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还有其他的优秀小说著作,四大名著为什么是那四部?
qan0032003
看过道藏之后,觉得小说真心只是打发时间而已。。
瑕儿公子
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其中红楼梦水平最高,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有官场,经济,人物描写一千多人,各有不同,从不重复,建筑,花卉,园林,山水,美食,中药,文学,诗词,佛道教等。
火热的少年囧
文史不分家,除了文学性,还最重要的是它们都与王朝更替有关,服务于当政者,文学从来不是独立的分支。
一路海风
四大名著很惭愧,我只读过红楼梦的原文,所以我只能以红楼梦来做例子说它的优秀。
红楼梦在初次读的时候会定义为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但读了各种版本以后,你才发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其实是与时政有关,双悬日月照乾坤是否可以理解为隐射当时两股政治斗争?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准备的棺材怎么会用给了一个包衣奴才世家媳妇?作者写的太隐晦,写的让人想去琢磨作者的真实意图。
再说贾宝玉的爱情。薛宝钗是世人都爱的美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林黛玉是个耍小性,品味不俗的才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史湘云更是个性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的知性美。
在这本书里,人物形象十分有特色,百看不厌。每个人看也都有不同的观点,可能这就是经典的理由。
虚あ渺
中国文化中喜欢四这个数字,凡是和四沾边的都能大红,比如四大天王,四大名旦。但是四大名著和西游,三国,水浒,红楼联系到一块的历史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长,比四大天王早不了几年。
四大名著这个说法大约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真正流行开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也就是说四大名著的说法其实比九零后略长而已。
不过四大这个提法由来已久,明朝就有四大奇书一说,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加上《金瓶梅》被称为四大奇书,三国说江山,水浒写草莽,西游道神魔,金瓶言市井。
四大奇书的说法是冯梦龙提出的,最接近四大名著。
不过关于四大的说法却不是只有冯梦龙这一种排列组合,王世贞曾经提出宇宙四大奇书的,这四大奇书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历史哲学江湖闺阁,这种排名也挺奇的。
后来金圣叹注六才子书,《水浒传》赫然在列,但是其他几部名著不入金才子法眼,金圣叹对《水浒传》爱的发狂,不但注释,还亲自动手把100回本的水浒传改成了70回本,梁山好汉投降朝廷,然后被奸臣玩弄,下场凄惨,魂归蓼儿洼的故事统统被他给斩去了,只到梁山英雄排座次就结束了。
现在的《水浒传》三个版本中,金本也是很重要的一版。
到了民国时候,胡适提出的四部“吾国第一流小说”里没有《三国演义》,替换成了《儒林外史》,这四部就变成了《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长冯雪峰提出的四项出版计划,三国,西游,水浒,红楼才第一次集体出场亮相,后来这四部书在几十年里无数次再版,成了销量长虹的古典名著。
到了1971年沈从文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如今年能度过夏秋三关,到四史印出发行时,和传说廿八种旧书解禁中《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四大著作,为加点新注解供编注参考,倒比较近于实事求是。
四部书还没有封神成四大名著,但是已经很接近了,四大著作和四大名著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地位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四大著作的武力值相当于至尊宝,而四大名著的则相当于戴上紧箍咒的至尊宝。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之间,没有什么可读的书,这四本是人们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文学类书籍,这四本小说自然被反复阅读,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由于群众基础雄厚到了80年代,四大名著提法自然水到渠成,而到了九十年代,出版业空前发达,四大名著作为已经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IP被出版社捆绑销售,对于商家来说卖一本和卖四本的利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也愿意对四大名著这提法推波助澜。
所以四大名著这个词其实比打鸡血出现的还要晚,至于为啥是这四部,因为前三部比较接地气,经过数百年口口相传的打磨然后成书,故事性趣味性十足。
而《红楼梦》是最不接地气的,也因而打败了《儒林外史》等小说,看看封建贵族的小姐公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奢靡,这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前三大名著让我们脚踏实地,啃着窝窝头也能笑出眼泪,《红楼梦》则是我们啃窝窝头时仰望的那片星空,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感觉很美好。
================
文:薛白袍
欢迎讨论,欢迎点赞,谢谢关注
宇宙无敌no
因为,作品的塑造的场景之宏大,鞭批判社会人心之深刻,文字结构之严谨,文学造诣之高明。
carcass
古代也还有其他的优秀小说著作,四大名著为什么是那四部?
这个问题很好。
首先,按时间顺序四大名著: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同时代的小说家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最为著名。《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上四大名著再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孔明的性格,不但借助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大情节,还穿插了十几个小情节:说孙权抗曹,料吴侯心虚,挫胞弟劝降等等,把曹、孙、刘三个集团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构成复杂多变的情节,或唇抢舌战,或涕泪交流,或谈笑自若,或鼓鸣箭飞……极尽情节变化之妙,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再如《红楼梦》中,曹雪芹把一座大观园勾勒得逼真如画,为黛玉准备了清幽挺拔的竹子,为宝钗准备了味香色艳的蘅芜,为宝玉准备了蕉棠两植的红香绿玉。到后来“绿玉”终输“红香”,宝玉不能“快绿”,只能“怡红”做“怡红公子”了。
还有《水浒传》里的每一位好汉的出场,不论时间、地点、环境等等都巧妙的衬托了人物鲜明的个性不一的亮丽,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随着林冲的活动,描写了大风大雪,引发了故事,又表现了林冲的性格……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小说,具体不赘述了,我可以这样说,《西游记》陪伴了大多数国人的少年时光。
是不错,还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也是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但不论思想性、艺术性比四大名著还是逊色不少的。
就这样罢。
朲の魚ta@
说的人多了,也就那四部。
他们代表了中国古时候白话文学的巅峰之作,他们分别写了爱情,友情,君臣情,师徒情,无论文笔还是故事情节都是没有人能超越的,所以称四大名著,而不是其他几大名著!
joyfatcat
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唐诗宋词,汉文章,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中国古代小说主要是在明清时期得到大发展,大繁荣,随着四大名著的成书,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推向了顶峰。
这一时间段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普通老百姓对于业余时间的消遣的需求,对于普通老百姓也能读懂的通俗小说的需求也不断扩展。白话文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通俗小说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非常的多,经典也不少。比如我们熟悉的三言二拍,《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等,以及我们现在的四大名著都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最早将通俗小说进行排名的是金圣叹,(金圣叹(1608.4.17—1661.8.7)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
在明朝那会儿其实就有四大奇书的说法,就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金《金瓶梅》。四大名著的提法就是按照原来的四大奇书,将《金瓶梅》换作了《红楼梦》。在新中国成立后,官方正式将四大名著确立为现在的这几部。
我们国家给予了四大名著很高的文学地位,但凡能成为其中之一,必定是鸿篇巨制,富有艺术性,雅俗共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等的知识之库。最重要的是民间传颂程度要高,在这一点上,其他的古代小说均不及此四部著作。所以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也不是偶然,当然,文无第一,每个人心目中或许都有自己的四大名著。读书不在乎的是书出不出名,在乎的是读书的收获。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瑰宝,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好好读书,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