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小说界的圣经。
中国最好的修仙小说
猫妈68
不知道《故事会》算不算,上去二十多年,互联网还没听说过,书本也就是语文,数学,那时候五天一个的集上,最喜欢的就是卖各种书的书摊。书贩非常好,不买书蹲身边一直看书,甚至有些还借把马扎给你坐。
故事会无疑是老少爷们最喜欢看的,上至五六十,下至三两岁。而里面的故事,引人入胜,短小精悍,有鬼怪,有刑事,有因果报应,也有社会现实,真可谓包罗万象。
皮皮鲁赫鲁西西
文学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汗牛充栋,如何选出最好的三篇呢?这里仅能提供几个我自己心中的好文章,然后供你选择。
《离骚》:楚辞算是诗歌还是文章?如果算文章,那么无论从名气还是从文学水平上,《离骚》都应该有资格进前十吧?进不进前三,见仁见智。
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这是司马迁史记中最脍炙人口的几篇,都是最精彩的部分。这三篇我觉得哪一篇都有资格列入你的前三名单。如果仅列一个的话,推荐项羽本纪吧。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这篇雄文能被埋没吗?反正我不忍心。
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唐代政论文章的代表。过秦论地位更高一些吧。
捕蛇者说、醉翁亭记:八大家代表着一个文学时代的高峰,最好的三篇文章怎么能没有这个时代呢?推荐醉翁亭记吧
《爱莲说》:古代文人素有诗歌清丽、文章雄奇的传统,这篇小清新的文章应该是美文的代表作,不能不提吧?
《西游记》前七回: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的精华,塑造了孙悟空的不朽形象,即使不进前三,也不应排名太靠后。
与妻书《少年中国说》《革命军》:时间虽已过了古代,但是这三篇文章仍是以古文为载体,仍应属于古文范畴。应有代表进入前十,推荐与妻书和《少年中国说》
综上所述,我推荐的前三名是:《离骚》项羽本纪前出师表。。。。后1800年中没有好文章,貌似也说不过去啊。
九儿妈妈
Wells
1.吕思勉《中国通史》
中国史入门的首选。吕思勉作为中国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在“博、大”方面遍观中国恐怕无人可及。吕先生是较早突破传统的政治史叙述框架,力求全面研究历史的民国学者,这部书也延续了吕氏传统,简明扼要地述及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上编乃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社会、文化,下编则是脉络清晰的中国古代政治史。读罢这部书,不仅会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起码的认识,更会培养自己宏观把握中国史的意识。
2.钱穆国史大纲
与吕著《中国通史》堪称国史双壁之书。钱穆先生作为旧学背景出身的史学家,史观未必新颖、方法未必现代,但此书真正蕴含了钱先生所说的“温情的敬意”,用气势磅礴的大手笔从古到今,一以贯之。这部书有很多细微之处的叙述有所谬误,但读这部书可不必在意琐碎细节,更多的是去思考如何树立中国历史的大观念以及自己的中国史观。
3.杨宽《西周史》
杨宽的《西周史》,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方面的利用水平都相当优秀,特别是传世文献的使用,虽然其史观不免陈旧,但扎实的史料工作之后,我们仍然能比较稳重地认识西周史的大概。
4.童书业《春秋史》
此书历来作为通俗类中国断代史的典范,作为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通史,它在写明历史的同时,真正做到了“晓畅”二字。纷繁复杂的春秋历史,在这部书中被安排的井井有条。童先生作为春秋史和左转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大家,做到考古资料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最可信的叙述。
5.吕思勉《秦汉史》
吕思勉先生共著有断代史四部,这部《秦汉史》堪称其中的巅峰之作。吕思勉先生的治史建立在无与伦比的文献功底之上,强大的史料积累构成了此书严密坚实的基础。吕先生在悉心剪裁并精密考据彼时所能及的全部史料的同时,将自己的精微之见天衣无缝地融入史实叙述之中。此书更可见吕先生的独特史观,凡可疑之处,皆循蛛丝马迹细细追索,将被正史蒙蔽的事实还原而出。实在是中国史学第一流的巨著。【摘要】
中国十本最好的历史书【提问】
1.吕思勉《中国通史》
中国史入门的首选。吕思勉作为中国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在“博、大”方面遍观中国恐怕无人可及。吕先生是较早突破传统的政治史叙述框架,力求全面研究历史的民国学者,这部书也延续了吕氏传统,简明扼要地述及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上编乃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社会、文化,下编则是脉络清晰的中国古代政治史。读罢这部书,不仅会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起码的认识,更会培养自己宏观把握中国史的意识。
2.钱穆国史大纲
与吕著《中国通史》堪称国史双壁之书。钱穆先生作为旧学背景出身的史学家,史观未必新颖、方法未必现代,但此书真正蕴含了钱先生所说的“温情的敬意”,用气势磅礴的大手笔从古到今,一以贯之。这部书有很多细微之处的叙述有所谬误,但读这部书可不必在意琐碎细节,更多的是去思考如何树立中国历史的大观念以及自己的中国史观。
3.杨宽《西周史》
杨宽的《西周史》,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方面的利用水平都相当优秀,特别是传世文献的使用,虽然其史观不免陈旧,但扎实的史料工作之后,我们仍然能比较稳重地认识西周史的大概。
4.童书业《春秋史》
此书历来作为通俗类中国断代史的典范,作为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通史,它在写明历史的同时,真正做到了“晓畅”二字。纷繁复杂的春秋历史,在这部书中被安排的井井有条。童先生作为春秋史和左转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大家,做到考古资料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最可信的叙述。
5.吕思勉《秦汉史》
吕思勉先生共著有断代史四部,这部《秦汉史》堪称其中的巅峰之作。吕思勉先生的治史建立在无与伦比的文献功底之上,强大的史料积累构成了此书严密坚实的基础。吕先生在悉心剪裁并精密考据彼时所能及的全部史料的同时,将自己的精微之见天衣无缝地融入史实叙述之中。此书更可见吕先生的独特史观,凡可疑之处,皆循蛛丝马迹细细追索,将被正史蒙蔽的事实还原而出。实在是中国史学第一流的巨著。【回答】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王仲荦先生乃中国中古史泰斗,与唐长孺并称“南王北唐”。魏晋南北朝乃中国历史上最纷繁复杂的阶段,各种民族、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制度变化也极为剧烈。然而此书极为流畅明了地,一五一十地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史和制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叙述的一清二楚,可谓是全方位不留死角。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此书问世太早,不可避免地遗留下唯物史观的时代特色,但甄别之后,仍可体会到本书的巨大价值。
7.岑仲勉《隋唐史》
岑仲勉先生是唐史领域的大家,在中山大学与陈寅恪先生齐名,此书是岑先生欲作教材而编著,更近以专题分节,论体系完整、脉络清晰虽未必尽善尽美但作者文献学功底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地,此书难能可贵在许多细微之处可以写就其他著作不能讨论之事。岑先生对唐史的诸多问题与陈寅恪先生截然对立,是书中大量篇章可以见其相左之观点,这点又非要熟读陈先生之书才可理解。此书属于对唐史有一定基础后再返回阅读,可以大幅提高认知水平之著。
8.樊树志《晚明史》
本书在当代史家所著的断代史中,已属翘楚之作。作者乃复旦历史系教授,于晚明史领域多有创见。晚明几乎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最激烈、最复杂、最扭曲的时代,需要研究之处如恒河沙数,此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花费大量笔墨,将晚明的诸多变局放置在全球史观的大角度下重新审视,视角新颖,令人所思甚多。而庞大的篇幅,已经把纷繁复杂的晚明政治军事著层面叙述清楚,从本书中,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运用全球史观的视角去重新研究中国史。
9.孟森《明清史讲义》
遗憾的是,明清史领域至今都无真正堪称巨著的通史著作,我们也只能拿孟森先生百年前的讲义来作为了解明清史的首选。囿于时代所限,此书格局和方法都相当狭窄传统,仍然未脱古代史学之桎梏。然而孟森先生是明清史领域的主要奠基者,我们从中仍然能读到许多重要史论。对于了解明清史大略梗概,此书已足矣担当。
10.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这是一部用最严谨的学术态度写出的一部并非学术的普及通史,作者以平实的态度,力求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捋清近代史的方方面面,将被意识形态浸染过深的近代史的实情告诉读者。详尽的资料支撑,在作者富有文采的笔下形成一部简洁明了的通史,又绝少作者主观的评判,是非皆留给读者。【回答】
原贴:中国十本最好的历史书
穷孩子阿彤
以前吧是王晋康,记得当时看他的小说我一晚上都睡不着,后来是刘慈欣,最疯狂的时候,看三体一晚上看完一部,现在是龙齿刀,他的小说双宇完全是神作,颠覆了我对科幻的认知,虽然很多脑洞我并不认同,但依旧很经典,因为真的很经典,估计也只有他能想出来。
lookdan
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以“极简”为名的历史书最近几年在国内泛滥起来,起始于那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事实上在西方写“极简历史”的传统已经延续很久,这种史书的写作也自成体系,和大部头的多卷本通史有很大...
2.
三 钱穆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中国史,钱穆好像已经成了跳不过去的
原贴:中国十本最好的历史书
sblfood
十年前就不看文学刊物了,最后订阅的是《杂文选刊》。纯文学刊物“纯”度越来越低,关系稿交易稿越来越多,失望了。也有点怒,我来读纯文学为领略精神文化气息,是陪你们搞猫腻给你们侮辱智商的么。越发不屑这帮挂羊头卖狗肉玩意。
穷人妹子
1.蓝晶魔字开头系列(魔法学徒是练笔,开头不好,但很多人认为中后期是当之无愧的经典;魔盗开头对小白很累,他们绝对无法坚持到主角出场哈哈,这本绝对经典;魔武士我个人认为是蓝晶的巅峰;魔眼毁誉参半,不过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我想作者更想探讨的是如果真实世界出现异能仙人会对各国政局历史发展造成何种影响)
2.亵渎,不过我没看过第二遍
3.亡灵持政,此书大好,不过风格小众
4.神游(或许还要算上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是真正出于中国文化所作的幻想,而不是什么元婴,化神之类鬼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设定
ps:小兵最多算开一流派,放到目前水平只能算一般;升龙玩的是热血,前半部分还算好,后面俗套至极(不过似乎也是先驱者,当时也算不错),诛仙不做评论,反正我没看完。。。
原贴:中国最好的网络小说
彩虹狐狸fiona
嗯,免费小说如果下载就是书包网,如果在线看的话可以去贴吧看,另外千千小说就不错,它更新得快,小说也多,防盗章节也没有用,会自动更新,不过是盗文网站
iamaherohahaha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国文学复兴,繁荣,印象中,所有有分量的作品我都是从《人民文学》读到的。最开始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刘心武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第11期。它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发表几经周折,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又是文学复苏的一个信号。
刘心武先生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写微小说,可说是为文学奉献终身。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发作品的还有王蒙先生。当年,他的《夜的眼》、风筝飘带让人印象深刻;他首先采用意识流手法 ;他的雄辩症虽小小说一篇,却高度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现在他在今日头条发的“一口咬定”又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这种人总是认定别人有问题。
后来印象最深的是乡场上。乡场上是贵州作家何士光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1980年8月号《人民文学》。又是一个信号一样的作品,写的是农民获得经济自主,尊严觉醒。
再后来印象很深的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据闻轰动海峡两岸,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陈凯歌把《孩子王》拍成电影,也轰动一时。据说《棋王》是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王朔的作品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可说惊世骇俗。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安忆的《岗上的世纪》,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还有现在获诺奖呼声很高的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当然还有90年代高行健和莫言这两位诺奖获得者的剧本和小说,高行健有名的先锋戏剧和莫言的《红高粱》。
《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加速了中国作家和世界文学的衔接与对话,电影获国际奖也是小说获国际奖的前奏。所以,曾经,《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是一页文学复苏繁荣的文学史和一部作品选。当然,还有《诗刊》和《星星》上发表的那些诗歌。以上提到的小说,现在一搜,发现有的不是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但印象中,这些小说都是从《人民文学》上看到的。
《人民文学》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与其中央刊物的地位有关,因为是国家级的顶级文学刊物,所以能够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作家的新作。另一方面,《人民文学》当时解放思想,敢于发表有争议的和先锋的作品。地方文学刊物也发表很多这一类作品,但不如《人民文学》集中,有号召力。
poppy
而对于三国,我觉得它是值得多读几遍的好书,但那毕竟只是一段被歪曲的历史,不能算真正的文学创作!所以我只能说这本书是好书!
相较之下我觉得水浒是一部在纯文学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书。它编织了一副宏大的农民起义的画卷! 不过你在读完之后,会发现原来你心中的英雄变成了彻底的流氓!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西游,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恐怕是以前电视剧看的遍数太多!书中每一个细节都知道,失去了小说应有的悬念!是娱乐玷污了文学!!!!
至于现代小说,没有人敢妄加评论,要知道只有历史才能证明一切!
嘻哈1985
beav
这是马瑞芳说的,评<聊斋>的那个.
至于现代,严格的现代文学的时间范畴应该是1917~1949,这个时间段的小说可以分时段分析:
20年代,当然是鲁迅独领风骚,<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是其中代表.
30年代,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人中,当然是老舍和巴金比较优秀
40年代,<围城><四世同堂>张爱玲张恨水
解放区文学就不值一提了.
那么,到底那本是最好的,就见仁见智了吧!
jq_jou
amossubway
原贴:中国最好的网络小说
lshm1028
原贴:中国最好的外交官大学?
alisonbeckham
原贴:中国最好的外交官大学?
S小多
Dan
啦啦啦
ishtarzxy
wuxing
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更好。
80年代在我记忆当中的这些文学期刊,我们都应该记住他们。
《钟山》
《十月》
《萌芽》
《北京文学》
《人民文学》
民族文学
《青年文学》
《春风》东三省各一本儿都叫这个名字。
《参花》
长春
《收获》
《作家》
《海燕》
鸭绿江
《特区文学》
山花
小说林
《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
《小小说选刊》
你还能数出来多少呢?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这些文学期刊对我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80年代的时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井喷的时期。那个年代所有的文学青年都特别渴望创造出最佳的作品。有点文化基础的人都特别酷爱文学。
所以说那个年代也特别流行办文学期刊的辅导班儿。十块钱就可以参加文学辅导班儿上的班儿,我参加了好多个。
那个年代的文学期刊赚钱也非常好赚,因为发行量大读者群也多。现在的文学期刊发的越来越不好。
jennifer_lee
南怀瑾先生的庄子,论语别裁,都是值得一读之物,毕竟经典的流传必然有它的价值,况且南怀瑾先生是集儒释道之大成者,看他的书,仿若与得道一个灵魂交谈一般,毕竟如梦一场 ,读之恍然大悟。
狂爱CTU
已经没有什么最好的文学杂志了!文学阵地已成为关系学的领地,供一小撮人玩耍!强力推荐小说微水浮尘,它是从当下浮躁失德文风的乱象中奋力喷发出的一股清醒理性的力量,展示出无与伦比的批判现实主义伟大风采!http://m.zhangyue.com/detail/11851980
_尐憇
小说类: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收获,十月,花城,人民文学。
散文类:散文,散文选刊。
诗歌类:诗选刊。
杂文类:,杂文选刊,杂文报。
综合类: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
儿童类:幼儿画报,妈妈画刊,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
综合学术类:读书,随笔,新华文摘。
其实还可以分很多类,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这些就足够大众订阅刊物看了。
rachelyujie
最好的杂志是头条,面宽,影响广,作者与读者可即时互动。发布快,没有不釆用的现象。可小说,可诗歌,可诗词,可律诗,可绝句,杂文,笔记,读后感,还可发视频。有的读者说xx文学好,Ⅹ刊好,你先发一个作品试试,你进圈不进圈,你能和作者即时互动么,你能发视频么?恐怕不行。杂志的优点是作品有稿酬,头条的缺点是发作品没稿酬,有稿酬也有许多门槛限制,各有优点和缺点。舟已行也,而剑不行,求剑在杂志,不亦惑乎?
esstray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国文学复兴,繁荣,印象中,所有有分量的作品我都是从《人民文学》读到的。
最开始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刘心武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第11期。它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发表几经周折,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又是文学复苏的一个信号。
刘心武先生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写微小说,可说是为文学奉献终身。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发作品的还有王蒙先生。当年,他的《夜的眼》、风筝飘带让人印象深刻;他首先采用意识流手法 ;他的雄辩症虽小小说一篇,却高度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现在他在今日头条发的“一口咬定”又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这种人总是认定别人有问题。
后来印象最深的是乡场上。
乡场上是贵州作家何士光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1980年8月号《人民文学》。
又是一个信号一样的作品,写的是农民获得经济自主,尊严觉醒。
再后来印象很深的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据闻轰动海峡两岸,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陈凯歌把《孩子王》拍成电影,也轰动一时。据说《棋王》是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王朔的作品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可说惊世骇俗。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安忆的《岗上的世纪》,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还有现在获诺奖呼声很高的残雪的《苍老的浮云》。
当然还有90年代高行健和莫言这两位诺奖获得者的剧本和小说,高行健有名的先锋戏剧和莫言的《红高粱》。
《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加速了中国作家和世界文学的衔接与对话,电影获国际奖也是小说获国际奖的前奏。
所以,曾经,《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是一页文学复苏繁荣的文学史和一部作品选。
以上提到的小说,现在一搜,发现有的不是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但印象中,这些小说都是从《人民文学》上看到的。
《人民文学》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与其中央刊物的地位有关,因为是国家级的顶级文学刊物,所以能够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作家的新作。
另一方面,《人民文学》当时解放思想,敢于发表有争议的和先锋的作品。地方文学刊物也发表很多这一类作品,但不如《人民文学》集中,有号召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