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刘长卿】古诗词大全

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

望君舟已远,落日潮未退。目送沧海帆,人行白云外。 江中远回首,波上生微霭。秋色姑苏台,寒流子陵濑。 相送苦易散,动别知难会。从此日相思,空令减衣带。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春草连天随北望, 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 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西陵寄一上人

东山访道成开士,南渡隋阳作本师。了义惠心能善诱, 吴风越俗罢淫祠。室中时见天人命,物外长悬海岳期。 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

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 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

国用忧钱谷,朝推此任难。即山榆荚变,降雨稻花残。 林响朝登岭,江喧夜过滩。遥知骢马色,应待倚门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