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类稿
七修类稿内容简介
该书为明代学者郎瑛的一本笔记体著述。郎瑛一生淡泊名利,唯以读书学问为事,藏书富于杂家,时称博雅。本书即是他致力于学问考辨的一部专著。该书考论范围极为广阔,以类相从,凡分七门。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家之典故,或研穷义理,或研穷义理,或辨证古今,或掇诗文而拾其遗,或捃事物而章其赜,以至奇怪诙谑之事,无不采录。考论严谨详明,能驰骋古今,贯穿子史。且有许多内容,为史书所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于文史研究及爱好者大有裨益的一部好书。
热门摘录
习尚,俗素尚鬼,三家之里必有淫祠庵观。每有所事,辄求珓籖,以卜休咎,信之唯谨。有疾病不肯服药,而问香设鬼,听命于师巫僧道,如恐不及。嘉靖初,提学副使魏校始尽毁,而痛惩之,今乃渐革。
读西涯集,其作《刘志传》云:“志不信老佛,尝劝某公毁佛像,年未五十得奇疡以死,人以为毁佛之报。”近日魏庄渠提学广东碎六祖钵,及火袈裟。后归,子孙相继死,庄渠亦得耳疮告卒。不知者以刘志事拟之,愚俗之见不可觧如此。
然辟佛之果报,恐不止退位分身而已也。昆山魏校,讲学修行,素敦厚德,其提学广东时,曾毁六祖之钵。既毁,钵中有“魏禾女鬼木交”六字,众官传览,知先世之谶记不虚。及患病沉重,梦中往见阎王,问及毁钵之事,魏对:“钵有旧谶,原该毁于我手。”王曰:“汝前世修苦行三十年,福报甚重,今削尽矣。生当绝嗣,死当入无间狱也。”放之归,约三日而反。及出门,见其叔以铁钩悬于梁上,哀乎求救,魏欲入,门者不许,托之代奏,遂传命得释。既醒而寻问,则其叔先患背疽,是夜卒。越三日,魏殂,果无后,嗣子亦夭,何其报之酷也!
魏庄渠毁佛,搥碎六祖遗钵,折寺院无数,后嗣乏絶。聂双江毁寺,亦无嗣。谁云佛无报应哉?
距寺四里,面壁石在庵前。达么既面壁九年,而影见于石。督学魏校疑其伪,命工镵毁之。今石影尚存。
先生提学广东时,过曹溪,焚大鉴之衣,椎碎其钵,曰:“无使惑后人也”。谥恭简。
六祖衣钵,传自达磨,藏广东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钵则魏主所赐。嘉靖中,庄渠魏校督学广东,取衣焚之,钵碎之。
南华寺六祖钵,非金非石。魏庄渠督学广东,遍毁佛寺,至曹溪,索钵掷地,碎之为二,每片各有一字,视之,乃委鬼也。庄渠异之,寺因得不毁。
七修类稿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