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让人叹为观止?
小米和欢欢
两千多年前,蛋壳也能飞上天,不可思议吧!
刘安,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
刘安采用艾草做燃料,蛋壳做飞升器具。艾草燃烧加热的空气由下部的端口进入蛋壳,蛋壳内空气受热膨胀后,相对于外部冷空气具有更低的密度,比重变轻而向上升起。据其文所载飞行时间还挺长,很不可思议吧,比三国时期的孔明灯早了三百多年。
刘安一生多才,还是豆腐的创始人。他编写的《淮南子》是中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内容涉及早期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十几个学科领域。
据传,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常与门下宾客一起炼丹。后来,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服丹药而升天,撒在地上的仙丹被家中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被神话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思思有颗bigheart
“奇技淫巧”意思是新奇的技艺和作品。本是推动技术革新进步的工匠精神,然而中国古代帝王基于对正统权威和思想禁锢的考量,大多对其抵制与打压,其中尤以明清为甚。说起中国古代的“奇技淫巧”,最著名者莫过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影响深远,“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出现的最早,之前的名称叫“司南”。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发明后,先被阿拉伯人采用,后经其传入欧洲,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大大加速了世界航运的发展,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中国已经有了纸,后来经东汉蔡伦改进并大规模制作。蔡伦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让纸成为普通人也能够使用的书写材料。
欧洲直到1150年才建立第一个造纸厂,比中国相差1000多年。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人类文字载体的大变革。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他们在炼制丹药中发现:硫磺、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得到爆炸的火药。火药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起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后来,西方人将火药武器应用到战场,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11世纪,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刻刀把木板上的字雕刻成凹凸不平的阳文,同时把木板上的其他空白地方去掉,使文字凹陷,然后刷上墨汁,拓印到纸上。
中国的印刷术,比西方早了整整800年。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流通交流。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其发明之后,经由不同途径传到了世界各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古代统治者的狭隘思想,一定程度上将其禁锢起来,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相反,自从传入西方后,他们如获至宝,广泛应用并不断进行改进,最终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风中百合精灵
“奇淫技巧”一词,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商朝末年,武王伐纣之时,召集诸侯国会盟宣读泰誓所用到的一个词。意思就是说商纣王不好好治理国家,老搞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来讨好女人。
我们今天这里要说的“奇淫技巧”就是机关锁。我国古代锁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木质结构的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闩,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木匠老祖宗鲁班在这个基础上改进,装上了机关,这就变成了机关锁。
鲁班锁通过一种咬合的结构,可以将木质结构的东西进行无缝结合。从比较简单的六合榫,到比较困难的七星结、八达扣等,可以将不同的咬合方式结合起来,把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虽然锁的结构可以做的很复杂,但是由于那个时候的锁大多是木制的,很容易被破坏掉,所以后来的各种铁锁,铜锁才开始出现。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智能锁的使用也是非常普边的。
虽然鲁班锁已经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把它作为一种益智游戏对小孩子开发智力和老人家防止老年痴呆我认为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想法。
猫猫_LeAf
“奇技淫巧”在古代指特别精妙的工艺和技术,许多令人惊艳的事物让现代人看了都叹为观止。
“奇技淫巧”一词来自于商纣王,商纣王是个暴君,他骄奢淫逸又贪图享受,尤其宠爱爱妃妲己,身为中原大地上唯一的奴隶制君王,他的权力范围很大,他命令各方诸侯搜集有趣精巧的物品上贡给自己,他再把这些东西拿去讨好爱妃妲己,博美人一笑。
另外在享乐和刑罚里,商纣王也独辟蹊径,开创先河,命人建造了酒池肉林——把酒水放满整个池子,让林间的树枝挂满肉干,让美丽的少男少女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林间嬉戏,方便达官贵人们享乐。他还创造很多残酷的刑罚去惩戒不听话的人,如把人炮制成肉干,挖心等,简直骇人听闻。(当然了,对于纣王历来有争议)
接下来各朝各代陆续涌现出很多神奇的木匠工艺,周朝就出现了木甲艺伶,相传周穆王有次外出时遇见了一个神奇的工匠,这名工匠叫做偃师,他说能用木头造出会跳舞的人,周穆王很是新奇,就邀请偃师带着他的作品去王宫展示。偃师果真赴约,他说他身边一个涂满颜色的人就是木甲艺伶,木甲艺伶不仅能像普通人一样行走,还能舞动出美丽的舞蹈,果真名不虚传,不过舞蹈最后木甲艺伶做了一个表情,这个表情有点尴尬了,居然是向周穆王的妻妾抛媚眼,导致周穆王大怒,怀疑这个木甲艺伶是真人假扮的,让人把偃师拉出去砍了,偃师不慌不忙,上前解释,并为了打消周穆王的疑惑,把这个木甲艺伶当众拆开,看着木甲艺伶拆成一片片木头,大家才相信木甲艺伶是由木头造出来的,周穆王从此把偃师奉为天人,还说偃师有鬼神之能,能创造出奇迹。同样神奇的木制类似的东西还包括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能搬运货物,鲁班的木制飞鸟能在天上飞等,简直巧夺天工,可惜没有传承下来。
古人在生活中,为了方便使用,创造出很多实用的精巧的物件。大家听过古代的折叠椅吗?相传很早以前人们为了便于携带就研究出来折叠椅,利用杠杆原理和一些小的元器件,古人把很大的椅子折叠成小小的一块,不过因为工艺复杂,需要的一些零件很难打造,所以只有贵族才能消费的起。
还有任意变换的七巧桌,类似于现在的七巧板,虽然只有七块不同角度的桌子,但是却可以随意拼接,根据实际要求拼成不同的上千种图案,这种巧妙的心思运用到家具的组合上,真是古人的智慧体现。
大家在电视里经常能看到夏天的官宦人家用冰,但是你知道,古代也有冰箱吗?上世纪曾出土的冰鉴震惊了现代人,古代的冰箱叫做冰鉴,是用青铜或者木头打造的,冰鉴和现在的冰箱结构类似,分为存放食物区和冷冻区域,古代的冰箱是用冰的,而不是用电的,一般内层会放一些冰块,用来冷冻,外层则存放食物,长相类似于双开门的柜子,造型精美,结构精巧,冰鉴放在屋里既能当摆设,又能冷冻食物,降低室内温度,简直一举多得。
在古代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大夫的,作为技术型人才,医生很稀缺,由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医生——游医,也称赤脚大夫。因为游医要给各种病情治疗,因此需要的药材和工具很多,为了方便携带和治疗,游医一般会定制专门的药箱,从外观上看,药箱不大,表面也比较简单,但内部却构造复杂,暗藏玄机,不同格子区分开各种不同药材,还有需要特殊方式打开的暗格,方便游医存放值钱的药材和物品。
有些古代的东西高度类似现代文明产物,如周朝后期的马桶,战国时期的水晶杯,西汉末年王莽游标卡尺,想一想这些神奇的东西,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但古代读书人往往立志于仕途,认为奇技淫巧不实用,不能治国安邦,不屑于此道,而普通匠人讲究家传绝学,一般只在自己家族内流传,而往往后人不能完全继承前人高超的手艺和思想,导致很多精彩绝艳的工艺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令人遗憾。
如果当初这些工艺能传承下来,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科技会更发达呢?
美澍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让人叹为观止?”
所谓“奇技淫巧”,其实指的就是一些非常新奇的技艺和作品。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能够创造出吸引眼球的作品的确令人称奇。而且古人曾经所创造出的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不仅令让现代人匪夷所思,而且现在还无法复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已经失传了的奇技淫巧:木甲艺伶。
据《列子》记载,在周穆王到昆仑山狩猎的归途中,在巴蜀偶遇一位非常神秘的匠人:偃师。当时,在偃师的身边还站着一位很奇怪的人,他全身上下好像都是用木头做成的。于是,周穆王便好奇的问那人是谁?偃师说:“他不是真人,而是我制造的木甲艺伶。”
周穆王很少吃惊,当他在仔细看时,发现这木头人真的和活生生的人没什么区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仅会跳舞而且还会唱歌!更奇怪的是还唱的非常合拍。周穆王在惊叹之余,没忘了叫侍妾们也来看看这新奇的玩意。这木甲艺伶在见到周穆王漂亮的爱妾后,居然向其挤眉弄眼,有要勾引她的意思。
周穆王见此不禁大怒,并斥责偃师说,我原本以为真的是木甲人!没想到是真人贴的木头皮而已。偃师为了能够释疑清楚,于是就当场将这个木甲人拆解了让周穆王看。这是,周穆王才发现,原来真的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就连心、肝、胆、肺什么的全是木头的。等周穆王看仔细了,偃师又重新将其拼装起来,这木甲人又向真人一样活动起来。
可惜的是,偃师的这“木甲术”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也只能从史书中了解到他的神奇之处了!
darkcreep
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毕竟他们制造出太多精美的东西,都的都是流传到了今天的。
可以说这些奇技淫巧的东西,都是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我们选择让人看上去最有新意的来说一下吧。
冰鉴冰箱+空调这个冰鉴是20世纪70年代,曾侯乙墓里出土的。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冰鉴的材质是青铜的。
冰鉴的作用主要是有两个:一个就是冰箱的功能,另一个就是空调的功能。
那么古人如何用它储存东西呢?
就是向冰鉴里放大量的冰块,然后把食物储存在冰块上,这样就起到了储存食物,保证食物不变质的作用。
当然了冰鉴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储存食物的。
那么,空调作用如何使用呢?
大家都能看到这个冰鉴的盖子上,它是有小孔的。储放在里面的冰块,通过小孔释放出冷起来,这样就能做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你看这个冰鉴是不是很高大上。
木牛流马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知道这个木牛流马了。这个东西是诸葛亮发明的,主要是用在战争时期运送军粮。
最为神奇,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这个木牛流马,是他能够自己走动的,它就像永动机一样,每天可以行走20里地。
但是,因为关于木牛流马的一些制作原理失传了,我们搞不清楚诸葛亮是如何研究的这个东西。
所以,木牛流马也就成了永久的成为了一个传说。
春凳春凳这个名字很好听,很有诗意,符合它的气质。
那么,这个春凳是如何用的呢?
大家看到的外观,这个春凳类似一张床,但是他要窄小很多。事实上这个春凳就是一个凳子而已,只不过它主要是从春天就开始用的,所以被叫做是春凳。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人们家里是没有空调的。到了春天天气闷热的时候,古人就会把这个春凳带出来。
这个春凳既可以坐,又可以躺,是不是方便的很。
春凳在古代的时候,也是每一户人家都有的。当然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春凳我们现代人已经用不到它了。
当然了关于古人制作的,奇技淫巧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xiaogua
谈及古代“奇技淫巧”我相信各位均不陌生,例如通知的四大发明、地震仪之类,咱们这就不提及,今带大家一览古代的“飞机”,以及风筝的起源,看下古代被人称之为“神奇”的东西,到底有何神奇。
古代版的“飞机”在古代,能自由在天空翱翔我相信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而东周公元前478~392年时期,古代人已经实现了飞天梦,那就是东周哲人墨翟发明的木鸢,该木鸢可以让携带小许轻重的物品带入天空。
后鲁班博学多才,将工巧、制作工艺再次衍生,把木鸢再次改良,实现三日三夜飞翔不下,成就一段佳话。
1.木鸢的前身,风筝
木鸢又称之为风筝,木鸢的前身就是风筝,相传墨翟看鸟能在天空飞来飞去,苦思冥想,一翌打算用木头为材质制作成木鸟,后历经三年改良成能受风而翩然起舞的风筝,至此,风筝这项发明就在春秋战国时期定为了传统民间工艺品。
起初,风筝实现飞天后,墨子还曾想将其还良成木鸢,带人飞翔,直至多年后,木鸢制成,飞一日颓败,被暂且搁下。
于是就另辟新路,将风筝发展成传递信息的工具,随后历经隋唐、宋代、由于纸业的突飞猛进,风筝成为民间百姓特别喜欢的一种户外活动,逢天气晴朗、微风起伏,皇室、权贵、百姓,都会找一空旷之地放风筝。
后续鲁班热爱工艺后,在墨翟的基础上,将风筝改制多线风筝,并沿用至当今,而木鸢的改良并无详细记载,只是相传祖师鲁班制作的木鸢,只需敲三下,木鸢即可起飞,相传木鸢制作好后,鲁班还亲自试飞,从凉州务工,夜晚回家就是乘该木鸢回的,那时因为他技术无人能比,在建筑一角无可代替,经常被朝廷派于外地制作建筑,而妻子又怀有身孕,于是,木鸢就被他设想成真。
2.风筝的寓意
风筝、木鸢在古代是一种寓意,是吉祥下的缩影,它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还有绘画、文字,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如今,风筝不仅仅使用于户外活动,逢过节、喜庆之日也可常见,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初几日子里,在野外广场、宽阔草地,皆可见人放着寓意不同吉祥的风筝。
文/探索历史奇闻
潘帕斯之舞520
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中国人有个印象就是外国人在发明创造这块,脑洞大开,比我们强得多,其实这是个误区,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一点都不比外国人差,只是古代思想的禁锢,使得人们对于发明创造的不够重视,而对于那些发明创造,中国有个专有名词,叫“奇技淫巧”。首先这个称呼就带有一定的贬低性,也成为了发明创造的一大阻碍。然而,这依旧挡不住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劳动人民的“奇技淫巧”。
一、瓷器
瓷器的产生比较久远: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们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在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70年)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的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是当今的技术检测来衡量,它们亦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上日益丰富;
明朝的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作业在世界水平工艺上绝对是最好的,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
二、翻车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力驱动。龙骨叶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于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于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循环,把水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率大大提高,操作方便,还能转移取水点,我国古代最早的链传动就应用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三、算筹和算盘
算筹和算盘。算筹可能对你很陌生,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算筹起源于春秋战国,《老子》中就有“善算着不用筹策”的记述。算筹不仅是正负整数与分子的四则运算和开方的运算工具,而且还包含着各种特定的演算。
算盘大家就很熟悉了,其实它就是古代人们用来珠算的工具,因为它灵便准确,至今还能见到它的身影,不仅如此它还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被西方国家赞为“小小珠子转动地球经济”!算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东汉末年徐岳的数术记遗中。
总而言之,每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在它不被人们所接受的时候,总是会被称为“奇技淫巧”,如:火药、云梯,浑天仪。高表、算盘、圆周率。然而当这些发明创造给人带来实质性的便利、以及利益的时候,人们又总会把它们捧上神坛,这也正是历史的意义
轻松生活
奇技淫巧一词,出自书·泰誓下:(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奇技好理解,就是令人称奇的技艺,淫巧则是过度工巧的意思,奇技淫巧就是指过度工巧的技艺或者作品。
总之,奇技淫巧不是一个什么好的词汇,一般总是和不务正务、玩物丧志等联系在一起,像纣王就是用奇技淫巧来取悦妇人,最后导致亡国。不过,话又说来,奇技淫巧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文明发展的程度。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奇技淫巧呢?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第9名 曾候乙编钟编钟作为一种古代传统的打击乐器,早在西周就有了,随着编钟的不断完善,编钟的组建也是相当的复杂,而曾候乙编钟就代表了编钟的最高水准。
曾候乙编钟音色、音域包含的特别广,与现代的钢琴相比只少了一个八度。不得不感叹,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事物钻研的工匠精神。
第8名 战国水晶杯如果你第一眼看到这个杯子,可能会觉得平平无奇,这不就是我们家里常用的水杯嘛。但是,这个平平无奇的玻璃杯,其实是来自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这个杯子是用一整块水晶,经过工匠悉心雕刻打磨而成,其价值不言而喻。现如今这个水晶杯被放在浙江博物馆,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属于64件禁止海外展出的国宝之一。
第7名 蛋壳黑陶杯这也是一个杯子,此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制成,整体呈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为中空,且装饰有细密镂孔,其内放置有一粒陶丸。
称为蛋壳黑陶杯是因为其杯壁厚度如蛋壳一般,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全重仅约40克!而且若想要陶器存放至今,烧制温度必须保持在900℃以上!
900℃环境中得保证杯身不变形,还要使表面细腻,质地坚硬,即使放在今天,没有极高精密的工艺水准也难以做到。最最关键的是,这个杯子的出土年代是新石器时代,可见古人的智慧有多高。
第6名 战国齿轮齿轮想必大家都见过,也都熟悉,通过齿轮的传动作用,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但是如果我跟你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齿轮,你信不?
下面这个看似和现代齿轮没什么区别的齿轮,就出自战国时期。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洛阳东周王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发掘,就在清理粮仓遗址时,考古人员意外挖出了一块硬疙瘩。
从露出泥土的部分看,这块硬疙瘩应该是一件青铜文物。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将表面的泥土一点点清理掉,当这块青铜文物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竟然是一个青铜齿轮!专家立刻对齿轮进行了鉴定,初步估计这是公元前4世纪的文物。而且专家在看到这个青铜齿轮后,同样也吃了一惊,甚至直言:“这和现代齿轮一模一样!”
第5名 东汉摇钱树这株摇钱树顶端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树冠分为6层,每层两片叶子,顶端面两片树叶是两条龙的造型,口中各衔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其下两层树叶,枝端各有一只造型生动,振翅欲飞的凤鸟,并饰有传说中的神兽、枝下则悬挂串串铜钱,最后三组树叶,装饰着仙人和奇花异草。树干上则有三只向上攀爬的猴子,底座之上是以钱币为主体的一对神鸟。
能在这么一株小小的摇钱树上,用青铜做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动物,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高超的工艺。这株摇钱树现存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属于64件禁止海外展出的国宝之一。
第4名 北魏蓝玻璃小碗根据历史记载,罗马使者曾经5次来到当时北魏的都城平城(今天的大同市),并且带来了一批玻璃器,考古出土有实物。
而在大同的北魏墓里也出土了一批当时由中国人自己烧制的玻璃器,推测是当时学习国外烧制玻璃技术后自行烧制的。这批蓝色的玻璃小碗就是古人用玻璃烧制技术做出的艺术品,简直美的无法形容!
第3名 青铜弩机青铜弩机其实不算是奇技淫巧,这是在军事上有重大的实际价值的发明。
青铜弩机的发明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这是一种非常精巧、坚实的机械装置,由牙(包括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郭(机匣)、钩心(或称牛,中间杠杆)和枢轴(或称键,销轴)等铜质部件构成的联动机构。郭将整个弩机固定于弩臂(木质托柄)后端的空槽内,再与弩臂上的矢道(长条形浅槽)、弓弦及连接件组成了一把能施放箭矢的弩。相比于弓箭,怒不仅射程高,威力大,而且上手容易,一个弩手的要求比一个弓箭手的要求要低多了。
汉朝时期,改进后的青铜弩机实用性更强,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射击表尺-在望山的后侧立面上加上刻度,使得弩具备“三点一线”的瞄准功能。弩机大约11-12世纪随蒙古西征传至西欧,影响也很大,衍生出其他类型的弩机。
第2名 清朝的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这两件清朝时期的“萝卜和白菜”,是用象牙雕刻而成,并且还上了色。要知道象牙上色极为困难,但是这两件艺术品却形貌色泽都栩栩如生,连白菜上的纹理,昆虫的纤毛都可以看见,并且直至今日光鲜依旧,丝毫没有褪色,令人难以想象。如今手艺人和制作工艺已成失传,现在即使有人勉强给象牙着上色,过了三五年之后也会慢慢褪去,光彩不复存在。
第1名这又是一件穿越品。此铜卡出自王莽新朝时期,和今天使用的游标卡尺构造大体相同,由固定尺和活动尺两个主要部件构成。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在活动尺上有一环形拉手,便于活动尺移动。使用时,右手握尺,拇指牵动环形拉手,左右移动,使用方式与现代卡尺完全一样。
这件铜尺既可测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方便实用。可惜年代久远,卡尺上的刻度和铭文已经不可辨认了。东汉青铜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相比较,除了在测量精度上有一定差距,卡尺长度短于现代的以外,其原理、性能、用途和结构与现代游标卡尺已经非常相似了,比西方卡尺的出现早了1600多年。
peterhk
奇技淫巧的意思很容易让人误会,然而,这个词实际上是指过于新奇、让人着迷,但又没有什么用处的技艺和作品,有时候,奇技淫巧也用于形容新奇的技艺和制品。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奇技淫巧。
这里金兔就简单介绍几个吧。
古代的冰箱——冰鉴。
冰鉴是古代用于盛冰,并把食物放在里面的容器,简单来说,冰鉴就是古代的冰箱。冰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比如《周礼》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祭祀供冰鉴。”
说起来,冰鉴的原理并不复杂,把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面,然后再把食物放在冰块上面,这就是冰鉴了。
比较难解决的是冰块问题,因为冰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因此,虽说冰鉴早在周代就出现了,但一般只有上流社会才用得起。
那时候的冰块,不管是挖掘还是储存,都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工作,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掌管冰块的职位——凌人。
凌人下面有下士、府、胥等近百个下属,如周礼·天官·凌人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也就是说,那时候贵族在夏天用的冰块,一般都是在十二月份开采的,而且还要按三倍的量储存下来。在周代,夏天的冰块尤为珍贵,所以到了伏天,朝廷还会举行一个发布会,美其名曰颁冰仪式,将冰块作为珍贵的赏赐分给士大夫们,那时候的冰鉴贵重如金子,寻常的百姓压根就用不起。
发展到宋元时期,虽说冰依旧由朝廷储藏和掌管,但因为采冰和制冰技术有所发展,夏天的冰量猛增,冰也慢慢出现于市场上。
这时候的冰鉴,也由原来的青铜制冰鉴发展到木制冰鉴,一般由红木和梨花木制成。此时冰鉴,高约一尺,外部刷漆,再用铜片或铅包裹,这样,冰块搁进去可整日不化。
在古代,冰鉴称得上是一种新奇的制品,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奇技淫巧。
“三国白领的餐具”——越窑青瓷方格盒
这也是一个比较新奇的制品,它在1984年出土于三国东吴大将朱然的墓中。之所以说它新奇,主要就是它太熟悉了,和现在食堂使用的餐具几乎没什么区别,因而就有人称这个越窑青瓷方格盒为“三国白领的餐具”。
聊完制品,再来说说技艺吧。
这里金兔说一下禽虫戏。
禽虫戏也算是古代的奇技淫巧之一,在唐朝时期就流传着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专门训练禽虫表演,走街串巷,借此来谋生。
比如,唐朝有野史笔记记载,当时有一个人叫韩志和,此人就是这方面的高手。韩志和曾给唐穆宗表演过禽虫戏,他所表演的禽虫是一种名为蝇虎的蜘蛛,平时韩志和以朱砂喂养这只蝇虎,所以就让这只小蜘蛛看起来通体呈现鲜艳的红色,煞是好看。
当天,韩志和就在宫廷乐队的鼓乐下,指挥着自己的小蜘蛛从空中托盘跳下,接着拉丝螺旋,随后缓慢地盘旋飞舞,组成了一幕幕十分奇特的景象,看得唐穆宗连连称赞。
椒盐君。
今天,大部分智能手机里,有一项传感器几乎机机必备,那就是陀螺仪传感器。
陀螺仪传感器能被安置在如今的智能机里,其科技含量一定不可小觑!可是,世界上最早的“陀螺仪”却是中国人所发明,而且,它的颜值一等一的高!
这玩意儿,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鎏金鸿雁纹镂孔银香囊。
就是图中这一大一小两枚球球。
在法门寺被打开之前,考古人员在其他考古遗址有过类似的发现。由于没有确切的名称,一直以来,考古人员根据它的样貌和功能,替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熏球”(有些骂人的意思)。
1987年,考古人员在清理法门寺地宫时,发现了9件熏香器文物,两只球球赫然在列。考古人员根据一同出土的唐衣物帐碑记载:
“香囊两枚 , 重十五两三分。”确定了这两只球球并不叫“熏球”,而应该叫香囊。
香囊饭金成型,通体呈圆球状,纹饰部分夔金、饰10朵双蜂团花纹,蜜蜂两两展翅飞花丛之中。上半球体为盖,下半球体为托,上下以合页相连、子母口扣合。下半球体内有两个同心持平圆和一枚焚香盂。
两个同心持平圆环托住焚香盂,在重力作用下,焚香盂表面始终与地面平行。
因此,古人将香料置于香囊之内,不论如何转动香囊,由于焚香盂始终朝上,香料绝不会洒在香囊之外。加之香囊镂空花纹,香料被点燃之后,烟通过镂空花纹溢出,可以扩散烟的面积。
如此一来,香囊就可以被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比如说被窝、衣袖、怀里,或者更隐私的地方。
最关键的是,这种设计完全符合现代陀螺仪原理,称之为现代陀螺仪原型,毫不为过。
据史书记载,香囊出现最早时间,很有可能是东晋。
成书于东晋的《西京杂记》记载:
“长安巧工丁援者…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丁援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体内常平。”不论是使用的场所(被窝、袖口),还是工作原理,均与法门寺出土的香囊别无二致。不过,由于没有更早的实物出土,仍然无法确定在东晋时期,已经有同类型的“陀螺仪”被发明。
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带着一帮大臣逃亡西蜀。逃亡路上,因大臣的不满,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被高力士缢死。后来,唐玄宗返回长安,思念杨玉环成疾,派人前往杨玉环被埋葬的地方,将其挖出来。但是负责此事的人,只带回一枚香囊:
“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可见,香囊在盛唐时期,几乎是上流贵妇的标配。就像如今的各种名牌包包一样,出门不带个像样的包包,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唐时亦如此,上流贵妇出门不戴个极品香囊,如何显得出自己的身份?
同款类型的“陀螺仪”,欧洲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直到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的航海家们为了更容易识别海上方向,发明了“陀螺仪”作为导航仪器使用。医院的急救担架,很多也使用“陀螺仪”装置。
古人常言道玩物丧志,此言不虚也。
这么好用的东西,中国古人却用来熏香,真真“熏球”也!
珊珊宝贝公主
首先我们理解一下奇技淫巧这个词儿,作为我国经典的成语,他的释意很简单,就是指过度新奇而无大用的技艺和作品,对于这些东西的认知,那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首先说一下我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由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说白了就是地动仪,在东汉时期,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所以张衡灵光一动,根据各种的物理现象,做了一个精度还算行的地动仪,在早些时候,地动仪刚发现的那一刻,人们很是欣喜,各种对地动仪的夸,但是现在少多了,因为这东西本来就是个鸡肋,但凡有物理知识的都知道,哪怕他很灵敏,你相信它会准确性吗?我们不需要它有准确的对地震预防,将一个木棍立在平地上也不过如此,二叔不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待。如今它存在的价值,也不过是历史价值罢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古代走出地震探测的第一步,显的鸡肋也是无可厚非了。
顺便二叔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件,那就是有一家包装厂,在传输带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碎屑纸张什么的,对工作的进程影响很大,技术部花一百多万研发清理这些东西的机器,经过研发出来之后,不仅仅效果不大,而且经常出故障,后来几个老工人看不下去了,直接搬来几个电风扇,放在了传送带旁边,竟然彻底解决了问题,花一百多万研发一个机器,不如几个电风扇,这和地动仪也没有多大区别。
微子
东晋山水诗派创始人谢灵运,一生好游山玩水,曾发明一种专门用于爬山用的登高鞋。被誉之为“谢公屐”。
据说这种鞋,底下按有两个木齿,爬山的时候通过拆卸前后齿来保持平衡,以便于登山,即“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但谁也没见过。
不过后世也常有人提及,例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cloclover413
开始正题之前,我们来扫扫盲忙,免得各位“老铁”看后落差太大!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奇:奇异,奇巧,有趣的。技:技术,技巧,带有技术性的。淫:过分,极端,沉迷,上瘾
这是个正经问题,各位别瞎想,虽说我也想给各位普及一下相关不正经的东西,可是无奈确实不太了解,也没有看过相关文献,至于什么“洞玄子”“金瓶梅”我都是不知道的,好了让我们开始正题吧!
一、春凳为什么 先说这个呢,还是要扫盲,免得大家误会。
春字有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之意,顾名思义春凳在古代象征着美好与生机。春凳起源于元,相传春凳开始是用椿木制成的,叫“椿凳”。味道清新,可驱赶蚊虫,可以长期使用。民间女子出嫁,娘家人便会制一张椿凳作为女儿嫁妆以部分,寓意夫妻和睦、白头到老。后来因为书写错误加上明清时期,某些书籍的不正当描写,变成了“春凳”逐渐的,春凳用途变广,可以在家招待客人、喝茶赏花、吟诗作赋,可谓快活。
二、地动仪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范晔撰《后汉书》其中的张衡传196个字一直是介绍地动仪的经典依据。公元190年~220年,不知是何原因,地动仪消失了。地动仪的原理和造型,成了千古谜团。成为了历史遗憾。中外无数专家试图复原这种能知道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但都没有成功。
三、汉朝纱织技术养蚕和丝绸技术是我国古代最为特别的一项工艺。以至于西方数千年来都对此望尘莫及。除了丝绸技术之外,我国古代与之相近的纱织技术,则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在那座闻名天下的马王堆汉墓当中,就出土了一件纱衣。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曲裾素纱蝉衣。
这件纱衣不仅质地精良,而且重量极轻,不足一两。将其折叠起来,都能放到火柴盒中。据说国内的一家纺织企业曾尝试进行仿造,但即便是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仍然未能达到它的水平。
四、木牛流马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现(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晋·陈寿三国志 ·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可惜的是,诸葛亮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制造出来这样的东西了。
后代众多研究者希望对木牛流马进行复原制造,也只是仅仅能制造出它曾经百分之一的精妙。所以它足以称得上是古人的“奇技淫巧”了
五、战国制冷技术众所周知,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乃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出的文物。它的发现不仅代表了我国古代青铜制造工艺的巨大成就,而且还表明了我国早在战国初期就拥有了令世界赞叹的乐队、乐器和音律科学。
其实,在曾侯乙楚墓出土的文物当中,还有一件让现代人颇为惊叹的物件。那便是“冰鉴”。这个冰鉴虽是由青铜制造,却拥有着类似现代冰箱和空调的作用。而且其中的构造机关相当复杂,只有相当专业的人士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楚国人正是用这个物件实现了对食物和酒水的冷藏,以及对室内空气的制冷。
现代版本的“冰箱”还不用电,不得不让人佩服
六、鲁班木鸢鲁班是土木工程建筑的祖师爷,其发现创造的东西很多,现在还被世人所用的一样物品——墨线,是最为常见的,但是关于其工匠高峰之作,木鸢最为传奇,传说鲁班当年去别国做事,晚上思妻,就做了一个木鸢,鲁班能驾驭它往返数千里,比现在的汽车还要快,且还相当的环保。<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鸿书>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七 木甲术提到“机关术”,大家都会想到公输盘以及墨家。事实上早在他们的六百年之前,便已出现远比“机关术”更精巧的“木甲术”。
在古老的历史文献《列子》中,便有相关的详细记载。周穆王前去昆仑山狩猎,回途在巴蜀一带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匠人——偃师。偃师身边当时站着一位全身上下,全都是木纹色彩的奇异人物,周穆王问起那是谁?偃师从容回答:“这不是真人,这是我制造的木甲艺伶。”周穆王不禁吃惊,仔细再看,发现这个木甲人实在太栩栩如生了!不论是他的一进一退、一抬首、一低头,仿佛都真的是个活生生的人!周穆王要他唱歌,完全可以合律;要他跳舞.也是千变万化。周穆王惊叹不已,立刻兴高采烈叫自己的侍妾们,也来观看他的表演。就在表演将结束之时,这个木甲艺伶竟眨巴眼睛,勾引周穆王的美丽爱妾。周穆王不禁大怒,斥责偃师:“我还以为当真是什么木甲人!原来只是找个真人贴上木皮,想当作奇技,欺骗我这个天子?”偃师为了释疑,便当场拆解那一个木甲人让周穆王瞧仔细。周穆王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以木头、皮甲、胶漆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不论是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等,全是人工。偃师重新把这些零件拼了起来,那个木甲人真的又再度能栩栩如生动起来!周穆王这时才不禁佩服感叹:“原来人工的技巧,竟能达到与天地造物者同一个水准,实在不可思议!”
我的乖乖love
相信看到奇巧淫巧这四个字,我们大多数男同胞已经想歪了,其实这个淫在古代是沉迷,上进钻研的意思,说到古代的奇技淫巧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说明我们古人的聪明智慧,下面给大家说几种
龙骨车,又名翻车,用人力,畜力操作的提水工具,从汉朝开始发明使用,到明朝得到改进发现,传播到世界各国
木牛流马,相信这个大家听说过,这是三国时候诸葛亮为了保障后勤运输发明的
七巧桌,这个应该是最早的拼型玩具了吧,可以自由组装,拼成好多图案,也可以当做家具
其实这些奇技淫巧还有好多,比如古代冰箱,鲁班机关术好多好多,它们代表着古人的强大智慧,和不断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