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的哪些作品可跻身世界(文学)名著之列?
邹明 Jim
笔者认为,鲁迅的《狂人日记》,老舍的《猫城记》,钱钟书的《围城》可以跻身世界名著之列。五四以来,思想与精神的解放以及作家们视野的开阔让中国之文学进一步与世界相容。无论是深入挖掘人性的意识,还是进一步探讨现代人精神上的困惑,都毫无疑问地为作品本身增加了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带着国人的思考与哀悼,逐步走向世界,甚至可以跻身于世界名著之列。
1、 何谓"名著"
所谓"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的主题和经典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警示和影响深远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2012年,莫言凭借着其长篇小说《蛙》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似乎成为了中国文学成功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在颁奖词中曾评价莫言"他是继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后,也是继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比很多人都更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写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宏达如挂毯的故事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也没有跳绳的少女,但他所描绘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让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我中心和贪婪永存。"我们不难见得,文学虽然受到语言的种种限制而具有国度的划分,但人类的自我与贪婪等种种人性弊病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属于人类的共同问题。
在现代作家之中,有众多反省人性与国民性,甚至是反应现代人所共有的精神困惑的文章,但由于政治因素等众多原因或许未能走向世界,但毋庸置疑,仍是瑰宝一般的存在。
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学习了西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因而时刻以现实作为基底,揭露在现代社会动荡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着的现代人们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
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文白夹杂的方式营造精神和现实中的两重空间,甚至以两重空间对立的方式,揭露现实的残酷与现实中人性的残酷。启蒙人性的"月光"成为了现实世界中狂人疯癫的原因,夹杂在书中的"吃人"真相被现实世界中的仁义礼教掩盖的面目全非。"救救孩子"的呼喊振聋发聩,它不仅仅是对于未来能够出现"真正的人"的美好祈愿,更是对于已经迈入深渊的自我最深刻的忏悔与反思。当下人们对于鲁迅的回避似乎也是不愿面对鲜血淋淋的疤痕,殊不知被盲目掩盖的疤痕最终逃不开溃烂的命运。我们难以否认人性中的弊病,也难以掩盖《狂人日记》中,思想的光芒。
《猫城记》中,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也有历史,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而"我"亲眼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作者借猫人混乱的生活和丑恶行径的描写,对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并间接抨击了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的内政外交。而猫人的全族毁灭,也显露了作者对民族前途的瞻望染有比较浓厚的悲观色彩,这反映了作者不断寻求真理过程的曲折和内心的矛盾痛苦。童话寓言的背后,是将人性的弊端拓展到民族的层面,是对人性的反思,也是对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3、 现代人的精神困惑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人类面临着普遍的精神困惑,即在现代化的社会与相悖与现代社会思想的矛盾冲突之中,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长时间处于一种无处安放自我的零余者的状态。这些零余者将现代人所处的精神困境加以放大,并超越了地域与国度的限制,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困境。
《围城》的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在特定的时代之中,围城中的人们一方面盲目地崇拜外来的新鲜事物,另一方面有急于用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道德评判标准对新鲜事物加以衡量,因而使特定的时代非新非旧,非前进亦非倒退,殊不知墨守成规变成了一个民族最大的衰退。面对这一两难的境地,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也无疑陷入了进退两难甚至是自我怀疑的困惑之中。事业爱情家庭似乎都在时代的夹缝中沦丧为不伦不类的时代产物,接受甚至是盲目崇拜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们回到了封建而又传统的故土,却认不清是故乡还是他乡。于是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又失去了自我。
钱钟书先生或许并不以小说的创作为长,《围城》中也存在着过于考究深入的学问让人深觉晦涩,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属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以及人生处处是围城的生存无奈之感,却跨越了地域与时代的隧道绵延至今,使深处精神困惑的现代人不乏认同之感。
所谓"世界名著",创作于过去,映射于当下,反思于未来。
SSer潇湘子
首先发现你的问题有一个错别字,跻身不是挤身哈。
跻身: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踏进、跨入。
不是挤进去哈。
如果说古代作品,中国的诗词曲赋是无人能及的,但几乎不能翻译。
美国诗人、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领军人物埃兹拉.庞德先生说,“中国的《诗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而《诗经》里的诗很多是体力劳动者的业余创作。如果屈原、三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李清照、关汉卿、马致远……们的作品能够原汁原味翻译过去,歪果仁会觉得他们的诗歌比不上中国诗人的诗歌。
日本的俳句,埃兹拉.庞德先生也很喜欢,很牛吧?可埃兹拉.庞德先生也知道俳句是向中国的绝句学的。
还是只谈小说吧。
愚以为我国四大名著都可以跻身世界文学名著,尤其《红楼梦》和《西游记》。
与《红楼梦》类似的,写家族和逝去的时光的小说有日本的《源氏物语》和法国的《追忆逝水年华》,分别是11世纪和20世纪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
《追忆逝水年华》的金句是:“真正的天堂是已经失去了的天堂。”
多么像《红楼梦》的“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由于《红楼梦》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史诗的手笔,它与另外两本书相比毫不逊色,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且《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间还隔着一部《金瓶梅》。
《红楼梦》是最中国也是最世界的小说。
《西游记》,如果矫情一点,可以说已经是先锋到今天的魔幻现实主义,如果不矫情一点说,应该是世界上最早把神话和小说结合得最好的作品吧?
近现代应该是鲁迅和沈从文的小说,他们分别写尽了中国人的恶和善。
他们精警和优美的文笔,那种中国味,也是几乎无法翻译的。
当代则莫言、余华、阎连科的作品。
杜太-SALLY
中国除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入选之外,红楼梦当仁不让,还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Z
谢谢邀请!不再回答,倏忽月余。然每逢无聊翻阅头条数十分钟后,随即传来官方悟空提问的消息。心中盍盛感激!可有人说这和推荐为首页一样是机器人所为,又恐是嗟来之食。
在以前回答每天堆积的很多问题时,皆是挑选深奥难解的不回答平淡易知的。是不是自诩,诸位可查看我的回答动态。
回答文章虽无清骨侠爽之风,行墨如云之气,可也博学昌达,品爵亦当受益。然阅读量不高,点赞更少,粉丝寥寥可数。谈什么推荐量!再加吾之不慧,从无插图。还有,说出来你一定惊诧----我都没有工作证...
诸多不能时髦影响飞跃的因素,是绝对迈不过你们这道门槛的。有如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前面说的”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这些都是我要再三告诉平台不回答的缘由,请勿再邀请,免得忐忑不安,力不从心。
大凡头条上消遣玩乐者居多,但时间久了,还是图些小利或名誉者有之。二者必居其一。
Jacquenet一家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让没有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的名人窝头翻个现大眼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是让没有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的名人窝头翻个现大眼。这样说有人会不太同意,没关系,要用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人性常识等证据来说明一下。
先看看《红楼梦》书里自己带的100条历史常识:
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宁国府是皇帝下旨建造的,宁国府正面是五个东西走向的大门,这说的是中国大地上独一无二说的北京天安门。“主子和奴才”是清朝满人专用词语,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到了清朝,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贾宝玉的贾家大院天天张口主子,闭口奴才,这在大清朝的中国大地上只有一家,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宫。
贾宝玉家大院有穿龙绣装的人物出现,封建社会规定绣龙服是皇家专用服饰,是皇帝和皇子才可以穿的。贾宝玉家过年祭祖里的描写:抱厦前上面悬着只有皇帝家才能挂的九龙金匾。贾宝玉家大院满院子跑太医,太医是干啥工作的?学过历史和会查字典的同学都知道。满院子跑太医的地方除了皇宫就是太医院。贾宝玉家大院到处都是进贡的用品,就连过年放的烟火也是各处进贡的。进贡:指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给皇帝送东西称为进贡,皇帝给别人东西叫赏赐。
这些历史常识只要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猜测和推理思考,历史常识都不知道的红学家应该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再看看汉语文学常识:
历史记载曹寅号“雪樵”, 胡周先生说曹寅有个孙子号“雪芹”,当然曹寅家族的家谱里找不到曹雪芹这个人。按胡周先生说法就是一个号:雪樵,一个号:雪芹,爷俩成哥俩。《红楼梦》书里说的明白,借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告诉广大读者,中华民族是百善孝为先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有为尊者名讳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如果遇到与长辈尊者名字相同或相似读音的字,要回避或加以变通,所谓耳可闻,口不能道也。结果是曹雪芹老先生刚说完,红学家就让曹曹雪芹老先生自己打脸,曹雪芹对其爷爷曹寅的名讳从来不避开,《红楼梦》书里多次出现“寅”字。红学家这就是说曹雪芹老先生大逆不道,毫无孝顺可言。还装模作样在书里告诉林黛玉要知道为尊者名讳的传统。
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说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红学家竟然没了人性常识:
红学家说《红楼梦》是以曹雪芹家为背景原型写成的小说,曹雪芹就是贾宝玉。结果悲催了。老仆焦大的嘴骂起人来可以说是很黑的,因为他用汉语言中凶狠,恶毒的话在骂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是当着贾宝玉和王熙凤及很多族人的面骂的。红学家让曹雪芹自己写书自己去捡骂,不要脸的极端表现,红学家看来是不要脸习惯了!
《红楼梦》书里最狠毒的是柳湘莲的跌足骂:“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历史有这样丧心病狂的给自己家族脸上贴骂的的吗?不学有术红学家得多么恨曹雪芹啊!竟然让曹雪芹老先生毫无人性的找人用最恶毒和无耻的话骂曹氏家族,最后还让曹雪芹老先生自己写出来,告诉广大读者骂的有道理。中华文人的精神分裂到这样的程度了吗?善良的中国人没人会相信的。这是不学有术红学家没有人性的阴谋诡计。不学有术红学家是在侮辱所有喜欢看《红楼梦》的善良读者的智慧。
一些所谓文化名人研究号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这些没有中国历史常识,汉语言文学常识,人性常识的文化名人表演了窝头翻个现大眼!《红楼梦》的读者都是上过学,念过书的,对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人性常识都是知道的,这些没常识的红学家骗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y6ing顺其自然
不知道,你让我好好想想。莫言算不算中国作家。
谁是missD
能够跻身世界文学名著的应该是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它是鲁迅先生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鲁迅先生也曾为《阿Q正传》的俄文译本作过序,他说:“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在我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作为一部描写“中国的人生”的作品,有很深广的社会概括力。鲁迅先生觉得,人生问题不只是生活的境遇、劳动条件与物质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及人的精神、价值取向等问题。阿Q的形象留给全世界读者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既可笑又可悲的“阿Q精神”。鲁迅先生作品的目的就要人们改变这样的“精神”。所以,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成为了一个全世界闻名的艺术典型,在阿Q身上集中体现了精神胜利法。
sarah_wang1986
三国演义,西游记
mliu
因为限定为文学名著,因此根据文学体裁划分,范围就缩小成了小说,剧本,散文,诗歌,剧小说(新体裁,我本人并不推崇,但客观上还是应当列出)。“文学名著”本身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词,因为仅仅凭借这四个字无法确定究竟什么水平的文学作品才配得上“文学名著”这四个字。不过可以找到相应水平的世界名著来判断一下至少文学作品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算“名著”。我倾向于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作为参考,中国文学作品的水平只要能达到《西方正典》所例举的作品水平,就肯定能被称为世界名著。也就是说,我认为中国文学作品是有一些达到甚至超过《西方正典》中所例举的一些作品的水平。
能被称为世界名著的文学作品至少会涵盖三个特点:第一,对人本身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第二,对某个时期历史和时代的社会和精神的精妙还原与深刻思考;第三,对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探索。
只要某一部作品能达到这三个特点中的任意一个,我都认为是优秀文学作品。能对其中任意一点做到精致,我都认为配得上“世界名著”这个称呼。
一,诗歌类
《诗经》,《楚辞》与“古诗十九首”,这几部作品几乎奠定了中国古代以来的诗歌总体思想和表达方式,我不可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作品奠基中国的诗歌究竟会是什么样,尤其是“古诗十九首”,没有这些诗,可能唐诗会是另一个样子。
李白诗歌,杜甫诗歌,李煜诗歌,苏轼诗歌。这四个人的诗歌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表达类型和抒情方式,而且他们四位将诗歌的各个方面发展到顶峰。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国诗歌因为有他们(当然不止这四位,但这四位我认为是最顶尖的),不逊于任何外国诗词,甚至在表意和抒情上要比外国诗词高出一筹,论诗歌的顶峰 必然是中国无疑。
二,散文类
先秦诸子散文,散文方面,中国先秦散文尤其是道家学派的庄子的散文无论是在思想性上还是在哲学性上丝毫不逊于西方那些优秀的散文大家,比如培根,约翰逊,兰姆等人。
三,剧本
我认为这一点上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差距较大的,这点和中国戏剧的历史有关,中国古代戏剧尤其是元代以来的杂剧很大程度上受了中国诗歌的影响,在语言和用词上有诗词的美感,但是深度略显不足,在中国文学的各个体裁中是属于起步较慢,发展较为平稳的一种。西方文学不同,因为莎士比亚的缘故,戏剧几乎是西方文学在小说发展起来之前最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也诞生了无数经典作品,在戏剧上,中国戏剧确实差了西方戏剧一截,即使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戏剧引入西方元素,还是差了一截,尤其是没有一位比肩莎士比亚的剧作家。但是中国戏剧中仍然有我认为能达到世界名著高度的。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难以想象中国戏剧在没有接触西方的时代就会诞生一部具有如此特色的剧本,这部戏剧在人性和命运的描摹上几乎不逊于莎士比亚的作品,也难怪伏尔泰会如此推崇。
曹禺的《雷雨》,曹禺的作品有他独有的特点,就是人物生命力的体现,而《雷雨》这部作品是这种人物生命力的独有体现,在读的时候那种人物生命力“冷热”的体现极为明显。
四,小说
小说可能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最能体现中国作家水平的一种文学体裁,因为作家和作品非常多,各个作家和作品的特色又非常明显。很方便分析。
《红楼梦》,这部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可惜只有一部,如果曹雪芹有大约十部类似于《红楼梦》的作品,可能曹雪芹就会成为中国文学经典的中心。在描写中国人方面,能和《红楼梦》媲美的可能只有鲁迅先生的作品了。
《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改编为老版电视剧的时候,编剧之一的刘树生先生就曾说《三国演义》和西方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相比有差距,尤其在描述人性方面,但是《三国演义》仍然有其经典性,那就是“超越利益的人类情感”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英雄气魄。第一个无需解释,第二点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在其身上都有体现,我认为可能真的不亚于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船长。
钱锺书《围城》,因为钱锺书先生的学识实在过于渊博,可能能与钱锺书先生一比高下的只有约翰·弥尔顿。《围城》这部作品几乎是钱锺书先生的代表作,这部书的经典之处我认为不在用词,也不在故事性,而是思想性。但是这部书的思想性我认为是钱锺书先生作品中最浅的一部,因为它是小说。
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前已经提过了,经典文学之一的特点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和思想的精致的还原,路遥先生做到的已经远远不止于此,甚至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之一是主角人物身份的转变。
阿城《棋王》,相当具有中国文学特色的小说,那便是乡土寻根的思想体现,在乡土寻根一类小说中,我很喜欢韩少功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马桥词典》,《马桥词典》这部作品的野心很大,甚至开始突破文学范畴而到语言学范畴。但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国新时期乡土寻根类文学作品,《棋王》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因为在人物刻画上实在太深刻了。
金庸《天龙八部》,《鹿鼎记》,个人认为是金庸小说中水平最高的两部。《天龙八部》是一部典型的融合了西方文学特色的中国小说,金庸做的相当成功,尤其是塑造乔峰这人物形象。金庸小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写“人”,金庸后期小说人物的文学性相当强,而且金庸小说对善恶的理解也有相当深的哲学性,这几大优点在《天龙八部》中有极强体现。《鹿鼎记》是中国小说中极其难得的佳作,金庸在那个年代对主角的人物塑造和某个文学环境(请允许我用“某个”来代替)的体现即使至今很多作家也难以企及。
阎真《沧浪之水》,近些年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把这部作品当成官场小说是对这部作品的侮辱。《沧浪之水》分明讲的是知识分子的灵魂困境,这部作品的思想境界根本不亚于《麦田里的守望者》。
《三体》,中国文学一向以其深厚的历史性和语言美感让人称道。但是中国很缺乏对未来思考的文学作品,但一般科幻小说又缺乏对社会的思考和人性的理解。《三体》兼具了对人和社会的思考以及人类命运的探索,可能《三体》这个系列小说的缺点就是小说人物的文学性有所欠缺,我比较喜欢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章北海和维德,因为在他们两人身上能看到人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三体》这个系列小说在思想性上至少不低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五,不可分类
中国文学里面有一位相当难分类的作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散文,杂文,小说体现了不同风格,毕飞宇先生在分析鲁迅作品时候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鲁迅这位作家作品的基础体温是高是低?他的散文和杂文是热的,但小说又冷到彻骨。这种冷热反差很容易让读者忽略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是其民族性,中国现代作家里可能没有人能比得上鲁迅更了解中国人,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似乎也没有发现超过鲁迅的。但恰恰因为鲁迅作品的民族性很强,就容易导致在国际上难以被外国读者普遍理解,不仅国际上难理解,甚至中国人也有很多不理解鲁迅的。但我仍然认为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中心,至今很多优质小说的原型仍然来自鲁迅作品中那些人物,无论是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经典人物。鲁迅短篇小说的思想性,文学性和深刻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莫泊桑,欧亨利这些短篇小说大家。
经典文学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描绘“人”,思考“人”。不同于西方文学独有的哲学性,中国文学里很少涉及西方式的哲学问题,且很多作品思想性很大程度上不如西方现代文学深刻,尤其是从卡夫卡开始,西方文学的现代性急剧增强,但中国文学似乎仍然是延续了古典的模式。不过,这些并不妨碍中国现代文学仍然存在有些作品可以达到世界经典文学的水平。中国文学就像中国哲学一样,有其独特的体系,这套体系的评价和西方文学完全不一样。
另外,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看文本,而不是看这些作品得了什么奖。如果有中国诗歌奖,那李白岂不是要垄断一千多年?如果有最佳戏剧奖,那莎士比亚不也得垄断大约四百年?
温情墨墨
星丶尘
感谢邀请。中国作家的那些作品可以跻身世界名著之列?
世界名著,顾名思义,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不仅包括有着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人文价值的社科名著。
单从文学作品角度考虑,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说、诗歌、戏剧作品才能称之为世界名著:
1、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2、通俗易懂,普通人都能看懂的基础性著作;
3、百读不厌,永不过时;
4、有教育意义,对人生有启迪。
满足以上四点,才能称之为世界名著。当然,每个民族的作家,摆脱不了自身的时代和民族的局限,会创作出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从这一角度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中国作家的那些作品可以跻身世界名著之列啊?
从满足世界名著的条件来说,最切题的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么说可能有人不太赞同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那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名著?作为中国人有点民族自信心是应该的,单就从民族的,是可以走向世界的来说,也是行的通的。不过从通俗易懂的基础性著作来说,咱们估计得给外国人一千年时间普及古代汉语后,才能得以广泛流传?
走向世界,国际上获奖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是得到认证的最佳标准。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颁奖词: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的
《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酒国》、《生死疲劳》、《蛙》在国内外获奖无数,莫言做为成就最高中国作家的来说,他的作品可以称之为世界名著。
另外,个人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认为也可以跻身世界名著行列:
1、陈忠实《白鹿原》
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陕西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期画卷,充满了张力。
2、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刘震云一直关注“说话”话题,说着说不着,可以说是中国式的百年孤独。
余华说“人是为了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人活着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儿。许多人拼尽全力,也仅仅是活着,依然过着平凡的一生。
中国人,没有比余华更会写苦难和生存这一命题的,获得1998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