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侦探小说中,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mIao-_
《恶意》的动机的确让人发寒。
注意,这不是冲动杀人。愤怒杀人、冲动杀人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动机,也是侦探小说很少起用的动机。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动机都是有理由的,只是其理由全都“跑偏”了。
——比如“上帝肃清式杀人”。以为人类铲除邪恶等跑偏了的宗教动机而杀人。CSI这样的美剧里,常用这个动机梗。
——比如“公报私仇”或“私报公仇”式的杀人。这是同一银币的正反面,后者更让人不寒而栗。
对此需要解释一下:
柯南道尔的同代人、英国侦探小说家、神探布郎神父的创造者切斯特顿有句名言:隐藏树叶,就在森林里;隐藏尸体,就在战争里。
——这句名言极大地影响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她的很多故事里都用到这一点。
这话是说,当时代环境发生了大动荡的时候,个人的恩恩怨怨都淹没在其中看不清楚了,心怀杀意的人就可以找机会动手了。因为家国大事,可以变成隐藏你个人动机的“森林”和“红鲱鱼”(塞耶斯的名言,意为凶手用于转移注意力的“迷惑性线索”)。
在现实中,希特勒也在他的战争里报了当年犹太人的一箭之仇,同理还有中国30年代某三线女星一朝登位、利用“运动”开始“整人”的故事。
不过呢,比“公报私仇”更让人不寒而栗的,其实是它的反面“私报公仇”。
在意大利作家迪诺·布扎蒂的某短篇小说里,有一家人被杀。警察来了,判断是私怨杀人。
其实真相是:是这个国家政府为了“机密”而灭口了这一家,并布置成一个小小的私人案件。
——欢乐杀人也属于让人发冷的杀人。不过这里有很多亚类型,最可怕的不是那种亢奋型的凶手,而是科学家型的,细腻而逻辑严密;比科学家型的更恐怖的,是凶手自己都来不及体会的自我动机中,隐藏于最深处的快意。——把这种微妙性体现出来的,常常是在“日常推理”小说中。
——恩将仇报式的杀人。因为扭曲的心理逻辑,不能负载“恩人”的重量。这在日系推理中比较常见。凑佳苗、阿刀田高这类作家,常常揭露这种幽微的心理动机。
liana6699
相棒里有一个人,权利,金钱样样不缺。相貌,才能都是时上品。可他却是一个杀人狂,他杀的都是公务员和政府高官,还总想搞出大动作来。
他说“我做这些不是为了什么理由。这就像你回到家发现厨房里放着咖喱和土豆,于是你顺手做了一顿咖喱。这需要理由吗?我有能力犯罪,并且有能力脱罪,那我干嘛不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