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为何独宠平民出身的马皇后?

珍珠的贝壳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当过和尚,要过饭,后通过参加郭子兴的义军,逐步发展壮大。1368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是马秀英。皇帝后宫三千佳丽,可是朱元璋一生却独宠马皇后,这是为什么呢?
一、朱元璋一无所有时,马秀英与之患难与共。
马秀英母亲早逝,父亲因杀人避仇,逃住他乡。马秀英被父亲好友郭子兴收养。
朱元璋25岁那年投靠起义军首领郭子兴,因能力出众,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夫妇就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
军中有人因嫉妒排挤朱元璋,常向郭子兴说朱元璋的坏话,郭子兴性情暴躁,气量小,曾多次猜疑朱元璋,还在别人的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让他吃东西。
马秀英不忍看到朱元璋挨饿,就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致烫伤了胸前的肉。
二、朱元璋创业时,马秀英是他的贤内助。
后来,郭子兴病死了,他的旧部由朱元璋接管。
这时候,马秀英怀孕了。当时战事十分紧张,朱元璋与战士们一起出生入死。马秀英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保证战士们吃饱。在她即将临产时,仍然率全军的妻妾随军渡江。
朱元璋在前方征战,马秀英就带着妇女在后方做鞋缝衣。打了胜仗,她会拿出自家的财物犒劳士兵,极大鼓舞了将士,稳定了人心。
朱元璋率众南征北战时,马秀英追随左右,她亲自掌管军中的公文,甚至朱元璋随手写下的札记、书信等,她都保管得井井有条。有的时候两军对垒,朱元璋的军队被对方追击,没有裹过脚的马秀英背着儿子拼命奔跑,在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也是九死一生。以至后来提起苦日子,朱元璋仍然时时向群臣称赞自己的妻子,马秀英说:“夫妻之间互相体贴相互保护,这才是夫妻啊!”
三、朱元璋当皇上以后,马皇后母仪天下,为江山稳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36岁的马秀英被册封为皇后。从此,她以皇后之尊关心政事,体恤人民,礼待下臣,与朱元璋齐心协力巩固大明王朝。
马皇后爱惜人才。
建国之初,人才非常重要。马皇后劝谏朱元璋,要唯才、唯贤是举,不要任人唯亲。
在马皇后的提议下,为当时国立最高学府“太学”里的学生发放“月粮”,专门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而“月粮”也成为明代学校的一项制度。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监督官。
有一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一则灯谜的谜底是“好双大脚”,以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没有缠过足,于是大发雷霆,要严惩“刁民”,并说如果查不出此人,全城百姓一律遭殃。
马皇后听说后又劝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朱元璋才收回成命,使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
后来商人沈秀提出要出巨资犒劳修筑南京城墙的军队,出身赤贫的朱元璋因为“贫穷限制了想像力”,以及一种“仇富”心理,不能理解富豪的做法,以为沈秀“莫名其妙”!是在“作秀”!竟然气愤至极,想要杀掉他。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朱元璋才改判沈秀流放云南。
沈秀不但热脸贴了朱元璋的冷屁股,还差一点被杀头,也是憋屈到了极点!
太子的老师宋濂的长孙,卷入一场大案而被判刑,朱元璋也想把宋濂杀死,在马皇后的劝解下,宋濂才被赦免了死罪。
甚至现在过年要贴“福”字,传说也是缘于马皇后。据说有一年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马皇后就偷偷命令全城百姓,天亮前必须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使得百姓避免了一场大祸。
朱元璋让罪犯筑城,马皇后认为犯人已经疲惫不堪,若再服苦役只怕要丢了性命。朱元璋听从了劝告,便赦免了众犯人。
马皇后以仁义宽厚管理后宫,但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
马皇后非常注重对后宫的管理,她常借鉴宋朝的许多贤德皇后的做法。
她对娘家人极为怀念,每当说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要为马皇后访察亲属,以便封赏,马皇后却拒绝了。她认为外戚容易乱政,还是不找为好。
马皇后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对于妃嫔宫人,如有因被皇帝宠爱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
因此当时朱元璋的后宫没有出现过勾心斗角的宫斗剧。
作为母亲,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这些皇子和公主的教育大都由马皇后亲自负责,尤其是自己亲生的几个儿子,马皇后对他们管教极严。
一次皇子因为不听老师的话,老师用笔管戳伤了孩子的额角,小皇子哭着到朱元璋那里告状,朱元璋大怒,要查办老师。马皇后急忙在一旁劝解,朱元璋只好作罢。
马皇后的小儿子朱橚(sù)平时放荡不羁,被封为周王,到开封赴任前,马皇后就让江贵妃随往,并将玉杖赐给了江贵妃,叮嘱她如果朱橚为非作歹,就要按照刑罚处置。这样一来,朱橚在开封就收敛多了。
马皇后勤俭持家,令人钦佩。
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穿的都是粗丝织的衣服。
她平日穿旧衣服,脏了洗洗,破了也不忍丢弃。她还命人在后宫架起织布机,亲自织做衣服、被子的面料,然后以皇家的名义赐给那些年纪大的孤寡老人,而其它的料子,则做成衣服赐给王妃公主。剩下的边边角角都收起来,拼成被褥供严冬御寒。
在饮食方面,马皇后从不特别讲究,一律是粗茶淡饭,每到荒年,他和后妃们以素食为主。她安排朱元璋的生活,也同样以俭朴为原则。由于受马皇后的影响,明朝初年,一切建筑设备都不许过分奢华,凡是雕刻之物,一律禁用。
马皇后慈爱善良在晚年尤为突出。
马皇后甚至在身患重病后,自知已很难医好,就拒绝大夫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原因,她说:人的命由天定,大夫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大夫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迁怒于他。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马皇后在临死前还在劝谏朱元璋:“希望陛下招贤纳士,广开言路,好好处理朝政,子子孙孙都这样下去,也是大臣和百姓所向往的。”
1382年,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岁。身经百战,铁石心肠的朱元璋,在那一刻,落下了悲恸的眼泪。“帝恸哭,遂不复立”。在朱元璋的心中,世上再没有其他女人能与马皇后相提并论。
马皇后,早年与朱元璋患难与共,不但尽到了一个妻子的责任,还为朱元璋创立大业,奔波劳碌,出生入死。在陪朱元璋君临天下后,她也不改贤良淑德的本色。
她母仪天下,体恤百姓,而且管理后宫井井有条,对儿女教育也非常重视。她布衣粗食,不忘初心……
因色而爱,色衰而爱弛。而朱元璋是因为爱马皇后的贤德,而贤德是不会随着年龄而逝去的,甚至不会随着生命的流逝而褪去。这些,正是朱元璋一生独宠马皇后的原因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火星猫
朱元璋成为一代天骄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的合法性,在南京建了奉天殿,奉天承运,受命于天,“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我们知道,朱元璋杀戮功臣不少,诛杀掉的贪官污吏更多,滥杀的无辜也不计其数。传说朱元璋在临终时令他的46位妃子全都殉葬,当看到宝庆公主才几岁,聪明、可怜,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便下诏免去了她的生母张美人殉葬。
这位张美人,本来是惶恐不安,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却突然因为女儿年幼,幸运的成为了朱元璋免于殉葬的唯一的一位后宫。
“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
“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既不忘妾于贫贱,愿无忘群臣百姓于艰难。且妾安敢比长孙皇后贤?但愿陛下以尧舜为法耳。”
马皇后常劝夫君道,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人,则杀亦罕也。一次,朱元璋准备用 “福” 字作记号杀人,为了救人,马皇后命令全城的百姓在天明之前都要张贴福字。
有一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给贴倒了。第二天,愤怒的朱元璋打算拿这户人家开刀,马皇后劝道,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是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凭借超高的处世智慧以及人格的魅力,平民出身的马皇后一直吸引着朱元璋的独宠,认为马皇后有理,便放过了这户人家。倒贴 “福” 字就成了人们的传统,一是讨个吉利,二是为了纪念马皇后是一个品德非常高贵的人。

金格木蓝
俗话说“在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这句话似乎也可以用在朱元璋和马秀英身上。
元末天下大乱之后,以刘福通率领修河民伕起义为爆发点,掀起了各路枭雄竞相逐鹿中原的浪涛。
于是,北方的刘福通和南方的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郭子兴等人,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最初,夹在这些枭雄之中的朱元璋,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朱元璋有幸受到郭子兴的赏识,方才逐步得到提拔。
而在郭子兴与朱元璋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的人,正是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有了这层关系,才能使朱元璋在红巾军中混的风生水起。
最终,朱元璋在郭子兴死后,实际上掌握了这支红巾军的最高领导权。
在电视剧《朱元璋》中,生动地描述了马秀英在帮助朱元璋,安抚与笼络手下将领方面的巨大作用。
从而,帮助只重视施威而不重视布德的朱元璋,笼络了包括那班老兄弟在内的将领们,避免了因将领们产生离心倾向,导致出现后院起火的危险。
电视剧《朱元璋》,不仅把马秀英刻画成知书达礼、重情重义、聪明贤惠、明辩是非、足智多谋的女中豪杰,而且马秀英还曾多次在朱元璋遭受危难之际及时出手相救。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朱元璋与马秀英还是患难夫妻。朱元璋创业之时,可谓是历百死而方得一生。
而在朱元璋最艰难的时候,马秀英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因此,朱元璋在功成名就之后,自然也就不会忘记结发妻子的好处了!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是不是“独宠”马秀英我们无得知,但朱元璋对马秀英确实是有情有义!

行路者
朱元璋与马皇后是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的患难夫妻,当年马皇后虽然是元帅郭子兴的义女,嫁给朱元璋时,朱元璋也是身价百倍,由破衣烂衫的小和尚变成了朱公子。
这对朱元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马皇后并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她为了不让朱元璋饿着,偷窃元帅府厨房刚出锅的饼子,以至自己的胸部都被烫红了,这就是窃饼焦胸的故事。
她也能到战场上背着负伤的朱元璋逃命,后来朱标根据朱元璋的讲述画了一副背父图,朱元璋看到了竟嚎啕大哭,可见这件事对朱元璋的影响是很大的。马皇后执掌内宫,她以身作则,朱元璋要给她族人授官,她不准。朱元璋想做节俭的皇帝,她带头穿旧衣。遇到灾年,她带领后宫吃素,甚至有时吃野菜粥。
马皇后虽然没有生儿子,但是她把朱元璋的子女当自己亲生,无微不至地照顾,连太子朱标都把马皇后看做亲妈。马皇后生病临死前不吃药,因为她怕连累那些无辜的太医,她这一举动最终救了很多人的命。
马皇后五十一岁病逝,朱元璋认为马皇后是菩萨转世,撒手西去,是回到西方净土去了,但愿他的想法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