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英雄也是凡人。
最难过的回忆的作文
麦
1.鲁迅先生的笑容突出了他(开朗),(直爽)的性格特点;写鲁迅走路则突出了他(急性子)的特点
2.鲁迅先生对年轻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说明他还是很重视青年的,同时也说明了他具有宽容、无私、关爱青年的品质。
3.文中3次写到许先生(鲁迅夫人)看到鲁迅在灯下工作,其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反衬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在常人休息的时候工作到天亮,更突出了他的伟大。
4.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邻家花园里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何用意?
答:暗喻鲁迅先生就是太阳,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广大青年。
以上是个人想法! 没有任何参考! 错了勿怪!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大连旅游李梦琪
1.鲁迅先生的笑容突出了他(开朗),(直爽)的性格特点;写鲁迅走路则突出了他(急性子)的特点
2.鲁迅先生对年轻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说明他还是很重视青年的,同时也说明了他具有宽容、无私、关爱青年的品质。
3.文中3次写到许先生(鲁迅夫人)看到鲁迅在灯下工作,其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反衬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在常人休息的时候工作到天亮,更突出了他的伟大。
4.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邻家花园里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何用意?
答:暗喻鲁迅先生就是太阳,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广大青年。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3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yourlittlenurse
鲁 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zhangyunyan_cn
1.鲁迅先生的笑容突出了他(开朗),(直爽)的性格特点;写鲁迅走路则突出了他(急性子)的特点
2.鲁迅先生对年轻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说明他还是很重视青年的,同时也说明了他具有宽容、无私、关爱青年的品质。
3.文中3次写到许先生(鲁迅夫人)看到鲁迅在灯下工作,其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反衬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在常人休息的时候工作到天亮,更突出了他的伟大。
4.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邻家花园里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何用意?
答:暗喻鲁迅先生就是太阳,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广大青年。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 “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因叔父认为到学堂当兵不光彩,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1929年于上海生下了周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joicefire
英雄难过美人关,就是难过美人的小x关!我也过不去,我也不愿意过去![呲牙]张学良先生有首诗必须要赞:自古英雄爱美人,好色未必皆英雄。我虽不是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所以我虽然不是英雄汉,但是我不放过美人的小x关这一点像英雄[呲牙]!
fzszzw
原贴:难过|求推荐好看网游小?
someonewangheng
1.鲁迅先生的笑容突出了他(开朗),(直爽)的性格特点;写鲁迅走路则突出了他(急性子)的特点
2.鲁迅先生对年轻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说明他还是很重视青年的,同时也说明了他具有宽容、无私、关爱青年的品质。
3.文中3次写到许先生(鲁迅夫人)看到鲁迅在灯下工作,其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反衬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在常人休息的时候工作到天亮,更突出了他的伟大。
4.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邻家花园里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何用意?
答:暗喻鲁迅先生就是太阳,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广大青年。
以上是个人想法! 没有任何参考! 错了勿怪!
回答者: じ折翼天使 - 助理 二级 4-18 10:11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因叔父认为到学堂当兵不光彩,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1929年于上海生下了周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
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祖父周福清(1838一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后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一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
母亲鲁瑞(1858一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三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南极星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重来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Ctx
原贴:回忆鲁迅先生
chenxiangyao_
自古以来俗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人为什么会这样的说呢?这也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所得出来的经验之谈了!古人这样说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因为有很多实际的例子。这里我们大体介绍几个古代都有哪些这样的例子,以作为对这句话的佐证。
先说第一个例子,商朝最后一个老大是商纣王。古书上说商纣王形容俊美,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更具有雄才伟略,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早期的时候杀伐果断,征战东夷,一举为商朝扩大了疆土,总之很有作为。后来诸侯。敬献了美女妲己,话说那妲己国色天香,千娇百媚,把纣王迷惑的雄心不在,后来天下就被周文王父子用记夺取了。
过来1000多年到三国的时候,又横空出了一个人中龙凤吕奉先。三国演义书中有记,此人生的身高七尺开外,细腰扎背膀,双肩抱拢,面似傅粉,宝剑眉合入天苍插额入鬟,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怀,头戴一顶亮银冠,二龙斗宝,顶门嵌珍珠,光华四射,雉鸡尾,脑后飘洒。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就是这样的的一个超级猛人,最后也死在王司徒的美人计之下了。
再往后千年,到了明朝末年,山海边关总兵吴三桂,那也是一个超级牛人,不光人长得帅,武力值爆棚,计谋兵法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就这样一猛人,在当时也是因为大顺国的刘宗敏抢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之下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并夺回美人,带领军队一直从山海关打到了云南。本来大明总兵国家栋梁镇守雄关,最后为了美人成了天下耻笑的大汉奸。
看了这些例子,就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第一爱美是男人的天性,爱护弱者的本性也是男人与生俱来。
第二是从身体的需求,到心里的需求 ,再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自然规律。
在以上多方面的作用下,钢铁猛汉的英雄,面对美丽温柔的异性,就自然激发出欣赏美的容颜和保护弱者的天性,就不知不觉的从心里产生一种欣赏,爱护的本性了。
☀Remote
英雄难过美人关,有两个原因:“英雄”处理感情时,性格存在缺陷;以及“美人”不是贤惠女人。
这两个原因,只要满足一个,就足以导致“英雄难过美人关”了。
老话说得好——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
很多答案和网友都用亡国之君遇到红颜祸水的历史故事来说明,实际上并不全面。甚至可以说,并不妥当。
↑陈后主一辈子都窝囊↑
比如陈后主,貌似他是沉迷女色才导致了亡国,实际上,恰恰相反,他能力不足,无法治国,不得不寄情女色,来逃避现实。就像宋徽宗喜欢书法,明熹宗喜欢做木匠,都是逃避皇帝职责,逃避人生的手段罢了。
有两位皇帝特别符合“难过美人关”这个规律。
一位是唐玄宗李隆基,此人一生经历曲折起伏,逆袭成为皇帝,开创开元盛世,却又在“安史之乱”中由盛而衰,大起大落,这绝非命运乖蹇,而是他自己作的。
他恰恰就是倒在美人关。
↑唐玄宗李隆基过不了美人关↑
在原配王皇后的陪伴下,唐玄宗李隆基经历了从临淄王到大唐皇帝的崛起,可惜,因为王皇后没能生出一子半女,年老色衰,李隆基把感情转移到了武惠妃身上。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孙侄女,她不但继承了武则天的美丽聪慧,也把武则天深沉阴狠的心机也一并继承了过来。王皇后遇到这样的对手,根本无力还击。
虽然李隆基贵为皇帝,可以红宫佳丽无数,但他的行为仍然昭示出他渣男的本质。说的好听点,李隆基“重情”,当他爱着一个女人的时候,是全身心,无保留的掏心掏肺,说难听点,李隆基很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性格存在严重缺陷。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这个性格缺陷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四月,武惠妃设计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李隆基不但深信不疑,而且下手极狠,先是把三个儿子废为庶人,不久后又赐死了三个亲生儿子。
如此人伦惨剧,堪称是李隆基和武惠妃联手一起炮制出来的,李隆基遇情毫无理智,武惠妃更谈不上贤惠。两人联手,自然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典范。
在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又遇到了“一生挚爱”杨贵妃,杨贵妃虽然不像武惠妃那么阴狠,但她是典型的胸大无脑,撒娇卖萌样样精通,协助夫君治家理国那是万万做不到的。李隆基晚年的昏聩怠政,杨贵妃肯定是有责任的。
↑董鄂妃很贤惠,顺治帝爱她爱得发疯↑
另一个“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典型例子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和董鄂妃。
董鄂妃其实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通情达理,但她的善良走到了极端,属于那种折磨自己成全他人的性格。在她独得圣宠之后,非但没有作威作福,反而更加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为什么?她怕遭人嫉妒被人说闲话。
这种性格,会让自己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公元1558年,董鄂妃的儿子刚过百天就不幸夭折,给了她极大的精神打击,恰好这段时期孝庄皇太后生病,董鄂妃拖着病体,亲自照料伺候孝庄,终于身体支撑不住,于公元1660年9月23日因病早逝,年仅22岁。
顺治帝福临,堪称是历代帝王里最痴情的皇帝,他对待董鄂妃的爱情就像一团熊熊的烈火,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她,董鄂妃于1656年夏天入宫,阴历八月二十五日就被册封为“贤妃”,又过了一个多月,阴历九月二十八再晋升为“皇贵妃”,这种升迁速度,纵观两千年帝王史,几乎绝无仅有。同年十二月初六,顺治帝专门为董鄂妃举行了异常隆重的册妃典礼,并大赦天下!
在有清一代三百多年历史里,因为册封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唯一的一次。
可见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爱情是何等炽烈!
↑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真爱到极致了↑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的反应也是创造了历史记录:“竟至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
顺治帝不但追封董鄂妃为皇后,还亲自撰写董鄂妃的一生事迹,缀朝五日,用蓝笔批答奏章四个多月,要知道,按照礼制,即使是皇后死了,皇帝为表悼念,也不过是用蓝笔批答奏章二十七日即可。
接下来,顺治帝就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到底有没有出家当和尚。
按照史料记载,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确实心如死灰,一度想出家当和尚,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他最终没成行,因为他悲伤过度,在董鄂妃死后第二年,顺治帝也跟随了爱人而去,上穷碧落下黄泉,两个人合葬孝陵,重新在一起了。
虽然顺治帝用情极深,让人感佩,但他做过了头,反而成为致命的性格缺陷,上演了另样的“英雄难过美人关”,让人慨叹!
澄明之境
撞着虞姬貂蝉,豪杰都休。
任何大英雄,大豪杰。他也是父母生养的凡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同普通人无异。
他们也都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时。在公众面前,他们叱咤风云,纵横四海。推动创造历史。当然,他们身边的女子,能得到英雄豪杰的垂青,也非等闲之辈。
一句【病染染,美人轻轻将乾坤扶】,包含多少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从【冲冠一怒为红颜】,到【挥泪对宫娥】。古今中外,多少帝王将相,为了绝色美女,弃所有而不顾。只为博心爱一笑。
所以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就如文中开头:撞着虞姬貂蝉,豪杰都休!
noraxiao
因为人不能凭借主观能动性客服你生物本能。
当人看到美女的时候,你的体内就会有某些化学物质大量分泌,促使你靠近她,与她发生性关系。这是难以阻挡的,因为动物就是凭此繁衍的。
但是,动物们也会用意志力阻止自己不假思索的去做这件事。因为要避免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你的意志力同样需要靠某些物质支撑,在生存压力不是足够大的情况下,它的数量就不会太多。
动物们在困境中可以展现出更强的忍耐力,而一旦环境变得优渥了,这种能力就会慢慢丧失。英雄们也不能例外。
荳子
有个成语叫侠骨柔情,英雄大多怜香惜玉。美女见到英雄就如胡蝶闻到花香,蚂蟥听到水响,飞蛾见到光亮,干柴遇到烈火,英雄心中也有征服感,自然一拍即合二拍惊案三拍既成历史故事了。
男人要征服整个世界才能征服一个女人,而女人只需征服一个男人就可以征服整个世界!这是男人和女人永恒的故事,是英雄和美女常演的戏曲。英雄在美女面前没过去也是英雄,栽痛了也能成就英雄之名。无情未必真丈夫!
跟党走的笨蛋
谢邀,我认为过不了美人关的都是伪英雄,真英雄都是过得了美人关的。
首先,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何为真英雄?何为伪英雄?
看个对比明显的例子,项羽vs刘邦。
同样是攻入咸阳,见到众多的美人,刘邦一开始也陷入了温柔乡,不愿意出来,但是在张良和樊哙的建议下,还是走了出来,封存府库,屯兵霸上。这才是真英雄,知道私欲与大局,孰轻孰重……反观项羽,一把火烧了宫室,带着美人和财富回老家炫耀,将一己私欲置于大局之上,这算什么英雄?
其次,所谓的英雄难过美人关,都是伪英雄为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
在男权社会中,美人有什么能力左右朝局,左右朝局的还是所谓的英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聚集什么样的类。所以,我看到的是汉宣帝刘询顾剑情深,只爱许平君一人;光武帝刘秀,自始至终爱的是阴丽华;唐朝李靖专守红佛女。所以,这些真正的英雄面前,美人关可以过,因为他们心地光明,眼如金睛;反倒是那些跪倒在石榴裙下的狗熊们过不了美人关。
最后,为满足一己私欲,而置天下不顾,置大局不顾的,非真英雄,这些人为私欲所迷惑,过不了的何止是美人关?金钱观、名利关都过不了,过得了的只能是鬼门关。
真正的英雄,心地光明,知道大局与私欲孰轻孰重,最终也能过得了美人关、金钱观、名利关!
那媽粒粒
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是人人都看历史也好当今今夜也好,都爱美女,这种看法偏激了,难道不是英雄就不爱美女了吗?不是得是他们没有拿个能力和权力,那个真正的男人不爱美女,不爱的话那除非不是真正的男人,一个无名小卒去和一个英雄去争一个美女的话,这个小卒还想活命吗?再说你无名无权无势那个美女去爱你,
清水兮扬
食色性也。喜欢美人是天性。
自古至今,多少热血男人,为了美女不惜牺牲一切。有的赴死一战,有的宁可舍弃江山,有的甚至不惜变节充当叛徒,有的……
总之,再有本事的男人,也逃不过美色诱惑!好像男人天生就是为美女而生的。就是皇帝老儿也会败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
小眼睛Cici
不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而是男人难过美人关。
只是英雄配美人,才子配佳人,给人的感觉才是美好的。
项羽陪虞姬,我想古代没有比项羽更加英雄的了吧,遇到了虞姬一样是走不动路。一代帝王顺治为了美人放弃了江山。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就为了博取美人一笑。
其实对于正常男人来说,看见美女了都是一样的反应,就像是走在大街上看见美女我想没有谁不想多看几眼吧。
首先来说就是人性本然,其实不光是人如此,就是在动物界都是一样的,异性相吸。只是说美女的吸引力更大而已。越美好的东西肯定吸引力更大。所以说美人计对男的那是百试百灵的,而且不管是不是英雄都是一样的管用。
其次来说就是征服欲,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越是好看的女性,那么她的气质越高,越不容易被征服,而对于男性来说,特别是一些成功的男性,就像是古代的英雄一样,越是难以征服的东西就越有征服欲,只是说英雄征服美女,一般男性征服一般女性。
当然其实女性也是一样的,每个女性都还是希望有一个男性来征服自己的。
不管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男多女少,现在单身的男性太多了,别说是美女了,只要是能够找到一个就很好了。
注寐
不说自古,就言当下。依然难过美人关!爰美之心,人人皆有。所谓美人关,那都是别人设计的圈套,让你往里钻而中计,为他所用!当然这是指有用之人,如高官富贵之人。常人爱美也要有度,千万别自做多情而不能自拔!美人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不是让人找病的!
快哉轩画鱼
为什么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有什么依据吗?
感恩邀答:
人类生存主要就二样“食、色,性也。”也就是饮食与男女,这是老天造就每一个动物生命的必需。
所以人首先有动物性,您的问题是二取其一,只有那些能克制自己欲望的大贤大德,才能得到破除。
一般人皆在里面打转转,如果说犯错,先要问问老天?老天也很委屈,他的本意只是想让物种得以延续,没想到人类一会儿上演猴王大戏,弄了一大群夫人,还延伸出失去人本性的人种,并且对于人类来讲时间还相当长。
一会儿又上演一群天鹅,过着自己一夫一妻的生活。老天是不爱管这种事的,物种能延续最好,如果实在不能延续,也只能顺其自然,所以人类这个自由裁量权就非常大了。敬奉!
tuwei
我不英雄也过不了美人关,我除了妻子以外没有其他的美女对我好,贪财、好色的事我没有机会了,甜蜜陷阱我掉不下去,糖衣炮弹打不到我,那是我没权力,没有让人巴结的利用价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考验,能接受考验的人是否有能力,美人关离我太远了。
莞尔tt
英雄,脑海里呈现,英俊潇洒,武功飞檐走壁,背鼓剑,跨马长彪,仗剑走天涯。
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也是正常人。美人的妩媚,婀娜多姿的身材,娇娇滴。采取的行动让英雄冲动,急躁,渴望。试问,本就鲁莽的英雄,怎能控本性。“美人计”的代价低,容易,屡试不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优先“美人计”
别说英雄,人性难过美人关。吴三桂,“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冲冠一怒为红颜”,难不是陈圆圆的国色天香。多尔衮,更诠释了“爱江山更爱美人”,难不是“大玉儿”的美。古代官员的三妻四妾,文人雅客的故作姿态,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的歌舞,也不还有市井小民的身随影动。
英雄难过美人关,不是英雄一人过,美人也是心有所属,物以聚类的有机结合。古代女子地位卑微,权力丧失殆尽,女子无才便是德,傍英雄也是不错的选项。
在情与性方面。英雄是怎么想的,美人也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共同点是肌肤之亲。也可以说成美人难过英雄关。
何雲豔_swe
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好汉能驰骋疆场,能纵横商界,没有败在敌人的阴谋诡计之下,却都拜倒在了女人的石榴裙下。这些英雄好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刀剑加于身而不改容。但在美女面前,脑袋就秀逗了,被妹子们牵着鼻子走。那么,为何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孔子说“食色性也”,女人对男人有着自然的吸引力,而美女对男人更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些英雄们会视美女为珍宝,为了讨得美人的欢心,可谓费劲心思,甚至丢了江山。例如: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最后落得一个国亡身死。
古代的英雄们保护欲爆表,这些英雄好汉们,那一个不是盖世英雄,睥睨天下,在他们眼中女人都是弱者,并且他们在美女面前更是男子汉气概十足,会对美女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此时他们的智商基本为零,为了美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例如:三国时期,王允设计了连环计,就是利用了董卓和吕布对美女貂蝉的保护欲,引发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最后自相残杀。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英雄遇到美人关多为奸人设计的,并且缺少防范意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是利用男人的好色、保护欲以及天然的情感,用美人来侵蚀英雄,最后大多数的英雄都会就此被美女牵制,最后一败涂地。例如:越国用西施来迷惑吴王阖闾,最后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给打败。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发现当男性看到美女的时候,就会激活体内某些神经机制,从而拟制自己的理性判断,从而为了美女不顾一切,最后被女人给玩了。这就是当年张作霖对自己儿子说的:“可以玩女人,别被女人给玩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过美人关呢?
yameng0414
英雄难过美人关,实际上是其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被他人,也是被自己刺激后,那颗原本很聪明智慧的脑袋,应意识长的狭窄而变得模糊,然后他们行为失去控制,判断力下降或被人控制。
征服欲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它与性本能几乎是一样的英雄似乎总与征服相关联,英雄想征服自然,征服社会,征服他人,其中也包括征服女人,他们占有欲极强,尤其喜欢占有的过程,她们想得到一个女人,并不一定只是满足性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让自己的征服感到完全的释放,所以他们不但要得到美人的人,更要得到美人的心那才是完全的征服美人,他们要保住已经属于自己的美人,更想要得到那种经过他人,即便真的完成后得到的美人,因为这才会更使得成功男人胸前胸章的光辉,为此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常说色胆包天,其实并不是胆子变大了,什么都不怕了,还是上市了理智,不知道害怕了,从而产生了非心理性的行为。
小米布布
金钱美女都喜欢,自己的媳妇美女,守法治富自己钱,坚定义志忠表现,好女也不为情动,正南正北的人家,王法治野蛮真的,拿着美女和自已,亲妹妹一样看带,就不会英雄难过美人关了。
蒜香奇普
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美人,过什么关?处理问题要人性化,英雄配美人,才是绝配,才符合人们的意愿。才符合自然规律。不然,英雄配了一个丑女,像诸葛亮夫妇,世人总觉得美中不足,心里堵得慌。人们常说:英雄配美女,破鼓对破锣。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好爹好娘孕好孩
崔小麦
提到英雄难过美人关,要从“英雄”二字说起。自古以来,被冠为“英雄”的人物应当有以下特质:
一、保护理念。英雄志向是保护身边的人,保护与自己不相干的人,保护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代朝廷,这叫英雄!没有志向,乱七八糟横行于世,只能算枭雄、奸雄、狗熊。
二、保护行为。只有保护理念,没有付诸行动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和条件,就不出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理。
三、符合时代的潮流。英雄总是具有前瞻性的作为,还往往逆天而行,结果总是给人们恍然大悟的感觉。才能成为英雄。
由于感觉到英雄的行为已经得到人们认可,或即将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他需要延续自己的英雄影响力,古人往往通过繁衍后代来记住自己的英雄事迹,所以,英雄难过美人关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人们喜欢给英雄配几个美人来传颂,另一层意思是英雄本人也需要后人接续自己的荣光。无论是那一层意思,都是可以被认可的,而跟随英雄的美人是不是真的美,就不太重要了。
彬彬
“英雄难过美人关”没有为什么,人性使然。人和动物在生殖繁育过程中,都具有这种特性,为的就是能把更好的基因遗传到下一代,优胜劣汰。雄性如此,雌雄亦然,自然界物种在繁育生殖季节,都会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不仅仅是动物界,植物也是如此,君不见春天,到处是花花世界,香气袭人。这就是花草在谈情求爱,招蜂引蝶,为他们牵桥搭线。人类也逃不过天性和本能,尤其年轻人谈恋爱,一般都是义无反顾盲目盲从,一网深情,这也是身体荷尔蒙催化的结果。古语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这个道理。至于,有缺陷的,或者能力不足的,也只能遗憾的,失去基因延续的机会了。总之,在地球上,你得有天时地利,占得先机,有能力保持自己有一亩三分地。那你的良好基因得以延续。否则,就会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至于,那些能力不足,偶遇机会的,也只是昙花一现,后代也会传承不远。历史上有许多大家族,他们的子孙,至今,依然人才辈出,延绵不断。从遗传基因方面来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就是人类天性,为了把自己最好的基因能够传承下去。
咚咚
其实应该是所有男人难过美人关,只不过英雄是名人,所以更突出一些。
为什么男性在美人这块更容易栽呢?
1、生理方面:这个就是人类繁衍的原始动力了吧,很少有人能绕开这一块,女性对于男性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自然界都是这样的,异性相吸的道理使然。
2、心理方面:好奇心,面对未知的东西想去探究,尤其是看起来温柔如水、还漂亮的异性,更是难以克制自己的心理、精神方面。
当然,男性的征服欲也是一大因素,除此之外,各花入各眼,每个人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但大致不离这些最主要的原因。
毛毛丹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是一种感慨。这种感慨的内涵其实并非针对“英雄”——英雄尚且难过美人关,何况凡人乎?
所谓英雄,自然是有凡人不可企及的能力和胆识,也有凡人不能为之的“壮举”。但是,无论是能力超群,胆识过人,还是有万人仰慕的“盖世之举”,英雄也罢好汉也罢最终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一定会有“七情六欲”。孔夫子说“食色性也”,英雄也逃不过这“食色”二字。
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是必然。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强求英雄要过“美人关”呢?自古以来,过不了“美人关”的英雄,大都被世人嘲笑——英雄气短。
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追求完美是一个很大的特点之一。我们总是希望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应该是“完美的”。对于心目中敬仰的“英雄”更是如此。被世人捧上天,奉为神的关公关云长就很经典,这位“义薄云天”的大英雄,就一定是不近女色的,坐怀不乱。
而那个刘备就更加的过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但这很虚伪,也很残忍。
windy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个男人对女人不感兴趣,那么,对什么都不会有激情。没有荷尔蒙刺激的社会,是无法与时俱进的。一部世界史,就是荷尔蒙泛滥的历史。
springyu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suyinguis
“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句话人人都知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之谈,自古以来,为了美女而发生的战争着实不少,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不顾不顾大臣反对,多次在没有敌情的时候点燃烽火台,最终落得亡国的下场,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简直就是狼来了的美人关版本。
那么,为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其实,之所以用英雄这个词,就是说明男人中的佼佼者都过不了这儿女情长,何况普通男人?每个人都有弱点,这是不可否认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句更是完美总结了男人的本性。
那么美人关的杀伤力来自哪里?就一个字“美”!英雄难过美人关是有科学根据的,男士对美女会在某程度上丧失理性的思维能力,甚至为了一睹美人芳容,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心甘情愿,而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威尔森和达里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向二百名男士展示由“极为迷人”到“吸引力为零”等多个等级的女人照片,再给他们选择:要么直接拿二百七十港元,要么过段时间来拿五百八十港元。结果看过美女玉照的一组男生,大多直接选拿钱,但看平凡女子照片的一组男生,却能冷静衡量利弊,愿意等几天拿更多钱。
据此,威尔森提出假设:男性看到美女,会激活体内某些神经机制,产生男性特有的神经超常反应,抑制支持理性判断的生理因素,因而出现看见美女晕乎乎的情况。
其实这一句就是老祖宗们总结的男人弱点,正像后一句“美人难过卖酸摊”,正是对女人的深度总结,一个女人对自己爱人的占有欲其实不比男人少。
正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世界就是一物克一物。
吕布和董卓的貂蝉之争,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三千宠爱在一身”,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为与辛普森结为伉俪而退位,放弃王位,甘当温沙公爵,吴三桂因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一怒之下投了满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世界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些“自古英雄爱美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迹才多姿多彩。
小皮皮
爱江山更爱美人是一个成功男人共同的志向,当一个男人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走向人生颠峰时,动物最初的本能开始显现,动物的本能不谓呼两点,支配力和交配力,支配力和交配力越多,越说明成功,为什么一群猴子只有猴王有交配权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当一个人走向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美女便成了其煊耀成功的标志,因此英雄难过美人关就不难理解了。
永远的意大利
女人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男人是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对于男性,权力、金钱、才情、健硕、相貌、谋略皆可能成为催情春药,要么迷倒自己要么迷倒美人,与英雄而言,自然是能多占那么几剂,自然被迷倒的机率就更大些!
可可和阿崔
你?这问题还在问,母亲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你能过的了母亲这一关???有些问题都不知道怎么想出来问的?世界上为什么有地球?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不长成方的?而这个“圆”字又是怎么来的?谁起的?为什么要起?而起这个字的人是怎么来的?谁生的?他爸爸的爷爷的奶奶叫什么?而他爸爸的奶奶的爷爷的爸爸的奶奶的爷爷又叫什么名字?你告诉我?
kevin_cauc
自古以来,英雄为什么难过美人关?
您好,我是释缘国学的王释缘,专注分享易学和国学知识。关于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句话,我倒还有些特别的观点,供您参考。
英雄为什么一定要“过”这个美人关?这个真的是关口吗?这句话,无非就是感叹,很多英雄人物最后难免会亲亲我我,儿女情长,导致最后的失败。但这最多是酸文人的一厢情愿而已。理由如下
1.谁是英雄?秦皇汉武应该算是英雄了吧。秦始皇气吞六国席卷八方,请问栽倒了哪个女人身上?他后宫佳丽无数,最后亲亲我我了吗?好像没有吧。汉武帝,曾发誓金屋藏娇,但是陈阿娇后果如何呢?汉武帝年轻的时候倾心于卫子夫,但是耽误他奠定基业了吗?没有吧。食色性也,大英雄身边有几个美女,这是太正常的事情了,为什么说人家难过美人关呢?是妒忌还是羡慕,什么心态呢?一介草民连过关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有,那才真是难过呢。
2.董卓是英雄吗?吕布是英雄吗?他们没过貂蝉这关是正常的吧。项羽是英雄吗?没错,但他失败不是失败在虞姬身上,他失败在自己的对手是刘邦啊。曹操是英雄吗?没错,他有个嗜好是淫人之妻,但也没耽误他一统北方,奠定魏国基业。
3.谁是美人?长得好看就是美人了吗?那英雄之下的美人多了去了。汉高祖刘邦还没斩蛇起义之前,就东拉西扯不少美人。吕后当时说什么了吗?还不是靠死了汉高祖,然后一个一个的收拾?自己找个审食其当好朋友?如果是普通的花瓶,那美人太不值钱。如果是象吕后这样的美人,那这个关还真是难过咯。
所以,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是句废话,是一帮无聊小文人拿来羡慕妒忌恨的谈资而已。真正的英雄绝对是一手搂着温柔乡,一手拿着战刀冲锋陷阵的好汉,那个才是两不耽误的好汉。
以上就是有关于我的全部分享,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用,欢迎关注、点赞和支持,谢谢。
晒阳光的哥斯拉
自古英雄多男汉,憾天动地闯死关,面对难天惨烈死,多少小雄缩首观,登高一呼劈砺响,冲锋勇前刀敌寒,敌血己血全身布,义无反顾奋敌逐,人雄生死为名利,有的名利要尽欲,权欲名欲美食欲,尽尝玩遍还差一,是个男人性为标,有身不性是病膏,人有能力性能旺,否则咋叫英雄郎,遥挑美女不动摇,你知美没傾城貌,当年洪成畴不动,酥麻庄妃傾国容,帝王普天得一土,为得山珍海味舒,率滨之士皆王臣,为得国色来消魂,英雄即是人群主,凡胎见美酥不住,英雄胆大超能强,为麻要萎平凡郎,男欢女爱凡人事,咋要质疑超凡郎。食色就是人性能,英雄是人非神圣,追求极致人中雄,美貌极致迷英雄,人欲完尽乐极死,阎王殿上还是雄,但愿卫国你英雄,洪洪烈烈窮花容,你是英雄迷惑美,功勋伟大人不毁,但愿老天降众雄,扬我国威阿三怂。
troyeva
主要责任或原因不在英雄这一方吧?因为,“美女爱英雄”!美女爱上谁,都会失去抵抗的能力吧?!包括英雄,假使不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所动,也会用很简单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当然,不是真哭,像《红楼梦》中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楚楚动人;闹,绝非吵闹而是撒娇、嗔怪加含情脉脉;至于用不想活了等轻柔细雨的哀怨,英雄不怜香惜玉吗?就一般的男人和女人,由于门当户对不同,相貌、爱好、环境不一也因人而异。
曾听一位的哥感言:没有女人、孩子的男人,没有压力,也就没有责任。没有压力,没有责任好不好呢?头条一位喜糖友曾用美图和好文告诉人们:喷泉,是因为有压力才喷得高;瀑布,是因为没有退路才那么美!
安娜酥
谢人生友邀答!英雄也是人,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再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在你面前,你若不要,是不是打算找个丑八怪,再说你去市场买东西,总不能专捡不好的、不美的要。还有,人总而言之得找个老婆(有了老婆你就有了完整的地球,没有老婆你就是半个地球),那么,美人总得是首选。所以说,别说英雄,就是伟人也同样过不了美人关。最后说句笑话:我见了美人,总是目不转睛、想入非非。
E.T.
读书识字,成立大业,到最后都难过美人关。这是凡夫的根本特点。若不为红颜,男性的特征便会模糊。
英雄代表阳刚,女性代表阴柔,阳刚与阴柔的结合就是天然的结合。英雄一怒为红颜,阴阳角度,这都是无法被避开的事实。
也正因为这样的循环,才会有出家一说 。其实,脱离女人,有绝大部分的男性是无法生存的。
蛋挞仔roch
中国四大美女,西施和貂蝉是深负重任的明星特工。为越王勾践反败为胜和王允的"连环计“铲除董卓而立下奇功。
王昭君和亲,汉朝获得边境和平,匈奴可汗三代拜倒在王昭君裙下。后来王昭君不想再陪第四代可汗玩了,自尽而去。
只有杨玉环一人为大唐帝王做贵妃,享受荣华富贵。而拜倒在杨贵妃脚下的安碌山,就是颠倒年纪做灰儿子,还是过不了美人关,想入非非只想拥有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楚霸王不舍虞美人,吕布难弃貂蝉,唐明皇就是喜欢杨贵妃,刘宗敏入京抢陈圆圆。
只爱美人而丟了江山!英雄成了美女杯中酒,刀下鬼!
而刘邦进入咸阳,从此清心寡欲好像变了一个人,约法三章。项羽军师范增说:这不正常啊!果然刘邦后来灭掉楚霸王。
朱元璋在胜利边缘,朱升告戒:缓称皇。
那像洪秀全定都南京就不管天下战场,尽情扑在后宫几百上千的美女身上。
贪色易丧志,大业必守节!
笨豆豆¥¥
英雄难过美人关,这种情况自古至今仍然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所谓英雄他也是人,也是由普通人成长起来的,是时势造就了英雄,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生理需要,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世界上没有超凡脱俗的人,只有超凡脱俗的事。所以英雄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就难以抵御各种诱惑,包括美人关。
流浪中
英雄也是常人,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英雄只是大众给他的一个光环,英雄这一美称背后所隐藏的规则标准都是大众想当然制定的。如果英雄能过美人关,我们还称他为英雄吗?
haoyuejj
关于这个问题,人人都知道自古以来都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天下美女爱英雄。如果追根求源的话我认为,因为自有人类记载都是这样传递的,我认为这是动物界的遗传基因在做怪,做为女人谁不希望自己生的儿子雄伟高大,具有英雄气概,做为男人又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象天仙一样美丽。从动物界豺狼虎豹不也是这个样子吗?连家里养的小鸡也都是追求羽毛美丽动人雄伟的雄鸡呢,何况人乎。
毒牌香水
别说英雄,就是凡夫俗子也过不了美人关啊,美人当然是赏心悦目啦, 看到美女一般都会激动的顶小帐篷,也算是本能反应,有个漂亮老婆心情都会好很多,自尊心也会强很多
SALHTY
谈起美女,那个男人不是神彩飞扬,看见美女,那个男人不是用贪婪的眼光死死的盯住,恨不得立马拥有,一个正常的男人七情六欲也是在情理之中。
"英雄难过美人关“,"宁爱美女不爱江山",自古有之,也有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优秀男人。
英雄豪杰,在敌人面前无坚不摧,在美人面烂醉如泥,铁骨铮铮的英雄能征服世界,同样也想征服所有美人,为争美人归,又有多少英雄豪杰而相互绞杀,而倒在美人石榴裙下。
其根本原因,心理与生理在发生化学变化,也是人性所然。
薄荷
世上好多事情是没有为什么的。英雄就是难过美人关,食、性是男人的需求,英雄大多是男人,况且这个世界是男人占统治地位的,英雄爱美人是天性,美人爱英雄也是天性,也合呼自然法则,促使人类更健康、更美丽更有智慧地繁衍下去。假如、我说假如英雄爱糟糠、美人爱狗熊那我们人类的后代将会变得一塌糊涂,将会失去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
英雄应该爱美人、美人也应该爱英雄。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讲的是争夺美人的故事。为一个美人打了10年战争,我们普通百姓不理解,觉得不值得。但是作者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为了伟大的爱情。
英雄过美人关也是光荣的事情,普通人想过也过不着。
凡是英雄就要干事业,美人应该是事业的一部分,一项事业缺少了美人,事业可能会变得乏味。
sugarvina
这个吧,成了英雄就出了名,关注的人就多,遇到美人的机会相应多起来,难过美人关的传说轶事也就广为传颂,此外,英雄必竟各方面都优秀,资源和各方面实力也雄厚,其实也就是人之常情,普通人也难过美人关,但遇到美女的机会相对少,关键是无人关注,也没有自身和各方面实力相支撑,难过美人关就变成了心里暗自难过而已!
冷冷颜
因为美人就是家,有了家就有了安宁,就有了温馨。家就是港湾,就是温湶。有了家人就要繁衍生息,就多了份责任,多了份情感,多了份温暖。男人要征服自然,要征服社会,要拼搏,要斗争,要奋斗!累了,倦了就要回到港湾,就要回到家,感受家的温暖。所以英雄也需要温暖,也需要美人,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光头伏
应该说只要是男人都难过美人关。只不过英雄被人认为意志更坚定,一般的艰难险阻挡不住他,既然硬的不行,就用软的,男人都爱美人,英雄也是人,也有人性本真的一面,所以用美人来对付英雄,也四两拨千斤,收到特殊好的效果。至于普通人没必要跟你耍美人计,因为你没那个价值嘛。
tooya
“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应该同时具体三个特点:有欲望,有胆量,又聪明。
然而,英雄难过美人关,爱江山更爱美人。
张无忌的娘就在临死前告诫他,漂亮女人不能信,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可是,张无忌还是难逃“魔女”赵敏的魅力,被她迷得团团转。
为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呢?有书君总结了以下两点:
1.“异性相吸”的本能使然。
自古英雄皆好色,男人对漂亮女人的爱慕是体内荷尔蒙作用的结果,是人之本能。
孟子·告子上中写道:食色性也,孔子也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一个有欲望的男子,见到心仪的漂亮女人,就会产生占有的欲望,征服的欲望。两位加拿大心理学家Margo Wilson 与Margo Wilson的研究发现:
在面对美女时,男人容易失去理性、情不自禁地短视近利,并宁愿牺牲长远的利益。
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周幽王宁愿“烽火戏诸侯”,失了君王的理智。
2. 英雄强大的征服欲在作祟。
美人除了肤白貌美,一定有自己出众的个性和气质,肯定没那么容易追到,那种投怀送抱的算不上美人,美人肯定难追。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挑战英雄内心强大的征服欲念,就越容易中了敌方的“美人计”。
春秋时期,越王匀践就是用了美人计,大败吴王夫差,得以雪国耻。
“红颜祸水”的说法虽肤浅,但有书君给男士提个醒:绝不能耽于女色,丧失理智,不计后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种美好的意境,但若得不到也不能强求,两情相悦,共谋生计才是正途。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Tank_S
透过现象说本质,英雄难过美人关,那是基因在起作用。基因在操纵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完成生物存在最重要的两个意义。一个就是保持存在,也就是活着本身,而且还要尽力活得好。另一个就是,完成传承繁衍,以达到基因复制的目的,并且会尽量更多更好的传承和复制基因。
美人之所以能被称为美人,那也是人类长期进化选择的结果,必然在传承和繁衍上有她的优势,必然是出众而稀缺的。肯定也是基因所偏好的。不是说只有英雄才难过美人关,而是所有正常的男人都难过美人关。就算有人能过这一关,那也必然是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做出取舍。
男人爱美人,那是本性。一个人要与自己的本性作对,那自然是极其艰难,也是比较残酷的。而作为英雄,也就是比较强势而有能力的男性。他的激素分泌水平,通常都高于普通人。这也导致他的活跃性、征服欲、敢于挑战的程度,都高于常人。要想克制美女的诱惑和他自身的征服欲,通常也比普通人更艰难。古往今来,恐怕也只有柳下惠这样的君子,才能抵御美女的诱惑。但是他也并非英雄啊!
ppcy666
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好汉能驰骋疆场,能纵横商界,没有败在敌人的阴谋诡计之下,却都拜倒在了女人的石榴裙下。这些英雄好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刀剑加于身而不改容。但在美女面前,脑袋就秀逗了,被妹子们牵着鼻子走。那么,为何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孔子说“食色性也”,女人对男人有着自然的吸引力,而美女对男人更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些英雄们会视美女为珍宝,为了讨得美人的欢心,可谓费劲心思,甚至丢了江山。例如: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最后落得一个国亡身死。
古代的英雄们保护欲爆表,这些英雄好汉们,那一个不是盖世英雄,睥睨天下,在他们眼中女人都是弱者,并且他们在美女面前更是男子汉气概十足,会对美女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此时他们的智商基本为零,为了美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例如:三国时期,王允设计了连环计,就是利用了董卓和吕布对美女貂蝉的保护欲,引发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最后自相残杀。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英雄遇到美人关多为奸人设计的,并且缺少防范意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是利用男人的好色、保护欲以及天然的情感,用美人来侵蚀英雄,最后大多数的英雄都会就此被美女牵制,最后一败涂地。例如:越国用西施来迷惑吴王阖闾,最后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给打败。
日炙
美人谁都喜欢,无论英雄还是土蛋,只不过较前者而言机会的多寡而一。至于能否过关,纯属个人驾驭能力。红颜祸水,统治阶层的借囗而己,不足信,别当真。爱美人不爱江山,难说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