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的科普类书籍或者历史小说,有哪些比较好的推荐?

明朝历史的科普类书籍或者历史小说,有哪些比较好的推荐?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万历十五年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

黄仁宇

[作品]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本书选取了七个能够全面反映大明王朝运作规则的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 以文学化的笔法描述七个...

张宏杰

[作品]中国通史

民国以来畅销不衰的国史经典读本

吕思勉

[作品]晚明史

本书观察晚明史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在于晚明与世界的联系。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的晚明时期,正处在新航路发现之后的“全球化”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邻近国家传统...

樊树志

[作品]利玛窦中国札记

本书主要撰写者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欧洲人,他以灵敏的感受和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详尽记录了在中国的传教经历。本书共五卷,第一卷概述当是中国各方面情况;第二至五卷记叙传教士们(包括利玛窦本人)在中国的传...

利玛窦

[作品]七修类稿

该书为明代学者郎瑛的一本笔记体著述。郎瑛一生淡泊名利,唯以读书学问为事,藏书富于杂家,时称博雅。本书即是他致力于学问考辨的一部专著。该书考论范围极为广阔,以类相从,凡分七门。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

郎瑛

[作品]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三十卷﹐又有补遗四卷。该书记述起於明初﹐迄於万历末年﹐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典故遗闻﹑阶级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山川风物﹑经史子集﹑工艺技术﹑释道宗教﹑...

沈德符

[作品]皇明通纪

《皇明通纪(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是嘉靖时代著名史家陈建撰作的一部明史专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代通史著作。著名史家谢国桢先生在《增订晚明史籍考》中称:“明代史学,自陈氏《通纪》流传宇内,人各...

陈建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作品]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将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看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将特定时期因为“阴差阳错”而发生的后来被证明是重要历史事件以及推动这些事件发生、发展并且对国家权力关系产生影响的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纳...

方志远

[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陆)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

当年明月

最新跟帖
大果粒1013

大果粒1013

谢谢邀请,我是历史风云阁阁主!明朝是很多历史爱好者非常喜欢研究的一段历史,因为明朝正处于东西方势力此消彼长的状态,位于世界的十字路口,明朝的素材极其丰富,不仅废除了历经千年的丞相制度,还有内阁、锦衣卫、东厂等机构的设立,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的农民起义都是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接下来,阁主就给大家推荐一些我认为对自己了解明朝历史有帮助的书籍。一、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大概不用我多说了,可以说是历史小说里面难得的客观公正的书了。《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事件。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对明朝帝王和其他权贵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着墨最多是那些官场政治、战争和帝王心术方面。《明朝那些事儿》作为明朝历史类入门科普书,发行之后曾风靡一时,其幽默风趣的文字也一反历史题材读物的古板风格,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明朝那些事儿》最大的优点就是将干瘪晦涩的史料转变为生动的文字,将明朝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极大地带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本书虽然属于网文风格,有些细节也属于作者自己的想象,但是却不是一本纯粹的网络小说。作者查证了许多史书,书中的历史事件基本上没有失实的地方,对历史上存有疑虑的时间也有所保留,不会妄下结论。书中的史料来源比较正规,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也比较客观,作者端正严禁的态度是这本书成功的基础。明朝历史在很多人看来都很奇葩,比如明朝皇帝不是一般的奇葩,几乎没有一个正常的皇帝。朱允炆自掘坟墓,将江山亲手送给了自己的叔叔。还有创造了几十年不上朝历史记录的皇帝,明朝就占了两位——嘉靖和万历。专注做木工几十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稍微正常一点的朱元璋和朱棣,一个是杀人狂魔,一个是造反上位的工作狂。除了皇帝,明朝的官员也是一个比一个奇葩。御史大夫是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连皇帝都敢骂。内阁权力大到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都正常运行发展。太监的地位也是各朝代最高的,有时甚至凌驾于内阁之上。《明朝那些事儿》敢于挑战复杂、充满争议的明朝历史,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对于张居正、朱元璋、朱棣、严嵩等历史人物,作者多用戏谑调侃的笔法揭露他们的无耻行为,客观承认了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对一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人士表现了坚决的赞美。《明朝那些事儿》绝对是明史爱好者必读的数目,甚至有读者将之与二十四史并列。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证明了《明朝那些事儿》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哪怕后来仿作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内容、语言,还是作者的用心程度、客观度上都无法与之比拟。二、明史如果说《明朝那些事儿》是明朝历史爱好者的入门必读书的话,《明史》就是历史研究者的必读书目。《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本书,共三百三十二卷,属于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朱元璋洪武元年至崇祯十七年之间的2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官方正史,史料价值较高,是二十四史中较为完善的一部。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史料系统相当完善和丰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史的习惯,古代的史官不受统治者的干预和任免,父死子继,为世袭传承。史官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前朝的历史进行编纂,二是对本朝的历史进行记录。《明史》是清朝的张廷玉编纂而成,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文笔简洁,是史学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书。《明史》的编修时间较长,甚至有些人认为部分情节有点啰嗦,但《明史》依旧被认为是编纂得最仔细也是最可靠的史书之一。满清对于编订《明史》的积极性很高,入关第二年就开始着手编修《明史》。但当时的修史条件还不成熟,南明小朝廷与满清划江而治,李自成、张献忠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顺治皇帝依旧命人匆忙编修,原因就是要向天下宣告清朝取代明朝的正统,否定南明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启用明朝遗臣修订明史,能安抚他们的心,使之死心塌地的为清廷效力。顺治和康熙年间编写的《明史》主要是为其统治服务,客观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之后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两次下令修改《明史》,但仍然没有定稿,知道乾隆皇帝登基后,他让大学士张廷玉对《明史》进行修改,这才定稿,才使《明史》成为二十四史中体例严谨、叙述清洗、文字简介、编排得当、史料丰富的一部史书。其实《明史》和《明朝那些事儿》都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必读书目,只是《明朝那些事儿》是现代人写的,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历史事件,虽然价值极高,成就非凡,但是仍然不能作为正统的史书来读,要了解正史,则应该读《明史》,《明史》虽然是为了清朝统治者服务,其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有些偏颇,但总体上来讲,《明史》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也是值得一读的二十四史之一。
vm

vm

第一本,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并不艰深。绝大多数人对于明代国家制度的了解并不多,这可以理解——毕竟明代体制是一个在不断变革的复杂机制,特别是在京的内阁,在外的督抚,都是明初所无而花了上百年时间形成定制的制度。这些制度,很大一部分又没有变成真正的成文规定,所以后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读史往往会坠入误区。第二本,樊树志《晚明史》网络上对樊树志先生的评价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他的绝大多数论著都是围绕晚明(自隆万至明亡)而展开的,说好听的叫研究透彻,不好听的就叫炒冷饭(其晚明大变局大抵如是)。而《晚明史》这本书虽然担不起描绘晚明近百年大变革时代的重任,但是给大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普通人眼中“闭关锁国”的晚明、“摇摇欲坠”的晚明,其背后的变革与生机,以及晚明君臣自我拯救与拯救失败的过程。序章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将晚明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考察,可以说代表了明史学界的潮流。第三本,董进Q版大明衣冠图志作者董进,笔名撷芳主人,虽然不是专业明史研究人士,但是一直致力于明代服饰的考证和复原。他的这部作品完整复刻了明代自天子到百姓的不同服饰,让读者不会被各种电视剧或者“汉服”广告上的错乱服饰所误导。第四本,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最好的明史通俗读物,前有没有古人不敢说,目测后无来者。
冬日的一切

冬日的一切

高寿仙、王天有的明史。南炳文、汤纲的明史。赵毅、于宝杭的明史十二讲。许大龄的明史樊树志的明史讲稿陈梧桐的明史十讲以上所列都是入门级的,为啥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因为作者夹带的私货有点多。。。历史最重要的是客观,带有个人感情的那是学习历史的大忌。
与歌

与歌

我个人推荐《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本书,是张宏杰老师写的。张宏杰老师是历史学家,但这本书并不像一些正史那样枯燥无味,也不像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夹带了过多的个人情感和好恶。既尊重史实又生动有趣,作者既有深厚的学术水平还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让人爱不释手引人入胜。我认为全书中写的最好的是朱元璋,朱棣和张献忠这三张面孔。还原了明代政治制度设立的初衷,户籍制度和介绍信毛主席语录并不是现代的产物,你会发现在明朝就有啊。明末流民暴动残忍的行为更是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我们暴力的基因太强大了。不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看吧。
seattlezhu

seattlezhu

感谢邀请。想要看一手资料的话,推荐《明史》、明实录、国榷,这三部要对比着看;还有诸如大明一统志、大明广舆图、《皇明通纪》、《明史纪事本末》、皇明经世文篇、万历野获篇等。当然,以上都是文言文,如果想要看外国的资料,推荐剑桥中国史,还可以看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以及出使福建记、《利玛窦中国札记》、利马窦书信集。如果想要通俗一点的话,推荐看《中国通史》系列丛书的明朝部分,或者去知网搜索和明朝有关的论文。至于有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你就别太当回事吧,毕竟看小说对历史学习没什么帮助。
老强

老强

如果有古文功底,可以直接阅读明朝史料,比如五杂俎、《万历野获编》、涌幢小品酌中志、《七修类稿》、玉芝堂谈荟等书籍。如果看不懂古文,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这些简单通俗的入门书籍。
toutourourou

toutourourou

感谢邀请。

想要看一手资料的话,推荐《明史》、明实录、国榷,这三部要对比着看;还有诸如大明一统志、大明广舆图、《皇明通纪》、《明史纪事本末》、皇明经世文篇、万历野获篇等。

当然,以上都是文言文,如果想要看外国的资料,推荐剑桥中国史,还可以看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以及出使福建记、《利玛窦中国札记》、利马窦书信集。

如果想要通俗一点的话,推荐看《中国通史》系列丛书的明朝部分,或者去知网搜索和明朝有关的论文。

至于有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你就别太当回事吧,毕竟看小说对历史学习没什么帮助。

yangrui

yangrui

如果有古文功底,可以直接阅读明朝史料,比如五杂俎、《万历野获编》、涌幢小品酌中志、《七修类稿》、玉芝堂谈荟等书籍。

如果看不懂古文,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这些简单通俗的入门书籍。


Hattie~

Hattie~

第一本,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并不艰深。绝大多数人对于明代国家制度的了解并不多,这可以理解——毕竟明代体制是一个在不断变革的复杂机制,特别是在京的内阁,在外的督抚,都是明初所无而花了上百年时间形成定制的制度。这些制度,很大一部分又没有变成真正的成文规定,所以后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读史往往会坠入误区。

第二本,樊树志《晚明史

网络上对樊树志先生的评价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他的绝大多数论著都是围绕晚明(自隆万至明亡)而展开的,说好听的叫研究透彻,不好听的就叫炒冷饭(其晚明大变局大抵如是)。而《晚明史》这本书虽然担不起描绘晚明近百年大变革时代的重任,但是给大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普通人眼中“闭关锁国”的晚明、“摇摇欲坠”的晚明,其背后的变革与生机,以及晚明君臣自我拯救与拯救失败的过程。序章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将晚明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考察,可以说代表了明史学界的潮流。

第三本,董进Q版大明衣冠图志

作者董进,笔名撷芳主人,虽然不是专业明史研究人士,但是一直致力于明代服饰的考证和复原。他的这部作品完整复刻了明代自天子到百姓的不同服饰,让读者不会被各种电视剧或者“汉服”广告上的错乱服饰所误导。

第四本,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最好的明史通俗读物,前有没有古人不敢说,目测后无来者。

leochan

leochan

高寿仙、王天有的明史。

南炳文、汤纲的明史。

赵毅、于宝杭的明史十二讲。

许大龄的明史

樊树志的明史讲稿

陈梧桐的明史十讲

以上所列都是入门级的,为啥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因为作者夹带的私货有点多。。。历史最重要的是客观,带有个人感情的那是学习历史的大忌。

书香东岳

书香东岳

我个人推荐《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本书,是张宏杰老师写的。张宏杰老师是历史学家,但这本书并不像一些正史那样枯燥无味,也不像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夹带了过多的个人情感和好恶。既尊重史实又生动有趣,作者既有深厚的学术水平还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让人爱不释手引人入胜。我认为全书中写的最好的是朱元璋,朱棣和张献忠这三张面孔。还原了明代政治制度设立的初衷,户籍制度和介绍信毛主席语录并不是现代的产物,你会发现在明朝就有啊。明末流民暴动残忍的行为更是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我们暴力的基因太强大了。不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看吧。

forover

forover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