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
莫言主要作品长篇小说
[作品]World Literature Today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Today Books Abroad was founded in 1927 by a scholar of vision from Oklah...
泥融飞燕子
评奖词定为魔幻,“是驴和猪的互撕。”可见其写的不是人的话,把中国丑化到何种地步,正是因为辱国,所以才得个诺卑尔奖。一个人仇恨国家仇恨大多数人,说明其本身就是坏人!
fh
莫言的著作,有他出众之处。虽然读得不多,但好歹也读个一些。实话实说,他虽然是现代比较出众的作家,甚至是诺奖获得者,但是,他的作品在近百年以来可能前20都排不上,更不会说去和四大名著一较长短了。甚至其作品比之三言四拍差半。他要真想写出名垂千古的作品,还须舍弃自己的小九九,认认真真写出好作品,而不是一边写着,一边想着某些外人的赞许!
icefable
莫言文化汉奸! 用欲望否定意志,用下半身否定上半身,用兽性否定人性,用意识流否定结构,用胡思乱想否定现实,用个人否定社会,用地主仔子的哀怨否定共产党和新中国。所以,才会被西方看中。三十年文学流氓化、汉奸化的典型代表!
原贴:莫言小说3000字读后感
风语者
看了几个回答。感觉头条上弱智的人多的真的不是一点半点!我可以肯定的说,凡是骂莫言的,几乎一本他的书都没读过!我读过他的《丰乳肥臀》、《酒国》、透明的萝卜还有其他几个中篇。评论区大多骂他描写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你们的眼睛是瞎了吗?人家提现的是在阴暗社会中,中国老百姓的坚韧、倔强、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他的时代背景大多是建国前,难道你们觉得建国前的那段历史是光彩的吗?无脑!
莫言承袭了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我猜评论区都还不知道马尔克斯这个人!!!(头条的弱智玩家太多,我不得不这么认为)。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我刚好读过。小说里的社会不阴暗?百年,五代人,没过上啥好日子,天灾人祸、战争疾病不停的打击这个村庄和家族。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们怎么不骂呢?!!!不仅不骂,还追捧他!反而骂我们国内的作家!
如果莫言的作品反应旧社会的阴暗面该骂,那鲁迅、老舍是不是该拉出去枪毙?!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过的什么日子?祥子全是当时社会平民百姓的代表了吧?!你们怎么不骂老舍呢?鲁迅笔下没有好社会,少有好人性,你们怎么不刨他祖坟?!
头条弱智多!祸国殃民!
昱都
会误导后代人,以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初期就像商纣王时期一样,后人看不到那个时代人民团结奋斗,战天斗地的一心建设强大祖国的场景!
小想
太难看懂了,几本书轮着看,哪本都难以下咽,有的甚至让人恶心,实在是欣赏不了,面对那几本书就像看着一堆垃圾,明白了一件事,诺贝尔文学奖水平太低,岂能与我国四大名著并提。
浅|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名誉院长。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原贴:莫言简介
漂鸟
如果莫言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他了。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谁出名了,就会被人关注,就会有人找他的麻烦了。
不知道为什么要骂莫言,中国人获奖就要挨骂,难道一个人出名了,就随便可以被人骂吗?
不死鸟007
世界上名著很多,你喜欢就去读,不喜欢就别去读,人生短短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何苦为难自己。儒家认为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莫言作品不会因你赞美而变好,也不会因你否定而变差,作品会一直在那里。人只会因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伟大,不会因点评别人作品而伟大。
fsgxgxlinda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的世界级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十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对莫言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西欧文学压倒性的影响下和历史传统的重压下,展示了带领亚洲文学走向未来的精神”,并且盛赞他“不但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他的作品引导亚洲文学走向未来”。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原贴:莫言简介
希游记
一个作家的作品,如果得到全世界所有的人的赞美。我敢说,这位作家是个毫无自己的风格,毫无自己观点和个性的作家,既如此,我们又何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喜欢莫言。但我想问,谩骂莫言的人都是正确的吗?
张难一
如今影视剧题材如此匮乏,有谁惦记改编下列位大作呢。也许有幸看过白鹿原的电视剧和电影,结果又看到了什么,满目的男盗女娼之外太苍白了吧。说白了,我们的作家都废了,只想着迎合读者的好恶,提高自己作品的销量,在泥坑里翻滚,一个个把自己弄的灰头土脸,臭名远扬的……
小木易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扩展资料: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余华
莫言得奖,太棒了!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龙应台
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必将对中国文坛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是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独特思维、艺术个性,都已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陈忠实
我非常兴奋且恭喜莫言获奖,这是迟来的。莫言是中国二十世纪跨二十一世纪,奇幻的拥有“拉伯雷”“塞万提斯”这样西方小说典范的说故事人,他的小说充满想像力、民间狂欢和天地不仁的旷野幅员。他是个天才!——骆以军
我写的书(数量)是莫言的十倍,但看完莫言的《生死疲劳》后,我认为此子胜我百倍,我告诉莫言,我写不出来的书,希望你帮我写出来。——司马中原
参考资料:
原贴:莫言简介
saturn
莫言的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红高粱家族 、食草家族、 酒国、 四十一炮 、 檀香刑、生死疲劳、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 红树林、丰乳肥臀、 蛙
中篇小说:
金发婴儿、爆炸、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筑路、欢乐、红蝗、父亲在民夫连里、白棉花、战友重逢、 怀抱鲜花的女人、 红耳朵、梦境与杂种、 模式与原形、幽默与趣味、牛、师傅越来越幽默
短篇小说集:
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透明的红萝卜
原贴:莫言简介
泰瑞宝
文学欣赏没有国界,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莫言作品具备欣赏价值。被否定也是合理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能够被所有人都喜欢的作品。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够理解的最好不要否定,而被触及到情感的也不会去肯定,肯定与否定都是合理的。
只是莫言作品会不会像四大名著一样流传千古,不能够肯定。但现在起码是已经流传世界了。要说时代感不能说明问题,四大名著也曾经被列为禁书。没有一个朝代愿意宣传造反的。
但是,四大名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有时代特征。
深愛
告诉你一个秘密,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拥护,凡是敌人拥护,我们应该审慎对待,但是你一定要记得敌人拥护你这边的人,那么一定是汉奸。不然呢?
不要拿诺贝尔奖说事儿。诺贝尔奖本身就是一个扯淡。那是美国操纵的产物,当然也有正义者想改变现状,但是都是枉然。记住了,历届美国总统都是和平者获得者哦!可是美国是杀人最多的,侵略别国最多的国家。
世界不是有理走遍天下的,好好发展自己吧!
ANArKH_OH
四大名著不说看过十遍,七次八次算起来是有的,可莫言大师的书,至今还设看过一本,真是对不起这位诺奖作者。由此可见,莫言大师的作品莫说流传千古,一时的兴盛都有点为难。最后介绍下,本人是书籍爱好者,但凡有本好书,一定会想法弄来看看的。
sunny_yujianhui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名誉院长。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做过临时工(棉花厂)、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总政文化部创作员等职,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大栏乡三份子村(莫言在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中,一说自己出生于1956年春)。
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记载,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县(南接福建)迁过去的,2010年8月,走进龙泉寻根的莫言亲口表示,“我应该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河北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莫言等10位各领域的文化精英荣获“2012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寻根文学”作家的代表如著有《活着》、《兄弟》等书的余华,以及著有《中国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飞蛾等书的年轻一代作家贾飞等人。这类作家,有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都深深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
某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就像法国的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所以对我的小说感兴趣,就是因为我的小说土,土是我走
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认为,任何作家之所以走进西方读者,最终是靠文学作品的自身力量。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莫言说,“当代文坛没有出现大作家,才使我这样的人得以成名。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一些人比我有才华,个人经验比我丰富,但是没能在文学上获得太大的名声,是机遇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讲我非常幸运。所以要经常向别人学习,不要忘本。”从30年前的文学青年一步步往上冒,直到今天,他经常提醒自己,一定要高度地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莫言的新作《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小说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人物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原贴:莫言简介
西东东西
文学是为人服务的,首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得到人民的认可才称得上是好作品。外国人说莫言的作品好,是因为人家正找不到扎我们心的刀子的时候莫言挮了一把刀。他还要流芳百世?我去!
Lning老牛
莫怀戚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白沙码头。
莫怀戚白沙码头里的人文精神、审美倾向和其中所体现的“重庆性格”受到了社会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位“写人性的高手”,认为这本书多少占据了当今中国思想的“精神制高点”。
莫怀戚,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差。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不能写诗。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则不写。胸无大志,重视世俗生活中的乐趣,所以虽有心走红,却无心较劲,尽力而为后听其自然。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就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
1994年,莫怀戚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和六年级上册第十课。散文家园落日也曾选在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入选“2010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短篇小说。
原贴:莫怀戚代表作长篇小说
缪缪
说莫言是被外国反华势力收买的汉奸,可能确实冤枉了他。他只是一个被资产阶级“人性论”洗脑的幼稚文人,为了衬托“人性的光辉”,“不经意”地玷污抹黑了整个时代!
诗雨2633
四大名箸是因为有很多民众喜欢才能流传千古,而不是靠那些砖家,那些所谓文学家吹捧出来的。莫言的作品有的只是某些人,特别是外国人吹捧出来的,没有民众基础,甚至是民众抵制,所以不可能会流传,不收割些骂名已经是最好的了,估计肯定做不到。
dunjinzhilian
名著(百度百科的定义):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就借用这个定义吧。
四个方面:
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莫言在获诺奖之前在国内有多少知名度吗?艺术价值如何?请告诉我。
永恒主题和经典人物形象:有哪些,请列举。
经久不衰、广泛流传:读过莫言获奖作品的有没有100万人?
警示、感悟、深远影响:谁知道,请告诉我。
关于莫言的作品会不会流芳百世,成为文学名著,不如问问你自己能不能长到2.2米。在我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梦游坦克
莫言作品的伟大之处,不是他拿了诺奖,而是敢揭丑,不护短,能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面目,相比那些看风向写作,吹顺耳作品,逗大家开心,极力美化之能事,自己未尝那个时代低层的苦酸,只有据宣而作,严重脱离实际,作品成了生活的一张画皮!
grannar
莫言80年代就被禁过,在《人民文学》上,与空洞洞亮出你的舌苔一起被禁,不喜欢莫言,正如朋友说过的,拿国人之陋以邀夷人之赏。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是西方那些人进行文化渗透和颠覆的一种手段了,不值得人们去尊敬,值得国人尊敬的是那些改变中国命运的人们,比如袁隆平先生………也许是这些年缺乏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人们在思想意识上严重缺失,有些社会的蛀虫居然还天天大谈着“图一乐”的奇谈怪论……
Random3614
为什么许多人否定莫言?莫言及作品会象四大名著一样名流千古吗?为什么许多人否定莫言,因为以文学作家不是歌功颂德是揭露社会问题为榥子,实际上他是在行历史虚无主义之实的。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西方封锁下,人们忍饥挨饿,人们还是勒紧裤腰带,人们还是咬牙苦干。就是在那个艰难岁月里,石油工人还是发现开发了大庆油田,科技人员还是爆炸了原子弹。一样的时代立场角度视野不同,其结论是截然不同的。很多过来人是以在那个时代艰苦奋斗,做出业绩,他为之自豪的,而在莫言一伙看来那个时代是他们受伤且永远难以弥合的伤痕的时候。他们对那个时代是充满了深深的怨和恨。虽然我们老百不会象莫言一样那样洋洋洒洒写出一本本小说,但莫言别有用心抹黑一个时代和人们这一点还是能看得很清的。如此人们怎能不对莫言予以否定?至于莫言小说能否与四大名著一样千古流传,不要说千古流传,现在对他反感的人都很多了,还想与四大名著相提并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可笑的!
sunrises
其实多数中国人不认可的不是莫言本人,而是莫言所描写的中国社会现实,特别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尽管现在有人十分抗拒“阶级”,“立场”之类的提法,但社会阶级,阶层是客观存在的,你看方方莫言等等,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新中国,新中国的工人农民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养大了他们,给了他们那么好的地位,待遇,他们自己白白胖胖的,但对这个生他养他的这个国家竞无一点感恩之心。所以,中国人,特别是普通中国人,甚至是许多没看过,或只看了一点点他的作品的人就对他产生了极大反感。这恐怕就是”亲不亲,阶级分”(这说法未必准确)。至于说到把莫言的作品和“四大名著”相提并论,那是你想多了。你想想,四大名著的作者为了写作准备了多长时间,他们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了多少人的琢磨加工呀,所以,多少人研读,研究而乐之不疲,甚至于“红学”都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了。可是四大名著的作者倾毕业精力才写了那么一点。你再看莫言,十几,几十部作品总共用了几多时间呀。所以,尽量别把这两者往一起拉,因为那不是抬莫言,而是给他拉“仇恨”。
marswalkers
但愿他的作品不要成为90后00后…以至若干年后侵害一代代年轻人政治思想成长的毒流,说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其实是含沙射影抹黑中国社会主义的毒草[灵光一闪]
C_C小希
简直开国际玩笑,莫言的作品能和四大名著放一个台面上比吗??莫言纯属为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没有底线的抹黑丑化他的家乡高密西北乡而写的一些东西,它有生命力吗?
张小梨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年11月28日-1990年9月26日),原名Alberto Pincherle,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小说家。
作品列表
"La cortigiana stanca" (1927)
Gli indifferenti (冷漠的人们,1929)
Le ambizioni sbagliate (错误的野心,1935)
La bella vita (1935)
L'imbroglio (1937,中篇集)
I sogni del pigro (1940)
La mascherata (假面舞会,1941)
La cetonia (1943)
L'amante infelice (1943)
Agostino (两名少年, 1944)
L'epidemia (1944,短篇集)
La romana (罗马女人,1947)
La disubbidienza (Disobedience, 1947)
L'amore coniugale (1947,短篇集)
Il conformista (同流者, 1947)
L'amore coniugale (1949)
Racconti romani (罗马故事, 1954,获Marzotto奖)
Il disprezzo (A Ghost at Noon or Contempt, 1954)
La ciociara (两个女人, 1957)
Nuovi racconti romani (1959)
La noia (The Empty Canvas, 1960)
L'automa (The Fetish, 1962,短篇集)
L'uomo come fine (1963, essay)
L'attenzione (1965)
La vita è gioco (1969)
Il paradiso (1970)
Io e lui (Him and Me, 1971)
A quale tribù appartieni (1972)
Un'altra vita (1973)
Al cinema (1975,散文集)
Boh (1976)
Una vita interiore (1978)
Impegno controvoglia (1980)
La cosa e altri racconti (1983,短篇集)
L'uomo che guarda (1985)
L'inverno nucleare (1986,散文和访谈)
La villa del venerdì e altri racconti (1990)
作品所改编的电影
两个女人,1960年,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德西卡导演,索菲亚·罗兰主演
烦闷,1962年,由Damiano Damiani导演
轻蔑,1963年,由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导演
冷漠的人们,1964年,由Francesco Maselli导演
同流者,1970年,由贝纳多·贝托鲁奇导演
在大陆,80年代就译介过莫拉维亚的短篇小说。之后出版过《罗马女人》和《罗马故事》。2002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莫拉维亚文集,包括冷漠的人们等五部作品
原贴:莫拉维亚写了几部长篇小说
宫冰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个人经历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名气大涨。其实,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评价过莫言,如余华说道:“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实莫言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兰,也是“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两人识于儿时,感情深笃。1981年,结婚两年后,女儿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仅文学方面造诣深厚,在书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树。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在北京博物馆展览,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
以上内容参考:
原贴:莫言简介
maze205
莫言流传千古?一看书名就是个下三滥的流氓写的,有层次的人看见那书名就会扔到垃圾桶里。四字名的小说多了:像古城春色,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林海雪原,渔岛怒潮,暴风骤雨,桐柏英雄等等。像他那丰乳肥臀鬼才看呢,看书名就让人脸红!
William042
原贴:莫言小说3000字读后感
丹心海棠
否定莫言是不对的,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是不会否认的,是真实的历史记载。但要说他的作品会象四大名著一样流传千古,我认为有点难说。我认为同属于伤痕文学的《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作品也许会流传千古。
一个人的旅途
流传不了,他的书只适合于特定时代,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虽然也有痛苦的内容,但是,仍以豪华内容为主,波澜壮阔,激动人心,内容丰富,大胆,超越常人思维。莫言的文字就是常人思维,不够震撼,所有当代书籍的特点就是走不出当代。
jespoir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至今他已发表的长篇小说近十部,中短篇小说上百篇。他的小说以其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丰厚而独特的意象,推出一个类似于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的高密县东北乡的艺术世界,以至有的评论家评论说,莫言就是中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对乡村生活的记忆是莫言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和背景。
莫言自谓“莫”言,笔下却是千言万语。不论题材为何,他那滔滔不绝、丰富辗转的辞锋,总是他的注册商标。这大约是小说家自嘲或自许的游戏了。 也因为这千言万语,又引来文学批评者千百附丽的声音。
。
原贴:莫言小说特色
走走看看
我是个社会底层的在建筑工地上搬砖的农民工,我没时间没精力阅读任何书籍,只是近几天在网上看到网上针对莫言获诺奖感言的争论,颇有感受,因此也想说句话,请指教。
一丶真实性,这不是工′作汇报,而是讲故事啦呱,没必要在细节上过于拘紧,只要在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上站住脚就行。
二丶场合上,这不是什么国家机密,对国家构不成安全威协,国人不必要紧张兮兮的,再说这些事早己是公开的密秘了。
三、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此时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改革开放,开放的中国更加包容与从容。从诺奖感言中我们深有领悟
四、知耻者而后勇,我们控诉晚清的专制与腐杇,控诉旧民国的黑喑与混浊,不就是要引以为戒,谨防再走弯路重蹈覆辙吗?要说感言中的年代的中国是我们的祖先,难道晚清民国时代就因为政治制度的不同就不是中国不是我们的祖先吗?
五丶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看莫言的这篇诺奖感言是伟大的,正确的,及时的,,,,
Laughing
老汉今年七十多岁了,经历过那个年代,可以说,别的可能忘却了,那个年代遭遇的痛苦,铭记在心!都说农村苦,哪知城里更苦。农村还有野菜可挖,还可以拾麦穗、拾稻穗、揽地瓜、揽土豆、揽花生,城里人上哪儿去挖野菜,揽地瓜啊?不认识的野菜,吃了会中毒的!拔回家的野菜,需要开水过一遍,再用凉水浸泡多长时间,才能食用,否则就会中毒。这么困苦,没人喊冤,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相信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尤其是那些党员、干部,觉悟非常高(不排除有些两面性的党员干部,例如莫言之类的),第一,不会允许自己的家人侵占集体的利益;第二,即使有,看山的人也不敢打。为什么?因为那是一个讲究阶级斗争的年代,打了党员干部的家属,可以被判刑的,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所以莫言所说的,纯粹就是谎言,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背叛祖国!看看他履历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十八岁进工厂,后来又当兵,那个年代,什么样的农村人能有这样的本事?他和他的家人,就是混入革命队伍里的蛀虫!
huryson
我只看过《丰乳肥臀》的内容梗概,但仅仅看了这个内容梗概,就让我充满了想呕的感觉,没敢往下接着看正文。
据说莫言要在这部小说里要写一位伟大的母亲。但这位伟大的母亲一共私通了7个男人,生了8个私生子女。前面7个私生子都是女儿,直到最后私通了一位瑞典洋牧师,外国人,才如愿地生下了唯一的一个儿子,取名叫金童。
7个女儿,除两个横死外,其余的女儿分别嫁给了国民党人、共产党人、土匪、窑子(大概是妓院主)、美国人。这些女儿和女婿分别给伟大的母亲带来无尽的灾难。
只有那个与瑞典洋牧师私通生下的中外混血儿金童,是最懂母亲和爱母亲的。当母亲受尽苦难死去后,当地政府人员还不依不饶地要挖出母亲的尸体,而最后那位金童背着母亲的尸体跳入了沼泽,以最后彻底远离那些迫害他们的人类。
据说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呕人的细节,写这位母亲在替人干活时偷吃一些豌豆,回家后再把这些豌豆呕吐出来给子女吃,长期如此,养成了习惯,只要一弯腰就吐出来了。大概作者是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伟大的母爱吧。
反正咱小老百姓无法欣赏这种所谓得诺贝尔奖的大文学家的作品,也不承认作品中的这位母亲可以代表咱中国人的形象。反正我光看了这部小说的内容梗概就想呕。不知道其他网友看了是感到美的享受呢,还是想呕。
raran
西方反华势力赞赏的这些“伟大”作品,抹黑中华民族,控诉社会主义时代人民共度时艰的精神,极力歌颂极端的个人私欲。
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对莫言的评价:He shows us a world without truth, common sense or compassion, a world where people are reckless, helpless and absurd.(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这就是“伟大”的真相。
vicky小宝宝
carol_liye
莫言的诺贝尔奖和作品对西方来讲是伟大的,因为他像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一样。而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他是南郭先生身边的狼,是农夫怀中的蛇,是罂粟里的毒。
Vin哥
个人认为,莫言的作品说不上伟大。
莫言只是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看出了父母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并用文字的形势指出了这些缺点和不足。因此被维护父母形象的兄弟姐妹们指责:子不言父过,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其实莫言本心也愿意父母更好,更爭气。愿意这个家更好,日子超过邻居八辈。
还是那句话,莫言的书够不上伟大,他只是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懂事了。
万情
我只看过《生死疲劳》。这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传统大书。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据莫言介绍:他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
我几乎断断续续地用了半年时间才看完,还是看的不太明白,有时书中的情节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我的梦中,都是一些怪物,好吓人啊!的确,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甚至唏嘘。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着坚定地叙述时,也似乎看到了一条人与土地、生与死的农村大河,流向远方。莫言喜欢写长篇小说,他说:读者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莫言执着写作的精神可佳,值得我学习。
宜蘭民宿管家
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在全世界热买。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较为有名的作品有:
《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河北保定文联期刊莲池),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小有名气。这些早期作品并没有显现太大的成就,也就有为他引来巨大的名声。不过,有慧眼的人还是识出了他成为一个天才作家的端倪,给予他特别的关注。
《红高粱》
1986年,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极大轰动。它以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1988年2月,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这部电影为莫言赢得了巨大的文坛声誉。次年,由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回响,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为“1993年全球最佳小说”。《纽约时报》评论说:“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
《爆炸》(中短篇小说集)
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译本中短篇小说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美国出版,由Janice Wickeri和Duncan Hewitt翻译。这是他的作品正式被介绍到国外,立刻赢取不同凡响的好评。美国重量级文学评论杂志《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价说:“有如福克纳,莫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想象力鲜活丰富、圆满自足的世界。”
《酒国》
1988年秋,莫言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酒国》,被葛浩文誉为创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中国小说。该小说1993年发表,它借助“酒”这种饮料,描绘了中国的官场生态,抨击了官场的腐败,被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誉为创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中国小说。2000年,莫言凭借《酒国》获得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丰乳肥臀》
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一条反刍的狗》
2003年,这部小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受到青年读者好评。
《四十一炮》
2003年7月,莫言的新作《四十一炮》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版。它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改革为背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人性的裂变,人们在是非标准、伦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惘。 本书曾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师傅越来越幽默》
这既是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同时也是他的一本小说集,2003年在美国出版,201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它所选的是莫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新千年以来的作品。最早的一篇是《牛》,发表于1998年东海第三期。最晚的一篇是《变》,发表于2009年第十期《人民文学》。在美国出版后,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檀香刑》
这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2008年,曾引起文学界热议。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檀香刑》曾经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当时获奖的呼声很高,最后以一票之差落选,无缘奖项。《檀香刑》的落选也再次引发了文学界关于茅盾文学奖的争议。
《生死疲劳》
莫言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2008年,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红楼梦奖以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蛙》
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09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2011年,莫言凭借《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很多人误以为莫言是凭借《蛙》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实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表彰的是莫言的终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