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天险,陆地航母
史记·晋世家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成王即位时还是个孩子,一次他与弟弟叔虞做游戏,将一枚桑叶(一说为梧桐叶)剪成的形状递给叔虞,说:“我封你为侯。”在场史官马上请周成王正式举行封立仪式。成王说:“我闹着玩呢!”史官说:君王无戏言!于是,叔虞被封于王畿以北的晋水之阳,号曰唐,后为晋。
篆书、金文、甲骨文中的唐
▼
我们常说“唐尧、虞舜、夏禹”。唐,是比晋更古老的地名,也是晋的前身,传说古唐国是尧所在。赫赫有名的唐帝国,也跟这个地名,跟山西大地密不可分。李渊,在隋朝被封在晋故地晋阳(太原),称“唐国公”。
明代确立的山西版图,大体保持了古晋国范围。很多山西人,今天依旧愿意将山西的轮廓看作“一枚桑叶”。说来也巧,诸列大山夹缝中,几个盆地呈东北—西南向排布,正好连成了叶子的“叶柄”与“主叶脉”,省府太原,位于正中间,两边则分别是向西南而流的汾河,向东北流去的桑干河;叶子两端,一端是运城地区——上古时期山西文明中心;一端是大同地区——北魏早期的都城,明代的北部防御中心、大明陪都。
不知是天作,还是人为之设
太原居然正好位于西安、北京
中国不同时期两大政治中心
的中点位置
制图 @ 公子羽
▼
乱世的时候,山西也出过都城。南北朝,北部的大同做过短暂的北魏都城。隋炀帝即位前的身份是“晋王”,李渊父子则是在晋阳(太原)起兵反隋,北朝高欢父子则干脆定都晋阳(太原),五代时候北汉定都太原。从秦汉到明清,从长安到北京,由西向东,画了一个长长的弧,恰好绕山西转了半圈。
唐之前,山西是中原都城的东部防卫地带。到了明代,它又成了帝国中心的西部防卫区域。考察山西关隘时,山西作家鲁顺民先生惊异地发现:明以前的城池大致背西向东,显然是为了拱卫黄河西南岸的关中;明代关城则无一例外背东向西,显然是为了拱卫太行山以东的北京。
山西的地形,山地与盆地,大河与关隘,就像是被高端机器设计出的零件,总能出现在它该出现的位置。几大主要盆地,连成走廊,当关中或北京告急,这里的奇兵,可以从盆地中走出,直奔京城。它本身,则更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停泊在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无论都城在哪里,它都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侍卫。
这是我的发现,或许是个纯属巧合的现象:山西的主要山脉的脊线,连起来——无论上北下南,还是上南下北,都能描出一个“臣”字,这也吻合了山西扮演的“拱卫者”角色。
这桑叶,如一叶巨大的扁舟,如一艘不沉的航母,停泊在中原与塞北之间。
各种字体的“臣”
▼
面对北京,它是“臣”
制图 -大地理馆
▼
面对西安,它还是“臣“
制图 -大地理馆
▼
难倒连山河都要,以汉字密码立下诅咒,来设定山西的命运吗?
或许,只是巧合吧。而现实中的山西,的确承担了这样的使命
方形,这个神奇的平行四边方形,四面隆起、中有起伏,这让我想到了城池。
城的出现,是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所有的古老文明,都从建城开始。所有的文明古国,也都有自己的城市……一个族群人口再多,地域再广,如果没有城市,那也只是部落或部落联盟,不是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浑厚的城墙,古朴的城门
把王宫、街市和乡村联系起来
古老的文明就这样
在一片蛮荒中诞生
图片来源:@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插图
▼
城池
城墙和护城河的合称
中国古代建城
四围有城垣及护城河
城池,后来用于泛指城市
▼
北宋都城汴梁城
其平行四边形的格局
与山西版图极为吻合
现实中的众多城池
不过是山西这座巨城的
缩小版而已
▼
山西,正是一座四面天险的巨型城池。
北面,管涔山脉与长城雄关结合;东面,巍巍太行与峡谷碍口相伴;
西面,吕梁山脉与黄河天险把关;南面,中条王屋与黄河天险并行。
山与长城,铸就了高不可攀的城垣;黄河,则是天然的大型护城河。
内部,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相对整个山西,又是一个个缩小版的城池。
山西这样绝妙的作品
除了造物主
谁还能完成得如此天衣无缝?
制图-大地理馆
▼
这样的一座大航母,虽然如铜墙铁壁,但并非完全封闭,它是一个有机体,四面虽然皆是屏障,但都留出了出口。这些出口,凝结着人类的智慧,更多来自上天的赐予。西南、东北各有一道大门,中间为走廊。也就是说,山西这座巨大的城池,这艘巨大的航母,既坚如磐石、又对外联通。
四面虽然都是天险
北面有关口
东面有峡谷
西面有渡口
南面西段魏有渡口、南面东段有峡谷
封而不闭的山西
制图-大地理馆
▼
北面,管涔山脉与长城在山口间留出了一个个关口;西面,黄河支流从吕梁山间流出,在山河间形成了一个个渡口;南面,中条山与王屋山,依然有支流从山中冲出,汇入黄河,形成通航渡口;东面,太行山中的海河支流,横切太行,形成了一条条古道,最著名的当属“太行八陉。”
清末,山西出现了第一条跨省铁路——正太铁路,也就是从正定府到太原府的铁路,这条铁路后来拉出了河北省会——石家庄。太行山绵亘南北,将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分割开来。同时,东出、南下的河流与造山运动相约,在太行山上留出了道道裂缝,裂缝最明显的地方正是“八陉”。“太行八陉”中的第五陉—— 井陉到太原距离最短。正太铁路,就选择了这条古道。
正太铁路东起石家庄,西至太原,全线共设有35 个站。全线东西各有一小段是平坦如砥的平原,其余路段都是峰回路转的山区。从华北平原西缘的石家庄向上仰望,虽然这里是太行山中比较低矮的一段,但依旧像是面对一道高高的城墙。这样一条铁路,就是这样“攀爬”着进入太原这座城池的。
山西老百姓有谚语:“朱修长城李修庙”,朱说的明代,李说的是唐朝。明朝成为最热衷修筑防御工事,最豪华的工程就是塞北的明长城了。明长城防御体系共有九镇,山西一个省占了两个。当时的镇,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各设总兵官进行镇守。宣府、大同两镇的长城,大致就是今天山西、河北与内蒙古的行政区界。跟别处不同的是,山西北边的长城有内外两道,而且还沿着太行山,修了一道。大同镇,有一道长城;山西镇(也称太原镇)长城则以偏关、宁武关、雁门关为中心构建了纵深防御格局——此三关是明长城“外三关”,以黄河、太行山为参照,在山西省桑叶形的版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丁”字。
雁门长城辖区
西起阳方口、东接平型关
以雁门关为中心
是内长城的中枢部分
18座隘口连成了340里长的边墙
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
广义上的雁门关不是孤立的
它是以内长城雁门关为核心
管辖着两翼18座隘口的庞大防御体系
包含山、陉、关、城、堡、寨等
各种自然或人工屏障
雁门十八塞形势图
供图- 杨建民
▼
有文字记载以来,雁门关地区发生过大的战役167次,几乎每场战事都决定着家国命运。最有名的就是杨家将与辽人在这里的拉锯战。无论国家的政治中心在西还是在东,它都是一个屏障——既是“三晋之门户”,又是“天下之大防”。
雁门关是大宋北边重镇,山西四十余关,以雁门最为雄固,一出关外数十里,便是辽国之地,是以关下有重兵驻守,乔峰心想若从关门中过,不免受守关官兵盘查,当下从关西的高岭绕道而行。来到绝岭,放眼四顾,但见繁峙、五台东耸,宁武诸山西带,正阳、石鼓挺于南,其北则为朔州、马邑,长坡峻阪,茫然无际,寒林漠漠,景象萧索。——金庸《
天龙八部》第二十章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天龙八部》说的是辽宋对峙时期,雁门关处于两大政权的前线地区,当时以大同、北京为中心的“燕云十六州”属辽土,雁门关及以南的山西属宋土。
在山西人心目中,北面这道长城,最重要的关口除了雁门关,就是杀虎口了。晋北民歌唱道:“那不大的小青马多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我两天到。这样急匆匆地往哪里赶?回口里。”晋北地面贫瘠,又多战火,贫苦农民外出谋生被称为“走口外”,又称“走西口”。西口,是相对北口而言——北口是张家口,西口就是杀虎口。
据古地图专家李孝聪考证
这张清康熙年间绘内外蒙古地图
(这里选取的是局部)
各部分不成比例
山西北部要塞“杀虎口”被标注在显要位置
过了此地向北
便是广袤平阔的前套平原
包头和呼和浩特所在
走西口民歌所唱:
“乌拉高、岗勒湾,海海漫漫米粮川”
▼
北面、东面出口陆地要塞,那西边、南边便是水上渡口。
大宋理宗皇帝开庆元年,是为蒙古宪宗九年, 时值二月初春,黄河北岸的风陵渡头扰攘一片,驴鸣马嘶,夹着人声车声,这几日天候乍寒乍暖,黄河先是解了冻,到这日北风一刮,下起雪来,河水重又凝冰。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车,许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给阻于风陵渡口,无法启程。——《
神雕侠侣》第三十三回“风陵夜话”
风陵渡,山西与外界沟通的最重要渡口之一,是金庸笔下郭襄与杨过感情线索的起点。峨嵋派的第二代掌门人风陵师太,是郭襄的徒弟,法号为郭襄所取,以纪念第一次在风陵渡口结识杨过。作家鲁顺民先生曾长期关注黄河中游即蒙、晋、陕、豫四省黄河沿岸的古渡口。他在著作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中写道:
晋陕峡谷除了收纳了无定河、渭河、汾河这样的庞大粗壮的一级支流,还有大大小小水量不一的70多条支流进入。每一条支流与黄河主河道汇集之处,肯定有一个渡口存在。古渡悠悠,那是山与河早就缔结好的一个约定。凡是有渡的地方,此岸与彼岸都要相应的渡口相通相接。但是,晋陕峡谷中的渡口,往往兼备码头的功能。即沟通两岸,又联接上下游货物流转。从清代中叶开始,一直到1925年京绥铁路开通之前,从老牛湾入晋,由上游下游的关河口、河曲、巡镇、东关、裴家川、黑峪口、罗峪口、碛口、军渡沿山西省一侧排开的渡口码头,对于长城口里口外的经济发展起关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西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老牛湾渡
与老牛湾河、偏关河、黄河
沿岸的长城、古堡
相互守望
摄影 -nala
▼
碛口古渡
明清时期黄河航运最重要的码头之一
南来北往商人来此经营买卖
使它由渡口发展为繁华城镇
摄影-新华社纪实摄影工作室
▼
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
大禹渡位于山西芮城县,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此俯察河道如今渡口下游已建成水电站,出晋陕大峡谷后急流快进的黄河进入开阔之地,东侧为汾河流域的运城盆地,西侧为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这是中国历史上两大文明中心。
黄河掉头绕过中条山西端转而向东:中条山与黄河相遇之地为晋、陕、豫交汇的三角地带,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渡口——风陵渡
四面虽有屏障,却留出了雁门关、杀虎口这样的出口,有太行八陉这样的通道,有风陵渡、龙门渡众多渡口。有了它们,这座巨大的城池——山西,才没有变成封闭之地。有了它们,才有了山西人走西口的传奇,才成就了通往四面八方的晋商。
东、北、东南,有陆地出口;西、西南,有水上出口。这样的山西,既是安放物质与文明的家园,同时又是积蓄力量、冲出山河的基地。
如此山西,则能不传奇?
完整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20252529122869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