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厥心痛,与背相引,善 ,如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立已,不已取然谷。厥心痛,暴泄,腹胀满,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如锥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然谷、太冲。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取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乃间,动行痛益甚,色不变者,肺心痛也,取鱼际、太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下(一本作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肠中有虫瘕,有 蛟,不可取以小针。心腹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热渴HT (音涎)者,是 蛟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心痛引腰脊欲呕,刺足少阴。心痛腹胀涩涩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阴。心痛引少腹满,上下无常处,溲便难,刺足厥阴。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门主之。

  厥心痛,与背相引,善 ,如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立已,不已取然谷。厥心痛,暴泄,腹胀满,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如锥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然谷、太冲。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取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乃间,动行痛益甚,色不变者,肺心痛也,取鱼际、太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下(一本作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肠中有虫瘕,有 蛟,不可取以小针。心腹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热渴HT (音涎)者,是 蛟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心痛引腰脊欲呕,刺足少阴。心痛腹胀涩涩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阴。心痛引少腹满,上下无常处,溲便难,刺足厥阴。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门主之。

  心痛有三虫,多HT ,不得反侧,上脘主之。心痛有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上抢心,不欲食,支痛引鬲,建里主之。胸胁背相引痛,心下混混,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幽门主之。脾逆气寒,次急烦心,善唾哕噫,胸满激呼,胃气上逆,心痛(《千金》作肺胀胃逆),太渊主之。心膨膨痛(《千金》云烦闷乱),少气不足以息,尺泽主之。心痛,侠白主之。卒心中痛,螈 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然,间使主之。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门主之。心痛卒咳逆,尺泽主之,出血则已。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胸痹心痛,肩肉麻木,天井主之。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千金》云∶不得反侧),临泣主之。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之血络。喉痹舌卷,口干烦心,心痛,臂表痛(《灵枢》及《太素》俱作臂内

  心痛有三虫,多HT ,不得反侧,上脘主之。心痛有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上抢心,不欲食,支痛引鬲,建里主之。胸胁背相引痛,心下混混,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幽门主之。脾逆气寒,次急烦心,善唾哕噫,胸满激呼,胃气上逆,心痛(《千金》作肺胀胃逆),太渊主之。心膨膨痛(《千金》云烦闷乱),少气不足以息,尺泽主之。心痛,侠白主之。卒心中痛,螈 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然,间使主之。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门主之。心痛卒咳逆,尺泽主之,出血则已。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胸痹心痛,肩肉麻木,天井主之。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千金》云∶不得反侧),临泣主之。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之血络。喉痹舌卷,口干烦心,心痛,臂表痛(《灵枢》及《太素》俱作臂内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针灸甲乙经》热门篇章

【皇甫谧】简介

  出身名门


  坐落于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的皇甫谧雕像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六世祖皇甫棱为度辽将军,五世祖皇甫旗为扶凤都尉,四世祖皇甫节为雁门太守。节之弟皇甫规是个文武全才,时为安羌名将,官至度辽将军、尚书,封寿成亭侯,为凉州三明之一。曾祖皇甫嵩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拜征西将军,太尉。后来,皇甫氏族渐趋没落,但朝中大仍不乏做官之人,皇甫谧的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陵令,父亲皇甫叔侯,仅举孝廉。


  家道衰落


  皇甫谧生后遂丧生母,家道更加衰落,过继给叔父,十五岁时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自幼贪玩不习上进,跟村童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游习兵。年二十(公元234年)。仍游荡无度,犹不好学,人以为痴。一次,谧将所得瓜果进献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从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纯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与我何有。”(《晋书·皇甫谧传》)因对之流涕,谧甚感痛,遂拜乡人席坦受书。


  发奋著述


  皇甫谧从此改弦易辙,矢志发奋读书;二十六岁时(公元241年),以汉前纪年残缺,遂博案经传,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纪》《年历》等;四十岁(公元254年),叔父有子既冠,丧所生后母,遂还故乡;四十二岁(即公元256年)前后得风痹症,悉心攻读医学,开始撰集《针灸甲乙经》;四十六岁(公元260年)时已为名声鹤起的著名学者,魏相司马昭下诏征聘做官,不仕,作《释劝论》,仍耽玩典籍,忘其寝食,时人谓之书淫;五十一岁时(公元267年)晋武帝续诏不仕,相传曾到陕西陇县龙门洞、平凉崆峒山避诏;五十三岁时(公元269年),武帝频下诏敦逼,上疏自称草莽臣,乃不仕;五十四岁时(公元270年),又举贤良方正,不起,自表就帝借书,武帝送书—车;六十—岁时(公元277年),帝又诏封为太子中庶、议郎、著作郎等,皆不应,著惊世骇俗的《笃终论》;六十八岁时(公元282年),《皇帝针灸甲乙经》刊发经世,皇甫谧在张鳌坡去世,其子童灵、方回,尊父笃终遗训,择不毛之地,将其俭礼薄葬于塬边。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


  明朝嘉靖年间,皇甫谧得以从祀景惠殿三皇庙。

0

更多皇甫谧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