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支持10楼)
鲁迅小说创作的叙事模式
angelyuxin
所谓的小说叙事,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作为表述方式的叙述和作为被表述的对象的故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讲故事的方式和故事情节。小说的基础是故事和叙述方式。
目前,小说叙事学已经是文学评论的一门专业分支。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法国结构主义的兴起,对小说的批评更加注重对小说的叙事形式和结构的研究。
小说叙事与讲故事有天壤之别。这里就说一点,叙述者。小说叙事的主体并不等于小说作者。作者只是写作的主体,而不能承担叙述。一旦完成了作品,他的任务就履行完毕。他只能存在于小说文本之外,而不能进入文本。即便是隐形作者也不能成为叙述主体。隐形作者虽然存在于文本内,但他只是作者安排在那里来体现作者的思想规范的,他为我们阅读理解小说文本提供了指引,但没有声音,在文本内发出叙述声音的是叙述者。而讲故事,作者就是叙述者,也可以化作文本里的人物。
分清楚了作者、人物、叙述者三者的概念,我们就能发现,小说不是故事,小说不仅仅是讲故事。小说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叙事。
孔子的童鞋
多线叙事的话可以尝试以章节来分割,比如1号人物写一章,然后写2号的。根据每个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或人物事件的交织来把整体连接起来。写好一个故事,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共性还是有的,当然也是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比如说要有悬念啊,人物塑造要合理鲜明什么的
泡在牛奶里的喵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
小说能够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色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以下分而论之。
{一}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画
小说偏重于客观生活的描述。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家能对丰富而统一的人物作多方面的细致描写。
小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文学作品中,惟独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
{二}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
小说更具复杂性、更有连贯性,尤其长篇小说,往往头绪纷繁,线索众多,错综复杂。
近现代小说,情节不但完整,而且多变,突出表现在打破故事情节的顺序结构,摒弃作品叙述人 完整描述故事的单一方法,而通过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技巧描写,体现情节的完整。
甚或当代一些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表面上时空颠颠倒倒,过去、现在、未来,交杂无序,时代氛围、人物场所、具体环境,穿插叠映,但根据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和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发现,情节在变化中仍然是完整一体的。
(三}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
小说通常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可以显示人物的身份、情致和品格,小说常常通过展示人物的独特环境,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面貌。
小说的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不是各自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
丰富而细致地刻画人物,必须借助与情节的充分展开
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则给人物活动、情节铺叙创造了特定的氛围。
三者互为作用,构成了小说世界。因此欣赏小说也就应该根据小说的基本特点,去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首先把握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2其次把握情节和人物的关系
欣赏小说,读者很容易被故事情节所牵引,以致忘了人物。其实除了部分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着重于表现情节和事件外,近现代绝大多数小说都以塑造人物为主。
3再次把握人物和人物的关系。
认识各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立场,从而理解事件具有的思想意义和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作品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
此外,欣赏小说还可以从各种角度品位小说刻画人物、铺叙情节和布局结构的各种艺术技巧,诸如肖像勾勒、心理摹绘、细节点睛、对话妙语、伏笔技巧和构思匠心等等,都可以程度不同的收到审美的效果。
原贴:小说叙事的特点是什么
steffi
别闲我累啊,你看着其实更累.呵呵......累就别看了...把分给别人吧/
鲁迅杂文的特点
我本人以前对杂文类的文章可以说孤陋寡闻,在经过鲁迅杂文的学习渐渐的杂文的特点有一丝丝的明白。虽然我只有迷迷糊糊的感念。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在网上的了解,开始对杂文艺术有大致框架的了解。以下就是我本人对鲁迅杂文特点的叙述。
杂文是 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了独立含义的中国现代杂文,却是鲁迅的一种独立创造。是鲁迅赋予了杂文这种文体一种新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成了一座光辉的丰碑。
不论从历史事实上进行观察,还是从社会中的思想和社会文艺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分析,我们都能看出,鲁迅杂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的斗争中产生的,是适应鲁迅解剖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思想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国民新报副刊、语丝、《莽原》、猛进等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予以倡导。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鲁迅说,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这是对杂文产生根源的概括说明。
鲁迅杂文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不断绵延流动的过程.从鲁迅杂文的形成——发展——成熟期。可见他的杂文蕴涵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简直就他本人精神灵魂的浓缩吗。
鲁迅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苍老的最困苦的时期。所以他的杂文是了解中国那段历史最好的方式。
就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
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痛苦的记忆,使他不能忘却。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
最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种“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的,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于是,中国的读者也就永远记住了,并且永远摆脱不掉这位头戴毡帽的阿Q。鲁迅在他身上发现的是“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的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过以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小者(小尼姑之类)发泄,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而一旦造起反来,也是做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奴役他人的梦。因为鲁迅,人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小说的结尾,阿Q在走向法场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小说后来翻译成多种外文,许多外国读者也在自己或同胞身上发现了阿Q,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表示,阿Q让他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这或许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说是一部“为人类写作”的作品,它不仅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通过我对书本和网络的了解综合以上都是我对鲁迅文章的自身的体会和分析,看了那么多关于鲁迅杂文特点的分析我不仅对他的文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还对鲁迅本人有了深刻入微的了解。我在分析他的杂文的时候仿佛也同时在解剖他的灵魂他的思想。我真是对知识增进不少!
美食·旅行·品茶·赏
关于沈从文小说创作研究综述
摘要:近几十年来文艺界对沈从文作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以前对他的文学批评
和政治批判发展到后来对他作品的肯定及重视。期间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还
存在着不足,尚须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研究 综述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作家,有关他的作品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发生。在此,笔者将分“早期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前的研究)和“当代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后的空白期和新时期以来到现在的研究)两大部分,努力对沈从文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形势做一较为全面的论述。
一、早期沈从文研究
早期沈从文研究有不少地方或者失之偏颇且比较单一,但它毕竟是沈从文先生尚在文坛时的论说评论,不但具有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而且也是沈从文作品研究的基石与铺垫。
在早期沈从文小说研究中,有关他的小说评论,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批评倾向与模式,其一,以思想性及真实典型论为核心的社会学批评模式,这些批评主要以沈从文早期创作和乡土题材作品为对象,“空虚的作家”[1]“没有思想的作家”[2]“作品人物都是空洞无物的”[3]“那种轻松,那种优美,都是无聊而甚至应该排斥的”[4]等结论。其二,对他作品创作的独特风格的认可,苏雪林堪称这类批评的突出代表。她在沈从文论中揭示出沈从文作品“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5]刘西渭的观点也有代表性,在他的〈边城〉与〈八骏图〉中,认为沈从文的艺术创作表现了“具体的生命”,而他“所涵有的理想”是融化在作品中“各自的生命里”的
建国前夕,则由原来的文学批评转化为政治定性。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对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作了更为全面的批判:沈从文不仅是“桃红色”的代表,“作文字上的裸体画,甚至写文字上的春宫”;更为严重的是“特别的沈从文,他一直有意识地作为反对派而活动着。”表明当时在沈从文的评论和研究上存在着误区。
二、当代沈从文研究
进入新时期以前,从49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这大约三十年间,没有一篇有关沈从文研究的文字发表。就在沈从文政治上受批判,创作被漠视的30年间,在海外的华人学者中,沈从文研究却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香港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中有关沈从文的论述。这两部文学史对沈从文的评价在这样三个方面是完全一致的。1. 对沈从文“大家”地位的给定、2. 将他的研究纳入世界文学的视野、3. 肯定了沈从文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深层关怀。
进入80年代,沈从文从以往被埋没和遭贬抑的状况一变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陆文学界的沈从文作品研究也逐渐从较为零散的一般性文学批评和政治评判发展为科学深入的系统研究,并于1988年沈从文逝世后达到高峰。在此期间编写的如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等各类文学史开始对沈从文及其创作进行较为重点的评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 从政治上为沈从文“平反”正名。凌宇的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及其后来的研究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皆以相当的篇幅论证沈从文并非“反动作家”,余永祥在一幅色彩斑斓的湘西历史画卷一文中进一步提供了沈从文并非反动作家的证据。2. 对沈从文创作方法的辨析。董易在自己走出去的路子一文中认为,沈从文的早期创作是浪漫主义的,而在30年代,他的思想和艺术处于成熟之境,已经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最能体现沈从文创作风格的是写实与抒梦两者的结合。3. 从乡土文学或抒情小说代表作家交代阐释沈从文创作的美学价值。如高云在他的沈从文论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中国乡土风俗描写得最细致、最充分的”是沈从文;许志英、倪婷婷则认为,沈从文的作品给人们提供了“区别于古代的田园牧歌式的另一种环境下的乡村生活”。而凌宇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指出沈从文的小说“完成了抒情小说从题材到形式的质的飞跃。”4. 拓展了研究的视野与思路。不少论者从沈从文的创作与民间文学关系的角度来阐述,如笛论富的植根于民间—沈从文小说的特有风貌,从沈从文及创作与苗族血缘关系的角度,如龙海清的论苗族作家沈从文及其创作,从肇始于五四的爱与美的文学主题之于沈从文的角度,如何益民的沈从文的〈边城〉,从沈从文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角度,如尚喜平的一个探索者的足迹等等。这些研究并非处于同一水平,其成果也等次有差,但显示出沈从文作品内涵的丰富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继承前一时期的优良传统和巨大成果的背景下,沈从文作品研究进一步发展,向纵深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推进,成果丰硕新论不断,形成一个初步繁荣的局面。本文侧重对其创作主体的背景思想、作品分类及单篇研究、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等这几方面入手, 做一尽可能全面的综合和概括。
(一)背景研究
如何看待家世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有的研究者认为沈从文从军队出走并踏上文学道路的行为,以及他作品中流露出的贵族气息等都与他的家世有极大的关系。他的整个创作可以看作是“对于那种受人尊敬的家世及家世所照亮的童年情景的追溯与偎依。”[6]另有评论者则认为单凭祖父一代为官便认为沈从文出身官僚豪门是勉强的,他继承了父辈一代的“生存自由”及“生存奋斗”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上的影响为他的一生崇尚自由、执著于理想定下了基调。[7]金介甫先生认为“湘西对沈从文后来偏爱文学可以说影响甚微,原因是他生长在军官之家,而不是出身在书香门第。”[8]总的来说,家世背景并非促使沈从文走上文学道路的直接原因。
(二)作品分类及单篇研究
对于沈从文小说作品的分类,通常是按照乡土与都市两大题材序列进行,也有研究者按时间的顺序认为沈从文早中期的湘西作品呈现出唐诗的意境美,而后期的湘西小说则是一种宋诗般的理性美。此外也有部分评论者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研讨:如韩立群的“军旅小说研究[9]及谭怡楚的“情爱文学研究” [10]均属一家之言,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与讨论,总的说来,对于沈从文作品的分类及相应研究基本上沿袭了80年代的思路与方法,除了在其都市小说局限问题上有一定进展外,新的内容不多。
与此同时,单篇作品的研究也有一定深化,关于沈氏的代表作《边城》的探讨自然是重中之重,具体内容可参看吴蕴东新时期以来〈边城〉研究述评,而对于沈从文其他的小说研究者引发了一些争议,如丈夫是“表现了人性复归的主题,还是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夫权压迫和夫权制文化意识?”[11] 《萧萧》的结局是“写出了萧萧及她周围的人过着世代相因的愚昧而麻木的人生”, [12]还是仅仅“通过萧萧命运的戏剧性变化来为湘西人的随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3]——这些争论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形成新的学术争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90年代学术界将沈从文小说与中外文学作品对照起来进行研究,这为其提供了新的视野,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关于沈从文小说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中,凌宇是最早注意把沈从文与外国文学联系起来研究的探索者。他这方面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两篇专论中,一篇是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撞击看沈从文,一篇是探索生命的底蕴,书中详细地谈到沈从文创作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其后的赵学勇在《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一书就论述了沈从文与中外文化思想相呼应的一面,并由此而发现和证明了其创作意蕴中一些独到之处。吴立昌在他的专著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一书中更是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沈从文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说的关系。
一些研究者以20世纪文学发展的整体性眼光对沈从文小说进行考察时发现了部分现当代作家与沈从文在创作上的联系,有人认为沈从文与当代文坛上的乡土作家贾平凹表现出文化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上的相近,也有人从文体角度对比沈从文与汪曾祺,认为后者虽师承前者,但他们在语言、叙事视角、结构、哲学意蕴等方面都有微妙差异。还有研究者在借助乡土文明来批判城市文明这一点上将张承志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都将同一文化体系中不同层面上的中国城乡文明加以对照,并以人性、道德状况作为揭示城乡文化巨大差异的切入点,但沈、张两人又毕竟存在着文化起点、时代背景等造成的深刻差异。”[14]
综观近几十年来学者对沈从文小说的研究,不难看出,研究思路上由注重作品的分析开始向深入细致的主体倾斜,研究的思想从偏狭走向开阔,研究的方法采取了新领域多角度的认识,如引进了西方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结构主义、原形批评、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精神分析法说等,可以说研究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但与此同时研究中还有些问题只是初步地提出,尚须进一步探讨,如沈从文小说与福克纳作品的比较研究,沈从文小说的叙事学研究等,还有一些研究层面仍有待开掘,如小说中湘西的兵政文化、傩戏文化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从文的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将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
注释:
[1] 侍桁 一个空虚的作家 载1931年文学生活1卷 1期
[2] 贺玉波沈从文作品批判 中国现代作家论 第2卷 上海大华书局 1936年版
[3] 贺玉波沈从文作品批判 中国现代作家论 第2卷 上海大华书局 1936年版
[4] 李同愈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 载新中华 1935年3卷7期
[5] 苏雪林 沈从文论 原载《文学》 第3卷第3期 1934年9月
[6] 黄献文论沈从文家世对其创作道路的影响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1996 第1期
[7] 向成国自然的精灵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 第3期
[8] 金介甫《沈从文传》 时事出版社 1991年版 第28页
[9] 韩立群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10] 谭怡楚沈从文情爱文学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0 第2期
[11] 美 张盛泰传统夫权失而复得的悲喜剧——重读沈从文的〈丈夫〉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2第2期
[12] 山风 心灵的悲剧——读沈从文〈萧萧〉 《名作欣赏》 1996第5期
[13] 程丽蓉创作心理距离与沈从文的小说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第2期
[14] 王喜绒一个独特的文化审美视角——从沈从文到张承志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第2期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文集》 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4年版
[2] 沈从文全集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3] 司马长风 《中国新文学史》 昭明出版社 1975年版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版
[5] 凌宇 《沈从文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6]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 三联书店 1985年版
[7] 金介甫《沈从文传》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2月版
[8] 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9] 孙冰编《沈从文印象》 学林出版社 1997年版
[10] 巴金、黄永玉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9年版
[11] 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 《文学评论》 2002年第6期
[12] 王保生沈从文评传 重庆出版社 1995年版
[13] 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wolf-rap
这个所谓的叙事,就是口语里的“说事儿”。就这么直接,也就这么简单,不过是一个小说创作术语而已。
小说一般的理解,是以叙事为主的篇什。
一篇小说,它的整体架构离不开故事情节的搭建架构,小说叙事也就成了小说构成的主体要件。
小说,一般的情况下,是以讲故事为主要文本描述的文体。
这个叙事的过程,也是作者把整个篇什的情节步步推进的过程,直至这个故事行进到高潮,或明灭收尾,或戛然而止,不一而足。
小说的叙事,也可细分为描写、概述、刻画和分写、统写等等,都是作者驾驭文本走向的叙事手法。一篇小说能否吸引读者的目光,其中的叙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古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对一部文本的梗概描述,也是对一篇小说的精准要求。叙事的好坏成败,取决于作者的文字功夫,也取决于他的故事体裁取舍,更取决于他的叙事精当与否。
现在的小说创作中,还有了弱化故事情节的写作方式,基本将故事情节隐匿在文本的意识流动当中,是一种新式文本创作体验,却很少得到最基础读者的大面积认可与承认,莫不如扎扎实实的按部就班,依照老调调老老实实的将叙事进行到底,以情节取胜,以故事撩人,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推崇。
图片来自网络
天上爬的鸟
谢谢邀请
小说叙事是对小说所虚构故事的一种对读者的书面表达。用书面语言在两种形式间交替变换,向读者展示和讲述了所发生的故事。
作者使用长期积累起来的语言文字功底,进行形象思维活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官叙事,共三种类型:言说式、场景式、情景式。
作者通过自身的感官叙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通过场景展示小说故事中的事件;模拟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外部行动,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
1,言说式
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说内容,展现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让读者了解小说场景中所发生的事件。就好比看到了春晚上表演的小品一样。通过人物对白展现所处场景,借助人物的对白内容叙述人物的表情和行动,使小说的情节向前发展。
2,情景式
作者通过人物叙事,展现所处场景中的事件,描写现实场景中所发生的事件。如同画家画的一副高山流水图。
3,场景式
作者通过叙事手法,展现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故事,借助书面语言,呈现小说场景中发生的相互关联的事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有一种用讲述进行简要小说故事中的事件,介绍小说故事中的人、事、物、,叙述小说故事中纪实和史实等。共两种:1,作者自己直接在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相关的话题,是作者自己闯入了小说作品之中。就像鲁迅在《阿Q正传》开始所描写的那样。2,代理者的讲述,在第一人称小说中,“我”的讲述就是代理讲述的角色,代替作者讲述了小说故事,借助“我”似曾亲身经历或者是正在参与的身份,讲述了小说故事中的事件,增强小说故事的在场感。3,人物的讲述,作者用小说场景中的人物叙述内容,为人物讲述事件提供场景话题。分人物独白和人物对话两种,人物独白是作者通过场景中的人物独白叙述事件;人物对白是作者通过小说场景中的人物对话,叙述故事。
jingl
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中国传统的“二分法” 所有文本体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依据:文本的外部特点即语言形式因素. 这种分类过于笼统,没有涉及题材、构思等问题,难以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现在已经被废弃. 2、西方的“二分法” 以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的的“二分法”为代表,他依据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区分了史诗、戏剧两大类.由于史诗是通过语言来模仿现实的,不像戏剧那样有音乐的介入,因此被看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类型.至于史诗的语言表现形式,可以是韵文,也可以是无韵的散文. 同样是二分法,以亚里斯多德的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文论更侧重文本的媒介手段等内在特点. 二三分法 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二分法没有提及抒情诗,当抒情诗在文学中的地位提升以后,二分法被三分法所替代. 三分法是依据文学作品选取题材、构思方式和情感体验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将各种文学划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的一种方法. 叙事类文学侧重于以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环境景物为题材内容,以摹仿、虚构为构思方式,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和表现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的文学作品. 叙事性是叙事类文学基本的审美特征.叙事类文学包括小说、史诗、叙事诗、故事诗、史传文学、报告文学等. 抒情类文学是侧重以抒情主人公主观情思为题材内容,以内心感受和体验为构思方式,以直接抒发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表现创作主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体味的文学作品.抒情性是抒情类文学的突出的审美特征. 抒情类文学主要有抒情诗、抒情散文、散文诗等. 戏剧类文学是侧重于以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题材内容,以模拟和再现虚拟的真实为构思方式,以人物自身的行为动作和台词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的一种文学作品. 三四分法 1、我国“四分法”将文学文本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有的在此基础上增加影视文学. 我国四分法是根据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同时考虑题材选择、形象塑造形象的特点,以文本的语言特征、体制篇幅为依据作为划分文学体裁的方法. 2、加拿大诗学家弗莱的四分法 他说:“文类的中心原则是相当简单的,文学中文类区别的基础似乎是表现的原则.词语可以在观众前面表演出来,可以在听众面前讲出来;或者它们可以歌唱出来,或者可以为读者写出来.” (〔加拿大〕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在观众面前表演的诗歌是戏剧;在听众前朗诵的则是叙事诗;自己背朝观众唱或者吟诵就是抒情诗;而小说则是应安静地阅读的.”(〔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弗莱的四分法与我国流行的四分法在立论依据与分类结果上并不相同. 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的习惯,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大量篇章脍炙人口.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LaMei
网文不需要文笔这是错的。网络小说不需要多么优美的文字,但它对小说的技法却极为坎坷。通俗点讲就是套路。但技法并不是套路。我很难用几句话便解释清楚他们的区别。我只能说,套路是死的,技法是活的。日更万字,完本成神,这也是错的。作为职业写手,万字的目标量也是很难做到的,更别说新人了,除非你有特别的注水技巧。完本能积攒信誉,但不一定成神,有时候你坚持完本是在浪费时间。
candy静静静
A.四种创作形式
(1)白话小说是说唱文学加工整理出来的,亦称世代积累型集体创作,这一创作形式为明朝主流,占清朝小说创作的三分之一。
(2).清代有小说家强烈主体性的小说创作,甚至小说点评都凸显了主体性,小说反映作者的人生、苦难,是一种文人化写作。
(3)晚清小说家中出现了职业作家,是新媒体如报纸的出现,有了小说连载。
(4)主题先行的小说创作。
五种传统的表达方式:
1、拍案惊奇
2、神道设教
3、资治通鉴
4、独抒性灵
5、文以载道
深深的脑海里
叙事就是帮我们打开理解世界、理解问题的一个切口,从而找到自己能够发力的方向、可以着重发力的地方。货币叙事和产能叙事,就是给我们确定了价值裁定权的问题,这是国际经济循环里的大问题。
叙事也是让我们学会『遇水搭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能做出自己的回应。本土叙事与出海叙事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要根据社会环境,调整自己的经济与贸易战略。这样做既是在找两者之间的平衡,也是在确定自己的生态优势。
叙事更是让我们考虑实际问题,更能切合实际地躬身入局。股东叙事与社会叙事,由远及近的视角,拉回到我们自身,既要我们承担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又有享受利益的权力。
不同的叙事方式会导向不同的价值观和意义,也能够构建出一个个不一样的共同体。要是一种叙事足够强大,就能够瓦解对手盘,让事情往自己相信的方向加速。
chanharry991
鲁迅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扩展资料:
作品影响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很水的水水
O(∩_∩)O~的剪辑
love_ying
原贴:小说叙事的特点是什么
星 竹
月缺月圆
原贴:子夜的叙事特点
蛐蛐
儀の奕
梅研究的热点还是集中在它的认识价值上,这可能和这样一种不十分全面的论
断有关。比如一位研究者就曾断言:“《金瓶梅》的价值在认识方面,而不在审美
方面。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仅从叙事学的角度去审度《金瓶梅》的叙事法的
审美变革及其审美价值,就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都堪称是对经典叙事规则的娴熟运用。 所谓经典叙事具有引导读者向小说同化
的内容和形式,即表现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示怀有愿望的主体对
愿望客体的永恒的追求,然而客观现实总是阻碍和拖延愿望的实现。《水浒传》
中一百单八将的逼上梁山是如此,《西游记》西天取经,遭遇八十一难更是如此。
它们一开始,叙事就总是打破主体的平衡状态,让主体与其愿望对象之间存在一
段“最初距离”,在主体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障碍、假象、破坏、不幸
等中间环节,主体总是一步一
步地克服困难,_过障碍,最
终达到目标。 情节的发展尽
管一会儿奇峰千一会儿跌
落平阳,但仍然还是从不平衡
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 故事
中主体愿望与客观障碍之间
的冲突和张力是经典故事的
推动力,愿望主体追求愿望客
体的过程,对于读者的深层心
理具有一种深深的魅力,它吸引着读者向主人公认同,向故事同化,并参与故事 的发展过程。
海蓝映尘
莹纸飞飞飞
johnny_j
夏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