,他一生都喜欢着年妃,对皇后和其他妃子也没为难过,都一视同仁。
雍正皇帝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然而他的后宫婚事生活与其政治斗争经历相比就平淡逊色一大截了,甄嬛传算不得雍正皇帝的真正后宫故事。
之所以雍正皇帝后宫一片安宁,这也许是他一门心思大搞改革和有几位得力的后妃有关系。
雍正皇帝一生只娶了八位后妃,远比不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这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大清盛世皇帝来说,可以说是“不近女色”了。
实际上,雍正皇帝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如此:权欲旺盛,其他欲望寡淡。
当年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雍正皇帝就是众多成年皇子中娶妻纳妾最少的一个,据史料记载只有一妻一妾,那就是那拉氏和李氏。
这种情况可能与雍正皇帝信佛有很大的关系。
雍正皇帝还是四皇子的时候,在藩邸就非常喜欢读佛典,并摘录了一本《悦心集》,将他喜爱的一些佛家言论汇编起来,时常拿出来进行品鉴,其中有一首无名氏的醒世歌,里面有这样的内容: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经中色是空。
……到头辛苦一场空。
……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个汲汲于权力争斗、大搞改革的人,却偏爱读什么“看得浮生总是空”、“到头辛苦一场空”“便是南柯一梦中”等诗句,着实是一种自我解嘲。
许多研究雍正皇帝的学者也都认为他是以信佛作为争夺储位的掩护。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纵观雍正皇帝这一生,尤其是他极度矛盾的自疑和自责心理,如果说他是假信徒,也实在是冤枉他了,尤其是他一辈子几乎没干过什么比较著名的风流事,特别是相对于他的祖父、父亲和他的儿子来说,若不是笃心佛家,恐怕是很难办到的。
顺治皇帝曾经取过法号“痴道人”,雍正皇帝也自视为“野僧”,并写了一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
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
总的来说,雍正皇帝自诩自己是个一脚在佛家里、一脚在俗世间的“野僧”。
像这样一位半俗半僧的皇帝,自然在私人欲望上有些收敛,就像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也是由于佞佛而整肃后宫,结果多年无子。
但是雍正皇帝不像萧衍那样拜佛拜到发疯的程度,他对于自己的江山看的尤其重要,所以他不仅生了十个儿子,而且还大搞改革,整肃朝纲,使得清朝国力更上一层楼,更是设立军机处和创建秘密立储制度,解决了军权和立储问题,所以没有出现“侯景之乱”的事情。
雍正皇帝对待自己的妃子,不但不像甄嬛传里面那样性情凉薄,反而是在历代清朝皇帝里面最好的。
他对待自己的八位后妃可以算得上一视同仁,地位平等,皇后那拉氏是费扬古之女,是康熙皇帝在世的时候指配为婚的,但在雍正九年病逝。
李氏为雍正生了三子一女,也没有过什么“专房之宠”,只是因为她侍奉雍正皇帝的时间最长。
钮祜禄氏生下弘历,也就是后来继位的乾隆皇帝,在民间的史话里引出一段公案,说雍正缺少子嗣,将海宁陈世信阁老之子抱进府内云云。
其实,雍正皇帝的子嗣还算比较兴旺,完全没必要生前指定一位抱养的孩子为储位之君,于情于理,均属无稽之谈,何况还要让汉人的孩子去替满人坐江山,这有点不合情理,无须细辨。
如果在这八位后妃中要分出高低,说哪一位更受雍正皇帝的宠爱,那么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似乎多分了一些恩宠。
年氏在雍正藩邸的时候就受封为侧妃,雍正皇帝即位后直接被册封为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中宫那拉氏皇后。
年氏先后生养三子一女,但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也就是皇八子福惠,其余都没有活到成年。
年氏病危的时候,雍正皇帝很是伤心,说:“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朕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
也就是年氏并不像甄嬛传里面的年妃那样,妒忌皇后,大闹后宫,针对甄嬛和其他后妃,而是一位对丈夫贤淑温柔,对皇后恭敬有加,还能帮助皇后管理好后宫一切事务,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早在年氏患病前一年,雍正皇帝已经下定决心惩治年羹尧,但碍于年氏的脸面,所以一直隐忍未发,而年氏病逝后不到一个月,年羹尧也被赐死。
对于雍正皇帝这种意志坚定、性格刚毅、权谋无双、心狠手辣的皇帝来说,后妃无法干政,也无法影响朝政,甚至连枕边风都无法对雍正皇帝起作用,只有年氏能使他投鼠忌器,足见他与年氏的情分不同一般。
而且雍正皇帝也就杀死了年羹尧和几个儿子,对其他年家成员也并未赶尽杀绝。
所以雍正皇帝的真实形象还算不错,当然仅对于自己的女人,对待兄弟们,对待臣子们还是很残忍的。
小小见习医生
甄嬛传里多疑又专一纯元皇后的四郎,《步步惊心》充满心计的四阿哥,历史上真实的雍正可不是这样的。那么历史上真实雍正是怎样的?
继位前,比其他兄弟懂得韬光养晦,收敛光芒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可谓是非常混乱的,太子允礽还没继位,就很多东西的标准都跟康熙一样,连康熙都说他“服用仪仗等物太为过制,与朕所用相同”,可以看出太子允礽当时是非常招摇的,随着太子权力的膨胀,加上其他矛盾,康熙终于对太子忍无可忍,废了他。
大阿哥允禔在太子被废后,也忙着刷出存在感,向康熙进言废太子的坏话,表现得非常猖狂,让康熙觉得他“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最终早早就出场。
八阿哥允禩应该是夺嫡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了,他善于笼络人心,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及很多大臣都归心于他,在太子被废后八阿哥活动非常活跃,还屡屡试探康熙有没立他为太子的意思,甚至后面还一众大臣保举八阿哥为太子,使得康熙无奈又重新复立允礽为太子,然而八阿哥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康熙非常失望,从此也不断打击他。
而四阿哥胤禛就聪明多了,他比其他兄弟懂得韬光养晦,收敛光芒。太子被废后,四阿哥也算是当时比较年长的皇子,很受康熙的重视,康熙也常常派他去处理重要的事情,比如代表康熙去祭祀、准备进献皇太后的礼物等,可以康熙对四阿哥是很欣赏和信任的。
四阿哥虽然参与夺嫡,但是却是不漏声色的,四阿哥刻意搜集历代文人骚客的诗文,汇集成《悦心集》,自称“天下第一闲人”,表现出一副无意夺嫡的样子,众位兄弟对他的戒备心较少,这也方便了他暗中活动,拉拢了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尧、隆科多等小团队,占领了一些关键的职位,对以后顺利继位很有帮助。
因此,在继位前,雍正懂得韬光养晦,收敛光芒,是他夺嫡成功的一大因素。
继位后,如大多数帝王一样专权历朝历代的帝王对皇权都是很看重的,像朱元璋为了集中皇权,废除了中书省,而雍正继位后,为了集中皇权,也做了一些列的措施。
像继位初期,八爷党还是活动猖獗,甚至还仍然在拉拢党羽,还试图拉拢当时举足轻重的年羹尧,这是雍正不能忍受的,因此不久就将他们都处罚了。
年羹尧手握重兵,仗着先前有拥立雍正继位的功劳,作威作福,对雍正也是不尊重,而且还结党营私,用自己的权力大量任用自己的心腹,培植自己的党羽。
隆科多比年羹尧也好不到哪里去,遇见果亲王也不跪下行礼,不仅利用用人权力培养心腹,还徇私舞弊,为他们开脱。
而且年羹尧跟隆科多两人还多次干预朝政,年羹尧公然改雍正的谕旨,隆科多还私藏皇家的玉牌,这都是非常逾越的,随着年羹尧与隆科多的朋党势力也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到雍正皇权的集中,已经为雍正不能忍。
因此,雍正通过密折制度,向臣下了解各地的事情,最终雍正将年羹尧、隆科多两人处罚了,从而加强了皇权。
雍正推行的密折制度,对他集中皇权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可以从各方面收集信息,及时知道哪些威胁到自己的势力,以及收集谋逆之人的罪证,从而进行处罚。密折制度的推行,使得雍正能够全方面的监督这些大臣官吏,并及时做出措施,来集中皇权。
做到帝王应有的勤奋,比康熙更加严厉雍正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帝王了,继位后将奏折制度的范围放宽,可以直接写奏折给雍正的官吏增加很多,因此雍正单批改奏折就非常忙了,而且还都是亲自看,看完还要回复,就算是无聊废话连篇的奏折也要亲自回复,雍正每天看的奏折字数多达几万字,回复字数多大七八千字,因此常常工作到半夜。
雍正勤奋不是一天两天的,只有自己生日那天才会休息,继位13年来都是如此,日日勤奋,清末历史学家孟森也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可以看出雍正确实有着帝王应有的勤奋。
除了勤奋,雍正处理事情比康熙更为严厉。
康熙晚年,比较宽容,遇到犯事的官吏大臣,能宽容就宽容,因此官吏大臣都心存侥幸,颓风渐起,吏治松弛,国库空虚。
雍正继位后,整顿官吏,对于该处罚的绝不宽容,像年羹尧虽然有功劳,然而贪赃枉法,因此雍正毫不留情地处罚了他,对于侵吞钱粮的官吏,雍正查明之后,也马上雷厉风行地执行,发现一个,处罚一个。
而这些官吏侵吞钱粮也是康熙后年国库空虚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雍正的打击和处罚,基本追缴回这些钱粮,充实了国库,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
结语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是怎样的?跟电视剧一样吗?可以看出历史上的雍正跟电视剧是有很大差别的,电视剧随着剧情的不一样,雍正的人物总是有很多片面。历史上的雍正继位前懂得韬光养晦,收敛光芒,继位后,如大多数帝王一样专权,又非常勤奋,非常严厉,使得清朝很好发展。
SatanVenus
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有两个皇帝被黑得最惨,一个是隋炀帝,被黑得一无是处,另一个就是雍正,被黑成一个阴险、残暴、心狠手辣的人,从继位登基之奇到其猝死之怪,加上后世提出的所谓康乾圣世把这两位皇帝中间的雍正给过度、省略之后,雍正留给后人的似乎只有传说了,而这些传说都很离奇,都对雍正不利,让人感觉似乎雍正除了杀就没干别的,登基时把兄弟们几乎杀光,在位时杀隆科多、年羹尧这两位助他登上皇位的功臣,文字狱杀文人,最后死在吕四娘手里,其实历史上的雍正是个实干、勤奋的皇帝,康熙未年清朝的国库由于康熙一朝战火纷繁早已不堪重负,雍登基后清查库银、重视科举、改茶赋税、建立军机处,短短几年时间就让清朝国库翻了几倍,这才让他儿子乾隆有了一个国泰民安的机会,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雍正是一个有追求,敢想敢干的人,但他的一生中又有太多的迷团被隐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onlyhappy
雍正帝,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生。
雍正六岁进尚书房,再大一点,便跟康熙四处巡幸,并奉命办理一些政事。十六岁,陪同其三哥允祉往祭曲阜孔庙,十九岁,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掌管正红旗大营,二十一岁被封为贝勒。二十三岁侍从康熙帝视察永定河工地,检验工程质量。二十五岁,随同康熙巡幸五台山,次年侍从南巡江浙,对治理黄河、淮河工程进行验收。三十二岁时,被封为雍亲王。这些活动,为他日后治理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海上康熙后期的储位之争。
在储位之争中,胤禛毫不让人,但是他的表现方式多少与众不同。他采取两面派的手法,外弛而内张,哄骗康熙帝、政敌和百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康熙命他参加一些政务活动,还屡次去他的花园与家人团聚,又召见他的儿子弘历(即乾隆),带到宫中养育。胤禛也建立了自己的小集团,其中有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等。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驾崩,胤禛宣布圣祖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雍正深知康熙后期的社会问题,如朋党之争;吏治不清;西北用兵不停,需要继续解决与准噶尔部的矛盾;国库空虚等。因此,在其即位的当月,便谕令大学士、尚书、侍郎:“政事中有应行应革能裨益国计民生者,尔等果能深知利弊,亦著各行密奏。”,然后在雍正元年(1723)元旦,给地方文武官员分别发布的上谕中,讲古代纯臣皆“兴利除弊,以实心,行实证”,发出为国计民生改革的号召。他整顿吏治,反对因循苟且,反对朋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还把财政和民政联在一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清查亏空,经过三年的清查,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实行耗羡归公及养廉银制度,官场较之前确实清廉的多;实行摊丁入亩制度,等于废除了人头税……在整理财政的同时,他对行政制度也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完善与推行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在处置民族事务方面,他积极经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坚决镇压某些上层分子的叛乱,改革民族地区的建制等。
雍正即位后,与其争夺皇位的政敌允禩等人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雍正帝对允禩、允禵集团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直至消灭对方。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帝即封允禩为廉亲王,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让他掌管理藩院、工部事务,还将允禩党人贝子苏努晋爵贝勒,将其子勒什亨担任领侍卫内大臣。但对这一集团的另一些成员却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召允禵进京,削夺王爵,囚禁于遵化景陵,将允禟驱逐到西大通(今青海大通县东南),由年羹尧监视,将允䄉革爵,抄家监禁。这样就使集团首领分散于各地,联合不到一起,完全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雍正二年(1724)3月,青海胜利,雍正政权力量加强,便开始橙汁允禩一伙。4月,对允禩本人声罪致讨,说他“肆行悖乱,干犯法纪。”。5月,革去苏努贝勒。雍正三年(1725)12月,年羹尧赐死后,更加加速惩处允禩等人。到雍正四年,允禟、允禩先后囚禁致死,允禵迁到京城景山,其他允禩党人也遭到处分。至此,经营20多年的允禩集团彻底垮台。
雍正帝多妻妾,皇后和妃嫔有八个,传说他好色伤身,这也无从考证。他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但长大的只有四子一女,其中弘时因罪被削除宗籍,可见他的残酷。
据清世宗实录集中,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一日得病,至二十三日便驾崩了。关于他的死因,有人认为是中风而死,民间传说是被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进宫刺杀致死,也有人认为是吃道家丹药毒死的。
总体来说,雍正帝政治的积极方面是占主导地位,他为乾隆时期的鼎盛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促进清朝的继续发展!
Chwa
希望大家支持我,雍正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中最勤奋的一个,“康雍乾”盛世中承上启下的君王。雍正帝在位13年(1722-1735),每天凌晨4点起床,工作至深夜,一年只在生日那天不工作,雍正每天平均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批阅奏折十分认真谨慎,据说有的奏折的朱批可达上千字,比奏折本身的字数还要多。雍正在位13年,一共处理了奏折192000件,每天的朱批字数可达8000字,也意味着他每天得看好几万字的奏折文章。而且日复一日地坚持,这份毅力和恒心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秋鸣山车神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雍正的日常生活,基本围绕着工作进行的。没办法,谁让他是一个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雍正早年间的生活,其实过得较为隐忍。他虽然是一个亲王,却不是继承皇位的人选。只是后来太子失位,才有了雍正的机会。
在担任皇子,乃至后来被康熙挑选为继承人后,雍正仍然十分的隐忍,没有刻意的去表现自己雄心大志的一面。很多事情,他也都没有放手去做。但到了皇位到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图为雍正画像
康熙皇帝虽然被后世赞扬,但在康熙执政的后期,朝廷官员贪腐严重,国库空虚,天下仍然不安定。雍正既然接手了这个位置,就不会过那种庸庸碌碌的生活。可是,天下大事那么多,光靠皇帝一个人,肯定处理不过来。
而中国从明朝时期开始,就废立了丞相。朝廷大小事务,都要由皇帝亲自过目处理。再加上雍正的一番雄心壮志,自然要天天加班,每年都没有什么节假日。即便是雍正立了一个军机处,每天也都忙不过来。
图为军机处
对于雍正来说,他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整治贪污腐败。而整治贪污腐败的头一件事,就是清查过去的钱粮。这也是过去贪污的重要源头。雍正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清查的领导班子,从上到下,一层层的查下去。查到一个贪官,就立刻抓一个贪官。不包庇,不手软,敢于揪出那些贪官。
图为雍正画像
除了巡视,雍正又会同诸位大臣,搞了一套财务制度,把钱的关系理清了。这样对于将来整治贪腐,还是有用的。对于那些已经贪污的人,雍正也会想尽办法让他们把过去贪污的钱吐出来。官员要是想要指望贪污一笔,造福子孙,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雍正会让他的家族接着还债。为了让后来者不敢贪污,雍正自然是要严惩贪官,还官场一个政清人和。当然,仅仅是除贪这件事,就耗费了雍正大量的精力。
图为雍正画像
同时,他又要应对边地的叛乱大动刀兵。还要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跟“火耗归公”这两条大政方针。上述种种,全都要做到,肯定会把雍正逼成工作狂。更何况还有平日里的琐事。
但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就是要找到接班人。这是很难的。康熙晚年为此困扰不已。雍正也亲身经历了其中的种种波折。他知道当时清朝推行的立储制度是不合适的。所以,为了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他做了两件事。
图为雍正剧照
第一件是扩大储君的人选。从皇子到皇族宗室,只要符合继承的,都会被纳入到未来皇帝的名单中。为了不让这些继承人搞结党营私,内斗争权,雍正决定在自己去世前,不公开皇位的人选。这一套,也就是后来的秘密立储制度。
第二件事,就是培养这些将来的继承人。他把皇子们都送去读书,让最好的老师教学。还把教学地点设在他的工作地点旁边。这样一来,他平时工作之余,也可以督促皇子们读书。雍正推行的这些办法,后来都在清朝又延续了一段时间。
图为让皇子读书的“上书房”
相比较于康熙和乾隆,雍正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一直都是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做过一些不错的事情。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