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灭亡后,他们相聚在地府,你觉得唐高祖李渊第一个要抽的人是谁?

最新跟帖
yoyolee

yoyolee

第一个抽李治,管不好老婆,弄得天下大乱。

第二个抽李隆基,老了不中用了就早点退休,胡乱指挥毁了大唐。

许许

许许

李渊活了七十多岁,他是个风尘之人,爱好生活,对政治上的野心不是太大,职位够大了就可以了。

依我看,谁都不会抽,而是会以一张慈祥的脸去面对列子列孙。

在唐高祖晚年,李世民继位之后,李渊时不时的会和李世民座谈,在这其中,他们两的矛盾应该早已化解。李世民知道李渊的孤独,李渊也懂李世民的难处。父子俩在一起生活久了,没必要揪着以前的误会不放。

而唐朝经历了289年,这时间在历代大一统王朝已是不少的,更何况唐朝也是我国古代最富强的朝代,无论是军事文化,还是经济政治,唐朝都是世界一流的,在玄宗朝,唐朝的国力换做现在的美国也比不过。

李渊回看这些历史,觉得子子孙孙做的都还不错,至于安史之乱也是有原因的,孰能无过。至于李渊自己,他读过历史,知道强大的隋朝也不过就是二世而亡,他从不渴望自己创建的王朝可以长久存在,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左耳朵星星会说话

左耳朵星星会说话

第一个要抽的人就是他两不成器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没有啥本事,坏心眼还不少,干不过世民,还连带让他好不容易到手的皇帝位没坐多久又退位了,你说这两熊孩子气人不?不抽他们,抽谁。

活动公告板

活动公告板

908年2月21日,唐哀帝李柷被后梁太祖朱温下令毒杀,大唐最后一位皇帝也到了地府,等他推开门,只见屋子里已经有二十人,都是他的列祖列宗,大部分都低着头,仅有的几个抬着头的脸上隐隐还有怒容,他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唐高祖看着这个少年郎,不忍苛责,说:“快进来吧,等你一年了。”

李柷赶紧跑到了父亲唐昭宗李晔的身边坐下,刚一坐下,唐太宗李世民就大声喊了一句:“稚奴说说武才人是怎么回事?”这一句让李柷下意识的从座位上弹跳起来,李晔赶紧拽了拽儿子的衣袖,示意儿子坐下,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柷儿,说的不是你,快坐下。”

李柷刚坐下,低着头偷偷朝太宗皇帝瞟了一眼,看到他满脸怒容,而他身边的高宗皇帝则低着头,并没有要为自己辩解的意思。太宗皇帝继续说:“你作为朕最疼爱的儿子,为什么会将朕的才人占为己有,而且还废了朕亲自为你挑选的王皇后,你这样做如何对得起朕的养育之恩?”

高宗皇帝终于说了一句话;“父王,孩儿知错了!”

“知道错了有什么用,人都被你占了去,这个朕可以不计较,毕竟武才人跟着朕十二年,朕冷落了她十二年。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在生病的时候让她处理政事,还弄出来一个什么“二圣”,朕和你祖父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是让你和一个女人平起平坐的吗?后宫不得干政你难道不知道吗?你母后当年怎么做的你不知道吗?”

高宗皇帝赶紧说:“母后去世的时候,孩儿才九岁。”

太宗皇帝气得扬起了手,怒道:“你还敢顶嘴,如果不是你,武才人后来会迫害我们李家的子孙吗?她能当上皇帝吗?如果不是李唐还有忠臣护佑着,李唐在那个时候就没有了。”

高祖皇帝见李世民没完没了了,就出声阻止道:“好了,二郎,不要再说这些了,训儿子那是你的家事,你可以关起门来教训。”

太宗皇帝一瞬间沉默,说:“父王说的是。”遂闭上了眼睛,不再看高宗皇帝。这个时候,高祖皇帝李渊又开口了:“纯儿是哪一个?”坐着的人无人应声,李渊一生气,又提高了声音问了一遍:“李纯是哪个?”

唐宪宗李纯赶紧站了起来,慌乱地道:“在!”

李渊继续问:“你就是开创了元和中兴、安史之乱后第一位真正有作为的大唐皇帝李纯?”李纯心中不免有些窃喜,本来害怕的心思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却不想李渊继续说:“那你是怎么继位的?为什么你的父亲会成为太上皇?又为什么你的父亲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突然去世?你把这些都好好讲清楚。”

李纯深吸一口气,该来的还是要来,没想到高祖李渊第一个想抽的会是自己。而一直将心思放在儿子身上的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了一下李渊和李纯,然后将目光投射到李纯身上。

李纯开口说:“父亲在还未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病,身体很差,祖父去世的时候,病中的父亲甚至都没来得及见祖父一面,后来父亲继位之后更是操劳国事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所以在七个月之后,就下诏让孩儿继位,而父亲做了太上皇。父亲是怕拖着病体难以好好守护大唐江山,所以才将位子让给了孩儿。孩儿本不愿意接受,又不能愧对祖宗,也不能不孝,因此才接下了父亲的诏令,做了皇帝。至于父亲的去世,孩儿深感痛惜,父亲一生被病魔折磨,实在太痛苦了,但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隐情,确实是病逝的。”

李渊显然不信,说:“你父亲难道不是被逼成了太上皇?宦官俱文珍要废你父亲的时候,难道你会不知道,而且没有参与?你父亲确实是身体不好,但为什么那么巧,前一天你宣布他‘旧恙愆和,亲侍药膳’,结果第二天接着就宣布他去世了,并且还迁殡于太极殿?”

唐宪宗李纯坚称父亲唐顺宗李诵的下台和去世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而且俱文珍是在逼着李诵下台之后,才找的他来做皇帝,他和父亲李诵一样都是被逼的。但李渊并不相信,李渊见从李纯这里问不出什么来,就对李诵说:“你可以把事实说出来,朕来做主,倘若真是李纯所为,朕定会抽他。”但李诵只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并没有吐露一个字。

李渊又把目光聚集到李纯身上,说:“即便你说的天花乱坠,但也无法洗脱你的罪名,逼着自己的父亲成了太上皇,又不能说明白父亲的真正死因,只看这,就该惩罚。”

接着李渊又把目光转向李世民,说:“二郎,我年纪大了,你就代我去抽李纯两巴掌吧,”李世民和李渊对视了一会,说:“儿臣谨遵父王吩咐。”于是走到李纯面前,抽了李纯两巴掌。

李世民心知肚明,父亲朝着李纯撒气不过是做给自己看的,怨恨自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又逼着他做了太上皇,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不能后悔,反正他是胜利者,父亲想抽李纯两巴掌来打自己的脸,随他吧。况且李纯确实该打,无论如何,李诵的悲剧怎么也不可能和李纯没有关系,而且李纯的“元和中兴”善始并未善终。

茕茕孑立

茕茕孑立

我认为第一个挨抽的就是李世民,因为李世民开启了唐朝内部自相残杀的先例,导致后来整个唐朝出现移主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而告终,从而也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所以李世民挨抽是必然的!

freelyrun

freelyrun

唐朝289年历史,22位皇帝,最终被朱温的梁朝所取代。本来王朝覆灭不是某一个皇帝的责任,可如果非得找个最需要给唐朝灭亡背锅的皇帝,那么有两位。

一位错误的决策导致唐朝被周替代。

另一位则对未来后唐朝衰败乃至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前者就是唐高宗李治,在他登基的第二年(公元650年),即在感业寺遇到武则天,第二年服丧期已满就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并于公元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660年李治经常头晕目眩,武则天开始插手政务,等到了675年李治病情加重,他甚至想把政务全都交给武则天。虽然最后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但这时候武则天已经掌控朝局。

等李治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在皇位上也只是傀儡皇帝,政事还是由武则天掌控。

最后到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李唐王朝到这时中断了。


周代唐,这个责任得由李治来付。如果不是他把武则天一步步从一个从一个嫔妃提到处理政事的天后地位,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武周,最后差点被武三思等武姓取代。

唐朝最终在907年灭亡,但实际由盛而衰的事件是唐玄宗末期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产生就得归咎于唐玄宗设置的节度使。

唐朝在前期和中期一直开疆拓土,随着领土不断增大,集农民和士兵为一体的府兵制逐渐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

逐渐增大的领土,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需要新的管理制度。因此节度使应运而生。一开始节度使只是临时性的职务,而到了唐玄宗时期,他把节度使制度固定化,在边疆设置了十个节度使,且给节度使赋予了很大权力,节度使掌握一个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因此第一个问题在于,设置节度使、并给与他们巨大权力。第二个问题在于,唐玄宗重用少数民族出身的安禄山,任命他为三个重要藩镇的节度使,使得他的兵力几乎可以和中央抗衡,并且忘记了胡汉之分,让大量胡人进入军队。第三个昏招是宠幸杨国忠、导致安禄山反叛。如果没有杨国忠,安禄山也许不会反叛,甚至他当时也想等到唐玄宗死后在举事。然而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对付,杨国忠因为杨贵妃的关系而当上宰相,对于胡人出身的安禄山本来就看不上,又担心他进入中央会分走自己的权利。因此处处想着削弱安禄山的实力。安禄山看到只要有杨国忠在,自己的官场就不能再进一步,甚至有可能失去现有地位,所幸反了。第四个错误的举措是干预战场将领,致使潼关失守,首都长安陷落。本来潼关是易守难攻,当时叛军从河北打到长安,面对着先后由百战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镇守的潼关,一直无法攻入。叛军本都打算撤退,这样的话,在其他勤王兵力合围之后,叛军也许能很快消灭。

然而唐玄宗先是错杀高仙芝、封常清,后又强令哥舒翰出关与叛军决战,最后导致几十万人战死,潼关失手,长安沦陷。这导致一场并不会太久的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一场安史之乱让中国大部分地区民生凋敝,中央权威下降,各地藩镇崛起,从此中央政府的命令在地方上越来越不好使。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末期。因此唐朝亡于公元907年,但衰败于安史之乱,而这根由在于唐玄宗的多个错误举措。因此李渊如果最想扇耳光的人,应该是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

zhangmeixuan

zhangmeixuan

我觉得,李渊第一个要抽的是他自己,他应该早点传位于李世民,或者进行民主选举,这样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兄弟们之间的杀戮。

Card

Card

当然是李世民了。

李渊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天下兴亡,朝代更替这种事儿,多少有点儿心理准备,这涉及到制度、环境、甚至于天灾人祸。所以亡国这种事儿,多多少少都有点心理准备,诸如唐哀帝李柷这样的亡国之君,其实没有必要太过责备。

而且大唐三百年,虽有低谷,但也足够辉煌。他李渊作为开国之君,也该知足了。

但是对于李世民,他李渊只要还是一个正常人,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没错,李世民是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帝王。是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大唐盛世,是他威服四夷,万国来朝,甚至于就连当初大唐立国,也是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其打下了半壁江山。

但这些都只能说明李世民是一个优秀的帝王,而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生涯的转折点,他靠着这一机会,登上了地位,开创了属于他的时代。但这却是李渊一生的痛,因为他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三个儿子。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就在太极宫的北宫门之外,上演一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这三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刀剑相向。不,准确一点讲,是秦王李世民,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刀剑相向。

当天,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天策府众臣属,埋伏于玄武门外,截杀入宫面圣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而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在不知底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自己亲生兄弟的屠杀,最终李建成为李世民射杀,李元吉则死在了尉迟恭的箭下。

关于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其实历史上争议颇多,有说是太子要杀李世民,李世民为了自保,先下手为强;也有说是李世民就是想当皇帝,所以杀了太子。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对于李渊来说,李世民都杀人了,而且杀的是自己的亲兄弟。

要知道,他们三人可都是李渊的嫡子,是李渊最为看重的嫡系血脉,是李渊最为自豪的成就。特别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个个都是当世人杰,他李渊能坐上皇帝这个位置,两个儿子功不可没。当初李家父子于太原起兵,几乎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兄弟扛起了大唐的皇旗。

李建成攻西河,破潼关,克长安,拒突厥;李世民征战四方,平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助李渊一统天下,兄弟二人配合得很好。李渊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两个儿子都如此优秀,他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可是,现在他们都没了。

有人说,李世民还在啊。不,李世民不在了。至少当初那个李渊最疼爱的李家二公子已经不在了。从他杀掉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再是李渊的儿子。

没错,关于天策府和东宫的矛盾,李渊也有责任,如果不是他的扶持默许,李世民也不会有当太子的野心以及对抗东宫的实力,而李建成也不会因为弟弟的成长而感受到威胁,从而站到起对立面。

所以兄弟二人从亲密无间的手足发展到生死对立的仇敌,李渊脱不了干系。

但是,毕竟是血肉兄弟,不管谁对谁错,谁动手,谁就有罪。

在李渊眼中,李世民就是那个射杀他儿子的仇人。这样的儿子,不该抽?

这还不算完,杀掉太子之后,李世民让尉迟恭带兵驻守皇宫,自己则进去面圣,美其名曰谢罪。这叫谢罪吗?这叫逼宫。

如果当时李渊不忍下这口气,不听从李世民的摆布,那么玄武门之变可就不仅仅是李世民杀兄了,而是还要再加上一个“弑父”了

所以最终,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是李渊下旨:

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而仅一个月之后,李渊便让出了皇位,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这是他想让吗?不是,是不得不让。当时的全国内外大权,已经全部被李世民掌控,他李渊坐在这个位置上当傀儡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李渊是被李世民给逼下了皇位,这样的儿子,不该抽?

总之,不管李世民的历史功绩如何耀眼,对于李渊来说,他就那个杀兄逼父的不孝之子,抽他都算轻的了。

卡俄斯0728

卡俄斯0728

肯定是李世民了。

不过不是因为李世民把自己弄下台,而是因为李世民选了一个严重不合格的接班人——唐高宗李治。

“二郎,你拿走了我的皇位我不怪你,你杀了哥哥和弟弟我也不怪你,我们李家有胡人血统,只有最强者才能坐到家主的位置上,这是李家强大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做皇帝,不但建成远远不如你,我也不如,但在继承人方面你犯的错误太严重了。”

“雉奴这孩子我看着他长到8岁,你这些孩子当中,这是个最不适合当皇帝的家伙。当个太平亲王还能安度一生,当皇帝,不但不如承乾、青雀、恪儿这几个大的,连李愔、李祐这两个废物都不如。”

“当年我筚路蓝缕统一中原,你北伐西征打下万里江山,在你的时候才有了天可汗之名,你的继承人只要不太差,必定能把大唐发扬光大。”

“但你看看雉奴做了些什么!为一个女人,废了大唐君臣制衡之道;为了一点脸面,放弃了辛苦二十年打下的朝鲜半岛;毫无战略眼光,放弃了对吐谷浑的支持让吐蕃做大;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设立中亚十六州都督府,仓促与大食交战;用人失误,西域反叛连连,蒙古高原后突厥重新兴起,连契丹和奚那种小东西也敢反叛!”

“更不用说大唐亡在他的手中,大唐在他手里亡了!要不是他对那个狐媚子的一味纵容,把所有的权力都给她,哪里有她兴风作浪的机会?还二圣,他和她也配?”

“不行了,血压上来了,赶快给我拿药。你儿子你自己教训,当年我亲手把他掐死就好了。”

(李渊剧照)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i依莎貝

i依莎貝

我觉得高祖不会抽任何人,因为他不可能见到任何后室子孙。孟婆汤喝完所有尘世的事情都忘干净了,而且他唐灭的时候他不定投胎到哪儿去了。

alison_silo

alison_silo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唐朝自618年李渊称帝到907年朱温篡唐,共经历289年,历21位皇帝。这21位皇帝分别是:

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在唐朝灭亡,历任21位唐朝皇帝在地槽阴府相聚后,作为开国皇帝的老大李渊要论功行赏,奖优罚劣,首先要敲打的,我认为应当是唐玄宗李隆基。

咱们从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挨个说一说,李世民在位,任人唯贤。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虽然李世民杀了哥哥弟弟,但那也是李渊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事,生前他没能力打脸李世民,死后就更没能力啦,况且毕竟在李世民治理下,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朝代之一,史称“贞观之治”。李渊也没理由抽李世民的脸。

再说说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这三位皇帝生前始终与一个女人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那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李治因为身体原因,经常将奏折交给武则天批阅,使她掌握了权力,李显与李旦二人就是武则天的傀儡,且被武则天窃取政权十多年。但这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加,史称武则天时代是“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武则天作为一代明君,似乎无可指责之处。

再说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初期,结束宫廷争斗,整顿弊政,任用贤臣,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唐朝势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但在后期,开始放纵享乐,沉湎酒色,亲小人,远贤臣,宦官当政,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等都是那时的典型代表,吏治败坏,军事上地方节度使势力过大,致使中央职权衰落,导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直接造成唐朝由强盛到衰落。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虽然也有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等等。但争斗不断,出现过“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系列政治斗争,唐朝整体势力日趋衰落,到唐哀帝李柷,已经日暮西山,最后哀帝被朱温逼迫禅位,唐朝灭亡。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亲手将一个蓬勃发展的唐王朝,治理成一个逐渐衰落的帝国,之后的皇帝时代始终存在宦官专权,党派之争等社会问题,李隆基实是罪魁祸首,难辞其咎,我想,李渊要抽的话,首先要抽李隆基吧!

x_star_fyx

x_star_fyx

其实第一个要抽的是太子李建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确立了李建成太子之位,让他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李世民给翻盘了,枉费了李渊对其的期望。

2,李建成的失败,直接导致李渊被李世民软禁,在监狱一样的环境里郁郁寡欢,终老一生。

3,李建成的失败,导致了李渊满身的雄才大略没能施展。因为李渊能够推翻隋朝,列土封疆建立大唐,那是有真才实干的明君。对于几个儿子的任用也是进退有度,因为李建成最终局势被逆转,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当太上皇比杀了他还难受。

4,李建成的失败,让他成了一个有头无尾的皇帝,大家只知道他开创了大唐,却没有长治盛世的后续统治,历史的评判只能是个碌碌无为的窝囊皇帝。让大家只记住了儿子李世民。

yaoxiaojing

yaoxiaojing

李隆基吧,大唐万邦来朝的恢宏气势在他手中毁于一旦,大唐国运乃至整个华夏气势从此逐渐退居二线、三线甚至更多线…。至于其他诸如皇位之争、太子之争、后宫女人之争等等,这些虽然与国家大事息息相关,但也属于皇家内部家事,与大唐国运乃至整个民族利益相比,格局尚小。一位泱泱大国的开国之君所站高度最起码是在整个国家之上,甚至是整个民族,甚至更高!

AlessandroXXVII

AlessandroXXVII

个人觉得会抽李世民。

虽然李世民也是一代明君,但为父母的最见不得的就是兄弟阋墙,更别说相互残杀。

宝贝xiao耨耨

宝贝xiao耨耨

先打李世民,然后李治,后边李隆基,这三个一个杀兄逼父欺嫂,还留下一个武媚娘,李治更是可以,把自己小妈给娶回来了,然后断了李唐统治,李隆基更是了,娶了自己的儿媳妇,闹出安史之乱,使唐朝急转直下,当然了,三位的治世功绩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天蝎

天蝎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