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会吓得大惊失色?

提到的作品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陆)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

当年明月

最新跟帖
撒旦美人LAU LL

撒旦美人LAU LL

“梳洗”这个词在我们今天代表多么美好的寓意,但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在古代“梳洗”是一种刑罚在很多版本的酷刑记录中,梳洗残忍也都是名列前茅。最早承受“梳洗”之刑类似的,应该要算是桓彦范。桓彦范早年曾受到狄仁杰的赏识,历任中央各级职务,武则天晚年的时候,桓彦范和张柬之等几人发动神龙政变,扶持唐中宗上位,位列宰执。但可惜受到了武三思的诬陷,后期被贬出朝廷,但武三思仍然不放过桓彦范,命周利贞假传圣旨,将其杀死。周利贞为人凶残狠毒,在追上桓彦范,先命人将桓彦范绑起来,然后在竹槎之上拖行,桓彦范被拖的皮开肉绽,骨头都露出来,但仍还有一口气,被周利贞乱棍打死。至今在史书上读到这一段,仍然让人触目惊心。不过这仍然不算是“梳洗”之刑,只能算是类似,真正的“梳洗”之刑,据说是明代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发明的。总体步骤是,将人赤条条的剥光了,固定在木板上,然后用烧开的热水泼上去,类似的原理就和民间杀猪的时候泼热水一样,拿一把特制的铁刷子,不断的刷受刑者身上的皮肉,直到肉一丝丝的被掀开,露出骨头。在铁刷子刷的过程中,受刑人自然会痛苦难耐,类似惨烈程度,不逊色于凌迟,剧烈的疼痛使得犯人熬不到最后,就会气绝身亡。根据这个梳洗之法,明代后期有延伸出很多奇特的刑罚,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类似的还有“弹琵琶”,此弹琵琶非彼弹琵琶。《明朝那些事儿》中作者曾经提到过这种刑罚,《明史》卷第37刑法志记载:“其最酷者曰琵琶,施刑之时,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具体是将犯人剥光了,露出胸口的肋骨,然后拿尖刀来回弹拨,实际上就是剔骨。每次受刑的人都是痛不欲生,还不如直接死了痛快,其行刑的原理大致与梳洗相当,但是却比梳洗还残酷。东厂和锦衣卫在施行这种刑罚的时候,受刑人往往挨不了两三次,就直接认罪伏法,直接挨一刀死了好过一辈子受苦。不过史书记载,也有铁汉承受住了这样的酷刑,抵死不认的,比如东林党杨涟、左光斗等等,在狱中遭受非人折磨更多,但仍能坚持真理,其精神不由的让人感佩。

cherry野

cherry野

因为“梳洗”与“凌迟”类似,其灵感来源于朱元璋小时候,看地主家杀猪褪毛的过程,或许当时的情景太过震撼,给朱元璋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所以当朱元璋成为皇帝后,特意发明了“梳洗”之刑,首先说明这个“梳洗”并不是搞卫生,因为朱元璋根本没时间关心犯人的个人卫生问题。

那这个“梳洗”是怎么“玩”的啊?我们刚才说了,朱元璋是受杀猪褪毛的启发,那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就先说一下杀猪褪毛的过程。

笔者记得小时候,农村杀猪,绝对是个大场面,接近年关之时,养得起肥猪的人家,就开始张罗起“杀年猪”了,那时候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

所以“杀年猪”吸引了很多左邻右舍前来观望,小孩儿们也围着大人四处跑闹,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一会儿在农村精壮小伙子的忙活下,大肥猪就被老老实实的按住了。

只见杀猪匠不紧不慢的,用手中的尖刀在磨刀棒上蹭了几下后,找准位置对准猪脖子朝猪心脏的方向就扎了进去,此时的猪虽然还在拼命嚎叫,但很快随着鲜血的流出,猪也就慢慢的不动了。

笔者记得,当时自己还很小,对杀猪既好奇又害怕,所以每一次,都用手捂着眼睛,透过手指缝看,等猪被彻底杀死后,大家就把猪抬到事先准备好的开水锅或者架子上。

然后就是不断地翻转猪的身体,同时往猪身上浇开水,等到猪全身都烫遍、烫透之后,长的猪毛基本上一刮就掉,其它细小的猪毛通过反复“刨刮”也很快能处理干净,就这样褪毛的过程完成了。

等一系列的事情都忙活完后,主人家还会做一大锅杀猪菜,招待所有帮忙的人以及左邻右舍,当时吃杀猪菜绝对是大家最幸福的时刻。

但有一次,轮到笔者家杀猪时,笔者却高兴不起来了,因为那只猪从小就跟笔者一起玩,笔者对它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是无论笔者怎么为猪求情,大人们都没搭理笔者。

记得那一天,笔者哭得很伤心,但周围的人却笑得很开心,整个杀猪过程,笔者都没忍心看,心里甚至还有点“怨恨”那些大人,最后笔者含着热泪吃了三大碗猪肉……

那说完了杀猪褪毛,我们回到问题之中,朱元璋设计的这个“梳洗”,基本上跟杀猪褪毛一样,只不过猪是在一刀毙命后,才开始褪毛的。

可当时的犯人,却是被活生生搞死的,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梳洗”之刑的过程,大家看完之后就会知道有多残忍了。

对于被判了“梳洗”之刑的犯人,在“梳洗”之前,会将其身上所有衣服扒光,然后把犯人赤裸裸地绑在特制的铁床上。(话说这个真有点像我们今天搓澡时躺的小床)

铁床附近有一口大锅,锅里面烧着滚烫的开水,这也跟杀猪褪毛时的情景差不多,等这一切都准备好后,负责“梳洗”的衙役,就将刚刚烧好的开水,一桶一桶的拎到铁床旁边。

然后就是往犯人身上浇开水,随着一桶又一桶开水的浇下,犯人的皮肤基本上都被烫熟了,此时的犯人虽然异常疼痛,但由于被绑好了,根本动弹不得。

加上嘴里被塞进了特制的布条,使犯人想叫又叫不出来,想咬舌自尽又办不到,可以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负责“梳洗”的衙役并不会把犯人弄死,因为用开水烫只是开始,重头戏还在后面,等犯人的皮肤都被烫麻木后,衙役就正式开始“梳洗”了。

这时候衙役就会拿出特制的铁刷子,这个铁刷子上面布满了锋利的铁齿,随后衙役会像搓澡一样,用这个铁刷子在犯人身上反复地刷。

由于刷子的铁齿非常锋利,加上犯人的皮肤已经被开水烫熟了,所以随着铁刷子一遍遍地刷,犯人很快就会皮开肉绽,直到露出白骨为止。

可以说整个“梳洗”过程异常残忍,对于犯人来讲,如果能早点死去,那绝对是最幸运的事,可很多情况下,都是直到露出白骨后才死,因为这些衙役特别会掌握“分寸”,不会让犯人轻易死去。

其实,“梳洗”虽然是朱元璋发明的,但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酷刑,只不过用的不是铁刷子,而是竹签子。

根据旧唐书·恒彦范传记载,武三思在杀恒彦范时,就是把恒彦范放到竹签子上拽来拽去,恒彦范经这么一折腾也是痛苦异常。

不过或许是没用开水的原因,这个恒彦范直到露出白骨也没死去,没办法的武三思,只能又命人将奄奄一息的恒彦范杖毙。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朱元璋也是在模仿,而在朱元璋时期,干这种事的衙役,一般都是锦衣卫的人,后来随着东厂、西厂的成立,就出现了三家一起干这种事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发展,锦衣卫又发明了很多特殊的酷刑,比如号称明朝十大酷刑之首的“弹琵琶”,同样令人闻风丧胆,这个“弹琵琶”初听起来非常文雅,但跟“梳洗”一样,与其本意无关。

“弹琵琶”主要是一种审讯手段,据说当时没有人能扛下来,曾经有锦衣卫自己人犯错误后,为了防止被“弹琵琶”,那名锦衣卫竟然直接自尽了。

那这个“弹琵琶”又是怎么“玩”的呢?它是先把犯人上身的衣服扒光,让犯人露出肋骨,并把犯人绑在特制的架子上,让犯人无法动弹。

然后负责“弹琵琶”的衙役,就会拿出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犯人露出的肋骨中,用尖刀在犯人肋骨里面,娴熟地在肋骨上进行弹拨。

随着不断的挑拨,犯人很快就会皮开肉裂,不但疼痛难忍,还会非常痒,但因为已经被绑住了,所以无法动弹分毫,只能不断的哀嚎。

由于动作跟弹琵琶的手法比较类似,加上犯人不断哀嚎的声音,就像人们在用琵琶进行演奏一样,所以就起了这个“弹琵琶”的名字。

可以说一场“弹琵琶”下来,犯人虽然死不了,但也很难逃过接下来的血肉溃烂,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审讯方法。

与“梳洗”相比,“弹琵琶”用得更多,因为“弹琵琶”不会让犯人马上就死,便于审讯,另外这种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弹琵琶”,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讲,更能起到震慑作用。

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呈现两极化,一方面,朱元璋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上,创造了不朽的功绩,他开创了一个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热血王朝。

另一方面,开局只有一个碗,一切装备都靠捡的朱元璋,又制定了严酷的刑罚,仅朱元璋一朝,诛杀的贪官就多达15万名。

并且这些贪官的死法都非常凄惨,大多数都是被剥皮后,装成稻草人示众的,这也让当时的官场人心惶惶。

同时朱元璋时期,对犯人的刑罚更是非常残忍,除了我们上面说的“梳洗”、“弹琵琶”等,各种刑罚五花八门,但都离不开“残忍”二字。

还好,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已经远离了这些残忍的酷刑,这绝对是大踏步的前进,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王欣佩

王欣佩

梳洗两字看起来不痛不痒的,有什么可吓得大惊失色的?梳妆打扮好,洗的白白净净的出去遛哒逛街去不好吗?

你以为犯人有这待遇吗?答案很明显,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梳洗是什么?直接揭晓谜底,这就是一种看似文雅的酷刑。

梳洗之刑是朱元璋根据前人酷刑改造发明的,旧唐书中记载着武三思曾经对桓彦范施以相似的刑罚,虽然具体过程和梳洗之刑不大一样,但也是将桓彦范按在竹槎上搓来搓去,一直搓到露出了骨头,这个时候桓彦范竟然没有断气,被武三思下令杖死了。

朱元璋出身平民,受尽元朝腐败官员的盘剥,父母饿死,最后连张裹尸的席子都没有,所以他对贪腐的官员十分憎恨。

待到他坐江山时,肯定不能惯着官员为非做歹,他治理贪官绝不留情,整这些酷刑就是给他们用的。

而且从这个刑罚来看,估计老朱是受了民间杀猪褪毛的启示。不知道大家见过农村杀猪的没?杀的过程自不必我多述,找准部位来一刀。

重点在褪猪毛上。先整一口大锅,烧上滚沸的开水,然后整一扇门板,把猪放上面,用水舀往猪身上浇开水,等烫的透透的,用刀刮或用铁刮子,就把猪毛褪干净了。

朱元璋结合武三思的刑罚和猪褪毛创造了梳洗之刑。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用在活人身上,残忍、痛苦、绝望的程度可想而知。

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会先把犯人剥光衣服,然后固定在铁床上,用滚开的热水往其身上浇数遍,等皮肤烫的酥烂时,再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直到露出白骨,一般受刑之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

想想这种画面,能不颤栗吗?那种断气之前的生不如死,犯人只想来个痛快的,如果能给犯人来个立即斩首,犯人都能感谢你十八辈祖宗。

就这种刑罚,犯人听见能不大惊失色吗?何止是大惊失色,腿肚子早都转筋了。

babaloos

babaloos

为何要突出“明朝”二字?难道别的朝代的犯人就不怕“梳洗之刑”了吗?还是说题主也认为“梳洗之刑”是朱元璋所发明,所以这一刑罚仅明朝有之?

不得不说,因为朱元璋对贪官惩罚的过重导致他本人的名声实在不是很好,各种屎盆子都扣在他的头上,“梳洗之刑”是他发明的,“贴加官之刑”也是他发明的,朱元璋难道就没别的事可做了,天天去想着去发明酷刑了吗?七百年前的明太祖何以得罪了今人,而要遭受今人如此严重的抹黑?

当然了有一种酷刑确实是朱元璋所发明的,那就是剥皮楦草,就是将犯人整张皮剥下来,然后以稻草填充以示众人。但是这“梳洗之刑”并不是朱元璋所发明,而且旧唐书里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刑罚。那么这个“梳洗之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刑罚呢?它为何如此残酷竟能为列十大酷刑之一?

既然是“梳洗”那就一定会用到“梳子”,“梳洗之刑”也不能例外,但是“梳洗之刑”所用到的梳子却不是一般的梳子,而是一把从手柄到刷毛都由铁制成的刷子,行刑前先将犯人背部朝上并固定在刑床上,然后将烧开的热水浇灌到犯人的背上,反复浇灌几次,当犯人的背部被热水烫过几次后,就会变得半生半熟,皮肤更是与肉分离,这时候行刑人员停止浇灌,然后用铁刷子开始反复的刷犯人的背部,每刷一次铁刷上都会挂满犯人的皮肉,一条条的就如同挂面一般!如此反复的刷,痛苦可想而知!但行刑人员会等到犯人背部的肉被刷尽,露出森森白骨后才会罢手,而此时犯人也早已在疼痛中气绝身亡。

所以,有时候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过程,像这种历经“梳洗之刑”才死去实在是太过恐怖残忍。

哈娜

哈娜

提到明朝,就不得不提及明太祖朱元璋。由于幼年时期老朱一家人被贪官污吏害得家破人亡,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阴影。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明朝。

由于存在童年阴影,老朱对手下官员非常不信任,尤其对于贪官污吏更是绝不手软。他给官员制定的俸禄很低,而对于贪污行为又制定了极为严厉的处罚措施。朱元璋规定,凡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就要杀头。此外,朱元璋还发明了很多酷刑,用来对付那些敢于贪污的官员,最著名的当属剥皮实草,就是把犯人的皮剥下来,填入稻草,做成人形稻草人,放置在县衙大堂后面的土地祠中,以警告继任官员不要以身试法。

“梳洗”也是朱元璋发明的一种酷刑,乍听起来貌似比较温和,不像剥皮实草听上去就令人胆战心惊。但当你知道明朝的“梳洗之刑”是怎么回事后,可能根本不会再有温和的感觉,反而会感到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梳洗,顾名思意当然会用到梳子,不过这个梳子可不是我们一般用来梳头的木质或者是塑胶梳子,而是一把铁梳子,上面的梳齿全是一根根的铁刺。行刑过程是先将犯人衣物除去,背部朝上趴在铁板上,然后用开水浇在犯人背上,反复几次之后,用铁梳子一下一下的在皮开肉绽的背部进行梳理,直到露出白骨为止。犯人往往在用开水浇背时已经晕死过去,等到梳理出白骨时早已气绝身亡。

据说,这是朱元璋小时候见屠夫在杀猪去毛时得来的灵感,不同之处在于,猪是被杀以后才拔毛,而梳洗之刑却是在人还活着的时候行刑。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痛恨简直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一种程度,既要让人死,而且还要受尽折磨,以酷烈的刑罚来警告在任官员,切莫贪赃枉法。

因此,明朝的犯人一旦听到要“梳洗”便会吓得大惊失色,这种“加强版死刑”比“斩首示众”还要痛苦百倍,试问又有谁在听到自己即将受刑时不会感到惊恐不已呢?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圆圆

圆圆

梳洗之刑残忍至极,乃锦衣卫诏狱十八酷刑之一,受刑之人十死无生,的确令人闻之骨酥胆寒。但对于其发明人是朱元璋的说法,我本人表示严重怀疑,以古人对于酷刑“孜孜以求,花样翻新”的精神,怎么可能到了明朝才发明这样的酷刑呢?

朱元璋由于出身的原因,小时候没少受贪官污吏的欺凌,最后甚至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被逼无奈才走上了造反的路,所以他对官僚系统成员没什么好印象,为了杜绝官僚系统的腐败可以说是严防死守,锦衣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个组织开始叫“拱卫司”,后来改名“亲军都督府”,最后才在洪武十五年定名为“锦衣卫”。

锦衣卫承担的职能主要就是情报收集、侦缉百官等,出于巩固皇权的需要,朱元璋还赋予了他们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的办案权力,皇帝下旨之后,锦衣卫对官员们抓人、审讯一条龙包办,所以也就出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诏狱。大小官员们进入诏狱,基本就等于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锦衣卫对这些人自然不会客气了!

在锦衣卫诏狱这个法外之地,自然也就有了法外之刑,最常见的酷刑就是梳洗、弹琵琶、油煎、剥皮、钩肠等等了。梳洗之刑具体行刑过程是这样的:受刑人被固定在行刑的铁床之上,施刑人先用滚烫的热水淋在他身上,肌肤在这种情况下严重烫伤,然后施刑人再用铁刷子反复用力刷洗,直到受刑人皮开肉绽白骨森森。

在这样惨绝人寰的酷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够咬紧牙关不招供,“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而受刑人即便没有当场死去,也大部分会死在阴暗潮湿、鼠蚁横行的监牢之中。如果某个人身体硬朗,家人又使了银子,平安地度过前面两关,那只能说他的运气足够逆天了。

“梳洗”等刑罚的确残忍,但我们似乎也不应该把“发明者”的帽子甩给朱元璋,试想老朱每天忙着天下大事,怎么能有精力专门去研究具体的刑罚呢?更何况我们从历史记载中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虽然在执政初期用了不少重典,但后期却“非以为则,后屡诏厘正”,他似乎也认识到了锦衣卫这头猛虎的危害,所以在洪武二十年,“焚锦衣卫刑具,以系囚付刑部”,将在押犯人们全部经过正常司法系统处理。

锦衣卫真正在大明王朝兴旺起来,是在明英宗和明宪宗之后,皇帝对臣子和百姓们越来越不以为意,锦衣卫也趁势而起,把皇权赋予的职能发挥到了变态的极致,所以《明史》认为“(锦衣卫)侦伺之风炽……或本无死理,而片纸付诏狱,为祸尤烈。”

不过根据记载,“梳洗之刑”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出现了,第一个不幸遭受这种刑罚的人,就是逼迫武则天退位、拥戴唐中宗李显复位的功臣桓彦范。他和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结果李显上台之后,表面上对他们几个功臣礼遇有加,结果权力却落到了李显的皇后韦氏和武三思等人手里,双方政治斗争逐渐白热化。

桓彦范顶着一个抚阳郡王的虚名自然不甘心,武三思也想着干掉这个政敌,于是就散播谣言,说桓彦范不是个好东西,到处宣传韦皇后淫荡偷人,李显一听自己被戴绿帽的事让桓彦范给传出去了,这是典型的泄漏国家机密啊,于是将桓彦范流放之后禁锢。

武三思为了斩草除根,派出心腹假传李显的旨意,最终将桓彦范虐杀。据说当时下手的人先砍到竹林只留下锋利的根部,然后绑着桓彦范在上面来回拖拽,结果桓彦范身上的皮肉都被刮掉了。在桓彦范奄奄一息之后,动手的人才将他乱棍打死。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完全能看出来武三思对桓彦范究竟有多恨!

想想古人在折磨人肉体上的花样百出,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喜欢请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劉華健_

劉華健_

在明朝的特定环境下,这个“梳洗”并非寻常意义上的梳妆打扮洗漱,而是一种十分残酷的刑罚。所以囚犯听了会吓得大惊失色。

“梳洗”应该是“刷洗”,而刷的是什么呢?

是囚犯身上的肉!

并非人们想像的在犯人死前还给梳妆打扮一下的意思。

这个词说出来文绉绉的,实际操作的过程却令人发指。

很多人形容:宁肯一刀头落地,不愿受这一“梳洗”。

这是一种不比千刀万剐、五马分尸逊色多少的酷刑。

相传在行刑的过程中要将犯人的衣物除尽,然后背部朝趴在铁板上,用开水往背上反复冲洗。

水泡必然是起来了,破了之后露出嫩肉。

行刑的人用一把带着铁刺的铁梳子一下一下的梳,直至露出白骨。

犯人往往在用开水浇背时已经晕死过去,很多犯人还没等到刑罚结束梳理出白骨时就已经气绝身亡了。

听起来十分吓人吧?

其实,这些手段并非对付一般犯人用的。

据说是朱元璋用来对付贪官污吏和朝政大臣们的。

这么可怕的刑罚居然是朱元璋看小时候人们杀猪得来的灵感。

这也是与朱元璋的经历有关系,他饱受贪官污吏之苦,当了皇帝之后绝对不允许有贪官出现,刑罚也是相当的严苛。

由此可见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才用这么残忍的手段来折磨这些人。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光靠权力压制贪腐行为是行不通的,因此他想了很多的刑罚来警告当朝的官员,“梳洗”只是其中的一种。

明朝有一条法律就是但凡官员贪污达到六十两银子以上就要杀头,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治国之严。

当然,这种刑法的实施在当时也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不但可以震慑在朝的官员,对于一些想做坏事的不法分子也有着杀鸡儆猴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朝犯人如此恐惧“梳洗”之刑的真正原因了。

如果说正常人可能在见到开水反复冲洗时就会开始害怕,哪里还敢再看梳理过程,何况是以身试法呢?

估计这也是在朱元璋时期所出贪官污吏少之又少的真正原因。

吃货的人生无需解释

吃货的人生无需解释

因为梳洗是一种刑法呀,梳洗之刑是古代十大酷刑之一。

发明者是朱元璋,梳洗之刑的具体操作手法是行刑者将犯人脱光衣服绑在一张铁床上,让其无法挣扎,然后用几桶烫水浇在犯人身上,把犯人皮肤表层的肉烫熟。

之后再用特制的那种大铁刷子

先把表层的那层熟肉刷下来,然后再一层层的刷里面的肉,刷到血肉模糊,刷到露出白骨,刷到犯人一命呜呼方休。但往往没有人能够坚持到刷到露出白骨就魂归天外了。这一酷刑与千刀万剐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谓是十分残忍了。

明朝的犯人若是听到“梳洗”之刑还不害怕的,那真是神人了。


侠女走天涯

侠女走天涯

史上最酷的刑法,"梳洗"一定会名列前茅,据说这种刑法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创造的。

"梳洗"究竟有多酷?让多少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就会吓的大惊失色?因为它的含义非常厉害!

明朝犯人行"梳洗"之刑的时候,先把犯人的衣服脱去,反绑在一个大铁床上,用沸腾的水浇遍全身,看到这里,会不会心痛呢?

平时生活中,如果不小心被开水烫到了,就会皮肤红肿,甚至起泡,被疼得"哇哇"大叫!更何况是沸腾的水浇遍全身?那不得晕死过去!这还没完!

继续用沸腾的水浇第二遍!这时犯人已经被烫的面目全非、痛不欲生了!这时执行任务的人上场了,他们用硬的铁丝做成的刷子,开始往犯人身上,已经伤痕累累的身体刷去。

俗语有句话"往伤口上撒盐",本意是加剧了伤口和疼痛的程度,如果以此来形容"梳洗"的话,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经过铁刷子刷过的犯人,早被刷得皮开肉绽了,犯人难以忍受,甚至露出白骨,昏死过去!

据说,这种酷刑是朱元璋由屠宰生猪而创意来的。

记得过去,家家户户养个小猪崽,到过年的时候,已经长大了,会宰掉的。

养的人总会舍不得,会给他们喂一顿好餐,或者是请一个技艺精湛的人,一刀下去就好,减少痛苦。而被梳洗的犯人,倒没有这么好运了!他们往往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唯恐一刀下去落个痛快。然后,主人用一口5尺大锅盛上水,架上风干的木柴,几个汉子,用大锅里烧至沸腾的水来处置它。即使褪毛也不是铁刷子刷的!从这点来说,"梳洗"之刑显然还是经过改良的。

由此可见,被梳洗的犯人,虽然也是沸水烫,但是刷在身上的刷子比处置zhu可厉害多了。

总之,朱元璋也是一个又作为的帝王,他白手起家,对贪污的人不会容忍,史料讲:贪污60两银子,就要杀头的,他在位时期,共处理贪官污吏达到15万多人次。后来,由于"梳洗"这一酷刑太残忍,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慢慢地不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偎灶猫qq

偎灶猫qq

专注历史的中国小贱,与你分享。

“梳洗”一刑最早见于唐朝,将犯人褪尽衣衫,置于特制的案板上,双手双脚皆为绳所捆绑,就像一只拔了毛的白斩鸡。

行刑者拿出特制的刑具:铁梳子。

行刑时,往往先从背部开始。在背上来回浇淋滚烫的热水。往复几番,背部通红,用手轻拍,原本弹性的肌肉,此刻已熟了六七分,一指按下,既成一肉窝。
行刑师傅挽起袖管,用铁梳子从犯人后脖颈处开始,拿捏好力道,梳至后腰部,如此这番,第一道梳洗既告完成。

犯人的痛苦嚎叫,伴随着皮肉剥离之声,血水滴落之声,声声入耳,好似来自地狱恶鬼的嘶吼。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刮土豆丝的经历,就是用土豆丝擦板器来刮。一颗被剥了皮的土豆,鲜嫩爆满,擦板器一道一道的划过,剥离出一根一根的细丝条。“梳洗”这刑法的过程,大体如此。
行刑师傅有条不紊、机械麻木的操作着,往复来回几次,犯人之身,便已漏出肉眼可见之白骨。若是遇到缺德狠心之师傅,会用铁梳子顺着骨头来回那么一道。发出的那种声音,就像指甲划过黑板,“呲”。

“梳洗”之刑,对犯人而言,是肉体和精神双重的折磨。想必发明此刑者,是一个刮土豆爱好者吧。
此刑用于人贩子,想必是极好的。

苏门答腊胖胖

苏门答腊胖胖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后世子孙费尽了心机,出身草根的朱元璋深切地知道这些贵族阶层的通病,也非常清楚底层百姓的生活。朱元璋在位期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杜绝贪官的出现。为此,朱元璋发明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刑罚,用来惩罚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

朱元璋发明这些刑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那些贪污腐败的人感到害怕。进而形成自律的习惯,让明朝的政治变得清明起来,以此让明朝达到最大程度的延续。在这些刑罚之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个应该就是梳洗了。据说,明朝的犯人如果听到梳洗这两个字,就会大惊失色,甚至很多人会立刻浑身发抖,并晕厥过去。

梳洗刑

那这个名叫梳洗的刑罚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它为什么会让很多犯人感到害怕呢?据说,这个刑罚的诞生还与朱元璋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朱元璋幼年时期曾经遭到过贪官污吏的陷害,并因此家破人亡。也正是因为幼年时期所遭受的这个伤害,才让后来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如此痛恨贪官污吏,并绞尽脑汁地为这些贪官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胆寒的刑罚。

梳洗的表面意思是指,梳头洗脸也泛指装扮自己。而当这两个字作为惩罚方式使用之时,它所表达的意义就截然不同了。在明朝时期,对一个犯人实行梳洗之刑时,首先要拿出一把铁刷子。这把刷子的刷头和刷毛都是用铁制成的,它的刷毛全部都是根根直立的铁刺。在行刑之前,执行处罚的人会让受刑之人背部朝上,把他绑定在一个地方,让犯人无法动弹,以此来保证行刑过程的顺利。

然后,刽子手会把准备好的热水分多次浇灌到犯人的背部,在把后背的肉烫得半生不熟的时候,就是刑罚真正开始之时。这时候刽子手会拿起这把准备好的铁刷子,在犯人的后背上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反复地使劲刷。因为这个刷后背的动作,与古代人梳头的动作十分相似,所以这个刑罚被取名为梳洗,只不过这里进行梳洗的工具是铁刷子和热水而已。

惨不忍睹的刑罚

一般情况下,受到这种惩罚的犯人很难坚持到最后。正常情况下,在用滚烫的开水一遍一遍冲刷犯人后背的时候,受刑之人就已经晕过去了。但是,这个时候执行刑罚的刽子手,却不会去管犯人的身体状况,他只会按照原本的刑罚步骤进行自己的工作。在他用铁刷子刮犯人后背的时候,来回个两三次,犯人的后背可以想见。

当然,这个惩罚不会因刽子手的怜悯而结束,刽子手会一遍又一遍地去梳理犯人的后背。正常情况下,在刽子手停手之前,犯人就早已没了气息。这些受此刑罚而死去的犯人大多都是疼痛致死,由此可见这项刑罚的恐怖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犯人在听到自己将要遭受这个刑罚的时候,会表现得大惊失色,露出生不如死表情的主要原因。

有想法的朱元璋?不,是有想法的武三思

作为此项刑罚的发明者,朱元璋的一生堪称传奇,从孤儿到和尚再到皇帝的这漫长时间里,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梳洗这项惩罚的诞生,就与他在此期间的一段经历有关。据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在流浪期间,见过一屠户人家杀猪的经过,在杀猪之前,他们会准备很多很多的热水,然后把猪的皮毛用热水一遍一遍地烫过之后,再进行梳洗去毛。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所发明的这个梳洗的刑法就是从杀猪的经过中获得的灵感,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其实不大。准确地来说,梳洗这个惩罚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雏形,当时,首先受到这种惩罚洗礼的是被武三思所陷害的桓彦范。根据《新唐书》记载,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正式入刑却仅对官吏使用?

不过,在当时这种处置犯人的方式只是武三思自己所想出来的恶毒办法而已,并没有纳入朝廷的刑罚体系当中。直到朱元璋在位期间,他才赋予了这种刑罚一个新的名字,并把这种惩罚方式纳入了正统的刑罚之中。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的痛恨是造就诸多残酷刑罚诞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他自身的猜忌之心,也是促使他利用这些残酷刑罚疯狂掠夺朝臣性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后,一直对于自己的地位存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曾经与他一起合作并攻下大明江山的兄弟,如今都站在了高位之上,虽然他的地位是这些人中最高的一个,但他依旧害怕明朝皇位会从自己的手中掉落。而且,他也害怕在自己死去之后,这些位高权重的兄弟会夺走朱家的皇权,所以他不得不选择未雨绸缪,并由此对曾经的兄弟屡下毒手。

在除掉诸多反叛之人之后,梳洗之类的残酷刑罚,也成为了他警告某些人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诸多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发明的这些残酷刑罚,主要运用在了官员的身上,几乎找不到在平民身上使用的案例。

结语

这些残酷的刑罚,既是朱元璋震慑有异心之人的手段,同时也是惩罚贪官污吏的一种方式。不过,因为朱元璋在惩罚贪官污吏的同时,并没有就此提高官员的俸禄,所以在明朝时期,贪官污吏依旧比比皆是且屡禁不止。

由于财帛动人心,因此,大多数官员在如此残酷的刑罚震慑之下,还是走向了贪污腐败的道路。而且,这种贪污腐败的现象在朱元璋去世之后,变得日益严重了起来。虽然梳洗之类的惩罚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朱元璋的高压政策还是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理想效果。这项令人大惊失色的刑罚,也仅仅只是把朱元璋的痛恨与残酷展现了出来而已。

咖啡绿

咖啡绿

这个梳洗,可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那个打扮梳洗,而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中国古代,发明了很多酷刑,以折磨人的身心为终极目的,它们屡屡挑战人的痛苦极限,让人生不如死。我觉得,发明这些酷刑的人,应该是心理不正常的变态。

这些酷刑虽然都是酷刑,但其严酷程度,还是不尽相同的。

炮烙之刑,据说是商纣王发明的。具体的行刑办法是,横着搭起一根铜柱,在铜柱的底下架起柴火,烧烤,待铜柱滚烫,再让犯人站到铜柱上行走,犯人无法忍耐脚底的疼痛,便跌落到火中烧死了。

这个其实看起来吓人,实际上就是活活烧死。

和这个类似,又比这个更残酷的,是唐朝酷吏来俊臣发明的。他找来一个铜瓮,把犯人扣进铜瓮里,然后在铜瓮的周围铺满柴火,烧烤铜瓮。可想而知,里面的犯人会何其痛苦,直至被活活烤死。

一个是烧死,一个是烤死,看起来相差不大,其实天壤之别。后者的痛苦,要比前者强烈一百倍。

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死得痛快,后者死得漫长。而酷刑的真谛,就是让犯人死得漫长,因此也就痛苦得更加漫长。

所以,汉朝的人喜欢把人煮死——用大锅里滚烫的热水,把人活活煮死,秦朝的人喜欢把人五马分尸——用五匹马,把犯人撕成五块,这两种酷刑,都比不上后来的凌迟之刑。

我们咒骂一个人时,时常咒他遭受千刀万剐,以发泄心中愤恨。为什么要咒他千刀万剐呢?因为这是酷刑中的极致了。

凌迟,俗称就是千刀万剐。刽子手手握锋利之刀,一刀一刀从犯人的身上往下削肉,要轻轻地削,慢慢地削,真正的高手,会让犯人只剩下一副骨架,心脏却还在跳动。

这是何等的痛苦?

梳洗,我觉得,比凌迟更甚。

因为梳洗增加了一道工序。它先把犯人的后背浇上热水,热水必须温度适宜,恰好让皮肉五六分熟。为什么不能全熟呢?因为全熟,犯人就会对背部产生麻木感,不利于第二步工序的发挥。

第二部工序是什么呢?

是用铁丝做成的梳子——类似于鞋刷子,但上面不是柔软的猪鬃,而是坚硬的铁丝——在犯人五六分熟的背部肌肉上轻轻地、一遍一遍地刷过,把肉丝一条一条的刷下来,伴随着犯人呼天抢地的哀嚎。

直至断气。

据说,梳洗的发明者是朱元璋。我个人认为,以朱元璋的暗黑,发明这样一种酷刑,恰恰合适。要是别人发明了它,我反而觉得不配。

24Kヾ

24Kヾ

说到梳洗,我们普通人想到的肯定是梳头、洗脸,整理清理自己的仪容,但在明朝时,尤其在锦衣卫的诏狱里,这是一项令人闻风色变的酷刑,任你钢嘴铁牙,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吓得两股战战,精神崩溃。

梳洗是哪种刑罚呢,在这里,木子君给大家介绍一下,由于该刑法略有重口,精神承受能力差的人可以劝退,毕竟,这是一个带着血腥的回答。

一、何为梳洗?

梳洗是明朝建立锦衣卫之后,在锦衣卫的诏狱之中,为了审讯犯人,由朱元璋根据前朝的刑罚,发明出的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

他就是用一个铁刷子将人身上的皮肉一下一下的刷下来,只到肉尽露出森森的白骨。

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中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将犯人剥光衣服,放置于铁床之上,再用滚烫的开水慢慢浇到身上,在犯人的惨叫声中,再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刷去身上的皮肤及肌肉,直到露出森森的白骨。

往往受刑的犯人等不到最后,就已经痛得气绝身亡。

二、第一个受过梳洗之刑的人

而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受过类似此刑的,是唐代武周时的桓彦范,桓彦范,字士则,润州曲阿县人,是唐代宰相,他为人慷慨豪爽,曾受到狄仁杰的赏识,后来,联合张柬之、敬晖、崔玄暐、袁恕己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拥戴唐中宗李显复位,被封为扶阳郡公。

据旧唐书.桓彦范传记载,李显即位之后,桓彦范受到韦皇后与宰相武三思的排挤和陷害。于神龙二年,武三思以诬陷韦后的罪名,将桓彦范被流放贵州,遭到周利贞虐杀,时年54岁。当时,周利贞将他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肉被尽,露出白骨,然后又把他杖杀。

结语

锦衣卫作为一个暴力组织,他里面刑讯副供的手法,惨无人绝,除了梳洗之外,还有很多恐怖的刑法,让人听到名字就不寒而栗。

比如说油煎,将一个平铁盘放在火上烧热,再将犯人推上去,很快,犯人的皮肉都会被烧焦,比如说灌药,他们先给犯人灌一次毒药,然后,给他解药延续他的生命。之后,灌另一种毒药,再给他解药维持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折磨犯人,直到这个犯人撑不下去,主动放弃活着的希望。

根据野史记载,明朝的厂卫处罚犯人的酷刑还有许多,甚至有的比上述的刑罚还要痛苦,由于锦卫衣直接听从于皇帝的命令,而东厂等更是由皇帝亲近的大监统领,三司没有权利干涉他们,所以,他们相当的跋扈,在当时世人眼里,锦衣卫和“诏狱”才是国家最高的刑法审理机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法司可以空曹,刑官为冗员矣。”

由此可见厂卫的可怕。

EnotHome

EnotHome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难,無月就简单和大家说一下这个“梳洗”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说到梳洗,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俊俏女子对镜贴花黄,梳洗妆容之类的闺中举止。

似乎除了美丽动人软玉温香之外,并没有什么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但这个“梳洗”则大不同了。

明朝是个刑罚制度非常严苛的朝代。

开国皇帝朱元璋带头,创立了很多让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包括把人皮剥下来填入稻草示众,用湿纸一层层改在人的脸上直到窒息等等的刑罚。

这个梳洗也是丝毫不逊色于上述的一种酷刑。

整个行刑过程是这样的:

犯人被绑在一张板上,手脚都被固定。

刑具是一个巨大的铁梳子,两个行刑的人站在犯人的两边各抓住一边,然后就将这个尖锐锋利的铁梳子在犯人身上、背上反复地来回刷。

几遍下来,犯人身上的皮肉都给刷没了,露出森森白骨。

再刷几下,命也就没了。

是不是听听就觉得很恐怖了呢?

明朝的沼狱里,有的是这样恐怖的刑罚。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EaouryMuno

EaouryMuno

中国最早的有记录的刑罚出现在夏朝,夏朝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夏朝的刑罚是我国古代记载的最早的刑罚,里面主要包括五种,第一种是墨刑:脸上刻字;第二种是劓刑:砍掉鼻子;第三种是刖刑:砍掉双脚;第四种是宫刑:破坏男女的生育能力;最后一种就是大辟刑,把头砍掉。这是所有刑罚的基础,后世的酷刑都就在这五种刑罚上渐渐演变,发展和完善的。

在数千年的王朝更迭政治斗争中,古人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系列酷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然一说起酷刑来,最有名的还是属于满清十大酷刑。说是满清酷刑,但这些刑罚并不是在清朝时期才出现的,而是在清朝达到一个顶峰,清朝是一个封建专制非常空前的时代,无论是在政治,文化还是律法方面都有所体现。这十大酷刑不分上下,每一种都无比的残忍,令犯人生不如死。

十大酷刑,竟包括二十种,其中个个说出来都是能让大家不寒而栗的酷刑,比较出名的有凌迟,腰斩和五马分尸等。但今天我们来详细讲一讲梳洗之刑。

在汉语词典中,梳洗就是指梳头洗脸,也泛指装扮,但梳洗的另一个意思截然不同,并不跟女子的梳妆打扮沾边,它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虽然这种刑罚有一个比较温暖委婉的名字,但也改不了它残酷反人类的事实。

所谓梳洗之刑,首先拿就是拿一把铁刷子,刷子从刷头到刷毛全是用铁制成的,行刑的时候刽子手先将犯人背部朝上固定住,然后将煮沸的开水多次浇到犯人背上,把后背的肉烫得半生不熟,再用刷子在后背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刷,这个动作类似于梳头,故而取名梳洗。之后人就在极端的痛苦与折磨中死去。

梳洗在唐朝时就出现了雏形。当时,桓彦范因为得罪武三思被流放到瀼洲。之后武三思仍不解气,于是“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搓之,肉进,杖杀之。”但真正给这种刑罚命名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把这种刑罚列进刑法之中,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之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黑暗血腥的时代,大屠杀,文字狱,重税,海禁等都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农民起义成功后,坐在皇位上的他深深地感到不踏实,害怕还有人起义推翻自己的统治,也害怕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心里不平衡,不服自己的管教。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和他的家人甚至同乡都杀了,最后死了30多万人。

朱元璋认为“元以宽失天下”,意思就是元朝的管理太宽松,老百姓可以随意地谈论天下大事,书生可以随意的论述政治得失,最后造成天下大乱,元朝因此亡国。朱元璋觉得他应该从严治国,于是把屠刀挥向了商人和文化人,禁止他们讨论政治。

把诗人画家杂剧作家全部重罚,学唱戏的,割了舌头;会下棋打双陆的,打断手脚;做买卖的,发配到边远地区;收藏词曲杂剧的,把全家杀了;养鸟的人,被困在楼上活活饿死。除此之外,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制度,认为丞相不仅分割了君权,还有威胁君权的可能。朱元璋为了维护明朝的封建统治,还不断招收太监,在那个时期太监数目多达十万,为以后的宦官专权打下消极的基础,还设立了锦衣卫这个特务集团,用来监视大臣们的行为,百姓和官员都战战兢兢。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刑法也是非常严峻。史料记载,“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淮右军就是朱元璋的军队,据说他们把小孩和女人杀死后,用热水泡,再用竹子抽打去掉人皮,然后再烤了吃掉。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就不把人命当回事儿,可以在挨饿的时候吃人。当他成功登上皇位后,为了镇压百姓,维护统治,制定了更严厉更反人类的刑罚。在这种背景下,梳洗之刑被合理化了成为官方认定的律法。听说,关进监狱的犯人听到梳洗之刑时,就会吓得瑟瑟发抖。

xiaolistella

xiaolistella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