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三国,你喜欢哪个人?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最新跟帖
nndpm

nndpm

我喜欢诸葛亮。

慵懒的瓶子

慵懒的瓶子

闲谈三国,也就是闲谈《三国演义》中的人和事。《三国演义》是一部由作者把正史变成历史小说的断代作品。我们大家平时看到并且阅读的大都是这部巨著。有一定层面的读者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把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读懂的史书《三国志》,变成了文字通俗易懂,连半文盲式的一般人都能勉强看下去的通俗化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有更多的夸张,虚构,无中生有。每件事在作者的笔下说的娓娓动听,比如桃园结义,连环计,草船借箭,祭东风,空城计等无不是奇趣横生,驰骋于神出鬼没想象不到的境界!

三国在作者笔下塑造的人物众多,这些人物有反面角色,正面人物。正面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赵云等。反面角色有曹操,董卓等。各个都是典型突出,无不各极其态。

我今天在这里就说说被列入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吧,这个人物是我读了三国后一直喜欢的重要人物。她虽然出现在三国书中的章节不多,但她却为垂死挣扎的东汉王朝除去了暴虐无道的奸臣董卓!想当初董卓手握大权,残杀良臣,草菅人命,祸害百姓为所欲为,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就在如同朝廷司徒王允说的那样“百姓有倒悬之危,群臣有累卵之急!”的情况下受于重托。

貂蝉不负使命召唤,最终完成了当时男人们解决不了的任务:为国家除掉了暴凶董卓大快人心不在话下。

貂蝉令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原因我归纳有几点:

一、貂蝉知恩图报

从书中得知她可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力养活,要不怎能自小逼迫离开父母,进入权贵人家学习歌舞等将成为备用的棋子。但她在王允府中生活多年,也一定受到了不错的待遇,以致使她对主人感恩戴德,在主人王允最困难时站出来,甘愿为恩人排难解忧。

二、貂蝉绝对是天姿丽质

她从小就是被选入王府的,没有非常好的先天条件,那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能被看中的,只有了很好的相貌才有可能入选。要不然也不能成为日后人们广为称颂的美女呢!

三、聪明伶俐、有智慧和 手段

貂蝉如果不聪明伶俐,就不会在众多的歌舞人群中脱颖而出!她不仅在歌舞方面突出,而且在其它方面又有独到之处。很会察言观色,一眼就能看出主人有难言之隐,而后就有了和主人在牡丹亭畔的肺腑之言。

貂蝉被送去董卓太师府后一系列表现活动,都提现了她的才智和手腕。成功的挑起董卓和干儿子吕布的矛盾,最终为朝廷铲除了奸佞暴虐之人董卓算是立了大功。

四、绝代佳人的悲惨结局

虽说貂蝉有闭月羞花的绝世容颜,但还是一枚可用或不可用的棋子。最后凄然地为死去的吕布收尸后,便暗淡的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个弱女子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到底去了哪里,或是被害,或是被他人虏取都无从得知!

无论是读三国,或者后来观看电视剧,使我心灵震撼的均为貂蝉的人生命运!她也是我为之动容动心的悲情角儿。

午门痴-李昭

午门痴-李昭

我最喜欢三国人物的人,是赵云赵子龙。

loujing

loujing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苏东坡追忆羽扇纶巾的周瑜,辛弃疾感叹生子当生孙仲谋。我却比较欣赏那几位军师,曹操的荀彧,孙权的鲁肃,尤其是刘备的诸葛亮。

每每想起孔明的《出师表》,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世上难得的君子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有人说,诸葛亮后期迷恋于权力,特别是刘备临终嘱咐的一段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让后人对诸葛亮的忠心有诸多怀疑,原来刘备对诸葛亮早就戒备,又不能明言,直到临终时才敢试探他。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指的猜疑诸葛亮的那些人啊。

司马徽说过,“卧龙雏凤,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两人皆有旷世之才,然而志向却不一样啊。卧龙愿埋名于阡陌之中,而雏凤则求有朝一日闻名于诸侯。

正是因为诸葛亮不想出仕,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如果他真的想要追求功名利禄,又何必让刘备三顾,而且又何必追随穷困潦倒的刘备呢?

反观与他齐名的庞统,为了成名,到处毛遂自荐,而且先到孙权处,后被冷落才改投刘备。

诸葛亮投奔刘备之时,刘备寄居于刘表之新野,两手空空。是他建议刘备联合东吴,合力挫败曹操,才能据有荆州的数郡之地。庞统来投奔刘备之时,刘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和地盘,也算是一方诸侯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投奔刘备是为了名利吗?我想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吧。因此,才有了下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曹操三代皆怀疑司马懿,司马懿父子不负众疑,最后篡夺曹魏江山。刘备临终之前召来诸葛亮,他面对奄奄一息的刘备和年幼无知的刘禅,却不为刘备的让国之举所动心,声泪俱下地表达自己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助刘禅之决心。

行动是言语最好的证明,诸葛亮有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呢?南征益州各郡,北伐曹魏,诸葛亮这一生未尝有半点怠慢之心。

记得刘备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战略。据有荆州、益州,一旦时机成熟,则挥师北伐,恢复汉室。

诸葛亮出山不久,便助刘备据有了荆州的一席之地,之后刘备得益州之后,眼看着一切皆按计划进行,如果加以时日,那么光复汉室并非不可能。

这时,关羽为了逞一时之英雄,贸然北进,结果丢失荆州,还搭上了性命。然后,刘备又为了泄心头之愤,撕毁吴蜀联盟,不但没有夺回寸土之地,还搭上了益州的大部分家底。

刘关兄弟潇潇洒洒出口气、轰轰烈烈地走了,留下一片狼藉给诸葛亮。关键刘备临终之前,还不忘提醒诸葛亮“终定大事”,什么大事,光复汉室。诸葛亮这个巧妇有多难,几乎再度回到初次见刘备的情形。

就为了这一声嘱托,诸葛亮殚精竭虑,最后病死在战场之上。并非诸葛亮不知道失去荆州之后,北伐的可行性有多低,他是为了刘备的遗愿在拼命啊。否则凭他的谋略,余生安守益州绰绰有余,又何须担上穷兵黩武的质疑呢。

结语:

他从南阳阡陌中来,感三顾茅庐之恩,舍苟且偷生之安,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果君子也。

水瓶儿

水瓶儿

闲谈三国,我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貌美,才能出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

我之所以喜欢诸葛亮除了上述的原因,还有以下三点:

一 作为臣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当时刘备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运筹帷幄,先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然后智取荆州,使刘备有了立足之地,后又联吴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继而入川,建立了蜀国。后来刘备为报杀弟之仇,死于白帝城,临终托孤,让诸葛亮辅佐刘禅。

诸葛亮牢记先帝遗诏,不忘先帝的统一大业,从228年――234年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战争,历经7年,建兴12年(234年)病死在五丈原。

他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连杜甫都写诗赞美他: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 作为丈夫不是看色娶妻。

传说,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貌及丑,黄头发,黑皮肤,可知识渊博。诸葛亮不看外表,他看中的是黄月英的才学。

大家都知道,女人的青春是短暂的,如果一个男人只爱你的外貌,那么等到人老珠黄的时候必定会遭到抛弃。诸葛亮不凭外貌择妻,而是爱妻子的才学、贤德,是天下最好的丈夫。

三 作为父亲教子有方。

诸葛亮中年得子。按照常理,他应该十分宠溺自己的儿子。可是他不是这样。

诸葛亮留有三封家书,其中诫子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名: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教育他的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努力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

总结:诸葛亮为臣子尽忠职守,为丈夫爱自己的妻子,为父教子有方,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

所以我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物。

诸葛亮只是《三国演义》里其中的一个人物。书中描写的人物众多:曹操、孙权、关羽、张飞、周瑜、赵子龙等等。个个人物性格特点分明,读三国既学习了历史又学习了文学写作手法,《三国演义》是当之无愧的不朽名著。

wasabizeng

wasabizeng

三国时期,种群并起,王侯各立,谋士名家,才子佳人……数不尽的英雄泪,道不完的女儿情。之此中,若问最喜何人,吾言孟德之第三子,曹氏子建。

吾之喜,原因有三。

一喜子建少年聪颖善诗文;二喜子建才子风流天下闻;三喜子建名仕气度兄弟情。

十岁诵诗书,他以他出彩的诗赋文章,成为父亲曹操眼中的“可担大事”之人。我们知道,曹操乃乱世枭雄,断事识人都非常精准,固然因为子建是自己的儿子有所偏爱,可也并没有说错。只是,子建那时年轻气盛,心境不稳,又加上生于那样的富贵人家。不免有些自大狂妄,恃才傲物。再有就是曹操并非只有一子,可他丞相的位置只能有一个继承人,那么,以才闻名的子建自然就会落于人后了。

我们都知道,风光是给别人看的,面对自己的家人可能更需要让他们看到你的温情。子建生于王侯世家,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帝王心计。可惜,他没有。所以,这一生他注定与帝王之位失之交臂。

我们常说,别和帝王谈亲情。可是子建偏偏就谈了,不仅谈了还挺成功。

父亲去世,他也很悲痛,所以种日对酒狂歌,以借此来排解他对故去亲人的思念。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并无不可。可是在那个时候,这是不孝,是大不敬。于是,来自许昌的金戈铁马,破门而入。在身披金甲的将军让人将他押解回都时,身为曹操三公子的气势终于汹涌而出。“吾乃先王嫡亲三子,岂容尔等宵小在此放肆!”顿时,来人被他的威严所慑,不敢上前。

然而,这都城之行,是避无可避了。

其实他不是不敬先王,相反,他是太敬了,以至于承受不了父王的去世才迟迟未至灵前叩拜。可来自兄长的冷漠让他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他不想就能避免的。

金銮殿前,众臣逼迫,王兄施压。终于让他看清了帝王亲情,然而,他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一首七步诗震惊朝野,也惊起了那龙椅上人最后的一点亲缘。

自此,子建退隐,终日吟诗作对,再不问这天下纷纭,人间草木。只是他的身体里到底流着曹家的血,那龙椅之上的人总不免对他小心防备。

于是,他成了陈郡之主,谥号思。史称:陈思王。



小小的流浪

小小的流浪

我喜欢历史上的周瑜——帅哥,家有娇妻(还是历史上前几的美人),年少有为,文武全才,事业成功,婚姻美满……

多幸福的人啊

zhangfw

zhangfw

谈到三国,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十足的智慧达人。知晓天文地理,预测未来。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就在隆中对中预知未来将是三分天下时局,后来的形势也是完全按他的分析预测趁势走向来发展。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智算华容口关羽放走曹操、以及后来的北伐中空城计、木马运粮等的种种神算预知事件,读来实在惊叹佩服。最终病死五丈原,还死人吓退司马懿,死后魏延反骨事件爆发的防治措施,早已超越人类智慧想象了。谈三国离不开谈诸葛亮,离开诸葛亮的三国,将是不完整的三国。

江小蓝

江小蓝

我喜欢三国的孔明先生。

一.诸葛亮才华过人,神机妙算

二.助刘备日渐强大,三分天下

三.志虑忠纯,辅佐后主

四.军法严明,善用良将

五.忠君报国,操劳一生

liqian

liqian

赵云,武功了得,从不自傲,踏踏实实,尽职尽责。

桃花仙菇釀

桃花仙菇釀

义薄云天关云长。

关羽在三国中,既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又是刘备手下的大将。

最感人的一段故事,就是刘备兵败投奔袁绍,而关羽与刘备的两位夫人被曹操所擒。曹操知道关羽是个将才,他爱惜人才,想要留住关羽为他所用,对关羽关怀备至,也非常尊重。

当时曹操和袁绍大战,关羽不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一来是报答曹操的恩情,二来也是职责所在,关羽阵前会袁绍的大将颜良,并将颜良斩杀阵前。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当袁绍知道是关羽杀了他的大将颜良时,对刘备有些不满和戒备,下面的一些人吵嚷着要杀刘备,好在刘备凭三寸不烂之舌巧辩过关。

因为曹操知道关羽的心不在曹营,虽高官厚禄封赏于他,但关羽丝毫不为所动。关羽此刻最关心的是找到自己的兄长刘备,送两位嫂嫂到兄长身边。当关羽知道刘备的消息后,他执意要走,曹操的手下打算杀了关羽,但曹操不许。

在曹操看来,关羽此举是义,是各为其主,并不是背信弃义的那种小人,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曹操敬关羽是个英雄,就答应他带着两位刘夫人走。

关羽的义让人感动,他回到刘备身边,帮助刘备东征西逃,也算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英雄。后来因为曹操战败,关羽在华容道拦截兵败的曹操,因为当初曹操对他的恩情,关羽不忍杀曹操,更不能忘恩负义,最终放走了曹操,才给了曹操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以说,关羽首先是一个义薄云天的好男儿,为兄长刘备的江山出生入死,其次才是一位战功卓越的将军。可惜后来关羽在征战中遇埋伏,兵败被擒被杀。当时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孙权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安葬。而蜀汉只得为关羽建衣冠冢。

堕入轮回的haru酱

堕入轮回的haru酱

小时候崇拜关羽,单骑驱,千里行,万人敌。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真是厉害!

后来粉吴国后,慢慢不喜欢关羽的傲气,也颇为颜良不平(演义里),还看不起黄忠,还要找马超单挑,事儿真多。但是真牛啊,又打出个水淹七军,服了服了,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不过论喜欢,还得再说

我现在很少再通读三国了,跳着看的时候,有几处章节是必看的,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曹操在景山上看见子龙威不可当,不让放冷箭,佩服佩服!子龙死的时候,阿斗还哭了: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

还有汉水,一杆枪耍的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战。曹操问当阳长坂英雄尚在,也是震惊。子龙一身是胆,痛快痛快

还有孟德败走华容道,

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不说江中鏖兵。且说甘宁令蔡中引入曹寨深处,宁将蔡中一刀砍于马下,就草上放起火来。吕蒙遥望中军火起,也放十数处火,接应甘宁。潘璋、董袭分头放火呐喊,四下里鼓声大震。曹操与张辽引百余骑,在火林内走,看前面无一处不着。正走之间,毛玠救得文聘,引十数骑到。操令军寻路。张辽指道:“只有乌林地面,空阔可走。”操径奔乌林。正走间,背后一军赶到,大叫:“曹贼休走!”火光中现出吕蒙旗号。操摧军马向前,留张辽断后,抵敌吕蒙。却见前面火把又起,从山谷中拥出一军,大叫:“凌统在此!”曹操肝胆皆裂。忽刺斜里一彪军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战一场,夺路望北而走。忽见一队军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问,乃是袁绍手下降将马延、张,有三千北地军马,列寨在彼;当夜见满天火起,未敢转动,恰好接着曹操。操教二将引一千军马开路,其余留着护身。操得这支生力军马,心中稍安。马延、张二将飞骑前行。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后军飞报曹操。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不想孙权在合淝路口,望见江中火光,知是我军得胜,便教陆逊举火为号,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杀将来。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见张郃,操令断后。

哈哈,徐盛丁奉,蒋钦周泰,陈武潘璋,程普黄盖韩当,甘宁太史慈,吕蒙凌统,江东全明星啊,直杀得孟德屁滚尿流,痛快痛快

还有逍遥津,跟上面差不多的江东全明星队,被张辽杀得屁滚尿流,辽来来响彻海内外,江东小儿不敢夜啼,痛快痛快!

不过论战绩还是迅哥儿给力啊,参加了赤壁,濡须口翻盘关键,带头夷陵弄死对方几十万,石亭弄死对方几十万,直接气死了了一个皇帝,一个大都督,乖乖。出将入相,舍我其谁!

最喜欢的还是丞相,一个人干了曹操,荀彧,荀攸,马钧四个的活,全三国都在给他铺垫,第一流的人物都得给他低头(包括上面那个人和司马懿),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功盖三分国不是吹的啊!!!贼魏延,不是你打翻七星灯,再给丞相续十年命,天下未可知呢,哭唧唧~



群众点歌

群众点歌

谈三国,很有趣。喜欢武力的人,会喜欢蜀汉的五虎上将,喜欢权谋的人会喜欢郭嘉陈宫庞统等人,喜欢神话人物可能会喜欢诸葛亮或者关羽,至于我,我喜欢罗贯中,哈哈哈,开玩笑,我喜欢曹操。

说到曹操,人们都会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都会说这是枭雄,是篡汉的元首。可是,我觉得,相比号称仁慈实则软弱的刘备、号称智勇兼备实则血气旺盛的孙权,有勇有谋的曹操更有血有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除董卓这件事时第一个敢出头的是谁,是曹操。要知道董卓当时身边有吕布,那可是第一猛将,曹操敢去献刀,足见其勇气。

其次,曹操有智谋而且自律。在曹操的军队里有法律,一次他自己的马惊慌践踏了百姓的田粮,他要割自己的头谢罪,后来在将士的劝说下才割发代首,这在于一个诸侯身上很难得。

最后,曹操有英雄气概。青梅煮酒,曹操与刘备论天下英雄,在他眼里只有他和刘备是英雄,而刘备我个人觉得配不上这个称号,他自己估计也觉得是吧,所以借着惊雷掉著掩盖惊慌。而且曹操有才气,他自己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文学家,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每每读到都能感觉到一位英雄的气概。至于他的猜忌、他的气量我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些,他才是一个正常人。


qianshuwen

qianshuwen

小时候读的是三国演义,最喜欢赵云,帅,文武双全,人又好,在演义里面绝对是最完美的人设(诸葛毕竟过度谨慎)。

初中高中读了三国志,资治通鉴,又看了易中天老师的节目,最喜欢的人变成了曹操,狡猾又憨厚,冷酷又性情,理性又感性,东荡西杀又纵情诗酒(色),壮志凌云又有点小家子气,一个矛盾但是可爱到真实的英雄。

刚出社会工作,喜欢诸葛亮,才华横溢的天才,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给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找到了最优解;中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初心,真正的伟人和最接近完美的人。

工作不顺,频频跳槽的时候喜欢刘备,虚伪甚至狡猾到卑劣(得荆州益州的手段说白了都不算光彩,而且个人很怀疑刘琦死那么早的原因),但是从现在的角度看,一个人,从摆地摊卖草鞋开始,创业N次破产N次,跳槽至少6家公司,但是仍然坚韧不屈,最后屌丝逆袭,终成霸业,太不容易了。

工作开始稳定了之后,觉得还是刘禅好。人生最长不过百年,功业霸业理想梦想都是过眼烟云,平安喜乐,啥也不操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一个人最好归宿。

点赞啊,老铁们

定居点和后续

定居点和后续

我喜欢关羽。

首先,关羽肯定是良将。先从关羽的带兵说一说。

三国志·关羽传载:“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

刘备在涿郡募集兵马时,关羽替刘备御侮、刘备当平原令的时候,关羽分统刘备部曲,刘备杀车胄,夺徐州之后,刘备让关羽守下邳,行使下邳太守的职权,可以说这是刘备培养关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的开端。足见刘备信任关羽,关羽也有一定的带兵能力。

然后我们看看关羽实际的战绩,刘备占据徐州之后,公元200年,曹操亲征刘备,把刘备打败,他就暂降曹操,当然了,他这个投降主要是为了保护刘备妻子。在曹营期间,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万军丛中取上将颜良首级,已经能证明武艺高强了,关羽品行更是人中之杰,杀了颜良,报了曹操恩惠,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刘备)。曹操知道他忠义,必然会走,也不让将领拦他。

后来刘备投奔刘表,被曹操追得到处跑,刘备又让关羽带了一支部队,到江陵去接应他。

赤壁之战后,刘备收服荆州诸郡,关羽任襄阳太守,驻扎在长江以北,防备曹军,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江陵之战和关羽绝北道之战。三国志·李通传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关羽绝北道主要是为了配合周瑜和刘备攻击江陵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为了切段曹仁驻守的江陵和乐进驻守的襄阳之间的联系,破坏曹军江陵—襄阳南北一线的交通线,牵制曹操在汉水一线部署的军队。

战略上讲,关羽绝北道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关羽所部遭到李通、徐晃、乐进等人的攻击,连吃败仗。徐晃、李通等人的部队开进了江陵,与曹仁会师。但是关羽绝北道的作战行动,成功地消耗了曹操援军的力量,牵制了曹操在汉水沿线部署的军队,为周瑜拿下江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之后刘备入主益州,又让他都督荆州事务,稳住大后方,让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关羽曾为流矢所中,医生给他刮骨疗伤,他也是割肉饮酒,言笑自若,可见他忍耐力之强。

219年,他主动出击,围攻樊城,时值大雨,汉水溢出,前来援助的于禁七军被大水淹没,关羽抓住这一大好机会,趁机出击,擒获于禁,斩杀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曹操也惊惧不已,准备迁都,以避关羽锋芒。这里要注意,三国演义中说是关羽放水淹了于禁的七军,其实是不对的,当时是老天爷帮了关羽,大雨连绵,汉水发了大水,把于禁的七军淹没了,关羽抓住这一大好机会,主动出击,战胜了七军,但即使水不是关羽放的,那也说明,关羽善于把握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有良将必备之要素。

这之后,局势发生变化,曹操见关羽势头大涨,就联合了孙权,让孙权从后方袭击关羽,占据了关羽的大后方江陵,糜方,傅士仁投降。曹操又派遣徐晃带兵救援,打败了关羽,这让关羽腹背受敌,他进是不行了,退的话,江陵也被吕蒙占领了。于是他只好退保麦城,最后在撤退的途中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杀。

关羽这一生,除了200年败于下邳,樊城败退,几乎没什么败绩,有大将之材,刘备出兵的时候,大多分兵给他,让他独当一面,足见他还是有较好的领兵作战能力的。陈寿和郭嘉也说他号称万人之敌,武力值是相当高的,也通晓兵略,可以说是蜀汉第一强将。

然后说说关羽的缺点,他的缺点主要是性格上太傲了,导致他和同事或者下级处理不好关系,当然了,他是刘备刚起兵就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和刘备睡一张床的铁杆兄弟,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了好几十年的元勋老臣,论功劳,还真没人能比得上他,有些时候,难免得意忘形,对下级和同僚有所轻视,糜芳,傅士仁被关羽轻视,所以在关羽围攻樊城的时候,他俩也不来救援。孙权也曾经想把让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他不但不让,还把使者骂了一顿,这就彻底的和孙权翻脸了,一点余地和后路也没给自己留,有一点缺乏大略,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他的性格缺陷也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不过不是主因,主要原因还是关羽处于一个被曹操和孙权夹击的不利境地,曹操和孙权都想要控制荆州,自然要除掉关羽这个大敌。所以,他在荆州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关羽进攻樊城的时机不太对,我们知道,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战,是在219年5月结束的,而关羽进攻樊城,是在219年7月,破七军是在8月,关羽死在当年12月,也就是说,刘备攻取汉中和关羽攻樊城是一前一后,这两次大规模战事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

诸葛亮为刘备所订的大战略(隆中对)就是先占据荆州和益州,等到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洛阳,同时,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直取长安,这种同步出击的两路钳形攻势,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从而一举而定天下,可是现在刘备和关羽的这两次大规模战事,并不是两路同步出击,而是一前一后,那就意味着,曹操虽然先丢掉了汉中,但是在关羽后来发动对樊城攻势的时候,他并没有两线作战的困难,可以把主力投入樊城之战,他先是派了于禁带领的七军,后来又派了徐晃的援军去救援樊城,终于将关羽击败了。这是两路钳形攻势之间没有配合所造成的结果,算是刘备和关羽的战略失误。



杂草燕子

杂草燕子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