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郭松龄为何起兵反对张作霖?
花散南唐
这个问题,最搞不懂的也许是张作霖。
按照张作霖的逻辑:一个人对我好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怎么可以背叛?所以,郭松龄发动兵变叛他,大老张气得不行,当众骂道:“郭鬼子哪那个鳖羔子,到沈阳来,打个行李卷,有两个茶碗还有一个没把,小六子说他是人才,能吃苦耐劳,我一次就给了他两千大洋,给他安家……”
郭松龄为何恩将仇报?
郭松龄夫妇死后暴尸被群众围观(图注)
简单说4个字“拥少反老”——拥立小六子,反对小六子的老子。郭松龄专门写信给小六子解释过:“公待龄以恩遇,龄报公以忠诚。”
郭松龄说这话不是虚伪,而是真心。如果他造反成功,把张作霖搞倒了,不会取代张家自立,而是拥立少帅。可惜,郭松龄很傻很天真,你一个部下,怎么可能让张家父子反目?
郭松龄兵败身死,被张作霖公开暴尸几天,还拍了照片散发全军,以警告那些不忠之人。这样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yinghuangcd
郭松龄与张作霖可所谓是一主一仆的关系,而且郭松龄所拥有的地位与权力也是张学良的放纵与张作霖的信任所得来的,而郭松龄却恩将仇报倒乏奉系。
郭松龄是个极端的人,别人是怀才不遇而他是有才无德之人。当一个人极端到极点之后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国松龄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郭松龄从小就是个机灵狡猾之人,可能这种本领就是天生伴随的吧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在军阀混乱的民国时代。
但,天意都是造化弄人的刚得到的地位还没坐热就被人以通匪嫌疑撤了他的职位,最后在朱庆澜的恳求下恢复了职位。不过天意还是天意此生与营长无缘,武汉起义四川各个地方纷纷独立,在川籍将领的煽动下地方军纷纷发动兵变,朱庆澜被迫离开了四川而郭松龄没了依靠后也辞职离开了四川。
郭松龄在没有落脚点之后只能返回奉天从新发展,运气不错的他回到奉天就拿到了营长的职位,可是天不让他当营长他就不能当营长,刚当上营长的他却被以密谋之罪斩首示众。可能是天意的安排吧,也因为这样为他送上了一个老婆。韩淑秀的拼死求救让郭松龄深受感动,他们后来的爱情也传为了一段佳话。毕业后的郭松龄投奔了孙中山,可能营长这职位是他一生的梗,刚来投奔的他因被赏识给予了广东省警卫军营长。这事对于别人来说可是上天的厚爱,因为谁刚来投奔就赋予职位的,可是对于郭松龄来说这职位是个噩梦这辈子忘不了的噩梦。又是在这位置上还没坐热,由于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郭松龄也受到牵连,他只能撤职又返回奉天企图从新发展,从此他对营长这职位有了深厚的阴影。
不过郭松龄这人运气一直都不错,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好像都影响不到他一样,刚回奉天的他在讲武学堂结识了张学良。
张学良深知此人的军事才华不低想让自己的父亲给他个职位,一开始本想给他个营长职位的因为这职位不高也不是很低赋予刚开始接手到人这职位最合适不过了。
张学良找郭松龄探讨未来的军事计划时郭松龄当时说有多开心就有多开心啊,比较此人可是东北王的儿子未来的东北王。不过当他听到赋予他营长职位时他慌了,他对营长这职位的阴影是不可磨灭的,郭松龄只好拒绝因为这职位太邪门了。最后张学良不忍一个拥有军事才华的人就这样被埋没,就向张作霖推荐了郭松龄,张作霖也爱才直接给了他个团长。郭松龄也没让张作霖失望,在几场战役下来张作霖给他提升到了旅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全线溃败只有张学良和郭松龄所带领的东部部队赢了,打破了吴佩孚的计划。郭松龄也为此深得张作霖看重。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林被任命为第三军的副军长,在后来的战役中击溃了直系取得了胜利,被升任为京榆驻军司令部的副司令,他所处的职务为副张学良为正。
所谓站得高所承受的任务也就越重,站在将领顶端的他不只是军事上繁忙政事上也繁忙,由于在一次政治上的不合。
郭松林带着他的妻子韩淑秀去日本就地考察,也是顺便的带着妻子去度假,去日本和自己的妻子好好的度假不好吗?由于自己的极端不知从那听来的谣言或者又不是谣言,听闻张作霖要在日本购买武器,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就起了反奉的念头。
为此他展开了反奉的措施,他带着七万精英离开了奉系,张作霖也不在意这个小问题因为自己的事多着。郭松龄知道自己实力单薄因此他带着张学良给予他的七万精英寻找了冯玉祥想联合冯玉祥进攻奉军,而冯玉祥却玩弄郭松龄在进攻奉系后冯玉祥退出了反奉。在前无道路后无退路的情况下郭松龄含愤继续前行,不过郭松龄拥有者超高的军事才华凭借着自己的才华郭松龄一路战赢了下去。
张作霖意识到危机之后寻找了日本人求助,这更是激化了郭松龄的反奉念头。郭松龄反奉只是反张作霖而已,这是因为郭松龄对日本人的厌恶打心里的厌恶因为日俄战役使他失去了所有也是为此他才从军。张作霖购买日本武器郭松龄认为他有亲日行为了且张作霖还想用这些武器攻打南方国民军位次激起了郭松龄反奉。
在日本人的帮助下郭松龄节节败退,最后被活捉了。以仆反主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今这在道德上都是天地不容的,滴水之恩本应当涌泉相报,而郭松龄却恩将仇报拿着住家的东西攻打主家。张作霖活捉郭松龄之后觉得很耻辱被自己信任并给予官位的人给谋反这对于谁来说都不是好受的。
为了熄灭自己的怒火张作霖下令把郭松龄夫妇暴晒三天以解自己的怒火,并以此来警示不过张作霖也没做的很绝也为郭松龄夫妇换上新衣裳为其保留了形象。
所以说郭松龄反奉大概也就几个原因,自己的极端形为是引发的基础所谓一切事物从自身开始,还有就是张作霖的亲日激化了郭松龄的情绪郭松龄本就是厌恶日本人到极致的人,还有就是自己的政治意见时常与他们发生冲突。也因为郭松龄的反奉引起了后来的皇姑屯事件,以及东北易帜gowithwind
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坐拥30万东北军,以及富饶的东三省,在军阀混战中每每占据上风,自郭松龄举兵反奉后元气大伤。
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奉军内部分歧严重,矛盾重重。以张作霖绿林时期的兄弟张作相、汤玉麟等人为代表的老派思想老旧,有勇无谋。以杨宇廷等人为代表的“士官派”(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深得张作霖器重,主张进攻中原,并借此打压郭松龄所在的“讲武派”(东北讲武堂)。而郭松龄本人深受孙中山思想影响,主张固守东北,安稳民生,想要打造一个民主的东北。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
恰逢张作霖交给他五万精兵镇守东北门户,郭松龄野心膨胀,联合冯玉祥等举兵反奉,一直打到奉天城外,张作霖迅速做出反应,指使日本关东军从旁打击。郭松龄不敌,被捕后枪杀于老达房,其轰轰烈烈的反奉运动宣告终结。
张作霖平叛后,还曾效仿曹操笼络人心:张作霖宴请军中要员,酒至正酣,手下人抬来一个箱子声称内部含有郭松龄与军中一些人秘密来往的书信。众人吓得不敢吱声,张作霖大手一挥命人当场烧毁,其谋略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年纪轻轻的郭松龄怎么可能打的过老奸巨猾的张作霖呢?
谢谢邀请!
(我是吃货,为酒代言,回复必精品)
Yo Fun
郭松龄,(1883~1928)字茂宸。辽宁沈阳东陵深井子人。奉系军阀大帅张作霖手下得力爱将。少帅张学良的亦师亦友。
那么作为张作霖身边的红人,张学良的恩师,郭松龄为什么会倒戈反奉?
这事还得从第二次直奉大战后说起,当时奉系军阀内部发生了强烈的地盘之争。大帅张作霖派姜登选区去接管江苏。郭松龄去接管安徽。当时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于是杨便去了江苏,把姜登选弄到了安徽。郭松龄则落了个空,当时郭松龄在直奉大战中的功劳是可圈可点。无论怎样论功行赏,都有自己的事。于是对杨宇霆怀恨在心。也对大帅张作霖的做法感到不满。
奉系军阀内部,出现了几大派系分为元老派,革新派和陆大派。也逐渐形成了各派之间的纷争。老派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张作霖一起出道的结拜兄弟。有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孙立臣,吴俊升等人组成。而新派则是由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常荫槐,王树常,于国翰等人组成。杨宇霆在新派中被视为领袖。
那么陆大派就是以郭松龄为首的,包括张学良在内,由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人员组成。郭松龄呢一贯主张:精兵强卒,开发东北,不事内争,抵御外侮。而杨宇霆则极力主张奉系势力应向中原地区发展,并且仗着老帅张作霖的信任,傲慢至极,专横跋扈,目中无人。而郭松龄属于那种不善言笑,特别严肃,心胸还比较狭窄的那种人。因此二人历来是不怎么和睦。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1925年,郭松龄做为奉军代表,访问日本期间。得知大帅张作霖与日本政府秘密签约,张作霖曾以合约条件,向日本索要军火,用来攻打冯玉祥的国民军。此事激起了郭松龄的气氛,并向同在日本访问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表示:国家到了这种危难的地步,张作霖还以个人权利,以权谋私,出卖国家。他的这种做法我无论如何是不能苟同的。如果张作霖若敢攻打国民军,我就打他。并且请韩复榘转达自己的合作意向。
后来郭松龄被张作霖电召回了奉天,随后即被派往天津部署,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郭松龄到达天津后,秘密派遣亲信到冯玉祥处。经过频繁接触后。准备伺机武装反奉。
1925年11月13日,张学良召集郭松龄,李景林等人在天津开会,传达大帅张作霖的口令。商议进攻国民军的计划。,郭松龄在会上当场公然抗命。公开发表陈述不可与国民军开战。大战在即,郭松龄仅如此表现。张作霖无奈,似乎觉察到了郭松龄的异常。于是电令郭速回奉天听候命令。郭松龄接到电报后,立即派人去包头与冯玉祥接头,并与冯及李景林达成共识,双方协助支持反奉。
11月19日晚,郭松龄在天津国民饭店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公开表示对张作霖,杨宇霆所做行为的不满。并以军团长张学良的名义,下令部队撤退到滦州。
11月21日晚,郭松龄发出来讨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提出了三大主张,一,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要求祸国殃民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祸首杨宇霆。三拥护张学良为首领,并改革东北三省。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将所部整编为五个军,亲自任总司令。大约7万人的部队像奉天开拔。拉开了反奉大战的序幕。
后来郭松龄在反奉战斗中,由于李景林背盟,冯玉祥违约的因素,孤军奋战。最后导致反奉失败。被张作霖活捉后处决,落得个暴尸街头的下场。
鼓嘴
先谢谢激请!1925年11月21日晚,郭松龄发出讨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內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祸国梅日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只能怪郭松龄没帅才头脑,没有真正了解大帅张作霖,兵反未成,反而削弱了东北军的势力,内部一连串的内讧,促使小日夲进我东北的野心。又连内了张作霖向日夲寄兵的诚诺,后未实言,导至小日夲炸死了张作霖,反使东北人民早被日夲帝国主义的奴役。真是叹惜!
三十万军统张作霖,独掌东北三省权。
用苦良心假投日,强军备战等机时。
冯林革做战功大,扭转战局郭松龄。
因战而救张作霖,封督军却无松龄。
谁知郭某心太急,那知大帅后高封。
只听佩孚女人话,误判作霖己投日。
巧得大帅兵五万,不知天高野心.膨。
联合冯军举兵反,一直打到奉天城。
暂背汗奸卖国名,联日一举歼松龄。
捕后枪杀老达房,反奉运动告终结。
平叛后事张作霖,效仿曹操笼人心。
宴请军中名要员,酒至正酣抬箱来。
声称箱内此书信,是与松龄有来往。
众人吓得不吱声,命人当场烧密信。
可见大帅多谋略,老奸巨滑给日焚。
可悲可泣魂飞去,中俄联手叫曰亡。
阿土猪猪的大海
郭松龄本身就是个颇具野心的人物,据有关介绍郭相貌冷峻,性格偏激,不拘言笑。虽号称郭子仪后人,但实际他的出身低微。虽然有才具,但在军界混了很多年没成气候。后投奔奉系,得遇张学良方得一展才具。
张作霖在郭松龄造反失败后曾骂郭:“郭鬼子这个鳖羔子,到沈阳来,打个行李卷,只有两个茶碗还有一个没把的。小六子说他是个人才,能吃苦耐劳,我一次就给他两千块大洋,给他安家。那时候他感激的把他妈给我当老婆他都愿意。
其实绿林出身的大帅张作霖开始就不太喜欢郭。据东北军老人回忆:“郭氏为人刚愎自用,作风跋扈专断,不为张作霖所重,独赖张学良多方向其父讲好话,终于使郭得以畅行其意志。”
郭松龄之所以起兵反张作霖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其本身有才具,也有一定抱负。其夫人的支持也不可忽视。
2,郭虽受张学良重用,尤其入关作战战功极大(一二次直奉战争中只有张学良郭松龄部屡建大功),但最后却总被别人摘果子(当时按照功劳拟以郭出任安徽督军,但被姜登选获任)。郭内心极其不满。
3,张作霖想凭借东北支持,举东北一隅之力问鼎中原,做北洋政府领袖。郭则主张退出关内,发展东北经济,保境安民。不为张作霖所喜。
4,郭与张作霖手下红人杨宇霆关系恶劣,相互抵牾。杨宇霆对郭极尽排挤之能事。
5,郭与冯玉祥的私下联盟加强了其信心,但没想到老冯他们太不给力。
综合以上因素,郭是准备取张作霖而代之,从他随着战事顺利说的话就可看出。开始说起事目的是让老帅退位,推少帅上位;后来公开表示请张学良出国学习一段,自己代理几年,一展经纶抱负。但没想到张作霖在日本人支持下反败为胜,但也埋下了张作霖被炸的种子。
郭被平息后,张对日本人要求履约的催促拖三推四,最终被关东军炸死。某种意义上说,郭间接促成了张作霖之死,更间接改变了东北局势。
设若郭不起兵,张作霖不死,东三省不会很快形成被日本占领的局面。张学良也曾表示:若茂宸在,局势不至于此。某种意义上郭也是改变东北历史的人物之一。
心享文化传播
郭松龄算是奉系军阀的中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受到过张作霖的重用,跟张学良的关系很铁。但是郭松龄出生于贫苦人家,早年跟随过孙中山,信奉孙的三民主义,“左”倾思想根深蒂固,后来共产党人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加之郭本人同张作霖也有矛盾,受到张的排挤,因此后来反奉。
宋刑统Ben
1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张作霖,绿林起家,后投靠官府,使尽权谋,凭借敏锐的嗅觉,还有对时局的观察,一步步做大,但骨子里都是军阀做派,传统君王体质!
2郭松林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早年投身同盟会(信奉三民主义),后参加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后才回东北投靠张作霖,任职于东北讲武堂教官,因派别原因一直被以杨雨霆为首日系军官所排挤,后期因攀上张学良高枝才有所好转,在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林指挥的军团起到了主要作用,功劳最大……但是最后张作霖分果果时,没有分给他应得的一份!
综上所述就不难理解了,两个人思想如平行线,后期又积怨已深,爆发点只是一个恰当的机会与理由!
.べsIsyYan
张作霖,东北军伐,出身绿林草莽,为人奸诈,投靠日本人,为虎作伥,欺压百性,鱼肉人民。身为他麾下的热血青年军官郭松龄,对他的所做所为,极为不满,再加上他投靠日本人,日本人占领东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奋起抗日,而他拥有数十万军队,不抗日,而情愿做日本人的狗,当汉奸。岂不激起热血青年军官郭松龄的反对?所以他起兵反对张作霖就不难理解了。
陈安妮
第二次直奉大战,郭松龄立下汗马功劳,论功行赏时却没他的份,换谁也接受不了。恰恰被派到日本时又偶然获悉张作霖另派他人秘密办理机密大事,郭松龄顿时火冒三丈,感到被张作霖当傻小子耍,再联系到没有被赏赐,心中愤愤不平。由于他跟张学良过从甚密,张学良对他尊敬有加,两人有共同的语言,因此从心底里就产生了拥戴张学良反对张作霖的想法,终于决定起兵反奉。可以说,导火索就是对张作霖封赏不满,这也是张作霖万万没想到的。如果张作霖能够给他个适当赏赐,他决不会干出反奉的事来。
郭松龄带兵打仗有才干,性格耿直,说他最终想取代少帅是不对的。放到现在也是,性格耿直的人,永远不会做出格的事。
hiyvonne123
民国时期当时各系军阀林立,张作霖执掌奉系君凡占据东北,与石矩一样当时奉系军阀内部也派系林立,如张作相、吴俊生等组成的老旧派,杨宇霆、常荫槐等组成的士官派,以及郭松龄、李景林等组成的陆大派,所以说奉系内部并不稳定,各派为各自利益明争暗斗。
张作霖土匪出身,后来被招募和依靠自己的几个兄弟的支持才掌管了当时的奉天,成为了奉系的首领(大帅),但因出身绿林,军队没有经过很好的系统训练,军记很差,战斗力不强,军队弊病也逐步显示出来。张作霖因此当机立断,迅速积极任用了一批留学归来和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训练新军,这也导致了奉系内部“士官派”和“陆大派”的崛起,而两派的斗争也间接导致了郭松龄的背叛。
郭松龄与杨宇霆的冲突:杨宇霆作为士官派的首脑,他得到张作霖的赏识比较早,张作霖对于杨宇霆非常偏爱且委以重任,杨宇霆主张扩大势力带兵出关向中原地区发展,但郭松龄主张发展开发东北、精兵强卒、抵御外侮。另外杨宇霆恃才傲物,郭松龄虽领导军队能力很强,但心胸狭窄,为人固执,尤其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功劳很高但却一无所获而杨宇霆却接管了江苏,这让郭松龄非常不满。
郭松龄有自己的野心郭松龄曾经加入过同盟会,因此他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对张作霖旧式军阀统治极为反感。另外,第二次直奉大战,郭松龄战功卓著,张作霖分配不均,郭松龄心中就已经有了情绪,后来郭松龄知道张作霖大量购买武器,想与南方开战,这自然违背了郭松龄开发东北、精兵强卒、防御日俄势力的主张。此时,郭松龄受到各派的排挤,这一些事情都让他非常愤懑,在他心中不断积压。
郭松龄有反奉的能力郭松龄与张学良亦师亦友,通过自己的能力以及张学良的支持,以及郭松龄依靠两次直奉战争的军功一路高升,另外,张学良对其很是纵容且有盲目的自信,导致郭松龄实际上掌管了奉军的大部分精锐,因为郭松龄在奉军精锐中声望极高,又加上联合冯玉祥的势力,郭松龄是有反奉的能力,刚开始郭松龄也的确势如破竹,逼得张作霖与日本人签订协议,才得以阻挡住了郭松龄的攻势。
时尚动力吧
奉军从1925年初大举入关,到8月间,已占据了热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直达上海。这时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势力范围,北自黑龙江,南至上海,几乎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繁盛地带。这是奉系的鼎盛时期。正当张作霖踌躇满志之时,郭松龄在滦州誓师,倒戈反奉,形势危急,让张作霖一度想逃入日本租界避难。
郭松龄其人郭松龄是奉系中别具特色的一个人,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曾加入同盟会,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郭松龄对奉军的改革颇有建树,在战争中屡立战功,而且由郭经手训练的部队,都成了东北军的精锐。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随着张学良地位的提高,郭也成为奉系举足轻重的人物。
郭松龄倒张之由郭松龄倒张有三大原因。
一是郭松龄时年已经42岁,且有病在身,自知活不了多久。他想要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抱负,也就是取张作霖代之,成为称霸一方的实权人物。至少能过一下瘾也是好的。
二是奉军内部派系林立,政见不一,特别是以杨宇霆、姜登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为核心的“洋派”与郭松龄、李景林(毕业于国内军官学校)等为代表的“土派”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郭松龄与杨宇霆更是结怨甚深。
三是郭松龄认为张作霖赏罚不公。
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立有大功,自己以为能够得到安徽督军一职。战后论功行赏,张宗昌、杨宇霆、姜登选、李景林分别得到山东、江苏、安徽、河北各省地盘,唯独郭松龄一无所得,想求得热河都统一职,也被杨宇霆阻挠。
张作霖对郭松龄说:“你还是在我手下,对练兵贡献力量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张作霖把郭当心腹看待,但他心中却只有愤恨,决心不再为张作霖充当保镖,避居日本。
倒张的底气是郭掌握了奉军精锐1925年秋,奉浙战争中,奉军形势不利,张作霖急召郭松龄回国。郭被任命为第十军军长,归第三军团军团长张学良统率。但张学良因常往返津沈之间,所有军务实际上由郭主持。这些部队正是张作霖的精锐部队,让郭有了倒张的底气。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与冯玉祥签订了反奉的“郭冯密约”,并拉李景林入盟,举兵反奉。郭松龄直接控制的部队有六个师和两个独立炮兵旅等,共计7万余人。
由于同盟分裂,加上日本对张作霖的支持,郭倒张失败被俘。12月25日,郭松龄夫妇被杨宇霆抢先密令枪决,死前未能见张作霖最后一面。
qwiser
我认为郭松龄反奉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不成熟,太年轻了,结果被人利用了。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郭松龄反奉是因为大帅张作霖赏罚不公,郭松龄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立下大功,可最后好处都被杨宇霆等人得了,而郭松龄当时想要的是督军位置,而却让杨宇霆抢去了,后来张作霖否认了这一观点,我也认为不可能,因为郭松龄当时手握重兵,在他的占领区里就和土皇帝差不多,郭松龄也不会太在意那些虚名。唯一的解释就是郭松龄打了胜仗后自我膨胀的太厉害,别人的话听不进去了,完全忘了张作霖父子对他的知遇之恩。同时中了冯玉祥的计,被冯玉祥忽悠了共同起兵,可郭松龄起兵了冯玉祥却站在一边看郭松龄的笑话,这就是郭松龄在政治上太年轻了,结果打着张学良的旗号起兵反奉,可郭松龄就没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还敢想取代张作霖,结果落不出所料最后落了个兵败身死的结局。
郭松龄起兵反奉除了中了冯玉祥的奸计外,郭松龄的老婆韩玉秀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韩玉秀一心想着做大帅夫人梦,所以经常吹枕头风,要不说家有贤妻男人不惹祸端,这也是后来张作霖没放过韩玉秀的原因。
最后多说句,郭松龄反奉造成了严重后果,郭松龄部当时是东北军中最精锐的结果这支精锐之师却在内战中全军覆灭,东北军也受到重创,如果郭松龄不反奉,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或许有胆量与日军一战,但这都是假设了。
yoko
张作霖是东北王,是奉系军阀的掌权者,那一个小小的郭松岭怎么有能力反张作霖呢?郭松龄的底气和军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说起郭松龄,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张学良了。在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的眼中,张学良除了老婆不能跟郭松龄睡觉,其他的没有什么不能给他的!简直是两个人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郭松龄追随过孙中山,加入过同盟会,在讲武堂结识的张学良。张学良让他带兵,练兵,给他职务,给他信任,所以管着管着,这些都成了郭松龄的部队了!
郭松龄本身就是一个追逐权利的人,当时在奉系军阀内部权力的分配不公,导致了郭松龄的内心的不满。
恰逢第二次直奉战争,全国掀起的反奉运动,郭松龄就顺势而为了。带着张学良给的军队去反张作霖,打着反内战的旗号,实在是无耻至极!
郭松龄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小河沿暴尸3日!
郭松龄反对张作霖就是为了权利,这次战争导致奉军内部元气大伤,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我是花火,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风之恋
郭松龄是奉军里,最能打仗的将军。战功显赫,奉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最难攻打的九门口攻坚战,就是郭松龄的战绩。而战后论功行赏时,郭松龄被张作霖刻意压制了。官职纹丝不动,就连狗肉将军张宗昌都被封为了山东省的督军。张宗昌的军队,完全是靠打败了吴佩孚的军队收编过来的。而打败吴佩孚的主力部队的郭松龄,却张作霖被闲置了。郭松龄到造反时的职务,还只是张学良的代理而已。由于张学良的信任,郭松龄才是真正的掌握着军队。赏罚不公才是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