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侠小说里,五岳,昆仑山,峨眉山,青城山,武当山,都有门派,唯独黄山没有?
sunboyhu
先对题主说明一下,许多武侠小说里都有黄山派,只是影响力较大的金庸、古龙的小说里没有。
现代武侠小说,影响力巨大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几位先生的作品,这些年卧龙生、诸葛青云、温瑞安甚至古龙的作品很少被拍成影视作品,翻拍就更不用说了。所在在武侠小说爱好者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武侠小说里没有黄山派。
其实,在许多小说里,还是有黄山派的,有的是以黄山莲花峰命名,称作莲花派。具体不举例了,太多太多,很多我也没看过。
金庸先生的作品中为什么没有黄山派?今年三月份去了趟婺源,发现当地有个很有名的“查记酒坊”,在游玩过程中,又一个叫“卧龙谷”的景区,据说是金庸先生题名,也据说是金庸先生真正的老家。
卧龙谷属于大鄣山,大鄣山是黄山余脉,和黄山、三清山是一个脉系。卧龙谷很像武侠小说里的世外桃源,流水潺潺,瀑布遍布,花开满山,地方虽然不大,但是一进到里面,就有种武侠气息。
有些文人极其爱写自己的家乡,有些文人在文学作品中很少提及。这是作者的个人因素,或爱、或恨,旁人无从得知。
大胆猜想,金庸先生是因为有一些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在武侠小说中没有黄山派。
黄山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山不像五岳各山,也不像青城、昆仑自古有名。黄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来自徽商文化,而徽商文化距今不过三百年。在此之前,黄山虽然风景秀美,但是由于地处古徽州,交通不便,名声不著,甚至比不过它旁边的三清山。
现代武侠小说主要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到达巅峰,而这时的黄山还没有完成旅游开发,大家对他不是很了解。大家回想自己小时候,知道泰山南天门,知道华山,知道黄山什么?黄山著名的迎客松也是九十年代从挂历上开始出名的。
在历史上,五岳等山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都盛赞无数,反观黄山,比较频繁的出现在书本中是在明清时期。因为明清时期,黄山地区才开始进入主流,南宋以前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南宋以后经济中心渐渐转向江淮。明朝徽商发展之后,由于经济上的强大,带动了地域上的有名,再加上徐霞客对黄山的描述,黄山才进入到人们视野。
作品均为原创。请关注风舞鹰翎,欢迎批评指正。
caiyingci
留有余地,以待后面的作家编造更奇葩的故事,期待着吧
Excel
有啊。比如李凉小说《江湖一担皮》,女主角玉小仙就是黄山派出身。
其实,武侠小说里,出现黄山派的次数非常多,多得根本数不过来。不过,绝大多数时候,黄山派并不称为“黄山派”就是了。
黄山派不叫黄山派,那它叫什么?有四个字可以说明黄山派在武林的地位:莲花正宗。
黄山派在武侠小说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他门派都以山名代称,而黄山派则以峰名代称。黄山派的江湖名号来自黄山的主峰——莲花峰,于是,江湖上人人皆知有莲花派,不知有黄山派。
大多数小说提到莲花派都是一带而过,即使像评书白眉大侠那种,提到莲花派,也要把莲花派侮蔑描述成反面形象,这跟莲花派曾经出现的一位堪称“地仙”级的超级高手有关。
此人是个和尚,无名,号掷钵僧。
其实,如果喜欢看短打武侠的话,总能看到一个招式的名称“仙人指路”,此便出于黄山。在元、明时期的通俗小说里,“仙人指路”就是由掷钵僧创出的一式武功。简单形容一下就是,当时的掷钵僧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最大的问题是,掷钵僧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和尚。
本来万历年间建了一座“掷钵禅院”,但是很快就发生了万历朝鲜战争,再加上之后海匪猖獗,倭寇横行,中日关系一塌糊涂,连“掷钵禅院”都在崇祯时改名叫“云谷寺”,所以武侠小说里就很少提及黄山莲花派了,或者把莲花派描述成反派。
只能说,这种情结还是可以理解的。
千寻瓓珊
谁说武侠小说里没有黄山派的?
古龙笔下赫赫有名的叶开,十四岁以前就是在黄山派学的剑法;
《楚留香》中的石观音也是黄山派的;
《蜀山剑侠传》中的周青云也是黄山派的。
黄山派只是不见于金庸老爷子的小说而已。
而金庸老爷子之所以不写黄山派,大概有四种说法:
第一,黄山派是绘画流派明末清初之时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山水画流派,这一派系以画黄山的峰峦烟云之变化著称,故被人称为“黄山派”。
梅清、石涛等著名画家都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金庸老爷子可能是为了避讳先贤,所以不写黄山派。
当然了,金庸老爷子也有可能是为了免去麻烦。省得一些所谓的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或者美术界人士,碰瓷挑事。
“黄山派是历史上著名的绘画流派,你金庸干嘛要把黄山派塑造成武林门派?你是瞧不起美术吗?”
(图为石涛的黄山图)
第二,金庸第一任妻子祖籍是徽州的相传金庸的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祖籍是安徽徽州的,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市。
杜冶芬嫁给金庸后,婚内出轨,背叛了金庸,给金庸带来了极大的伤痛。所以金庸绝口不提黄山。
关于这个说法,大家当个八卦故事看就得了,可信度不高。
因为杜冶芬的祖籍到底是哪里的,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很可能就是无聊人士为了吸引眼球,而杜撰的。
(图为金庸和杜冶芬的结婚照)
第三,黄山派不是宗教名山金庸老爷子早期信道,后期信佛。所以他笔下的武功,大体可以分为佛、道、儒三派。
而黄山上寺庙虽多,但不是宗教名山,没有道教和佛教背景,纯自然和人文景观。
所以金庸在设定武林门派时,把黄山给剔除了。
徐霞客曾写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无形中让很多人认为,黄山的层次是要高于五岳的。
如果金庸笔下出现了黄山派,那黄山派得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才对得起“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诗?
黄山派是五岳剑派的上级领导?是少林寺的背后老大?
这明显过于玄幻,所以金庸老爷子不写黄山派。
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金庸老爷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本人很懂画。
漫画家李志清,画家董培新,先后在自己的作品中肯定了金庸在美术方面的造诣。
金庸老爷子本人懂画,爱画,加上对先贤的尊敬,所以他才没有描写黄山派。
毕竟历史上的黄山派是绘画流派,一旦被读者误会成武林门派,那就有些不美了。
Micky_Leung
石观音是黄山派的
hvcck
说白了就是成名太晚
王大桐on the way
黄山归来不看岳,去了黄山就沉迷景色了,江湖人士就没在那里开宗立派了。[捂脸]
在路上。。。
五岳确定是这些山吗
呆萌美Er
黄山的宗教气息很浅薄,民间对于它的认知也只是一座名山而已,并没有流传多少神秘故事,在人们眼里,黄山显的得比较大众。更甚缺少历史文化的洗礼等多重因素。
第三视觉
黄山太险峻,那上面不好打斗!
メ憶¢翦ず梅
那时书匠也跟风,忙不过来,所以未顾及到。
摩西摩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是有根据的
名山大多都被认为是有神仙的,至少是供奉神仙的,如五岳供神,南岳供司天大化昭圣帝,西岳供金天大利顺圣帝,北岳供安王大贞玄圣帝,中岳供中天大宁崇圣帝。
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真武荡魔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金庸为首一些小说作家在写作时都考虑到了人文因素,五岳之所以为五岳,不是金大侠写过才有的地位,是这些名山本来就有相应的文化底蕴,而黄山就差点意思。
举例来说明。
一,嵩山
嵩山附近是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聚集地,很好的体现了五岳之中的地理优势。
佛教文化都知道了,嵩山紧邻少林寺,以前的嵩山附近,还有北魏会善寺、嵩岳寺、永泰寺、金清凉寺等存在,佛教文化兴盛。
嵩山的道教文化更加早,嵩山中岳庙是道教圣地之一,建于秦朝,供中天大宁崇圣帝。汉武帝时期在嵩山建太乙观,宋朝道教兴盛,改太乙观为崇福宫,历代都有道教名家在嵩山主持道场。
代表儒家文化的嵩阳书院是宋明理学教育中心之一,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李纲等人都曾在这里传学。
嵩山曾有三十多位皇帝亲临,也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
总之,嵩山文化昌盛。
二,峨眉山
峨眉山,早期是道教文化圣地,后来以佛教为主,现存的峨眉武术养有生行气风格,依然体现道家特色。峨眉也是道家三十六洞天的第七洞天,峨眉山建筑纯阳殿、神水阁都是有道家渊源。
后来的峨眉以佛教文化为主了,峨眉山被认为是普贤菩萨的道场,现在佛教建筑更多。
三,青城山
虽然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不咋地,但历史上的青城山是绝对的道教圣地,哪怕相比于武当山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的不说,大名鼎鼎的张道陵,创立正一道,就在青城山。也因为如此,青城山在当时被认为是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后来也一直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
四,衡山
衡山是先秦以及历代君王需要祭祀的名山之一,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衡山的山神是火神祝融,祝融峰也是衡山的主峰。
衡山附近也是道观林立,如云龙峰上有栖真观,紫盖峰下有南岳观,赤帝峰前有华数观,紫霄峰前有衡岳观等等。
五,恒山
恒山也有很早的道教文化,李隆基曾赐给匾额,并重修恒山庙。传说道教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在恒山修道,恒山附近也有很多道观。
但恒山不像其他名山,其附近是战略要地,有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等关隘,打过很多仗,损失了不少遗迹。
其他的名山渊源就更明显了,华山是全真七子郝大通的传道之地,武当有张三丰,泰山是古代帝王的封禅之地,昆仑山更是被道教称为“万山之祖”,传说的元始天尊玉虚宫就在昆仑山。
六,渊源
许多门派都跟道家有关,为什么武侠门派要强调道教?这跟金庸为首的武学体系有关。
金庸武侠开始建立武学体系,就是射雕英雄传开始,这是金大侠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真正的成名之作。这里边没有少林,以道家全真派的出现为契机开始建立武学体系。
金老的做法是有根据的,历史上的全真教是“内丹道”的集大成者,也就是现在的道家气功,这是金庸内功理论的来源,其他小说中的内功也脱离不了这个范畴,。
金庸的武学理论体系跟道家“内丹派”关系很大,典型的内功术语“气运丹田”,丹田就是内丹派的独有说法。创立武功大多都来自道家思想,如九阴九阳,逍遥武学,先天功等,很多被写出来的武功口诀只能用道家思想去理解。
如七伤拳:阴阳二气、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行。早期版本的九阴真经也明确说过是黄裳边读道藏而创立的,道藏就是道家经典的意思。
细品金庸小说会发现,走道派一路的很多自创武功的,精通五行八卦的黄老邪堪称创了一个门派,而佛派一路很少自创武功的。认真来说,少林的易筋、洗髓经也是真实的道家养生术语,在小说中被借用到了少林派之中。
根源上来说,所有小说中所有提到的阴阳二气,五行属性理论,以及经运气行脉理论都是道家理论。佛教属于外来文化,哪有什么阴阳五行,丹田筋脉的东西。
所以说,天下武功应该出道家,而不是少林,典型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内家拳流派,走的是道家路子。金庸较早的作品射雕、神雕也的确是走道家武功为主的路子,后来的倚天及更晚写的天龙八部,才逐渐强化了少林的地位。
七,结语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黄山没有名人事迹,没有被赋予儒释道的内涵,也就是说缺文化底蕴,这是内在原因。
黄山处于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地势十分险恶,古代所谓交通不便,加上消息闭塞,也是客观原因。
由于金庸小说中武功跟道家思想的内在关系,没有道家渊源的名山,金庸很难把它纳入书中,这样会有突兀之感。比如昆仑派,峨眉派会觉得很自然,来自他们本身道家的底蕴,而伏牛山派,武夷山派就很难受了。
文化氛围这些东西,平常我们一般不去深思,但的确是有关联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会让读者有亲近之感。
bendan
楚留香传奇之大沙漠里,石观音就出身黄山派,不过黄山派没正式出场过,和华山派火并后灭门了。
爱出走的小团子
这就是作者的问题了,不管什么派,什么武功都是作者编出来的,他如果要写一个黄山派出来,也一样精彩。
greatnice
早些年,我也曾试图去写武侠小说,很不幸,在我构思的武侠故事里,也没有关于黄山的。但黄山也是名山,为什么我当时想不到它呢?
1.思维定势或者说是武侠源远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现在网络上,比如悟空问答上,一般也都是话题越炒越热,一个火的帖子,可能有几百万的阅读量,而无人问津的可能最后都不过三位数。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数一下武侠小说史了,从唐宋传奇到话本小说,从近代的还珠楼主到后来的金古梁温,他们的代表作里都很少提到黄山。没有他们的引领,后来的作者一般也容易忽视掉黄山,就算注意到了,影响力有限的话,我们也还是不知道。
2.历史传统文化或者宗教的影响。武侠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作者也想找点现实或者历史依据。比如少林寺是佛教名刹,武当山是道教圣地,峨眉山也是佛教名山,而昆仑历来都是仙山,是西王母等好多仙家的所在,就算是青城山,白素贞也说“青城山下白素贞”。
有了这些传说或者宗教底蕴,武侠小说的创作者们便可以由此进行发挥,编造自己世界里的故事。
3.黄山是自然山水名山。在我的记忆里,地理教科书上说的黄山都是自然之境,后来也鲜听说有历史典故、名家轶事和宗教故事,没有了这些故事的因子,作者笔下的门派就没有了传承,所以作者也就不待见黄山了。
而如果我今后能再次提起笔来写武侠的话,我一定会写一个黄山派,这个门派最大的特点是“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