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是只靠别人帮忙才获得天下吗?

如题,刘邦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是只靠别人帮忙才获得天下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太公兵法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历史启迪当今,昭示未来。四川省档案馆珍藏的百万卷档案史料,真实地记录了四川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等方面的变迁,其内容之丰...

姜子牙

最新跟帖
shan wai r

shan wai r

刘邦的军事才能不输古代任何帝王,光战略眼光、识人用人御人,就足可助其平定天下。

孙哒哒

孙哒哒

马云的成功需要他自己写代码吗

Larry_Helen

Larry_Helen

刘邦具备领袖风范,善会用人。

据载: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而后与韩信对话: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天授,非人力也。

可以说刘邦是有的杰出政治家,借用游戏术语就是,政治能力为满值100,军事能力估计是个位数,就是个渣。先有彭城之败,再有白登之围,后有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而重病驾崩。所以说刘邦只是善将将而不能将兵。



shineland

shineland

楚汉战争,刘邦一直帅军正面对抗顶羽,虽屡败仍屡战。韩信帅军北取赵国齐国。之后刘邦命韩信彭越英布同自己合围项羽,取得了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高祖刘邦百折不挠知人善任胸怀宽广,建立了大汉朝,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称谓“汉人”就从大汉朝来!汉高祖刘邦综合实力不厉害谁厉害?后来的人佩服刘邦的数不胜数,比如辽国,皇帝姓“耶律”,耶律就是辽国话“刘”!

蔚憨憨爱di

蔚憨憨爱di

秦汉之际,韩信和项羽都是一流的军事家,当然韩信更胜一筹。但此二人之外,有数的几个统兵将领(诸侯)之中,刘邦的军事能力也是拔尖的。——之所以显得弱,就因为他的对手是项羽。但此外,哪个项羽派系的诸侯王、反叛的诸侯王,哪个不是轻松搞定?

看一下刘邦的成长之路:

草莽时期一: 刘邦自被推立为沛县义军首领后,先后和前来镇压的秦政府军、抢地盘的其它军队打,有胜有败,但根据地沛县一直不失;

草莽时期二:刘邦傍上项梁,为项梁所重。项梁给他增配军卒,引为座下占将,常和项羽一起出兵,攻城、救场,镇守大郡的李斯的儿子李由就是被他俩干掉的;

草莽时期三:项梁死怀王掌实权,极力打压项氏,但对刘邦还是看重的,封赏与项羽对等,在军队上则是怀王自领一军,另一军由刘邦来带,刘邦此时也是怀王麾下重要的将领。最后,楚国主力军队北上救赵,而刘邦则被选中,率偏师西进攻秦。

草莽时期四:刘邦西进,军事也政治并重,进一步打败了争功的赵将司马昂、重镇南阳和宛城的秦军统帅、招降了关口守军,最终首入关中灭掉秦国,任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当上汉王。

刘邦未发迹时的军事能力就是这么牛!——只是,大老板不断的换,他都被重用,底下还有扎实的基本班底,这其间他过人的政治能力远远超过了其军事能力。

xingtianxi

xingtianxi

不要质疑和低估一个成功者的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刘邦斩蛇起义,不是一般人所能为,赴鸿门宴也不是平常人所能为,试想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敢揭竿起义吗?那些个谋臣武将会心甘情愿的辅佐一个庸才吗?

Cloudy焦小姐

Cloudy焦小姐

刘邦出身于草根阶层,从历史记载来看刘邦确实没有多大的军事能力,领兵打仗也是经常以失败告终。但刘邦天资聪颖,知人善用,而且能察言观色,独具慧眼,这是很多帝王所不具备的条件。

yaoxiaoze

yaoxiaoze

刘邦的军事能力确实一般。尤其是对韩信、项羽等而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刘邦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驭人之术,有较强的组织统筹能力是别人所不具备的。

当初面对强大的项羽,刘邦一边示弱讨好,一边暗中应变。能虚心采纳张良、萧何的建议。

对待韩信的立场上,先重用,然后削弱。对待一个降将,能把全军包括自己的性命都押上让其全心全意助己打败项羽。正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刻,韩信又想自立为“假王”。刘邦心里虽气,但是二话不说,直接封韩信一个“真王”。打败项羽后,眼看韩信不受控制,又与谋臣合计一举缴了韩信的兵权。这些足以证明刘邦政治手腕高超。

韩信有一句话说的很明白: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所以说,刘邦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值一提。但是他用人,驭人的功夫,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以上参考资料《史记》。


紫藤花语的秘密

紫藤花语的秘密

您好!没有任何一个创业之君,可以只靠别人帮忙就获得天下。

刘邦的军事能力,战略层面,是超一流的(同时代第一);军事指挥层面,是1.5流的(次于韩信、项羽的级别)。

战略层面,从两个层面谈:战略规划和战略管控;

战略规划层面:

攻略方向规划: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正面相持,侧翼迂回”的整体战略规划,在大战略层面完胜。这个大手笔,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也没有多少;

楚汉战争中刘邦的战略路线,堪称古代战争的经典

军事系统层面:搭建的情报系统,使得刘邦始终对项羽集团的内部矛盾洞若观火。策反、离间,扰乱了项羽集团的后方,甚至离间了项羽的核心团队;搭建的动员系统,使得萧何可以在关中源源不断输送兵员、物资,也使得韩信收取的降兵可以快速补充到己方部队中;

范增、钟离昧等人被离间,使得项羽核心团队严重削弱

战略管控层面:

各方面军配合的管控: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担任侧击、游击任务的部队非常多,各部都独立行动,同时,可以在通讯系统极不发达的秦末时期配合紧密,这可以说是古代战争的一个奇迹;

各方面军军力的管控:尤其是韩信军。既放手使用,让韩信充分发挥“战神”的作用,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调配、更换韩信军的资源,使得韩信尽管长期独当一面,却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班底来对抗中央;


军事指挥层面,这是刘邦被黑得最惨的一个层面了。

有两场关键战役可以说是再怎么黑都不为过的,一场是彭城之战,被项羽以少胜多,“睢水为之不流”,可以说是被打出翔了。另外一场是白登之围,被匈奴围困,差点把“土木堡之变”提前一千多年上演了。

白登之围,太险了!

假如刘邦在这2次战役中惨败后就挂了,可以说,他的军事能力真的就不行了。可是,“善败者不亡”又何尝不是一种超强的能力呢?

在惨败后,能够抑制对手的势头,单靠什么外交力,什么美女和亲,什么什么德,都是不可能的,还是要在战场上有能够补救的能力!这在甲午战争时如此,在古代也是如此!你还是要在成皋-荥阳战线阻止住项羽,还是要靠北地的军事调动来防御匈奴。

综观刘邦的一生,他在军事指挥层面,虽远远不如项羽和韩信这类战神级别的人物,但是也是同时代中的佼佼者。

这点在成皋对峙阶段就非常明显。项羽亲自领军的时候,刘邦大气不敢出。但是项羽离开,委以部下代管的时候,刘邦往往都能把握战机,击败对手,可见,在当时项羽阵营中,当钟离昧被离间后,除了项羽本人,其他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很可能都不如刘邦。

说明刘邦军事实力高于一般名将的例子还有一个就是英布之乱。英布也是一代名将,在后来英布谋反时,虽然政治环境不同了,但是刘邦也是在正面战场一刀一枪击败英布了的。

而军事指挥,除了在相持阶段的正面交锋外,在攻略时期,能否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刘邦入关的进军中,手下初始军队不足万人,而秦军在中原各个大城市都是有相当军事力量的。刘邦综合运用各种战法,避实击虚,一举攻下咸阳,这个业绩,也不是哪个一般的将领能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秦军主力章邯投降项羽是在前207年冬,而刘邦在前207年8月就已经突破了武关。在秦军主力还存时,能够沿途秦军瓦解,没有足够的军事压力,靠耍嘴皮子的说客可是做不到的。这个军事压力,除了当时还不强大的刘邦军队,还要有刘邦在战场上的威名。

碧落海之殇

碧落海之殇

这说法荒谬,没有谁刘邦也是一世雄主,照样得天下,广阔的胸襟与独步天下的驭人之术无人可比。

笑看庐州客

笑看庐州客

明确的说一个无能的人,是不可能开邦建国的,更不用说建立一个四百年的大一统王朝。

首先我们来说统帅值,整个秦末群雄里,论统帅值来说刘项是独一档,其它所有诸如吕泽、韩信、英布、彭越、龙且等人都差的太远;这里说的项不是单指项羽,而是项梁加上项羽一起,本来如果项梁不横死,刘邦要赢项氏叔侄很难,甚至项氏叔侄加一起的江东集团,要远远强过刘邦的丰沛集团。刘邦率领败军投靠借兵时,项梁对刘邦非常忌惮,项梁直接安排江东集团的二号人物,项羽带兵和刘邦一起行动,名义上是借兵支援,实际上就是对刘邦实行就近监视,如果刘邦的丰沛集团成长过快,项羽就会像后面干掉宋义一样干掉刘邦,这在当时是对刘邦来说是非常危急的。而同时期其它投靠过来的义军,项梁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归根结底项梁从和刘邦的接触上了解到,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一类人,就像后来的曹操和刘备一样,看对方就像是看镜子里的自己,和项梁关系最近的范增,无疑牢记了这一点,时刻关注刘邦动向,甚至后面在鸿门宴上,冒着和项羽决裂风险,也要动用“亚父”头衔让项羽杀刘邦。而刘邦在处理这个危及性命的问题上,采取了示之以弱的应对方式,和项羽结为异姓兄弟,等于是认项梁为叔父,对刘邦来说叫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叔叔,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但是为了生存壮大他没的选择。此后项梁也没有放松警惕,依然是项羽跟着刘邦一起行动。如果不是项梁横死,刘邦和他的丰沛集团就真的只能做闲散配角了。其实项梁死后,刘邦有一段时间是更加危险的,因为按照项梁的安排,这种特殊时期,应该马上干掉刘邦再回去接手江东武装集团,但是这时候楚怀王救了刘邦一命,楚怀王命令宋义去接手江东集团,让项羽失去了动手时机,只得马上回去稳定人心,从此刘邦如龙归大海,依楚怀王之约西进灭秦。而江东的项氏集团也因为项梁离去,失去了对丰沛集团的绝对优势。所以此后刘项两军相抗,都是只能对峙,谁也无法消灭对方,即便项羽彭城之战能消灭50万诸侯联军,也依然无法对刘邦的丰沛集团伤筋动骨。在统帅方面项羽虽然很强大,但是毕竟太过年轻了,少了二十来年岁月磨砺出的阅历。

其次看个人武力值,首先从刘邦和项羽的荥阳对峙来看,其实刘邦对项羽也是旗鼓相当,双方对峙两年半,谁也奈何不得谁,要不是刘邦把精兵强将派给韩信去抄项羽的后路,荥阳不一定能被项羽攻破,荥阳大战刚开始和中间环节,刘邦的精兵猛将基本都被韩信带走北伐了,如号称军功第一的曹参、骑兵战神灌婴、后来在汉朝北方大乱的陈豨等等,都在韩信军队中北伐赵燕齐去了,荥阳只有萧何发来的老弱病残和韩信灭魏的少量部队防御,将领这边只有一个樊哙在当时算大将,至于什么周勃、卢绾、夏侯婴只能用菜鸟形容,很难抵挡项羽大军。项羽方面经历了27个月的荥阳争夺战,也有薛公、曹咎2次全军覆没,后来逃离荥阳至垓下一路的损失也有不下十万,但上面两次失败都是出现项羽离开荥阳战场一线发生的。而这边荥阳失守,也是发生在刘邦出离开荥阳一线期间,当然有一次是被包围,然后金蝉脱壳纪信代死,但都是发生在刘邦精兵强将抄项羽后路期间,这里就综合说明了一件事,刘邦和项羽两人是独一档的,只有刘邦能防的住项羽,也只有项羽能顶的住刘邦,俩人中谁离开荥阳战线,对方基本上就能打破僵局。虽然刘邦在荥阳一直被项羽压制,但这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刘邦的精兵强将交给韩信和吕泽破魏赵、击燕齐,直扑楚都彭城,从战略上来说是完胜项羽的,所以项羽虽然一胜再胜,但最后后方失守军需粮饷难以为继,也只能走向垓下逃亡之路。如若此时项梁在荥阳对峙,项羽北出齐燕再破赵魏,楚汉之争就没刘邦什么事了;又或者项羽守荥阳,韩信还在楚军中,率军出击北方;说来说去项羽还是输在太年轻了,用人的阅历不够,一个二十多年轻人在大局上,完全被近五十的刘邦碾压。

最后我们再来从对手的评价来侧面佐证一下看,英布是无论是投靠项梁、还是巨鹿、甚至是反楚后的战绩来看,都在秦末那一批袅雄中是最拨尖的,他后来叛汉据史料记载,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故遂反。英布最先想到的是刘邦本人,然后才是韩信、彭越,说明在英布心里最怕的那个人还是刘邦,然后才韩彭等人,而英布见刘邦亲自带兵平叛,吓得匆匆打了几场败仗,就带着一百多人逃跑了。最后来说说宿敌项羽,垓下之战最后被追兵围杀中,亲自斩杀一人,而后对部下二十八骑说的那句“非战之罪”,表面上是说不是我们不能打,是敌人太狡猾,其实此时项羽已经决定以死明志了,这句话潜台词就说明了两层意思,其一便是抢天下像打个仗一样就好了;其二就是在内心深处对刘邦认输服输了,只是用个人武力说服麻弊自已。这才有了后面的乌江自刎,这其中固然有江东彭城已经被占领,项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但更加肯定的是,项羽有了即便过了乌江拉起人马,此生也再无法战胜刘邦的绝望心境。所以说英布是畏刘邦如虎,觉得老虎病了老了,自已可以去捋捋虎须了,没想到老虎还能跳能跑,吓的掉头就跑了;而项羽则是觉得自已,在两虎正面相争也被打残了,即便暂时逃离了,也觉得自已再也打不赢对方了,产生了难逃被围猎的绝望。而两种情况不论哪一种,都说明刘邦是一个下山猛虎,而绝不是史记中只会说“为之奈何”的病猫。

综上可见刘邦的军事能力,因为他的后人刘彻阉了一个名传千古的太史公,而被淹没在了史记中的文山字海里,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读,你还是会发现他那高悬于海面的峙岳丰碑。

米朵

米朵

刘邦是个高明战略家,韩信是个战术家。

wangy808

wangy808

刘邦的军事能力,从指挥作战水平说,低于韩信、项羽,略高于彭越、英布,比曹参、周勃等要高出许多。从谋略上讲,比不上张良、陈平,但仍然属于一流的水平。没有任何人光靠自己能夺取天下的,这个问题似乎是多余的。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刘邦的军事能力。

第一,刘邦的军事领悟力很高

刘邦在沛县发动起义后,连续击破秦军。这时,他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此人便是张良。张良肚子里是很有兵法韬略的,他精研一部《太公兵法》,造诣很深。张良跟别人谈论兵法时,别人都听得如坠云雾之中,因此他常恨没有知音。遇到刘邦后,别看刘邦没读过什么书,领悟力之高却是他人所难及。张良说《太公兵法》给刘邦听,刘邦一听就明白了,并能采纳他的计策。张良不禁叹服道:“沛公的才能,大概是上天所授予的吧。”

领悟兵法精义后,刘邦在砀县之战中,取得了起兵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在此役中,刘邦以寡击众,仅用三天便攻破砀县,收编了六千名秦军。他本来只有三千人的部队,一下子膨胀了两倍,人数达到九千人。这时正是反秦运动陷入低谷之时,秦将章邯屡屡击破东方义军,而刘邦则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实属不易。

第二,在反秦战争中,刘邦打过不少漂亮的战斗

在反秦战争中,起义军的头号强敌是章邯。当时章邯几乎所向无敌,但是刘邦与项梁联手,在东阿之战与濮阳之战中两败章邯。不久后,项梁派项羽、刘邦进攻定陶,未能攻克。两人遂转攻略雍丘,大获全胜,斩杀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

项梁死后,义军陷入低潮,章邯兵围巨鹿。为了打破僵局,楚政权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援巨鹿,一路出击关中。当时指挥西征关中的人,正是刘邦。刘邦在西征中取得一连串的胜利,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指挥员。从出发前不足一万人的部队,到夺取关中后,兵力达到十万之众,这也可以看出刘邦的组织领导能力。

第三,在楚汉战争中,除了项羽,西楚没人是刘邦的对手

在楚汉战争中,有一个有趣的事。刘邦遇到项羽,一般是要吃败仗。显然,刘邦的军事能力,与项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只要项羽不在,刘邦往往能够大胜。

比如说,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用兵于齐国,指挥多国盟军大进军,所向披靡,一下子就把项羽的老巢给端了。不过,项羽一回师,刘邦就溃败。之后,刘邦与项羽进入长期的战略相持,刘邦也找到对付项羽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在正面战场采取守势,在敌后战场采取破坏骚扰的攻势。这一战术非常有效,项羽被迫多次分兵对付敌后武工队,只要项羽一离开正面战场,刘邦马上反扑。比如成皋一战,刘邦乘项王不在,采取激将法,诱使楚将曹咎出战,一战而杀曹咎,夺成皋。

由上可见,刘邦虽然不如项羽,仍然是第一流的军事家。

第四,刘邦当皇帝后,仍然奋战在第一线

刘邦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当了皇帝后,还没一直奋战在第一线,这个十分不容易。在楚汉战争之后,刘邦还曾亲征臧荼、陈豨、英布等,他还御驾亲征,跟匈奴干上一仗。不过,刘邦还是有点倒霉,因为他又遇到一个军事天才,匈奴一代天骄冒顿单于,结果在白登山被围了七天七夜。

后人之所以忽略刘邦的军事才能,主要是与刘邦同时代的项羽、韩信、冒顿等人太光芒耀眼了,与这三位军事天才相比,刘邦略显逊色。韩信曾评论刘邦的军事才能,说他能带十万兵,其实这也是对刘邦军事才能的肯定。以纯军事角度看,能带十万兵,就是大将之才了。英布在起义造反前,认为能与自己抗衡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韩信、彭越与刘邦,韩信、彭越已死,就只剩下刘邦一人了。后来,刘邦亲征,英布果然被刘邦击败了。这也可以看出,刘邦的军事水平,是相当高的。

清清茶茶

清清茶茶

知人善任此乃王道! 真那样他也不可能当皇帝,必有你所不知之经历

rela123

rela123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