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共分五大卷,写的真实吗?
月光光照荷塘
一个土匪写的土匪造反,必然有心心相惜。哪来真实可言。
在写《李自成》之前,作家姚雪根写过一部小说《长夜》讲的就是土匪生活,这是他被土匪拐带后生活的真实写照。
姚雪根可谓土匪窝子长大,虽然不是自愿的,但是被土匪养大确是事实。在土匪窝里那是混得风生水起。期间还跟匪首李冰沫一起出去打家劫舍过,也不算什么好人。
姚雪垠后来写《李自成》时小说很多情节都来源与这段真实生活经历,尤其日常生活、组织框架、语言等。包括李自成个性,都和曾经的老大,匪首李水沫一模一样。
《李自成》这本书,政治上是反明的。特别是第一,第二部,介绍的情节,几乎都是明庭针对李自成布下多少陷进云云。可谓夸大啦当时李自成的实力。还有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的美化也不符合真实历史。感觉跟八路相似。(不是真历史)
也许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所决定,任何作家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进行创作的。
本书高潮的第三卷四卷,不仅思想性提高了,悲剧色彩也更为浓厚。尤其是开封北京围城战,从开封城中的平头百姓再到紫禁城中的帝王,均有细致描写。
相反,原本起义军中重要人物,则一笔带过。一片石之战,家国之争已经压倒了阶级之争,成为叙事重点,精彩之处让人感叹。
第五卷就是烂尾,据说写第五卷姚雪垠快病的不行,全卷都是口述完成。
平妞
小说肯定是不真实的。真实的就是史书,是纪实文学了,显然,《李自成》并不打算成为一本史书,或者一本纪实文学。
所以许多人说,《李自成》这本小说许多内容被史学家啪啪啪打脸啊!要我说,这才是这本小说的成功之处,成功吸引了专业队的关注,但是,呵呵,这并不是真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李自成》这本小说,几乎没毛病。想挑史实方面毛病的人,看史书去,不要讨论小说。
然而,《李自成》这部小说真正的问题在于:
主人公闯王李自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贼啊!所以我们不能在小说发展过程中,把李自成的团队描写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谁都能打赢,谁都能秒杀——最后被多尔衮灭了。那么多尔衮派的是生化部队吗?
换句话说,如果《李自成》是一部类似《封神演义》的小说,那主人公这方能人辈出,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谁都打得过,是没问题的。
但《李自成》偏偏是一部《水浒传》式的小说,前面觉得主人公们无所不能,谁都搞的定,结果一打方腊,好汉们跟煮饺子一样,一筐一筐的死。
这个逻辑就说不通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哪怕我们就相信《李自成》写的就是史实,也完全没有关系,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研究,这种小说对我们最大的价值其实就两个:
1. 让我们读的开心。
2. 让我们有扯淡的资本。
那么OK了,这本书完全做到了。
有心思说《李自成》写的东西不符合史实的人,为什么不说圣斗士不符合希腊神话呢?
白白兰小兔
肯定不真实呀!你想想,如果现在我们遇到了自然灾害,我们就造反,政府怎么看?再说李自成这些所谓的农民起义军也没为老百姓干嘛好事,相反,坏事干了不少,挑起内乱,还搞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或间接帮助了满清入主中华,开了历史倒车,改变了中华发展轨迹。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自成之流应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唐陆小卷
我买过一套,黑色封皮的那套,大约有十三四本。文革时读过前几本,印象深刻,但这次买后,却怎么都读不下去,去年搬家还是给处理掉了。
姚雪垠写《李自成》,是用心血编撰的。为了这部书,他20多年坚持工作,据称做了上百万的历史笔记。但是,阶级斗争的观念使他的书非常模式化,前半段的李自成、高桂英、李岩的队伍都能参加八路军,而后半部观念改变后,人物就更不易理解了。
这就是人的痛点,以前的阶级斗争观念与他的文字融为一体,放弃阶级斗争观念后,文字也不是他的文字了。
尽管如此,姚雪垠这个名字,在六零后或更大的人心中,总有他的位置。
myxsong
姚文拍马屁本的本事不错,可以让江青都不说不好,你就可以想象这是位什么样的作者了吧?那个年代能出版大量发行的长篇小说,不值一文.与《毛泽东选集》比较更是偉人与得势小人的故事了.文字语言也不好,一句妙语也没有写出来.这些垃圾怎么还有人老要呢?臭味相投,可怜!
☞☜
肯定不真实啊。仅以李自成为例,作者把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和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相结合,将李自成塑造成了推翻旧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这本身就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众所周知,李自成在历史并非是高大全的正面人物。李自成草莽出身,早年曾投靠闯王高迎祥,高迎祥死后,他接过闯王的旗号,继续农民起义事业。李自成为人残暴凶狠,频频在各省之间流窜,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为了显示农民起义的正义性,李自成每到一地,就大肆杀戳当地乡绅大户、贵族豪门,尢其是朱姓王族,不论男女老幼,常常是全门抄斩。这样残暴的杀人魔王,小说一字末提,而反通过种种文学手段拔高镀金,为他披上正义的外衣,这难道不可笑吗?
小说李自成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它对明末重要人物如崇祯、洪承畴、皇太极,甚至生活在明末底层人物的描写都达到了历史写实主义小说的新高度。但出于时代的局限性,小说难免会掺杂作者主观个人感情和朴素的阶级历史观。所以在阅读这部小说,我们不应求全责备,但也不能完全认同小说所倡导的价值现,而应该仔细分辩,认真回味。
天天开心
这是小说,有三分之一的真实性,大事上是真的,如李自成进北京等等。过于美化农民军了,这本书我并没有看过,但是听过据此编的长篇评书。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允许姚把李自成写坏了,李进北京后,干尽了坏事,没有安抚好明朝遗臣和老百姓,没有管好下属,任其祸害百姓,抢了陈圆圆,失去人心,忽视了满族人,未联系好吴三桂,导致他降清,明朝灭亡。这些黑暗面,书中大都没有。
牛牛和妞妞
《李自成》的真实性方面,我只想说,《李自成》是一部打着浓重时代烙印的历史小说。
一、历史告诉我们,李自成是一个历史天空中的风云人物,他通过起义的方式,在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有人以为豪迈,有人以为荒唐,有人以为有助于历史的发展,有人以为误导了历史的进程。但在小说中,姚雪垠先生查阅并收集了众多的史料,这一切都是真实和可信且可敬的。
二、姚雪垠生活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在对农民及农民起义大加肯定的大背景下,小说就有了对李自成及其起义军大加肯定和美化的方面,这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历史的车轮主要是靠变法和农民起义向前推进的社会认知的大环境下,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时代的需要,对李自成抑恶溢善是主要取材标准,张扬李自成的历史价值是对材料解读的主要视角。
三、《李自成》小说的取材有真实的一面,对材料的解渎
又有着明显的主观性。所以说,它是一部打着时代烙印的历史小说。
Cathyzilu
立场上受时代影响,力挺李自成他们的。就像三国演义尊刘一样,真实性一分真九分虚构。李自成张献忠低潮期投降过官府,几天一过又反了。道理一样的,明政府大量的资源用到辽东对付满洲人,李自成张献忠发展壮大最后推翻大明。看出来像谁了?所以当时这部书热捧,现在送人都没人要。
misiiia
只能说有相当一部分不真实,但是大的历史事件是对的,描写过于美化李自成和起义军。几乎将李自成的部队描写成一个明朝末年版的红军。
以闯王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农民起义军,并没有书中所描绘的那么秋毫无犯,他们所过之处,如蝗虫一般,烧杀掳掠,裹挟良民。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姚雪垠所著的《李自成》五卷,我在高中是全部通读了一遍。高达上千万字,详细描绘了明朝末年的历史画卷。涉及到农民起义队伍,崇祯皇帝的朝廷,后金政权。通过摇一学的抵触,如果忽略了美化的部分,很详细的给大家展现了明末时期的状况。
姚雪垠所著的李自成,有一定局限性,也有失真的地方,但总的历史事件是准确的,且文笔优美,可读性很强。我认为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luoxin
第二部获茅盾文学奖,水平不凡。另外几部次之。我认为总的看水平不高,主要在人物塑造上,李自成、张宪忠这样的杀人魔王成了"高大全"式的英雄,让人不可思议。这与艺术手段无关,是当时政治气候以及作家历史观所造成的。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以农民军首领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开史传新河。
Gian
大家好。
说起来很有趣,其实《李自成》里写的最好的部分,恰恰是描写明朝崇祯皇帝的宫廷戏与明朝廷内的勾心斗角。反而对于李自成起义军的描写,显得“高大全”,根本不是17世纪的农民军,而跟20世纪的革命军差不多了。几年前有人把《李自成》里的明廷方面的内容辑出,专门出了一本《崇祯皇帝》,推荐大家可以看看,等于就是《李自成》的精华本。
对于具体的史实,《李自成》里也有很多谬误,比如李岩这个人物其实不存在,南原大战也是子虚乌有。这点其实只要看顾诚的几乎是权威性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就知道了。最能反应姚雪垠史学水平的也是他跟顾诚的笔墨官司。姚雪垠自小说《李自成》出版后,一度以明史研究者自任,引起一些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同仁的反感,顾诚对姚氏之见甚至学风多不认同,写过一篇如何正确评价〈甲申三百年祭〉——与姚雪垠同志商榷一文,文中引用大量史实,对姚氏之说多有纠谬,甚至不乏针砭,文笔酣畅淋漓,简直就是当众打脸。以顾诚的水平,姚雪垠挨打无还手之力自然是意料之中的,而他的《李自成》的真实性也就不问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