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史上最悲壮的诗句是哪句?画面感最强,场景最悲壮!最凄凉?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偏爱

偏爱

我认为,中国诗词史上最悲壮的诗句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没有之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句二十八个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

“在”,只是一个介词。

“西下”两个方位名词合用,表示动作。

没有一个动词。

没有一个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悲壮、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中国古典诗歌,常常用意象表情达意,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语言简单,但意象却十分丰富,意蕴深远。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枯、老、昏、瘦”等字眼,把浓浓的秋色,蕴含在凄凉、悲壮的情调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把前面铺垫的景物,变成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壮、凄凉的触发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生活在元朝,元朝是中国不能说的历史,没有影视剧敢于描写元朝的历史。有人说元朝属于蒙古帝国,中国实际上已经被灭国了。

元朝于公元1271年建立,于公元1368年灭亡。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大概生于1250年,具体卒于哪年难以考证了。

元朝统治初期,取消了科举制,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公元1313皇庆二年,元仁宗恢复科举。恢复科举,就意味着中国的延续,我认为科举制是中国的标签,只要是施行科举制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就是科举制的延续,虽然有很多弊端,很多有识之士建议取消高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制度是唯一一个最公平的制度,古今中外皆然。

马致远生活在那个年代,由金入元,出生在富有文化素质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不得志。他几乎一生的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于是他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所以,我认为,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在那个最悲壮、最凄凉的年代,写下的一首最悲壮、最凄凉的元曲。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把汉语文字的发展水平,推向了顶峰。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具有独特魅力。自此以后,中国人再也无法用最简单的汉字,言志抒情了。

当今时代,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中国汉字正在逐渐失去魅力,因为“PK、Hold、Vlog”这些意境,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汉字表达了,只能用英文字母代替了。

阿妩

阿妩

我认为辛弃疾(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陌简轩

陌简轩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908年,同盟会革命陷入困境,年轻的会员汪兆铭站了出来,提出要去北京暗杀清廷官员,用鲜血来唤起人们对革命的信心。临行前,他咬破手指,给同盟会中好友胡汉民留下血书:

“我今为薪,兄当为釜。”

胡汉民见到血书,顿时哭晕了过去,此时汪兆铭、黄复生等一行人已秘密潜入了北京。

暗杀的对象锁定满清贵族,第一个是庆亲王奕劻,无奈奕劻侍从如云,无法下手。于是蓄意暗杀的一行人把目标锁定为了海军大臣载洵,不巧正赶上当时清廷狠抓官员廉洁作风,王爷也不敢摆架子。没有了八抬大轿的醒目标识,一群红顶官员混杂在平民中一起出了火车站,失去了目标的一行人只能带着炸弹悻悻而归。

有了前两次的失败教训,汪兆铭总结经验,开始调查高官们的日常起居,最后把暗杀目标确定为了摄政王载沣。载沣是光绪皇帝的生父,在清廷位高权重,汪兆铭等人打探到载沣每天早晚都会往返醇王府与地安门上下班,银锭桥是必经之路,于是准备在桥下埋设炸药,通过电气发火,等载沣过桥时将其炸死。

可惜天不从人愿,汪兆铭在桥下埋好了炸药,起身时才发现,桥上居然有人!

很快警察赶到,在桥下起获了炸药和电线,并根据封装炸药的铁罐,抓获了汪兆铭、黄复生等人。

法庭上,汪精卫和黄复生拒绝招供同党,反而争着说自己是主谋,与他人无干。肃亲王善耆见二人视死如归,意识到处死刺客只会激起党人的愤怒,局面更加失控,遂决定从轻发落,以安民心。

1911年的大半时间里,汪兆铭都是在大牢里度过的。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写诗,肃亲王善耆有时也找他聊天,每次都是激烈争辩,不欢而散。

谋刺摄政王,按律当满门抄斩,汪兆铭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只判了个终身监禁。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为挽回败局,宣布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汪兆铭才得以出狱,聚集在法部大狱门口迎接他的群众有上千人之多。

汪兆铭的勇敢赢得了无数革命青年的尊敬,后世评他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而他还有一个更广为熟知的名字---汪精卫。

莎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开国元帅陈毅的梅岭三章。其中的两句诗让我感到了悲壮:“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原文如下: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元帅当年被围梅山,身体染病。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毅元帅视死如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陈毅元帅对比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了的正是革命战士的乐观主义。

开篇只用了三十五个字,就把被困、染病、写诗、解围的整个过程,简单叙尽。

期间感受,都藏在三首诗里,供人慢慢品读。

也许梅岭三章不是诗词史上最悲壮的,但也足够占一席之地。

在我心中还有个尚未崩坏的地方

在我心中还有个尚未崩坏的地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沙西米

沙西米

王师平定台海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李湍洁

李湍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轻易爱上别人

轻易爱上别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南大嬸℃

南大嬸℃

陈子昂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慕白ci

慕白ci

在近代史上有两位烈士的诗词是最悲壮的,第一位: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來人!第二位:吉鸿昌将军;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夏明翰烈士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求解放,被国民党残忍的杀害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后代人,追求幸福的生活和真理,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吉鸿昌将军在日本鬼子横行中华大地之时,他有一颗救民于水火之心,可他报国无门,国民党杀害了他。他告诉人们一个独夫持政的阴暗,一群靠压榨广大老百姓的贪官污吏组成的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对国民党政权的真实写照,所以才有像吉鸿昌将军为了抗日而被他们杀害!吉鸿昌将军的抗日精神永载史册!

紫药水

紫药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毛毛毛脑袋太躁

毛毛毛脑袋太躁

最悲壮的是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倾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小笨cx

小笨c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百姓己认贼作父,朝庭无意白伐,英雄无用武之地,孤独的调谢

青箭

青箭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