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书上都喜欢黑隋炀帝杨广?
豪情四海
因为他是亡国之君,不黑他黑谁!短短的十年间,这杨广干的事也嘚多了!修京杭大运河;征讨吐谷浑,古越南、契丹、琉球、西域等国,把青海,越南,契丹,琉球,西域等国纳入中国版图;营建东都洛阳,并迁都;改州为郡;改度量衡;创建科举制度,消夺士族权势,提拔平民人才;开拓丝绸之路;不过这些功绩在短短的十年间完成,让老百姓不堪重负,民怨沸腾,最后三次征讨高句丽全失败,导致天下大乱,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过杨广好色,穷奢极欲,这一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杨广也是人,没那么大的精力,并史书记载杨广孩子不多,而且大多是萧后生的,所以说杨广并不好色,只是史官们觉得他是亡国之君,不黑他黑谁!比如给纣王,黑秦始皇和胡亥,霍光黑汉废帝刘贺等
repple115
隋史是唐朝编写的,没有他的卑鄙怎么体现出我大唐的高尚。
xiawang
事实是,他确实没什么本事
HARPEROH
兴王败寇,兴王有话语权,败寇认人宰割,没有话语权。有英明就得找出被黑的典形,自然就落在他身上啦。
carol8
现在一提隋炀帝杨广,都说他是被抹黑的。可是如果你是他治下的百姓,女儿被他纳入后宫享乐,儿子战死在征辽东的战场,你自己也将死在修运河的路上。这不是个别现象,杨广的急功近利导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这不是昏君是什么?就像现在哪个国家很富裕,但是财富都是统治者几个人的,你们连口饭都吃不起,你还会说统治者是明君吗?
田阿不
杨广好大喜功,不惜国力修了大运河,又三番征讨高丽。致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很快使隋朝灭亡。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黑,主要是塔统治的时间太短了,而且,它在位期间,老百姓不梦修生养息,安定得生活。那肯定是怨声载道了。再有就是隋朝短暂,历史的编著当时唐朝所为。杨广又是亡国之君,当然是要为历史承担污点了!
cathy_lv
史书黑隋二世皇帝杨广这是李唐王朝的丰功伟绩哈。
杨小籁
看了你的描述,给你一点建议,首先你要知道《隋唐演义》是演义,是艺术加工过的小说,不能当做正史来看待。
关于杨广这个人话题一直争议不断,现在网络上凡是出现杨广的话题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八成褒,两层贬。
首先,看待历史要客观,不能局限于一个地方来评价一个人,总体评价的时候还是要看大观。列如汪精卫,虽然他年青时有着一腔热血拥护革命共和,甚至甘愿舍生取义。但后来他的一腔热血都化为云烟,当年慷慨歌燕市,如今从容做楚囚。未敢引刀成一块,终究负了少年头。不管他之前做过什么值得肯定的事,但是他在民族大义面前向日寇屈服献媚,助纣为虐,只这一项,汪精卫就永远洗不白,注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对待杨广这个人物,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第一,不能对他恶意抹黑,毕竟我们不是李唐王朝。第二,恶行就是恶行,不能找各种理由为此开脱。
下面我就简单叙述一下杨广的功过是非。
第一、篡位杀兄,凌辱庶母,有违人伦和道德。至于杨广有没有弑父这一点有争议,我就不给他加上了。
第二、大兴土木,兴建各种琼楼,宫殿,生活极其奢靡,上行下效,众多官员互相攀比,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第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想迅速建功立业不体谅百姓的疾苦,不惜动用百万民工开凿运河,强征强派,管理苛刻,酷吏横生,前后调集民夫三百万人,强迫民夫日以继夜开凿,民夫死亡百万,更是不考虑后果,导致天下大乱,军阀及农民起义军互相倾扎,受苦受难的还是天下苍生。迅游途中,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近二十万人,船队浩浩荡荡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各地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百姓民不聊生,他们却挥霍浪费,多数食物被倒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各地揭竿而起,隋帝国摇摇欲坠。
第四、还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仅隋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余万余,强征民夫二百万。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很多人被水泡的腰部溃烂生蛆,昏厥溺水而死。近三十万隋朝军进攻高句丽遭到惨败,逃回的只有不到数千人,器械巨万计,各种物质粮草数之不尽。前后三次进攻高句丽,自身损失惨重,导致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殆尽,付出如此代价却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
第四、重新建造新都洛阳就不说了,毕竟这一点不是成为的政治举措。隋炀帝对待臣下异常严苛,刑法极其残忍,诛杀忠良。对突厥十分优待,对内部百姓却十分严厉,榨干了自身,富裕了突厥,因此突厥强盛一时,为此事高颎、宇文弼、贺若弼被处死,家族连坐。
第五、滥杀无辜,隋军镇压杨玄感起义后,大肆屠杀起义军,其中有三分之二被无辜冤杀,因杨玄感围攻洛阳时曾开官仓赈济百姓,杨玄感兵败自杀后,隋炀帝把那些领过粮食的百姓尽数坑杀!
第六、因杨广各种暴政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导致隋朝人锐减200万户。刚刚统一不久天下承平的局面再次被打破,隋亡后,农民,贵族互相操戈,古老的九州再次天下大乱。
当然,这些代价也为隋炀帝换来了一些功绩,攻灭吐谷浑,征讨占城(损失惨重),三征高句丽(血本无归),征讨契丹(鸡肋),征讨流求(滥杀无辜),开凿运河,创建科举(有争议)。
最初对于隋炀帝的抬高恐怕就是皮日休的那首汴河怀古了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书写人所未曾说过的观点,其实多为哗众取宠之文。倒不如那首“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来的痛快。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在隋炀帝之前,春秋末期,吴国开凿了胥溪、邗沟、黄沟三条运河,吴王夫差是大运河第一个开挖者,秦汉魏晋南北朝列如曹操、孙权、邓艾、桓温、刘裕等人对河道交通都进行过开凿治理,隋炀帝之后,列如唐宋在一定情况下也进行过深度延续,元明清时期都对大运河进行过扩建,建国以后也对大运河进行过恢复和扩建工作,南水北调工程时更是扩建了400公里。
而隋炀帝充其量不过是加工较完满的其中一人而已。但隋炀帝却是其中最狠 最急功近利的一个。最后被上谥号为“炀”也是罪有应得!
这千里河堤堆积的是根根满怀怨恨白骨,这涛涛河水流淌的是天下苍生的血汗。我们是人,我们的祖先难道就不是人?隋炀帝之功远远逊于过!
jolin恋
首先,隋炀帝在位期间开运河、南征北战……虽然从后世来看很是雄才大略,但当时的百姓可不这么认为,干活出力、打仗服役……繁重的劳役及常年的征战,早就使百姓对隋炀帝恨之入骨,这也直接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可以说在当时百姓的闲聊中是不会说炀帝的好话的,这样口耳相传炀帝在人心中也就成了著名的暴君。
其次,李唐是通过造反获得的天下,得位不正。所以未免会夸大炀帝的昏庸无道,以显明自己造反的必要性!
再者,炀帝大胆改革推行科举制,打破了一直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再加上大量征税,极大的触碰了关陇贵族的利益,所以在那些贵族的教育中炀帝是个昏君……
还有一点很重要,中国古代比较讲究“清正爱民”,炀帝显然不符合这一条,所以被黑化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麻匪谢小猫
有我老蒋被黑的惨吗
HKCFC
谢邀!
黑或者不黑谁的,这个其实是个历史观或者主流观点的问题。
所谓的历史观,那就是当今的人对历史的看法,而这种看法通常指的是民间看法,也就是说,历史人物的民间形象;历史学家眼中当有另外一种形象,那就是史料堆积中的形象,叫做学识形象吧。
但大家都晓得,历史是没有真相的,即便是有文字、影像等看似全方位立体式的记录的今天,也不可能的完全记录下来当初人们的所思所想。
黑或者不黑的,其实当事人都不介意啦,何苦作为一个旁观者,后来者来介意这些事情嗯?
也就是说,没必要把别人的随口一说,和你的认真执着做比较。
许多的时候,你很在意的东西,别人未必在乎。
总之,功过后人说。对大多数人有功,那其实就是对另外的人有过。
是非功过谁能说得清,又何必说那么清呢。
mkwmlove
因为嫉妒隋朝呗
范太太Alice
谢邀!我认为任何一个作者都是有自已各自观点的,他们写出的文章往往都是站在自已观点的立场上。历史上随炀帝杨广应该是有功有过的。其6项历史功绩连题主都在题下有所描述。任何历史人物随着其阶级立场和社会局限都不可能没有过错,再加上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写作者会有不同的认知。如开科举有量才录用进步的一面,也有天子门生才能做官为统治者服务的一面;开凿运河有方便交通促进生产交流的进步一面,也有奴役百姓耗费国力的一面。具有二面性的历史事件由负面观点者写作留存的人多自然给后世留下被黑的印象就会多。
O宝宝O
最多有些明君也会做的事他也做过,比如免赋税,处置酷吏(王文同),开仓。
旧唐书·李勣传:
时河南、山东大水,死者将半,隋帝令饥人就食黎阳,开仓赈给。然而隋末执行力已经跪了:
时政教已紊,仓司不时赈给,死者日数万人。而且先前他咋没那么爱民呢?
(杨)玄感之围东都也,开仓赈给百姓,凡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城之南。最多有些他犯的错误明君糊涂起来也犯而且更严重,唐玄宗一日冤杀三子,炀帝虽然和亲儿子齐王杨暕彼此猜忌到了这种地步——
暕妃韦氏者,民部尚书冲之女也,早卒,暕遂与妃姊元氏妇通,遂产一女,外人皆不得知。阴引乔令则于第内酣宴,令则称庆,脱暕帽以为欢乐。召相工令遍视后庭,相工指妃姊曰:“此产子者当为皇后。王贵不可言。”时国无储副,暕自谓次当得立。又以元德太子有三子,内常不安,阴挟左道,为厌胜之事。至是,事皆发,帝大怒,斩令则等数人,妃姊赐死,暕府僚皆斥之边远。时赵王杲犹在孩孺,帝谓侍臣曰:“朕唯有暕一子,不然者,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也。”暕自是恩宠日衰,虽为京尹,不复关预时政。帝恒令武贲郎将一人监其府事,暕有微失,武贲辄奏之。帝亦常虑暕生变,所给左右,皆以老弱,备员而已。暕每怀危惧,心不自安。俄而化及作乱,兵将犯跸,帝闻,顾谓萧后曰:“得非阿孩邪?”其见疏忌如此。化及复令人捕暕,暕时尚卧未起,贼既进,暕惊曰:“是何人?”莫有报者,暕犹谓帝令捕之,因曰:“诏使且缓。儿不负国家。”贼于是曳至街而斩之,及其二子亦遇害。暕竟不知杀者为谁。时年三十四。魏征曰:"臣闻炀帝不信齐王,恒有中使察之,闻其宴饮,则曰'彼营何事得遂而喜!'闻其忧悴,则曰'彼有他念故尔。'父子之间且犹如是,况他人乎!"上(唐太宗)笑曰:"朕今视杨政道,胜炀帝之于齐王远矣。"至少他生前那一刀没挥下去。
总体来讲,亲小人,远贤臣,连文才比自己好的薛道衡都容不下,短短十几年把富有辽阔的大一统朝代玩没了,自己都差不多五十岁当爷爷的人了还像个小孩一样闯完祸就跑,不想着收拾却想着割据江东甚至亲口自比陈叔宝,知道骁果军要造反了不去想应对之策却杀了报信宫人自我麻痹,最后死于非命,人口从顶峰时期的890多万户锐减到唐初的200多万,这不叫昏君,什么叫昏君?
修洛阳外城是吧,“初,隋炀帝作东都,无外城,仅有短垣而已”,具体的工程是后来武则天安排李昭德修的。
修大运河是吧,前人难道没修,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是忽必烈的。研究河道的学者岑仲勉说过,炀帝只是在历代君臣中加工河道这一块做得较为圆满,并不是说运河全是他一人之功。
开西域是吧,很快丢了,没传下去。
开科举是吧,他爹首创的隋朝科举没五品推荐不能参加,隋朝用人仍然以察举制为主,可考的科举取士连十个都没有。
打吐谷浑,虎头蛇尾,他支持的人没法上位。
打突厥……我就问一下,那个被突厥围在雁门关抱着小孩哭肿了眼睛的是哪位大神啊?
打高句丽……被筑京观,唐朝打败高句丽以后,一群百姓哭着说遇到亲人了,隋朝之败资助了高句丽一堆人口。
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是黑的,导致我如实描述出来后他的形象也是黑的,那是我的错吗?隋朝是自己作没的,还是被李某某写小说黑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