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上外出巡访如何证明自己的皇上身份?

提到的作品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铁齿铜牙纪晓岚

本书围绕清朝皇帝乾隆,大学士纪晓岚、户部尚书和珅三人的故事展开了一幕幕令人或忍俊不禁、或长吁短叹的悲喜剧。 乾隆微服私访,欲查自己的身世之迷,不料,却查出一桩桩贪赃枉法的事件,且看纪晓岚如何排除万难将...

邹静之

最新跟帖
顾炎武

顾炎武

喂,我身上从来不带银子,这个东西我瞧的上眼是给你面子,待会自然会有人给你结账!

放到古代如果有人这么跟你说话,那么你要认真掂量他的身份有多牛了。这是很多皇帝微服私访中,被影视作品套路惯了的桥段,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百谈不腻!

那么偏偏有那种有眼不识泰山的官员,怎么表明皇帝的身份了?皇帝的御用品就是最简单粗暴的身份证

皇帝的身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一无二体现在哪里?指的就是皇帝有的别人不能有,譬如:龙袍、玉玺、圣旨等。甚至包括特殊的发型、穿着、日用品等。例如: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康熙爷尽管巧妙的乔装打扮,掩饰自己的身份,可是很多善于投机的官员,通过康熙爷喜欢用的扇子就发现他特殊的身份。还有不认识的,那只能偷偷的掀起衣角漏出黄色的内衣,看到了么?尔等芝麻小官狗眼不识真龙?不需要天王盖地虎,他们也明白宝塔立刻镇河妖!

皇帝不在中南海,但是保镖必须有!

皇帝微服私访一定会带一些信得过的人贴身保护自己。譬如军机大臣和珅,那张猪头大耳朵的脸,没有认不认识。能让和大人俯首帖耳的只有皇上本人了吧?天高皇帝远,不认识,不熟悉人之常情,但是有个身份高,随时可以撑得住门面的保镖,就是最好的身份保证。关键时候亮一块腰牌,你懂的?具有标志性的人物陪同,是保障皇帝安全的最基本手段。想象朱元璋出门,假如旁边有人扛着绣春刀,来双标志性的飞鱼鞋,你要再不认识他,做事稍微含糊点,兄弟等着人头落地吧!

大部分微服私访,就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作秀,在任何时代都喜欢玩的手段。皇帝微服私访的目的是啥?深宫寂寞给谁呆的久了都会难受,皇帝也是人啊!尽管天下美人尽收怀中,山珍海味吃的腻歪,总有猎奇的想法在作怪。大部分皇帝微服私访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给无聊的生活增加点乐趣,或者出门耀武扬威,彰下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那么就需要有人做戏,想法子让皇帝满意!玩的开心,玩的舒服。最具备代表性的两位皇帝有:乾隆、杨广,这两哥们简直玩出花来,大修运河、宫殿、修建娱乐场所等。折腾的官员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唯一开心的就是民间的美女了,假如被皇帝看重,来个即兴的洞房,真的可以一飞冲天!

别做梦了,皇帝们有几个敢随便出去玩?

皇帝是古代最高危的职业之一,请不要质疑。当上皇帝的方式有三种:

■朝代更新,自己打天下

■继承先皇的位置

■谋权篡位

不管以哪种方式登上皇位,注定树敌无数。总有人惦记你的位置,总有不听话不和谐的人对着皇位虎视眈眈。请问,皇上,你敢随意出宫?遇到刺客还好,就怕有心人算计,刚刚出宫,皇位已经让别人坐了!另一种情况是,皇上真的很忙,这不是提皇帝们开脱。而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状态,全国上下有多少事情?每天早上开会,有的事还的来个应急会议。皇帝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因为只有他说了算!所以皇帝偷偷乔装出门,工作谁来干?有多大的权利就得付出相对的义务,这句话不是瞎扯的。至于那些不好好干皇帝的,哪里有胆子脱离保护系统?

好了不说了,皇帝微服私访不管任何时候都是一件不招人待解的事,他玩的开心了,实在没事找个妹纸祸害下,可是陪着的人跟着受罪,一天到晚装的真累,呔!有刺客!!!兄弟,这把剑挡还是不挡?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gone withwind

gone withwind

古人真有也好,现代人编的也好,那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的三德子太监演的脱了裤子没蛋蛋的太监说谁是皇帝谁就是。基本没跑了!

赵亮06

赵亮06

其实这个在真实的历史上基本上不会存在的,古代皇帝身份尊贵,就连紫禁城也不会出去多少,可以这么说,皇上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皇城中度过的。

而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由于安全问题,其次皇上在平民百姓心目中应该是神一般的角色,神能够平平常常就见到吗?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而皇帝一旦出宫就会被一众大臣给进谏。而外出巡访这种如何证明自己是皇上呢?

其一,皇上外出一般都是公开外出,都有禁军跟随当然这种情况下也就不需要证明自己的皇帝身份,那么倘若真的像电视剧中那样,皇帝微服私访如何证明身份呢?这个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我们也只能自己猜测了。

首先皇帝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表明自己的身份,自然是遇到了不能解决的事情,这种情况出现就比较罕见了,皇帝出行自然是带足了钱和高手的,而世上也没有那么多嚣张并且有势力的纨绔子弟去招惹这样一行人,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地头蛇一般也是不会惹强龙的,当皇帝一行人出行出手阔绰的时候,一般很少会有人去招惹他的时候,而就算起了冲突,需要官府帮助的时候,这时候只要拿出一块腰牌,亦或是一道圣旨来,当地父母官首先想到的必然不是这个东西的真假,而是想尽方法让万岁爷高兴,因为机会只有一次,脑袋也只有一个。而当然冒充皇帝也是几乎不会有人去做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皇权时代,先不说见过皇上的人有几个,以皇帝神一般的地位,有几个人敢去冒充皇上。所以说要表明自己身份其实很容易。

那么皇帝会拿哪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呢?首先龙袍肯定是会穿上一件的,裹在里面的衣服上绣着龙,这衣服的工艺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冒充的,所以这一件衣服肯定是能够证明的。除了衣服还会带一些什么东西呢?我觉得圣旨总要带上几张吧,作为基层干部最容易见到圣旨,备上一两件,然后就是兵符了,古代军队需要兵符才能调兵,而当带着兵符和圣旨,那么就可以随意调动军队了,所以皇帝自然身份也就有了证明,安全也有了保障。

菲菲爱

菲菲爱

在古代历代皇帝都有微访私服的一个习惯,也就是外出巡访。这也是古代皇帝体察民情与普通老百姓近身交接经历的一个过程,换作现在的一句话来讲就是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小则半个月多则三个月亦或者半年。

外出巡访不仅仅是皇帝放松的一个方式而且还是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的一个最贴切最真实最重要的一个方式。但是皇帝一旦离开了皇宫穿上平民的衣服后还是否会有人认出他是皇帝或者说他如何证明自己是皇上?

“最近重温了一遍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的康熙每次到了紧要关头都能摇身一变,变为皇上,而且仅凭一身龙袍而已。请问古代皇上若是离开了皇宫,如何证明自己是皇上呢?”此为题主问题描述

皇帝微服出巡,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于民间,而是朝堂。权力真空,一些人就蠢蠢欲动了,并非一定是权臣篡位,另立个太子爷也是可行的,与此配合的剧情是皇帝私访出了意外。同样,皇帝到民间,带护卫人数过多,也就会暴露了。带的人少,很可能先被赃官恶霸给欺负了,甚至弄死。极个别的私访,无非是皇帝到了某处视察,化妆到街上溜达一下,但很可能整条街都是演员了。一些史籍记载如汉武帝,宋太祖,明宣宗都有类似的经历。

微服私访,不得不提到一个明朝的皇帝叫朱厚照,他喜欢自称自己是大将军,要好几次出关都被拦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不需要证明,因为那些高级的将领是认识他的,所以最后他不得不把那个将军换掉才出了关。当然一般皇帝出游需要太子监国,皇帝出去的前提是自己对所有的政权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会旁落的情况下,那样才会出去。

这就要说到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乾隆六下江南了,乾隆就有点牛了,明摆着我就是去玩的,一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优哉游哉的哪有时间去管百姓死活,曾经有一省巡抚不堪其扰,又为百姓不堪重负而上奏乾隆,乾隆一怒之下就让其罢官回家,乾隆帝是中国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下江南既可游玩又可寻花问柳,更保养江南名伶,经常半夜换装上岸消遣。

但是有很多皇帝私访都是为了去体察民情,看看民间疾苦,体会百姓生活,每当遇到不平之事都会挺身而出,但是人家不知道你的来历,再说了,自己又不方便透露,那怎么办呢?只有被别人压着,这时候,即便是天子。皇帝也都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了!

这时候皇帝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其实很多地方官都是没有见过皇帝的,更不要提平民百姓了。所以皇帝在私访的时候,都会带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印玺,印章,服饰以及皇帝特有的信物,这些在现代都是随地可见的东西,但是封建社会别说是冒充皇帝,就是私造皇家器物也是谋反的大罪,所以能拿出这些东西的,基本上就是真皇帝了。大家一看必然就知道真假

康熙微服私访一剧中,康熙微服私访身边离不了三德子、法印、宜妃等随行人员,《铁齿铜牙纪晓岚》一剧中乾隆身边离不了和坤、纪晓岚二人,每到关键时刻,随行人员总能亮出证明自身尊贵身份的证物,再进一步帮皇上证明其身份。甚至于像和坤这样的朝廷吏部尚书,走到哪里在当地的地方官眼中就是一个“万能通行证”。

像康熙微服私访记那样的故事也只会出在影视剧中,皇帝系一国之君,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生基本都在皇宫内院度过,就算出行也是浩浩荡荡的随行护驾人员。清代以前皇帝出宫也大部分就是在皇城郊区视察巡游一番,同百姓说说话而已。

〆﹏粉妆ル︶

〆﹏粉妆ル︶

谢谢邀请。

这里的古代皇上外出巡访我想指的是影视剧中的微服私访吧。

真实史料记载中的如康熙出巡和乾隆六下江南等都是随行人员众多,天子銮仪等一点儿也不含糊的,所到之处地方官提前都做了高规格接待准备的,如山西晋城皇城相府就是康熙朝大学士陈廷敬为迎接康熙驾临为康熙准备的行官,《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也有描写贾府接驾的情节,赵嬷嬷与凤姐有一段对话:“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可见,皇上出巡规格礼仪之繁盛,这种情况下,皇上是不用自证身份的。

那么,我们看一下影视剧中皇帝出巡微服私访时的情景。我们拿大家耳熟能详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铁齿铜牙纪晓岚》来说康熙和乾隆微服私访如何自证皇帝身份。

第一种方法:随行人员帮皇帝证明身份,如康熙微服私访一剧中,康熙微服私访身边离不了三德子、法印、宜妃等随行人员,《铁齿铜牙纪晓岚》一剧中乾隆身边离不了和坤、纪晓岚二人,每到关键时刻,随行人员总能亮出证明自身尊贵身份的证物,再进一步帮皇上证明其身份。甚至于像和坤这样的朝廷吏部尚书,走到哪里在当地的地方官眼中就是一个“万能通行证”。

第二种方法:皇上在需要自证身份时用玉玺、尚方宝剑、皇冠皇袍等来证明身份,便于调动地方官府人员,及时恩断裁决冤案灾情。

影视剧毕竟是文艺创作,剧中皇帝微服出巡是必要的,皇帝本人往往是才思敏捷,见微知著的,也是身负绝世武学,锐不可当的,是既能飞跃九霄,行云布雨,也能隐于街市,兴利除弊的人间主宰,至于回到现实史学中,皇帝往往并没有那么自在,如明崇祯帝之流,甘苦自知。

teaaet

teaaet

首先说古代皇帝微服私访的情况非常非常少,基本都是公开的出巡,电视剧只是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而演义的故事。具体回答题主的问题如下:

⒈皇帝正式出巡

以清代为例,皇帝无论是去祭陵、礼佛、巡视地方等,都会事前指定一名亲王来做总理事务行营王大臣,负责安排筹划出巡的各种事务。仪銮卫要提供皇帝出巡的仪仗及车架等,提前知会沿途各省督抚及地方官,这些地方官员还要修御道,建行宫,提供各种进贡物品等,更要调集兵马负责巡视过程中外围的安全保卫等迎驾工作,一般皇帝出巡都是上万人的队伍,所以,皇帝正常出巡是不需要证明身份的。

⒉皇帝微服出巡

大家电视剧看多了,特别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不要当真。正常来讲皇帝微服巡访本就少之又少,更不太可能去太远的地方。一般来说,京城附近还是可能的,当然在正式出巡过程中,也有可能短暂离开行宫去附近微服巡访,但实际上不会碰到需要证明自己是皇帝的情况。皇帝即使微服私访,身边也会有大批着便装的侍卫保护,绝对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简直是开玩笑嘛。如果说碰到危险,首先侍卫会及时保护皇帝离开,而不是量明身份。

综上所述,皇帝在微服巡访的时候,其实不需要量明身份,就算需要也有很多办法,如陪同的人员里肯定会有朝中的官员或者皇宫的侍卫,这些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比如腰牌、印章、圣旨等等。


爱在千年梦

爱在千年梦

随身佩戴的皇家物品

枫maple

枫maple

我们认知里皇帝会微服出访,都是受到了电视等艺术创作的影响,其实在古代,皇帝几乎不可能会微服出访,体察民间疾苦的。

最受追捧的此类电视剧当首推康熙微服私访记,那真是陪伴了纵横的整个童年乃至青少年时代,历史上康熙确实喜欢全国各地的巡视,也确实去过许多地方,历史有明确记载的,康熙曾三次东巡,到东北拜谒祖先;三次西巡,考察山西、陕西一带;六次南巡,在江南逗留许久;北巡的次数就特别多了,因为避暑、围猎的缘故,康熙经常去河北一带,当然也有专程的北方地区的考察;天子脚下的京畿之地康熙考察民情的巡视之地,除此之外,康熙还去过五台山五次,进香之余,也是为了考察地方,但都不是微服出访的!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谕大学士、学士······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

满清入关后,礼仪宗法大多延续明制,可以说清政府是推崇宋明的治国经略的,但是康熙在提到赵匡胤、朱元璋微服出访时却很排斥,认为他们这是借微服出访,故意张扬于外,来震慑官员遵纪守法,自己万万不会这么做,这段话是康熙晚年时的自白,可见他之前出巡都不是微服出访。

史料记载最多康熙六次南巡,都是护卫前呼后拥、所到之处也是官员迎送,且按照每日的行程,地方官员都要提前在康熙晚上将要落脚的地方修建行宫,保证皇帝旅途愉快,虽然康熙说不要劳民伤财,可是谁也不敢怠慢,修建的简单万一塌了漏了,脑袋就搬家了,于是沿路一座座价值不菲的行宫兴建起来,这样倒是方便康熙以后出行的住宿,只是挥霍了不少民脂民膏啊!

康熙也否认了微服私访的必要性,他曾说过”举国臣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因为多次出巡,地方官民大多都知道了康熙的长相,所以微服私访根本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他认为要想了解民间疾苦,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微服私访,而是通过散落各地的心腹臣子及眼线的密折去了解各地情况。

之后的皇帝基本都遵循康熙的教诲,利用密折制度了解地方情况,像雍正在位十几年就是夜以继日的批奏折,也鲜少再有皇帝出巡,当然除了喜欢效仿爷爷的乾隆。乾隆也六次下江南,不过旅游的嫌疑比公干高多了,劳民伤财,排面十足,更绝非是微服私访了!

话说回来,即使真有皇帝一时兴起微服私访,身边也得带着亲信大臣、近身侍卫,以及能证明身份印章、玉佩、令牌等御用之物,一国之君身系天下,决不能以身犯险,必须得保证人身安全,关键时刻还得分分钟证明皇帝身份。

冰蓝一

冰蓝一

无需掩饰,不需低调。

清朝没有一个皇帝真正微服私访过,民间所谓的私访,完全是戏说。就算是场面最大的像康熙、乾隆这爷俩儿的六次下江南,也只是外出巡幸而已,算不上微服私访,充其量是“官服公访”。

康熙素来反对微服私访,认为这是“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事实上,一个皇帝“微服私访”的成本是很高的,并非是像电视剧中那样,带个和尚、带个太监、带个丫鬟,轻装上阵说走就走那么简单。

大风光大排场

皇帝是九五至尊,身份极其尊贵,出行也就不能像一个小老百姓那样随意,必须要大张旗鼓、前呼后拥,要多高调就弄多高调。什么响器锣鼓、喇叭羌笛,全部给我吹起来!就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帝!

像女人、太监、御厨、太医、王公大臣这些日常必需品什么的都是必带的,皇帝虽然不在宫中,但还有的都得样样不少。

要说排场最大的的非大明湖畔的乾隆莫属了,乾隆六下江南,排场一次比一次大。史书记载,乾隆每次出行,至少都会带2000多名随从,这些随从每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的,后面还有很多装纪念品的牛车、骡车紧跟其后;在过长江时,乾隆坐着长10米高7米多的大船,有3000多人为宝船拉纤;所到之处,必建行宫,怎么豪华怎么来。

还有,皇帝出行前,会事前发出告示知会一下所去地的地方官员,让他们事先做好准备,迎接龙辇。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派农民没日没夜的修路,架桥,盖行宫,还强迫农民交出耕地的牛羊满足皇帝的口福。

这排场,还用证明身份吗?就是杨广也自愧不如呀。



我的影子

我的影子

銮仪。古代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什么级品对应什么出行仪仗规格。

cathybear

cathybear

不是带有私下的兵马接应,就是大张旗鼓的显示~就连现在21世纪比较民主的各大国家领导出访,等都是前呼后拥一大群,在古代,等级与剥削压迫更为严重的社会,你觉得,皇帝不会害怕吗

鱼儿弯弯mandy

鱼儿弯弯mandy

要说微服出巡的次数,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称第二,其他皇帝没人敢称第一,大臣为了阻止他,在京城下令:若是没有官府文书,就说自己是皇帝扰民的,一律严惩。

朱厚照确实非常喜欢微服出巡,但是他的出巡并不是为了体察民间真相,而是为了给自己找乐子,找女人呢,正因为如此,朱厚照英年早逝,才活了31岁,就嗝儿屁了。

朱厚照原本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也算是独子,因为老二中途没了,小时候的他聪明、又好学,但是继位后反而越发变得荒唐起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朱厚照到底有多荒唐。

宦官刘瑾引诱朱厚照贪图享乐

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因为明朝宦官的势力变得特别的大,大到可以与文武大臣拍板子的地步。

公元1505年,年仅15岁的朱厚照继承帝位,次年改国号为正德元年。朱厚照继位后的第四个月,他就厌倦了当皇帝这份工作,每天有批不完的奏折、议不完的国家大事。

还没做出什么政绩来呢,朱厚照就想要行使皇帝该有的特权,并且身边还有一堆想要讨好他的人,巴不得他顾着玩。

朱厚照有一个特别信任的太监——刘瑾。刘瑾是朱厚照还是太子,在东宫时期就陪伴他的人物,明孝宗在的时候,这些宦官表现得乖巧,只是带着朱厚照在宫里玩些小孩子玩的东西,小孩子贪玩嘛,无伤大雅,也是天性。

但是当东宫太子变成天子以后,以刘瑾为首的这些宦官,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和权势,又碍于他们不能上朝议政,于是只能想一些歪路子,诱惑年少没有自制力的朱厚照。

而刘瑾给朱厚照提供的乐子,就是外出游玩,对于一个在宫里长大的孩子,外面的一个路边摊都能让他乐得不行,朱厚照喜欢骑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经常跑去围场狩猎,也还算是正常,但是随着时间长了,骑射就没有意思了,就开始越来越离谱。

朱厚照外出游玩也就罢了,他还特别像一个强盗流氓,经常去百姓家里打探,要是有长得好看的姑娘,他就会强迫别人作陪,还要把人家带回宫中。

有一次朱厚照外出游玩的时候,看上了一个小店铺老板的妹妹风儿,于是他就提出要封风儿为皇妃,还要给老板封一个官,可惜的是在回京的途中,不知什么原因,风儿居然嗝儿屁了,朱厚照还悲痛了很久。

又过了没多久,“悲痛”的朱厚照又出宫找乐子,又看上了一个姓刘的女孩,于是马上带回宫中册封为妃,忘记了痛失风儿的悲伤。

就是因为如此,永平知府毛思义才颁布告示:今后凡是没有官府文书,谁敢妄称皇上驾到,解雇扰民的,一律严惩不贷。

毛思义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约束朱厚照,二是挽回皇家颜面,但是朱厚照不但不领情,还生气地将毛思义吃了牢饭。

朱厚照时期,明朝政治还算清明,他爹给他留下了很多忠诚能干的大臣,譬如大学士刘健,他曾经上书给朱厚照,给他提要求:

一、无单骑驰驱,出入宫禁;二、无频幸监局(内官太监办事机构),泛舟海子(京郊游览胜地之一);三、无事鹰犬弹射;四、无纳办侍进献饮膳。


当时的刘健是顾命大臣,朱厚照也不得不听,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太监刘瑾“为君分忧”的建议下,朱厚照做出了更出格的事情。

刘瑾为了解朱厚照不能外出的烦恼,于是干脆在宫里模仿街上的样子,建了很多店铺,让宫里的太监宫女扮演街上的人,朱厚照扮演富商,在“街上”游玩取了,后来又模仿起了妓院,让宫女们扮做粉头,他挨家去听曲、看跳舞、淫乐... ...

大臣看到这种情况,更加生气,于是上书请求惩罚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刘健还以告老还乡做威胁,但是朱厚照居然不在意,直接批准了刘健的辞职申请。

在那以后,群臣无首,于是刘瑾等人更加肆无忌惮,直接在宫内设立了“豹房”,里面藏有很多乐户、美女,供朱厚照享乐。

朱厚照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皇帝,全然不顾大臣劝阻,一年之中居然又四次光明正大的外出巡游。正德十六年,朱厚照死在了自己建造的豹房之中。

古代皇帝出游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前面给大家说了历史上最爱外出巡游的皇帝,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皇帝外出巡游的其他事情。

1、皇帝外出巡游的类型

皇宫是皇帝从小生活和长大的地方,因此在它出呢岗位皇帝以后,是不能擅自出宫的,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一是保证皇权神圣性、神秘性、最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二是出于节约资金的考虑,因为皇帝正式出巡的话,阵仗是非常大,数不清的仪仗队、还要后宫大臣跟随,这一路的开销都是惊人的,我们看看乾隆就知道了,下过好几次江南,哪一次不是大臣跟着、后宫跟着、侍卫无数。

三是避免扰民,皇帝在乎名声,要是他出来当地官员一定会搞大阵仗迎接,这样百姓生活肯定会受影响,皇帝也怕民众埋怨。

四是皇宫的规矩,自古以来,皇家的规矩都是皇帝、嫔妃不得擅自出宫。

但是有时候皇帝也不得不出宫,譬如下面几种情况:

御驾亲征、考察民情、出宫吊唁(很少有人有这个殊荣)。

2、皇帝外出证明自己的身份的方法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皇帝外出微服出巡,不可能只有他自己和身边的太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身份证,应该是在唐朝出现,那就是鱼符,上面刻有姓名、官职信息,但是也仅仅是官员身份的证明而已,后来随着进一步发展,又出现不同品级的人用不同的材料来雕刻。

三品以上用黄金雕刻、五品以上用白银,五品以下则使用黄铜雕刻,但是这些东西都是针对官员的,普通人和皇帝都是没有的。

皇帝其实没有什么能够证明他身份的东西,碰到不认识的陌生人,一切的玉佩、黄马褂等这些象征皇帝身份的东西,都会认为是伪造。

前面我们说到朱厚照的时候,提到了官府文书,其实在关键时候,官府颁发的官府文书才是皇帝身份最有利的证明。

所以要是皇帝要微服出巡,是不可能做到密不透风的,就算是极少数人知道,那至少宫内宫外都是有几个人知道的,而且皇帝微服出巡,看似只有几个人,实际上周围有数不清的侍卫,暗中保护。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电视剧只是电视剧,其中情节只是为了剧情发展和迎合观众口味而已。关于皇帝微服出巡这件事,大家一定要明白,皇帝出巡一定是有人知道的,周边一定会有很多暗卫保护,哪怕朱厚照外出找乐子,身边也是带了很多暗卫的。

倘若有哪个皇帝,胆子大到带着1、2个侍卫太监就出门的话,先不说他能不能出去,要是想法子出去了,那千万别让皇亲国戚或者大臣知道,否则趁机夺你皇位你就自己偷着哭吧。

swiss_becca

swiss_becca

十多年前,康熙微服私访记才上映时非常火爆,现在我有空还会再去看看,这部电视剧也让我们对古代皇帝私下的生活产生了很多疑问,就比如不止一次康熙皇帝在私访的过程中遇到危险,也不乏有刺客反贼想刺杀他,在古代没有电视媒体,没有照片,没有网络的背景下,地方一些靠捐官买官的人,普通百姓根本就没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当皇帝在外巡访时,遇到危险了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我们先说一下,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故事基本都是杜撰出来的,康熙年间,天下初定,皇帝时不时就跑出去私访,纵使康熙皇帝再有本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时,那个位子上坐的人就不是他了,所以古代皇帝出巡,一般都会在天下稳定后,让太子监国,自己才有机会出去巡访,康熙皇帝也曾经六次到江南巡访,也去视察过蒙古各部,在带领皇室成员到木兰围场狩猎时,就会让胤礽监国,这些都属于官方正式出去巡访,要到远一些的地方去私访,这情况很少会发生,一般只能到路程较短的京师周边私访。

说道外出巡访,乾隆皇帝可能是出巡次数最多的皇帝了,执政六十年,出巡了一百五十多次,像六下江南这种正式巡访,一般几个月前就会制定好计划,然后巡访之处的官员就需要开始修建行宫,阵仗一点不低调,随行人员少则上千人,多则上万人,这些随行官员,宫人便是皇帝身份的最好象征,并且省级以上主管官员像巡抚,总督都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他们在巡访的时候也要负责招待皇帝,陪同皇帝到地方州县视察,这样也就避免了一些地方小吏不认识皇帝的尴尬。顺带一提,对于地方官而言,皇帝出访巡游到治下的州府,如果接待好,平时为官也还算清廉,那么基本上升职的机会也就到了。

我们也知道,这种阵仗弄得很大的巡访,通常情况下是看不出一些地区真实存在的问题,一些勤政的皇帝也知道有这个弊端,所以才需要私访,但是毕竟皇帝是一国之君,在康熙微服私访记有一集上面就写康熙一个人独自私访去,身边的仆人也没带,这一段肯定就是瞎编的,皇帝一个人出去私访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再少也会装扮称大户人家,带上十余个随从的,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虽然传统文化强调统治者要爱民,但是王位和百姓谁更重要呢?所以不要幻想皇帝体恤民情,连自己的安全都不顾了。

这些十余个和皇帝一同出巡的随从,除了要照顾皇帝起居生活之外,他们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的功夫好手,由御前侍卫组成,要负责确保皇帝的生命安全,就比如清朝皇帝的侍卫就分为了一到四等侍卫和蓝翎侍卫,一等侍卫正三品,蓝翎侍卫正六品,在清朝总督,巡抚也才正二品,这些侍卫身上就携带有证明身份的证件,令牌。所以皇帝也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身份无法证明。

除此之外,皇帝本身也会携带一些东西出去巡访的,就比如玉玺,虽然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时契丹南下就丢失了,但是后来的皇帝仍然是有一方发布政令的大印,这块大印也象征着皇帝的权利,是不可能交给别人保管的,所以皇帝通常在出巡时,都会随身携带大印,这个是没有人敢造假的,另外随行时,一般在携带的衣物中也是会有一件龙袍的,毕竟要准备在特殊情况穿着,这些都是皇帝身份独一无二的证明。所以皇帝外出巡访时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不困难。

木头

木头

首先告诉我历史上有皇帝微服私访吗?有记载的秦始皇出巡,随炀帝出巡都很热闹,用得着证明自己是皇帝吗?

linxiuyan

linxiuyan

说到古代的皇帝们其实他们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说坐拥天下吧,有的皇帝还经常的微服私访,到处出巡呢,但是有的时候总有一些意外的,那就是有的皇帝出巡难道不会遇到危险吗?

如果遇到了危险皇帝们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皇帝的呢?

在各种影视作品与演义小说中,我们习惯于皇帝微服私访的情节,那么真的有皇帝微服私访一说吗?有的话那又怎么证明自己的皇帝身份呢?

康熙微服私访记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皇帝扮成普通老百姓一样微服私访到民间体察民情,遇到为非作歹、贪赃枉法的官员,随即亮出皇帝身份惩凶除恶,老百姓交口称赞。

但是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这样的情节只会出在影视剧中。

在清以前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都有过微服私访的记录,但是也仅仅是了解京郊的农民收成,同百姓说说话。

清朝微服私访的皇帝就不提了,信以为真的,都是被影视剧“毒害”的,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只是人们茶余饭后杜撰出来的一些谈资而已。

康熙微服私访可以说是巡察,也叫南巡。当然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服私访,而是一出行几千上万人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的。还要带着妃子、皇子、大臣、侍卫,沿途没到一个地方之前邸报都已到达地方,让地方官员做好接待与安保工作,这无疑根本不需要证明皇帝的身份,谁会大摇大摆的这样去冒诛九族的罪名去顶替皇帝呢?

康熙南巡更多的是查看黄河水患,解决黄河水患决堤问题,下江南拉拢江南文人,更多的带有直接的目的性。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游玩,也不是为了为民申冤。普通百姓连见一面的机会也没有,怎么让皇帝去伸张正义?

再有一个就是比较熟悉的乾隆六下江南了,乾隆就有点牛了,明摆着我就是去玩的,一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悠哉悠哉的哪有时间去管百姓死活。曾经有一省巡抚不堪其扰又为百姓不堪重负而上奏乾隆,乾隆一怒之下让其罢官回家。乾隆帝是中国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下江南既可游玩又可寻花问柳,更包养江南名伶,经常半夜换便装上岸消遣。

皇后乌拉那拉氏(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劝谏更是被剥夺皇后位,皇后更削发明志,最后郁郁而终。对于这样一位皇帝你能指望像影视剧中那样为民做主吗?

皇帝微服私访能证明皇帝身份的有印玺、印章、服饰以及皇帝特有的信物。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些可以有人假冒这些不可信,在封建社会假冒皇帝什么罪名,诛九族的大罪,而且皇帝印玺都是上好的和田玉以及其他珍贵玉石雕刻而成,其中乾隆皇帝的田黄三链章更是其中佼佼者。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不便更是认玺不认人。

Baciare

Baciare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