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刘长卿】古诗词大全

寄别朱拾遗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酬灵彻公相招

石涧泉声久不闻,独临长路雪纷纷。 如今渐欲生黄发,愿脱头冠与白云。

新息道中作

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春日宴魏万成湘水亭

何年家住此江滨,几度门前北渚春。 白发乱生相顾老,黄莺自语岂知人。

赠崔九载华

怜君一见一悲歌,岁岁无如老去何。 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迢迢此恨杳无涯,楚泽嵩丘千里赊。歧路别时惊一叶, 云林归处忆三花。秋天苍翠寒飞雁,古堞萧条晚噪鸦。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云留永日,黄叶减馀年。 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后田。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歧南望一沾巾。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夏口送徐郎中归朝

星象南宫远,风流上客稀。九重思晓奏,万里见春归。 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离心与杨柳,临水更依依。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