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
叶圣陶的经典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cherie
颗女子
1、《子夜》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
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2、《林家铺子》
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3、白杨礼赞
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4、风景谈
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摘要】
茅盾短篇代表作【提问】
1、《子夜》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
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2、《林家铺子》
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3、白杨礼赞
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4、风景谈
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回答】
原贴:茅盾短篇代表作
叁个人的精彩
短篇:隆多利姊妹》(1884)、珍珠小姐(1886)、流浪汉(1887)、港口(1889)、橄榄园(1890)>我的叔叔于勒>等。中篇:羊脂球
长篇:漂亮朋友
Barnypok
①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或“最后的藤叶”)
②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王熙风曹操(刘备)林冲孙悟空
猫咪的记忆~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通信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0,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只拣儿童多处行1980,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确切时间不知道。
《山中杂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说《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编创。
[编辑本段]【翻译书目】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檀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泰戈尔飞鸟集,自译,1829。
小学五年级下册
szcrazy
31°N
展开全部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铺子》
简介: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2、《野蔷薇》
简介: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3、农村三部曲
简介: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作者茅盾。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茅盾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简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孩子的角度描绘了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艰辛等有关内容。
5、水藻行
简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节,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盾
原贴:茅盾短篇代表作?
ryo龍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4
会员分类: 中国作家协会
民 族: 汉族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她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迟子建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著作40余部。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等。她曾经获过两届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奖项,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曾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
雪月牛栏》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小说《白银那》获《大家》杂志第二届红河文学奖,长篇小说《晨钟响彻黄昏》获1995年东北文学奖。
发表于2005年第3期《钟山》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迟子建于2007年10月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叙述者——女主人公在丈夫车祸去世后独自远行,因山体滑坡,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镇乌塘,得以接触社会,听鬼故事、丧歌以及众多奇闻,目睹苦难、不公和死亡。世界上的夜晚是一个人的夜晚,也是所有人的夜晚。那样的夜晚也可能是迟子建的夜晚,那样的故事也可能是迟子建自己的故事。那时候,迟子建是用写作来疗伤的。
诗评家谢冕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这样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词:“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迟子建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著作40余部,500余万字。曾先后获得全国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在日前揭晓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中,迟子建凭借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再获殊荣,这在全国作家中是首位。
迟子建的作品有《福翩翩》,写了迟子建以一贯的沉静笔触,娓娓述说着乌吉河畔、柴旺一家的琐碎生活。从清汤寡水的肉片酸菜粉丝,到小年夜里的白糖黏豆包;从巧结姻缘的压酸菜石,到横生枝节的颈椎治疗仪。柴旺一家在现实的荒凉与凋敝中,快乐地生存着。纵使背负儿子惹事生非的债务;下岗、转业,又落得衣食无靠,生活仍然值得欢欣鼓舞。迟子建不善肆无忌惮的夸张。在她笔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邻居刘家稳,虽以教师为业,却也命运多舛。车祸、残疾、病退。比照柴旺一家,可谓殊途同归。
如果说我的这部长篇分为四个乐章的话,那么第一乐章的《清晨》是单纯清新、悠扬浪漫的;第二乐章的《正午》沉静舒缓、端庄雄浑;进入第三乐章的《黄昏》,它是急风暴雨式的,斑驳杂响,如我们正经历着的这个时代,掺杂了一缕缕的不和谐音。而到了第四乐章的《尾声》,它又回到了初始的和谐与安恬,应该是一首满怀憧憬的小夜曲,或者是弥散着钟声的安魂曲。我不知道自己谱写的这部心中的交响曲是否会有听众。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要获得众生的喝彩,如果有一些人对它给予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也就满足了。——迟子建
像萧红一样,东北女作家迟子建恋恋不忘的是黑土地上的人,黑土地上的苍痍和苦痛。长篇新作《伪满洲国》描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下层人物的生活,特殊的历史时期,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黑土地的风土人情……被评论家誉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新探索。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曰,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嚎——嚷嚷,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义像男人抢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
Mandy Baby
短篇代表作:微风入林
中篇代表作:踏着月光的行板.
个人最喜欢迟子建的散文!
其实,对于一个多产的作家来说,并不能准确判断哪一部作品是最棒的.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是作者结合很多元素创作出来的,而读者并不一定能了解这些元素,因此一人一个观点!
伪满洲国,确实写的不错.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也不错啊!要知道她获得可是第一二届的鲁讯文学奖,她是相当相当有才的,她的每个作品都不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vanessa_yeung
短篇:隆多利姊妹》(1884)、珍珠小姐(1886)、流浪汉(1887)、港口(1889)、橄榄园(1890)>我的叔叔于勒>等。中篇:羊脂球 长篇:漂亮朋友
0阿布0
绿艾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铺子》
简介: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2、《野蔷薇》
简介: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3、农村三部曲
简介: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作者茅盾。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茅盾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简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孩子的角度描绘了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艰辛等有关内容。
5、水藻行
简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节,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茅盾短篇代表作
susiechoi
短篇:隆多利姊妹》(1884)、珍珠小姐(1886)、流浪汉(1887)、港口(1889)、橄榄园(1890)>我的叔叔于勒>等。中篇:羊脂球
长篇:漂亮朋友
xywycn
夜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
晕的兴,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像反而增了些阴黯。桌旁坐着个
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不过两周岁的孩子。那老妇人是普通的型式,
额上虽然已画着好几条皱纹,还不见得怎样衰老。只是她的眼睛有点儿
怪,深陷的眼眶里,红筋牵牵地,发亮;放大的瞳子注视孩子的脸,定
定地,凄然失神。她看孩子因为受突然的打击,红润的颜色已转得苍白,
肌肉也宽松不少了。
近来,那孩子特别地会哭,犹如半年前刚屡奶的时候。仿佛给谁骤
然打了一下似地,不知怎么一来就拉开喉咙直叫。叫开了头便难得停,
好比大暑天的蝉儿。老妇人于是百般地抚慰,把自己年轻时抚慰孩子的
语名一一背诵了出来。可是不大见效,似乎孩子嫌那些太古旧太拙劣了。
直到他自己没了力,一壁呜咽,一壁让眼皮一会开一会闭而终于阖拢,
才算收场。
今晚那老妇人却似感得特别安慰;到这时候了,孩子的哭还不见开
场,假若就这样倦下来睡着,岂不是难得的安静的一晚。然而在另一方
面。她又感得特别不安;不晓得就将回来的阿弟怎么说法,不晓得几天
来醒里梦里系念着的可怜宝贝到底有没有着落。晚上,在她,这几天真
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
形像。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滩,在这里或是那里,——这是血!里
外,汽车奔弛而过,笨重的运货车有韵律地响着铁轮,她就仿佛看见一
辆汽车载着被捆缚的两个,他们的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角有声的镣铐。门
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找她同
孩子来的。邻家的门环儿一声响,那更使她心头突地一跳。本来已届少
眠年龄的她这样提心吊胆地尝味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睡时,
灯是不最点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另外的是非。也希冀前能得干净,
完全一片黑。然而没有用,隐隐闪闪的那些形像还是显现,鲜红的一滩
还是落山的太阳般似乎尽在那里扩大开来。于是,只得紧紧地抱住梦里
时而呜咽的孩子..
这时候,她注视着孩子,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般迷
茫的未来。往那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一毫也不能辩认。怕有些猛兽或者
陷阱隐在这雾海里边吧?她想十分九会的。而伴同前去冒险的,只这才
能学话的孩子;简直等于孤零的一个。她不敢再想,无聊地问孩子,“大
男乘的,你姓甚?”
“张。”大男随口回答。孩子于尚未解悟姓的意义的时候,自己的
姓往往被教练成口头的熟语,同叫爹爹妈妈一样地惯习。
“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她想他的新功课还没弄得熟,有点
儿发愁,只得重行矫正他说,“不要瞎说,那个姓张!我教你,大男姓
孙。记着,孙,孙..”
“孙。”大男并不坚持,仰起脸来看老妇人的脸,就这样学着说,
发音带十二分的稚气。
老妇人的眼睛重重地闭了两闭;她的泪泉差不多枯竭了,眼睛闭两
闭就表示心头一阵酸,周身经验到哭泣时的一切感觉。“不错,姓孙,
孙。再来问你,大男姓甚?”
“孙。”大男玩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乖的,大男乖的。”老妇人把大男紧紧抱住,脸孔依贴着他的花
洋布衫。“随便那个问你,你说姓孙,你说姓孙..”声音渐渐凄咽了。
大男的手臂给老妇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儿,“哇..”突然哭
起来了。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
老妇人知道每晚的常课又得开头,安然而过已成梦想,便故作柔和
的声音来呜他:“大男乖的..不要哭呀..花囝囝来看大男了..坐
着红桥子来了..坐着花马车来了..”
大男照例地不理睬,喉咙却张得更大了,“哇..妈妈呀..妈妈
呀..”
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伤心的是一声就如一针,针针刺
着自己的心。害怕的是屋墙很单薄,左右邻舍留心一听就会起疑念。然
而给他医治却不容易;一句明知无效的“妈妈就会来的”战兢兢地说了
再说,只使大男哭得更响一点,而且张大了水汪汪的眼睛四望,看妈妈
从那里来。
老妇人于是站起来走,把大男横在自己的臂弯里;从她那动作的滞
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她确实有点衰老了。她来回地走着,背诵那些
又古旧又拙劣的抚慰孩子的语句。屋内的器物仿佛跟着哭声的震荡而晃
动起来,灯焰似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滩血!她闭了疲劳的眼,
不敢再看。耳际虽有孩子撕裂似的哭声,却同在神怪的空山里一样,幽
寂得教血都变冷。
搭,搭,外面有叩门声,同时,躺在跨街楼底下的那条癞黄狗汪汪
地叫起来。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
便匆遽地走去开门。
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连忙,轻轻地,回身把门关
上,好像提防别的什么东西也乘势掩了进来。
“怎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她恨不得阿弟一颗心给她看,
让她一下子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阿弟走进屋内,向四下看一周,便一屁股坐下来,张开了口腔喘气。
是四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眼的四围刻着纤细的皱纹形成永久的笑意,
眼睛颇细,鼻子也不大,额上渍着汗水发亮,但是他正感着了阵阵寒冷
呢。他见大男啼哭,想起袋子里的几个荸荠,但摸了出来授给他,“你
吃荸荠,不要哭吧。”
大男原也倦了,几个荸荠又多少有点引诱力,便伸两只小手接受了,
一壁抽咽一壁咬着荸荠。这才让老妇人仍得坐在桌旁。
“唉!总算看见了。”阿弟模着额角,颓然,像完全消失了气力。
“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心头是一种悲痛而超乎
悲痛的麻麻辣辣的况味。
“才看见了来。”
老妇人几乎欲拉了阿弟便引她跑出去看,但恐怖心告诉她不应该这
样鲁莽,只得怅然地“喔!”
“阿姊,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是不是?其实也不一定,像今
天遇见的那个弟兄,他就是一个好人。”他感服地竖着右手的大拇指。
“就是你去找他的那一个不是?”
“是呀。我找着了他,在一家小茶馆里。我好言好语同他说,有这
样这样两个人,想来该有数。现在,人是完了,求他的恩典,大慈大悲,
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木。”他眉头一皱,原有眼睛四围的皱纹见得
更为显著,同时搔头咂嘴,表示进行并不顺利。“他却不大理睬,说别
麻烦吧,完了的人也多得很,男的,女的,长衫的,短褂的,谁记得清
这样两个,那样两个;况且棺木是不让去认的。我既然找到了他,那里
肯放手。我又同他说了,告诉他这两个人怎样地可怜,是夫妻两个,女
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在外婆手里啼哭,叫着妈妈,妈妈,..
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唉!不用说吧,总之什么都说了,
只少跪下来对他叩头。”
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孩子朦胧欲睡了,几个
荸荠已落在她的袖弯里。
“这一番话却动了他的心。”阿弟带着矜夸的声调接续说;永久作
笑意的脸上浮现真实的笑,但立刻就收敛了。“这叫人情人情,只要是
人,同他讲情,没有讲不通的。他不像起先这样讲官话了,想了想叹口
气说,‘人是有这样两个的。谁不是爹娘的心肝骨肉!听你讲得伤心,
就给你指点了吧。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
那一些勾当!’我说这可不大明白,我们生意人不懂他们念书人的心思,
大概是——”
“嘘..”老妇人舒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抑得太紧结了。她同她
的阿弟一样不懂女儿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同脸生横肉声带
杀气的那些囚徒决不是一类人。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得到同样的结果?这
是她近来时刻想起,致非常苦闷的问题。可是没有人给她解答。
“他约我六点钟在某路转角等他。我自然千多万谢,那里敢怠慢,
提早就到那里去等着。六点过一歇,他果真来了,换了平常人的衣服。
他引着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啊——”
他停住了。他不敢回想;然而那些见闻偏同无赖汉一般撩拨着他,
使他不得不回想。他想如果照样说出来,太伤阿姊的心了,说不定她会
昏厥不省人事。——两个人向野里走。没有路灯。天上也没有星月,是
闷郁得像要压到头顶上来的黑暗。远处树同建筑物的黑影动也不动,像
怪物摆着阵势。偶或有两三点萤火飘起又落下,这不是鬼在跳舞,快活
得眨眼么?狗吠声同汽车的呜呜声远得几乎渺茫,似在天末的那边。却
有微细的嘶嘶声在空中流荡,那是些才得到生命的小虫子。早上还下雨,
湿泥地不容易走,又看不见,好几回险些儿跌倒。那弟兄嘴唇粘着支纸
烟,一壁吸烟一壁幽幽地说,“他们两个都不行,没有一点气概,带出
来就索索地抖,像两只鸡。面色灰了,你看我,我看你,眼泪水直淌,
想说话又说不上。你知道,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我们不怕打仗,抬起
枪来一阵地扳机关,我想你也该会,就只怕抬不动枪。敌人在前面呀,
开中的,开不中的,你都不知道他们面长面短。若说人是捆好在前面,
一根头发一根眉毛都看得清楚,要动手,那就怕。没有别的,到底明明
白白是一个人呀。更其是那些没有一点气概的,眼泪水溅到你手上,抖
得你牙齿发软,那简直干不了。那一天,我们那个弟兄,上头的命令呀,
缩了好几回,才皱着眉头,砰地一响开出去。那晓这就差了准儿,中在
男的臂膀上。他痛得一阵挣扎。女的呼娘呼儿直叫起来,像个发了狂。
老实说,我心里难受了,回转头,不想再看。又是三响,才算结果了,
两个染了满身红。”那弟兄这样叙述,听他的似乎气都透不来了;两腿
僵僵地提起了不敢放下,仿佛放下就会踏着个骷髅。然而总得要走,只
好紧紧跟随那弟兄的步子,前胸差不多贴着他的背心。
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又搔头皮,知道有下文,愕然问,
“他谈些什么?他看见他们那个的么?”
他们怎样“那个”的,这问题,她也想了好几天好几夜了,但终于
苦闷。枪,看见过的,兵,警察背在背上,是乌亮亮的一根管子。难道
结果女儿女婿的就是这东西么?她不信。女儿女婿的形像,真个画都画
得出。那一处地方该吃枪的呢?她不能想像。血,怎样从他们身体里流
出来?气,怎样消散而终于断绝?这些都模糊之极,像个朦胧的梦。因
此,她有时感觉到女儿女婿实在并没有“那个,”会有一天,搭,搭,
搭,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活活的可爱的两个。
但只是这么感觉到自己,而且也有点模糊,像个朦胧的梦。
“他没有看见。”阿弟连忙闪避。“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
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
“那是淡灰色的,去年八月里做。”老妇人眯着眼凝视着灯火说。
“这没看清,因为天黑,野里没有灯。湿泥地真难走,好几回险些
儿滑跌;幸亏是皮底鞋,不然一定湿透。走到一处,他说到了。我仔细
地看,十来棵大黑树立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棺木。”
他低下头来了,微秃的额顶在灯光里发亮。受了那弟兄“十七号,十八
号,你去认一认吧”的指示而向那些棺木走去时的心情,他不敢说,也
不能说。种种可怕的尸体,皱着眉咬着牙的,裂了肩洞了胸的,鼻子开
花的,腿膀成段的,仿佛即将踢开棺木板一齐撞到他身上来。心情是超
过了恐惧而几乎麻木了。还是那弟兄划着几根火柴提醒他“这就是,你
看,十七,十八,”他才迷惘地向小火光所指的白板面看。起初似乎是
蠕蠕而动的蛇样的东西,定睛再看,这才不动,是墨笔写的十七,这一
边,十八,两个外国号码。“甥女儿,我看你来了,”他默默祝祷,望
她不要跟了来,连忙逃回小路。——这些不说吧,他想定了,接续说,
“他说棺木都写着号码,他记得清楚,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我们逐
一认去,认到了,一横一竖放着,上面外国号码十七十八我识得。”
“十七,十八!”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脸色凄惨,眼眶里明
莹着仅有的泪。她重行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幽幽悄悄来通报恶消息时的
况味;惊吓,悲伤,晕眩,寒冷,种种搅和一起,使她感觉心头异样空
虚,身体也似飘飘浮浮地,不倚着一点什么。她知道搭,搭,搭,叩门
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活活的可爱的两个,这种事情
绝不会有的了。已被收起,号码十七,十八,这是铁一样的真凭实据!
一阵忿恨的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
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
阿弟看阿姊这样,没精没采回转头,叹着说,“我看棺木还好的,
板不算薄。”——分明是句善意的谎话。不知怎么,同时忽然起了不可
遏的疑念,那弟兄不要记错了号码吧。再想总不至于,但这疑念仍毒蛇
般钻他的心。
“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身体索索地震动。睡着的孩子手
臂张动,似乎要醒来,结果翻了个身。老妇人一壁理平孩子的花洋布衫,
继续说,“我不想什么了,明天死好,立刻死也好。这样的年纪,这样
的命!”以下转有郁抑的低诉。“你姊夫去世那年,你甥女儿还只五岁。
把她养大来,像像样样成个人,在孤苦的我,不是容易的事啊。她嫁了,
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欢喜。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她
右手下意识地抚摩孩子的头顶)我欢喜。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
爱爱互相对待,我更欢喜,因为这样像人样儿。唉!像人样儿却成十七,
十八!真是空地天坍下来,骇得我魂都散了。为了什么呢?是我的女儿,
我的女婿呀,总得让我知道。却说不必问了。就是你,也说不必问,问
没有好处。——怕什么呢!我是姓张的丈母,映川的娘,我要到街上去
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的全体,语声毫无顾
忌地哀厉而响亮。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
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青的女儿女婿报
仇!”
阿弟听呆了,怀着莫可名的恐惧,侧耳听了听外面有无声息,勉勉
强强地说,“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要紧。——喔,我想着了,”
他伸手掏衣袋。他记起刚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给他一团折皱的硬纸,
说是那男的托他想法送与亲人的,忘了,一直留在外国裤子袋里。他的
手软软地不敢便接,如遇怪秘的魔物;又不好不接,便用手心承受了,
松松地捏站,偷窃似地赶忙往衣袋里一塞。于是,本来惴惴的心又加增
老大的不自在。
“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衣袋里有铜元触击的声音。
“啊!字条!”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一
种热望(切念的人在叩门,急忙迎出去时怀着的那种热望)一忽儿完全
占领了她。女儿女婿的声音笑貌,虽只十天还不到,似已隔绝了不知几
多年。现在这字条,将诉说他们的一切,解答她的种种疑问,使她与他
们心心相通,那自然成了她目前整个世界。
字条拿出来了,是撕破了的一个联珠牌卷烟匣子,印有好几个指印,
又有一处焦痕,反面定着八分潦草的一行铅笔字。
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
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
男,大男即儿等也。’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着大男;
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如他们没有死。只这‘无所恨’真是怪,
真是怪!”他想起那弟兄告诉他的话,同时想起传闻的“再二十年又是
一打好汉”那种英雄气概。既无所恨,为什么要索索地抖,泪水直淌呢?
若不是他的甥女甥婿,简直要看不起了。
“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像嗜书者想把
书完全吞下去那样地专凝。但她并不识字。
室内十分静寂;小孩的鼾声微细到几乎无闻。
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这字条了。岂但看明白,并且参透了里边的
意义,懂得了向来不懂的女儿女婿的心思。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
布全身,心中也觉充实了好些。睁眼四看,熟习的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
静处在灯光里。侧耳听外面,没有别的,有远处送来的唱戏声,和着圆
熟的胡琴。
“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立起来走向楼梯,嘴唇贴着
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
先前轻快。她已决定勇敢地再提负一回母亲的责任了。
“哇..”孩子给颠醒了,并不张眼,皱着小眉心直叫,“妈妈
呀..”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作毕
(原载1927 年10 月《小说月报》18 卷10 号)
薛铭志
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莫泊桑 像
1880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朋友》等。 他写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被选入2001年、2009年和2010年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
编辑本段契诃夫
契诃夫 像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假面》 牡蛎 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 乞丐 《彩票》 名贵的狗等。 契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编辑本段欧·亨利
欧亨利 像
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valerie
眼困
原贴:茅盾短篇代表作
Dormant
原贴:茅盾短篇代表作
sam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铺子》 简介: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2、《野蔷薇》 简介: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3、农村三部曲 简介: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作者茅盾。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茅盾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简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孩子的角度描绘了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艰辛等有关内容。
5、水藻行 简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节,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 来源:-茅盾
原贴:茅盾短篇代表作?
蝴蝶小兰
7853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