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臣子最高待遇是封侯,而不能封王呢?

如题,为什么古代臣子最高待遇是封侯,而不能封王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清平乐

也许,这便是我们要编这本民间生活摹本的暗中理由。但我们虽有仿效,却不必做张文人,或者说我们要把他那种看客式的态度改变一下,把自己放到日常世俗情景之中,真正通持一种民间心思和情怀,来体察在这样的精神之下...

洪治纲

最新跟帖
黄YENO

黄YENO

在“皇帝”这一尊号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称王就已经是一个人的人生巅峰了。比如在周朝,周天子就是周王,周王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像什么齐桓公、晋文公之类,这些都是诸侯。只是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权威扫地,诸侯们在自己封国内开始为所欲为,有的胆大的竟然就敢称王了。再到战国年间,连诸侯们都被扔一边了,卿大夫阶层开始掌权,以前那些老规矩早就不讲了,所以各国的国君基本都称王了。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一时期,无论是王,还是王以下的爵位,主要还是同姓才能得到的殊荣,因为周朝是分封制,周王将自家子弟分封到各地,并赐给封地,是为诸侯。诸侯又将自己的封地继续向下分给自己的子弟,就这样以此类推。也有例外,周王室在立国之初破例分封了一些功臣,如分封姜子牙到齐地为王,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是姜子牙后代主政的诸侯国。

所以,对于封王的问题,其实从周朝时就立下了一个基调,即王爵主要都是给自家人的。除非你立下大功,一般情况作为异姓臣子,是很难封王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朝后,“皇帝”成为专制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尊号,以此类推,王爵就成了第二等,接下来仍是公侯伯子男之类。但是,秦朝自上至下实行郡县制,不再有封国一说,而且秦朝只延续十几年就分崩瓦解了,到了汉朝才又稳定下来。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稳定局势,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并分封了一系列异姓王,如韩信、彭越等。不过刘邦很快消灭了威胁极大的几大异姓王,并立下制度,今后非刘姓皇族不得封王。

不过,终两汉一代,异姓封王者依旧不少。一般来说都是权倾朝野者,皇室不得不赐予其王爵,而且还要加九锡才行。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操等。

于是,封王,加九锡,几乎成了后世臣子取而代之,篡逆称帝的一个显著信号。像三国时期司马昭被曹魏封晋王,加九锡;南朝时期的四个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是在封王、加九锡后才称帝。



也就是说,封王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对于皇室来说,臣子的功越大,其实越危险,而大到功高盖主,取而代之之际,就只能靠封王、加九锡来满足其野心了。而对于臣子来说,能混到封王、加九锡,就意味着皇室对他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要么就洗干净脖子等着被弄死,要么就得准备篡位了。

有鉴于此,历朝历代的皇室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惯例,那就是对于异姓功臣,能不封王尽量不封王。即便后来封爵不再裂土,对异姓功臣封王问题的态度也相当坚决。一般来说,封侯常见,封王则不可。

当然了,如果人家异姓功臣帮你摆平了半壁江山,或是以一己之力帮你续命,你不给人家封王也不合适。但大多数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最后都闹了个鸡飞蛋打,身首异处。因为从封王的那一天起,你就是皇帝眼里的一根刺了。



比如清初的三藩,不仅封了王,还有封地,形同独立王国。康熙几番试探之后,还是下令削藩,三藩被逼反,最终仍是身死国灭,一无所有而已。

所以,从异姓功臣这边考虑呢,如果你不是那种大权在握,就差个禅位手续的权臣,倘若皇帝这几天话里话外总想给你封个王,那你估计就离死不远了。识相的,赶紧磕头认罪,哇哇大哭,告老还乡算完,说不准还能保一条命。

千与千寻oo

千与千寻oo

我们现在说到古代的爵位制度,往往都是能够说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虽然不能够完全符合古代各个王朝的册封制度,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符合的,很多古代功臣名将,我们在提到他们的爵位时都能够清楚的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像冠军侯说的就是霍去病,当然历史上并不是仅有他一个人活得这个爵位,还有我们看隋唐演义这类小说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国公,这些都是古代功臣们经常能够看到的爵位,回到问题本身,这个说法并不是正确的,按照五级爵位制度去看的话,抛开王爵最高的爵位也是公爵,而且古代臣子最高的待遇确实是封侯,只不过有些王朝对于封王非常谨慎,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获得王爵。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古代臣子,并不包括皇帝的兄弟或者子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皇族的身份,无论在哪一个王朝,都是能够获得封王的待遇的(秦朝除外),虽然他们也是臣子的身份,但是身份特殊,这里说的臣子并不包括皇族,主要是指功臣武将们,下面我们就去看看每个王朝臣子最高待遇的情况,真的是不能够封王吗?

王爵的诞生,其实源于周朝建立的分封制,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也就开始了分封制,册封了功臣亲族以及其他贵族,当然也就建立了公侯伯子男的不同等级爵位,不过这项制度最主要的推动者不是周武王,而是他的弟弟周公,因为周武王伐纣之后不久也就病逝了,国家的治理是在周公辅佐成王的名义下完成的,当然这个时候最高爵位是公爵,像鲁国就是公爵,而姜子牙的齐国则是侯爵,而王爵自然是属于周天子的,不过到了东周之后,分封制度已经土崩瓦解了,像楚国这样的诸侯国也就不遵从周王室号令了,也就自己称王,后面战国七雄每个国家的君主都称王就是这么来的。

真正让王爵成为臣子的最高待遇,其实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的事情,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而秦始皇自称皇帝,已经表明王并不是最高的称号的,自然要下降一个等级了,可是秦始皇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们册封为王,所以在秦朝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对于秦始皇的儿子们的称呼都是公子,最出名的自然就是公子扶苏了,等到刘邦项羽他们灭亡秦朝之后,在项羽的主持下册封了大量的诸侯王,而刘邦的汉王就是这么来的,等到刘邦战胜项羽之后,刘邦阵营一共册封了八位诸侯王,韩信、彭越、以及韩王信都是汉处的异姓诸侯王,刘邦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是皇族没有权利导致的,所以也就将自己的儿子们册封为王,替他镇守各地,主要是边疆地区,比如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代王刘恒等等,不过汉朝初年的八位异姓诸侯王结局并不好,都被刘邦和吕后铲除了,此后刘邦和大臣们约定“非刘姓不可王”,也就是不是刘邦皇族的弟子,是不可能被封为王爵的,在汉朝封侯就是功臣的极限了。

所以在汉朝功臣们最高的待遇就是封侯了,这一点其实汉朝实行的还是不错的,这也是李广为什么一辈子执着于封侯了,因为这是汉朝功臣的最高荣誉了,李广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呢?东汉刘秀再一次建立大一统的汉朝,对于以云台二十八将为首的功臣团体,刘秀也是严格按照老祖宗刘邦立下的传统,仅仅给予他们封侯的待遇,这些开国功臣没有一个能够让刘秀违反规则的,当然虽然汉朝实行的不错,但是还是有例外,一个是吕后掌权的时候册封吕氏子侄为王,其实已经在破坏刘邦立下的规矩了,另外一个自然就是曹操了,最后被册封为魏公魏王。

三国时期,臣子最高的待遇也是封王,只不过情况太特殊了,功臣们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像蜀汉政权的诸葛亮等人,都是封侯的待遇,当然差别还是有的,诸葛亮是县侯,更多的功臣们都是乡侯或者亭侯,不过曹魏有两个特殊情况,第一个就是孙权向曹魏称臣,最后曹丕册封他为吴王,另一个情况和曹操类似,那就是司马昭的晋王了,所以即便不是皇族的臣子们,最高待遇也是王爵,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够触碰到罢了,因为此时能够坐上王爵的位置,要么有孙权那样的资本,要么像司马家那样控制天子,只是难度都太大了,所以也就只能够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得到封王的待遇了。

到了隋朝的话,臣子的最高待遇就是公爵,也就是我们从隋唐演义上经常能够看到的各种国公,比如李渊在隋朝的唐国公,杨素的越国公等等,这已经是臣子的最高待遇了,等到到了唐朝,这些开国功臣们得到的最高的待遇,也就是获得国公的爵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除了李孝恭之外,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当然除了李孝恭这些皇室之外,唐朝还是存在很多异姓诸侯王的,当然这些人情况有些特殊,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些割据势力的首领,在投降唐朝之后才获得了封王的待遇,比如演义中罗成的父亲罗艺,当然这里说的是初唐的情况,等到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异姓诸侯王才是功臣们最高的待遇,像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李光弼被封为临淮郡王,还有后面李晟被封为西平郡王,这还不包括那些藩镇割据的节度使,所以在唐朝封王才是功臣们最高的待遇,只不过功臣们最高也就只能够被封为郡王而已。

而宋朝对于封王也是严格控制的,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北宋,那些跟着赵匡胤打天下的武将们,也仅仅是国公的待遇,像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就是鲁国公,而他的孙女就是《清平乐》里面的曹皇后,当然皇帝们自然是不肯吝啬死后的追赠,同样还是曹彬,去世后被追封为济阳郡王,而在孙女成为皇后之后更是被追封为冀王,曾外孙女成为宋英宗皇后之后改封鲁王,当然北宋异姓封王也不是没有,这个人就是童贯,这个人就是《水浒传》中的大奸臣,历史上也是一名赫赫有名的武将了,方腊起义就是被他带领消灭的,童贯因为收复了部分燕云十六州,所以被宋徽宗册封为广阳郡王,这是因为宋神宗留下遗训,说谁能够收回全燕之地,就可以封王,虽然童贯打仗没有打败辽国,但是用金银从金军手中赎回燕京等地,也算是完成了祖训,也就让他获得了王爵。

而南宋的情况有了变化,因为国家有难发生了战争,自然也就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岳飞虽然被陷害,死后还是被追封王爵,像韩世忠生前被封咸安郡王,张俊被封为清河郡王等等,所以在南宋功臣们最高的待遇则是王爵,当然只能够是郡王,基本上都是武将们才能够获得的,岳飞如果没有被冤杀,也是能够做到生前被封王的待遇的。

明朝的情况也是开国功臣们最高待遇是国公,最出名的自然就是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六国公了,当然追封为王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了,比如徐达被追封为中山王,常遇春被追封为开平王,李文忠追封为岐阳王等等,甚至留下了戚继光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这也就能够看得出来,在明朝想要异姓封王真的太难了,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时间来到南明的时候,封王也就不再是梦想,像郑成功(应该是朱成功)就是延平王,李定国的西宁王和晋王等等,不过这个时候的封王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可以说明朝功臣们最高的待遇就是封为国公,但是这样的情况仅仅出现在明朝开国,当然南明的话,封王才是最高的待遇了。

而清朝的功臣们最高的待遇也是王爵,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够被册封而已,最明显的清朝初年册封的“三顺王”以及平西王吴三桂,不过这样的情况仅仅存在于清朝入关之前,入关后公爵已经是功臣们的最高待遇了,就算是皇帝留下平定太平天国可以封王的遗训后,曾国藩等人也没有得到封王的待遇,可见清朝应该是最吝啬的了,如果这个情况放在北宋的话,轻而易举的王爵了,而且清朝皇族和非皇族有着两种不一样的册封体系,也就说明功臣们最高只能够册封公爵,但是这不代表着功臣最高的爵位仅仅停留在公爵上,整个清朝抛开建国的封王,还是有一个特殊的情况的,这个人就是乾隆的宠臣福康安了,因为他生前被册封为贝子,这是高于公爵的宗室爵位,通常只有皇子们才能够被册封,也可以看做一种王爵了,而这样的特殊待遇,也是人们口中经常认定的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说法,现在很多清宫戏不都是采用这种说法吗?

所以综上所述,古代臣子们最高的待遇并不仅仅是封侯,只能够说在一些特定的王朝,或者说特定的时期,比如汉朝和明朝大部分时间都是严格执行封侯的政策,但是封王依旧是臣子们的最高待遇,只不过很多王朝很难达到条件,这样的王朝比如两汉、隋朝、明朝以及清朝,当然也有一些王朝比较容易获得,最典型的就是唐朝了,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当然还有南宋了,所以封王才是古代臣子们最高的待遇,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想到达成的条件不同,不过无论是哪个朝代,这个条件都是非常高的,甚至需要君主们破坏祖训才能实现。

cicicat

cicicat

首先,感谢邀请。其实这位朋友的提问还是有偏差的,古代也有许多因功而封王的事情,而功劳最容易获得的莫过于军功了。当然古代皇帝对封爵位还是相当慎重的,封王是相当困难的;一般皇帝都会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能不封王,就尽量不封;因为王爵在往上就是皇帝了,那么假如将来再封就无爵位可封了,就只能是让位了。

下面,我们就来挖挖王爵的来源。

爵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前,按照唐朝杜佑通典·职官·封爵记载在尧帝、舜帝以及夏朝时期就有爵位,但由于目前没有文物等实物资料证实。但是周朝明确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这些爵位均世袭罔替,拥有自己的封地,封地称封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这是孟子·万章篇中对当时爵位的记载,具体描述了各个爵位封地大小的差别。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们相互争霸。爵位的变动,也就成为诸侯挑战礼乐制度的一项内容。从最初的“秦、晋、齐、楚”到后来“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基本有实力的诸侯国都开始称王;后来称王已经代表不了其超越地位,开始称帝,如: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嬴稷自称西帝,同时派遣使臣尊齐湣王田地为东帝。

爵位影响最大的为商鞅变法所定下的,商鞅将爵位分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共20级,规定每次作战,每斩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这里的关内侯、彻侯都有自己的食邑,并且彻侯在自己封地可以任命官员。

汉朝时期,沿用秦朝二十等爵基础之上另增设王爵,形成二十一等爵位。西汉建立之初,除过刘氏宗族外,汉高祖刘邦先后封八个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原为齐王)、赵王张敖、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原为九江王)、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原为衡山王)、燕王卢绾;这里前七位王都共同尊奉当时为汉王刘邦为皇帝,后来这些异姓王基本都被刘邦与吕雉两人都清理了,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因地少力弱,忠于汉朝中央而得以保留王位。同时刘邦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后来吕雉专权要立诸吕为王,遭到右丞相王陵以此反对,但在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的支持下,吕雉还是大封诸吕为王,吕氏诸王在吕雉死后同样没有逃过被清理的结局。

汉武帝时期,对外出击匈奴,通过卖爵位的方式筹措军费,从而造成二十等爵失去了以往的含金量。三国时期,曹操对爵位进行改革,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曹丕篡汉建魏后,将爵位规定为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九等;并规定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

西晋时期爵位非常繁复,设置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同样规定王爵非皇子不封。南北朝时期,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隋唐时期,爵位再次得到统一。首先,隋文帝设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随后,隋炀帝废止,仅留王、公、侯三等爵;唐朝建立后,设置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十等爵位,同样规定亲王、嗣王非皇子不封,其中嗣王为亲王的后代再次袭爵。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元朝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王爵,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明朝爵位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宗室爵位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异姓爵位有公、侯、伯,并且每个爵位分四等。

清朝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类。其中功臣按照乾隆十六年定制,分为二十七等。分别是:公(3等),侯(4等),伯(4等),子(4等),男(4等),轻车都尉(4等),骑都尉(2等),云骑尉(1等),恩骑尉(1等)。

从历朝爵位变迁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爵位划分严格,尤其是王爵,到最后在功臣爵位中基本取消王爵。爵位代表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对外形功臣王爵的限制,其实质也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体现,目的就是防止外姓对皇族权利核心的渗透。

王爵相对于功臣,也就是皇家的一座防火墙,一个底线。对外姓功臣封王,也就意味着王室的衰落,不得不依靠外姓功臣进行支撑。

中国封建社会对外姓功臣封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拥立称帝之功。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然后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拥立刘邦即位称帝。明朝时期,有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东瓯襄武王汤和、丽江武靖王傅友德、宁陵武壮王冯胜、宁河武顺王邓愈、黔宁昭靖王沐英、定远忠敬王沐晟、陇西恭献王李贞、岐阳武靖王李文忠、舒城王丘福、河间忠武王张玉、定兴忠烈王张辅等,这些人都有拥立朱元璋、朱棣称帝的功劳,也仅在死后追封为王。

二是再造社稷之功。唐朝有汉阳郡王张柬之、扶阳郡王桓彦范、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阳郡王袁恕己、平阳郡王敬晖,这五人曾发动“神龙政变”,将大唐江山从武则天手中还到李氏宗族手中;西平郡王哥舒翰、汾阳郡王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宋朝鄂王岳飞、鄜王刘光世、蕲忠武王韩世忠、循王张俊、涪王吴玠、信王吴璘,这些人生前抗金,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死后才被追封为王。

此外,还有许多人被封为王,但是他们不是依靠功劳被封为王,主要依靠与皇帝特别亲近,这里暂且不论。总之,在封建社会被封为王的人还有很多,功臣被封为王的时候,往往是皇权相对弱小的时候;所以,封建皇帝还是对异姓封王控制比较严格的。太平天国占据中国南方半壁江山的时候,清朝统治岌岌可危,咸丰皇帝在死之前就曾许诺,谁平定了江南,就封谁为王。可是当湘军攻进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兴冲冲的跑到北京叙功,准备接受清政府兑现封王的许诺时,结果等到的是清政府的猜忌,吓得曾国藩赶紧裁军自保,从此断了封王的念想。






巴丹吉林

巴丹吉林

首先在“皇帝”这一尊号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称王就已经是一个人的人生巅峰了。比如在周朝,周天子就是周王,周王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像什么齐桓公、晋文公之类,这些都是诸侯。只是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权威扫地,诸侯们在自己封国内开始为所欲为,有的胆大的竟然就敢称王了。再到战国年间,连诸侯们都被扔一边了,卿大夫阶层开始掌权,以前那些老规矩早就不讲了,所以各国的国君基本都称王了。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一时期,无论是王,还是王以下的爵位,主要还是同姓才能得到的殊荣,因为周朝是分封制,周王将自家子弟分封到各地,并赐给封地,是为诸侯。诸侯又将自己的封地继续向下分给自己的子弟,就这样以此类推。也有例外,周王室在立国之初破例分封了一些功臣,如分封姜子牙到齐地为王,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是姜子牙后代主政的诸侯国。

所以,对于封王的问题,其实从周朝时就立下了一个基调,即王爵主要都是给自家人的。除非你立下大功,一般情况作为异姓臣子,是很难封王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朝后,“皇帝”成为专制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尊号,以此类推,王爵就成了第二等,接下来仍是公侯伯子男之类。但是,秦朝自上至下实行郡县制,不再有封国一说,而且秦朝只延续十几年就分崩瓦解了,到了汉朝才又稳定下来。

例如后者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稳定局势,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并分封了一系列异姓王,如韩信、彭越等。不过刘邦很快消灭了威胁极大的几大异姓王,并立下制度,今后非刘姓皇族不得封王。不过,终两汉一代,异姓封王者依旧不少。一般来说都是权倾朝野者,皇室不得不赐予其王爵,而且还要加九锡才行。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操等。于是,封王,加九锡,几乎成了后世臣子取而代之,篡逆称帝的一个显著信号。像三国时期司马昭被曹魏封晋王,加九锡;南朝时期的四个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是在封王、加九锡后才称帝。


所以也就是说,封王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对于皇室来说,臣子的功越大,其实越危险,而大到功高盖主,取而代之之际,就只能靠封王、加九锡来满足其野心了。而对于臣子来说,能混到封王、加九锡,就意味着皇室对他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要么就洗干净脖子等着被弄死,要么就得准备篡位了。

有鉴于此,历朝历代的皇室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惯例,那就是对于异姓功臣,能不封王尽量不封王。即便后来封爵不再裂土,对异姓功臣封王问题的态度也相当坚决。一般来说,封侯常见,封王则不可。

当然了,如果人家异姓功臣帮你摆平了半壁江山,或是以一己之力帮你续命,你不给人家封王也不合适。但大多数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最后都闹了个鸡飞蛋打,身首异处。因为从封王的那一天起,你就是皇帝眼里的一根刺了。

最后就比如清初的三藩,不仅封了王,还有封地,形同独立王国。康熙几番试探之后,还是下令削藩,三藩被逼反,最终仍是身死国灭,一无所有而已。

所以,从异姓功臣这边考虑呢,如果你不是那种大权在握,就差个禅位手续的权臣,倘若皇帝这几天话里话外总想给你封个王,那你估计就离死不远了。识相的,赶紧磕头认罪,哇哇大哭,告老还乡算完,说不准还能保一条命。

keicylu

keicylu

先秦时代的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天子称王,诸侯分公、侯、伯、子四等。战国中期,战国七雄纷纷称王,王爵不再能代表天子,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立皇帝这一职位来代表天子。因此人臣功勋的爵位就有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这些诸侯的爵位都是王爵,于是渐渐形成了王爵为诸侯,公、侯、伯、子为人臣爵位的传统。

韩信当齐王、楚王时,他是一国之君;当淮阴侯的时候,他就仅仅是一位人臣了。刘邦当了皇帝后,致力于消灭异姓诸侯国,异姓诸侯国被灭后就立刘氏宗亲为诸侯。比如韩信的楚国被取消后,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为楚王。刘邦不放心外姓为诸侯王,为了防止他死后后代分封异姓为诸侯,刘邦又杀白马为盟,与功臣宗亲共同立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从此确立了只有皇室宗亲可以被封王,人臣最高爵位只能是公爵。

皇帝一般会留一级爵位给人臣功勋死后用,专业用语为“追赠”,以体现皇恩浩荡。人臣最高爵位是公爵,那么就把公爵留下来,等功臣死后,追封其为公爵,以此笼络群臣。在这种情况 下,人臣功勋能取得的最高爵位就是侯爵了!比如后人曾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生的最高追求就是得一个侯爵。曹操打破了这种传统,他身前就先后被封为魏公、魏王,曹操取得魏王之位,就意味着魏国成立了。

历史长河中,总是有一些特例的,人臣功勋死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的。比如岳飞死后,就被宋孝宗追封为鄂王;明代功臣沐英生前是西平侯,死后追封为黔宁王。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

静静小猪

静静小猪

简单来说,在某些朝代臣子是能封王的。

王爵的诞生

“王”曾经是超然的,其字形来自于斧钺,意思是统一四海,统一四海者,天授之,是为天子,周朝的天子,便是周王。

按照常理,天子只能有一个,则王具备唯一性,但随着周朝实力的衰弱,王的数量逐渐增多。到战国时期,各大强国纷纷称王,就是宋国、中山国这些弱一些的,也都称了王,王号已经烂大街了,齐、秦两国一度搞过更新鲜的帝号。

秦灭六国后,天子改称皇帝,王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可秦朝太短暂,秦末的复国建国潮中,沿用数百年的王号显然更有市场,一堆的王就这么冒了出来。

汉高祖刘邦赢得楚汉争霸后,当上了皇帝,将王作为皇帝之下的最高级爵位,分封了出去,王爵就从这开始了。

王爵该封给谁呢?照汉初的情况,有同姓皇族,也有异姓功臣,。汉朝之后的王朝,几乎都会封同姓王,但不一定会封异姓王,从源头上看,多半还是跟汉朝学的。

汉朝的异姓王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朝中央直辖郡县,王爵则拥有独立性很强的封国,可以收税、组建军队等等,对汉朝的中央集权和稳定发展有很大威胁。为此,刘邦展开了剿灭异姓王的行动。

刘邦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韩王韩信、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臧荼被灭后,刘邦又封发小卢绾为燕王。这八位大王,有楚王、梁王、淮南王和燕王臧荼身首异处;韩王跟燕王卢绾流落异族;赵王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因为老婆(刘邦的女儿)的关系才当上了侯爷;只有长沙王为人低调、封地偏僻、死得又早,成功躲过刘邦的清算。

刘邦在剿灭有威胁的异姓王之后,与群臣约定“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想从根本上杜绝异姓王的出现,以防止他们利用郡国并行制的漏洞反叛。

当然,刘邦也没忘了南边还有个长沙国,他特地下了道诏书:“长沙王忠,其定著令。”长沙王忠心,长沙国也不必姓刘,继续姓吴吧,为大汉拱卫南疆。

这算是刘邦为自己定下的规矩开的特例,他绝对想不到,他死后没几年,他的老婆把这个规矩撕得稀碎。吕氏的王爷遍朝堂,连吕后的外孙(张敖的儿子)也封了王,此举引发功臣宗室的普遍不满,所以吕后去世后不久,吕氏就被灭族。

经过此次事件,刘邦定下的“异姓不得封王”规矩被深刻贯彻,尤其不久长沙王绝嗣,最后一支异姓王没了传承,汉朝的王爷都是姓刘了。

刘邦的规矩一直延续到西汉灭亡,刘玄在绿林军拥护下建立更始政权时,为了笼络人心,大封异姓王,如比阳王王匡、宜城王王凤、淮阳王张卬等等。不过更始政权往往不被当作正统汉朝,这些异姓王一般也不算汉朝的异姓王。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并统一天下后,继续执行异姓不封王的规矩。一转眼就来到了东汉末年,汉朝迎来了最后两位异姓王——魏王曹操和魏王曹丕,也正是这对父子,终结了汉朝。

总的来说,除长沙王外的汉朝异姓王都不好,要么对自己不好,要么对汉朝不好。所以在汉朝绝大多数时候,臣子的最高待遇就是封侯。

汉朝之后的异姓王

汉朝虽然亡了,但异姓不封王的规矩却流传下来,许多朝代都沿用了,但也有很多例外,出现了不少异姓王,总结起来,大概有四种情况。

第一,前朝皇帝

这是比较普遍的,但凡通过禅让获得皇位的王朝,明面上都要尊崇前朝皇帝,曹魏算是很不讲究的,只封汉献帝为高阳公,还在小地方窝着。西晋就讲究多了,封魏元帝为陈留王,封地在大城市邺城。

后世不管杀不杀前朝皇帝,给个王爵总是要的,比如南朝之零陵王、汝阴王、巴陵王、江阴王等。

第二,权臣称王

禅让称帝不是一天就能做成的,要循序渐进,像王莽这种很失败,死得老惨了。相比之下,曹操就聪明多了,一步一步往上晋升,到了魏王,留给儿子担骂名。

曹操开了个好头,此后近千年,但凡权臣篡位,走的都是这么个路数,比如曹魏晋王、东晋宋王等等。直到唐末朱温比较特殊,因为他在具备篡位资格前就已经封王了,经他启迪,后面的篡位者都觉得称王太麻烦,黄袍一披不是更方便快捷?

第三,虚封赏赐

朱温是怎么获得王爵的呢?就是因为唐朝皇帝给的赏赐。

汉朝以后,再没有出现汉初那种郡国并行制的情况,就算是实行分封的西晋和明朝,对王也有很多限制。在不必担心王爷仰仗封国反叛的情况下,拿个王爵赏赐功臣这招就出现了。

这类封爵都是虚封,受封者享有封地的赋税,但不能组织军队,纯粹用来表示皇帝对功臣的嘉奖,比如大名鼎鼎的郭子仪,他的爵位是汾阳郡王。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一个是皇帝(或实际掌权者)私封,受封者的功劳一般都是不够的,比如上面的吕氏诸王,还有武周(唐朝)的武氏诸王。

另一个是王朝末期的时候,为了拉拢实力派,皇帝主动把王爵当萝卜派送,比如唐末的梁王朱温、晋王李克用等,这类王爵虽是虚封,但受封者已经割据地方,对中央的危害比实封王还大。

第四,死后追封

这种是第三种的延伸,有些是生前来不及封,有些是朝代不允许生前封王,总之这类王爵更虚,毕竟人都没了,如无特殊情况,这类王爵是不允许世袭的,所以受封者连钱都收不到。著名例子有鄂王岳飞、中山王徐达等。

总的来说,历朝历代的封爵制度不同,汉朝后出现了公爵等爵位,臣子即便不封王,顶级爵位一般也不是侯,而封王也是常有的,尤其是王朝末期的时候。

tidusqi

tidusqi

王爵作为皇帝能给于臣子最高的位置,再无上升的可能。若是大臣得到了王位,就再也没有上升的空间,就倚老卖老之嫌,当囯家有事之时,再也不肯为国家出力。

若是大臣封王,又有一定的实权,就有可能联合大臣,架空皇帝,实行专权,挟天子以令天下。如东汉末年曹操就是例子,官封魏王,掌控国家大权,成了实际国家领导者。

王爵是皇帝最后能够给于大臣的地位,王也是大臣能够希望得到的最高封赏。所以,封王是皇帝最后的掌控大臣的手段。

封王一般是给于有特殊贡献的国之重臣,死后的名誉称号。如宋朝元帅岳飞,在孝宗时追封为鄂王。宋朝建立时,曾许诺一个王位,收复燕云十六州者而封王。终北宋一百五十余年,就没有人因军功得到这个位置。

所以,封王,一般给于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死后给于的褒奖。




唱唱反调

唱唱反调

在皇帝这一尊号还没出现之前。王就是这个世界最高统治者了。在周朝周天子就称为周王!周王以下,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像什么齐桓公、晋文公之类,这些都是诸侯。只是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权威扫地,诸侯们在自己封国内开始为所欲为,有的胆大的竟然就敢称王了。再到战国年间连诸侯们都被扔一边了,卿大夫阶层开始掌权,以前那些老规矩早就不讲了,所以各国的国君基本都称王了。在周朝,王爵都是给自家人的。异姓臣子很难被封王,除非立下大功!

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皇帝就成了最高统治者尊号了!秦国施行郡县制,行了郡国并行制,列土封疆一说。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为了稳定局势,实郡国并行制分封了一系列异姓王,如韩信、彭越等。不过刘邦很快消灭了威胁极大的几大异姓王,并立下制度,今后非刘姓皇族不得封王!

封王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对于皇室来说,臣子的功劳越大,其实越危险,而大到功高盖主,就只能靠封王表彰你功绩之你也就危险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而对于臣子来说,能混到封王,以后再有功绩就意味着皇室对他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要么就洗干净脖子等着被弄死,要么就得准备篡位了。就是对于异姓功臣,能不封王尽量不封王。即便后来封爵不再裂土,对异姓功臣封王问题的态度也相当坚决。一般来说,封侯常见,封王则不可。中国人最忌一个满字,花开见半最好的时候!引用郭德纲寄语张云雷“艺人如炭,别红到头。一半黑时还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古代臣子最高待遇就是封侯,千万别封王,有人惦记着!

一木不水

一木不水

在“皇帝”这一尊号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称王可算是人生巅峰,在周朝,周天子是王,周王将自家子弟分封到各地是为诸侯。此外周王室在立国之初破例分封了一些功臣,如分封姜子牙到齐地为王,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是姜子牙后代主政的诸侯国。

对于封王的问题,周朝时就立下了基调,即王爵主要都是给自家子弟,除非立下大功,一般情况作为异姓臣子,是很难封王的。秦朝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不再有封国,而秦朝只延续十几年便瓦解了。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稳定局势,分封了一系列异姓王,如韩信、彭越等。但刘邦很快消灭了威胁极大的几大异姓王,并立下非刘姓皇族不得封王的制度。纵观两汉异姓封王者依旧不少,权倾朝野者,皇室不得不赐予其王爵,而且还要加九锡。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操等。

此后封王,加九锡,几乎成了后世臣子取而代之,篡逆称帝的显著信号。于是历朝历代皇室基本上形成一个惯例,对于异姓功臣,能不封王尽量不封王。即便后来封爵不再裂土,对异姓功臣封王问题的态度也相当坚决。一般来说,封侯常见,封王则不可。

比如清初的三藩,不仅封王还有封地,形同独立王国。康熙经几番试探后下令削藩,三藩被逼反,最终以身死国灭告终。从异姓功臣角度考虑,如果不是大权在握,仅作为权臣被皇帝封王,那便是最危险的信号。

tiddylw

tiddylw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