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阳续录六(2)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同年胡 侍御牧亭,人品孤高,学问文章,亦具有根柢,然性情疏阔,绝不解家人生产事。古所谓不知马几足者,殆有似之。奴辈玩弄如婴孩。尝留余及曹慕堂,朱竹君,钱辛楣饭,肉三盘,蔬三盘,酒数行耳。闻所费至三四金,他可知也。同年偶谈及,相对太息,竹君愤尤甚,乃尽发其奸,迫逐之。然结习 已深,密相授受,不数月,仍故辙,其党 类布在士大夫家,为竹君腾谤,反得喜事名。于是人皆坐视。惟以小人有党 ,君子无党 ,姑自解嘲云尔。后牧亭终以贫困郁郁死,死后一日,有旧仆来哭尽哀,出三十金置几上,跪而祝曰:主人不迎妻子,惟一身寄居会馆,月俸本足以温 饱,徒以我辈剥削,致薪米不给,彼时以京师长随连衡成局,有忠于主人者,共排挤之,使无食宿地,故不敢立异同,不虞主人竟以是死,中心愧悔,夜不能眠,今尽献所积助棺敛,冀少赎地狱罪也。祝讫自去,满堂宾客之仆,皆相顾失色。陈裕斋因举一事,曰:有轻薄子见少妇 独哭新坟下,走往挑之,少妇 正色曰:实不相欺,我狐女也,墓中人耽我之色,至病瘵而亡,吾感其多情,而愧其 由我而殒命,已自誓于神,此生决不再偶。尔无妄念,徒取祸也。此仆其类此狐欤?然余谓终贤于掉头竟去者。

  田侯松岩言,幼时居易州之神石庄,土人云本名神子庄,以尝出一神童故也,后有三巨石陨于庄北,如春秋宋国之事,故改今名。在易州西南二十馀里,偶与僮辈嬉戏马厩中,见煮豆之锅凸起铁泡十数,并形狭而长,僮辈以石破其一,中有虫长半寸余,形如柳蠹,色微红,惟四短足与其首皆作黑色,而油然有光,取出犹蠕蠕能动,因一一破视,一泡一虫,状皆如一。又言头等侍卫常君青--此又别一常君,与常大宗伯同名,乾隆癸酉戍守西域,卓帐南山之下,塞外山脉自西南趋东北,西域三十六国,夹之以居,在山南者呼曰北山,在山北者呼曰南山,其实一山也。山半有飞瀑二丈余,其泉甚甘,会冬月冰结,取水于河,其水湍悍而性冷,食之病,人不得已,仍凿瀑泉之冰水,窍甫通,即有无数冰丸随而涌出,形皆如橄榄,破之中有白虫如蚕,其口与足则深红,殆所谓冰蚕者欤?与铁中之虫,煅而不死,均可谓异闻矣。然天地之气,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极陽之内必伏陰,极陰之内必伏陽,八卦之对待。坎以二陰包一陽,离以二陽包一陰,六十四卦之流行,陽极于乾,即一陰生,下而为垢,陰极于坤,即一陽生,下而为复,其静也伏斯敛,敛斯郁焉;其动也郁斯蒸,蒸斯化焉。至于化则生,生不已矣。特冲和之气,其生有常,偏胜之气,其生不测;冲和之气,无地不生,偏胜之气,或生或不生耳。故沸鼎炎磓,寒泉磖结,其中皆可以生虫也。崔豹古今注载火鼠生炎洲火中,绩其毛为布,入火不燃,今洋舶多有之。先兄晴湖蓄数尺,余尝试之。又神异经载冰鼠生北海冰中,穴冰而居,啮水而食,岁久大如象,冰破即死,欧罗巴人曾见之。谢梅庄前辈戍乌里雅苏台时,亦曾见之,是兽且生于火与冰矣。其事似异,实则常理也。

  数皆前定,故鬼神可以前知,然有其事尚未发萌,其人尚未举念,又非吉凶祸福之所关,因果报应之所系,游戏琐屑,至不足道,断非冥籍所能预注者,而亦往往能前知。乾隆庚寅,有翰林偶遇乩仙,因问宦途,乩判一诗,曰:春风一笑手扶筇,桃李花开泼眼浓,好是寻香双蛱蝶,粉墙才过巧相逢。茫不省为何语,俄御试翰林,以编修改知县,众谓次句,隐用河陽一县花事,可云有验。然其余究不能明,比同年往慰,司阍者扶杖蹩躄出,盖朝官仆隶,视外吏如天上人,司阍者得主人外转信,方立磗上,喜而跃曰:吾今日登仙矣。不虞失足,遂损其胫,故杖而行也。数日后微闻一日遣二仆,而罪状不明,旋有泄其事者曰:二仆皆谋为司阍,而无如先已有跛者,乃各因饰其妇,俟主人燕息,诱而蛊之。至夕,一妇私具饼饵,一妇私煎茶,皆暗中摸索至书斋廊下,猝然相触,所赍俱倾,愧不自容,转怒而相诟,主人不欲深究,故善遣去。于是诗首句三四句并验,此乩可谓灵鬼矣。然何以能前知此等事,终无理可推也。马夫人雇一针线人,曾在是家,云二仆谋夺司阍则有之,初无自献其妇意,乃私谋于一黠仆,黠仆为画此策,均与约是日有暇,可乘隙以进,而不使相知,故致两败,二仆逐后,黠仆又党 附于跛者,邀游妓馆,跛者知其有伏机,陽使先往待,而陰告主人往捕,故黠仆亦败。嗟乎!一州县官司阍耳,而此四人者,互相倾轧,至辗转多方而不已,黄雀螳螂之喻,兹其明验矣。附记之以著世情之险。

  余官兵部尚书时,往良乡送征湖北兵,小憩长新店,旅舍见壁上有归雁诗二首,其一曰:料峭西风雁字斜,深秋又送汝还家,可怜飞到无多日,二月仍来看杏花。其二曰:水阔云深伴侣稀,萧条只与燕同归,惟嫌来岁乌衣巷,却向雕梁各自飞。末题晴湖二字,是先兄字也。然语意笔迹,皆不似先兄,当别一人。或曰:有郑君名鸿撰,亦字晴湖。

  偶见田侯松岩持画扇,笔墨秀润,大似衡山,云其亲串德君芝麓所作也。上有一诗,曰:野水平沙落日遥,半山红树影萧条,酒楼人倚孤樽坐,看我骑驴过板桥。风味悠然,有尘外之致。复有德君题语,云是卓悟庵作画,即画此诗意,故并录此诗。殆亦爱其语也。田侯云悟庵名卓礼图,然不能详其始末,大抵沈于下僚者,遥情高韵,而名氏翳如,录而存之,亦郭恕先之远山数角耳。

  古人祠宇,俎豆一方,使后人挹想风规,生其效法,是即维风励俗之教也。其间精灵常在,肸磘如闻者所在多有,依托假借,凭以猎取血食者间亦有之。相传有士人宿陈留一村中,因溽暑散步野外,黄昏后冥色苍茫,忽遇一人相揖俱坐,老树之下叩其乡里名姓,其人云:君勿相惊,仆即蔡中郎也,祠墓虽存,享祀多缺,又生叨士流殁,不欲求食于俗辈,以君气类,故敢布下忱,明日赐一野祭可乎?士人故雅量,亦不恐怖,因询以汉末事,依违酬答,多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语,已窃疑之。及询其生平始末,则所述事迹与高则诚琵琶记纤悉曲折,一一皆同。因笑语之曰:资斧匮乏,实无以享君,君宜别求有力者。惟一语嘱君,自今以往,似宜求后汉书,三国志,中郎文集稍稍一观,于求食之道更近耳。其人面赧彻耳,跃起现鬼形去,是影射敛财之术,鬼亦能之矣。

  梁豁堂言,有客游粤东者,妇死寄柩于山寺,夜梦妇曰:寺有厉鬼,伽蓝神弗能制也,凡寄柩僧寮者,男率为所役,女率为所污,吾力拒,弗能免也,君盍讼于神?醒而忆之了了,乃炷香祝曰:我梦如是,其春睡迷离 耶?意想所造耶?抑汝真有灵耶?果有灵,当三夕来告我,已而再夕,梦皆然,乃牒诉于城隍。数日无肸磘,一夕梦妇来曰:讼若得直,则伽蓝为失纠举,山神社公为失约束,于陰律皆获谴,故城隍踌躇未能理,君盍再具牒,称将诣江 西,诉于正乙真人,则城隍必有处置矣。如所言具牒投之,数日又梦妇来,曰:昨城隍召我,谕曰:此鬼原居此室中,是汝侵彼,非彼摄汝也。男女共居一室,其仆隶往来,形迹嫌疑,或所不免,汝诉亦不为无因,今为汝重笞其仆隶,已足谢汝,何必坚执奸污,自博不贞之名乎?从来有事,不如化无事,大事不如化小事,汝速令汝夫移柩去,则此案结矣。再四思之,凡事可已则已,何必定与神道争,反激意外之患,君即移我去可也。问城隍既不肯理,何欲诉天师,即作是调停?曰:天师虽不治幽冥,然遇有控诉,可以奏章于上帝,诸神弗能阻也。城隍亦恐激意外患,故委曲消弭,使两造均可以已耳。语讫,郑重而去,其夫移柩于他所,遂不复梦。此鬼苟能自救,即无多求,亦可云解事矣。然城隍既为明神,所司何事,毋乃聪明而不正直乎?且养痈不治,终有酿为大狱时,并所谓聪明者,毋乃亦通蔽各半乎?

  田白岩言,济南朱子青与一狐友,但闻声而不见形,亦时预文酒之会,词辩纵横,莫能屈也。一日,有请见其形者,狐曰:欲见吾真形耶?真形安可使君见,欲见吾幻形耶?是形既幻,与不见同,又何必见。众固请之,狐曰:君等意中,觉吾形何似?一人曰:当庞眉皓首。应声即现一老人形。又一人曰:当仙风道骨。应声即现一道士形。又一人曰:当星冠羽衣。应声即现一仙官形。又一人曰:当貌如童颜。应声即现一婴儿形。又一人戏曰:庄子言姑射神人,绰约若处子,君亦当如是。即应声现一美人形。又一人曰:应声而变,是皆幻耳,究欲一睹真形。狐曰:天下之大,孰肯以真形示人者,而欲我独示真形乎?大笑而去。子青曰:此狐自称七百岁,盖阅历深矣。

  舅氏实斋安公曰:讲学家例言无鬼,鬼吾未见,鬼语则吾亲闻之。雍正壬子乡试,返宿白沟河,屋三楹,余住西间,先一南士住东间,交 相问讯,因沽酒夜谈。南士称与一友为总角交 ,其家酷贫,亦时周以钱粟,后北上公车,适余在某巨公家司笔墨,悯其飘泊,邀与同居 ,遂渐为主人所赏识,乃摭余家事,潜造蜚语,挤余出而据余馆。今将托钵山东,天下岂有此无良人耶?方相与太息,忽窗外呜呜有泣声,良久语曰:尔尚责人无良耶?尔家本有妇,见我在门前买花粉,诡言未娶,诳我父母,赘尔于家,尔无良否耶?我父母患疫,先后殁,别无亲属,尔据其宅,收其资,而棺衾祭葬俱草草,与死一奴婢同,尔无良否耶?尔妇附粮艘寻至,入门与尔相诟厉,即欲逐我,既而知原是我家,尔衣食于我,乃暂容留,尔巧说百端,降我为妾,我苟求宁静,忍泪曲从,尔无良否耶?既据我宅,索我供给,又虐使我,呼我小名,动使伏地受杖,尔反代彼揿我项背,按我手足,叱我勿转侧,尔无良否耶?越年余我财产衣饰剥削并尽,乃鬻我于西商,来相我时,我不肯出,又痛捶我,致我途穷自尽,尔无良否耶?我殁后不与一柳棺,不与一纸钱,复褫我敝衣,仅存一裤,裹以芦席,葬丛冢,尔无良否耶?吾诉于神明,今来取尔,尔尚责人无良耶?其声哀厉,僮仆并闻,南士惊怖,瑟缩莫措一词。遽噭然仆地,余虑或牵涉,未晓即行,不知其后如何,谅无生理矣。因果分明,了然有据,但不知讲学家见之,又作何遁词耳。

  张浮槎秋坪新语载余家二事,其一记先兄晴湖家东楼鬼,此楼在兄宅之西, 以先世未析产时,楼在宅之东,故沿其旧名,其事不虚,但委曲未详耳。此楼建于明万历乙卯,距今百八十四年矣,楼上楼下,凡缢死七人,故无敢居者,是夕不得已开之,遂有是变,殆形家所谓凶方欤?然其侧一小楼,居者子孙蕃衍,究莫明其故也。其一记余子汝佶临殁事,亦不得六七,惟作西商语索逋事,则野鬼假托以求食,后穷诘其姓名居址年月,与见闻此事之人,乃词穷而去。汝佶与债家涉讼时,刑部曾细核其积逋数目,具有案牍,亦无此条。盖张氏纪氏为世姻,妇女递相述说,不能无纤毫增减也。嗟乎!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鲁史且然,况稗官小说,他人记吾家之事,其异同吾知之,他人不能知也。然则吾记他人家之事,据其所闻,辄为叙述,或虚或实或漏,他人得而知之,吾亦不得知也。刘后村诗曰:斜陽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得管,满村听唱蔡中郎。匪今斯今,振古如兹矣,惟不失忠厚之意,稍存劝惩之旨,不颠倒是非如碧云磛,不怀挟恩怨如周秦行记,不描摹才子佳人如会真记,不绘画横陈如秘辛,冀不见摈于君子云尔。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阅微草堂笔记》热门篇章

【纪昀】简介

纪昀与和珅
  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昀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昀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昀对和珅的帮助。同时,纪昀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而纪昀本身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昀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两个人也是当时清朝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乾隆最仰仗的两个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开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


纪昀与刘墉
  纪昀和刘墉更有着不解之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正是纪昀的乡试主考官。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纪昀一直是感激零涕。而后来纪昀被发配的案件,又恰是刘墉负责。还有更巧的,举荐纪昀担任四库馆总纂官的,也是这位刘大人。刘墉,刘统勋长子。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唯刘墉、纪昀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始终不曾依附。他们一个善文,一个工书,却都有收藏砚台的癖好。有时相互赠送,也常为一个心爱之物而互相攘夺,但彼此都恬不为意,并以之为笑谈。


烟袋惹的祸
  纪昀喜抽旱烟,文臣武将暗地里叫他“纪大烟袋”,有次,乾隆急诏,纪昀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见圣上。烟在靴子里燃烧起来,纪昀忍着痛,希望皇上快点结束,直到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纪昀答:“失火了!”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纪昀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纪昀不得不拄着拐棍。


文字狱牵连
  纪昀在乾隆时期文化专制最残酷的一片风声鹤唳中入主“四库馆”,有清以来的文字狱,到乾隆朝达到了最盛,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思想犯罪”引入法律惩治的范围之内,乾隆朝是为发轫。其文字狱的株连,也远远超过了“大清律”的规定。《四库全书》开馆期间,发生了50多起文字狱案,大多是从修书得到眼线。和纪昀一起担任总纂、总校的大员,或被吓死、或被罚光了家产,除纪昀以外,无一人得到善终。纪昀本人也曾几次被牵连进相关的文字狱中,颇有几番险象丛生。他也被多次记过,出资赔写讹错书籍。所以,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知识分子被异化、被扭曲是难免的。

更多纪昀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