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用银针试毒,在现实中可行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alex_xue
两位大侠面对一桌子酒菜,准备饮酒。其中一位大侠偷偷用银针插到酒里,结果悍然发现银针变黑了。当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喝到:“我拿你当兄弟,你居然在酒里下毒害我。”
一位少侠和一位女侠在酒家里准备吃饭。女侠从头摘下一根银钗,往烧鸡里一插,拔出来一看,银钗变黑了。女侠便对少侠说道:“师兄,这菜里有毒,这是一家黑店,我们要小心。
上面都是武侠片中经常出现的经典桥段。那么用银针试毒靠谱么。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银针为什么会变黑。
银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金属,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全世界在过去都把银做为钱币。
银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中,有这一种。
银离子可以和硫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硫化银,而硫化银是黑色,这同时也是银针试毒变成黑色的原因。
于是我们知道银针试毒变黑的原理是银针可以检测出硫离子,那么硫离子可以代表东西有毒么。
在古代,有砒霜就有硫离子。饭菜里有砒霜就一定有硫离子,就能让银针变黑。
砒霜是什么,是三氧化二砷。看到这里有人就奇怪了,三氧化二砷里没有硫离子啊。
我们来看一下古代是怎么制备砒霜的。砒霜的原料是砷黄铁矿,一种铁的硫砷化物。然后放一口锅,在锅里高温蒸砷黄铁矿,锅上放一个盖子。蒸过东西的人都知道,锅里会冒气,气体碰到锅盖会化成水滴。而蒸的是砷黄铁矿时,锅盖上会凝结成一层霜,这层霜就是砒霜。也因为象霜一样,所以被叫做砒霜。
从这个制备方法可以轻易的看出,制备出的砒霜肯定会含有杂质硫。所以当这种砒霜被下到饭菜里,就会被银针检测出硫离子,这还是杂质做的不行啊。
经过上面的原理介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银针试毒不靠谱。
一, 银针试毒适用范围太小
银针试毒只能检测砒霜,毒药又不是只有砒霜一种。比如著名的鹤顶红,含笑半步癫等,都试不出来。
二, 银针变黑不等于有砒霜
砒霜里有杂质硫,而有硫不等于有砒霜。鸡蛋里也含有硫。中学课本是怎么描写硫化氢的气味,一种含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总不能说鸡蛋也有毒吧。
三, 其实银针接触砒霜未必会变黑
前面说过是银离子可以和硫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硫化银。什么是离子,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银针的主要成本是银,银不是离子。银针的表面会有一些氧化银,氧化银里的银是银离子。
硫化银的制备的方法有三种。
1.在90~100℃条件下,将氧化银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银,当有水气存在时,Ag2SO4也能被过量硫转化为硫化银。
2.将硫代硫酸钠与氧化银、硝酸银等可溶性银盐反应,可得硫化银。
3.将可溶性银盐与可溶性硫化物反应,制得硫化银。
iloveavril
影视剧里面三大定律同学们相信早已烂熟于心:一、带上面纱就认不出来;二、情侣分手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三、就是银针可以试毒且百发百中!
当然这都是影视剧嘛,你要是搬到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现代生活中来,你分分钟会被打死你信不。
银针能否试毒?银针能否试毒?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我们可是爱亲自动手的小行家啊!
首先,早餐一个鸡蛋!面对妈妈给你的加餐,你掏出银针来一试!针尖变黑,你大喝一声,有毒!母亲大人铁定就把你当场打死了,看来不是鸡蛋有毒,而是银针试毒这招有毒。
再换一个模拟场景,你跑完半马,口渴难耐,随身掏出一瓶——百草枯——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这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是国内目前误食至死报道最广泛的一种农药。且拿银针一试,针尖并无异样,你脸上露出坦然微笑后放下悬着的心后一饮而尽——解渴!一小时后——卒。
同学们,还要继续吗?为什么一个好好的鸡蛋银针显示变化,而一瓶致命的农药银针却告诉你安全呢?
这其中蕴藏了什么秘密?
幸运的古人秘密就隐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当时的毒药种类比较单一,居家必备的杀人良药不是含笑半步癫而是——砒霜。
砒霜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但由于当时的生产条件较为原始,提纯工艺不精,所以制出的砒霜通常是掺了硫化砷等杂质的混合物,呈红色,故砒霜也被隐晦的称为“鹤顶红”。
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也就是存在硫化物杂质的情况下,才会和金属银发生化学反应,二者生成硫化银(Ag2S)—— 一种不溶于水的灰黑色粉末——让银针变黑。
所以说,这银针试毒,越往现代走,应用面就越窄。现代谁还执着于银针试毒,那试出的不是毒,而是他的智商而已。
结语现代随着化工行业的高度发达,有毒物质大量丰富,大家要预防中毒现象发生,只有一个好办法——瞪大眼睛看说明书!
当然,成瘾性的毒品之类,更是犯罪分子常用的侵犯女孩子的秘密武器,唯一可以杜绝这种危险的,就是别去酒吧或者舞厅这种地方啦。真要去,也必须带家长!你带根银针,那是发生意外后,后悔不已时扎自己用的。
我是猫先生,欢迎关注,感谢阅读。
逍遥欧洲的sissi
银针试毒不太靠谱吧,可能对砒霜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