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让人叹为观止?
melody
奇技淫巧泛指奇特而精巧的技艺。
木牛流马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它是诸葛亮发明的,打仗的时候用来运送粮食。不需要人工,它自行就会走路,只不过就是速度有点慢,每天可以行走20里地。
可以说木牛流马的出现,大大的稳定了战争时期的粮食供应。不过很遗憾的是,它制作的原理没有保留下来,所以,这个东西算是失传了。
冰鉴(冰箱)
冰鉴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冰箱,里面放上冰块,然后把食物放进去,这样就能起到保鲜的作用了。
这个冰鉴是20世纪70年代,曾侯乙墓里出土的,材质就是青铜器,这个东西一经出土,就震惊了考古界,看看古人们,其实他们很早就制造出来了冰箱,这智商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大家看到没有,冰鉴的顶部有盖板,上面开有双钱孔,既是抠手,也是冷气散发口,散发出的冷气可以使室内凉爽,起到类似空调的作用。
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很高大上,又可以冷藏食物,又可以降温。真是夏天之必备神器。
meecy
马王堆汉墓是中国考古史上一个奇迹般的发现,墓中不仅出土了各种国宝级的漆器文物,而且还有一件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这件素纱禅衣折叠起来,可以放进一个微小的火柴盒子里。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工作主要发生在1972年至1974年初,墓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在考古工作进行时,墓中出土了一块刻有“妾辛追”的小印章,被用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就是辛追本人。
这座汉墓发掘时距离马王堆女尸下葬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墓主人一直保持着不腐的状态,皮肤还有一定的弹性,这在潮湿的南方或者说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少见的。更让人吃惊的,就是墓主人辛追身上这件素纱禅衣。
薄如蚕翼,轻若烟雾,若隐若现,纹理分明,这是当时的考古人员对这件衣服的评价。我们很难想象在汉朝时期,当时的中国古人靠人力就已经能够纺织如此精美的衣物了。而且这件素纱禅衣是墓主人的贴身衣物,反映出2000多年前的汉朝贵族妇女们已经懂得追求高档材质的贴身衣物了。
在辛追所处的年代,大致相当于秦朝末年至汉文帝这段时间。汉朝初年,由于社会经历过反秦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摧残,民生凋敝,经济衰退,皇帝要求各级贵族厉行节俭。汉文帝自己就以身作则,提倡节俭。
可是身为长沙国(汉朝封国)丞相夫人的辛追墓葬却极其奢华,墓中不仅有精美的陶器、漆器,还有各种奢华的衣物、被子,这件素纱禅衣就是其中之一。这说明西汉的贵族并非完全听从皇帝,不少人还是过着比较奢靡的生活。
这件素纱禅衣袖长1.9米,上下长1.28米,重量只有区区的49克,比一枚鸡蛋还要轻,居然可以折叠缩进一个小小的火柴盒子里。即使科学家用今天的技术也无法复原这件衣服,因为复制品比文物足足重了5克,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古代中国人民高超的纺织技术。
蔡峰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有点不妥,奇技淫巧稍微有点贬义,不如改为,中国古代有没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发明和科学技术!
我觉得有很多,第一,古代造纸术,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方便了文化的传播成本和方式,书籍的印刷给读书人带来了很多便利,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第二,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是有毕昇发明的大大缩减了书籍印刷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三,纺织技术,古代人的衣物都异常精美,汉服等等是现在都非常流行的传统文化,古时候江南的纺织技术发展迅速,技术高超,长沙马王堆的素纱襌衣现在都仿制不了!
还有很多巧妙高超的发明,这里不一一描述了!以上三个应该能解决题主的问题!这三个发明创造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前进,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作用的!
想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请关注我,我会在历史领域分享趣闻和自己的见解!
马赛
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让人叹为观止?
首先一定要先澄清一下,“奇技淫巧”这词看起来有些外门,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正经词。奇当新奇、奇特讲;技指的是技艺、技巧;淫指沉迷、过分、上瘾的意思;巧是巧妙,精妙。连在一起就是令人痴迷的奇特发明。
自古以来的奇技淫巧实在是太多太多,有的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有的跟现代的物件几乎类同;更有的失传后直到现在还没人能够仿造出来。今天我们就例举几个比较有趣的聊聊。
1、木牛流马
史书记载,这是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北伐时蜀军运输粮食时所用。木牛流马是由两部分组成,分为木牛和流马。
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现(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晋·陈寿三国志 ·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只可惜的是,诸葛亮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制造出来这样的巧夺天工之物了。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仿造的木牛流马也不及当时十之一二的精妙了。
2、地动仪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都见过地动仪,但可惜的是,我们所见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仿品,真正的地动仪早已经消失。
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人们及时监测发生地震和肯定地震大体地位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地动仪失传已久,但范晔撰写的《后汉书》其中的张衡传中,有196个字是一直介绍地动仪的,这196字便成为了证明地动仪存在的经典依据。只是不知道是何缘故,地动仪于公元190年~220年莫名消失了。
3、王莽青铜卡尺
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最像穿越者的人中,王莽必须要算上一个。而作为穿越依据的,除了王莽的近似土改和经济国有化的新政外,就要数王莽发明的青铜卡尺。
王莽发明的青铜卡尺无论是使用原理,还是外观几乎跟现代的游标卡尺一模一样,比起英国的游标卡尺要早2000多年。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王莽的青铜卡尺比现代的游标卡尺的精度稍差了一点。可我想说那是两千年前的工具,精度上就是差了一点那又如何呢?丝毫不影响我们这些后人对此叹为观止。
历史上的奇技淫巧还有很多很多,例如鞭炮、造纸、水车等等不胜枚举。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的祖先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我们要为此深感骄傲,要为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自豪。网友们,大家怎么看呢?
亲~,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呗,各种历史和时事评论等你呦~@骇浪无波澜
锋
“奇技淫巧”是一个主观色彩非常浓厚的成语。东西虽然新奇出巧,但在人们眼中却很无益。对照这个标准,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木雕壶:
木雕壶材质一流,纹饰精美,尤其是龙饰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如此工艺,让人惊叹,堪称大师级别,你很难将其与皇帝联系起来。
成功的木匠没错,木雕壶的创作者正是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是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除了木雕壶,在文献记载中,朱由校还亲手设计建造了很多木质和建筑作品。
天启年间,朱由校亲自设计图样,动手锯木钉板,花费一年多时间造出来一张折叠床。折叠床移动方便,花纹精美,这有别于宫内匠人制造的极为笨重的大床。据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折叠床。
不止木匠作品,朱由校还仿乾清宫,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微型宫殿。宫殿高三四尺,曲折微妙,玲珑巧妙,堪称一绝。
朱由校在位期间,有很多作品问世,除了上述之外,还有蹴园堂、傀儡木像、亭台楼榭等也都让人啧啧称奇。
寄园寄所寄载“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作品好则好已,但大都是消遣游玩之用,况且创作者还是一位皇帝,人们很难不会将其看作“奇技淫巧”。
名声很臭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的第十五皇帝,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只活了不到23岁。如此短暂的年龄,朱由校留给世人的除了“奇技淫巧”之外,还有动荡不安的朝政。
朱由校在位时期危机四伏。在外,辽东后金屡屡犯边,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局势日趋严峻;在内,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专权,大兴冤狱,并残害政治改良派人士-东林党人,主要矛盾不断激化。内外交困还只是一方面。天启六年五月,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比较诡异的大爆炸,紫禁城笼罩在烟雾废墟之中,大约有2万余人或死或伤,场面极为恐怖。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向天忏悔。
皇帝与木匠作为皇帝,朱由校对以上局面是无法掌控的,况且他对魏忠贤和乳母客氏多有纵容之举,就连左副都御史杨涟被害时,也浑然不觉,他实在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作为皇帝,朱由校喜好木匠活远超治国本身,你可以说他不务正业,也可以说他误国误民,但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位很有天分的木匠。
如同李后主、宋徽宗等不务正业的皇帝一样,朱由校博得了一个名声很臭的皇帝,却留下了关于“奇技淫巧”的种种传说。
shanshanlate
“奇技淫巧”指的是各种过分巧妙的技艺工巧,是中国古代对很多新奇发明或小物件的称呼。
1.躺椅
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有了十分舒适的躺椅,且可以折叠,携带方便。
2.墨镜
可以看到对面商铺里是在买眼镜,店主似乎是在试戴,还是一种“墨镜”。3.隐几
外形酷似现在的长板凳,用处却比现在的长板凳要多一个,除了可以休憩时坐一下,它还能拿来躺一躺,图中的人就是将腿搭在上面做放松腿部来用,看上去好不惬意。
4.香饮子
听上去像是什么泡澡神器,能够给人身上添香什么的,但其实是可以喝的,这是古代的冰饮的叫法,图上就是清明上河图中,街上卖饮料的小商贩的小推车。
5.学步车
看上去与今天的儿童学步车已经非常相近了,儿童可以推着车子做依靠,现在的一些学步车也还是这样的,可见古人的智慧。
6.人字拖
谁也没想到吧,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拖鞋,而且还是人字拖,图上就是一位南宋的男士在干活,身边就放着这样一双蓝色的人字拖。
7.小炭炉
这幅图出自清朝名士姚文翰之手,但这是在仿宋人的画,图上妇女的手中拎着一件物什,看上去是可以加热上面茶水的小炭炉,而且十分方便携带。
8.熨斗
图上的妇女手中拿着一个类似于长勺的东西,而且里面燃着红红的炭,平放在一件衣服上做熨斗用,其实与今天熨斗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危险系数比较高而已。
9.罗盘
宋朝建的一座寺庙中墙壁上的壁画上的这幅图,那位老先生腰间是系着一个罗盘,这也是我国早就出现使用罗盘的有力证据。
10.枕凳
也许大家在现在已经不常见了,其实这种凳子古代人既能用来随处落枕,还可以在行医时用作诊脉的工具,上面会用带子系着一个绵绵的小垫子。
我们今日所用之物,实则在千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发明出了原型,并且在生活中应用自如。古人的智慧,有时真是令人惊叹!
oldsailor
在介绍那些作品前,得先了解下奇技淫巧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过度新奇而无大用的技艺和作品。那我觉得巧夺天工,富有想象力的都可以称之为。我说说我了解的一些。
一、飞鹊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墨子-鲁问这部典籍向我们展示了鲁班以竹子和木头发明了一种飞鹊,可以在空中飞多日而没有落下。
放到今天也是超级无敌的存在,只是没有实物传下。
二、连弩车
矢长十尺,以绳矢端,如如戈射,以磨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墨子·备高临以上是墨子设计的连弩车的效果,由十个人 一起去操作,一次射击可同时放出六十支大弩箭和无数的小弩箭。
堪称那时候的机关枪或者火箭炮。
三、周穆王的机器人
周穆王西巡狩,越崑,不至弇山。返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越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列子-汤问翻译过来就是有个叫偃师的人给周穆王设计了一个能唱会跳的机器人。行走站立仰面低头,和真人一样。摇摇他的头,就合着音乐唱歌;捧着他的手,就跟着节拍翩翩起舞,根据不同指令会做出各式各样变化。
堪称仿生机器人。
四、浑天仪
百度百科中给的解释: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仪发明者是我国西汉的落下闳,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进行改进
五、地动仪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通过多年研究发明的,可以知道在哪个方位发生地震,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六、木牛流马
这是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其载重量为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大军提供粮食,分为木牛与流马。
七、神火飞鸦
明朝军队所装备的火器。由火箭的反作用力向前推动,下绑两个火箭,上方类似飞机,整体像个现代微型战斗机。
可视为战斗机鼻祖。
总结:中国上下五千年,能人巧匠辈出,发明了很多超时代的物件,我所了解的很有限,只知道这几个,还望继续补充。vivi1021
现今社会最火爆的技术变革当属人工智能了,随便翻出一个概念都是火爆异常,从生物学的生命3.0,到脑科学的人机互联,再到制造业的工业革命4.0,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存在。
在列子·汤问中也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先秦机器人。
相传是一位来自洛邑的偃师,利用皮革、木块、胶、漆等材料制作而成,偃师还曾当着周穆王的面快速将假人拆解。和现在一些工业机器人的复杂构造相比,能够做到免工具快速安装,修理、保养和升级体验绝对好评。
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按照偃师献技里的记录,这个假人唱起歌来优美动听,跳起舞也是舒展自如,光凭这一点,在现代出道,是不是也应该跟洛天依一样火?
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更何况这个假人还有感情,能够眉目传情,怎么也比虚拟偶像更有魅力吧?
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如此稀缺的技术,注册个专利,引领一下人工智能的大潮,从此走向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就连鲁班和墨翟也都对偃师的技艺心服口服。
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釐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不过这些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最终都只是为统治阶级的娱乐服务,如此暴殄天物,多少有点让人惋惜啊。
我是贺五窝,很高兴和你一起畅聊历史,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米仓之约
我仅挑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讲讲,欢迎大家补充:
列子·汤问记载,在周穆王西巡途中,一位叫做偃师的匠人献上了一个真人大小的人偶,这个人偶可不是用来摆着玩儿的,他不仅外表与真人无疑,还能走能跑,能唱能跳。
周穆王大喜之下把后宫佳丽们招来一起观看人偶的才艺表演,谁知道,这个人偶(外表为男)在表演过程中竟然对众美人儿暗送秋波,惹得她们面红耳赤,这还了得!周穆王顿时勃然大怒,挥剑就要杀了这个给自己头上染色的人,并命人拿下偃师问罪,偃师为了自保,亲自操刀剖开了人偶的肚子以证清白。
果然,只见人偶的皮肤和骨骼全部由木材、皮革和胶水等材料制成,其腹部器官也是人造的,拿走他的心脏,口不能言,去掉肝,眼不能视物……见此,周穆王才放了偃师一马,免了他死罪。
如果这则故事是真的,那么西周时期,我国已经具有制作初级版“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技术了。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的英国诞生的,其源头就是因为一种叫做
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机械出现,取代了原始纺车,解放了劳动力,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类似的机器我们早在宋朝就有了,它的名字叫做“水转大纺车”。其原理,与水转碾磨之法类似,农书这样描写了当时的盛况:
“缘渠所置碓硙纺绩之处以千万数,四时流转而无穷“,”众家绩多,乃集于车下,秤绩分纑,不劳可毕。中原麻布之乡,皆用之。每车每天可纺麻纱100多斤,是脚踏纺车的30多倍,除了效率高,最重要的是,它完全用机械代替人力。
此技术于元代传到了欧洲,后世英国的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也是在其基础上改良的。但在中国本土,因被士大夫们认为是“奇淫巧技”,最终绝迹于明清时期。
英国汉学家伊懋曾感叹道:
“虽然这种机器还不是非常有效,但如沿其所代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话,那么中古时代的中国很可能会比西方早四百多年就出现一场纺织品生产上的真正的工业革命。”如果你有幸回到汉朝,没准会在路上碰到这种非常独特的“马车”:
车身上站立着两个木偶人,一个敲鼓,一个司镯(某种钟铃),每当车前进一段,木偶人就会发出敲击声,坐在车上的人就会把相关数据记录下来,最后得出此行的车程距离。
其原理是:设计者巧妙利用车内齿轮的转动,记录相应行程——车行1里,木偶人击鼓1次;车行10里,则敲镯1次,两者相加,即可得到总行程数。
此车名叫“计里鼓车”,它的发明者我们也很熟悉,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张衡,可惜,后来也失传了,现代虽然有学者根据描述和图片复原了出来,但是否比得上原版,就不得而知了。
城南
宋代发明的“水转大纺车”,绝对让你叹为观止。
它的经历很传奇:它在明代时的中国绝迹了,而后来竟奇迹般地为英国纺织工业做出了贡献。
水转大纺车是怎么回事?百字不如一图,我们先来看看宋代水转大纺车的示意图:
下面这是原理构造复原图:
这是中国博物馆学家兼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先生根据元代王祯的农书古文记载复原的。
水转大纺车是一种麻纺合线机,是用当时的大纺车改进而成的。
宋代手工业发展很迅速,原来用手摇纺车和脚踏三锭纺车加工麻缕,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在三锭脚踏车的基础上产生了有32个锭子的纺麻大纺车。
水转大纺车原理简述水转大纺车,32个锭子基本上还是按照脚踏纺车的原理,采用绳弦集体传动的方式来带动锭子旋转。
但在原有基础上做了改进。一般的手摇或脚踏纺车,在锭子旋转时,手持一段麻纱绕在锭子上使其加拈和合并。但在大纺车上却颠倒过来。它将待加拈的麻缕先绕在锭子上,在纺纱时锭子一边旋转,一边给从锭子上抽出的麻缕加拈,同时这些加拈的麻缕穿过一个铁叉(即今导纱钩)绕到一个木框上。这样,加拈和卷绕可以同时进行。
由于加拈和卷绕可以同时进行,增加了有效纺纱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再加上大纺车有30多个锭子,锭多效率高,这是我国纺织机械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
但是,大纺车锭子多,传动起来比较费力,要专人用双手摇动转轮做动力。有的地方用畜力来代替人力。
我国南方水力资源丰富,当农具已发展到利用水力做动力时,水转大纺车也就相应地产生了。
水转大纺车的意义水转大纺车不仅为当时纺织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也为现代的机器纺纱开创了新的道路。
大纺车采用竖立式的锭子,有利于多锭传动和操作,其他机构也能充分利用空间,这与现代纺纱机的构造是一致的。这在世界纺织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直到1769年英国人理查·阿克莱才制作出水车纺车和建立起欧洲第一座人力纺纱工厂,比宋代水转大纺车晚了400多年(阿克莱纺纱机与水转大纺车的关系后面会说)。
水转大纺车的发展为什么后继乏力,以致于在中国失传了呢?我国虽然早在宋代就发明了水转大纺车,应用也很普遍,但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水转大纺车只适合纺织麻线,而元、明之后的布匹消费,随着棉花的普及,逐渐转向了棉布。
如果想要用水转大纺车能高效地纺织棉线,那么需要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技术改进才能实现。
这个改进之处所需要的机械构件,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发明出来:需要纺棉机械具备5锭以上的能力,同时还要有锭子直立、罗拉牵伸喂入棉条的装置。这样才能让水转大纺车能够高效地纺棉。
第二,以今天工业化的思路来回看古代中国的纺织业,古代中国把纺织这事普遍当作一个副业来看待,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场。这样就很少有人有能力和金钱持续地进行机械改进。
第三,在元朝以后,社会管理趋向禁锢化,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也不鼓励人们在这方面投入精力。
最终,水转大纺车从明朝开始竟然绝迹了。
水转大纺车的技术和原理却在异地的英国落地生根,大放光彩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欧洲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对中国的纺织技术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绘制了大量纺织机图寄回法国(现仍存在巴黎国立图书馆)。这些中国的纺织机械,耶稣会士详尽地做了描绘和说明。
1735年出版的杜赫德的中华帝国通志,详细地刊载了中国纺织机的插图。这些图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的图几乎一模一样。
而英国阿克莱水力纺纱机是在1769年发明的,因此,不少学者推断中国的水转大纺车对阿克莱的发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对比阿克莱纺纱机与中国水转大纺车的构造和原理,极其相似。
众所周知的英国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升了纺织效率,而阿克莱纺纱机比珍妮纺纱机更胜一筹。不但如此,阿克莱纺纱机还促使英国出现了第一家工厂制度的水动力棉纺厂。
结语:中国近古时代的政治对经济和技术的影响不容忽视,古代不少发明都在明清戛然而止,甚至失传中国古代机械方面的发展,在诸多领域一直是领先的。比如水转大纺车,在元朝还有大规模应用,而到了明朝就绝迹了,清朝也没有出现。
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
但水转大纺车的技术和原理却在英国纺织工业中重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算是中国人对全人类的贡献吧。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HB-_-
锯子的发明
小时候学课文,知道木匠鲁班发明了锯子,这个虽然不是什么高超的发明,但是这项发明用了几千年,甚至直到现在有的做木工活的还在用鲁班发明的锯子。
鲁班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今山东人)有一次,鲁班奉命建造一座宫殿,工程规模浩大,工期却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赶去采木料。鲁班也亲自起早贪黑地带领徒弟们一边上山砍木头,一边加紧施工,生怕耽误了工期。鲁班在用斧子砍树时,觉得又费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钝了,还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种工具来代替斧子呢?这个想法一向萦绕在鲁班的心头。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两边的杂草,吃力地向前行进。当他松开手时,一片茅草叶从他的手指间轻轻滑过,带来一阵剧痛,他仔细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条口子,鲜血正从伤口中渗出。
一片又轻又软的小草叶,竟能把手指划破!鲁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叶,仔细地观看,发此刻叶子的边缘有一排又细又尖的细齿。他试着用叶子在斧柄上拉过,叶子软软地歪到一边了,可还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条印迹,这给了鲁班以启发。他兴奋得转身就向山下跑,也顾不得身边的杂草,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了工地。他找来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边缘削刮,在上边刻出一个个的“牙齿”,用这些齿在木料上来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条深深的沟。但只用了几下,竹片上的齿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坚韧的铁片来做这些齿,不就能把木头很轻易地弄断了吗!于是鲁班拿着这些竹片来找铁匠,让铁匠照着竹片的样貌打造出几根带齿的铁片来。他又给这些铁片装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锯子就这样产生了。工匠们用锯子伐木头,又快,又省力。鲁班和他的徒弟们很快就把木料凑齐,宫殿也如期完工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锯子在工匠们的手中一代代流传至今,即使是现代化的电锯,也没有脱离开鲁班发明的锯子的基本原理。
恍惚的猫
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让人叹为观止?
“奇技淫巧”在古代是指的一些新的发明创造,这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那么有哪些所谓的“奇技淫巧”称得上让人叹为观止呢?
鲁班枕或者说鲁班凳首先可以说近几年在网上很火的“鲁班枕”或者“鲁班凳”,整个作品全由一块木头雕琢而成,不使用任何钉子胶水之类的辅助材料,做出的成品既可合叠,又可展开使用,既方便又实用。
木牛流马木牛流马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手,在书中可谓是神奇之极,能自行行走,背负重担还能再狭窄山道而行,这物太过神奇,有很多人都好奇是怎么制作的,也有人尝试做出过成品,(我爱发明中出现过)这种神奇的工具真的存在吗?其实是存在的,很多人还都看过,那就是独轮车,根据现在专家说是,所谓的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只不过在书中为了捧诸葛亮被神奇化了 。
鲁班木鸟在传说中鲁班曾经做出一架会飞的木鸟,但是在刚做成的时候,他妻子就迫不及待的坐上去,结果鲁班只考虑了怎么让木鸟飞,没做降落的装置,木鸟在天上飞了三天后坠落,鲁班妻子惨死。在妻子惨死后,鲁班就把这技术毁掉了,但是现在有人复制出了木鸟,在某宝上面就能买到,不过只能飞一会(我没买不知道什么原理看视频确实没有别的什么动力)。鲁班木鸟据现在有人猜测最可能是风筝,但是时间太过久远没人知道真相了。
这里是@阿晖推书 为你解答。
毒舌男也有春天
传说中鲁班造的木鸟
ominia
三国时期:传说诸葛亮造出来的运粮木马不吃不喝秦朝时期:秦长城,秦直道,阿房宫,兵马俑
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鲁班发明的:锯子、鲁班尺、墨斗、云梯、钩强、石磨、机封、雕刻、伞、打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交流
Gigi-发现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什么是奇技淫巧呢?就是说一些新奇的技艺品。在中国古代时,手工业者的地zhi位还是非常低下的,几乎所有的职业都对手工业也持鄙夷的态度。这也导致了中国近代时的落后局面,抛开这些不谈,不得不让人承认古人的智慧,这几个神奇的物品让人眼前一亮。
第一个叫做木牛流马,相信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木牛流马,由诸葛亮发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和流马。在史书中记载这叫运输工具在诸葛亮南征北战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过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并不清楚木牛流马的具体形态和使用的方式方法。
第二个就是机关术了,可以说这是机械的最早形态了。匠人鲁班的巧手举世皆知,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军事上,机械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战国时期公输班发明了很多杀伤力巨大的“机关人”,除此之外,机关术也被不少王侯当做防盗墓的工具。
最后一个叫做七巧桌,应该是最早的益智型玩具了,可以由人自由组装,组成几十种图案。也可以当做家具来使用,也是中国最早的益智玩具在家具上的体现。这也需要工匠们十分高超的技艺和制作手段。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