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那位复制粘贴得如此辛苦,就采纳了吧……
小说作家明药大神简介
[作品]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本书献给不愿意根据名声和舆论去评判一位重要思想家的人们。 ................... ★ 读懂尼采,从这一本开始。 天才的命运是一再地被误解,以及一再地被重新发现 。 ★ 周国平致敬尼采的...
[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1998年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爱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随便什么哲学死...
[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作品]小时代1.0折纸时代
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是一部当下时尚年轻人生活的...
[言情]小时代2.0虚铜时代
林萧在《me》杂志实习时与作家崇光互生好感,而相恋多年的男友简溪同多年前在林萧激将之下跳楼身亡的女生的妹妹相恋,和林萧不告而别.适逢崇光胃癌晚期,当林萧从外地和南湘一起回到上海时,却迎来了崇光的突然神...
咿呀咿呀哟
徐光耀,生于1925年8月,河北雄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1983年至1996年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是中国文联第四、五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起,做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1947年在解放区冀中导报发表短篇小说周玉章。1950年在三联书店出版长篇小说《平原烈火》。1958年,创作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新时期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树明和莺花、《望日莲》和中篇小说《冷暖灾星》。另有三部剧本拍摄成电影,即新兵马强、《望日莲》、乡亲们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及同名电影1980年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7—2000年);长篇小说《平原烈火》被译成日、捷克、英、蒙等多种文字。
原贴:作家简介
longholiday
这部小说非常不错的,人物描写细腻、剧情层层推进、情节紧凑、逻辑性强,男女主是真正势均力敌的爱情,作者要表达的爱情观很好。
还有很多富含哲理的金句,比如女人要独立,比如爱一个人就应该支持、栽培、信任她(他),可以说是我看过最好的网络小说。我对小说的要求比较高,有思想、有文笔是基础,然后特别喜欢这种背后有个谜团等着你慢慢去挖掘的,吊足胃口。
这其实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时间跨越多年,每个人都在慢慢改变,也是个爱情万花筒,书中每一对都有不同的爱情历程,并且都得到了较为圆满的结局,这点真感谢作者。
里面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主要角色的形象塑造挺饱满的。特别是男女主的感情,描写得很有层次感,可以看出作者首要表达的是信任二字,正是信任,才让男女主之间少了很多误会丛生的为虐而虐的情节。
这小说会让你感到真实,因为里面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都有自己的利益顾虑,毕竟在那样的动乱年代,老好人是难以存活的。
而反派也并非十恶不赦,也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人性的一点善,比如平野夫人最后对轻舟流露的亲情、蔡长亭在轻舟额上留下的吻以及把生的希望留给她。
momochichi
宗璞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还有紫藤萝瀑布
主要作品:
《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野葫芦引:《东藏记》、《南渡记》、两征记、北归记,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紫藤萝瀑布
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园情结(侯宇燕)
宗璞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呢?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说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文革”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象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中,教授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优越的,绝无今日“脑体倒挂”之虞。生活的舒裕与地位的高贵,使得钻研学业的教授们能比较专心于书本的研究(当然抗战开始后又有了不同),他们的子弟也能在一个相对单纯、明净的天地中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过分地单纯,书卷气过于浓厚,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则免不了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挫折。我手头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不妨拿来,随便撷取几段,为宗璞笔下的清远世界作一个更详尽的注脚。宗璞的同辈人,著名文史专家虞振镛的女儿,西南联大1943年学生虞佩曹在水木清华——童年的回忆中曾饱含深情地描写了清华校园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静与清雅,以及清华人文景观的优越与独特。她说“那时清华只有附小(即冯友兰提到的宗璞就读的成志小学)及附设的幼稚园。马约翰是我们的校长。……后来由蔡顺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学生。”在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而当时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水木清华的工字厅……里面典雅、阴凉,有一股楠木香味,单身教授吴宓、叶企孙先生曾在里面有过住所。”“我们住的南院是一个四周由房屋围绕着的大院……西式住宅一号是赵元任先生家……”。这种耳濡目染的文化气韵,在一点一滴中已深深地渗入了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宗璞《南渡记》中所写的方壶小院,不就是这种充满清远文化气息的精英荟萃之地吗?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每个作家所向往的——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虚构,然而意境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童年时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以及这种感受对其终生造成的影响。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这种非过来人不能写出亦不能读出的爱,正是宗璞“校园情结”的真谛所在。
(这方园地中的冯家山水,《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宗璞的书房(名人书斋)
永远的大家闺秀。凡是见过著名女作家宗璞的人,都会这样觉得,无论初识还是熟知。
4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院三松堂。如想象中,房间高阔,虽无奢华,却更古雅。
77岁的女作家一头华发益显慈心睿智,一身便装不掩满腹诗书。记者随女作家走木地板,穿细走廊,墙边书橱中装满各类书籍。书房不大,北面书柜中,多是女作家自己写的书;西面放电脑桌;南窗微微开着,可见窗外的丁香已绿,写字台上的传真机,不时响起;东面墙上挂着先父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为爱女录写的对联: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宗璞老师落坐在电脑桌旁平时写作的转椅上。“虽然现在身体不好,但我很努力。”女作家平静地说。原来老人几次手术后视力下降,每天上午写作都是口述,要靠别人帮忙打字,现在帮忙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四年级女生。
记者得知,宗璞老师正在抓紧野葫芦引4部长篇小说中的第三部西征记的写作,前两部《南渡记》《东藏记》已分别于1988年、2001年出版。野葫芦引是写抗日战争期间北校南迁全过程中前辈学人的风貌,尤其是写在民族危亡的大关节上知识分子的操守。“我要把那段历史真实地留下来。”女作家平静的语调透出一种坚定。
-----------------------------------------------------------------------------------------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前紫色的光辉和前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词语解释:
终极:最后,最终 。
迸溅:向四外溅 。
凝望:目不转睛的看,注目远望。
伶仃:(1)孤单,没有依靠 。(2)瘦弱 。
稀零: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比喻美酒。
蝶围蝶阵 :这里形容蝴蝶蜜蜂数量的很多。
望采纳
谢谢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几孤风月
1、《稻草人》
《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
2、叶圣陶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中国最早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3、《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其故事情节为: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
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
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4、张天翼
张天翼(1906年9月26日—1985年4月28日),学名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中国当代作家。
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代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5、《小贝流浪记》
《小贝流浪记》又名猫咪小贝,是由当代儿童文学家孙幼军作,选自中国优秀童话选。该书为“孙幼军经典童话系列”之一,是一部中篇童话集。
全书由《小贝流浪记》《吉吉变熊猫的故事》小狼请客和《冰小鸭的春天》四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均独立成篇。
《小贝流浪记》动画片由曹小卉执导,于1999年1月1日上映。故事讲述一只小猫意外离开了猫妈妈,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回家之路的故事。
6、孙幼军
孙幼军(1933年5月——2015年8月6日),男,出生于哈尔滨。1954年考入北京俄专二部,1955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60年毕业分配到外交学院执教。孙幼军被誉为“一代童话大师”,是著名童话作家、中国首位安徒生奖提名者。
2015年8月6日10时41分,孙幼军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去世,享年82岁。
鸿笺小字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行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原贴:文学常识作家简介
白凌_Ling
幻城》
一边是火族,一边是冰族,一边是火焰之城,一边是幻雪帝国。 《幻城》来自于幻想。而这种幻想是轻灵的,浪漫的,狂放不羁的,是那种被称之为“大幻想”的幻想。作品的构思,更像是一种天马行空的遨游。天穹苍茫,思维的精灵在无极世界游走,所到之处,风光无限。由作者率领,我们之所见,绝非人间之所见。一切物象,一切场景,都是大地以外的,是烟里的,是雾里的,是梦里的。 在动漫界里有不少声音说这部作品是低级抄袭了日本CLAMP的《圣传》,但更大的质疑声音之一是《幻城》其中一段更是完全抄袭了古龙陆小凤之银钩赌坊。对此郭敬明至今没有给出任何正面回应。
《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
郭敬明在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时间河流的冲刷,经过生活浪涛的洗礼,他们会走向何方?郭敬明用他的生花妙笔讲述的成长故事将会吸引年少的人。 倍受读者关注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终于出来了,在这个故事里,林岚,陆叙,顾小北,他们才是主角,而我,只是个讲故事的人。当有一天这个故事随风散开,我们都已长大,我们不会再记得这个故事。这个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出现了一年的故事。那些曾经牵动我们心肠的人已经消失在这个天涯…… 这本小说被判定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郭敬明除了赔款外并未完全履行法律责任,至今并没有做出任何正式场合的赔礼道歉。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是郭敬明在高三时候写的散文集。 说是散文集也有一部分散文小说。 伤春悲秋,感叹年华的流失和身边逐渐消失的朋友,还有年轻时的一些过往。 此作品收录了十八篇郭敬明当时的作品,书中分为两部分,分别是Side A流年·回首又见它,Side B幻影·天亮说晚安。
《爱与痛的边缘》
《爱与痛的边缘》追溯自己降临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试图剖析自己性格成长及心灵旨趣变化的内在动因。 作者是一个忧伤的孩子,一个性格矛盾的孩子,一个有着鲜明个性、渴望独立自由生活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感的孩子。他厌恶学校里压抑沉闷的生活,但他也明白当前惟有高考才是证明自己的成功之阶;他探寻并向往作家丰富的精神世界,但同时又对世俗的金钱、物质有着毫不掩饰的欲望与梦想。所有这些,在作品中都有形象而生动的反映……
《悲伤逆流成河》
该小说24万字,讲述了少女易遥在17岁时爱上不良少年后怀孕,和她比邻而居的齐铭则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老师的宠儿,父母的掌中宝。两人之间产生了某种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或者说是凌驾于爱情与友谊之上的微妙情感。直到顾森湘和顾森西姐弟俩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齐铭和顾森湘自然而然的相爱,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顾森西对易遥产生了好感,当易遥与齐铭各自有了感情归属、彼此渐行渐远时,易遥却因无意中给顾森湘转发了一条短信,间接害死了她。后来,易遥因为齐铭和顾森西对自己的不信任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厌恶,跳楼自杀了。那种全身的关节、骨骼、胸腔、头颅一起碎裂的声音,让齐铭再也承受不了,在弥漫着煤气的黑暗中慢慢闭上了眼睛。易遥,顾森湘,齐铭,都被淹没在悲伤的河流里,还有在电视机前哭红了双眼的顾森西,四个人的爱情,四个人的命运,纠结,撕裂……
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 小时代1.0折纸时代
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是一部当下时尚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一个宿舍朝夕相处的四个女生,开始了找工作实习的忙碌生活,面对巨大生存压力,在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相继发生着让她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对、抉择的事情。郭敬明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叙述笔调,加入大量时尚元素,随处可见轻松搞笑的对话与内容,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扼腕叹息。
小时代2.0虚铜时代
林萧在ME杂志实习时与作家崇光互生好感,而相恋多年的男友简溪同多年前在林萧激将之下跳楼身亡的女生的妹妹相恋,和林萧不告而别。适逢崇光胃癌晚期,当林萧从外地和南湘一起回到上海时,却迎来了崇光的突然神秘死亡。错愕的林萧不久迎来了归来的简溪。顾里和男友顾源曾经在学校里的竞争,进入社会后变得更加白热化,阴差阳错之下,双双进入ME杂志,分别担任财务总监和广告总监的职位,有着职场野心的顾里同男友在这种微妙的斗争里,变得若即若离。更雪上加霜的是,顾里迎来了她人生里从来没预料到的客人,她的亲生弟弟;在小时代1.0里扮演大家开心果的唐宛如,却在渐渐发展的剧情里扮演了神秘的背后推手。不久,林萧迎来了生命里第二次在爱情上的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外国男孩,带着神秘的熟悉气息,走进她的生活。
《夏至未至》
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有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的梦想而努力。从此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兼他的另一半,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生活,但是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最好的歌手的梦想……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曾经拥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在各自的奋斗…… 然而,陆之昂的入狱、程七七的背叛、立夏的离开、傅小司的悲伤…… 他们因沾染世俗而变得随波逐流,他们因权利、金钱、名气而遗忘当初最美好的友情…… 正在每个人都对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小时代1.5青木时代
以郭敬明《小时代》为原著,猫某人脚本,陌一飞绘画的漫画 。临界o爵迹ⅠVOL.1&VOL.2 2010年3月12日已上市 VOL.3 2010年6月2日已上市 VOL.4 2010年12月31日已上市。
临界爵迹Ⅰ
传说中的奥汀大陆分为东南西北四国,在这个世界中,充斥着神秘莫测的魂术,弥漫着权力和欲望的激 临界爵迹Ⅰ
烈争夺。这四个国家中,最强等级的魂术师被称为【王爵】,每个国家的【王爵】各有七位,他们则代表着整个国家最巅峰的力量。本书宏大而复杂的故事,就开始于四国中的西之亚斯蓝帝国。生性单纯而憨厚的平民少年麒零,无意中卷入了这场帝国间的斗争。从未接受过魂术训练的麒零被告知,他已被选为第七王爵的【使徒】,从此跟随他的领导者出生入死。那些曾经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目眩神迷的强大魂术,开始不断出现在麒零眼前;那些帝国统治者之间讳莫如深的恩怨纠葛,也渐渐显现了真相的影踪。麒零在经历了无数场触目惊心的争斗之后,却和与之形影不离、互系生死的王爵离散崩析,重归伶仃……
临界爵迹Ⅱ
传说中的奥汀大陆分为东南西北四国,在这个世界中,充斥着神秘莫测的魂术,弥漫着权力和欲望的激 临界爵迹Ⅱ
烈争夺。这四个国家中,最强等级的魂术师被称为【王爵】,每个国家的【王爵】各有七位,他们则代表着整个国家最巅峰的力量。本书宏大而复杂的故事,就开始于四国中的西之亚斯蓝帝国。生性单纯而憨厚的平民少年麒零,无意中卷入了这场帝国间的斗争。从未接受过魂术训练的麒零被告知,他已被选为第七王爵的【使徒】,从此跟随他的领导者出生入死。那些曾经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目眩神迷的强大魂术,开始不断出现在麒零眼前;那些帝国统治者之间讳莫如深的恩怨纠葛,也渐渐显现了真相的影踪。麒零在经历了无数场触目惊心的争斗之后,却和与之形影不离、互系生死的王爵离散崩析,重归伶仃……
《N.世界》
混沌记忆的开篇,在最初的斑杂绿色里四散开去,头顶密云是沉重的叹息,你有听见胸口里沉闷的震动和哽咽吗?那是此生漫长的抒情和追忆。N·世界是由人气偶像作家郭敬明和知名少女插画家年年联手打造的绘图本,是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豪华组合! 实力新秀画手年年,是《最小说》独家封面绘图者、《岛》、《最小说》人气画手,拥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与超凡的想象力,为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连载配图,创造了年年与郭敬明的经典组合! 不同于一般动漫或传统绘图的文本。《N.世界》具备童话般式的叙事风格,诗歌、散文、小说三维一体的全新写作方式,华美、梦幻、充满艺术感,具有绝对的收藏价值。
原贴:郭敬明小说列表和简介?
Zhaoxueqing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YkAQJXJTg0vPO7YwSuGCA
提取码: gu77
该小说讲述了少女顾轻舟从乡下回到城中的父亲家,为自己的母亲复仇,并结识了少帅司行霈,两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danielleli
1、沈复(1763—约1807)
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是他的—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土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2、张晓风
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原贴:作家简介
Jenny1999
路遥(1949—1992)当代著名作家。陕西清涧人。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其间在乡下教过书,在县城做过各种临时性工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成为专业作家。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奖。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的创作大多取材陕西农村,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艺术批评的根基
四月未央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编辑本段]路遥作品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艺术批评的根基
angieywang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原贴:武侠小说作家简介
【宁】
作者简介是展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相当于简历和自我介绍。应该传达出你是谁、你的个性喜好、擅长的领域、曾经取得的成绩的等等重要信息。一个生动的作者简介,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让编辑和读者主动关注你,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
写作要点:
1、列举作者头衔。
2、作者有哪些成就或著作。
3、作者与本书相关的人生经历。
天蚕土豆作者简介
天蚕土豆,本名李虎。1989年12月28日出生于四川,中国内地网络小说作家、85后著名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4月,在起点中文网开始创作处女座《魔兽剑圣异界纵横》,5月,成为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之一。
2009年4月,创作长篇玄幻小说《斗破苍穹》,此书在起点中文网高达1亿4千多万的点击率,凭借此书的巨大人气,天蚕土豆一书成名,成为2009年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
2014年4月,《斗破苍穹前传之药老传奇》上市之后,再次获得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三名。其作品相继被改编为网游和手游,所有作品都已改编为漫画,《斗破苍穹》更是被万达改编为电影。2018年5月19日,获得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名人堂奖。
原贴:小说作家的简介要怎么写?
Maychen918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d748xlnXU76j3py0zUBQA
提取码: dvs5
该小说讲述了少女顾轻舟从乡下回到城中的父亲家,为自己的母亲复仇,并结识了少帅司行霈,两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Neverland里的Jacks
路遥(1949—1992)当代著名作家,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人生》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读者群(尤其是青年读者)中,他的影响很大,这与他创作的城乡交叉地带题材及个人奋斗的故事有关。他的作品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个我们可以从他两部代表作的结尾上看出来。在我看来,路遥虽然算不上一位一流的作家,但其作品的可读性是不容否定的。
路遥长篇作品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惊心动魄的一幕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你怎么也想不到
短篇、其它作品、评论等作品
·路遥散文随笔 ·杏树下 ·小镇上
·医院里 ·匆匆过客 ·卖猪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痛苦 ·月夜静悄悄
·姐姐 ·风雪腊梅 ·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青松与小红花 ·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写素笺寄何方 ·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T .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shehui11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宗璞的作品特点: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
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散文,真是受益又享受。
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一路向南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JJ__皂皂
路遥简介: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主要作品:
1、《平凡的世界》
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在困难的日子里
简介:
小说描写的是六十年代农村贫困子弟马建强在城市求学时与饥饿作斗争的故事。在困难的日子里,主人公不仅遭受着生理上的饥饿,也遭受着来自人格尊严煎熬。在困难的日子里以"我"马建强为主人公。
在失去母亲、连饭都吃不上的困境中,"我"在李老师和同学吴亚玲等人的帮助下,战胜了饥饿、完成了学业,而且表现出正直无私、坚毅不屈、自尊自爱、乐于助人的美德。在那样一种困难的时刻,在那样一个年轻人身上,焕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芒。
3、《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简介: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是路遥较早的作品,作者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个我们可以从他两部代表作的结尾上看出来。
他用朴实厚重的文字雕筑起来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却长久地印在了热爱他、热爱他文字的读者心中。在这个适合悲悼缅怀的季节里,让我们再次贴近路遥,贴近一份沉重,一份忧伤,贴近一个冷峻严肃的世界。
路遥以他一贯的笔法,写尽了黄土高原的苍莽与悲凉,写尽了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的苦难与向往。可以说,苦难与路遥形影相随。苦难,毁灭了路遥,也造就了路遥。路遥短暂的写作历程就是一场苦难的行军。
4、惊心动魄的一幕
简介:
惊心动魄的一幕,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中篇小说。文章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发表,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惊心动魄的一幕描写了文化大革命中期,某县一个造反派组织斗县委书记的故事。作品揭露了其组织的大小头目们的凶恶,残暴,野蛮,毒辣,讴歌了另一派组织保护县委书记的正义行动。
5、《早晨从中午开始》
简介: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一篇路遥去世前躺在医院病床上写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50个小节5万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路遥在文中记录了他写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
从萌发写《平凡的世界》的念头到1988年5月25日写完,十年磨一剑,路遥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换来《平凡的世界》的美丽绽放,用他十年的苦难(精神和身体备受折磨)雕琢了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路遥拿《早晨从中午开始》来祭奠那十年的苦难岁月。
参考资料来源:
etjingjun
宗璞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还有紫藤萝瀑布
主要作品:
《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野葫芦引:《东藏记》、《南渡记》、两征记、北归记,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紫藤萝瀑布
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园情结(侯宇燕)
宗璞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呢?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说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文革”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象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中,教授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优越的,绝无今日“脑体倒挂”之虞。生活的舒裕与地位的高贵,使得钻研学业的教授们能比较专心于书本的研究(当然抗战开始后又有了不同),他们的子弟也能在一个相对单纯、明净的天地中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过分地单纯,书卷气过于浓厚,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则免不了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挫折。我手头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不妨拿来,随便撷取几段,为宗璞笔下的清远世界作一个更详尽的注脚。宗璞的同辈人,著名文史专家虞振镛的女儿,西南联大1943年学生虞佩曹在水木清华——童年的回忆中曾饱含深情地描写了清华校园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静与清雅,以及清华人文景观的优越与独特。她说“那时清华只有附小(即冯友兰提到的宗璞就读的成志小学)及附设的幼稚园。马约翰是我们的校长。……后来由蔡顺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学生。”在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而当时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水木清华的工字厅……里面典雅、阴凉,有一股楠木香味,单身教授吴宓、叶企孙先生曾在里面有过住所。”“我们住的南院是一个四周由房屋围绕着的大院……西式住宅一号是赵元任先生家……”。这种耳濡目染的文化气韵,在一点一滴中已深深地渗入了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宗璞《南渡记》中所写的方壶小院,不就是这种充满清远文化气息的精英荟萃之地吗?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每个作家所向往的——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虚构,然而意境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童年时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以及这种感受对其终生造成的影响。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这种非过来人不能写出亦不能读出的爱,正是宗璞“校园情结”的真谛所在。
(这方园地中的冯家山水,《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宗璞的书房(名人书斋)
永远的大家闺秀。凡是见过著名女作家宗璞的人,都会这样觉得,无论初识还是熟知。
4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院三松堂。如想象中,房间高阔,虽无奢华,却更古雅。
77岁的女作家一头华发益显慈心睿智,一身便装不掩满腹诗书。记者随女作家走木地板,穿细走廊,墙边书橱中装满各类书籍。书房不大,北面书柜中,多是女作家自己写的书;西面放电脑桌;南窗微微开着,可见窗外的丁香已绿,写字台上的传真机,不时响起;东面墙上挂着先父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为爱女录写的对联: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宗璞老师落坐在电脑桌旁平时写作的转椅上。“虽然现在身体不好,但我很努力。”女作家平静地说。原来老人几次手术后视力下降,每天上午写作都是口述,要靠别人帮忙打字,现在帮忙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四年级女生。
记者得知,宗璞老师正在抓紧野葫芦引4部长篇小说中的第三部西征记的写作,前两部《南渡记》《东藏记》已分别于1988年、2001年出版。野葫芦引是写抗日战争期间北校南迁全过程中前辈学人的风貌,尤其是写在民族危亡的大关节上知识分子的操守。“我要把那段历史真实地留下来。”女作家平静的语调透出一种坚定。
-----------------------------------------------------------------------------------------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前紫色的光辉和前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词语解释:
终极:最后,最终 。
迸溅:向四外溅 。
凝望:目不转睛的看,注目远望。
伶仃:(1)孤单,没有依靠 。(2)瘦弱 。
稀零: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比喻美酒。
蝶围蝶阵 :这里形容蝴蝶蜜蜂数量的很多。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HolaSandra
王家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市。曾下乡当知青三年。1978年初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从事教师、编辑等职。1992年--1994年间旅英。现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杏林子,本名刘侠,民国31年二月二十八日生〈1942-2003〉,陜西省扶风县
杏林镇人.写作风格:文笔温柔感性,字里行间显露不怨天尤人,也不向命
运低头的坚毅.近年来更以理性坚定的思维突破层层障碍,为弱势团体争取
一席空间,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奥斯特洛夫斯基,H·(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沈复(1763~?)
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
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1931年11月11日生于四川省金堂县城。1948年在成都读中学时,开始写作。在成都西方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诗歌、短篇小说等,加入本地中学生组织的青年文艺社和麦穗文艺社。1950年在川西日报副刊上发表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同年9月被作家西戎介绍到川西日报副刊任编辑和见习记者。其间与人合写中篇小说牛角湾。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调四川省文联工作,先后任创作员和《星星诗刊》编委。195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1955年在西南文艺上发表寄黄河等优秀诗篇,受到好评。1956年出席全国青年创作会议,进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窗》(中国青年出版社),诗歌集农村夜曲(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诗集《告别火星》(作家出版社),发表组诗草木篇(1957年《星星》第一期),作品以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为赋,抒发爱憎之情,寓意颇深。但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在省文联工作。1966年5月,被迫回家乡做锯木工谋生,历十二年。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工作。复出后发表了不少诗作,故园六咏荣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现任《星星》诗刊编辑。
作家简介: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张晓风专辑*代表作: 科幻短篇:潘渡娜*
散文: 《步下红毯之后》
毕 璞
【简介】
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卅八年来台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徵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毕璞的笔龄将届五十年,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毕璞的笔路甚广,她写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不过近年她已减少产量,只写散文和短篇小说。
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著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曾选入国中国文课本中。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朱则余,号菊坡,原籍绍兴,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姓朱。祖母吴氏。父亲名鸿钧,号小坡,母亲周氏。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原贴:作家简介
o(>﹏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编辑本段]路遥作品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艺术批评的根基
我清道夫也
路遥(1949—1992)当代著名作家。陕西清涧人。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其间在乡下教过书,在县城做过各种临时性工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成为专业作家。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奖。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的创作大多取材陕西农村,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艺术批评的根基
桃尔卡
(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欧.亨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这3位是世界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原贴:著名短篇小说作家的简介
Crazyaimee
徐光耀,生于1925年2月,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5年起,做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1947年在解放区的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插班学习八个月。1950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3年初毕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至1956年曾带军职以作家身份回故乡搞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写成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小说曾被译成英、印、地、蒙萨、德、泰、阿拉伯、朝、塞尔维亚等文字,电影《小兵张嘎》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爱国少年张嘎子的人物形象,深受影视界内外的好评,影片公映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1959年后,在保定市文联工作,1981年调河北省文联,1983年至1986年任党组书记,是中国文联第四、五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出版的著作还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短篇小说集树明和莺花、《望日莲》和小说集徐光耀小说选等作品。他崇尚生活本身的质朴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平原烈火》被译成日、捷克、英、蒙等文字。近年来,他还从事编剧工作。(详细资料)
原贴:作家简介
山今鸟飞呀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盯着作业唱征服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轰动。《平凡的世界》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正如痛悼路遥一文中所写:“计算成功的方式是吃苦和受罪,他拼命工作,玩命写作,自我折磨式的付出,在文学创作这条艰辛寂寞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一路血汗向高峰攀登”。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对他所热爱的故乡的钟情,以及对他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自信,这一切构成了路遥小说基本的特征。
路遥作品一览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艺术批评的根基
sunnyandbo
原贴:著名短篇小说作家的简介
么有昵称的小P孩
隆庆开关,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明穆宗朱载坖名垂青史。
这不是一个开关的品牌,而是明穆宗朱载坖对外实行的政策。大体来说,就是允许民间商贩海外贸易,这不就是明朝版的“改革开放”嘛!
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他就发现倭寇总是来明朝边境闹事儿,这还得了?倭寇防不胜防,因此朱元璋索性下令海禁: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也禁止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当然了来朝贡还是欢迎的。
到了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到了极点,所以海禁政策也执行到了极点。没有海外贸易,那大明朝的经济是很难盘活的嘛!
因此嘉靖灭了倭寇以后,为明穆宗朱载坖奠定了打开国门的基础。民间商人可以到海外贸易,明朝的经济一眨眼功夫就获得了大量提升。
熟悉张居正的朋友,肯定知道他那一条鞭法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基础就是要有庞大白银储备作为支撑才行。那么问题来了,白银从哪儿来?
隆庆开关可谓是给张居正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隆庆开关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高达3.3亿两,好家伙,占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数目,实际上比这个要多得多,你说隆庆开关伟大不伟大?明朝到了明穆宗时期,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了,经济瘫软,吏治腐败,如果没有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其中,那等待明朝的只有灭亡。
而明穆宗打开国门,积极努力发展经济,使得明朝又延续了70多年时间,这一历史功绩是没人可以抹杀的。
当然了,隆庆开关也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说明穆宗只允许开放福建海澄的月港作为唯一的特区,商人要出去贸易,必须要在这里办理繁琐的手续。
此外跟任何国家贸易都可以,唯独不能跟倭国贸易,要不还是得处以通倭罪。估计日本人得知以后,得哭瞎双眼。
明穆宗还在做皇子的时候,身边就围绕着一大群名臣,包括了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人,哪个拎出来,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
在这帮人的协助之下,明穆宗想要做个昏君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明穆宗上台后,在这些名臣的帮助下,开始修改嘉靖皇帝时期的弊政。
比如说过去那些因为说话而被收拾的言官,明穆宗选择将他们全部召回任用。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身边养了一堆道士,明穆宗上台后,把这帮人全都给赶走了,顺便取消了所有道教仪式,做道士和写青词瞬间不香了有没有?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赋,明穆宗全部予以免除,同时还免除了次年一半的田赋。在高拱和张居正的帮助下,明穆宗与蒙古俺答汗达成议和,也就是著名的隆庆和议。这个时候的明朝,可谓是重新焕发了生机,南边的倭寇消除了,北边又跟蒙古议和了,同时还开放了通商,还有高拱、张居正、陈以勤、李春芳等人的辅佐,你说明穆宗能不名垂青史吗?
明穆宗什么都好,就是私人生活上没有节制。过去嘉靖皇帝看他不顺眼,所以朱载坖总是憋着。等到他做了皇帝以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登基之前,朱载坖身边也就两个妃子,分别是陈氏和李氏。可是登基以后,朱载坖的骚操作来了,他只在位6年时间,却弄来了19名妃子。基本上每年要娶3位妃子入宫。这还是有名分的,没名分可能还要多。
不能跟那些在位几十年的皇帝比,他只在位6年,这数据已经相当可观了。因此他每天都比较操劳。
虽说登基的时候他才30岁,可是他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身子骨行不行,整日沉醉于美色之中,吃不消了就吃药续命,好家伙,只能把自己给搞趴下了。
仅仅6年时间,朱载坖病危的消息就传来了,这个时候的朱载坖还强行支撑着身体处理政事,结果屁股一坐龙椅,这满脑子就发昏,不得不回去接着睡。
所以说,36岁的明穆宗朱载坖的身体完全撑不住了,只好选择托孤。他儿子朱翊钧当时才10岁,只能托付给高拱和张居正了。
评价高,那是要看参照物的。明穆宗的父亲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明穆宗的儿子是明神宗万历皇帝,这两位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嘉靖皇帝这辈子就喜欢玩弄权术,他自认为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的确很聪明。为了一己私利,将朝中大臣玩弄于股掌之中。并且迷信道教,整天躲在后宫炼丹修仙,任用的人必须要会写青词,否则啥也不是!
再看看万历皇帝,他这辈子就想学习自己的爷爷,整天想要操控群臣,结果他没这个水平。索性躲在后宫30年不出来,好家伙,以至于内阁大臣从上任到下岗,整个过程都没见过他。
现在你再看明穆宗隆庆皇帝,是不是就顺眼多了?朱载坖虽然只在位6年,但是他勤劳踏实,有上进心。而且懂得节省,每年光自己吃饭这一项开销,就给明朝省了几万两银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明穆宗的私人问题的确拿不上台面,可他治理国家的水平和态度,相对于嘉靖和万历,还是可圈可点的。
提到明穆宗不得不提张居正,这个在嘉靖、隆庆时期长期处于二线的内阁大臣,到了万历年间总算是成为了内阁一把手。
他延续了隆庆皇帝的一系列政策,同时开始大力发展明朝经济。他当政10年时间,将明穆宗没有做完的事情都给做完了,延续了隆庆新政的光辉一页。
那16年时间,是明朝后期最为繁荣稳定的时期,也算得上是一个小盛世了。明穆宗打下基础,张居正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明史》
42420465
没有损害以高拱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既不像他爹那样把百官玩弄于股掌之间、也不像他儿子那不上班还去抢各地的矿权和到处打仗!可以说载垕很听话,能满足利益集团的需求!
Angela
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13任第12位皇帝,在位6年,在位期间,沉迷媚药,沉湎女色,然而,史书对他的评价却很高,这是为何呢呢?应该说,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和他的无能!
被命运之神垂青的人朱载垕可以说是运气特别好的人!对于他,命运之神对他似乎是非常眷顾,明明是父亲嘉靖皇帝的第三子,原本皇位压根就没他份,可随着大哥二哥的先后夭折,他随即被立为了皇太子,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储君,这期间,虽然他也曾受到过父亲的冷落、大臣的排挤,但地位却从来没变过,并在父亲嘉靖皇帝驾崩后,终得修成正果,顺利登基,是为隆庆皇帝明穆宗,成为了大明王朝第13人第12位皇帝,他的这种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神仙打架的年代虽然运气很好,但客观来说,朱载垕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平庸的皇帝,甚至还有点昏聩,在他登基后,沉迷媚药、沉湎女色,丝毫没有明君的气质,然而,即便是这样,在他短短6年的任期之内,依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隆庆新政”,这个中原因,应该要归结于他生在了一个神仙打架的年代。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应该算是大明王朝276年国祚中,除了洪武时期之外最英雄辈出的年代了,其中,隆庆年间的代表人物当属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这些人了,他们无一不是治世之能臣,明穆宗正是靠着这些能臣干吏才得以缔造了“隆庆新政”。
明穆宗的明智之举明穆宗朱载垕很平庸,有点昏聩,还可以说是无能,但他也有着自己的一个优点——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治国理政的材料,于是就做出了一个明智之举——充分放权,让有能力的大臣放手去干,自己则在背后支持,享受生活,当太平天子。
于是,像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一大批能臣干吏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治国才能。
于是,一大批利国利民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得以施行。
于是,海内外得到大治,顺理成章产生了“隆庆新政”。
于是,明穆宗也在明穆宗实录中得到了如下高度评价:
"上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
结语综上所述:明穆宗在位六年,沉迷媚药,史书对他的评价却极高,这是因为他幸运地生活在了一个英雄辈出、神仙打架的年代,再加上他很有自知之明,明智地选择了相信大臣,并让大批能臣干吏充分放手去干,于是就产生了“隆庆新政”,于是就得到了史书对他极高的评价,这样的结果,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居間線
隆庆皇帝朱载垕在位六年,什么事儿都不干,每天只是热衷于在后宫与美女搞床上游戏。治理国家的事情完全交给了自己的老师高拱还有后来的超级大人物张居正。他甚至都没有考虑让太监出来干预一下,免得自己的老师乾纲独断。偶尔他上朝露个脸儿,也是一声不吭,从不发表任何指示。以至于有的大臣怀疑他患了哑病。
这样一来,歪打正着,等于是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种现代理念。穆宗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君主立宪制度下的虚君。真正管理国家的变成了高拱这样的宰相。
因此,在明穆宗时代,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隆庆开海”,也就是开放海禁,恢复对外贸易。这一举措正好顺应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潮流,给明朝的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二是“隆庆和议”,明朝与蒙古议和,从此北方强敌消失,国家的负担大大减轻。
隆庆死后,由于万历年幼,所以张居正又执掌国事达十年之久。如此一来,等于是大明王朝在十五六年的时间里“虚君共和”了,所以在这些年里,明朝的局面搞得非常不错,国家各方面运转良好。这充分地表明,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很多的时候,什么事都不做,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了。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让隆庆和崇祯调换一下位置,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一点:明朝是绝对不会被清朝所灭的。
克拉西
明穆宗做皇帝能力不强,但他能把权利下放到能人手里,让能人好好治理国家,事实上效果也不错。
也算得上有自知之明吧。比有些公司的没能力还喜欢瞎折腾的领导强。
墙上的另一块砖
史书上对明穆宗的评价确实算比较高,但都有些吹水的成分。
以清修《明史》为例,《明史》评价穆宗为“穆宗在位六载,端拱寡营,躬行俭约,尚食岁省巨万。许俺答封贡,减赋息民,边陲宁谧。继体守文,可称令主矣。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
《明史》对于穆宗的评价大体中肯,但也有些瑕疵。
比如评价里面说穆宗“躬行俭约”,这一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明穆宗在中国历史上,算不上特别奢侈糜烂的君主,但也绝对称不上什么“躬行俭约”!实际上,穆宗皇帝一点都不俭约。
他自己的内帑经常不够花,屡屡把手伸向太仓银库以及其他经济部门。
例如:隆庆五年正月,下诏取光禄寺银二十万两;二月,接着下诏再取三十万两。
隆庆六年二月,再下诏取太仓银十万两!
每当索取银两的诏书下达,朝臣是一片激烈反对,但穆宗皇帝可不管这些,最后在皇权的威严下,穆宗皇帝屡屡索银得手。
隆庆一朝,太仓银库的年岁入大体在白银200万两到300万两之间,并不富裕,(如下图)根本就经不起穆宗皇帝一次性捞走十万两私用!
因此,穆宗皇帝绝不是《明史》所称赞的那样“躬行俭约”!
那我们如何评价明穆宗呢?
首先从个人能力素养上看,穆宗皇帝是不折不扣的昏君类型。
一、懒惰。明朝皇帝的懒惰是出了名的,穆宗皇帝也不例外。他懒惰到什么程度呢?祭祀祖宗,对于皇室来说,是国之重典,皇帝必须亲自参加。但穆宗皇帝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去,最后在群臣的劝谏下,才勉强去了一次。
二、沉迷女色。对于女色的追求,穆宗是不遗余力的。在他在位后期的两年半时间内,正式受封为妃子的便有13人,甚至在他病重的隆庆六年三月,还下诏再册立四个妃子。
除此以外,他还多次下诏向民间多选宫人,每次均在三百人左右,年岁在11岁至16岁的民间淑女。
并且,他还有嗑药的习惯。过度的纵欲,掏空了穆宗皇帝的身体,也导致了他的英年早逝!
穆宗皇帝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这人性格比较宽厚,并且不瞎折腾。他玩他的,国家大事他基本啥也不管,让朝臣自己去自由发挥。
并且,穆宗皇帝的运气极好,徐阶、张居正、高拱,这三位明朝历史上的顶尖阁臣都让他给抄着了。由于用人得当,穆宗皇帝隆庆一朝,政治算是比较清明,国家局势相对比较稳定,至少在正德以后的明朝诸位皇帝中,穆宗皇帝治下的明朝是最为安定的。
但,我们不宜高估穆宗隆庆一朝的成绩。凡事都是相对的,说隆庆一朝成绩好,那是相对于正德、嘉靖、万历、天启这些拉垮皇帝而言的。而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上考量,隆庆一朝并不值得大书特书!
并且,隆庆朝在内政上是有一项巨大隐忧的,那就是阁臣的相互倾轧,门户之争已经渐渐发端,到了万历朝则愈演愈烈!
小结:明穆宗就个人能力素养而言,几乎要啥没啥;但他性格宽厚,不瞎折腾,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他的政治清明是相对于明朝后期那些拉垮皇帝而言的,跟中国古代那些治世、盛世时期相比,穆宗皇帝隆庆一朝并不值得大书特书!
(全文完)
参考书目:《明史》
中国财政通史-明代卷
空筝.№。
公元1537年,嘉靖皇帝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看着襁褓中的皇子长得白白胖胖,很讨人喜欢,便给他取名为载垕。“垕”为“皇天后土”之意,足见嘉靖对他很高的期望,这就是后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
嘉靖帝子嗣不丰,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分别是二子朱载壑、三子朱载垕和四子朱载圳。
那个时候,嘉靖已经立朱载壑为皇太子,皇位继承根本没有朱载垕什么事儿。但谁能料到,太子朱载壑却在不久之后病死了。
朱载壑一死,太子之位就出现了真空,大臣们都不断奏请早立太子。按理说,朱载垕作为现任的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立他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谁让朱载垕有一个嘉靖这样的爹。
嘉靖当时迷信道教,听信当时一位叫陶仲文的道士的话,叫:“二龙不相见”。因为嘉靖的皇子总是早年夭折,这让嘉靖伤透了脑筋。于是这位陶道士就对他说:“之所以造成这个局面,是因为您立了太子之后有两条龙在一起生活。一山尚且不能容二虎,一朝又怎么能有两位真龙天子呢?”
嘉靖听了他说的话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便一直没有册立太子。太子之位一直悬空,朱载垕和他的弟弟朱载圳自然就成为了皇位的竞争者。
虽然表面上两个人一个为裕王,一个为景王同为王爷,看似在一个起跑前上,但是景王朱载圳暗地里的动作可不少。
因为景王的母亲卢靖妃受嘉靖的宠爱,一边吹嘉靖皇帝的枕边风,一边又靠自己的关系拉拢大臣,目的就是要让皇帝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这边景王母子是忙的风生水起,那么朱载垕又在干什么呢?相比之下,他就过得相当惨了。
他没有可以帮他的母亲,可以说是孤苦无依。不仅如此,又受当时权臣严嵩的压制,连扣了他当裕王好几年的岁赐。朱载垕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放下身段去贿赂严嵩,这才得到自己应有的岁赐。
为了保全自己的王位都已是精疲力竭,朱载垕根本分不出任何精力再去争夺太子之位了。本已不抱什么希望,但转机却又立刻出现了。
嘉靖可能打心里还是喜欢朱载垕多一点,给他取名为载垕就有天地之主的意思。公元1561年,嘉靖下旨让景王朱载圳去封地就藩,却将朱载垕留在了京城,显然是有意把皇位传给朱载垕。
即便如此,景王母子并没有因此放弃,仍然拉拢大臣去皇帝面前说景王的好话。这人总是耐不住磨的。时间一长,嘉靖竟然真的动摇了,心里也存了要把景王召回京的想法。
可或许是老天爷也可怜朱载垕吧。公元1565年,景王朱载圳突然在封地病死了。他这一死,朱载垕就成了嘉靖唯一的继承人。这回可不用再争了,朱载垕鬼使神差的捡了个大便宜。
次年,嘉靖皇帝驾崩,裕王朱载垕即位,改元隆庆,成为大明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做裕王时的朱载垕经历了一段隐忍苦涩的日子,那些宫中的尔虞我诈让他非常厌恶。所以,他继位之后就决定就当一个“甩手掌柜”,把那些头疼的事儿都交给大臣们去解决。
他靠着徐阶、高拱等人的帮助废除了嘉靖时期很多的弊政。包括将那些鬼话连篇的道士通通下狱,并且停止嘉靖还没建完的道教庙观,什么斋蘸、青词也一并取缔。
他又在高拱等人的建议下,将他老爹时期花在买各种金银珠宝的钱投入到边防事业中。不仅如此,隆庆元年,也就是他登基的那一年,还下令减免全国半年的赋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释放了许多在嘉靖朝受冤被逮捕入狱的大臣。其中有一个人我们都非常熟悉,他就是海瑞。他被重新启用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改革,为隆庆一朝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朱载垕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他那个时代有许多像海瑞一样的人才。正因为这样,他才可以放权于这些有识之士,对他们的行为绝不多加干涉,反而竭尽全力地配合,只当最后一个拍板者。
朱载垕心里清楚的知道,论文治方面有徐阶、高拱,再来还有个张居正;在武功方面,那时候有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打仗狠人。明政府在他们的操作下,可以很好地运转下去。
但是这种撒手不管似得放权,就会有一个弊病,那就是大臣们会互相争夺权力,都想成为那个权力最大的人。
好在,朱载垕当和事佬的能力也不弱。他靠着自己的好耐心不断的调节徐阶和高拱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至少在表面上没有搞得那么难看。
所以,我不得不说朱载垕他其实是一个聪明人。他让那个时代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他看似什么都没管,但却哪里都有他的影子。
按照这个方法,他好似找到了治国的诀窍。没过多久,他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明朝自建国以来就一直遭受北部蒙古人的侵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保护北部边防。
蒙古族三番两次的挑衅明朝的北部边界,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他们这种“打得过就大肆抢夺,打不过就骑马溜之大吉”的行径,十分让明朝头疼。
每一代的帝王,哪怕是像朱棣这样能征善战的皇帝,也依旧不能将蒙古人彻底拔除。他们好似打不死的小强:就算被打得分崩离析,却又能快速地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部落,继续骚扰明朝边界。
可就是这样一个顽固的问题,好几代英明的皇帝没都能解决的事情,朱载垕这个“甩手掌柜”居然做到了!
在此,我不得不说朱载垕确实是一个被老天眷顾的人。他之所以可以平定蒙古之乱,是因为他正好赶上了蒙古内部闹矛盾的好时候。
那是隆庆四年,蒙古族俺答部的首领俺答正在和他的孙子巴汗那吉处理一场家庭纠纷。爷孙俩居然因为一个女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是大打出手。
就如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孙子最后也没干过爷爷。巴汗那吉心想,你一个当爷爷的连个女人也要和我争,这家是没法呆了。最后,他竟然一走了之,去投奔他家的死对头:明朝去了。
等这个消息传到宫里的时候,内阁中的高拱和张居正就敏锐地捕捉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收复蒙古的好机会!
他们连忙赶去向朱载垕报告这件事情,并且建议封巴汗那吉为指挥使,好吃好喝的伺候,以此来观望蒙古族的动向。
这位“甩手掌柜”自然是连连点头,大手一挥说到:“此事就交给两位爱卿全权处理吧!”看得出来,朱载垕把放权于臣这条治国窍门运用的那是淋漓尽致。
蒙古那头俺答汗也冷静下来了,认为自己没必要和自己的孙子置气,孩子有些叛逆也是正常的,自己哄哄也就好了。想到这,他决定出兵明朝将自己的孙子接回来。
可当俺答兵临城下时,他傻眼了。在他面前的是明朝已经加固升级后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原来,早在登基后不久,朱载垕就在大臣们的建议下,不断拨款加强边防。现在的长城可以说是铜墙铁壁,不知道比嘉靖朝强了多少倍。
俺答也不是一个硬碰硬的人,权衡利弊之下他决定向明朝议和。条件就是明朝要封他做蒙古王,并且开放边境贸易。而他会乖乖向明朝称臣,按时缴纳岁贡。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俺答还把向他出卖过情报的明朝间谍捆起来送到了朱载垕面前。卸磨就杀驴,那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朱载垕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居然肯向自己俯首称臣,他是高兴的不得了。这回他不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了,自己就可以做出决定:同意!
不久,朱载垕就下旨封俺答为顺义王,统领蒙古族各部,并且开放边境市场,让两族人民可以自由贸易。而俺答要每年向明朝进贡良马和岁贡,做明朝的臣子。这就是“隆庆议和”
双方各有所得也各有所舍,达成了共识。就这样,困扰明朝两百多年的边境问题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的被朱载垕给解决了。
说是被他解决的也不完全正确,因为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只是同同意,下下旨再没有别的了。跑前跑后,出谋划策的还是他那些靠谱的大臣。可“隆庆议和”毕竟发生在他的时代,这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也值得被我们铭记与赞扬。
隆庆六年,乾清宫内,年仅三十六岁的朱载垕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
回看他的一生,这位“无为而治”的皇帝竟给大明王朝创造了六年的和平岁月。虽然仅仅只有六年,但也让死气沉沉的王朝重新焕发出些许的生机。
朱载垕虽然称不上是一个多英明的皇帝,但他却也绝对不是荒淫的昏君。他能够任用良臣,进行改革,使当时天下太平,人民富足,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高的发展。
他统治的时代,也是大明王朝最后的高光时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继位人,就是我们都熟知的万历皇帝。他把他爹留给他的大好局面,一点一点地给玩儿没了。至于是如何玩儿没的,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我说,隆庆之后,再无中兴。
Gin_Sama
因为他听话,大臣之间打出翔来他也不站队,而且高拱说了基本就算,所有给他办后事的大臣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不招人烦,自然评价就高
Freya翠翠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可能是个笨蛋,但丞相却没一个傻瓜。明穆宗在位六年,不管有意也好,无心也罢,他躲开了自己的短处,干了件对国家有利的好事,所以评价高。
慢咖谜猫
明朝永乐以后,但凡皇帝性格弱的,不管事的,国家通常就还不错。凡是想做点事的,无一不是大败亏输。举个例子,木匠皇帝和劳模弟弟,一个什么都不管,就爱手工劳动,辽东也就那样了,没有更坏。一个励精图治,直接把国家玩完了。
lala兔
因为当时的舆论是掌握在官僚士大夫集团手中。哪个皇帝愿意纵容他们,不监管他们,让大量的利益和权力遇他们分享,则这个皇帝在史书上就会是好皇帝,哪怕他享用人殉,还是穷奢极欲。相反的,如果皇帝尝试利用宦官集团去尝试分化打击官僚集团的权力,或者试图加大监察反腐力度,那么哪怕一点点小爱好,在史书上也会无穷的被放大。
所以可以看到,凡是官僚集团权力高涨的时间,皇帝在史书评价并不会太差
明朝的利益集团控制话语权,将大部分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解释为“恶法”,将反对他们的人称为“昏君奸臣”。崇祯年间的“众正盈朝”实际上就是分利集团及其代言人控制了朝廷。崇祯刚开始还比较天真,还真就相信打倒魏忠贤重用官僚集团就能让大明再次伟大。结果发现啥事也干不成,到后面依旧还是放出宦官
weizi0823
明穆宗其实最会当皇帝。
明朝经过太祖和太宗的雄才大略的建设,各种政治建设都完善了,后代子孙只需要垂拱而治,国家政事交给内阁去做就行。专业人做专业事,内阁的大臣都是精英,风里来雨里去的,国家交给他们比皇帝胡闹,强百倍。何况明穆宗的首辅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精英中精英,大明王朝在他们手上治理繁荣昌盛,明穆宗只需要管好太监锦衣卫,批红,让东厂监察内阁,自己做点喜欢的事:躲着后宫佳丽三千嘿嘿,何乐而不为?
祟祯帝虽说勤政,事事关心,其实这种皇帝要不得,没本事,又喜欢管事,大明焉能不灭亡?
Vincy_叶
明穆宗在位六年,沉迷媚药,纵欲过度,乍一看是个荒唐皇帝,但《明史》却给了很高的评价,“端拱寡营,躬行俭约”,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穆宗朱载垕小时候说起。
二龙不相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能生,生的儿子还个个能打,开枝散叶洒满了东西南北。后来的皇帝就没那么幸运了,生儿子难,还易夭折,正德皇帝更是一根独苗来,一根独苗去,连个继承人都没留下。
皇位就落在了堂弟嘉靖身上,嘉靖一看堂哥这凄惨的结局,不行,自己得赶紧生儿子。忙活了多年不见效果,嘉靖心里那个急啊,开始病急乱投医,迷信方士,尊崇道教,朝廷中道士做官的不少。
26岁的嘉靖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朱载基,满朝庆贺,高兴劲头都还没过呢,这不足两月的孩子没了,嘉靖很悲伤,很难过,封其为“冲哀太子”。
这时道士宠臣陶仲文掐指一算,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两龙相害的结果。嘉靖是真龙天子,皇长子是潜龙,潜龙不敌真龙龙威,因此相见折煞而死,要保儿子的命,只能二龙不相见。
嘉靖信了,后续儿子们出生后,便被这个老子躲着走,别说抱在怀里,远远看一眼都是奢望。
嘉靖十八年,嘉靖立次子朱载壑为太子、三子朱载垕(按照明实录记载应为朱载坖)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见儿子们十年间没出毛病,悬在嗓子眼里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朱载壑13岁,按照礼制已到出阁读书的年龄,需要举行冠礼,在母亲蒋太后的劝说下,嘉靖犹犹豫豫出席了出阁仪式。哪知道冠礼后第二天太子就病了,不久又没了,这把嘉靖气得嘴皮直哆嗦,二龙不能相见啊。
嘉靖怕了,也不立太子了,伤不起啊!后来还干脆把儿子们赶出皇宫,居住于京师藩邸,也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裕王朱载垕“端拱寡营,躬行俭约”的品行。
王爷皇帝朱载垕就不知道父爱是什么东西。
朱载垕的母亲杜康妃在嘉靖面前就没什么地位,属于路人甲的角色,自然这个儿子也就不受待见。
16岁的朱载垕顶着裕王的帽子出宫就藩,父亲见不到,这下妈也见不到了,一个人在裕王邸孤孤单单呆了13年,俗话说有失必有得,跳出皇宫的圈子的朱载垕眼光就落在了民间疾苦上。
严嵩专政,蒙蔽了嘉靖的眼睛,歌舞升平下掩盖着朝纲颓废的现实,官吏花天酒地过得快活,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却比黄连还苦,眼泪落在南北的土地上,换不来权贵的一丝怜悯。
实行海禁,倭寇横行东南沿海边境,打家劫舍,还好戚继光与俞大猷在。
北有俺答称汗,议和遭拒,于是常年滋扰北部边境蓟辽地区。
朱载垕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愤恨而无力,同情而无助,他是太子的顺位之选,却不受嘉靖喜爱,“二龙不相见”让他这个王爷窝囊地不知道未来,因为嘉靖很喜欢四弟景王朱载圳。
景王朱载圳病死,朱载垕成了嘉靖8个儿子中唯一存活的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储君,却依然只能顶着王爷的帽子望着皇宫,一个是家却不是家的地方。
嘉靖驾崩,朱载垕上位,由王爷登基为皇帝。
兄弟们都死完了,嘉靖再怎么不喜欢他,这皇位还得由朱载垕来坐,让父子不得天伦之乐、母子不能相聚一起的狗屁“二龙不相见”的制度当即被废除,那些道士方士也被深受其害的朱载垕撵出了朝廷。
朱载垕的功绩朱载垕看了13年的民间疾苦,如今终于有权力做事了,怎么也得解决自己看到的问题。
启用被冤屈在狱的官员,该平反的平反,该正名的正名,该赔偿的赔偿,不能让忠心的官员流汗又流泪,寒了天下有志之人的热忱之心。
重用能做事的内阁辅臣,放权给徐阶、李春芳、高拱等人,致力于解决困扰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因为朱载垕知道,这才是造成老百姓疾苦的本质。
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朱载垕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双方互市、通贡,解决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从而彻底根除了北方边境问题,让那儿成为了双方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史称“隆庆和议”。
解决了北方这个大难题,南方问题相对简单多了。
靠海吃海,就得放权给当地的百姓,不能守着金饭碗去讨饭,朱载垕一张圣旨下去,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贩卖物品与海外,促进当地经济的自主和发展,史称“隆庆开关”。
南北问题完美解决。
朱载垕就藩,顶着王爷的帽子其实日子过得也比较寒碜,也看了太多民间疾苦,所以登基后也力行节俭,不搞奢华那一套。
南北问题能够解决与朱载垕用人之道有关,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胆放权,该怎么搞由内阁大臣看着办,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绝不在中间指手划脚,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有江湖就会有争斗,有权臣就会有倾轧,朱载垕比较仁厚,不太去理什么御人之道,让内阁辅臣自己去斗,自己跑去享受去了,所以《明史》一边夸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一边也揭短“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
朝政有一班有能力的大臣忙活,朱载垕没事可做,干脆生儿子去了。
生儿子嘉靖生了8个儿子,就活了朱载垕一个,所以朱载垕就琢磨着得给老朱家开枝散叶,存活率低那就多生呗,自己辛苦一点,老朱家才能后继有人。
朱载垕娶了三后十二妃,也不管政事了,他的正事就只有一个:生儿子。
俗话说色是刮骨的刀,人一旦沉迷下去,即使是神仙也消受不了,皇帝也是凡人,所以朱载垕很快就发现力不从心了,这可咋办呢?
皇帝有困难,自然有太监来讨好,送上媚药,再次让朱载垕龙精虎猛,鏖战到天明,恢复了男人的自信。
这么一折腾,将原本透支的身体变得更加脆弱,好比被蚂蚁蛀过的木架子,外表还行内里早已腐朽,只要风稍微大一点,这架子也就垮了,事实上,没多久朱载垕就真的垮了。
登基仅仅六年,朱载垕病逝于乾清宫,终年三十六岁。
也许朱载垕在病逝前的那一刻,非常后悔,如果躲在外面当王爷,不这么荒唐,起码也能再潇洒个二三十年,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送了命,色字头上一把刀,砍的魂飞魄散,呜呼哀哉。
明穆宗在位六年,虽然私生活糜烂,但瑕不掩瑜,耀眼的在政功绩让史书赞叹不已。“隆庆和议”解决了困扰明朝与蒙古二百年的敌对状态,化解了北方边境危机;“隆庆开关”解决了南方祸乱的根源,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自由发展,再加上其自身力行节俭的品德,这在历史上都算是朵不小的浪花,评价极高也就顺理成章了。(图片均来自网络)
corain君
原贴:小说作家的简介要怎么写?
yingbao
tina75818
traveller_Yi
bonjourchriss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Soar波波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alwaystravel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19840903
原贴:作家宗璞的简介
蔣委員長-jason
卫斯理,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所篇写之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中的主角,小说以他第一人称叙述。据倪匡自己所说,他是乘车经过香港湾仔区大坑道时,望见了卫斯理村的门牌,因此得到主角名称的灵感。在《原振侠系列》中,卫斯理被称为“那位先生”。从1985年许冠杰主演的卫斯理传奇开始,近20年的时间里,倪匡的卫斯理小说系列被改编成近无数部电影电视,其中不少就直接冠名“卫斯理”。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聪,字亦明。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
原贴:作家卫斯理简介?
galano
小盈
原贴:作家简介
writetohai
原贴:作家简介
Smilence吧
原贴:作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